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77篇文章
< 1 2 1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氢氧化铝对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力学与阻燃性能及热降解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黄年华 张勇辉 +2 位作者 张强 熊奇 李治华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65-68,共4页
采用极限氧指数、热重分析(TG)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等技术和手段研究了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EBA)/氢氧化铝(ATH)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和热降解行为,探讨了 ATH 的添加量对 EBA 力学性能和熔体流动速率的影响。实验数据表明,ATH 的... 采用极限氧指数、热重分析(TG)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等技术和手段研究了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EBA)/氢氧化铝(ATH)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和热降解行为,探讨了 ATH 的添加量对 EBA 力学性能和熔体流动速率的影响。实验数据表明,ATH 的引入能恶化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但可提高材料的阻燃性能,当 ATH 的添加量为60%时,阻燃材料的极限氧指数可达33.1%。ATH 提高了 EBA 在高温下的热稳定性,降低了 EBA 的热降解速率,扩大了热失重温度范围。ATH 以吸热方式在凝缩相和气相中发挥阻燃作用;此外,ATH 分解形成的活性Al_2O_3对 EBA 还具有成炭催化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了 ATH 的凝缩相阻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丙烯酸丁酯共 氧化 阻燃 热降解
下载PDF
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对氧化聚乙烯和聚丙烯共聚物移植促进兔下颌骨牵张成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周诺 黄旋平 +3 位作者 江献芳 宋继传 李华 谢庆条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47-252,共6页
目的探讨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基因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复合可注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对氧化聚乙烯和聚丙烯共聚物(Pluronic F-127)移植对兔下颌骨牵张成骨新骨形成的促进作用。方法将48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 目的探讨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基因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复合可注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对氧化聚乙烯和聚丙烯共聚物(Pluronic F-127)移植对兔下颌骨牵张成骨新骨形成的促进作用。方法将48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建立下颌骨牵张成骨动物模型,固定期第2天A组于牵张间隙注射200μLBMP-2基因修饰BMSCs与Pluronic F-127复合物;B组注射等量BMP-2基因修饰BMSCs液;C组注射等量BMSCs液;D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固定2、6周时处死半数动物获取标本,通过X线片、组织切片及免疫组化观察骨质愈合改建情况。结果通过X线片及免疫组化观察并经过统计软件分析,在固定2周和6周时,A组牵张区内骨密度和BMP-2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B、C、D组(P<0.01),B组明显高于C组和D组(P<0.01);C组和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间隙内成骨质量好于C、D组,A组好于B组。结论 BMP-2基因修饰BMSCs复合可注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Pluronic F-127移植能有效促进兔下颌骨牵张成骨新骨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2 基因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氧化乙烯丙烯 牵张成骨 新骨形成
下载PDF
兔玻璃体内注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聚氧化乙烯纳米粒的眼内毒理学效应 被引量:3
3
作者 王丽曌 王雨生 +4 位作者 陈晓农 崔志利 杜红俊 马吉献 傅亦恬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1122-1125,共4页
目的:评估玻璃体腔内注射新型缓释给药载体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聚氧化乙烯(PNIPAAm-PEO)纳米粒的眼内毒理学效应。方法:玻璃体腔注射不同浓度(1mg/0.1mL,2mg/0.1mL,3mg/0.1mL.4mg/0.1mL)的PNIPAAm-PEO纳米稀释液后于... 目的:评估玻璃体腔内注射新型缓释给药载体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聚氧化乙烯(PNIPAAm-PEO)纳米粒的眼内毒理学效应。方法:玻璃体腔注射不同浓度(1mg/0.1mL,2mg/0.1mL,3mg/0.1mL.4mg/0.1mL)的PNIPAAm-PEO纳米稀释液后于不同时间点行裂隙灯、检眼镜、视网膜电图以及组织病理学检测。对照组注射0.1mL无菌生理盐水。将所用不同浓度稀释液局部点眼,观察局部组织的刺激反应。结果:兔眼角结膜对检测浓度范围内的PNIPAAm-PEO有良好耐受性,眼部无刺激症状。玻璃体腔内注射1mg和2mg组未见明显视网膜毒性反应。3mg组眼底检查无异常,ERG-b波1~3d下降幅度〉30%,第7~14d略有恢复;第14d光镜下视网膜部分感光细胞外节间隙增宽,外丛状层以内结构空泡变性,细胞排列正常;电镜下各层均有较明显的结构改变,广泛的细胞水肿和空泡变性,细胞间隙增宽,感光细胞膜盘结构基本正常。4mg组ERG-b波波幅下降〉30%;第1~14d组织病理学观察均有明显视网膜结构破坏,广泛空泡变性,部分感光细胞的盘膜崩解,层状结构紊乱、模糊不清。结论:PNIPAAm-PEO纳米粒的眼部耐受性良好,具有用作眼部给药载体的潜力,但大剂量使用时应注意眼部安全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异丙基丙烯酰胺-氧化乙烯 纳米微粒 毒理效应 玻璃体腔注射
下载PDF
玻璃体内注射包载盐酸去甲万古霉素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聚氧化乙烯纳米粒治疗兔眼混合细菌性眼内炎的效果 被引量:3
4
作者 陈翔 王雨生 +3 位作者 王丽曌 陈晓农 徐修礼 马吉献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54-258,共5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内注射包载盐酸去甲万古霉素(norvancomycin,NV)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聚氧化乙烯[poly(N-isopropyl acrylamide)-polyethylene oxide,PNIPAAm-PEO]纳米缓释给药系统(NV-PNIPAAm-PEO)治疗兔混合细菌性眼内炎模型的效果...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内注射包载盐酸去甲万古霉素(norvancomycin,NV)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聚氧化乙烯[poly(N-isopropyl acrylamide)-polyethylene oxide,PNIPAAm-PEO]纳米缓释给药系统(NV-PNIPAAm-PEO)治疗兔混合细菌性眼内炎模型的效果。方法选取健康成年新西兰兔50只,每只随机选取1眼向玻璃体腔内注入100×103CFU.L-1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杆菌混合悬液建立眼内炎模型。建模成功后24h,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1个空白对照组(A组)和4个实验组(B组、C组、D组和E组),每组10眼。A组不作任何处理;B组、C组、D组和E组分别向玻璃体腔内注入0.1mL的空白纳米粒(20g.L-1)、无菌生理盐水、盐酸去甲万古霉素原药(4.4g.L-1)和NV-PNIPAAm-PEO(20g.L-1)。于给药后第1、2、3、7、14、21、28、42天分别进行临床炎症评分、眼部A/B超检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A组、B组和C组各时间点眼内炎病变程度无明显差异;D组和E组炎性反应较A组、B组和C组轻(P<0.005);E组与D组在术后21d内无差异,21d后E组玻璃体腔混浊程度较D组明显减轻(P<0.005)。眼部A/B超检查,术后7d之后A组、B组和C组可见玻璃体内团块状回声伴点状或短线状回声点;D组在42d后仍可见玻璃体腔轻度混浊;E组注药后7-14d可见玻璃体内点线状回声,回声强度较同时期A组、B组和C组弱,21d后未见明显异常回声。组织病理学检查见A组、B组和C组眼球结构被破坏,D组近后极部视盘前方玻璃体腔内少量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E组眼球结构正常,未见典型炎性细胞。结论NV-PNIPAAm-PEO纳米粒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细菌性眼内炎疗效确切,与单纯盐酸去甲万古霉素眼内注射相比,具有缓释及药效持久等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眼内炎 眼感染 去甲万古霉素 N-异丙基丙烯酰胺-氧化乙烯 纳米粒 缓释给药系统
下载PDF
N-Ag共掺杂二氧化钛及光催化降解聚氯乙烯薄膜
5
作者 张宇 王井丽 +2 位作者 林宇航 杜蕾 王犇 《河南化工》 CAS 2024年第8期5-9,共5页
使用钛酸四丁酯、尿素、硝酸银等作原料,用溶胶-凝胶的方法制备了不同浓度N和Ag掺杂二氧化钛(TiO_(2))光催化剂。采用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漫反射(DRS)和光电子能谱(XPS)的测试方法对TiO_(2)和聚氯乙烯(PVC)薄膜的结构、化学成分... 使用钛酸四丁酯、尿素、硝酸银等作原料,用溶胶-凝胶的方法制备了不同浓度N和Ag掺杂二氧化钛(TiO_(2))光催化剂。采用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漫反射(DRS)和光电子能谱(XPS)的测试方法对TiO_(2)和聚氯乙烯(PVC)薄膜的结构、化学成分以及光学性质进行了表征。把PVC薄膜作为目标降解物,使用紫外灯为光源,研究改性后的TiO_(2)在紫外光照射下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N、Ag可有效提高TiO_(2)可见光光催化活性,最佳掺杂比n(Ag)∶n(Ti)=0.3%,n(N)∶n(Ti)=20%,对PVC薄膜的降解效果最好,降解率可达29.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溶胶-凝胶法 氧化钛改性 乙烯薄膜降解
下载PDF
α-烯丙基齐聚氧化乙烯-氧化丙烯甲醚的合成 被引量:6
6
作者 李玉松 徐敬宇 冯芸 《聚氨酯工业》 2002年第1期15-18,共4页
以烯丙醇为起始剂 ,先合成了α 烯丙基齐聚氧化乙烯 氧化丙烯单醇 ;再加入甲醇钠溶液使聚醚的羟基转化为醇钠基团 ;加入一氯甲烷进行封端反应 ,经精制 ,得到α 烯丙基齐聚氧化乙烯 氧化丙烯甲醚。考察了聚醚合成时反应温度、KOH用量... 以烯丙醇为起始剂 ,先合成了α 烯丙基齐聚氧化乙烯 氧化丙烯单醇 ;再加入甲醇钠溶液使聚醚的羟基转化为醇钠基团 ;加入一氯甲烷进行封端反应 ,经精制 ,得到α 烯丙基齐聚氧化乙烯 氧化丙烯甲醚。考察了聚醚合成时反应温度、KOH用量对聚醚羟值的影响 ,尤其研究了聚醚羟基封端工艺中反应条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实验表明采用旋转薄膜蒸发器进行封端反应 ,封端效率高。制备设计相对分子质量为 30 0 0的烯丙基齐聚醚 ,得到的聚醚羟值为 2 2 .3mgKOH/g。当羟基 /甲醇钠 /一氯甲烷摩尔比为 1∶2∶2 .5 ,110℃真空脱甲醇 1h ,加入一氯甲烷后在 80℃反应 1h ,封端率可达 90 %以上。所得低聚物主要用于非水解型 (SiC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烯丙基 氧化乙烯-氧化丙烯甲醚 合成 表面活性剂 封端反应 泡沫匀泡剂 氨酯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负载手性Mn(III)salen配合物催化α-甲基苯乙烯的不对称环氧化反应(英文) 被引量:1
7
作者 徐国津 魏赛丽 +3 位作者 樊颖果 朱丽波 唐玉海 郑元锁 《催化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73-477,共5页
在手性Mn(III)salenCl配合物的5和5'位上引入氨基醇,将其通过轴配位作用负载于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pHEMA)上,并用于离子液体[bmim]PF6中,催化α-甲基苯乙烯的不对称环氧化反应.结果表明,该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和区域选择性,... 在手性Mn(III)salenCl配合物的5和5'位上引入氨基醇,将其通过轴配位作用负载于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pHEMA)上,并用于离子液体[bmim]PF6中,催化α-甲基苯乙烯的不对称环氧化反应.结果表明,该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和区域选择性,对映体过量值(ee)和产率可分别达80%~91%和84%~92%,循环使用5次后催化活性没有明显降低.这可归结为氨基醇和环己二胺中手性碳原子间相互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羟乙酯 负载型Mn(III)salen 不对称环氧化 Α-甲基苯乙烯 离子液体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壳聚糖-钛酸钡/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压电复合涂层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
8
作者 谢喆 杨裕臣 +4 位作者 陈思源 郭正浓 李苗苗 孙诺 王琛 《口腔生物医学》 2024年第3期147-155,共9页
目的:探讨氧化石墨烯-壳聚糖改性的钛酸钡纳米颗粒(BCG-NPs)与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P(VDF-TrFE))复合压电材料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WJ-MSC)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滴涂法在钛表面制备BCG-NPs/P(VDF-TrFE)涂层(BCGP-Ti),对其表面形... 目的:探讨氧化石墨烯-壳聚糖改性的钛酸钡纳米颗粒(BCG-NPs)与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P(VDF-TrFE))复合压电材料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WJ-MSC)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滴涂法在钛表面制备BCG-NPs/P(VDF-TrFE)涂层(BCGP-Ti),对其表面形貌、物相组成、亲水性和压电性能进行表征。通过模拟体液浸泡实验检测样本体外矿化的能力。将hWJ-MSC接种在样本表面,采用CCK-8检测细胞活力,细胞骨架染色观察hWJ-MSC铺展情况,碱性磷酸酶(ALP)和茜素红染色分别评估ALP活性和矿化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成骨分化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将Ti棒与BCGP-Ti棒分别植入SD大鼠股骨,Micro-CT和组织学染色观察骨整合效果。结果: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证实BCGP-Ti涂层成功构建。极化后BCGP-Ti具有良好的压电响应,其亲水性优于Ti和未极化的BCGP-Ti(P<0.01),体外矿化的能力高于Ti和未极化的BCGP-Ti(P<0.01)。hWJ-MSC在极化后BCGP-Ti表面铺展的面积较Ti组增加(P<0.05)。与Ti相比,极化后BCGP-Ti促进hWJ-MSC矿化水平、ALP以及Ⅰ型胶原蛋白(COL1)、Runt相关转录因子(RUNX2)、骨钙素(OCN)等成骨分化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P<0.05),在体内实现更好的骨整合。结论:在钛基表面构建BCG-NPs/P(VDF-TrFE)涂层可诱导hWJ-MSC成骨分化促进骨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钡 偏氟乙烯-三氟乙烯 氧化石墨烯 压电材料 成骨分化
下载PDF
苯氧基修饰的聚(苯乙烯-异丙烯膦酸)磷酸氢锆固载手性Mn~Ⅲ(Salen)及其催化苯乙烯环氧化(英文) 被引量:1
9
作者 邹晓川 石开云 +6 位作者 王存 王跃 邓朝芳 任彦荣 王贵凤 谭脂文 傅相锴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585-1595,共11页
制备了一系列通过苯氧基修饰的聚(苯乙烯-异丙烯膦酸)磷酸氢锆(ZPS-IPPA)轴向固载手性MnⅢ(Salen)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苯乙烯的环氧化反应。催化结果表明:苯氧链接手臂邻位取代基对于环氧化结果有重要影响,相比邻位取代基为-H和-CH3,取... 制备了一系列通过苯氧基修饰的聚(苯乙烯-异丙烯膦酸)磷酸氢锆(ZPS-IPPA)轴向固载手性MnⅢ(Salen)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苯乙烯的环氧化反应。催化结果表明:苯氧链接手臂邻位取代基对于环氧化结果有重要影响,相比邻位取代基为-H和-CH3,取代基为t-Bu基团时,催化剂能够提供更高水平的对映选择性。同时,比较了两种长度几乎一致的链接手臂(-NH-C6H4-NH-,-O-C6H4-O-),结果表明:在没有轴向助剂N-甲基玛琳氮氧化物(NMO)参与下,在间氯过氧苯甲酸(m-CPBA)为氧化剂的体系中,链接手臂-O-C6H4-O-比-NH-C6H4-NH-更有利于取得优异的催化效果。制备的非均相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后催化活性与对映选择性没有明显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丙烯膦酸)磷酸氢锆 手性MnⅢ(Salen)催化剂 苯氧链接手臂 乙烯的不对称环氧化
下载PDF
聚丙烯酸酯-偏二氯乙烯/三氧化二锑复合乳液的制备 被引量:2
10
作者 郑根稳 文胜 王彩霞 《粘接》 CAS 2008年第10期14-16,共3页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聚丙烯酸酯-偏二氯乙烯/三氧化二锑复合乳液,探讨了三氧化二锑含量对复合乳液粒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三氧化二锑质量分数的增加,复合乳液的粒径逐渐增大,复合膜的拉伸强度逐渐提高...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聚丙烯酸酯-偏二氯乙烯/三氧化二锑复合乳液,探讨了三氧化二锑含量对复合乳液粒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三氧化二锑质量分数的增加,复合乳液的粒径逐渐增大,复合膜的拉伸强度逐渐提高,而断裂伸长率逐渐减小。三氧化二锑的加入,提高了聚合物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酯 偏二氯乙烯 氧化二锑 复合乳液 热重分析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二氧化硅杂化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邱凤仙 周钰明 刘举正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9-31,51,共4页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醋酸乙烯酯/二氧化硅杂化聚合物材料;用紫外光谱(UV),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对聚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溶胶抽提结果表明杂化材料体系中凝胶的含量很高;SEM观察了杂化材料的形貌;示差扫...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醋酸乙烯酯/二氧化硅杂化聚合物材料;用紫外光谱(UV),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对聚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溶胶抽提结果表明杂化材料体系中凝胶的含量很高;SEM观察了杂化材料的形貌;示差扫描量热法(DSC)、热重法(TG)测试分析了材料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醋酸乙烯 杂化材料 氧化 性能研究 制备 傅立叶红外光谱 示差扫描量热法 溶胶-凝胶法 合物材料 SEM观察 紫外光谱 结构表征 材料体系 热稳定性 测试分析 热重法 抽提
下载PDF
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被引量:2
12
作者 余天石 黄志明 +1 位作者 朱云新 汤继忠 《聚氯乙烯》 CAS 2008年第8期8-10,共3页
将改性后的纳米二氧化硅加入乳化剂溶液,充分乳化后,加入氯乙烯和丙烯腈乳液进行共聚反应,制得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经过测试,加入纳米二氧化硅的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的热稳定性能和阻燃性能均有所提高。
关键词 乙烯-丙烯腈共 氧化 纳米复合材料 阻燃性能
下载PDF
高取向氢氧化镁的改性及其在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中的应用
13
作者 张金帅 马亚丽 +4 位作者 王海棠 司傲龙 郑强 贾松岩 李雪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1-129,120,共10页
以菱镁矿煅烧得到的轻烧粉(主要成分为MgO)为原料,硝酸铵溶液为蒸氨母液,改变蒸氨条件提高蒸氨转化率,采用氨循环法合成层状高取向Mg(OH)_(2)。研究了蒸氨过程中硝酸铵的起始物质的量浓度(C_(NH_(4)NO_(3)))、蒸氨温度、氨/镁物质的量... 以菱镁矿煅烧得到的轻烧粉(主要成分为MgO)为原料,硝酸铵溶液为蒸氨母液,改变蒸氨条件提高蒸氨转化率,采用氨循环法合成层状高取向Mg(OH)_(2)。研究了蒸氨过程中硝酸铵的起始物质的量浓度(C_(NH_(4)NO_(3)))、蒸氨温度、氨/镁物质的量比对蒸氨转化率的影响;并以制得的Mg(OH)_(2)为研究对象,采用硅烷偶联剂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HD-171)和乙烯基三(β-甲氧基乙氧基)硅烷(HD-172)作为表面改性剂,对Mg(OH)_(2)进行改性,将改性剂HD-171和HD-172改性后Mg(OH)_(2)添加到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中,并对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和阻燃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温度、氨/镁物质的量比是影响蒸氨反应镁离子浸出率的关键因素,成功制备出纯度为99.98%、粒径为1.3μm、六方片状的高取向[I(001)/I(101)=1.3,I为晶面衍射峰强度]Mg(OH)_(2)产物。通过对比改性前后Mg(OH)_(2)的吸油值可知:在反应温度75℃,改性剂HD-171的质量分数为4%,反应60 min的条件下,改性剂HD-171对Mg(OH)_(2)的改性效果最好;在反应温度85℃,改性剂HD-172的质量分数为4%,反应60 min的条件下,改性剂HD-172对Mg(OH)_(2)的改性效果最好。在添加剂的质量分数均为70%的情况下,与未改性Mg(OH)_(2)/EVA复合材料相比,HD-171和HD-172改性Mg(OH)_(2)/EVA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分别提高了4.05和2.53 MPa,氧指数分别提升了2.6%和1.1%,说明HD-171和HD-172改性后的Mg(OH)_(2)可以有效地提高EVA的阻燃性和拉伸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高取向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 硅烷偶联剂 阻燃性 拉伸性能
下载PDF
丙烯酸丁酯-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二氧化钛复合薄膜的制备、表征及性能
14
作者 徐慧 史铁钧 +1 位作者 孙建新 杨兆攀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2011年第4期282-286,共5页
先以丙烯酸丁酯、苯乙烯和丙烯腈为原料,通过种子乳液聚合制得了以聚丙烯酸丁酯为核、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为壳的核壳接枝共聚物ASA;再以钛酸正四丁酯和偶联剂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KH-570)为原料,经水解缩合生成KH-570-g-... 先以丙烯酸丁酯、苯乙烯和丙烯腈为原料,通过种子乳液聚合制得了以聚丙烯酸丁酯为核、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为壳的核壳接枝共聚物ASA;再以钛酸正四丁酯和偶联剂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KH-570)为原料,经水解缩合生成KH-570-g-TiO2粒子。将ASA与KH-570-g-TiO2粒子按照一定比例溶解并超声共混,在普通玻璃表面制得了ASA/TiO2复合薄膜。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热重分析、透射电镜及紫外可见光谱等对产物和薄膜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显示,制得的ASA接枝共聚物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乳液粒子大小均匀,聚丙烯酸丁酯核的平均粒径为60 nm左右,壳的平均厚为20 nm。KH-570水解的羟基与纳米TiO2表面的羟基发生了缩合反应。与纯ASA薄膜相比,ASA/TiO2复合薄膜在紫外区的吸收更强,且最大吸收波长蓝移;复合薄膜的耐热性能要优于纯ASA薄膜,同时耐酸碱性能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丁酯-乙烯-丙烯腈接枝共 纳米二氧化 复合薄膜 核壳结构 表征 紫外吸收性能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介质中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与丙烯酸的接枝反应(英文)
15
作者 李春生 张书香 郑安呐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8-148,共1页
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介质中进行了丙烯酸(AA)与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的接枝反应。接枝率随AA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最高可达15.6%。用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当接枝率达到3.4%时产物表面出现了皱折,而当接枝率达到9.3%时,产物表面有... 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介质中进行了丙烯酸(AA)与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的接枝反应。接枝率随AA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最高可达15.6%。用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当接枝率达到3.4%时产物表面出现了皱折,而当接枝率达到9.3%时,产物表面有颗粒出现,而且其数量和直径随接枝率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 乙烯-丁二烯-乙烯嵌段共 丙烯 接枝
下载PDF
胺化聚(苯乙烯-异丙烯膦酸)-磷酸氢锆轴向负载手性salen Mn(Ⅲ)的制备及其对α-甲基苯乙烯不对称环氧化反应的催化
16
作者 陈俊显 傅相锴 +3 位作者 申红胜 涂小波 龚必伟 邹晓川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174-1179,共6页
以聚(苯乙烯-异丙烯膦酸)-磷酸氢锆(ZPS-IPPA)为载体,通过对载体进行氯甲基化、胺化修饰后与手性Salen Mn(Ⅲ)轴向配位,合成了一种新的固载型手性Salen Mn(Ⅲ)催化剂。采用FTIR、DRUV-Vis、XPS、SEM、TEM等测试技术对催化剂进行表征。... 以聚(苯乙烯-异丙烯膦酸)-磷酸氢锆(ZPS-IPPA)为载体,通过对载体进行氯甲基化、胺化修饰后与手性Salen Mn(Ⅲ)轴向配位,合成了一种新的固载型手性Salen Mn(Ⅲ)催化剂。采用FTIR、DRUV-Vis、XPS、SEM、TEM等测试技术对催化剂进行表征。以次氯酸钠和间氯过氧苯甲酸为氧化剂,考察了固载催化剂对α-甲基苯乙烯不对称环氧化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固载型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比相应均相催化剂略低,但对映体选择性明显提高。在NaClO/PPNO氧化剂体系中0℃反应24h,α-甲基苯乙烯环氧化反应的转化率达68%,对映选择性e.e.值达99%,循环使用8次后催化效果无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丙烯膦酸)-磷酸氢锆(ZPS-IPPA) 手性SalenMn(Ⅲ) 轴向固载催化剂 不对称环氧化 Α-甲基苯乙烯
下载PDF
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两嵌段共聚物薄膜在超临界二氧化碳和丙酮溶剂耦合作用下的形貌演化
17
作者 李亚南 李妍凝 +2 位作者 诸婷婷 包锦标 陈忠仁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2-66,共5页
以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S-b-PMMA)两嵌段共聚物薄膜为考察对象,首先对比研究了PS-b-PMMA薄膜分别在丙酮溶剂和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_2)环境中退火的形貌演变,进而提出利用scCO_2和丙酮溶剂的耦合作用调控嵌段共聚物薄膜的相转变... 以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S-b-PMMA)两嵌段共聚物薄膜为考察对象,首先对比研究了PS-b-PMMA薄膜分别在丙酮溶剂和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_2)环境中退火的形貌演变,进而提出利用scCO_2和丙酮溶剂的耦合作用调控嵌段共聚物薄膜的相转变。实验结果表明,利用scCO_2和丙酮溶剂的耦合作用,能够显著缩短嵌段共聚物薄膜的有序-无序相转变时间,得到高度有序的分相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 薄膜 丙酮 超临界二氧化 相形貌
下载PDF
食品接触材料聚乙烯和聚丙烯中9种抗氧化剂在食品模拟物中的迁移规律研究 被引量:34
18
作者 郭春海 陈瑞春 +2 位作者 马育松 吕红英 艾连峰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20-24,28,共6页
在不同条件下,将含有已知量抗氧化剂的聚乙烯和聚丙烯薄膜,在水、乙酸(3 g/L)、体积分数为10%,50%和95%的乙醇等5种食品模拟物中浸泡,在规定的时间点抽取一定量的浸泡液,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抗氧化剂含量,研究了迁移量及迁移率与... 在不同条件下,将含有已知量抗氧化剂的聚乙烯和聚丙烯薄膜,在水、乙酸(3 g/L)、体积分数为10%,50%和95%的乙醇等5种食品模拟物中浸泡,在规定的时间点抽取一定量的浸泡液,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抗氧化剂含量,研究了迁移量及迁移率与时间、温度、模拟物属性、抗氧化剂初始浓度和聚丙烯材料的厚度等参数的关系。结果表明:食品模拟物的属性对抗氧化剂的迁移行为影响最大;迁移量和迁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材料厚度增加,则抗氧化剂迁移量增加,而迁移率降低;薄膜中抗氧化剂初始浓度越高,则迁移量越大,迁移率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接触材料 丙烯 乙烯 氧化 迁移 食品模拟物
下载PDF
碳纳米管/聚苯乙烯-共-N-聚异丙基丙烯酰胺纳米粒子修饰电极的过氧化氢传感器
19
作者 李佳音 杨占军 李娟 《化学传感器》 CAS 2022年第1期54-58,共5页
该工作制备了碳纳米管/聚苯乙烯-共-N-聚异丙基丙烯酰胺纳米粒子(CNTs/PS-coNIPAm),利用其修饰玻碳电极(GCE)发展了高灵敏的过氧化氢(H_(2)O_(2))电化学传感器。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循环伏安曲线(CV)对制备的修饰材料进行了表征... 该工作制备了碳纳米管/聚苯乙烯-共-N-聚异丙基丙烯酰胺纳米粒子(CNTs/PS-coNIPAm),利用其修饰玻碳电极(GCE)发展了高灵敏的过氧化氢(H_(2)O_(2))电化学传感器。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循环伏安曲线(CV)对制备的修饰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CNTs/PS-coNIPAm修饰电极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优异的电催化活性。与裸电极相比,修饰后的GCE电极对H_(2)O_(2)显示出明显提高的电流信号。CNTs/PS-co-NIPAm为发展新型电化学传感器提供了一条有前景的电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N-异丙基丙烯酰胺 碳纳米管 电化学 氧化
下载PDF
化妆品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二氧化钛复合微球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3
20
作者 罗付生 韩爱军 +1 位作者 杨毅 李凤生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40-42,共3页
根据微粒子设计的原理 ,通过使用搅拌磨和干式冲击设备在微米级 (d50 为 5 0 μm )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微球上包覆一层纳米级 (d50 为 10 0nm)的TiO2 粒子 ,并用扫描电镜观察了所得微粒子的形貌 ,用紫外分光光度仪扫描了其紫外吸... 根据微粒子设计的原理 ,通过使用搅拌磨和干式冲击设备在微米级 (d50 为 5 0 μm )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微球上包覆一层纳米级 (d50 为 10 0nm)的TiO2 粒子 ,并用扫描电镜观察了所得微粒子的形貌 ,用紫外分光光度仪扫描了其紫外吸收谱图 ,发现经复合后的纳米TiO2 粒子的分散性得到明显改善 ,且经复合处理后TiO2 粒子的紫外吸收能力增强了 3倍~ 10倍。并介绍了该复合粒子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 甲基丙烯酸甲酸-氧化 复合微球 制备 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