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冠脉综合征中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D-二聚体检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杜丽萍 扈瑞平 +1 位作者 王学磊 曾显坤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5年第2期190-194,共5页
ACS的临床表现可为,胸闷、胸痛伴气短、出汗,心衰,心律失常以及猝死。并伴有冠脉血管痉挛,管腔明显狭窄,甚至完全被堵塞,从而出现心肌缺血缺氧,严重时心肌坏死[1]。近年来研究发现:其进展过程中伴随的生化标记物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 ACS的临床表现可为,胸闷、胸痛伴气短、出汗,心衰,心律失常以及猝死。并伴有冠脉血管痉挛,管腔明显狭窄,甚至完全被堵塞,从而出现心肌缺血缺氧,严重时心肌坏死[1]。近年来研究发现:其进展过程中伴随的生化标记物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的改变可帮助临床医师及早识别病人的临床症状并为心电图改变不典型病人提供积极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同时对评估其病情及预后、起到极大的作用。现将对急性冠脉综合征中(ACS)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D-二聚体检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超敏C反应蛋白、d-联合检测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D-二聚体检测对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诊断的临床研究及误诊率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文力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2年第6期1164-1166,共3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D-二聚体检测对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诊断效果和误诊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间收治的100例下肢骨折患者作为观察研究对象,将其随机打乱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对其使用彩色...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D-二聚体检测对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诊断效果和误诊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间收治的100例下肢骨折患者作为观察研究对象,将其随机打乱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对其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D-二聚体检查,对比两组患者患侧和健侧各静脉血管的内径差异,不同骨折部位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以及两组患者检查结果的误诊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患侧各静脉血管内径均大于健侧,髌骨骨折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皆远高于其他部位骨折患者,观察组患者误诊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所有数据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D-二聚体检测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诊断效果和误诊率都要优于单独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d-二聚体检测 下肢骨折 深静脉血栓 临床诊断 误诊率
下载PDF
Wells评分联合D-二聚体诊断急性肺栓塞临床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保军 许志强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147-149,共3页
急性肺栓塞(APE)是急诊科常见的急性致命性疾病〔1〕,该病发病率高,但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疑诊线索锁碎,目前在我国各级医院中漏诊、误诊现象仍然严重〔2〕。据统计,国内急性肺栓塞误诊、漏诊率可高达80%〔3〕。特别是该病确诊需依赖CT... 急性肺栓塞(APE)是急诊科常见的急性致命性疾病〔1〕,该病发病率高,但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疑诊线索锁碎,目前在我国各级医院中漏诊、误诊现象仍然严重〔2〕。据统计,国内急性肺栓塞误诊、漏诊率可高达80%〔3〕。特别是该病确诊需依赖CT肺动脉造影(CTPA)、肺动脉造影(DSA)等检查,在急诊科难于普及〔4〕。如何给予简单有效的系统评分,在急诊科对肺栓塞进行有效筛查,是急诊科医师时刻关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LLS评分 联合d-二聚体 急性肺栓塞 诊断 排阴率
原文传递
术前D-二聚体联合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评分评估胰腺导管腺癌患者预后的价值
4
作者 郑玉芬 张慧斐 +3 位作者 杜菊萍 吴春龙 颜海希 陈世勇 《浙江医学》 CAS 2021年第14期1531-1536,共6页
目的探讨术前D-二聚体联合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DD-NLR)评分评估胰腺导管腺癌(PDAC)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2009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浙江省台州医院行手术切除治疗的72例PDAC患者临床资料和术前实验室指标,... 目的探讨术前D-二聚体联合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DD-NLR)评分评估胰腺导管腺癌(PDAC)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2009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浙江省台州医院行手术切除治疗的72例PDAC患者临床资料和术前实验室指标,计算NLR和DD-NLR评分。采用χ2检验分析D-二聚体、NLR及DD-NLR评分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方法绘制生存曲线,组间总生存率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逐步向后法)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NLR的最佳截断值为2.5,以此将PDAC患者分为NLR≤2.5组25例和NLR>2.5组47例。D-二聚体以试剂说明书提供的参考范围0.5μg/ml为最佳截断值,分为D-二聚体≤0.5μg/ml组22例和D-二聚体>0.5μg/ml组50例。多因素分析显示,分化程度(HR=10.744,95%CI:3.940-29.295,P=0.000)、远处转移(HR=4.48,95%CI:1.190-16.870,P=0.027)、DD-NLR评分(HR=1.807,95%CI:1.010-3.234,P=0.046)是影响PDAC患者总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D-二聚体>0.5μg/ml、NLR>2.5患者总生存率均明显低于D-二聚体≤0.5μg/ml、NLR≤2.5的患者(均P<0.01)。DD-NLR评分0、1、2分组的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术前DD-NLR评分可作为预测PDAC患者预后的潜在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导管腺癌 d-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d-联合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评分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