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患者联络纤维的扩散张量成像分析和认知功能相关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林霖 薛蕴菁 +3 位作者 段青 康正武 林海龙 孙斌 《中国卒中杂志》 2013年第8期614-621,共8页
目的运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基于白质地图的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技术研究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subcortical ischemic vascular disease,SIVD)患者联络纤维的超微结构改变,并分析DTI参数... 目的运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基于白质地图的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技术研究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subcortical ischemic vascular disease,SIVD)患者联络纤维的超微结构改变,并分析DTI参数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连续入选40例SIVD患者,分为血管性认知障碍组18例,无认知障碍组22例,另设立20例正常老年人为对照组。对三组进行MRI检查并对其白质改变进行评分,对联络纤维进行基于白质地图分析(atlase based analysis,ABA)DTI成像,比较组间部分各向异性指数(fraction alanisotrophy,FA)、平均扩散率(mean diffusivity,MD)差异,并对SIVD患者DTI参数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得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无认知障碍组较正常组在右侧矢状层(下纵束/下额枕束)、右侧扣带(海马部)及左侧上额枕束的FA值减低;认知障碍组较正常组存在广泛的联络纤维FA值降低,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无认知障碍组与正常组比较,仅左侧扣带海马部及左侧上纵束MD值无显著差异,余联络纤维的MD值均显著增高;认知障碍组较正常组存在广泛的联络纤维MD值增高,差异均具有显著性。与无认知功能障碍组比较,认知功能障碍组在双侧矢状层(下纵束/下额枕束)、双侧扣带扣带回部、海马部、双侧上纵束、双侧上额枕束及双侧钩束的FA值减低,MD值增高,差异具有显著性。SIVD患者双侧矢状层(下纵束/下额枕束)、扣带扣带回部、上纵束、上额枕束及钩束和左侧扣带海马部的FA值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MD值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结论 SIVD患者联络纤维的FA值减低,MD值增高,且DTI参数与其认知功能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 扩散张量成像 联络纤维 认知
下载PDF
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患者大脑联络纤维弥散张量成像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潘永进 曹茂红 +1 位作者 周树虎 付洪冉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第2期101-105,共5页
目的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研究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SIVD)患者脑白质联络纤维变化的特点,以探讨弥散张量成像在诊断SIVD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0例SIVD患者和45例年龄匹配的非痴呆对照者,应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 目的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研究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SIVD)患者脑白质联络纤维变化的特点,以探讨弥散张量成像在诊断SIVD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0例SIVD患者和45例年龄匹配的非痴呆对照者,应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测评量表(Mo CA)及临床痴呆量表(CDR)进行认知功能评估;用全脑磁共振DTI技术,测量上纵束、下额枕束(额部、额颞部和颞部)、胼胝体膝部和压部和扣带束多个感兴趣区的各向异性分数(FA)值和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IVD组双侧下额枕束、双侧扣带束、左侧上额枕束和胼胝体膝部FA值明显下降,ADC值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右侧上额枕束和胼胝体压部的FA值和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IVD患者多个感兴趣区的DTI改变证明联络纤维损伤明显;全脑DTI研究是SIVD患者敏感可靠的技术方法,有助于理解SIVD患者的认知功能与联络纤维损害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 联络纤维 认知功能
下载PDF
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联络纤维定量DTI改变 被引量:5
3
作者 周福庆 龚洪翰 +2 位作者 庄莹 姜建 曾献军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21,共5页
目的探讨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患者联络纤维定量扩散张量成像(DTI)改变。资料与方法选择低病灶负荷RRMS患者20例,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自愿者20名为对照进行MRI扫描,获取常规MRI图像和DTI图像,分别进行测量分析,比较RRMS患者... 目的探讨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患者联络纤维定量扩散张量成像(DTI)改变。资料与方法选择低病灶负荷RRMS患者20例,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自愿者20名为对照进行MRI扫描,获取常规MRI图像和DTI图像,分别进行测量分析,比较RRMS患者和健康对照组联络纤维主要纤维束:上枕-额束、下枕-额束、钩束、下纵束、上纵束的部分各向异性指数(FA)值和平均扩散系数(MD)值的变化。结果 RRMS组患者钩束(L:F=5.498,P=0.024;R:F=5.158,P=0.029)、下纵束(L:F=8.267,P=0.007;R:F=5.108,P=0.03)、胼胝体/下枕-额束伴行部分(L:F=5.669,P=0.022;R:F=7.162,P=0.011)、下枕-额束/下纵束伴行部分(L:F=4.521,P=0.04;R:F=5.437,P=0.025)的FA值较健康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MS组患者下纵束(L:F=5.012,P=0.031;R:F=5.48,P=0.025)、下枕-额束/下纵束伴行部分(L:F=8.318,P=0.006;R:F=12.882,P=0.00094)、胼胝体/下枕-额束伴行部分(L:F=5.426,P=0.025;R:F=5.8,P=0.021)的MD值较健康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MS组患者双侧钩束/下纵束伴行部分、双侧胼胝体/下枕-额束伴行部分、双侧上枕-额束、双侧上纵束的FA值(P:0.065~0.599)、MD值(P:0.075~0.327)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RMS组患者双侧钩束的MD值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RRMS组钩束、下纵束、胼胝体/下枕-额束伴行部分、下枕-额束/下纵束伴行部分等区域定量DTI值改变,提示联络纤维上述白质纤维束存在结构改变,定量DTI检测可敏感反映RRMS表现正常联络纤维存在的微观病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扩散张量成像 联络纤维 部分各向异性指数
原文传递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联络纤维的DTI诊断价值 被引量:9
4
作者 孟京志 皇丽丽 +3 位作者 郭李炜 丁新生 陈允杰 洪汛宁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8-162,共5页
目的采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观察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联络纤维的改变情况。资料与方法对10例轻中度AD患者和18名健康老年人(对照组)行常规MRI[(T1WI、T2WI、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 目的采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观察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联络纤维的改变情况。资料与方法对10例轻中度AD患者和18名健康老年人(对照组)行常规MRI[(T1WI、T2WI、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及DTI检查,DTI测量双侧扣带束、上纵束Ⅱ、钩束及额枕下束8个感兴趣区(ROI)的部分各向异性分数(FA)值。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AD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测定。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D组MMSE评分和MoCA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AD组常规MRI上ROI白质信号无明显变化,ROI部位的FA值均显著下降(P<0.05),且上纵束Ⅱ的FA值与MMSE(右侧r=0.672,P=0.033,左侧r=0.919,P<0.01)和MoCA(右侧r=0,747,P=0.013;左侧r=0.679,P=0.031)评分呈正相关。结论轻中度AD患者存在联络纤维损害且上纵束Ⅱ的损害程度与认知功能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联络纤维 磁共振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
原文传递
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联络纤维的DTI多参数定量分析
5
作者 匡洋莹 楚兰 +5 位作者 徐竹 余永程 曹笑婉 沈桂权 李小宝 余晖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566-1570,共5页
目的应用扩散张量成像(DTI)检测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联络纤维的微观结构改变,探讨DTI各种定量参数与临床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搜集RRMS患者33例以及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自愿者33名(对照组),均行MRI扫描,获取DTI图像,基于白... 目的应用扩散张量成像(DTI)检测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联络纤维的微观结构改变,探讨DTI各种定量参数与临床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搜集RRMS患者33例以及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自愿者33名(对照组),均行MRI扫描,获取DTI图像,基于白质分区图谱对其进行测量分析,比较组间联络纤维主要纤维束的部分各向异性(FA)、平均扩散率(MD)、径向扩散率(RD)、轴向扩散率(AD)差异,并对RRMS患者各DTI参数与扩展残疾量表(EDSS)得分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RRMS组较对照组在双侧扣带束、下额枕束、上额枕束、下纵束、上纵束、钩束的FA值下降,差异均具有显著性;RRMS组较对照组在双侧扣带束、下额枕束、上额枕束、下纵束、上纵束、钩束的MD值升高,差异均具有显著性;RRMS组较对照组在双侧上额枕束、双侧下纵束、双侧上纵束、右侧钩束RD值升高,差异均具有显著性;RRMS组较对照组在双侧扣带束、左侧钩束的RD值无显著差异;RRMS组较对照组双侧扣带束、下额枕束、上额枕束、下纵束、上纵束、钩束的AD值升高,差异均具有显著性。RRMS患者的双侧扣带束、下额枕束、上额枕束、下纵束、上纵束、钩束的FA值、MD值、RD值、AD值与EDSS评分之间均无相关性。结论 RRMS患者联络纤维各主要纤维束存在髓鞘完整性破坏及轴索的损害等微观结构改变;各种参数值的改变与临床功能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 扩散张量成像 联络纤维 临床功能
原文传递
大脑白质组成纤维拆字教学法
6
作者 陈惠宇 《解剖科学进展》 CAS 1996年第4期380-380,共1页
大脑白质组成纤维拆字教学法陈惠宇(菏泽师范专科学校体育系荷泽274015)大脑白质又称髓质,位于皮质深面,由连合、联络和投射三类纤维组成。根据几届平时随机抽查和试卷的分析,发现以上知识对学生来讲属“易混难记”类。譬如... 大脑白质组成纤维拆字教学法陈惠宇(菏泽师范专科学校体育系荷泽274015)大脑白质又称髓质,位于皮质深面,由连合、联络和投射三类纤维组成。根据几届平时随机抽查和试卷的分析,发现以上知识对学生来讲属“易混难记”类。譬如,联系两半球皮质的纤维是联络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白质 纤维拆字教学法 髓质 连合纤维 联络纤维
全文增补中
奇耐联合纤维(上海)有限公司
7
《石油化工设备技术》 CAS 2009年第6期2-3,共2页
美国奇耐联合纤维公司(Unifrax I LLC)成立于1891年,其前身是Carborundum公司。作为高温隔热纤维制品的主要生产厂商,Unifrax的产品在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化工、发电、陶瓷、汽车、防火、锻造、船舶和海洋工程、航空航天。
关键词 有限公司 联合纤维 联络纤维 陶瓷纤维 人造无机纤维 纤维制品 上海
下载PDF
血管性因素引起胼胝体病变的MRI表现 被引量:1
8
作者 赵俊杰 孙长凯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6-157,共2页
大脑皮质产生信号,通过纵行投射纤维的下行部分对下级神经进行支配,通过前后弓形联络纤维来协调同侧各功能区之间对传入信息的感知及处理。联合纤维横穿放射冠及联络束,将双侧大脑半球同位皮质区联系起来,有利于在信息"对称"的情况下... 大脑皮质产生信号,通过纵行投射纤维的下行部分对下级神经进行支配,通过前后弓形联络纤维来协调同侧各功能区之间对传入信息的感知及处理。联合纤维横穿放射冠及联络束,将双侧大脑半球同位皮质区联系起来,有利于在信息"对称"的情况下达成和平的双边决策。可见,高质量的信息处理系统往往需要高质量的信号通路,传输通路的重要性有时甚至会超过信息的产生和处理本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输通路 联合纤维 联络纤维 投射纤维 痫性发作 放射冠 双侧大脑半球 MRI 信息处理系统 病理情况
下载PDF
从生理角度探讨少年儿童早期训练的特点
9
作者 杨海洲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1991年第4期351-352,共2页
本文从少儿生理角度阐述早期训练的特点。1.神经系统1.1 人体是一个统一整体,在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下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神经系统是主要的调节系绕,在各器官系统中处于支配地位,也是发育最早最快的器官,在少儿时期己本发育完成 但由于这时... 本文从少儿生理角度阐述早期训练的特点。1.神经系统1.1 人体是一个统一整体,在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下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神经系统是主要的调节系绕,在各器官系统中处于支配地位,也是发育最早最快的器官,在少儿时期己本发育完成 但由于这时儿童第二信号系绕——语言和文字的反映能力尚未完善 所以,对直接模仿能力强,而对抽象概念的思维较差 9~16岁时少儿脑重增加不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络纤维 器官系统 第二信号 少儿时期 模仿能力 早期训练 反映能力 有氧能力 肌肉群 心室壁
下载PDF
立体定向术治疗癫痫伴精神障碍(附26例临床随访)
10
作者 杨洪波 裴柏枫 +3 位作者 周蒙寅 刘振业 于德文 杨传东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1990年第3期47-48,共2页
我院从1979年9年至1983年10月采用脑立体定向杏仁核毁损、扣带回破坏治疗癫痫伴精神障碍36例,经长期临床随访(5~9.5年),失掉联系8例,死亡2例,26例(手术28次)获得随访。现将26例(手术28次)手术及随访结果总结如下,并对有关手术治疗的一... 我院从1979年9年至1983年10月采用脑立体定向杏仁核毁损、扣带回破坏治疗癫痫伴精神障碍36例,经长期临床随访(5~9.5年),失掉联系8例,死亡2例,26例(手术28次)获得随访。现将26例(手术28次)手术及随访结果总结如下,并对有关手术治疗的一些问题,提出几点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术 精神障碍 扣带回 杏仁核毁损术 癫痛 攻击行为 精神运动型癫 人格改变 联络纤维 精神病患者
下载PDF
辨一辨“口舌之争”
11
作者 王岩 《大众医学》 2023年第1期36-36,共1页
很多人都有吃饭时不小心咬到舌头的经历,并不是大事。但如果经常或反复咬舌头,可能是某些疾病所致,须警惕。人脑内控制舌头运动的“高级”吉司令部在大脑中央前回,“低级”司令部在脑干舌下神经核及小脑的联络纤维。
关键词 舌下神经核 中央前回 舌头 联络纤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