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5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装甲车辆端联器淬火软点原因分析
1
作者 李永梅 王思涛 +3 位作者 邬晓颖 陈利华 王亮 徐胜良 《新技术新工艺》 2017年第8期77-79,共3页
针对某批装甲车辆端联器在热处理后出现了淬火软点现象,通过硬度检测、化学成分分析、金相观察及扫描电镜分析等检测手段,对装甲车辆端联器零件在热处理过程中出现的淬火软点问题和原因进行了具体分析,结果表明,端联器材料化学成分中碳... 针对某批装甲车辆端联器在热处理后出现了淬火软点现象,通过硬度检测、化学成分分析、金相观察及扫描电镜分析等检测手段,对装甲车辆端联器零件在热处理过程中出现的淬火软点问题和原因进行了具体分析,结果表明,端联器材料化学成分中碳元素分布不均匀是端联器淬火软点形成的关键因素;另外在端联器锻坯内部存在带状组织,二次淬火后的端联器组织以贝氏体和马氏体为主,其中马氏体多分布在带状组织上,马氏体相在组织中分布不均匀也是淬火软点存在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器 淬火软点 带状组织
下载PDF
履带端联器纳米复合粉末渗锌与局部表面淬火区硬度变化研究
2
作者 陈利华 肖林林 +2 位作者 李宏伟 邬晓颖 王思涛 《新技术新工艺》 2014年第5期115-117,共3页
针对履带端联器采用纳米复合粉末渗锌工艺后,其局部表面淬火区硬度降低的问题,研究了纳米复合粉末渗锌与局部表面淬火区的硬度关系,优化了工艺方案,渗锌后使局部硬度由41-42.5 HRC,提高到了≥45 HRC,使履带端联器的耐腐蚀性与耐磨性满... 针对履带端联器采用纳米复合粉末渗锌工艺后,其局部表面淬火区硬度降低的问题,研究了纳米复合粉末渗锌与局部表面淬火区的硬度关系,优化了工艺方案,渗锌后使局部硬度由41-42.5 HRC,提高到了≥45 HRC,使履带端联器的耐腐蚀性与耐磨性满足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器 纳米复合粉末渗锌 局部表面淬火 硬度
下载PDF
跨中转联器在双塔部分斜拉桥中的应用研究
3
作者 惠斌 李盼到 +1 位作者 郑君长 毕强 《预应力技术》 2010年第5期11-14,25,共5页
双塔斜拉桥的拉索一般均是相对于主塔对称布置,在主塔设置锚头或索鞍、主梁内设置锚头进行锚固。主跨跨中为无索区,设计时一般通过在此区域布设预应力钢束来弥补这个缺陷。作者在文中提出了斜拉桥拉索跨中转联器的概念,有效的解决了双... 双塔斜拉桥的拉索一般均是相对于主塔对称布置,在主塔设置锚头或索鞍、主梁内设置锚头进行锚固。主跨跨中为无索区,设计时一般通过在此区域布设预应力钢束来弥补这个缺陷。作者在文中提出了斜拉桥拉索跨中转联器的概念,有效的解决了双塔以上斜拉桥无索区的拉力问题,并在呼和浩特市东河跨河桥的设计中,首次采用了两塔柱最外侧拉索连续布置的方式,从而避免了无索区的存在,且大大简化了锚固构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塔斜拉桥 无索区 通长索 跨中转联器
下载PDF
履带端联器高频感应热处理工艺试验
4
作者 武宝康 王延龙 +3 位作者 葛军 张静 闫晓红 田庆海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46-49,共4页
从设备、感应器、导磁体、工艺参数的选取方面介绍了履带车辆端联器高频感应热处理工艺试验 ,解决了端联器在高频感应热处理中淬硬层超差和局部过热区淬裂及工序协作问题 ,该工艺在生产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联器 高频感应热处理 导磁体
下载PDF
pd102隔膜泵齿联器密封压盖螺栓频频断裂原因剖析及处理
5
作者 姚建斌 段斌 《轻金属》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52-53,共2页
从安装和备件两方面对齿联器压盖螺栓断裂问题进行分析 。
关键词 隔膜泵 氧化铝 拜耳法 齿联器 密封 压盖螺栓 断裂
下载PDF
端联器精密成形工艺研究
6
作者 马涛 刘斌 林海 《新技术新工艺》 2010年第11期106-109,共4页
为了改变端联器生产中存在毛坯缺陷;原材料、能源浪费严重;机加余量大,加工工序长、生产效率低,加工成本高的问题,开展端联器精密(挤压)成形工艺研究。结合DEFORM_3D软件分析与现场小批生产结果表明,挤压成型工艺方案具有成型性能好、... 为了改变端联器生产中存在毛坯缺陷;原材料、能源浪费严重;机加余量大,加工工序长、生产效率低,加工成本高的问题,开展端联器精密(挤压)成形工艺研究。结合DEFORM_3D软件分析与现场小批生产结果表明,挤压成型工艺方案具有成型性能好、锻件尺寸精度高、生产成本低、零件力学性能好等优点,能够满足大规模生产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器 挤压工艺 DEFORM_3D数值模拟
下载PDF
浅谈用于苯乙烯装置反应热回收的多联换热器
7
作者 郑兴佳 《石油和化工设备》 CAS 2023年第3期41-43,34,共4页
苯乙烯作为重要的乙烯衍生类产品,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目前新建苯乙烯装置绝大多数采用乙苯绝热脱氢工艺,反应吸热,末期反应产物温度接近600℃。本文结合高温热回收工艺对苯乙烯装置多联换热器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多联换热器设计、制... 苯乙烯作为重要的乙烯衍生类产品,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目前新建苯乙烯装置绝大多数采用乙苯绝热脱氢工艺,反应吸热,末期反应产物温度接近600℃。本文结合高温热回收工艺对苯乙烯装置多联换热器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多联换热器设计、制造的要点及难点,大型多联换热器已具备国产化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 换热 反应热回收
下载PDF
高层结构-混联Ⅱ型惯容阻尼耗能体系减震性分析
8
作者 王晓琳 王善库 +1 位作者 葛新广 王昌盛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6-187,共12页
针对高层结构中设置混联Ⅱ型惯容阻尼器组成耗能体系的随机响应分析复杂的问题,提出了结构位移及阻尼器阻尼力响应的封闭解,并基于所获得的封闭解探究了实模态振型数对分析精度的影响和在原结构层间位移超限楼层设置阻尼器能有效减震的... 针对高层结构中设置混联Ⅱ型惯容阻尼器组成耗能体系的随机响应分析复杂的问题,提出了结构位移及阻尼器阻尼力响应的封闭解,并基于所获得的封闭解探究了实模态振型数对分析精度的影响和在原结构层间位移超限楼层设置阻尼器能有效减震的布置策略。首先,根据混联Ⅱ型惯容阻尼器力学构造图及设置方式,建立阻尼器阻尼力与结构节点水平位移的微分型本构关系进而重构耗能体系的地震动方程。其次,利用实模态解耦法获得高层结构简明等效的动力学参数,运用功率谱二次式分解法推导出结构节点相对于地面的绝对位移、竖向构件层间位移及阻尼器阻尼力等响应的功率谱精确二次式解进而推导出耗能体系基于双过滤白噪声激励下系列响应的0~2阶谱矩简明封闭解。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所提封闭解的正确性;研究了实模态振型数对系列响应谱矩分析精度的影响和阻尼器设置位置对结构减震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对于多自由度结构响应分析时,建议采用原结构自由振动分析时质量参与系数累计达100%时所对应的振型数,可获得稳定的精度和提高大型复杂结构设置混联Ⅱ型惯容阻尼器的响应的分析效率;通过在原结构层间位移超限楼层或连续多层层间位移超限的楼层中间隔一层设置参数合适的混联Ⅱ型惯容阻尼器可有效降低结构的地震动响应,所提惯容阻尼器设置策略具有较好的经济性。所提解析解和惯容系统在高层结构的设置策略可为混联Ⅱ型惯容阻尼器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提供有益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惯容阻尼 功率谱二次式分解法 封闭解 实模态振型数 阻尼设置策略
下载PDF
海洋油气开发用内联脱液器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石熠 陈家庆 +1 位作者 熊思 沈玮玮 《过滤与分离》 CAS 2014年第1期1-6,共6页
海洋油气开发正成为油气开采领域的热点,但是随之而来的技术难题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其中气-液分离问题尤为突出。紧凑型内联脱液器因其能够提高气-液分离效率,解决分离装置中液体过载和海上平台空间受限等问题,以及适应于深水或超深水... 海洋油气开发正成为油气开采领域的热点,但是随之而来的技术难题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其中气-液分离问题尤为突出。紧凑型内联脱液器因其能够提高气-液分离效率,解决分离装置中液体过载和海上平台空间受限等问题,以及适应于深水或超深水油气开发等优点,正倍受关注并飞速发展。在阐述紧凑型内联脱液器研发历程的基础上,介绍了其结构、工作原理及相关试验研究和应用,以期为国内相关人员自主研发紧凑型气-液分离技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平台 气-液分离 紧凑型 脱液 研究应用
下载PDF
结构参数对内联式脱液器分离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卫德强 俞接成 陈家庆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86-92,共7页
内联式脱液器是一种基于离心力作用并利用气液两相之间密度差进行气液相间分离的紧凑、高效型气液分离设备,因其可以减小自重及节省空间,且可在平台及海底应用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建立了一组内联式脱液器的数值结构模型,采用计算流... 内联式脱液器是一种基于离心力作用并利用气液两相之间密度差进行气液相间分离的紧凑、高效型气液分离设备,因其可以减小自重及节省空间,且可在平台及海底应用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建立了一组内联式脱液器的数值结构模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通过分析内联式脱液器内部的速度场及压力场分布情况,总结出影响内联式脱液器分离效率及压力损失的关键结构参数,包括叶片结构参数、分离腔长径比、气体出口管管径及深入长度、排液管管径等。同时,针对叶片结构参数(叶片数目及导向出口角)对内联式脱液器分离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推选出涡流发生器内最优的叶片结构参数(叶片数目为8,叶片出口角度为45°),从而可为后续内联式脱液器的结构优化、分离性能提升以及降低能耗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式脱液 气液分离 结构参数 分离性能 压力损失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内联式脱液器在油气开发领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卫德强 俞接成 +1 位作者 苏民德 石江淼 《化工机械》 CAS 2016年第3期272-278,共7页
在介绍内联式脱液器结构部件、分离过程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归纳出内联式脱液器相比于常规气液分离技术与设备的特点和在解决处理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时所具有的优势,总结了内联式脱液器在油气开发领域中的应用场合和能够解决的工程问题,并... 在介绍内联式脱液器结构部件、分离过程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归纳出内联式脱液器相比于常规气液分离技术与设备的特点和在解决处理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时所具有的优势,总结了内联式脱液器在油气开发领域中的应用场合和能够解决的工程问题,并对内联式脱液器气液分离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式脱液 分离技术 油气开发 多相流 水下处理 重力沉降
下载PDF
探讨新型及特殊保持装置改良式热压膜联冠透明器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7
12
作者 林益强 《中国卫生产业》 2016年第13期114-116,共3页
目的探讨口腔正畸治疗中新型及特殊保持装置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入选该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完成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治疗后佩戴Hawley保持器,观察组佩戴改良式热压膜联冠透明器,比较两种... 目的探讨口腔正畸治疗中新型及特殊保持装置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入选该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完成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治疗后佩戴Hawley保持器,观察组佩戴改良式热压膜联冠透明器,比较两种保持装置的应用效果。结果两组PAR指数在牙齿排列、覆牙合、颊舌向牙合关系及垂直向牙合关系方面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Hawley保持器相比,正畸治疗后佩戴改良式热压膜联冠透明器的保持效果更加明显,值得临床进一步使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正畸 热压膜冠透明 Hawley 保持
下载PDF
新型及特殊保持装置改良式热压膜联冠透明器在口腔正畸中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涛 管峰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6年第15期37-38,共2页
目的了解新型及特殊保持装置改良式热压膜联冠透明器在口腔正畸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80例口腔正畸患者当作观察的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应用Hawley保持器)和观察组(应用改良式热压膜联冠透明器)各40例... 目的了解新型及特殊保持装置改良式热压膜联冠透明器在口腔正畸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80例口腔正畸患者当作观察的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应用Hawley保持器)和观察组(应用改良式热压膜联冠透明器)各40例,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在覆牙合、垂直向牙合关系、牙齿排列、颊舌向牙合关系方面与对照组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且P<0.05表示治疗效果有效。结论针对于口腔正畸患者,应用改良式热压膜联冠透明器辅助治疗效果更加明显,对此值得推广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正畸 热压膜冠透明 临床效果
下载PDF
无阀滤池进水联锁器的设计原理与应用方法
14
作者 程声通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9-111,共3页
无阀滤池是一种能够自动运行的过滤设备,广泛用于给水和污水处理工程。但由于冲洗水流中挟带大量空气,虹吸过程不能正常进行,致使滤池不能自动运行,常需要人为干预。用联锁器取代无阀滤池的"U"型进水管,可以有效解决冲洗水的... 无阀滤池是一种能够自动运行的过滤设备,广泛用于给水和污水处理工程。但由于冲洗水流中挟带大量空气,虹吸过程不能正常进行,致使滤池不能自动运行,常需要人为干预。用联锁器取代无阀滤池的"U"型进水管,可以有效解决冲洗水的挟气问题,从而保证无阀滤池的自动运行。联锁器利用虹吸管的正负压力转换,自动控制进水瓣膜的启闭,可以在滤池冲洗时自动关闭进水,不仅阻断了空气的进入,还节省了水资源;在冲洗完成后,自动重启进水,继续过滤。联锁器既适用于新建滤池,也适用于现有滤池的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阀滤池 自动过滤
下载PDF
点焊工艺在KT10-60控制器软联接加工中的应用
15
作者 孙盛彬 《低压电器》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48-49,共2页
1.前言目前行业中生产的KT10-60控制器,其部件软联接是由电刷线和接头组成,加工方法多采用挤压或手工包合后钎焊工艺。用钎焊加工不仅生产效率低、污染环境,而且还浪费了大量的原材料。为了改变这种落后的加工方法,我们采用了点焊工艺... 1.前言目前行业中生产的KT10-60控制器,其部件软联接是由电刷线和接头组成,加工方法多采用挤压或手工包合后钎焊工艺。用钎焊加工不仅生产效率低、污染环境,而且还浪费了大量的原材料。为了改变这种落后的加工方法,我们采用了点焊工艺进行试验,并获得成功,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又降低了材料消耗。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 联器 点焊工艺
下载PDF
斜面联冠式功能矫正器在下颌后缩治疗中的应用
16
作者 王俊祥 袁东辉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72-72,共1页
关键词 骨性Ⅱ类错He 下颌后缩 正畸治疗 斜面冠式功能矫正
下载PDF
无损永磁耦合联轴器在海洋石油领域应用研究
17
作者 肖玉华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8年第2期2-5,7,共5页
永磁耦合驱动技术是在1999年开始获得实际应用的。是由美国Magna Drive公司发明首先应用在军事技术上,该方式与传统的驱动技术有很大的区别,它是将永磁驱动技术的进行拓宽应用。2007年永磁耦合与调速驱动器从美国引进我国,国内现在应用... 永磁耦合驱动技术是在1999年开始获得实际应用的。是由美国Magna Drive公司发明首先应用在军事技术上,该方式与传统的驱动技术有很大的区别,它是将永磁驱动技术的进行拓宽应用。2007年永磁耦合与调速驱动器从美国引进我国,国内现在应用案例很多,在军事、冶金、石化、采矿、发电、水泥、纸浆、海运等行业,但在中国海洋石油海上油田的应用较少,主要是永磁调速器目前在国内的应用业绩较少,特别是大功率电机的业绩基本上是无,为了使该技术在国内的广泛应用,需将该产品国产化,在国内进行产品的系列化和系统化我们推广和使用国产技术是利国利民之举,也是企业进行节能降耗打造绿色企业的行为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磁力耦合调速驱动(PMD) 联器 控制 滑差
下载PDF
内联式脱液器的设计及其数值模拟 被引量:6
18
作者 苏民德 俞接成 陈家庆 《石油机械》 2015年第2期49-54,共6页
内联式脱液器是国外为满足海洋油气开采对分离设备紧凑、高效等新要求而研发的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在借鉴国外气液分离器的基础上,设计了直径为203.2 mm的内联式脱液器,并通过Ansys Fluent软件对其气液分离性能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模拟... 内联式脱液器是国外为满足海洋油气开采对分离设备紧凑、高效等新要求而研发的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在借鉴国外气液分离器的基础上,设计了直径为203.2 mm的内联式脱液器,并通过Ansys Fluent软件对其气液分离性能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内联式脱液器具有良好的气液分离效果,其分离效率随液滴粒径及进口流速的增大而增大;当液滴粒径大于70μm、进口流速大于14 m/s时,其分离效率达到99%以上。研究结果可为后续内联式脱液器的结构优化及工程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分离 式脱液 结构设计 数值模拟 FLUENT
下载PDF
联焰稳流器对驻涡燃烧室性能的影响分析
19
作者 李欣 鲁阳 +2 位作者 王崯瞩 肖周芳 邹建锋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87-794,共8页
为考察联焰稳流器对驻涡燃烧室的流场和性能的影响,应用高端数字样机系统进行了设计和数值计算。在典型驻涡燃烧室三维模型上添加了联焰稳流器,分析了2个燃烧室模型在不同进口马赫数条件下的冷态流场结构和总压损失。选取进口马赫数为0.... 为考察联焰稳流器对驻涡燃烧室的流场和性能的影响,应用高端数字样机系统进行了设计和数值计算。在典型驻涡燃烧室三维模型上添加了联焰稳流器,分析了2个燃烧室模型在不同进口马赫数条件下的冷态流场结构和总压损失。选取进口马赫数为0.2的工况,对2个模型的燃烧流场进行对比,分析了联焰稳流器对燃烧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驻涡燃烧室的NOx排放低于普通构型燃烧室;添加联焰稳流器后,驻涡区能更好地实现与主流区的物质交换,避免因主流速度过快,切断驻涡区与主流区的能量传递;燃烧效率从97%提高至99%,出口温度分布系数从0.92降为0.49;2个模型各冷态工况的总压损失也分别增加2%~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焰稳流 驻涡燃烧室 燃烧性能 高端数字样机系统 冷态流场结构 总压损失 燃烧效率 出口温度
下载PDF
新型集成式双气室油气阻尼器的联通工作模式动力学特性分析
20
作者 李锐泓 杨帆 +2 位作者 林德昭 赵峰 杨阳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130-136,共7页
针对传统基于集成式油气阻尼器联通工作模式的优缺点,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集成式双气室油气阻尼器的联通式工作模式。该新型集成式双气室油气阻尼器是通过在传统集成式单气室阻尼器的环状油腔中增设辅助气腔来得以实现。针对该新型集成... 针对传统基于集成式油气阻尼器联通工作模式的优缺点,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集成式双气室油气阻尼器的联通式工作模式。该新型集成式双气室油气阻尼器是通过在传统集成式单气室阻尼器的环状油腔中增设辅助气腔来得以实现。针对该新型集成式双气室油气阻尼器的联通式工作模式,建立本构模型,并在充分分析其工作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实验数据通过AMESim软件建立其仿真模型,并针对仿真模型开展其动力学分析,与两类已提出的基于集成式单气室油气阻尼器的联通工作模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结构能够改善传统油气阻尼器联通工作模式在同步、异步工作中出现的负压力以及输出力畸变的问题,并能提供较好的刚度特性。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该新型集成式油气阻尼器的联通式工作模式的结构参数对系统工作性能的影响,为该结构进一步在协同减振以及车辆悬架系统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式油气阻尼 AMESIM仿真 动力学分析 参数敏感性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