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静脉联合溶栓与机械取栓治疗早期急性脑梗死的价值与预后 被引量:1
1
作者 钟仁明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3期29-33,共5页
目的:分析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动静脉联合溶栓与机械取栓治疗的价值。方法:选择重庆市梁平区人民医院2019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80例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随机数表法分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 目的:分析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动静脉联合溶栓与机械取栓治疗的价值。方法:选择重庆市梁平区人民医院2019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80例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随机数表法分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观察组给予机械取栓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预后效果、血清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χ^(2)=4.114,P<0.05)。治疗后3 d、2周、4周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4 h颅内出血率低于对照组,血管残余狭窄≤30%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钙结合蛋白B(S100B)水平低于对照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选择机械取栓治疗早期急性脑梗死可改善其预后效果,并促进损伤神经功能恢复,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联合溶栓 机械取栓 早期 急性脑梗死 预后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下载PDF
动静脉联合溶栓与机械取栓治疗早期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预后 被引量:28
2
作者 田宇 王佳君 +1 位作者 李宝云 宛丰 《疑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观察动静脉联合溶栓与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诊断为急性脑梗死颅内血管狭窄或闭塞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溶栓方法不同分为动静脉联合溶栓组(对照组)35例,机械取栓组(观察组)3... 目的观察动静脉联合溶栓与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诊断为急性脑梗死颅内血管狭窄或闭塞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溶栓方法不同分为动静脉联合溶栓组(对照组)35例,机械取栓组(观察组)35例。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临床有效性、近期疗效与远期预后观察。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97.14%vs.80.0%,x^2=5.081,P<0.05)。观察组治疗后3 d及14 d 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5.667,5.850,P<0.05)。对照组治疗后3 d与治疗前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83,P>0.05),治疗后14 d 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8.326,P<0.05);2组治疗后3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67,P<0.05),治疗后观察组TIMI血流≥2级明显多于对照组,血管急性再闭塞率明显少于对照组(x^2=17.481、10.403,P<0.01)。治疗后2组病变残余狭窄率、24 h内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及3个月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188、0.159、0.348,P>0.05)。结论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效果优于动静脉联合溶栓,对神经功能改善时间较早,且其远期临床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联合溶栓 机械取栓 脑梗死 急性 临床疗效 预后
下载PDF
急性后循环脑梗死动脉溶栓及动静脉联合溶栓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信宏 史壮宏 +1 位作者 李浩 孙启东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58-559,共2页
目的比较急性后循环脑梗死动脉溶栓及动静脉联合溶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急性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79例,其中动脉溶栓42例,动静脉联合溶栓37例;比较两组血管的再通率以及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 h、24 h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 目的比较急性后循环脑梗死动脉溶栓及动静脉联合溶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急性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79例,其中动脉溶栓42例,动静脉联合溶栓37例;比较两组血管的再通率以及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 h、24 h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单纯动脉溶栓组再通率59.5%,动静脉联合溶栓组血管再通率75.7%;两组患者治疗后1 h、24 h的NIHSS评分和治疗前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之间评分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急性后循环脑梗死动静脉联合溶栓可以增加血管的再通率,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联合溶栓 急性后循环脑梗死 疗效
下载PDF
动脉溶栓和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高俊杰 蔡林江 +2 位作者 申春云 戴如影 凌亚兴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第21期14-16,共3页
目的:分析和对比动脉溶栓和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自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a、b、c三组,每组20例,a组行动脉溶栓治疗,b组行动静... 目的:分析和对比动脉溶栓和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自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a、b、c三组,每组20例,a组行动脉溶栓治疗,b组行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c组行机械取栓治疗,对比三组治疗疗效。结果:c组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a、b两组,c组血管再通时间明显短于a、b两组,b组血管再通时间明显短于a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a、b两组再通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三组患者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 h,c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a、b两组,b组明显低于a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后30 d,c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a、b两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a、b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b两组前向血流1级以下的患者明显高于c组,c组前向血流2b级以上的患者明显高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期间,c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b两组,b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b两组均出现了1例死亡病例,两组致死性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溶栓、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均有一定的疗效,但机械取栓治疗对患者神经缺损的改善效果更加明显,且并发症少。因此,机械取栓桥接静脉溶栓已日渐成为治疗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溶栓 动静脉联合溶栓 机械取栓 急性脑梗死 疗效
下载PDF
r-tPA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赖春梅 俞迪红 +4 位作者 鲁国建 金国兴 董芬 马黎 傅国萍 《中国现代医生》 2011年第18期223-225,共3页
目的评价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先予以r-tPA静脉溶栓,然后在DSA下动脉溶栓,24h后常规予以抗血... 目的评价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先予以r-tPA静脉溶栓,然后在DSA下动脉溶栓,24h后常规予以抗血小板集聚、活血化瘀、营养脑细胞等治疗,对照组入院后即予以抗血小板集聚、扩张血管、脑神经保护剂等治疗。两组均采用美国国立卒中研究中心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BI)评价治疗前、治疗24h、14d、21d、90d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状况。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并发症状性脑出血2例,死亡1例;对照组并发症状性脑出血1例,无死亡病例。两组均无全身性出血发生。结论治疗组短期内能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肢体功能状况,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了临床预后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TPA 动静脉联合溶栓 急性脑梗死
下载PDF
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Meta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兆辉 梅思静 吕志华 《疑难病杂志》 CAS 2012年第7期493-496,共4页
目的对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Meta分析。方法根据预定的纳入、排除标准,在Medline及万方数据率、CNKI数据库中进行相关检索,由2名评价员独立提取资料。应用RevMan5.1软件包对各研究结果进行数据合并分析... 目的对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Meta分析。方法根据预定的纳入、排除标准,在Medline及万方数据率、CNKI数据库中进行相关检索,由2名评价员独立提取资料。应用RevMan5.1软件包对各研究结果进行数据合并分析。结果纳入1999—2011年国内外文献7篇,共352例患者,其中177例动静脉联合溶栓,175例单一静脉/动脉溶栓或基础治疗。(1)动静脉联合溶栓组神经功能缺损的总改善率为67.23%,对照组为4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5,P〈0.05),联合组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OR=2.67,95%CI 1.68~4.26,P=0.01)。(2)联合组溶栓后24 h E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加权平均差=15.65,95%CI 9.30~21.99,P〈0.01)。(3)动静脉联合溶栓组合并症状性颅内出血率为9.04%,对照组为9.7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动静脉联合溶栓疗效优于单一静脉/动脉溶栓或基础治疗,而继发症状性颅内出血率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急性 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 荟萃分析
下载PDF
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金点石 高宝山 +4 位作者 钱盛伟 常庆勇 张继志 黄坤 曲凯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5年第9期397-400,共4页
目的探讨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5例发病在6 h内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超选择性动脉溶栓+静脉溶栓组(联合组)共35例;超选择性动脉溶栓组(动脉组),30例.动脉组用微导管超选择病变动脉,... 目的探讨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5例发病在6 h内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超选择性动脉溶栓+静脉溶栓组(联合组)共35例;超选择性动脉溶栓组(动脉组),30例.动脉组用微导管超选择病变动脉,尿激酶用量50万~150万U.联合组先静脉滴注尿激酶0.5万~1.0万U/kg,再动脉给尿激酶,总量不超过150万U.术前及术后6 h、24 h、7 d、30 d、90 d采用欧洲卒中量表(ESS)评价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治疗24 h、30 d后ESS评分联合组为83±24、88±26;动脉组为77±29、81±24.治疗后总再通率:联合组为42.8%,动脉组为3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起病6 h内,动静脉联合溶栓与动脉溶栓治疗相比,总再通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尿激酶 动静脉联合溶栓
下载PDF
机械取栓联合动脉溶栓与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6
8
作者 刘越存 刘琦 李红利 《安徽医学》 2014年第9期1267-1269,共3页
目的比较分析机械取栓联合动脉溶栓与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使用机械取栓联合动脉溶栓,对照组则实施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30 d牛津残障量表(O... 目的比较分析机械取栓联合动脉溶栓与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使用机械取栓联合动脉溶栓,对照组则实施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30 d牛津残障量表(OHS)预后及独立生活能力,分析治疗前及治疗后30 d欧洲卒中量表(ESS)评分及治疗期间发生的并发症。结果治疗后30 d,观察组症状表现为轻度甚至无症状的比例为70.0%,高于对照组的22.0%(P<0.05);观察组治疗后24 h开始,E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再梗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未出现消化道出血及泌尿系出血患者,对照组共出现消化道出血3例,泌尿系出血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取栓联合动脉溶栓减少了患者的并发症,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联合溶栓 机械取栓 动脉溶栓 急性脑梗死
下载PDF
动静脉内联合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被引量:3
9
作者 高峰 伊志强 +10 位作者 刘宗明 胡世文 刘爱贤 贾继明 饶芝国 李成义 闫昕 张文毅 黄旭 贺峰 林贵军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71-572,共2页
关键词 动静脉内联合溶栓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尿激酶 重组纤溶酶原激活剂
下载PDF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凡 杨华 +3 位作者 出良钊 胡阳春 隋建美 刘健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160-163,共4页
目的探讨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发病在6 h内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疗效。其中超选择性动脉溶栓+静脉溶栓组(联合组)60例... 目的探讨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发病在6 h内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疗效。其中超选择性动脉溶栓+静脉溶栓组(联合组)60例,同时超选择性动脉溶栓组(动脉组)46例。动脉组用微导管超选择至病变动脉,输注rt-PA50 mg;联合组先静脉输注rt-PA,再经病变动脉输注rt-PA,总量<50 mg,在溶栓前和溶栓后6 h、24 h、7 d及30 d时,采用欧洲卒中量表(ESS)评价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治疗前ESS评分,联合组为42±13,动脉组为43±10,治疗后24 h、30 d时,ESS评分联合组为82±23、89±25;动脉组为76±27、82±23。治疗后总再通率联合组为53%(32/60),动脉组为35%(16/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颅内出血的发生率联合组为7%(4/60),动脉组为9%(4/4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脑梗死患者起病6 h内,动静脉联合溶栓是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动静脉联合溶栓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rt-PA动静脉联合溶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潘成德 唐明山 +3 位作者 邹耀兵 肖静 江思德 陶永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第17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rt-PA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动静脉联合溶栓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7月5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组。根据患者采取的溶栓方式分为动静脉溶栓组29例和对照组(静脉溶栓组)29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溶栓治疗,用0.9 mg... 目的:探讨rt-PA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动静脉联合溶栓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7月5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组。根据患者采取的溶栓方式分为动静脉溶栓组29例和对照组(静脉溶栓组)29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溶栓治疗,用0.9 mg/kg rt-PA,1 min内给予负荷量10%,后1 h内给予静脉泵入,动静脉溶栓组则在入院后给予0.6 mg/kg rt-PA,1 min内给予负荷量10%,后30 min内给予静脉泵入,并给予超选择性动脉溶栓rt-PA,剂量0.3 mg/kg,1 h内给予动脉泵入。比较两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情况;症状性脑出血发生率,出血转化率;干预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水平、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生存质量状况;干预前后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血小板聚集情况、内皮素-1水平。结果:动静脉溶栓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动静脉溶栓组症状性脑出血发生率、出血转化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水平、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生存质量状况相近(P>0.05);干预后动静脉溶栓组神经功能缺损水平、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生存质量状况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血小板聚集情况、内皮素-1水平相近(P>0.05);干预后动静脉溶栓组超敏C反应蛋白、血小板聚集情况、内皮素-1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rt-PA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动静脉联合溶栓中的临床效果确切,可促进患者预后改善和临床生化指标改善,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活动能力和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T-PA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动静脉联合溶栓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应重视急性缺血性卒中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的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贺茂林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8期337-338,共2页
目前,发病后3 h行的静脉内溶栓治疗疗效仍然是明显的,并获准应用于临床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标准溶栓治疗方法.然而,静脉内溶栓治疗对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M1段等大血管闭塞的再通率很低,疗效欠佳;而动脉内溶栓治疗较静脉内溶栓虽有较高的... 目前,发病后3 h行的静脉内溶栓治疗疗效仍然是明显的,并获准应用于临床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标准溶栓治疗方法.然而,静脉内溶栓治疗对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M1段等大血管闭塞的再通率很低,疗效欠佳;而动脉内溶栓治疗较静脉内溶栓虽有较高的再通率,但其优点却被时间耽误所抵消.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兼有静脉内溶栓治疗的快速和动脉内溶栓治疗的高再通率,似乎是解决血管闭塞问题的一种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动静脉联合溶栓 溶栓治疗 尿激酶 脑动脉闭塞
下载PDF
支架取栓与动静脉联合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郑文富 蒋瑞姝 易坤昌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9年第18期2037-2042,共6页
目的比较观察支架取栓与动静脉联合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08-2018-08福建龙岩市第二医院收治的5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26例)与对照组(26例),研究组采用支架取栓予... 目的比较观察支架取栓与动静脉联合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08-2018-08福建龙岩市第二医院收治的5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26例)与对照组(26例),研究组采用支架取栓予以治疗,对照组采用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比较2组术前及术后第1、7天时的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术前及术后3、6个月的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结果术后第1、7天,研究组MMSE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研究组mR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架取栓可有效恢复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预后,效果明显优于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取栓 动静脉联合溶栓 急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 血管再通率
下载PDF
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赖春梅 鲁国建 +2 位作者 金国兴 董芬 马黎 《浙江临床医学》 2007年第3期338-339,共2页
关键词 联合溶栓治疗 急性脑梗死 疗效观察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药物治疗
下载PDF
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1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赖小彪 张庆臣 方淳 《浙江医学》 CAS 2005年第8期605-606,共2页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联合溶栓治疗 动静脉 临床分析 2002-2004年 动脉溶栓 病变部位 药物输送 溶栓效果
下载PDF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动窦联合溶栓术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玉梅 谭华炳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09年第9期920-922,共3页
关键词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动窦联合溶栓 围手术期护理
下载PDF
动静脉联合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李艳琴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20期29-30,共2页
目的探讨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方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05—2014-05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接受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对照组接受静脉溶栓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 目的探讨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方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05—2014-05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接受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对照组接受静脉溶栓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NIHSS以及BI指数评分,观察2组术后血管再通状况,分析2组近期预后的状况。结果治疗前,2组NIHSS以及BI指数评分差别不明显(P>0.05),治疗后1周、3周后,2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BI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2项指标的评分变化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血管总体再通率为6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88.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发生症状性脑出血、心绞痛、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室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以及3个月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静脉联合溶栓方案可显著提高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与血管总体再通率,显著改善神经功能与生活能力,具有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是一种较静脉溶栓治疗更为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联合溶栓 急性脑梗死 血管再通 预后
下载PDF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动静脉联合溶栓和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亮 李欣 李雯 《吉林医学》 CAS 2013年第22期4424-4426,共3页
目的:比较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动静脉联合溶栓和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急性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18例,其中静脉溶栓14例,动静脉联合溶栓4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小时、24... 目的:比较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动静脉联合溶栓和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急性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18例,其中静脉溶栓14例,动静脉联合溶栓4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小时、24小时、3天、7天、21天(出院时)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2小时、3天、7天、21天(出院时)的NIHSS评分和治疗前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之间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动静脉联合溶栓和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后循环缺血性卒中均有效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动静脉联合溶栓 后循环缺血性卒中
下载PDF
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超早期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9
作者 危宏晖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5年第16期3799-3800,共2页
探讨动静脉联合溶栓在超早期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中的临床效果。从收治的超早期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选取10例为A组,行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另选同期该症患者10例为B组,行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10例为C组,行静脉溶栓治疗,观察三组治疗效... 探讨动静脉联合溶栓在超早期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中的临床效果。从收治的超早期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选取10例为A组,行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另选同期该症患者10例为B组,行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10例为C组,行静脉溶栓治疗,观察三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后不同时间段改良rankin量表评分情况。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其他两组,A治疗后1、15、30、60d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均明显优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超早期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治疗中,采用动静脉联合溶栓疗法,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神经功能,促进患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动静脉联合溶栓 改良rankin量表评分
下载PDF
小剂量rt-PA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晓霞 刘蕾 +2 位作者 杨沙 沈倩 杨丽萍 《中国处方药》 2016年第1期83-84,共2页
目的观察小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8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43)与对照组(n=42)。对照组采取小剂量rt-PA静... 目的观察小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8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43)与对照组(n=42)。对照组采取小剂量rt-PA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采取小剂量rt-PA动脉联合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血管再通率、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血管再通率为79.1%,治疗总有效率为81.4%,均高于对照组的42.9%、47.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6%,对照组为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rt-PA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有效提高血管再通率,疗效佳,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 动静脉联合溶栓 血管再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