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乙二醇的生产及其在牙膏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孔凡志 王海娜 仲崇利 《口腔护理用品工业》 CAS 2015年第4期25-27,共3页
简要介绍了聚乙二醇(PEG)生产技术现状,并介绍了聚乙二醇在牙膏中应用的情况,对了解和指导聚乙二醇的生产和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牙膏级 乙二醇生产 聚乙二醇应用 牙膏用保湿剂
下载PDF
聚乙二醇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孙健 《中兽医学杂志》 2013年第6期53-55,共3页
聚乙二醇是相对分子量在200—8000或者8000以上的乙二醇高聚物的总称,是用环氧乙烷与水或用乙二醇逐步加成聚合得到的分子量较小的一类水溶性聚醚。在中国药典及英、美等许多国家药典将聚乙二醇收载为药用辅料,在制剂中应用十分广泛... 聚乙二醇是相对分子量在200—8000或者8000以上的乙二醇高聚物的总称,是用环氧乙烷与水或用乙二醇逐步加成聚合得到的分子量较小的一类水溶性聚醚。在中国药典及英、美等许多国家药典将聚乙二醇收载为药用辅料,在制剂中应用十分广泛。为了聚乙二醇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笔者就近几年来PEG在药物制剂方面的应用研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词 乙二醇 药物制剂 应用
下载PDF
聚乙二醇干扰素ɑ-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儿童慢性丙型肝炎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福隆 黄展华 +4 位作者 彭新明 钟锐锋 杨境程 温美芬 李炽祥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146-147,共2页
目的:总结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 PEG IFN α-2a,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 RBV)治疗124例儿童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所有患儿均给予PEG IFNα-2a和RBV治疗,疗程24~48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4周、12周、24周... 目的:总结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 PEG IFN α-2a,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 RBV)治疗124例儿童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所有患儿均给予PEG IFNα-2a和RBV治疗,疗程24~48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4周、12周、24周、36周、48周、治疗结束后12周及24周,检测患儿血清HCV RNA、血常规、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5项等,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124例中有121例患儿在治疗4周时即获得快速病毒学应答(RVR), HCV RNA已转阴,占97.6%;123例患儿在治疗12周时获得早期病毒学应答(EVR)占99.2%;延迟病毒学应答(DVR)0例;完成全程治疗者占98.4%(122/124)。治疗结束后12周复查114例, HCV RNA继续为阴性,治疗结束后24周时复查86例,均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SVR);另有无应答(NR)1例0.8%(1/124);治疗中反弹(BT)1例0.8%(1/124);治疗后复发0例。主要不良反应为血常规异常、消化道症状、流感样症状、其他病症及精神异常,发生过暂时性的严重不良反应者共10例占8.1%(10/124)。结论: PEG IFNα-2a联合RBV治疗儿童慢性丙型肝炎疗效高、安全性尚好,复发率甚低。对发生的不良反应及时处理,以保证治疗顺利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丙型 慢性 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应用 利巴韦林治疗应用 疗效 不良反应 儿童
下载PDF
聚乙二醇干扰素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胡敏涛 毛燕群 +1 位作者 裴豪 汪铮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209-211,共3页
目的:研究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丙型肝炎(CHC)的疗效与机体免疫状态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前后CHC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T淋巴细胞及NK(自然杀伤细胞)、CTL(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 目的:研究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丙型肝炎(CHC)的疗效与机体免疫状态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前后CHC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T淋巴细胞及NK(自然杀伤细胞)、CTL(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变化。结果:应答组患者血清CD3+、CD4+T淋巴细胞、NK细胞、CD4+/CD8+比值的上升程度及CD8+、CTL细胞的下降程度明显高于无应答组,而持续应答组又相应优于复发组。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后患者的细胞免疫状态明显增强,检测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NK、CTL细胞的变化,可以预测患者干扰素治疗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丙型 慢性 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应用 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苦参素联合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和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50例 被引量:3
5
作者 赵瑞敏 张志强 《中医研究》 2013年第7期37-38,共2页
目的:观察苦参素联合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和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注射液500万U/次,皮下注射,1次/d,30 ... 目的:观察苦参素联合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和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注射液500万U/次,皮下注射,1次/d,30 d后再隔日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服苦参素胶囊,100 mg/次,3次/d。两组均以180 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20例,有效23例,无效7例,有效率占86.00%;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24例,无效14例,有效率占72.00%。两组对比,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参素联合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和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丙型肝炎/中西医结合疗法 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治疗应用 苦参素/治疗应用 临床观察
下载PDF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完全应答HBV感染患者分泌白细胞介素-22的T细胞频数变化研究
6
作者 宋春辉 李元元 +1 位作者 陈黎明 张纪元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333-335,共3页
目的:研究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完全应答HBV感染患者外周血中分泌白细胞介素-22(IL-22)的T细胞频数变化。方法:抽取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发生完全应答HBV感染患者应答点及6个月后以及健康对照者、未进行抗病毒治疗的HBV感染... 目的:研究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完全应答HBV感染患者外周血中分泌白细胞介素-22(IL-22)的T细胞频数变化。方法:抽取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发生完全应答HBV感染患者应答点及6个月后以及健康对照者、未进行抗病毒治疗的HBV感染患者的静脉血,分离血清及外周血单核细胞(PMBC),检测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标志物(HBV-M)、乙型肝炎病毒核酸(HBV DNA)定量、丙氨酸转氨酶(ALT)以及外周血中的IL-22+T细胞的频数。结果:IL-22+T细胞及IL-22+IL-17+、IL-22+IL-17-T细胞的频数在发生应答的时间点均发生升高,6个月后下降,IL-22+T细胞及IL-22+IL-17+T细胞的频数在所有组别均低于健康对照组;而IL-22+IL-17-T细胞的频数在发生应答时间点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6个月后下降到健康对照组水平。结论: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进行抗病毒治疗,能够影响HBV感染者体内IL-22+T细胞的数量与组成,进而影响体内的免疫调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应用 肝炎病毒 乙型 白细胞介素-22+T细胞
下载PDF
干扰素治疗白细胞减少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疗效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高晓红 东冰 +4 位作者 丁锋 屈军校 任迎全 王台 赵培东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77-79,共3页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ylated interferonα-2b,Peg-IFNα-2b)分层方法治疗白细胞(WBC)减少慢性丙型肝炎(CH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组的105例患者分为3组,均使用保肝降酶药物,A组患者初始加用Peg-IFNα-2b,50μg,1次/周,B...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ylated interferonα-2b,Peg-IFNα-2b)分层方法治疗白细胞(WBC)减少慢性丙型肝炎(CH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组的105例患者分为3组,均使用保肝降酶药物,A组患者初始加用Peg-IFNα-2b,50μg,1次/周,B组患者初始加用普通干扰素α(IFN-α)1MU/次,1次/隔日,均皮下注射。两组患者均同时口服利巴韦林300mg/次,3次/d。根据患者反应,逐渐加大IFN剂量,密切监测血常规及不良反应,必要时采用辅助升白细胞药物。最后Peg-IFNα-2b达到80μg/次,1次/周,IFNα达到3MU/次,1次/隔日。C组患者仅使用保肝降酶药物。疗程1年。结果:在治疗1年时A、B、C 3组患者组ALT分别为(34±22)U/L、(67±44)U/L、(154±58)U/L,AST分别为(40±12)U/L、(79±32)U/L、(139±86)U/L;透明质酸(HA)分别为(48.13±30.21)μg/L、(89.34±76.42)μg/L、(201.34±106.21)μg/L,层粘蛋白(LN)分别为(102.1±79.52)μg/L、(239±87.54)μg/L、(536.68±358.35)μg/L,A、B组显著低于C组(P<0.05),A组显著低于B组(P<0.05);腹水出现率分别为0、0、10%;门静脉宽≥1.3cm比率分别为0、3.85%、10%;脾厚>4cm比率分别为4.34%、7.69%、16.67%,A、B组显著低于C组(P<0.05),A组显著低于B组(P<0.05);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CV RNA)<1000IU/ml比率分别为91.30%、59.61%、0;WBC>3.0×109/L比率分别为91.30%、59.61%、0,A、B组显著高于C组(P<0.05),A组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白细胞减少的CHC患者可予干扰素抗病毒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丙型 慢性 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应用 干扰素α(IFNα)/治疗应用 白细胞减少
下载PDF
芪参二莲汤治疗基因Ⅰ型高病毒载量慢性丙型肝炎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6
8
作者 王炳予 袁星星 张雅丽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222-223,250,共3页
目的:观察探讨聚乙醇干扰素-2a(PEG-IFN-2a)联合利巴韦林(RBV)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芪参二莲汤治疗基因Ⅰ型高病毒载量慢性丙型肝炎(CH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05月—2013年03月HCV RNA>4×105IU/ml的I型CHC患者75例,分为... 目的:观察探讨聚乙醇干扰素-2a(PEG-IFN-2a)联合利巴韦林(RBV)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芪参二莲汤治疗基因Ⅰ型高病毒载量慢性丙型肝炎(CH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05月—2013年03月HCV RNA>4×105IU/ml的I型CHC患者75例,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采用PEG-IFN-2a联合RBV的基础上加用芪参二莲汤治疗;对照组37例应用PEG-IFN-2a联合RBV治疗,疗程48周,疗程结束后随访24周。治疗前后进行慢性肝病问卷(CLDQ)计分、肝功能、HCV RNA检测并作对照。结果:治疗患者早期病毒学应答(EVR)为57.89%、治疗结束时病毒应答(ETVR)为76.32%、持续病毒学应答(SVR)为68.42%;对照组分别为51.35%、62.16%、48.65%。两组病毒学应答比较,治疗组EVR、ETVR、SVR较对照组疗效显著,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同时段组间CLDQ计分比较,乏力(FA)、全身症状(SS)、活动(AC)三个维度,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显著,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腹部症状(AS)、情感功能(EF)、焦虑(WO)三个维度,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乏力(FA)、活动(AC)两个维度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对照,其差异均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48周时治疗组患者ALT、AST、TBil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对照组ALT、AST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Bil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48周时,治疗组ALT、TBil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S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骨髓抑制、发热、甲状腺功能异常、胃肠道反应、精神症状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参二莲汤联合PEG-IFN-2a和RBV治疗基因Ⅰ型高病毒载量CHC患者疗效显著,能更明显抑制高载量HCV RNA复制,显著改善患者肝功能,明确减轻不良反应,明显优于单用PEG-IFN-2a联合RBV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参二莲汤临床应用 乙二醇干扰素-2a临床应用 利巴韦林临床应用 慢性丙型肝炎
下载PDF
Lubiprostone:Clinical applications beyond constipation
9
作者 Shailendra Kapoor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9期1147-1147,共1页
In comparison to polyethylene glycol,lubiprostone offers other advantages and is increasingly being used as an adjunctive agent in diagnostic as well as management strategies not only in gastroenterology, but in other... In comparison to polyethylene glycol,lubiprostone offers other advantages and is increasingly being used as an adjunctive agent in diagnostic as well as management strategies not only in gastroenterology, but in other fields.For instance,lubiprostone exerts beneficial effects in cystic fibrosis tissues.It augmernts the chloride secretion in these cells by activating non-cystic fibrosis transmembrane regulator(CFTR) secretion of chloride by afflicted respiratory epithelia. Lubiprostone also seems to improve visualization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during procedures such as colonoscopy.This is especially true if the lubiprostone is administered prior to bowel cleansing with agents such as polyethylene glycol electrolyte(PEG-E). Lubiprostone also enhances and stimulates contraction in colonic as well as gastric muscles and may thus further contribute as a prokinetic agent.Besides these effects,lubiprostone also causes hyperpolarization in other tissues such as uterine muscle cells.This may prove to be of significant clinical benefit in the management of uterine pathologies in the near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BIPROSTONE Cystic fibrosis COLONOSCOPY Uterine muscle Prokinetic agent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