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耳聋基因芯片技术在耳聋病因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李琦 贾蓓 +2 位作者 刘思平 黄晓莉 宋兰林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52-254,共3页
目的使用耳聋基因芯片技术对耳科门诊耳聋患者进行病因诊断。方法收集26例明确为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的聋病患者,使用基因芯片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结果 26例患者中先天性耳聋者10例,检出率为40.00%;成年感音神经性耳聋者13例,检出率为23... 目的使用耳聋基因芯片技术对耳科门诊耳聋患者进行病因诊断。方法收集26例明确为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的聋病患者,使用基因芯片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结果 26例患者中先天性耳聋者10例,检出率为40.00%;成年感音神经性耳聋者13例,检出率为23.08%;突发性耳聋者3例,检出率为66.67%。结论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试剂盒对于明确聋病患者致聋原因有一定的帮助,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聋基因芯片 耳聋 病因诊断
下载PDF
耳聋基因芯片对耳聋高危人群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陈俞 范宇琴 《中外医疗》 2017年第28期55-56,173,共3页
目的分析耳聋高危人群检测中耳聋基因芯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方便选择该院2015年8月—2016年12月接收的耳聋患者120例,均应用耳聋基因芯片实施突变检测,观察检测结果。结果 120例患者中,63例检出基因突变,检出率39.1%;63例检出基因突... 目的分析耳聋高危人群检测中耳聋基因芯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方便选择该院2015年8月—2016年12月接收的耳聋患者120例,均应用耳聋基因芯片实施突变检测,观察检测结果。结果 120例患者中,63例检出基因突变,检出率39.1%;63例检出基因突变患者中,重度耳聋38例,极重度耳聋25例;57例未检出基因突变患者中,重度耳聋50例,极重度耳聋7例。结论耳聋高危人群检测中,耳聋基因芯片的应用可提升检出率,降低耳聋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聋基因芯片 耳聋高危人群 检测 临床意义
下载PDF
耳聋基因芯片法检测在耳声发射不合格的非综合征型感音神经性耳聋新生儿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3
作者 江玉刚 耿敏彦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1期1400-1403,1407,共5页
目的:探讨耳聋基因芯片检测在耳声发射不合格的非综合征型感音神经性耳聋新生儿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70例耳声发射不合格的非综合征型感音神经性耳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集足跟血3滴,采用耳聋基因芯片法对常见耳聋基因突变进行检... 目的:探讨耳聋基因芯片检测在耳声发射不合格的非综合征型感音神经性耳聋新生儿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70例耳声发射不合格的非综合征型感音神经性耳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集足跟血3滴,采用耳聋基因芯片法对常见耳聋基因突变进行检测,同时给予酶切或测序法对常见耳聋基因突变进行检测,以验证耳聋基因芯片结果的准确性。结果:①经耳聋基因芯片检测70例患儿的阳性率为50.00%,经酶切或测序法70例患儿的阳性率为54.29%,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相近。②对176del16、35delG、299-300delAT、235delC的GJB2基因突变位点的芯片点阵,其中测序法分别检出0个、1个、59个、9个;基因芯片法分别检出等位基因突变0个、1个、57个及9个;后3个的等位基因突变检出率,测序法与基因芯片法的符合率依次为100%(1/1)、100%(9/9)及96.61%(57/59)。除235delC点位在芯片结果中因肉眼观察被误判为单杂合突变,其余基因芯片检测结果均和酶切或测序法结果一致。③IVS7-2A>G、2168A>G的SLC26A4等位基因突变的芯片点阵,其中酶切或测序法检出等位基因突变6个和27个;基因芯片法的分别检出等位基因突变6个和27个,测序法与基因芯片法的等位基因突变的符合率为100%(6/6、27/27),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一致。④随访结果显示,4例mtDNAA155G及23例GJB2基因突变的患儿被称为中度耳聋,11例SLC26A4突变患儿被称为重度耳聋,其余31例耳声发射不合格的新生儿非综合征型感音神经性耳聋患儿被诊断为听力未见异常及1例IVS7-2A>G和299-300delAT双杂合突变者为正常。结论:相比酶切或测序法,耳聋基因芯片法成本低、准确性高、操作简单快速且更具标准化,能满足临床对常见耳聋基因检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聋基因芯片 耳声发射不合格 新生儿 非综合征型感音神经性耳聋 GJB2基因 筛查
下载PDF
52例听力损失儿童及其父母耳聋基因芯片筛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邹凌 蔡娟 +1 位作者 杨馨婷 吕康模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14年第3期178-181,共4页
目的:对非综合征性先天性重度及以上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儿童及其父母进行耳聋相关基因检测,探讨耳聋基因芯片筛查在临床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来自医院听力检测中心的47个听障儿童家庭,包括52例非综合征性先天性感音神经... 目的:对非综合征性先天性重度及以上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儿童及其父母进行耳聋相关基因检测,探讨耳聋基因芯片筛查在临床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来自医院听力检测中心的47个听障儿童家庭,包括52例非综合征性先天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儿及其父母,应用遗传学耳聋基因芯片对47个家庭进行GJB2、GJB3、SLC26A4、线粒体12S rRNA4个常见耳聋基因9个检测位点的基因检测。结果146例受检者中,17个家庭的43例筛查结果阳性,其中16例听力损失患儿筛查阳性,筛查阳性率为30.8%。GJB2基因235delC位点纯合突变8例,GJB2基因235delC位点杂合突变20例,GJB2基因235delC位点和SLC26A4基因IVS7-2A〉G位点杂合突变1例,SLC26A4基因IVS7-2A〉G位点纯合突变2例,SLC26A4基因IVS7-2A〉G位点杂合突变10例,SLC26A4基因2168A〉G位点杂合突变2例。结论应用耳聋基因芯片检测技术能快速、高效地检测非综合征性耳聋患者的遗传性致病基因,适用于大规模群体耳聋基因的筛查,有助于临床医生从病因学角度辅助耳聋诊断,引入正确的康复干预措施,并为具有聋病易感基因的听力损失儿童家庭提供针对性的遗传咨询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力损失 耳聋基因芯片 筛查
下载PDF
耳聋基因芯片在非综合征性耳聋出生缺陷防控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熊怡 陆林苑 +3 位作者 张艳芳 董兴盛 王德刚 欧德明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8年第8期95-97,共3页
目的论证耳聋基因芯片检测在对非综合征性耳聋出生缺陷二级预防中的有效性,了解本区域正常听力人群中非综合征耳聋的发病率、基因热点突变的分布特征和突变频率。方法对我院2014年11月至2016年12月正常听力的1598例孕妇利用耳聋基因芯... 目的论证耳聋基因芯片检测在对非综合征性耳聋出生缺陷二级预防中的有效性,了解本区域正常听力人群中非综合征耳聋的发病率、基因热点突变的分布特征和突变频率。方法对我院2014年11月至2016年12月正常听力的1598例孕妇利用耳聋基因芯片检测4个国人中常见的耳聋相关基因,阳性结果孕妇进行遗传咨询和生育指导,GJB2及SLC26A4阳性者配偶需进行相应基因的检测,若发现双方均带有相同的突变耳聋基因,则进行产前诊断并进行遗传学生育指导。结果在1598例受检孕妇中,共检出51例携带常见耳聋基因突变,检出率为3.19%,其中25例携带GJB2基因突变,占1.56%;17例携带SLC26A4基因突变,占1.06%;3例携带线粒体突变,占0.19%;6例携带GJB3基因突变,占0.38%。对51例突变携带者及其配偶电话召回并进行遗传咨询,其中32位孕妇配偶进行了相应基因的检测,有6对夫妇同为GJB2携带者或SLC26A4携带者。6对夫妇进行遗传咨询,告知其后代耳聋风险为25%,其中1对夫妇选择进行产前诊断,产期诊断结果显示,这对夫妇胎儿为GJB2 235del C单杂合突变携带者。结论本区域正常人群中GJB2及SLC26A4是最常见的基因,其次为线粒体DNA 12S r RNA基因及GJB3。利用耳聋基因芯片对孕期妇女普遍性耳聋基因筛查,指导基因携带者的婚育,并对有需要的患者进行产前诊断,可有效防止聋儿出生,证实了耳聋基因芯片在对非综合征性耳聋出生缺陷二级预防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聋基因芯片 孕妇听力 非综合征性耳聋 出生缺陷防控
原文传递
江苏省部分地区孕前人群耳聋基因微阵列芯片筛查及遗传咨询 被引量:10
6
作者 黄丽丽 吴玉璘 +7 位作者 林宁 石慧 姜志欣 王丽娟 陈伟 封婕 査树伟 许豪勤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90-595,共6页
目的探讨对孕前人群进行耳聋基因筛查及耳聋相关遗传咨询的意义。方法抽取江苏省6个地区的孕前耳聋基因筛查人群共1 843例,将其分成孕前耳聋高危组(1 203例)和孕前非耳聋高危组(640例),使用微阵列耳聋基因芯片,分别对两组对象进行GJB2、... 目的探讨对孕前人群进行耳聋基因筛查及耳聋相关遗传咨询的意义。方法抽取江苏省6个地区的孕前耳聋基因筛查人群共1 843例,将其分成孕前耳聋高危组(1 203例)和孕前非耳聋高危组(640例),使用微阵列耳聋基因芯片,分别对两组对象进行GJB2、GJB3、SLC26A4、线粒体12SrRNA 4个常见耳聋基因中9个位点(GJB2基因35del G、176del 16、235del C、299del AT,GJB3基因538C>T,SLC26A4基因2168A>G、IVS7-2A>G和线粒体12SrRNA基因1494C>T、1555A>G)的检测,应用遗传性耳聋基因芯片报告咨询表和现场咨询相结合的方式,向受检者提供筛查结果的遗传咨询。结果 1 203例孕前耳聋高危组中,GJB2基因突变检出率为24.02%(289/1 203),GJB3为0.08%(1/1 203),SLC26A4为13.22%(159/1 203),线粒体12SrRNA为11.89%(143/1 203)。640例孕前非耳聋高危组中,GJB2基因突变率为3.44%(22/640),GJB3为0.31%(2/640),SLC26A4为1.25%(8/640),线粒体12SrRNA为0.31%(2/640)。发放咨询表1 843人份,回收949人份,共咨询和解答问题728个,其中基因遗传占57.69%(420/728),生育风险占30.49%(222/728),产前诊断占3.44%(25/728),预防治疗占8.38%(61/728)。5个典型案例中,例1家庭仲某某是GJB2 235del C杂合突变,建议其婚配对象进行相应位点检测以预防生育耳聋患者;例2家庭耳聋夫妇丈夫为SLC26A4IVS7-2A>G杂合突变型,妻子为线粒体12SrRNA 1555A>G均质突变型,告知其后代绝对禁止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建议丈夫进行SLC全基因测序,妻子进行相应位点检测;例3家庭妻子为野生型,耳聋患者丈夫为GJB2 235del G杂合突变和线粒体12SrRNA 1555A>G均质突变,建议丈夫行GJB2基因的全序列测序分析;例4家庭丈夫为野生型,妻子为SLC26A4IVS7-2A>G杂合突变型,建议妻子进行影像学颞骨CT检查,丈夫进行相应位点的全序列检测;例5家庭父亲为GJB2 299del AT杂合突变型,母亲为GJB2 176del 16杂合突变型,预测后代出现耳聋的风险为25%,建议母亲再生育时进行产前诊断,以预防耳聋患儿的出生。结论对孕前人群进行微阵列耳聋基因芯片检测,可以明确大部分遗传性耳聋发生的风险,为遗传性耳聋的预防及母亲再生育咨询提供参考,有效地减少遗传性耳聋患儿的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聋 微阵列耳聋基因芯片 遗传咨询 孕前人群
下载PDF
表型相同不同基因型耳聋夫妇的遗传咨询
7
作者 段玲 韩锐 湃孜莱提.哈斯木 《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3期26-29,共4页
目的利用基因诊断方法分析耳聋家庭的分子致病机制,并通过耳聋基因的鉴别,为不同发病原因的耳聋家庭提供准确的遗传咨询。方法共有3个耳聋家庭参加研究,3个家庭的夫妇均为聋哑人,所有受检患者均采集外周血并提取DNA,进行GJB2、GJB3、SLC... 目的利用基因诊断方法分析耳聋家庭的分子致病机制,并通过耳聋基因的鉴别,为不同发病原因的耳聋家庭提供准确的遗传咨询。方法共有3个耳聋家庭参加研究,3个家庭的夫妇均为聋哑人,所有受检患者均采集外周血并提取DNA,进行GJB2、GJB3、SLC26A4、线粒体12SrRNA中9个热点突变进行检测。结果 1号家庭丈夫携带SLC26A4杂合突变,妻子携带12SrRNA均质突变;2号家庭丈夫携带SLC264A杂合突变,妻子携带SLC26A4杂合突变及GJB2杂合突变;3号家庭丈夫及妻子均未检出9个耳聋基因位点突变。结论进行GJB2、GJB3、SLC26A4、线粒体12SrRNA四种基因检测,可以明确大部分遗传性耳聋的原因。就其检测结果对耳聋家庭进行遗传咨询是预防耳聋家庭再次生育聋儿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聋 耳聋基因芯片 遗传咨询
下载PDF
胶东地区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GJB2、SLC26A4、GJB3和12S rRNA基因的突变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孙诗雨 牛琳媛 +7 位作者 田进军 陈威 李艳娜 夏宁宁 鞠彩宁 陈小丽 张春晓 蓝信强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5期433-438,共6页
目的 调查胶东地区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4种常见致病基因(GJB2、SLC26A4、GJB3和12S rRNA)的突变特征.方法 采集2015年1月至2017年9月威海市妇幼保健院门诊的420例耳聋患者的外周血,应用基因芯片对患者GJB2基因c.235delC、c.299-300delAT... 目的 调查胶东地区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4种常见致病基因(GJB2、SLC26A4、GJB3和12S rRNA)的突变特征.方法 采集2015年1月至2017年9月威海市妇幼保健院门诊的420例耳聋患者的外周血,应用基因芯片对患者GJB2基因c.235delC、c.299-300delAT、c.35delG和c.176del16位点,GJB3基因c.538C>T位点,SLC26A4基因c.2168A>G和c.IVS7-2A>G位点,线粒体12S rRNA基因c.1555A>C和c.1494C>T位点进行检测,对杂合突变耳聋患者进行基因全编码区测序.结果 共发现GJB2基因突变者84例(20.00%,84/420),其中c.235delC(16.43%)和c.299-300delAT(7.86%)是主要突变位点.SLC26A4基因突变者75例(17.86%,75/420),主要突变位点为c.IVS7-2A> G(15.71%),有5.95%患者是由线粒体12S rRNA突变引起,并有1例患者致病基因与GJB3c.538C>T位点相关.结论 胶东地区非综合征型耳聋疾病患者主要致病基因位点为GJB2 c.235delC和SLC26A4 c.IVS7-2A>G.此外,线粒体12S rRNA c.1555A>C突变者的比例较中国其他地区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综合征型耳聋 耳聋基因芯片 Sanger测序 GJB2基因 SLC26A4基因 GJB3基因 12S rRNA基因
原文传递
浙南地区GJB2基因突变致聋家系的临床表型与致病突变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徐晨阳 项延包 +6 位作者 陈冲 林小玲 李焕铮 卢金芳 胡林 徐雪琴 唐少华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19-523,共5页
目的对浙南地区GJB2基因突变耳聋患者及家系行致病突变与临床表型分析,并为其中6个GJB2基因突变致聋家系行产前分子诊断。方法应用耳聋基因芯片对228例耳聋患者的GJB2基因C.35del G、C.176del 16、C.235delC以及C.299—300delAT位... 目的对浙南地区GJB2基因突变耳聋患者及家系行致病突变与临床表型分析,并为其中6个GJB2基因突变致聋家系行产前分子诊断。方法应用耳聋基因芯片对228例耳聋患者的GJB2基因C.35del G、C.176del 16、C.235delC以及C.299—300delAT位点进行检测,对所有的单杂合突变患者均进行GJB2基因全编码区测序;结合STR位点检测对6个家系胎儿行产前分子诊断。结果基因芯片共检出GJB2基因突变49例(21.5%,49/228),其中c.235delC纯合突变24例、C.235delC/c.176del16复合杂合突变5例、C.235delC/c.299—300delAT复合杂合突变2例、C.235delC单杂合突变16例、C.176del16、C.299—300delAT单杂合突变各l例;16例C.235delC单杂合患者GJB2基因测序结果检出11例患者存在另一突变位点(11/16,68.8%),包括复合C.109G〉A突变7例、C.230G〉A突变1例、C.427C〉T1例、C.508—51ldupAACG2例,另检出79G〉A+341A〉G多态性改变3例、未检测到突变2例;C.176del16和c.299—300delAT单杂合突变复合C.109G〉A杂合突变携带者各1例;产前诊断结果共检出OJB2双杂合突变1例,野生型1例,单杂合突变携带者4例。结论浙南地区耳聋患者GJB2基因突变检出率可达21.5%,C.109G〉A突变复合c.235delC/c.176del16/c.299—300delAT杂合突变可导致中度至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对耳聋芯片检出的GJB2基因单杂合突变患者可通过测序法明确大多数患者致聋原因,耳聋基因检测及产前诊断可避免重度耳聋患者的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聋 GJB2基因 耳聋基因芯片 Sanger测序 产前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