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组织理论视域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耿村故事的传承与保护为例 被引量:7
1
作者 李丽丹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37-42,47,共7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当前我国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的一个热门领域,但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实际工作部门,对于保护主体这样一个前提性基础问题的探讨都严重不足,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保护成为难题。本文以自组织理论为基本分析框架,依此...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当前我国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的一个热门领域,但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实际工作部门,对于保护主体这样一个前提性基础问题的探讨都严重不足,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保护成为难题。本文以自组织理论为基本分析框架,依此提出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三条理论假设,并运用耿村故事的传承与保护为个案对假设进行了经验验证,力图对当下和今后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作出一些新的探讨与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织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俗民 耿村故事
下载PDF
国家非遗项目“耿村故事”的英译 被引量:1
2
作者 魏怡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77-81,共5页
国家非遗项目河北省藁城市"耿村故事"是民间口头文学中的瑰宝。为了进一步推动其走出国门,加强海外对它的了解,有必要弥补目前英译本的缺失。考虑到耿村故事所涉题材广泛,因此根据不同题材,从神话、人物传说、四大传说、佛道... 国家非遗项目河北省藁城市"耿村故事"是民间口头文学中的瑰宝。为了进一步推动其走出国门,加强海外对它的了解,有必要弥补目前英译本的缺失。考虑到耿村故事所涉题材广泛,因此根据不同题材,从神话、人物传说、四大传说、佛道传说、风俗习惯、寓言、笑话与生活故事等六个层面系统地探讨其英译策略,强调故事背后蕴含的中国文化,希望有朝一日能够翻译成册并出版,推动耿村故事走出国门,成为源自当代中国、风靡全世界的"一千零一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耿村故事 英译 中国文化 跨文化交际 国家非遗项目
下载PDF
民间故事中的两性伦理—以耿村故事文本为对象 被引量:1
3
作者 周福岩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4期23-26,共4页
民间故事展现了民众两性伦理意识的表现形态及本质特征 ,民众两性伦理与大传统的伦理纲常既相契合又存在差距。经济和生活环境是造成二者疏离的根本原因。“知恩 /报恩”是民众理想婚姻达成方式 ,也是其两性伦理意识的核心范畴。浪漫爱... 民间故事展现了民众两性伦理意识的表现形态及本质特征 ,民众两性伦理与大传统的伦理纲常既相契合又存在差距。经济和生活环境是造成二者疏离的根本原因。“知恩 /报恩”是民众理想婚姻达成方式 ,也是其两性伦理意识的核心范畴。浪漫爱情不是夫妻婚姻所期望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民众而言它只是模糊的幻想 ,远非现实的要求 ,更不是一种价值。民众对两性之爱的思考是始于家庭也终于家庭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故事 耿村故事 两性伦理 婚姻 民众 家庭
下载PDF
耿村民间故事活动现状与价值发生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琼洁 《保定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62-69,共8页
受现代信息社会的冲击,前工业社会中以“口口相传”为主要传承途径的民间故事活动正在面临着逐渐消失的困境。近年来,对耿村民间故事活动相关价值研究多停留在总结、概括价值功能类型层面,并未呈现建构过程,尚缺乏有效的田野调查研究。... 受现代信息社会的冲击,前工业社会中以“口口相传”为主要传承途径的民间故事活动正在面临着逐渐消失的困境。近年来,对耿村民间故事活动相关价值研究多停留在总结、概括价值功能类型层面,并未呈现建构过程,尚缺乏有效的田野调查研究。基于5年多来的持续调查研究,发现耿村民间故事活动系统自2014年底以来发生了较大变化:在故事的不断生产与再生产中,讲述模式发生了从日常到非日常、从自然发生到组织发生等变化,不同价值类型发生了储存、衍变与扩展,遵循着从“工具价值”到“内在价值”的发生顺序、其他价值类型依托审美价值得以显现的发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耿村民间故事活动 田野调查 审美价值 发生机制
下载PDF
“非遗”语境下民间故事的传承与保护现状——以耿村民间故事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敬儒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111-114,共4页
耿村,被称为"中国第一故事村",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受到政府和学者的广泛关注,先后有67人被确定为大中型故事家。而随着现代化浪潮和新技术成果波及到山野村庄,耿村的民间故事传承却出现了危机。2006年5月,耿村民间故事入选... 耿村,被称为"中国第一故事村",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受到政府和学者的广泛关注,先后有67人被确定为大中型故事家。而随着现代化浪潮和新技术成果波及到山野村庄,耿村的民间故事传承却出现了危机。2006年5月,耿村民间故事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耿村的民间故事传承和保护带来了新的契机。政府的保护措施和振兴计划、学者的关注与研究,使耿村民间故事传承又有了新的特点,同时,对民间故事的保护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耿村民间故事 传承 保护 现状
下载PDF
保持传统与主动调整——耿村民间故事内容与形式嬗变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敬儒 《民间文化论坛》 2011年第3期47-52,共6页
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变革,是民间故事产生变异的重要客观原因。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日常生活必然发生改变,而民间故事在内容上也往往发生变化。耿村的民间故事丰富多彩,种类繁多,不同讲述人又各具特色,在故事嬗变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特... 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变革,是民间故事产生变异的重要客观原因。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日常生活必然发生改变,而民间故事在内容上也往往发生变化。耿村的民间故事丰富多彩,种类繁多,不同讲述人又各具特色,在故事嬗变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本文以田野考察和文本研究为基础,描述耿村民间故事内容与形式的嬗变情况,分析耿村故事讲述人如何在保持传统和主动调整中求得民间故事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持传统 主动调整 耿村民间故事 内容与形式 嬗变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价值及融入路径探索——以耿村民间故事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李爱玲 韩英超 谷冬梅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1-3,共3页
耿村民间故事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具有较高的教育价值。通过在大学生中调查耿村民间故事的教育现状,梳理问题、分析原因,从而探讨融入路径,并指出学校开展非遗校园文化、实施非遗入课程上课堂、创新非遗... 耿村民间故事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具有较高的教育价值。通过在大学生中调查耿村民间故事的教育现状,梳理问题、分析原因,从而探讨融入路径,并指出学校开展非遗校园文化、实施非遗入课程上课堂、创新非遗实践活动等,搭建非遗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平台,实现大学生对非遗的传承、保护和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双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大学生 耿村民间故事 思政教育 融入路径
下载PDF
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以耿村民间故事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爱玲 《科教文汇》 2022年第4期123-125,共3页
耿村民间故事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教育价值。目前,耿村民间故事的发展遇到诸多困境,大学生对耿村民间故事的认知存在差异,且文化自觉意识不强。高校应搭建大学生与耿村民间故事等非遗文化平台,加强对大学... 耿村民间故事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教育价值。目前,耿村民间故事的发展遇到诸多困境,大学生对耿村民间故事的认知存在差异,且文化自觉意识不强。高校应搭建大学生与耿村民间故事等非遗文化平台,加强对大学生的基础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利用融媒体,创新呈现方式、拓宽宣传途径;坚持“走出去、引进来”,创新大学生非遗实践活动等,从而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坚定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非物质文化遗产 耿村民间故事 传承与发展 文化自信
下载PDF
《耿村民间故事集》中的一组“聊斋故事"--兼论民间叙事与文人叙事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李丽丹 《民俗研究》 CSSCI 2012年第2期34-46,共13页
《耿村民间故事集》中有大量与清代文言短篇小说相似的文本,其中的一组异类婚恋故事更与《聊斋》渊源深厚。运用类型学和叙事学的研究方法对之进行比较研究,可考察文人叙事与民间口头叙事的共性与差异,将揭示出耿村故事在叙事上的文人... 《耿村民间故事集》中有大量与清代文言短篇小说相似的文本,其中的一组异类婚恋故事更与《聊斋》渊源深厚。运用类型学和叙事学的研究方法对之进行比较研究,可考察文人叙事与民间口头叙事的共性与差异,将揭示出耿村故事在叙事上的文人化倾向:一是很少出现民间幻想故事的重复律特征;二是情节和母题具有文人化特征;三是故事人物的身份呈现出文人化倾向。这些都表明耿村异类婚恋故事很可能是文言小说向民间回流过程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耿村民间故事 聊斋志异 异类婚恋故事 民间叙事 文人叙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