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建大学生职业生涯心理辅导体系初探
1
作者 张霖 《克拉玛依学刊》 2010年第3期194-194,200,共2页
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不断显现。高等教育工作者在不断实践中大胆借鉴了发达国家近几十年来流行的职业生涯理论,提高了大学生择业的科学性,开创了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新局面。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 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不断显现。高等教育工作者在不断实践中大胆借鉴了发达国家近几十年来流行的职业生涯理论,提高了大学生择业的科学性,开创了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新局面。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足.而构建大学生职业生涯心理辅导体系将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和改善有所帮助。本文为构建大学生职业生涯心理辅导体系提供了基本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生涯辅导 职业生涯心理辅导 大学生
下载PDF
职业生涯团体心理辅导对女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影响 被引量:29
2
作者 李斌 王欣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765-767,共3页
目的:探索提高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途径,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提供一套可行的实施方案。方法:招募河北师范大学三年级的28名自愿者,均为女性,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接受7次职业生涯团体辅导,对照组处于常态。用职业决策... 目的:探索提高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途径,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提供一套可行的实施方案。方法:招募河北师范大学三年级的28名自愿者,均为女性,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接受7次职业生涯团体辅导,对照组处于常态。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CDMSE)、焦虑自评量表(SAS)在干预前后进行评估;采用职业生涯团体辅导评估表在干预后进行主观评估。结果:二组干预前CDMSE、S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干预后干预组成员CDMSE各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t=3·14-4·65,P<0·01),SAS评分低于对照组(29·2±6·2/36·2±6·3,t=-3·09,P<0·01)。结论:职业生涯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有效地提高女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水平,降低焦虑程度;职业生涯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法受到学生的普遍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 职业生涯团体心理辅导 女大学生
下载PDF
职业生涯团体心理辅导对高职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赵峰 《吕梁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80-83,共4页
职业生涯团体心理辅导是高职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提升的有效途径。研究发现,在干预组接受6次职业生涯团体心理辅导以后,在评价自我、规划制定、目标选择、信息收集、解决问题这五个维度上得分均有显著的提高,这为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生... 职业生涯团体心理辅导是高职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提升的有效途径。研究发现,在干预组接受6次职业生涯团体心理辅导以后,在评价自我、规划制定、目标选择、信息收集、解决问题这五个维度上得分均有显著的提高,这为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生涯指导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生涯团体心理辅导 高职生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
下载PDF
团体心理辅导对提高女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红彬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0年第9期56-58,共3页
为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女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影响,选取湖南女子大学56名大一女生为被试(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8人),对实验组进行为期8周的团体心理辅导,对照组则处于常态。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CDMSE)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在干预前... 为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女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影响,选取湖南女子大学56名大一女生为被试(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8人),对实验组进行为期8周的团体心理辅导,对照组则处于常态。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CDMSE)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在干预前后进行评估。结果为:干预前,两组CDMSE、SAS评分差异不显著。干预后,CDMSE评分上,实验组"自我评价"、"选择目标"、"制订规划"三个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SAS评分上,实验组低于对照组。研究表明:职业生涯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有效地提高女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水平,降低焦虑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 职业生涯团体心理辅导 女大学生
下载PDF
高校新生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继元 《科教文汇》 2011年第2期193-194,共2页
大学新生在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过程中会碰到诸如目标失落、学习失序、人际失和、心理失衡等困难,从而造成对大学生活的不适应。高校应积极采取完善新生入学教育体系、开展职业生涯设计、加强心理辅导和帮扶等措施,政治上引导、... 大学新生在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过程中会碰到诸如目标失落、学习失序、人际失和、心理失衡等困难,从而造成对大学生活的不适应。高校应积极采取完善新生入学教育体系、开展职业生涯设计、加强心理辅导和帮扶等措施,政治上引导、学业上辅导、生活上指导、心理上疏导,全面做好大学新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职业生涯设计心理辅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