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耦合微腔结构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英文) 被引量:4
1
作者 李颜涛 陈红 +1 位作者 褚明辉 刘星元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86-1191,共6页
研究了耦合微腔结构的有机发光器件的光学和电致发光性能。通过将被动腔作为底部反射镜的方法,简化了耦合微腔的光学和发光性能的模拟,所得到的结果与实验符合得较好。在相同电流密度下与同样结构的普通OLED相比,耦合腔OLED的光谱强度在... 研究了耦合微腔结构的有机发光器件的光学和电致发光性能。通过将被动腔作为底部反射镜的方法,简化了耦合微腔的光学和发光性能的模拟,所得到的结果与实验符合得较好。在相同电流密度下与同样结构的普通OLED相比,耦合腔OLED的光谱强度在502 nm处增强了3.6倍,在550 nm处增强了5.6倍,光谱积分强度增加了0.5倍。普通OLED的最大电流效率和亮度是4.2 cd/A和13 600 cd/m2。而耦合腔OLED则为7.0 cd/A和22 660 cd/m2。这种结构的器件出射光更集中于腔轴方向,有利于设计开发较高效率的有机激光器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耦合微腔 电致发光
下载PDF
基于飞秒激光直写的单向单模耦合微腔 被引量:1
2
作者 魏伟华 李木天 刘墨南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0,共10页
对具有高Q值的回音壁模式微腔进行调制来获得单向单模输出,对研究腔光力学和开发高质量的微激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利用飞秒激光直写加工的耦合回音壁模式微腔的研究进行了简要回顾,具体介绍了微腔结构设计、加工过程、激射和耦合机制... 对具有高Q值的回音壁模式微腔进行调制来获得单向单模输出,对研究腔光力学和开发高质量的微激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利用飞秒激光直写加工的耦合回音壁模式微腔的研究进行了简要回顾,具体介绍了微腔结构设计、加工过程、激射和耦合机制研究等.利用飞秒激光直写加工的强大三维图案化能力,灵活地设计实现了具有集成功能的单个微腔和具有不同空间组合位置的多个耦合微腔.基于耦合微腔的微激光具有低阂值,同时显示出良好的单模特性和单向性.结合理论模拟可以证实,微腔与微腔/光栅之间的耦合,一方面支持游标效应和集成滤波两种选模方式,另一方面能够破坏微腔的旋转对称性从而获得单向输出,从而实现了对微腔输出的有效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微腔 飞秒激光直写 单模 单向激光
下载PDF
耦合结构有机微腔的光致发光特性 被引量:7
3
作者 张春玉 刘星元 +1 位作者 套格套 王立军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49-353,共5页
耦合光学微腔(Coupled optical microcavity,CMC)是一种特殊结构的微腔,在耦合微腔中,两个独立的微腔相邻耦合在一起。通常一个腔是无源的,另一个腔是有源的。首次研究了有机材料在耦合微腔中的自发发射特性。实验采用的有机发光材料为... 耦合光学微腔(Coupled optical microcavity,CMC)是一种特殊结构的微腔,在耦合微腔中,两个独立的微腔相邻耦合在一起。通常一个腔是无源的,另一个腔是有源的。首次研究了有机材料在耦合微腔中的自发发射特性。实验采用的有机发光材料为八羟基喹啉铝Tris(8-quinolinolato)aluminium(Alq3),器件的结构为Glass/DBRA/Filler/DBRB/Alq3/DBRC。底部腔是无源的,组成为DBRA/Filler/DBRB。顶部腔是有源的,由DBRB/Alq3/DBRC构成。其中反射镜DBRA、DBRB、DBRC以及填充层(Filler)均由光学介质材料构成。通过结构设计使两个腔的谐振波长均位于530nm。耦合微腔器件与单层Alq3薄膜相比较,Alq3薄膜的光致发光光谱是峰值位于511nm的宽谱带,而在耦合微腔器件中观察到的是具有两个腔模式,峰值波长分别位于518,553nm的增强并窄化的光谱。这是由于两个腔的光场耦合引起了腔模式分裂。结果表明耦合微腔能极大地改变有机材料的自发发射特性,可以用来提高器件的发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学 耦合微腔 有机发光 光致发光
下载PDF
基于有机异质耦合微腔的双波长可切换单模激光 被引量:1
4
作者 贾雅君 张春焕 +2 位作者 管雨薇 刘珍 呼凤琴 《中国科学: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72-979,共8页
微纳激光器因在超灵敏化学、生物传感和光信息处理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而备受关注.由于增益饱和及空间烧孔效应造成的激光多模式会导致时序脉冲展宽和伪信号的产生,限制了激光器的应用,而单模激光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目前,研究... 微纳激光器因在超灵敏化学、生物传感和光信息处理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而备受关注.由于增益饱和及空间烧孔效应造成的激光多模式会导致时序脉冲展宽和伪信号的产生,限制了激光器的应用,而单模激光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目前,研究者们提出的单模激光调制策略大多需要对结构进行精确加工,而能够在同一器件中实现动态可切换的多色单模激光输出仍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本工作中,我们采用喷墨打印法制备了掺有不同增益介质的有机微腔,通过控制柔性基底的拉伸程度实现对异质耦合微腔耦合强度的控制,实现了波长可切换的双波长单模激光出射.这些结果加深了人们对异质耦合腔系统中激光调制机理的理解,并为构建可用于光学集成中的多功能小型化激光器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纳激光器 单模激光 异质耦合微腔 喷墨打印
原文传递
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法的光子晶体波导微腔耦合研究
5
作者 郝玉良 《韶关学院学报》 2022年第12期30-34,共5页
为剖析光子晶体波导和微腔耦合系统的关系,构建易于集成化和性能优异的光子晶体滤波器.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讨论光子晶体中波导与微腔的耦合,分析了光在光子晶体波导-微腔耦合系统中的传输特性,分析了微腔壁厚、微腔大小、微腔位置、... 为剖析光子晶体波导和微腔耦合系统的关系,构建易于集成化和性能优异的光子晶体滤波器.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讨论光子晶体中波导与微腔的耦合,分析了光在光子晶体波导-微腔耦合系统中的传输特性,分析了微腔壁厚、微腔大小、微腔位置、微腔形状和微腔折射率对耦合效率的影响,从而得出波导-微腔的耦合规律及最佳耦合条件,并设计了光子晶体滤波器.结果表明,r=2.3a是光子晶体最佳半径;当微腔最佳壁厚为2层,微腔左右宽度增加0.4a,微腔高度增加0.3a,微腔折射率为1.2时的耦合效率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晶体波导 耦合 时域有限差分法 多通道滤波器
下载PDF
不同微腔结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电致发光光谱模拟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春玉 徐海楠 宋悦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84-990,共7页
采用传输矩阵法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微腔有机电致发光器件(MOLED)和耦合微腔有机电致发光器件(CMC)的电致发光光谱(EL)进行了模拟计算。OLED、MOLED和CMC的结构分别为glass/ITO(134 nm)/NPB(74 nm)/Alq3(62 nm)/Al、glass/DBR/IT... 采用传输矩阵法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微腔有机电致发光器件(MOLED)和耦合微腔有机电致发光器件(CMC)的电致发光光谱(EL)进行了模拟计算。OLED、MOLED和CMC的结构分别为glass/ITO(134 nm)/NPB(74 nm)/Alq3(62 nm)/Al、glass/DBR/ITO(134 nm)/NPB(74 nm)/Alq3(62 nm)/Al和glass/DBR1/filler/DBR2/ITO(134 nm)/NPB(74 nm)/Alq3(62 nm)/Al。通过模拟计算发现:OLED光谱呈宽带发射,主峰峰值位于561 nm,肩峰峰值位于495 nm;MOLED光谱呈单峰窄带发射,峰值位于534 nm;CMC光谱呈双峰窄带发射,峰值分别位于520 nm和556 nm。MOLED光谱的色纯度最高;OLED与MOLED的光谱积分面积基本相同;CMC的光谱积分面积是OLED或MOLED的1.1倍,发光效率最高。结果表明,采用双耦合微腔结构可有效提高OLED的发光效率,改善发光的色纯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耦合微腔 光谱模拟
下载PDF
基于单边微腔量子点耦合系统的极化纠缠浓缩
7
作者 董莉 莫晓成 +3 位作者 杨子龙 刘思彤 吕柳 修晓明 《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1期53-58,共6页
量子纠缠是实现量子信息处理任务的重要资源,一些在经典领域中无法实现的任务,可以借助量子纠缠来完成.然而,纠缠态在噪声的作用下会发生退相干,进而变成非最大纠缠态或混态,不再能完成预定任务.纠缠浓缩是从非最大纠缠态中提取最大纠... 量子纠缠是实现量子信息处理任务的重要资源,一些在经典领域中无法实现的任务,可以借助量子纠缠来完成.然而,纠缠态在噪声的作用下会发生退相干,进而变成非最大纠缠态或混态,不再能完成预定任务.纠缠浓缩是从非最大纠缠态中提取最大纠缠态的过程.我们提出两个非最大纠缠Bell态纠缠浓缩方案,一个是未知系数非最大纠缠Bell态纠缠浓缩方案,另一个是已知系数非最大纠缠Bell态纠缠浓缩方案.方案中利用量子点微腔耦合系统来实现光子与光子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进而可以通过分级浓缩的方法提高浓缩方案的成功概率.两个方案都可以推广为多光子非最大纠缠GHZ态的纠缠浓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纠缠浓缩 极化纠缠 单边量子点耦合系统 BELL态 GHZ态
下载PDF
基于单量子点耦合双边微腔系统的非破坏性三电子纠缠纯化方案
8
作者 郭佳洁 岳盈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第16期248-248,277,共2页
本文介绍了单量子点耦合双边微腔系统,并根据已有的平行工作的电子宇称探测门和传统的三光子纯化方案,构建出适用的三电子自旋系统纠缠提纯方案,提高了纯化效率。
关键词 三电子 单电子耦合双边系统 纠缠纯化
下载PDF
原子-微腔耦合系统的远程量子相干及量子相变 被引量:2
9
作者 杨志远 邵雅婷 +1 位作者 吴泉英 郝翔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32-238,共7页
通过原子-微腔耦合体系,在绝热近似条件下得到了系统的有效哈密顿量,实现了海森堡自旋XY模型的量子模拟过程。为了获取量子资源,基于相对熵判据分析了任意两体量子系统的量子相干性。通过严格的解析过程获得了在任意间距下两个微腔原子... 通过原子-微腔耦合体系,在绝热近似条件下得到了系统的有效哈密顿量,实现了海森堡自旋XY模型的量子模拟过程。为了获取量子资源,基于相对熵判据分析了任意两体量子系统的量子相干性。通过严格的解析过程获得了在任意间距下两个微腔原子系统的量子相干度。随两体间距增大,远程量子相干度按幂指数规律逐渐减小。当改变系统参量时,远程量子相干度在量子临界点附近出现了数值突变现象,这为表征量子相变提供了一种可能的序参量。在考虑光场噪声对量子相干性影响后,量子相干度随着时间振荡衰减,并逐渐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光学 原子耦合系统 海森堡自旋模型 量子相干性 量子临界现象
原文传递
固态光学微腔与量子体系相互耦合的调控及其量子器件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张凯 李俊韬 +7 位作者 刘仁明 刘进 邹长铃 邹旭波 于丽 董春华 肖云峰 王雪华 《中国基础科学》 2019年第6期12-20,F0003,共10页
固态光学微腔与量子态组成的耦合量子体系,由于能够满足量子信息处理所要求的可扩展和可集成性,被认为是实现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的重要实验平台之一。目前该体系的研究主要围绕新型高品质光学微腔的制备、局域腔模与激子态或声子态的相... 固态光学微腔与量子态组成的耦合量子体系,由于能够满足量子信息处理所要求的可扩展和可集成性,被认为是实现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的重要实验平台之一。目前该体系的研究主要围绕新型高品质光学微腔的制备、局域腔模与激子态或声子态的相互作用调控以及新型量子光电子器件的研发等方面开展。虽然该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面临诸多挑战,例如量子点与微腔确定性共振耦合;光学微腔与量子态相互作用的多手段调控;多微腔共振耦合的集成与实用化的量子光源等。为了攻克这些挑战,本项目围绕"微腔与量子态的耦合"这一主题展开研究,旨在发展微腔与量子的相互作用理论,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值模拟平台,同时研究高品质固态微腔的制备以及与量子体系的有效耦合调控手段,开发高性能微腔量子器件和量子芯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光学 量子体系 与量子态的耦合 耦合作用调控 量子光源 量子器件 量子芯片
原文传递
低群速度色散和低损耗的二维光子晶体慢光波导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栋 赵建林 吕淑媛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7-171,共5页
利用平面波展开(PWE)法分析了慢光在由介质柱和空气背景构成的二维三角晶格光子晶体耦合微腔波导中的传播特性。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缺陷腔之间距离的增大,导模的群速度减小很快;兼顾色散和损耗的影响,当相邻微腔间距两倍于晶格常数时... 利用平面波展开(PWE)法分析了慢光在由介质柱和空气背景构成的二维三角晶格光子晶体耦合微腔波导中的传播特性。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缺陷腔之间距离的增大,导模的群速度减小很快;兼顾色散和损耗的影响,当相邻微腔间距两倍于晶格常数时,耦合微腔波导单位厚度(mm)透射比为47%,带宽为1.97GHz,导模有效群折射率为22.4,通过对波导的群速度色散(GVD)特性进行分析,发现慢光区域的群速度色散的数量级低至10-2,具有较好的慢光特性,能够保证光波的高效传输。基于这种结构的耦合微腔波导提出了一种低损耗的光延迟器结构,计算表明该结构可实现的延迟时间为9.4ps,光传输损耗低于1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晶体 耦合微腔波导 群速度 群速度色散 慢光
原文传递
基于Parity-Time对称结构极点效应构建光学三极管模型
12
作者 方云团 黄琦涛 +1 位作者 方婧茹 江晓明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26-232,共7页
为了构建光学三极管模型,设计了一个基于半导体磁性材料InSb的PT(parity-time)对称耦合微腔的结构模型。通过结构参数优化,产生了PT对称结构磁场强耦合的极点效应。在极点频率附近,通过改变输入电流信号改变施加在磁性材料上的磁感应强... 为了构建光学三极管模型,设计了一个基于半导体磁性材料InSb的PT(parity-time)对称耦合微腔的结构模型。通过结构参数优化,产生了PT对称结构磁场强耦合的极点效应。在极点频率附近,通过改变输入电流信号改变施加在磁性材料上的磁感应强度,实现极点状态下信号的放大输出。这种放大可以是同相,也可以是反相,该设计实现了特殊光学三极管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器件 激光光学 parity-time对称耦合微腔 光学三极管 同相放大 反相放大
原文传递
Virtual-photon-induced entanglement with two nitrogen-vacancy centers coupled to a high-Q silica microsphere cavity 被引量:3
13
作者 LIU YiMin 《Science China(Physics,Mechanics & Astronomy)》 SCIE EI CAS 2013年第11期2138-2142,共5页
We propose a potentially practical scheme for efcient generation of entanglement with two nitrogen-vacancy centers(NVC)coupled to a whispering-gallery mode cavity.By virtue of the virtual-photon-excitation,the entangl... We propose a potentially practical scheme for efcient generation of entanglement with two nitrogen-vacancy centers(NVC)coupled to a whispering-gallery mode cavity.By virtue of the virtual-photon-excitation,the entanglement with two separate NVC can be produced in a deterministic way.The required operations are very close to the capabilities of current experimental techniques.The efects of decoherence induced by the cavity decay and the atomic spontaneous decay are also investig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TANGLEMENT nitrogen-vacancy center cavity QED
原文传递
Complete entanglement analysis on electron spins using quantum dot and microcavity coupled system 被引量:4
14
作者 WANG Chuan HE LingYan +2 位作者 ZHANG Yong MA HaiQiang ZHANG Ru 《Science China(Physics,Mechanics & Astronomy)》 SCIE EI CAS 2013年第11期2054-2058,共5页
We present an entanglement analysis protocol on entangled electron spins using quantum dot(QD)and microcavity coupled system.Each quantum dot is placed in the microcavity and ancilla photon input-output process could ... We present an entanglement analysis protocol on entangled electron spins using quantum dot(QD)and microcavity coupled system.Each quantum dot is placed in the microcavity and ancilla photon input-output process could be used to check the parity of the quantum dots.After the parity check process,the user only needs to measure the spin direction of the QD spin,and the state information can be readout completely.The feasibility of our scheme and the experimental challenge are discussed by considering currently available techniq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tanglement analysis quantum dot MICROCAVITY
原文传递
Fast Generation of GHZ States with Bose–Einstein Condensate in a Cavity
15
作者 张刚 周建 薛正远 《Communica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5期588-590,共3页
It is shown that strong coupling of Bose-Einstein condensates to an optical cavity can be realized ex- perimentally. With an additional driven microwave field, we show that a highly nonlinear coupling among atoms in a... It is shown that strong coupling of Bose-Einstein condensates to an optical cavity can be realized ex- perimentally. With an additional driven microwave field, we show that a highly nonlinear coupling among atoms in a Bose-Einstein condensate can be induced with the assistance of the cavity mode. With such interaction we can investigate the generation of many body entangled states. In particularly, we show that multipartite entangled CHZ states can be obtained in such architecture with current available techniq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vity QED GHZ states Bose-Einstein condensate
原文传递
On Extension of Optimal Entanglement Concentration of GHZ States in Quantum-Dot and Micro-Cavity Coupled System
16
作者 黄大足 王一军 郭迎 《Communica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6期677-682,共6页
We extend an optimal entanglement distillation of the triplet Greenberger–Horne–Zeilinger(GHZ) state via entanglement concentrating in the three-partite partially electron-spin-entangled systems. Two entanglement co... We extend an optimal entanglement distillation of the triplet Greenberger–Horne–Zeilinger(GHZ) state via entanglement concentrating in the three-partite partially electron-spin-entangled systems. Two entanglement concentration protocols are similarly designed in detail with the post-selection in quantum-dot(QD) and micro-cavity coupled systems. The proposed protocol can be repeated several rounds to achieve an optimal success probability with an assistance of the ancillary QD, where only the single photon needs to pass through the micro-cavity for each round. It increases the total success probability of the distillation even if the implemented cavity is imperfect in practice during the whole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antum entanglement entanglement concentration Greeberger-Horne-Zeilinger state entan-glement purification protocol quantum informa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