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分子水杨酸对兔耳痤疮模型p38MAPK/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力 刘尚可 +2 位作者 林新瑜 罗霞 肖媛媛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1-5,共5页
目的:探究超分子水杨酸对兔耳痤疮模型p38MAPK/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机制。方法:将30只实验兔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2%超分子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组、30%SA组、夫西地酸组、模型对照组,每组6只,并予以相应外用药物干预,连续4周,并... 目的:探究超分子水杨酸对兔耳痤疮模型p38MAPK/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机制。方法:将30只实验兔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2%超分子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组、30%SA组、夫西地酸组、模型对照组,每组6只,并予以相应外用药物干预,连续4周,并分别于用药2周后、用药4周后检测p38MAPK、NF-κB、IL-1β、IL-8蛋白的表达。结果:结果显示,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各组的p38MAPK、NF-κB、IL-1β、IL-8均呈下降趋势。用药前,各组间p38MAPK、NF-κB、IL-1β、IL-8蛋白表达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2周后,2%SA组、30%SA组、夫西地酸组p38MAPK、NF-κB、IL-1β、IL-8低于模型对照组(P<0.001);三个用药组之间p38MAPK、NF-κB、IL-1β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SA组IL-8低于30%SA组、夫西地酸组(均P<0.05);30%SA组与夫西地酸组IL-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4周后,三个用药组p38MAPK、NF-κB、IL-1β、IL-8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2%SA组、30%SA组p38MAPK、NF-κB、IL-8低于夫西地酸组(P<0.05),2%SA组IL-8低于30%SA组(P<0.05);2%SA组与30%SA组p38MAPK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SA组、30%SA组与夫西地酸组IL-1β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SA组IL-1β低于30%S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分子水杨酸可通过抑制p38MAPK/NF-κB信号通路来发挥抗炎作用,且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疗效也在逐渐增加,并优于夫西地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耳痤疮模型 超分子水杨酸 抗炎 p38MAPK/NF-κB信号通路
下载PDF
痤疮合剂对家兔耳痤疮模型Th1/Th2和Th17/Treg平衡调节机制的实验研究
2
作者 顾炜 于佳家 何雨聪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18-222,I0040-I0042,共8页
目的研究旨在探讨痤疮合剂对辅助性T细胞(Helper T Cell,Th)1、Th2、Th17、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平衡的调节作用。方法除对照组,其他干预组用Kligman造模法制造兔耳痤疮模型2周,取病理,判断造模成功后,痤疮合剂组灌服痤... 目的研究旨在探讨痤疮合剂对辅助性T细胞(Helper T Cell,Th)1、Th2、Th17、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平衡的调节作用。方法除对照组,其他干预组用Kligman造模法制造兔耳痤疮模型2周,取病理,判断造模成功后,痤疮合剂组灌服痤疮合剂17.52 g/(kg·d);阳性药物组灌服清热暗疮胶囊0.12 g/(kg·d);对照组及模型组灌服等量生理盐水,1次/d,共30 d。取静脉血及患处组织、耳根淋巴结,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检测毛囊面积和皮脂腺直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中干扰素(Interferon,IFN)-γ、白介素(Interleukin,IL)-5、IL-17、IL-12、IL-22、IL-10、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含量。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耳根淋巴结中T盒转录因子(T-box expressed in T cell,T-bet)、GATA结合蛋白3(GATA binding protein 3,GATA3)、视黄酸受体相关孤儿核受体γt(Retineic-acid-receptor-related orphan nuclear receptor gamma,RORγt)、叉头盒转录因子p3(Forkhead box P3,Foxp3)表达水平。结果痤疮合剂能明显改善兔耳表皮层的结节、脓疱、组织厚度、囊肿及毛囊口扩张程度,减少炎症细胞的增殖和浸润,表皮和内壁角质层变薄松软。与对照组相比,其余各组IFN-γ、IL-12、IL-17、IL-22含量显著增高,IL-5、TGF-β、IL-10含量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痤疮合剂和阳性组IFN-γ、IL-17、IL-12、IL-22含量明显下降,IL-5、TGF-β、IL-10含量显著增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其余各组T-bet、RORγt的表达及平均光密度值(Integral-Optimistically,IOD)显著增大,GATA3、Foxp3表达及IOD下降(P<0.01)。与模型组相比,痤疮合剂和阳性组T-bet、RORγt表达及IOD下调,GATA3、Foxp3表达及IOD上调(P<0.01)。结论痤疮合剂通过调控炎性因子平衡Th1/Th2、Th17/Treg的极化偏移,实现免疫细胞内稳态,改善皮损病理表现,对痤疮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合剂 耳痤疮模型 炎性因子 TH1 TH2 Th17 Treg 平衡调节
下载PDF
氢氧包衣茶提取物(EGCG)对兔耳痤疮模型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睿 方跃华 林雨虹 《福建茶叶》 2023年第2期23-25,共3页
目的:研究氢氧包衣EGCG对痤疮角质化疾病炎症因子的治疗作用。方法:构建兔耳痤疮模型,造模成功后取实验区域皮肤组织,做病理切片,进行HE染色,检测组织病理变化情况。取痤疮组织进行q PCR检测IL-1a、IL-6、IL-8、NF-kB p65的基因表达水... 目的:研究氢氧包衣EGCG对痤疮角质化疾病炎症因子的治疗作用。方法:构建兔耳痤疮模型,造模成功后取实验区域皮肤组织,做病理切片,进行HE染色,检测组织病理变化情况。取痤疮组织进行q PCR检测IL-1a、IL-6、IL-8、NF-kB p65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Model组皮肤角化层明显增厚、棘层细胞层数增多、毛囊扩张、毛囊面积增大,兔耳痤疮模型造模成功。包衣EGCG组治疗后角化层厚度减小、棘层细胞层数减少,毛囊扩张程度减轻,毛囊面积减小。包衣EGCG治疗后可以减轻炎症,抑制促炎因子IL-1a、IL-6、IL-8。结论:包衣EGCG对兔耳痤疮角质化疾病中炎性因子有抑制作用,从而减轻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衣EGCG 耳痤疮模型 炎症
下载PDF
中药消痤霜对兔耳痤疮实验模型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4
作者 赵鸿儒 赵大华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 CAS 2003年第4期16-17,共2页
目的:建立兔耳痤疮动物实验模型,用中药制剂消痤霜外涂,观察其疗效。方法:采用Kliman法建立兔耳痤疮动物模型共20只,然后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只,实验组用消痤霜外涂治疗,每日2次,共2周,对照组涂抹生理盐水。结果:... 目的:建立兔耳痤疮动物实验模型,用中药制剂消痤霜外涂,观察其疗效。方法:采用Kliman法建立兔耳痤疮动物模型共20只,然后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只,实验组用消痤霜外涂治疗,每日2次,共2周,对照组涂抹生理盐水。结果:实验组经消痊霜治疗后,痤疮皮损级别(X±SD=0.6±0.52)显著低于对照组(2.5±0.53),P<0.01。结论:中药制剂消痤霜对兔耳痤疮实验模型具有减少毛囊角栓、减轻真皮炎症和抑制瘢痕形成的作用,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消痤霜 耳痤疮 实验模型 疗效观察
下载PDF
蛇丹合剂对兔耳痤疮模型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王俊慧 刘瓦利 +1 位作者 陈岩 闫雨荷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560-562,共3页
目的观察蛇丹合剂对兔耳痤疮模型病理改变的改善作用,探讨其治疗作用机理。方法取健康雄兔18只,按体重分层随机分为A,B,C三组,在其左耳涂用煤焦油进行造模2周,右耳不涂煤焦油作为正常对照。A组给予小剂量蛇丹合剂,B组给予大剂量蛇丹合... 目的观察蛇丹合剂对兔耳痤疮模型病理改变的改善作用,探讨其治疗作用机理。方法取健康雄兔18只,按体重分层随机分为A,B,C三组,在其左耳涂用煤焦油进行造模2周,右耳不涂煤焦油作为正常对照。A组给予小剂量蛇丹合剂,B组给予大剂量蛇丹合剂,C组为模型对照组,治疗前后对兔耳进行肉眼及病理切片观察。结果外涂煤焦油2周后,兔左耳表面粗糙,可见粉刺、丘疹,且光镜下组织学改变与人类痤疮相似。灌药2周后,实验各剂量组肉眼可见粉刺、丘疹消退;光镜亦有相应改变;但模型对照组改善不明显。结论蛇丹合剂能有效改善兔耳痤疮模型的皮损及病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丹合剂 实验性兔耳痤疮模型 组织病理学变化
下载PDF
中药面膜对兔耳痤疮治疗作用实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赟 钮瑶 +3 位作者 于凯洋 曲爱洋 管丽蔷 王健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7期32-34,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面膜对兔耳痤疮的治疗作用。方法:空白对照组为10只兔耳,不做任何处理。另10只兔子两耳内侧外涂油酸进行造模2周。造模成功后,中药组左耳给予中药面膜外敷,日1次;造模组右耳给予生理盐水面膜外敷,日1次。2周后活体取材,肉... 目的:观察中药面膜对兔耳痤疮的治疗作用。方法:空白对照组为10只兔耳,不做任何处理。另10只兔子两耳内侧外涂油酸进行造模2周。造模成功后,中药组左耳给予中药面膜外敷,日1次;造模组右耳给予生理盐水面膜外敷,日1次。2周后活体取材,肉眼及镜下观察治疗前后兔耳皮肤及兔耳组织学改变。结果:兔耳外涂油酸2周后,肉眼可见丘疹,兔耳红肿粗糙,镜下毛囊增大,有凸起的结节,似人类痤疮。中药面膜治疗2周后,红肿减退,丘疹变平,镜下毛囊变小。造模组无显著性变化。结论:中药面膜对兔耳痤疮有显著治疗作用(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面膜 耳痤疮 治疗作用
下载PDF
痤疮合剂对兔耳痤疮模型外周血清炎性因子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于佳家 张小卿 +1 位作者 吴景东 顾炜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0年第8期27-30,共4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痤疮合剂对兔耳痤疮模型外周血清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Kligman和Fulton法制备兔耳痤疮模型,于兔耳内侧涂抹煤焦油,时间2周,待造模成功后,痤疮合剂组灌服痤疮合剂(17.52g/kg/d)30d;阳性组灌服清热暗疮胶囊(0.12g...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痤疮合剂对兔耳痤疮模型外周血清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Kligman和Fulton法制备兔耳痤疮模型,于兔耳内侧涂抹煤焦油,时间2周,待造模成功后,痤疮合剂组灌服痤疮合剂(17.52g/kg/d)30d;阳性组灌服清热暗疮胶囊(0.12g/kg/d)30d;空白组与模型组灌服同等剂量生理盐水。各组末次给药后,24h内取静脉血及局部皮肤组织病理活检。ELISA法检测各组家兔外周血清IL-3、IL-4、IL-13、TNF-α、GM-CSF水平,HE染色法观察兔耳组织病理变化。结果:痤疮合剂能有效减轻兔耳表皮层的厚度、脓肿、结节和兔耳毛囊开口收缩及扩张的程度,抑制毛囊漏斗内角质化物质的大量增殖,降低真皮炎症细胞的增生和浸润。除空白组外,各组血清IL-3、IL-4、IL-13、TNF-α和GM-CSF表达水平在造模后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处理后,与模型组相比,痤疮合剂组和阳性组血清IL-3、IL-4、IL-13、TNF-α和GM-CSF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痤疮合剂能通过降低外周血清炎性因子浓度,调节免疫功能而改善兔耳痤疮模型的病理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合剂 耳痤疮模型 炎性因子 GM-CSF 白介素-3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介素-13 白介素-4
下载PDF
清热暗疮片对兔耳痤疮模型抗角化作用及血流变的影响 被引量:17
8
作者 顾丽贞 王彦云 +5 位作者 李多娇 李理 陈朝 万素君 施少斌 郑荣波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U003-U004,共2页
关键词 实验性痤疮 中药清热暗疮片 抗角化 血流变
下载PDF
立体水杨酸在兔耳痤疮模型中的作用研究
9
作者 马英 蒋敏 +1 位作者 姜子琪 范逍遥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22年第6期321-325,共5页
目的研究立体水杨酸在兔耳痤疮模型中的治疗作用。方法雄性家兔15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0.1%阿达帕林组、2%水杨酸组2%立体水杨酸组。于兔耳内侧面耳导管开口处每日涂抹2%煤焦油1次,连续14 d制备兔耳痤疮模型。随后每日... 目的研究立体水杨酸在兔耳痤疮模型中的治疗作用。方法雄性家兔15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0.1%阿达帕林组、2%水杨酸组2%立体水杨酸组。于兔耳内侧面耳导管开口处每日涂抹2%煤焦油1次,连续14 d制备兔耳痤疮模型。随后每日于病灶处涂抹药物1次,连续21 d,每日观察兔耳皮肤,给药结束后进行组织活检。结果造模后可见兔耳皮肤毛囊处有角栓、红色丘疹形成。组织病理学可见毛囊面积明显扩大,毛囊漏斗部充满大量角化物质,周围可见较多炎性细胞浸润。连续给药21 d后,各药物干预组皮损均明显消退,组织病理学可见毛囊面积明显缩小,角化物质明显减少。其中,2%立体水杨酸组与0.1%阿达帕林组疗效相当,但不良反应轻于其他药物干预组。结论立体水杨酸在兔耳痤疮模型中能够有效缓解皮损的角化异常现象,对粉刺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寻常 痤疮模型 阿达帕林 立体水杨酸
下载PDF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对兔耳痤疮模型皮损及组织中IL-17表达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杨晨 张玲琳 +5 位作者 柳小婧 吴赟 黄建华 许德田 邹婷 王秀丽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39-1246,共8页
目的探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5-aminolevulinicacid photodynamic therapy,ALA-PDT)对兔耳痤疮模型皮损治疗效果和ALA-PDT治疗前后皮损组织中IL-17表达水平及初步机制研究。方法将痤疮丙酸杆菌(Propionibacterium acnes,P.acnes)皮... 目的探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5-aminolevulinicacid photodynamic therapy,ALA-PDT)对兔耳痤疮模型皮损治疗效果和ALA-PDT治疗前后皮损组织中IL-17表达水平及初步机制研究。方法将痤疮丙酸杆菌(Propionibacterium acnes,P.acnes)皮内注射于兔耳部皮肤,建立痤疮动物模型。建模后动物分为:ALA-PDT组及无干预组。通过观察皮损大体表现及其组织病理改变评价痤疮炎症变化趋势;采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ALA-PDT治疗前以及治疗后不同时间点(4 h、24 h、4 d、7 d)IL-17及其上游转录因子RORα和RORγt的表达水平。结果兔耳皮肤注射P.acnes菌悬液可诱导痤疮样皮损。皮损大体表现,ALA-PDT组在治疗后4~24 h皮损区炎症逐渐加重;治疗后4 d组织淋巴细胞浸润较4 h、24 h减轻;治疗后7 d皮损好转明显且优于无干预组。Real-time PCR研究结果发现ALA-PDT组IL-17、RORα、RORγt表达水平在治疗后4 h逐渐升高,24 h后进一步升高;治疗后4 d表达水平较前降低;治疗后7 d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结论ALA-PDT早期通过上调IL-17放大炎症反应,随后下调IL-17,最终有效治疗痤疮。ALA-PDT的这一调控作用可能通过两个关键转录因子RORα和RORγt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氨基酮戊酸 光动力 痤疮丙酸杆菌 耳痤疮模型 白介素-17
下载PDF
佛手和甜橙果汁及挥发油对油酸致兔耳痤疮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邱稼飞 王璇 +5 位作者 张南海 赵亮 张列兵 吴薇 籍保平 周峰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82-89,共8页
为研究佛手和甜橙的果汁及挥发油对兔耳痤疮的预防作用,采用兔耳内侧涂抹油酸形成痤疮模型,将新西兰兔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灌胃复方珍珠暗疮胶囊)、佛手汁和挥发油高低剂量组、甜橙汁和挥发油高低剂量组,分别灌胃对应成分,... 为研究佛手和甜橙的果汁及挥发油对兔耳痤疮的预防作用,采用兔耳内侧涂抹油酸形成痤疮模型,将新西兰兔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灌胃复方珍珠暗疮胶囊)、佛手汁和挥发油高低剂量组、甜橙汁和挥发油高低剂量组,分别灌胃对应成分,观察兔耳组织病理学及检测兔耳组织皮脂分泌量、氧化应激指标和炎症因子的变化。结果表明:1)经过油酸诱导的新西兰兔耳,皮肤粗糙增厚且毛囊口扩张并隆起,并出现一定量的红色丘疹和脓包,兔耳组织中甘油三酯、丙二醛含量增加、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增加、抗氧化能力显著下降(P<0.05);2)与模型组相比,各干预组均可降低兔耳组织甘油三酯、丙二醛、炎症因子表达水平,提高抗氧化物含量,改善兔耳的痤疮程度;3)在成分干预组中,甜橙挥发油对痤疮的抑制效果最佳,其次是佛手挥发油,果汁效果较差。因此,佛手和甜橙挥发油都具有良好的改善油酸致兔耳痤疮的效果,并且甜橙挥发油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手 甜橙 果汁 挥发油 耳痤疮模型 油酸
原文传递
苦参颗粒对兔耳痤疮模型P38MAPK/ERK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双双 崔鸿峥 +2 位作者 李畅 王海琦 柯于培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8-84,共7页
目的:探讨苦参颗粒溶液对兔耳痤疮模型P38MAPK/ERK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及其治疗效果。方法:家兔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用kligman法建立兔耳痤疮模型,于造模成功后,予模型组、夫西地酸乳膏组、苦参颗粒100、200、400mg/ml组分别涂敷生... 目的:探讨苦参颗粒溶液对兔耳痤疮模型P38MAPK/ERK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及其治疗效果。方法:家兔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用kligman法建立兔耳痤疮模型,于造模成功后,予模型组、夫西地酸乳膏组、苦参颗粒100、200、400mg/ml组分别涂敷生理盐水和相应药物,每日一次,连续14d。通过HE染色显微镜下判断其治疗效果;免疫组化检测TNF-α、IL-6、IL-8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p-p38MAPK、p-ERK、p38MAPK、ERK蛋白表达;ELISA测定法p-p38MAPK、p-ERK蛋白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TNF-α、IL-6、IL-8 MOD值和p-p38MAPK、p-ERK表达明显升高,p38MAPK、ERK表达明显下降;与模型组相比,给药各组TNF-α、IL-6和IL-8 MOD值和p-p38MAPK、p-ERK表达明显降低,p38MAPK、ERK表达明显增加。结论:苦参颗粒溶液能降低TNF-α、IL-6、IL-8含量,下调p-p38MAPK、p-ERK蛋白表达,上调p38MAPK、ERK蛋白表达,干预ERK、p38MAPK通路,从而干预痤疮的形成,对痤疮有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 痤疮 耳痤疮模型 P38 MAPK ERK TNF-α IL-6 IL-8
原文传递
聚焦超声对兔耳痤疮的治疗效果研究
13
作者 董小勇 郭张有 +4 位作者 李清仪 刘运畅 田瑜 钟芳莹 邹建中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4期4763-4765,4770,共4页
目的探究聚焦超声治疗兔耳痤疮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将18只雄性兔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超声辐照组,后两组按Kligman法建立兔耳痤疮模型。建模成功后,超声辐照组予以超声连续辐照,观察皮肤辐照前、辐照后即刻及辐照14d后病理... 目的探究聚焦超声治疗兔耳痤疮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将18只雄性兔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超声辐照组,后两组按Kligman法建立兔耳痤疮模型。建模成功后,超声辐照组予以超声连续辐照,观察皮肤辐照前、辐照后即刻及辐照14d后病理变化情况。结果建模后兔耳毛囊扩张、角化过度、棘层肥厚;模型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毛囊面积、皮脂腺直径等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超声辐照后即刻可见兔耳皮肤真皮层水肿,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未见凝固性坏死;辐照后14d,超声辐照组毛囊口轻度扩张、轻度角化、棘层变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毛囊面积、棘层细胞层数等指标明显减小或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聚焦超声治疗兔耳痤疮行之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焦超声 耳痤疮 疗效
下载PDF
疮疡面膜配合耳穴治疗痤疮316例 被引量:4
14
作者 邹佑云 吴快英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495-1496,共2页
目的:观察运用中医美容技术治疗痤疮的疗效。方法:外用中药面膜方(连翘、黄芩、地丁、当归、硫黄等)结合巅倒散(大黄、硫黄等量)外擦和耳穴压豆治疗寻常型面部座疮316例。结果:总有效率为87.3%。结论运用中医美容技术治疗寻常型面部痤... 目的:观察运用中医美容技术治疗痤疮的疗效。方法:外用中药面膜方(连翘、黄芩、地丁、当归、硫黄等)结合巅倒散(大黄、硫黄等量)外擦和耳穴压豆治疗寻常型面部座疮316例。结果:总有效率为87.3%。结论运用中医美容技术治疗寻常型面部痤疮疗效可靠,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杀虫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中医药疗法 痤疮/压疗法 清热解毒剂/治疗应用 外治法 皮质下
下载PDF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痤疮过程中炎症因子的动态检测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晨 张玲琳 +2 位作者 柳小婧 邹婷 王秀丽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13期1-4,共4页
目的利用兔耳痤疮模型探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痤疮过程中不同时间点炎症因子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皮内注射痤疮丙酸杆菌(C.acnes)于兔耳皮肤,构建兔耳痤疮模型。成功构建的模型兔耳给予ALA-PDT治疗。通过组织HE染... 目的利用兔耳痤疮模型探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痤疮过程中不同时间点炎症因子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皮内注射痤疮丙酸杆菌(C.acnes)于兔耳皮肤,构建兔耳痤疮模型。成功构建的模型兔耳给予ALA-PDT治疗。通过组织HE染色评价痤疮炎症的变化;提取兔耳组织RNA并以Real-time PCR检测ALA-PDT治疗前及治疗后4、24 h及7 d的炎症因子IL-1α、IL-1β、IL-6、IL-8、NF-κB(p65)m RNA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通过评估组织HE结果发现,ALA-PDT治疗后4~24 h皮损区炎症逐渐加重,治疗后7 d组织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减轻。Real-time PCR发现,与治疗前相比,ALA-PDT治疗后4、24 h的IL-1α、IL-1β和IL-6 m RNA的相对表达水平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IL-8、p65 m RNA相对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所有炎症因子相对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LA-PDT早期可能通过上调IL-8和p65放大炎症反应,随后抑制炎症因子改善组织炎症反应,最终有效治疗痤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氨基酮戊酸 光动力疗法 痤疮丙酸杆菌 耳痤疮模型 炎症因子
下载PDF
中药“消疮饮”对兔耳模型及血流变学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瑾 杨丽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12期2992-2994,共3页
痤疮(acne)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尤其在青春期男女发病率最高。本病属中医"肺风粉刺"范畴。中医认为其发病多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肺胃湿热,复感风邪而致。"消疮饮"是医院沿用多年的治疗痤疮的专方、基础... 痤疮(acne)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尤其在青春期男女发病率最高。本病属中医"肺风粉刺"范畴。中医认为其发病多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肺胃湿热,复感风邪而致。"消疮饮"是医院沿用多年的治疗痤疮的专方、基础方,纯中药制剂,具有疗效确切、复发率低、低不良反应的优点。为进一步探讨"消疮饮"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有效的药效学依据,验证"消疮饮"的主要药理作用,实验从活血化瘀及痤疮模型方面阐明其作用机制,验证"消疮饮"具有活血化瘀和对兔耳微痤疮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疮饮 活血化瘀 痤疮 痤疮模型
下载PDF
Treatment of 56 Cases of Women with Post-adolescent Acne by Auricular Point Sticking Method 被引量:5
17
作者 丁敏 蒋亚秋 崔学军(翻译)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 2008年第4期209-211,共3页
Acne is a common disorder in adolescence. However, more and more patients are over 25 years old. This type of acne is recurrent, so it is called post-adolescence acne. The author treated 56 cases of women with post-ad... Acne is a common disorder in adolescence. However, more and more patients are over 25 years old. This type of acne is recurrent, so it is called post-adolescence acne. The author treated 56 cases of women with post-adolescence ache by auricular point sticking method, and obtained excellent results. It is reported as follow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ricular Point Sticking Auricular Acupuncture ACNE WOME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Treatment
原文传递
Treatment of acne vulgaris with auricular acupoint pricking-bloodletting plus auricular point sticking therapy: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 被引量:6
18
作者 Song Ya-jing Fan Xi-sheng +11 位作者 Li Meng-yun Zhang Jie Geng Jing-ran Liang Xiao Zhang Jun-cha Zhang Xiao-qi Zhou Shu-bo Wang Nan Zhang Jia-xu Song Xiao-dan She Yan-fen Zhang Fu-qing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 CSCD 2019年第3期196-202,共7页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auricular point pricking-bloodletting plus auricular point sticking therapy for acne vulgaris. Methods: A total of 66 patients with acne vulgaris were randomized into an ...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auricular point pricking-bloodletting plus auricular point sticking therapy for acne vulgaris. Methods: A total of 66 patients with acne vulgaris were randomized into an observation group and a control group by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with 33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uricular point pricking-bloodletting plus auricular point sticking therapy,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only with auricular point sticking therapy. The treatments of both groups were performed twice a week, 4 weeks as a course of treatment, for 3 courses in total. The scores of skin lesions and 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 (DLQI) scores were record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to assess the clinical efficacy. Results: During the trial, there were 3 cases of drop-out both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3 courses of treatmen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6.7%, while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76.7%.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intra-group comparison showed that the scores of skin lesion and DLQI were both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reatment times, that was, the scores were lower than those at the previous time point (allP<0.05). After 1, 2, and 3 courses of treatment, the scores of skin lesion and DLQI of both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the same group before treatment (allP<0.05). At every time point during the treatment, the scores of skin lesion and DLQI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ll P<0.05). Conclusion: Auricular point pricking-bloodletting plus auricular point sticking has a better curative effect than auricular point sticking therapy alone in the treatment of acne vulgaris, and has a time-effect corre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point Therapy Auricular Point Sticking Bloodletting Therapy Otopoint Cheek (LO5) Point Erjian (EX-HN 6) Otopoint Lung (CO14) Otopoint Shenmen (TF4) ACN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