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对耳蜗性聋和耳蜗后性聋的鉴别诊断意义 被引量:7
1
作者 李富德 周祥宁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1年第3期109-111,共3页
目的 探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N)鉴别诊断耳蜗性聋和耳蜗后性聋的意义。方法 采用ILO96耳动态分析仪对49例耳蜗性聋和4例耳蜗后性聋进行DPOAE测试。结果 耳蜗性聋组的DPOAE图显示出DPOAE幅值随纯音... 目的 探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N)鉴别诊断耳蜗性聋和耳蜗后性聋的意义。方法 采用ILO96耳动态分析仪对49例耳蜗性聋和4例耳蜗后性聋进行DPOAE测试。结果 耳蜗性聋组的DPOAE图显示出DPOAE幅值随纯音听阈的升高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并显示出很好的频率特异性。当纯音听阈>50dBHL时,DPOAE消失。耳蜗后性聋组的DPOAE图显示出的DPOAE幅值变化不明显,仍在正常范围,与纯音听阈升高程度缺乏相对应关系。结论 DPOAE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性鉴别诊断耳蜗性聋和耳蜗后性聋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畸变产物声发射 耳蜗性聋 诊断
下载PDF
耳蜗性聋患者镫骨肌声反射潜伏期与正常人的差异
2
作者 李松键 王涂路 +1 位作者 欧爱华 李云英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68-269,共2页
目的探讨镫骨肌声反射潜伏期测试(acoustic refles latency test,ARLT)初潜伏期(非交叉)对诊断耳蜗性聋的意义。方法按照纳入标准纳入耳蜗性聋患者152例(208耳),其中老年性聋25例(50耳),梅尼埃病45例(45耳),噪声性聋31例(62耳),突发性... 目的探讨镫骨肌声反射潜伏期测试(acoustic refles latency test,ARLT)初潜伏期(非交叉)对诊断耳蜗性聋的意义。方法按照纳入标准纳入耳蜗性聋患者152例(208耳),其中老年性聋25例(50耳),梅尼埃病45例(45耳),噪声性聋31例(62耳),突发性聋51例(51耳);正常对照组50例(100耳)。ARLT测试采用GSITYMPSTART中耳分析仪,探测音226 Hz,刺激频率为1 000 Hz,刺激强度为高于同侧耳1 000 Hz声反射阈10dB,最大刺激声120 dB HL,平均叠加次数为5次,重复检查,取平滑曲线所对应初潜伏期数值。应用配对t检验,对各组病例的声反射潜伏期初潜伏期数值进行分组比较。结果 4组耳蜗性聋患者声反射潜伏期(ARLT)非交叉和交叉的平均值均明显小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镫骨肌声反射潜伏期初潜伏期(非交叉)小于正常人,可作为诊断耳蜗性聋的一项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蜗性聋 蹬骨肌声反射 声反射潜伏期
下载PDF
小鼠耳蜗性聋的关键通路和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3
作者 杨媛媛 黄冠江 陶源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98-405,共8页
目的 利用基因表达数据库查找6月龄的听力正常CBA小鼠和耳蜗性聋小鼠的表达谱基因芯片的原始数据,对关键通路和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进行数据库挖掘和分析,为耳蜗性聋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从公共数据库... 目的 利用基因表达数据库查找6月龄的听力正常CBA小鼠和耳蜗性聋小鼠的表达谱基因芯片的原始数据,对关键通路和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进行数据库挖掘和分析,为耳蜗性聋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从公共数据库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中下载小鼠耳蜗性聋表达谱相关数据集,采用R软件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火山图分析,再将DEGs进行热图分析,采用David在线工具对其进行基因本体分析(gene ontology analysis,GO)、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分析(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EGG),然后,将差异表达基因导入STRING在线数据库进行蛋白质互作网络分析(protein 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PPI network),绘制差异表达基因互作网络图,并将互作网络数据导入Cytoscape软件中,筛选网络中心节点和关键基因,分析关键子网络。并对DEGs行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筛选重要通路。结果 共筛选出191个DEGs,其中表达上调的基因79个,表达下调的基因112个。在GO分析中,上调的DEGs主要参与细胞外空间、细胞外区及趋化因子受体结合等过程,下调的DEGs主要参与有丝分裂核分裂、细胞周期及细胞分裂等过程。在KEGG分析中,上调的DEGs主要参与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下调的DEGs主要参与细胞周期、孕酮介导的卵母细胞成熟、卵母细胞的减数分裂及p53信号通路等。PPI网络筛选出前10个关键基因:Kif11、Cdc20、Cdk1、Bub1b、Ccnb2、Cdca8、Cdca5、Sgol1、Hmmr及Ncapg。GSEA分析显示:前三位上调的通路包括树突细胞成熟、Croonquist Nras信号转导及反应金属离子硫蛋白转运,而前三位下调的通路包括半乳糖代谢、氧化磷酸化及嘌呤代谢。结论 本研究得到了一个较全面的小鼠耳蜗性聋差异表达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但仍需进一步用基础实验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耳蜗性聋 通路 基因
下载PDF
耳蜗性聋后听皮层的频率重组
4
作者 梁兴群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3期153-155,共3页
耳蜗性聋后听皮层的频率重组梁兴群综述倪道凤审校同其它感觉系统一样,听觉系统的发育和完善是从外周至中枢的方向进行的,听觉中枢的各个音调频率代表区的建立不仅有赖于耳蜗听觉感受器(柯替氏器)结构的完整性,更主要的取决于起源... 耳蜗性聋后听皮层的频率重组梁兴群综述倪道凤审校同其它感觉系统一样,听觉系统的发育和完善是从外周至中枢的方向进行的,听觉中枢的各个音调频率代表区的建立不仅有赖于耳蜗听觉感受器(柯替氏器)结构的完整性,更主要的取决于起源于这种感受器的神经传入冲动的产生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蜗性聋 听皮层 频率重组
下载PDF
刺激声强度对耳蜗性聋的听觉脑干电位潜伏期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钟乃川 金晶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1989年第1期1-5,共5页
对120例(240耳)不同程度的耳蜗性聋以SL和nHL两种刺激强度行ABR检查,结果是:①随着SL刺激强度减小,各组中波Ⅰ、Ⅲ潜伏期越来越长。用80dBnHL刺激强度时,在25~40dB及45~50dBSL组各波潜伏期皆比其他SL组者短,波间潜伏期无此种规律性变... 对120例(240耳)不同程度的耳蜗性聋以SL和nHL两种刺激强度行ABR检查,结果是:①随着SL刺激强度减小,各组中波Ⅰ、Ⅲ潜伏期越来越长。用80dBnHL刺激强度时,在25~40dB及45~50dBSL组各波潜伏期皆比其他SL组者短,波间潜伏期无此种规律性变化。②在同一SL刺激强度下的波潜伏期,主观听阈较差者绝大部分短于主观听阈较好者,而主观听阈相同者SL强度越低,波潜伏期则越长,但用80dBnHL刺激,此种变化则不明显。波间潜伏期则无此规律。③主观听阈之耳间差越大,用同一感觉级刺激声引出的波潜伏期耳间差也越大。波间潜伏期则无此变化。相应组用80dBnHL刺激,亦无此变化。故建议,采用80dBnHL强度刺激,同时考虑到双耳听力损失之差别而取0.1ms/10dB之修正值,可使ABR的记录结果更为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激声强度 耳蜗性聋 听觉脑子电位
原文传递
耳蜗性聋听功能检查研究进展
6
作者 李松键 李云英 《中医耳鼻喉科学研究》 2010年第1期6-9,共4页
耳鸣耳聋是耳科常见的临床病症。现代医学认为,耳鸣耳聋多见于膜迷路积水、耳蜗微循环病变、听神经损坏及分泌性中耳炎等[1]。
关键词 梅尼埃病 耳蜗性聋 纯音听阈 听力损失 声发射 听神经 甘油试验 噪声 鉴别诊断
原文传递
镫骨肌声反射潜伏期对诊断耳蜗性聋的意义
7
作者 李松键 李云英 《中医耳鼻喉科学研究》 2011年第1期19-20,22,共3页
研究目的:为了探讨一种更方便,更敏捷的耳蜗性聋的检查方法,对声音听反射潜伏期测试与诊断耳蜗性聋的相关性进行初步探讨。研究方法:按照纳入标准纳入耳蜗性聋140例(耳例数)包括老年性聋34耳,梅尼埃病34耳,噪声性聋35耳,突发性聋37耳,... 研究目的:为了探讨一种更方便,更敏捷的耳蜗性聋的检查方法,对声音听反射潜伏期测试与诊断耳蜗性聋的相关性进行初步探讨。研究方法:按照纳入标准纳入耳蜗性聋140例(耳例数)包括老年性聋34耳,梅尼埃病34耳,噪声性聋35耳,突发性聋37耳,正常人60例,应用临床流行病学DME方法,对病例样本的ARLT值分组对照研究。研究结果:正常组的ARLT(同侧)均数标准差为114.48±24.48,平均值114.48,其余四组耳蜗性聋组的ARLT(同侧)平均值全部为100.80以下,说明耳蜗性聋ARLT(同侧)值小于正常组ARLT(同侧)值;正常组与四组耳蜗性聋组ARLT(对侧)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RLT(同侧)采用诊断性试验进行ROC曲线分析,检验水平α=0.05。ROC曲线面积为0.809,大于0.5,P=0.000,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声反射潜伏期(ARLT)可作为鉴别耳蜗性聋及蜗后性聋的指标,为进一步建立声反射潜伏期的诊断标准,补充耳蜗性聋与蜗后性聋的鉴别方法打下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蜗性聋 声反射潜伏期 ARLT(同侧) 声反射阈
原文传递
维生素D缺乏症与感觉神经性聋
8
作者 陆伟龙 《铁道医学》 1987年第3期183-186,共4页
临床医师已知引起感觉神经性聋的常见病因,而对维生素D缺乏症与感觉神经性聋的关系却少为人们所注意。一、维生素D的代谢维生素D属于一组类固醇,其中维生素D和D早已为人们熟悉。维生素D与甲状旁腺素在控制钙代谢中共同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维生素 甲状旁腺素 血清钙 甲状旁腺激素 多肽 感觉神经 磷酸酶 血管纹 缺乏症 营养缺乏病 正染色体 耳蜗性聋 内淋巴囊
下载PDF
听神经病畸变产物耳声发射的测试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富德 周祥宁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01年第2期77-79,共3页
目的 分析听神经病的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测试。方法 采用ILO96耳动态分析仪测试听神经病的DPOAE,并与正常组和耳蜗性聋组对照比较。结果 耳蜗性聋组的DPOAE检出率和反应幅值显著低于听神经病组,其差异显著。听神经病组的DPOAE检... 目的 分析听神经病的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测试。方法 采用ILO96耳动态分析仪测试听神经病的DPOAE,并与正常组和耳蜗性聋组对照比较。结果 耳蜗性聋组的DPOAE检出率和反应幅值显著低于听神经病组,其差异显著。听神经病组的DPOAE检出率和反应幅值与正常组基本一致,其差异无显著性。证实听神经病组的耳蜗功能状况正常或基本正常。结论 DPOAE正常或基本正常是听神经病的重要特征。DPOAE与其它听力学检查结合使用、综合分析,有助于对听神经病的认识和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神经病 畸变产物声发射 耳蜗性聋 诊断 上升型感音神经
下载PDF
听神经病1例
10
作者 王爱初 陶晓燕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136-136,共1页
关键词 听神经病 临床表现 耳蜗性聋 诊断
下载PDF
听力学
11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 1989年第5期195-199,共5页
891271 血管纹、螺旋突及螺旋韧带的超微结构特点/王锦玲…∥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89,10(1).-36~39 用铺片法测得4只豚鼠的平均血管纹长度为21.11mm,基底膜长度为19.90mm,血管纹宽度顶圈为0.44mm,蜗底回为0.86mm。
关键词 血管纹 听力学 螺旋韧带 铺片 滤波短声 超微结构 声导抗测试 突发 耳蜗性聋
原文传递
听力学
12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 1993年第1期35-39,共5页
关键词 听力学 卡那霉素中毒 圆窗膜 药物 反向曲线 电位 血管纹 纯音测听 耳蜗性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