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溶栓联合抗凝治疗急诊重症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1
作者 蒋琴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3期34-36,共3页
分析在急诊重症肺血栓栓塞症中实行溶栓联合抗凝治疗的具体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09月~2022年0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7例急诊重症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患者仅实行抗凝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实行溶栓联合抗凝治疗。对... 分析在急诊重症肺血栓栓塞症中实行溶栓联合抗凝治疗的具体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09月~2022年0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7例急诊重症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患者仅实行抗凝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实行溶栓联合抗凝治疗。对两组临床出血情况、凝血指标及治疗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较,观察组出血情况总发生率较低,凝血指标中PT、APTT指标较高,FIB较低,其治疗满意度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重症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实行溶栓联合抗凝治疗,临床效果较佳,能够降低临床出血情况,改善凝血指标,更利于重症肺血栓栓塞症的治疗,且可提高临床治疗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栓联合抗凝治疗 急诊重症肺血栓栓塞症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小剂量尿激酶溶栓联合抗凝治疗肺栓塞28例效果观察 被引量:8
2
作者 柳建芬 李培杰 刘均玲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6-66,共1页
关键词 联合抗凝治疗 小剂量尿激酶 尿激酶溶栓 肺栓塞 肺血栓栓塞症 低分子肝素 华法林
下载PDF
联合抗凝治疗在心源性脑梗塞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3
作者 刘桂香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19期192-193,共2页
目的观察联合抗凝治疗在心源性脑梗塞中的疗效。方法把63例心源性脑梗塞随机分为两组,其中30组采用脱水降颅压、保护脑组织等常规治疗,标记为对照组。33组给予低分子肝素每次4000-6000U,华法令每次24 mg,一日两次,7-10 d为1个疗程,标记... 目的观察联合抗凝治疗在心源性脑梗塞中的疗效。方法把63例心源性脑梗塞随机分为两组,其中30组采用脱水降颅压、保护脑组织等常规治疗,标记为对照组。33组给予低分子肝素每次4000-6000U,华法令每次24 mg,一日两次,7-10 d为1个疗程,标记为治疗组。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3.3%低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0.9%,治疗前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BI(巴氏指数)分值都有所上升,且治疗组的B1分值比对照组的上升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抗凝治疗在心源性脑梗塞中见效快,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抗凝治疗 心源性脑梗塞 疗效
下载PDF
EDTA与枸橼酸钠联合抗凝测定血沉结果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魏绪廷 姜梅杰 《华中医学杂志》 2002年第6期347-348,共2页
关键词 EDTA 枸橼酸钠 联合抗凝 测定 血沉
下载PDF
观察联合抗凝治疗在心源性脑梗塞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彭铮 吕建 《当代医学》 2019年第2期117-119,共3页
目的观察联合抗凝治疗在心源性脑梗塞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心源性脑梗死患者78例进行分组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对照组39例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39例在对照... 目的观察联合抗凝治疗在心源性脑梗塞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心源性脑梗死患者78例进行分组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对照组39例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39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抗凝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改善效果、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的差异。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BI(the Barthelindex of ADL,Barthel指数)、FMA(Fugl-Meyer Assessment,Fugl-Meyer评测法)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组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表现出的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上,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经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抗凝治疗对提高心源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运动能力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中全面普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源性脑梗塞 联合抗凝治疗 应用效果
下载PDF
两种联合抗凝方法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早期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翁峰霞 《中外医学研究》 2013年第25期40-41,共2页
目的:比较华法令+肝素和华法令+速碧林的联合抗凝治疗方案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早期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表法将578例接受机械心脏瓣膜置换的患者随机分成肝素组和速碧林组,肝素组297例采用华法令+肝素的联合抗凝方法,速碧林组281例采用... 目的:比较华法令+肝素和华法令+速碧林的联合抗凝治疗方案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早期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表法将578例接受机械心脏瓣膜置换的患者随机分成肝素组和速碧林组,肝素组297例采用华法令+肝素的联合抗凝方法,速碧林组281例采用华法令+速碧林的联合抗凝方法,观察对比两种抗凝方法在减少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早期栓塞发生率的效果以及并发术后大量出血的情况。结果:发现两种不同的抗凝方法在减少MHVR术后栓塞的发生率和并发大量出血的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抗凝方法对降低MHVR术后早期栓塞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并未降低术后大量出血的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抗凝 肝素 速碧林 华法令 心脏瓣膜置换
下载PDF
介入溶栓联合抗凝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7
作者 李红伟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8年第6期546-547,共2页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临床常见疾病,主要因静脉壁受损、炎症或静脉壁压迫,带至血液在下肢静脉血管内凝结,阻塞血管,从而引起下肢肿胀、皮痒、淤滞性溃疡及继发性静脉曲张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既住临床通常采用单纯抗凝治疗本...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临床常见疾病,主要因静脉壁受损、炎症或静脉壁压迫,带至血液在下肢静脉血管内凝结,阻塞血管,从而引起下肢肿胀、皮痒、淤滞性溃疡及继发性静脉曲张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既住临床通常采用单纯抗凝治疗本病,但临床疗效不尽如人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临床常见疾病 联合抗凝治疗 疗效观察 介入溶栓 静脉血管 下肢肿胀 静脉曲张
下载PDF
溶栓联合抗凝疗法治疗下肢静脉病变并发肺栓塞的护理体会
8
作者 辛绍伟 张蕾 +2 位作者 齐加欣 黄俊荣 孙道玉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9期38-38,共1页
关键词 联合抗凝治疗 下肢静脉病变 护理体会 抗凝疗法 并发 溶栓 肺栓塞 肺动脉栓塞
下载PDF
心源性脑梗塞应用联合抗凝治疗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崔玉凤 关标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7年第1期31-33,共3页
目的研究联合抗凝治疗心源性脑梗塞的效果。方法以2014年1月~2016年8月接收的68例心源性脑梗塞病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抽签法,将其等分成A、B两组。A组联合抗凝治疗,B组仅行常规治疗。观察两组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比较疗效总有效率等... 目的研究联合抗凝治疗心源性脑梗塞的效果。方法以2014年1月~2016年8月接收的68例心源性脑梗塞病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抽签法,将其等分成A、B两组。A组联合抗凝治疗,B组仅行常规治疗。观察两组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比较疗效总有效率等指标。结果 A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B组,两组之比为:(2.41±1.75)分vs.(5.63±2.79)分。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疗效总有效率为88.24%,B组为73.53%。A组明显高于B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变化情况,A组明显优于B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肝素抗凝治疗心源性脑梗塞,效果更加显著,有助于缩短患者康复的时间,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源性脑梗塞 疗效 联合抗凝
下载PDF
Fogarty导管取栓术联合抗凝、溶栓治疗急性肢体动脉栓塞51例
10
作者 李捷 李杰 李光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52-52,共1页
关键词 FOGARTY导管取栓术 急性肢体动脉栓塞 联合抗凝 溶栓治疗
下载PDF
联合抗凝治疗在心源性脑梗塞效果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德钦 《北方药学》 2018年第5期24-25,共2页
目的:探讨联合抗凝治疗在心源性脑梗塞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此次实验中依不同治疗方式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诊治的心源性脑梗塞患者8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用常规方式治疗,观察组用常规方式+抗凝治疗;详细记录两组各项实验数据,对比... 目的:探讨联合抗凝治疗在心源性脑梗塞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此次实验中依不同治疗方式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诊治的心源性脑梗塞患者8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用常规方式治疗,观察组用常规方式+抗凝治疗;详细记录两组各项实验数据,对比分析,探讨联合抗凝治疗在心源性脑梗塞的效果。结果:常规方式+抗凝(观察组)治疗心源性脑梗塞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方式(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源性脑梗塞选择常规方式+抗凝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抗凝 心源性脑梗塞 临床治疗
下载PDF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联合抗凝治疗出现咯血右肺不张一例
12
作者 李秀芬 姜述斌 +1 位作者 帕尔哈提 许力舒 《新疆医学》 2013年第3期113-114,共2页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76岁,因“反复心前区疼痛3d伴咳痰加重5h”就诊,患者6年前曾于外院行经皮冠状动脉内球囊扩张+支架术,右冠状动脉放置支架2枚;慢性支气管炎病史8年,高血压病史10余年;发现血肌酐增高病史半年;
关键词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联合抗凝治疗 右肺不张 高血压病史 经皮冠状动脉内 咯血 慢性支气管炎 心前区疼痛
下载PDF
经颈内动脉溶栓联合抗凝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范百亚 郭晓贤 +2 位作者 强彩芹 杜伟 马世红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34-835,共2页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是一组由多种原因所致的脑静脉回流受阻的一组血管疾病。特点为病因复杂,发病形式多样,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诊断困难,容易漏诊误诊[1]。随着MRI、MRV及DSA的广泛应用,诊断水平不断提高,该病的检出率较过去有了...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是一组由多种原因所致的脑静脉回流受阻的一组血管疾病。特点为病因复杂,发病形式多样,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诊断困难,容易漏诊误诊[1]。随着MRI、MRV及DSA的广泛应用,诊断水平不断提高,该病的检出率较过去有了明显提高。传统治疗该病首选抗凝治疗,而CVST患者多为广泛血栓形成,单用抗凝治疗效果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联合抗凝治疗 颈内动脉溶栓 应用 静脉回流受阻 诊断水平 血管疾病 发病形式
下载PDF
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应用溶栓联合抗凝治疗及单纯抗凝治疗的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17
14
作者 罗细红 吴尚洁 《河北医学》 CAS 2017年第8期1348-1351,共4页
目的:探讨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应用溶栓联合抗凝治疗、单纯抗凝治疗的疗效对比。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入院的80例老年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ASPE)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抗凝治疗法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则给予溶栓... 目的:探讨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应用溶栓联合抗凝治疗、单纯抗凝治疗的疗效对比。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入院的80例老年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ASPE)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抗凝治疗法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则给予溶栓联合抗凝治疗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总体治疗有效率、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FEV1%、FEV1/FVC、MVV%、PaO_2、PaCO_2,两组患者出血情况比较。结果:不同治疗方法:经过卡方检验,实验组较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实验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FEV1%、FEV1/FVC、MV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EV1%、FEV1/FVC、MVV%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实验组FEV1%、FEV1/FVC、MVV%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气分析检测,治疗后的PaO_2、PaCO_2的水平两组比较,实验组PaO_2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PaCO_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总体出血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溶栓与抗凝治疗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ASPE)较单纯抗凝治疗总体有效率高,临床疗效显著,各项呼吸功能以及血气指标恢复效果更好,且两组患者治疗后出血情况相似,无明显差异,故溶栓与抗凝治疗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具有借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溶栓联合抗凝治疗 单纯抗凝治疗 疗效
下载PDF
水胶体敷料用于联合抗凝治疗中皮下出血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小璐 谭友慧 +1 位作者 刘丽云 柳亚杰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18期183-184,共2页
目的探讨水胶体敷料对联合抗凝治疗中皮下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不稳定性心绞痛应用拜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联合抗凝治疗,发生皮下出血患者86例。随机分为敷料组、常规组各43例,比较两组患者皮肤淤青消退时间、疼痛程度。结... 目的探讨水胶体敷料对联合抗凝治疗中皮下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不稳定性心绞痛应用拜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联合抗凝治疗,发生皮下出血患者86例。随机分为敷料组、常规组各43例,比较两组患者皮肤淤青消退时间、疼痛程度。结果敷料组患者皮肤淤青消退时间短于常规组,疼痛程度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胶体敷料用于联合抗凝治疗中皮下出血能缩短皮肤淤青消退时间、降低患者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胶体敷料 联合抗凝治疗 皮下出血
下载PDF
单独抗血小板治疗与联合抗凝治疗心源性脑梗塞临床比较 被引量:8
16
作者 樊景辉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7年第9期1662-1663,共2页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88例心源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单独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联合抗凝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BI指数及临床疗效。结果...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88例心源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单独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联合抗凝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BI指数及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BI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抗凝疗法治疗心源性脑梗塞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血小板治疗 联合抗凝治疗 心源性脑梗塞
下载PDF
单独抗血小板与联合抗凝治疗心源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5
17
作者 谭俊杰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29期82-82,共1页
目的根据对照试验结果,探讨临床应用单独抗血小板疗法以及应用联合抗凝疗法,在治疗心源性脑梗死方面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9月接收治疗的心源性脑梗死患者88例为本次试验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均... 目的根据对照试验结果,探讨临床应用单独抗血小板疗法以及应用联合抗凝疗法,在治疗心源性脑梗死方面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9月接收治疗的心源性脑梗死患者88例为本次试验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独抗血小板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接受联合抗凝治疗,按照数理统计学原理,对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总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且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联合抗凝疗法相较于单独抗血小板疗法在治疗心源性脑梗死方面临床疗效更加显著,临床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独抗血小板疗法 联合抗凝治疗 心源性脑梗死 临床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联合抗凝治疗在心源性脑梗塞中的临床疗效探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艾尔肯 《中外医疗》 2013年第18期85-85,87,共2页
目的探讨研究联合抗凝治疗在心源性脑梗塞中所发挥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接受治疗的心源性脑梗塞患者72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顾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抗凝治疗,比较治疗前、治疗30d后以及治疗90d后两组... 目的探讨研究联合抗凝治疗在心源性脑梗塞中所发挥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接受治疗的心源性脑梗塞患者72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顾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抗凝治疗,比较治疗前、治疗30d后以及治疗90d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以及BI指数(主要评价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的变化,同时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都表现出NIHSS评分的下降和BI指数的提升,观察组在治疗30d以及治疗90d后NIHSS评分和BI指数的变化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另外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抗凝治疗在心源性脑梗塞中疗效确切、安全有效、促进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源性脑梗塞 联合抗凝治疗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联合抗凝法治疗心源性脑梗死的临床优势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梁战妹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第23期96-97,共2页
目的探究联合抗凝法治疗心源性脑梗死的临床优势。方法 60例心源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患者入院顺序进行分组,单号为观察组,双号为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 目的探究联合抗凝法治疗心源性脑梗死的临床优势。方法 60例心源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患者入院顺序进行分组,单号为观察组,双号为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7%)显著高于对照组(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680,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2例(6.7%),对照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11例(36.7%),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954,P<0.05)。结论联合抗凝法治疗心源性脑梗死临床效果较好,显著提升治疗有效率,快速缓解患者病痛,并且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情况较少,治疗安全性和可行性较高,值得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抗凝 心源性脑梗死 临床优势
下载PDF
单独抗血小板与联合抗凝治疗心源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5
20
作者 廖秀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第19期102-103,共2页
目的观察单独抗血小板与联合抗凝治疗心源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104例心源性脑梗死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成组一和组二,各52例。组一患者采用单独抗血小板治疗,组二患者在组一基础上联合抗凝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 目的观察单独抗血小板与联合抗凝治疗心源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104例心源性脑梗死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成组一和组二,各52例。组一患者采用单独抗血小板治疗,组二患者在组一基础上联合抗凝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组一患者总有效率为86.54%,组二患者总有效率为98.08%,组二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组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总分与Barthel(B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二患者NIHSS总分与BI指数优于组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二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组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血小板联合抗凝治疗心源性脑梗死患者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源性脑梗死 单独抗血小板 联合抗凝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