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职业过劳测验的编制 被引量:8
1
作者 李靖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3期231-233,共3页
目的 :编制职业过劳测验。方法 :将职业过劳测验、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明尼苏达工作满意度问卷 -短式修订版、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 16 2名销售人员进行测量。结果 :职业过劳测验包含精疲力竭和焦虑两个因素 ,它们与人格、... 目的 :编制职业过劳测验。方法 :将职业过劳测验、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明尼苏达工作满意度问卷 -短式修订版、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 16 2名销售人员进行测量。结果 :职业过劳测验包含精疲力竭和焦虑两个因素 ,它们与人格、工作满意度、自我效能感和销售业绩排名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结论 :职业过劳测验信度、效度较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过劳 测验 编制 艾森克人格问卷
下载PDF
职业过劳与心理健康、组织公民行为等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5
2
作者 李靖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4期257-259,共3页
目的 :研究职业过劳和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使用职业过劳量表、SCL - 90、中国人组织公民行为量表和五种正性组织因素测验对 397名企业工作人员进行测量。结果 :职业过劳存在显著的性别、工作类型、职位层级和合同类型方面的差异 ... 目的 :研究职业过劳和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使用职业过劳量表、SCL - 90、中国人组织公民行为量表和五种正性组织因素测验对 397名企业工作人员进行测量。结果 :职业过劳存在显著的性别、工作类型、职位层级和合同类型方面的差异 ;与年龄、组织公民行为及正性组织因素之间存在负相关 ;与SCL - 90多个因子分之间存在正相关。结论 :职业过劳与工作人员的个体、工作以及组织因素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压力 职业过劳 心理健康 差异
下载PDF
高校教师“职业过劳”程度的调查研究——以江西高校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周小刚 陈晓 《高教学刊》 2019年第5期53-55,共3页
高校教师"职业过劳"现象呈蔓延和加剧趋势,文章基于高校教师职业过劳数据对此进行调查分析。研究表明,有83.90%的高校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过劳",近乎半数处于中度过劳状态。对此,建议预防性措施和补救性措施二... 高校教师"职业过劳"现象呈蔓延和加剧趋势,文章基于高校教师职业过劳数据对此进行调查分析。研究表明,有83.90%的高校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过劳",近乎半数处于中度过劳状态。对此,建议预防性措施和补救性措施二者并行,充分发挥国家、高校和教师个人的力量应对"职业过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 职业过劳 问卷调查
下载PDF
企业科技工作者职业过劳现状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海澜 桑青松 《科协论坛》 2017年第1期36-38,共3页
新一轮的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离不开企业科技工作者的创造发明。关注企业科技工作者心理健康,对促进个人全面发展,激发潜能,保障企业生产力具有长远意义。本次研究探讨了企业科技工作者职业过劳、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采用分... 新一轮的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离不开企业科技工作者的创造发明。关注企业科技工作者心理健康,对促进个人全面发展,激发潜能,保障企业生产力具有长远意义。本次研究探讨了企业科技工作者职业过劳、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采用分阶段抽样方式选取安徽省内多所城市共915名企业科技工作者为调查对象,用《工作倦怠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实行匿名式自填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企业科技工作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过劳现象;低社会支持度、消极的应对方式对企业科技工作者的职业过劳具有正向预测作用;高社会支持度、积极的应对方式对企业科技工作者的职业过劳具有负向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科技工作者 职业过劳 社会支持
下载PDF
民办高校教师职业过劳的成因与对策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刘明理 张红 王志伟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6年第12期209-210,共2页
针对我国民办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教师职业过劳问题,从员工职业心理健康、压力管理、积极情绪等方面,利用员工帮助计划(EAP)方法,对其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从个人、组织和社会三方面提出了解决策略。
关键词 民办高校 高校教师 职业过劳 EAP 压力管理
下载PDF
过劳研究视角的比较和研究范式初探 被引量:2
6
作者 石建忠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93-101,共9页
对过劳的研究主要有医学、心理学和社会科学等不同视角,目前并未形成公认的"过劳"定义和理论研究范式。辨析不同概念发现,"过度劳动"最宜作为社科视角研究此类现象的统一术语。"过度劳动"是行为、状态和... 对过劳的研究主要有医学、心理学和社会科学等不同视角,目前并未形成公认的"过劳"定义和理论研究范式。辨析不同概念发现,"过度劳动"最宜作为社科视角研究此类现象的统一术语。"过度劳动"是行为、状态和结果的统一,即超时工作的行为、疲劳的状态和对健康伤害的结果。医学视角下的过劳有不同级别并对个体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危度过劳"会导致"过劳死"的发生。在疲劳的不同阶段及时地采取必要的措施不但可以减少疲劳对身心健康的伤害而且可以避免过劳死。学界应加强构建过劳研究的科学范式,呼吁社会实现医学的社会人文化转变,推广"适度劳动"的科学劳动观和科学、绿色的生活和休闲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劳 过劳 过度 职业过劳 研究范式
下载PDF
疲劳的诊断
7
作者 鲍德国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05年第3期136-138,共3页
关键词 诊断 生物学评估 职业过劳 过度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