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耳叶杜鹃种子萌发特性及萌发期耐盐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李仁娜 王亚玲 +2 位作者 闫会玲 李阳 王宏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21年第4期44-47,共4页
以耳叶杜鹃为试材,采用常规方法观察种子形态,通过对不同贮藏时间、不同覆盖蛭石厚度、不同浓度NaCl盐溶液处理耳叶杜鹃种子,研究了其种子形态和萌发特性,旨在为耳叶杜鹃繁殖培育和苗木生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0~4℃冰箱贮藏荚果时... 以耳叶杜鹃为试材,采用常规方法观察种子形态,通过对不同贮藏时间、不同覆盖蛭石厚度、不同浓度NaCl盐溶液处理耳叶杜鹃种子,研究了其种子形态和萌发特性,旨在为耳叶杜鹃繁殖培育和苗木生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0~4℃冰箱贮藏荚果时间对耳叶杜鹃种子萌发影响较显著,贮藏12个月后各项指标降低。当覆盖蛭石厚度超过3 cm时,对种子萌发有影响;NaCl胁迫下耳叶杜鹃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随盐浓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当NaCl浓度超过0.6%时,其种子完全不能萌发,说明耳叶杜鹃种子能耐受0.6%以下的低盐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叶杜鹃 种子萌发 环境因素 耐盐机理
下载PDF
耳叶杜鹃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汪蕾 邹坤 +1 位作者 张清清 程凡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818-1820,共3页
目的 对耳叶杜鹃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正相硅胶柱层析、制备薄层层析及制备型HPLC等方法分离纯化,利用NMR、MS等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耳叶杜鹃中分离并鉴定了7个化合物(化合物1~7),分别为蒲公英赛醇(1)、白桦... 目的 对耳叶杜鹃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正相硅胶柱层析、制备薄层层析及制备型HPLC等方法分离纯化,利用NMR、MS等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耳叶杜鹃中分离并鉴定了7个化合物(化合物1~7),分别为蒲公英赛醇(1)、白桦酯酸(2)、东莨菪素(3)、苯甲酸(4)、(+)-(7R,8R)-4-hydroxy-3,3',5'-trimethoxy-8',9'-dinor-8,4'-oxyneoligna-7,9-diol-7'-aldehyde(5)、threo-2,3-bis(4-hydroxy-3-methoxyphenyl)-3-ethoxypropan-1-ol(6)、(+)-丁香脂素(7)。结论 其中所有化合物均是首次从耳叶杜鹃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6是首次从杜鹃花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叶杜鹃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下载PDF
耳叶杜鹃
3
作者 刘峻城 《生物资源》 CAS 2023年第6期606-606,共1页
杜鹃花是杜鹃花科(Ericaceae)杜鹃花属(Rhododendron L.)植物的总称,是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被誉为“花中西施”,具有很高的观赏和应用价值[1]。耳叶杜鹃(Rhododendron auriculatum Hemsl.)隶属杜鹃花科杜鹃花属常绿杜鹃亚属〔Subgen.H... 杜鹃花是杜鹃花科(Ericaceae)杜鹃花属(Rhododendron L.)植物的总称,是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被誉为“花中西施”,具有很高的观赏和应用价值[1]。耳叶杜鹃(Rhododendron auriculatum Hemsl.)隶属杜鹃花科杜鹃花属常绿杜鹃亚属〔Subgen.Hymenanthes(Blume)K.Koch〕。杜鹃花属植物为木本植物观赏花卉类大属,全世界约有1000种,分为9个亚属,广泛分布于欧洲、亚洲、北美洲等地,东亚和东南亚是主产区,中国约有600种[2,3]。耳叶杜鹃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株高5~1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赏花卉 十大名花 耳叶杜鹃 杜鹃花科 杜鹃花属 常绿杜鹃亚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