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何以为圣?——以“耳顺”之争议为核心的考察
1
作者 吴艳丽 《哲学进展》 2023年第1期296-303,共8页
“耳顺”一词出自《论语&#183;为政》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章,历来诸家对“耳顺”一词有不同的注解。诸家对“耳顺”一词的争议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六十而耳顺”中是否有“耳”字的争议;二是对“耳顺”注解的争议。圣人是儒... “耳顺”一词出自《论语&#183;为政》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章,历来诸家对“耳顺”一词有不同的注解。诸家对“耳顺”一词的争议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六十而耳顺”中是否有“耳”字的争议;二是对“耳顺”注解的争议。圣人是儒家所追求的最高人格目标,有学者指出“耳顺”即是圣人之道。本文以“吾十有五而志于学”章为重点,以“耳顺”之争议为核心,探讨孔子的成圣进路,进而论述“耳顺”之境是圣人之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耳顺 孔子 圣人
下载PDF
“六十而耳顺”的法律商谈论解读 被引量:1
2
作者 聂长建 何跃军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7-81,共5页
孔子是用语言学方法研究法哲学的开创者。"六十而耳顺"也就是说明一个成熟的法治社会是一个言路畅通的社会。正如商品的价值是在流通中实现的,公民的权利能力也是在言语交流中实现的。话语是联系国家"权力"和公民&q... 孔子是用语言学方法研究法哲学的开创者。"六十而耳顺"也就是说明一个成熟的法治社会是一个言路畅通的社会。正如商品的价值是在流通中实现的,公民的权利能力也是在言语交流中实现的。话语是联系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的纽带,公民平等的"主体间性"的话语权的通顺行使,保证了一个公平和谐的社会,一个具有合法性和集思广益的、知识型、智慧型的政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六十而耳顺 主体间性
下载PDF
钟耳顺:GIS“多面手”
3
作者 雷赫 《中国计算机用户》 2008年第10期41-43,共3页
当董事长,他需要为公司的发展出谋划策;做博士生导师,他需要为学生劳心劳力;成了协会会长,他更需要为整个GIS行业的发展指导协调。
关键词 博士生导师 董事长 GIS 行业 耳顺
下载PDF
“六十而耳顺”新探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靖 《丝绸之路》 2014年第10期48-49,共2页
目前,有关《论语》的注本里,对于“六十而耳顺”的理解,没有一个权威的说法。尤其是对于句中“耳顺”的解释,都比较模糊。然而,同样记载孔子言行的《孔子家语》一书中,那句人人所熟知的“忠言逆耳利于行”的句意却是毫无争议的,... 目前,有关《论语》的注本里,对于“六十而耳顺”的理解,没有一个权威的说法。尤其是对于句中“耳顺”的解释,都比较模糊。然而,同样记载孔子言行的《孔子家语》一书中,那句人人所熟知的“忠言逆耳利于行”的句意却是毫无争议的,“逆耳”的意思更是清楚明了。《孔子家语》的成书年代与《论语》几乎为同一时期,“逆”与“顺”也早在春秋时期就是一对反义词,所以,根据“逆耳”之意来推论“耳顺”的准确意思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孔子家语》 “六十而耳顺
下载PDF
“不惑”、“知天命”和“耳顺”
5
作者 王尧 《学习与研究(北京)》 1992年第4期60-60,共1页
近读一本回忆毛泽东同志的书,其中写到1958年毛泽东同李达(党的创始人之一,哲学家)争论问题时,李达说了“主席脑子发烧一点,下面就会不得了……
关键词 知天命 一本 六十而耳顺 逆耳忠言 你说我 终其一生 人说 使人 中国革命实践 于海
下载PDF
钟耳顺
6
《新经济导刊》 2006年第3期43-43,共1页
个人介绍1956年出生的他,毕业于北京大学获理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中心主任,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副会长。钟耳顺博士长期以来从事地理信息技术的研究和产业发展工作。主持和参加了多项由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和国家... 个人介绍1956年出生的他,毕业于北京大学获理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中心主任,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副会长。钟耳顺博士长期以来从事地理信息技术的研究和产业发展工作。主持和参加了多项由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和国家科技部攻关和863项目,主持SuperMap GIS软件设计与组织实施工作,积极推动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工作。2004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产业 SUPERMAP 中国科学院 国家科技部 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技术 发展工作 科技进步 863项目 北京大学 耳顺
下载PDF
非礼勿听·成于乐·六十耳顺——论听觉在孔子功夫论中的地位
7
作者 张小雨 《滨州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82-88,共7页
功夫论即如何学以至圣的方法论,作为中国哲学之特有概念虽然出现较晚,但早在孔子思想中便已对其内涵有所涉及。孔子提出学者要以自身感官能力为基础,借助其能沟通内外之作用,通过践行一系列功夫行为,进而达到内心修养之提升。在此过程中... 功夫论即如何学以至圣的方法论,作为中国哲学之特有概念虽然出现较晚,但早在孔子思想中便已对其内涵有所涉及。孔子提出学者要以自身感官能力为基础,借助其能沟通内外之作用,通过践行一系列功夫行为,进而达到内心修养之提升。在此过程中,听觉有着极其特殊的地位与价值,孔子对之格外关注,要求学者充分利用听觉来实现功夫进取,但又需对它有所超越。从“非礼勿听”至“成于乐”,是在外在教化主导下由外而内式的超越,它实现“大体”之挺立。而从“成于乐”至“耳顺”,是在“大体”主导下由内而外式的超越,它实现“大体”与“小体”、感性与理性之统一,最终通过内外夹持实现功夫修养之大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听觉 功夫论 成于乐 耳顺 非礼勿听
下载PDF
“从心所欲”和“不逾矩”
8
作者 冀永义 《前线》 2024年第6期91-91,共1页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在孔子看来,从心所欲不逾矩,是人生在世最高境界。后学读这个典故,每每欣羡,以为至人。然而后人羡慕的,往往是孔子的“从心所欲”,...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在孔子看来,从心所欲不逾矩,是人生在世最高境界。后学读这个典故,每每欣羡,以为至人。然而后人羡慕的,往往是孔子的“从心所欲”,对“不逾矩”则重视不够。潜意识里,好像都有一种不被约束的希望,如鲲化为鹏,“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如鸿鹄展翼,“一举兮,知山川之纡曲;再举兮,睹天地之圜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心所欲 知天命 四十而不惑 六十而耳顺 不逾矩 志于学 三十而立 风斯在下
下载PDF
我与农民合作社的一生缘——祝贺《中国农民合作社》创刊15周年
9
作者 张中莲 《中国农民合作社》 2024年第8期27-27,共1页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我自跨出校门参加工作接触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开始,到后来负责农民合作社发展与指导工作,至今20余年。对农民合作社的认识从依稀朦...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我自跨出校门参加工作接触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开始,到后来负责农民合作社发展与指导工作,至今20余年。对农民合作社的认识从依稀朦胧、困惑不安到立场坚定,既源于对农民合作社发展政策、理论的学习和领会,也离不开《中国农民合作社》的涓涓浸润。本刊对政策的权威解读,对典型案例的剖析宣传,不断丰富与提升我对农民合作社的认知,鼓舞着我坚定发展信心、坚持正确方向,为合作社发展尽心尽力、尽职尽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合作社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知天命 四十而不惑 六十而耳顺 权威解读 志于学 合作社发展
下载PDF
“耳顺”众解平议及我见
10
作者 王勇 吴长城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23-124,共2页
关键词 孔子 《论语·为政》 儒家思想 耳顺 心态
原文传递
耳顺之年话学书
11
作者 谢有才 《书法》 2005年第5期68-71,共4页
我学习书法很早,从小即对书法有一种亲近感,因为没有好的字帖,只是凭着兴趣,东涂西抹未入正道,从这个角度而言,我学习书法很迟。若从正儿八经的临摹碑帖而言,我当是一九九八年始入书法艺术门径,特别是拜朱关田先生为师后,在朱先生悉心... 我学习书法很早,从小即对书法有一种亲近感,因为没有好的字帖,只是凭着兴趣,东涂西抹未入正道,从这个角度而言,我学习书法很迟。若从正儿八经的临摹碑帖而言,我当是一九九八年始入书法艺术门径,特别是拜朱关田先生为师后,在朱先生悉心点拨下,自我感觉腕下跃跃欲动,对对书法的理解真正有了质的飞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 耳顺之年 东涂西抹 亲近感 一九九八年
原文传递
耳顺之年须知“止”
12
作者 河中渔 《老人世界》 2020年第6期35-35,共1页
孔子在《论语·为政》中说:“六十而耳顺。”意思就是说,人到了60岁的时候,无论别人对自己怎样讽刺、谩骂,无论是反对意见还是善意劝说,都能够容忍和接受。但是事实上,很多人是很难做到的。从一本书上看到,1978年,瑞士有32位65岁以... 孔子在《论语·为政》中说:“六十而耳顺。”意思就是说,人到了60岁的时候,无论别人对自己怎样讽刺、谩骂,无论是反对意见还是善意劝说,都能够容忍和接受。但是事实上,很多人是很难做到的。从一本书上看到,1978年,瑞士有32位65岁以上的老年人组成一个登山队,雄心勃勃准备攀登阿尔卑斯山海拔4478米的马特宏峰。临行前,队长托尔德内带领全体队员做体检,为他们做体检的医生得知他们要攀登马特宏峰,就真诚地告诫他们说:“虽然你们身体状况良好,但年过六旬,攀登4千米的山峰是个极限,会因极寒、缺氧等恶劣环境诱发疾病,危及生命。建议你们在山根底下意思一下就可以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十而耳顺 阿尔卑斯山 讽刺 攀登
原文传递
“耳顺”的儒学传统及其现代意义
13
作者 《国际儒学论丛》 2021年第1期26-35,共10页
孔子的“人论”通过源于自身体验的洞察,乐观地看待人的道德修养及其实践,自己也由此变得更加成熟。孔子将人生的各个时期与明志、立身、求道的经历和期待融合在一起来表达,让所有人都注意每个人的人生都有标志着修养和成熟的阶段。对... 孔子的“人论”通过源于自身体验的洞察,乐观地看待人的道德修养及其实践,自己也由此变得更加成熟。孔子将人生的各个时期与明志、立身、求道的经历和期待融合在一起来表达,让所有人都注意每个人的人生都有标志着修养和成熟的阶段。对于“耳顺”,传统解释为“知天命”的结果或其深化,即便不努力也可以达到的觉悟的最高境界,对此虽然大都认同;或是解释为为了与世界沟通,要注意世人的声音,强调与觉悟的关联性。当代人诠释为闻听事情之所然即知事情之所以然,或是理解为个人的道德觉悟与实践的结合之处,便是孔子“耳顺”的所在之处。展现孔子智慧和仁心的“耳顺”这一道德命题,在迫切需要实践共鸣和关怀的21世纪意义非凡。因为在现代社会,人类生存的问题取决于我们对他人的关怀和共鸣如何实践,及是否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顺”儒学传统 孔子 现代意义
下载PDF
耳顺之年
14
作者 孙春平 《民族文学》 2014年第4期4-34,共31页
那厚德赶回北口时,已近子夜了。进父母家的偻门前,抬头看五楼的窗口,厨间的灯亮着,橘黄色,透着温暖,看来问题不是很严重。他住了脚步,摸出一颗烟,点燃,深深吸进去。老母旧病发作,那种病最怕的是烟味,
关键词 小说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耳顺之年》
原文传递
耳顺之年忆娘亲
15
作者 国家森 《党员干部之友》 2009年第5期62-62,共1页
耳顺之年,揽怀追昔,功无尺寸,学多未达,冗繁之暇,尝读诗书,遂生情趣,然既无刻苦习学之艰,更无效仿先贤之力。岁月流年,已是孙儿绕膝,思母之情,梦寐萦怀,不望诗韵之美、格律之规,谨表心志,叙吾缅怀之深情。
关键词 耳顺之年忆娘亲》 现代文学 散文 国家森
原文传递
立·不惑·知天命·耳顺
16
作者 刘晓林 《学习之友》 2010年第1期38-39,共2页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关键词 《立·不惑·知天命·耳顺 刘晓林 当代作品 地方文学
原文传递
孔子的生命境界及其文化意义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赟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3期1-9,共9页
由"五十知天命"到"六十而耳顺",是孔子生命历程的一个关键环节,这一生命的转进本身意味着中华文化之精神不同于基督教、犹太教与希腊、印度思想的特异性所在,其他文化或文明都将"知天命"作为最后的境界,... 由"五十知天命"到"六十而耳顺",是孔子生命历程的一个关键环节,这一生命的转进本身意味着中华文化之精神不同于基督教、犹太教与希腊、印度思想的特异性所在,其他文化或文明都将"知天命"作为最后的境界,即以"大体"形式出现的精神(心、性)作为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性的呈现;但孔子却超越这一层次,将天命于人的一切,无论大体与小体,都视为人之所以为人的方式。故而能够在一切感官的特性中确证人性与天命。"耳顺"包括三个层次的内涵,是圣人境界的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天命 耳顺 圣人
下载PDF
首任哈尔滨关道杜学瀛生年家世考 被引量:2
18
作者 许隽超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71-73,2,共3页
首任哈尔滨关道杜学瀛所辑《耳顺同音集》,汇集其六十寿辰时亲友祝寿之作,是了解其生平的第一手资料。通过研读《耳顺同音集》文字,可以确定杜学瀛实际出生于咸丰七年(1857),实年小官年四岁。以杜学瀛之子杜福垣《朱卷履历》为依据,厘... 首任哈尔滨关道杜学瀛所辑《耳顺同音集》,汇集其六十寿辰时亲友祝寿之作,是了解其生平的第一手资料。通过研读《耳顺同音集》文字,可以确定杜学瀛实际出生于咸丰七年(1857),实年小官年四岁。以杜学瀛之子杜福垣《朱卷履历》为依据,厘清杜学瀛的家世背景,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的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学瀛 哈尔滨关道 生年家世 耳顺同音集》
下载PDF
三十而思:八二宪法核心规范之实证化难题——纪念我国现行宪法颁布实施三十周年
19
作者 涂云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2年第6期32-37,共6页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著名的中西比较哲学家郝大维(David L.Hall)和安乐哲(Roger T.Ames)教授在《通过孔子而思》(Thinking Through Confucius...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著名的中西比较哲学家郝大维(David L.Hall)和安乐哲(Roger T.Ames)教授在《通过孔子而思》(Thinking Through Confucius)一书中以时间为轴线展开了对《论语》所代表的儒家哲学的深刻思辨。从十五到三十,由三十至七十,中国人传统的生命轨迹的每一个阶段都被赋予了一种使命,完成这个使命,生命所添附的意义世界才是完整的。若将这种"时序观"运用于中国的宪法与宪政事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解释 核心规范 从心所欲不逾矩 现行宪法 宪法实施 儒家哲学 实证化 添附 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下载PDF
古人有关年龄的代称
20
作者 王全营 《决策探索》 2017年第17期42-44,共3页
古人有时候说到年龄时,不直接说出某人或者自己多少岁,而是使用与年龄有关的代称。这些代称大多源于古代典籍,比如人们常说的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等,就是源于孔子《论语·为政篇》的一段话:"子曰: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 古人有时候说到年龄时,不直接说出某人或者自己多少岁,而是使用与年龄有关的代称。这些代称大多源于古代典籍,比如人们常说的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等,就是源于孔子《论语·为政篇》的一段话:"子曰: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心所欲不逾矩 知天命 志于学 六十而耳顺 成童 礼记·曲礼 志学之年 破瓜之年 四十而不惑 还历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