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5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万古霉素-聚富马酸丙二醇酯/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的制备工艺
1
作者 王江华 尹东锋 +6 位作者 滕勇 乌日开西·艾依提 王晓锋 马热艳木·艾尼 蒋厚峰 帕提古丽·艾合麦提 王晶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2510-2517,共8页
背景:万古霉素为骨髓炎治疗首选抗生素之一,局部给药不仅能发挥其抗菌作用,而且还能大幅减少全身不良反应。目的:优选万古霉素-聚富马酸丙二醇酯/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的制备工艺,并考察其体外释放行为及细胞毒性。方法:采用复乳... 背景:万古霉素为骨髓炎治疗首选抗生素之一,局部给药不仅能发挥其抗菌作用,而且还能大幅减少全身不良反应。目的:优选万古霉素-聚富马酸丙二醇酯/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的制备工艺,并考察其体外释放行为及细胞毒性。方法: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W1/O/W2)制备万古霉素-聚富马酸丙二醇酯/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以微球的包封率和载药量为评价指标,应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考察聚富马酸丙二醇酯和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质量比、聚富马酸丙二醇酯和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与万古霉素的质量比、二氯甲烷浓度对制备工艺的影响,对结果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二项式拟合,效应面法优选最佳工艺条件,测量微球的粒径、ζ电位、体外释放行为及细胞毒性。结果与结论:(1)成功制备了微球,优选聚合物微球的最佳制备工艺为:聚富马酸丙二醇酯与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的质量比=2.41、聚富马酸丙二醇酯/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与药物质量比=3.56、CH2Cl2浓度为129.73 g/L,实测平均包封率为83.38%,与预测值相比偏差为0.63%;实测平均载药量为18.19%,与预测值相比偏差为0.55%;(2)最佳工艺制得微球的平均粒径为103.902μm,ζ电位为-21.5 mV;微球体外3 d后累计释药量为(22.90±0.55)%,28 d后累计释放量达(43.57±1.02)%,28 d后微球释药明显增快,42 d时累计释放量为(97.89±1.39)%;微球细胞毒性分级为1级;(3)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微球制备工艺预测性良好,所优化的制备工艺重现性好、简单易行,所制备的微球具有较好的体外缓释特性和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古霉素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富马酸丙二醇酯 微球 复乳溶剂挥发法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体外释药 细胞毒性
下载PDF
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嵌段共聚物载药纳米粒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
作者 柳阳 朱艳华 +3 位作者 孙佳琳 刘霜琪 孟莹 刘剑桥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2274-2277,共4页
目的:为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PEG-PLGA)嵌段共聚物载药纳米粒制备方法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嵌段共聚物""载药纳米粒制备方法""PEG""PLGA"... 目的:为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PEG-PLGA)嵌段共聚物载药纳米粒制备方法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嵌段共聚物""载药纳米粒制备方法""PEG""PLGA""PEG-PLGA"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1998年1月-2017年1月在Pub Med、Springer Link、Science Direct、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对溶剂挥发法、沉淀法、自乳化溶剂扩散法、盐析法等制备方法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246篇,其中有效文献28篇。虽然载药纳米粒制备方法已经解决了操作、耗能及环境污染上的一些难题,但仍然存在常使用毒性较大含氯有机溶剂和难以工业化大生产等问题。前者可通过寻找毒性较小的有机溶剂(如丙酮、乙酸乙酯)来代替和通过对PLGA结构修饰基团或合成方法的改进使其可溶于毒性较小的有机溶剂加以解决;后者可通过研发新型辅料,或是改进制备工艺(如冻干)来改善纳米粒的稳定性和研发新型生产设备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 嵌段共聚物 载药纳米粒制备方法
下载PDF
嗅鞘细胞与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材料的细胞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矫树生 李兵仓 +1 位作者 陈建梅 游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70-373,共4页
目的探讨嗅鞘细胞(olfactory ensheathing cells,OECs)与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DL-lactide-co-gly-colide),PLGA]材料的细胞相容性。方法将新鲜分离的OECs细胞悬液接种于PLGA膜上,然后用倒置相差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细胞生长... 目的探讨嗅鞘细胞(olfactory ensheathing cells,OECs)与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DL-lactide-co-gly-colide),PLGA]材料的细胞相容性。方法将新鲜分离的OECs细胞悬液接种于PLGA膜上,然后用倒置相差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细胞生长及细胞与材料的附着情况;MTT、流式细胞术等方法测定OECs的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变化。结果PLGA膜上培养OECs的形态特征、增殖能力、细胞周期及倍体水平等与正常培养的OECs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LGA生物材料与OECs相容性好,适于构建组织工程化人工神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鞘细胞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细胞相容性 人工神经
下载PDF
不同浓度许旺细胞与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修复损伤周围神经的比较 被引量:6
4
作者 孙焕伟 张铁慧 +2 位作者 由欣岩 任远飞 钟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47期7579-7584,共6页
背景:有研究表明,许旺细胞神经移植复合体具有极强修复自体神经缺损作用,并且许旺细胞在神经再生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目的:比较不同浓度许旺细胞神经移植复合体修复自体神经缺损时周围神经的再生效果。方法:建立坐骨神经缺损模... 背景:有研究表明,许旺细胞神经移植复合体具有极强修复自体神经缺损作用,并且许旺细胞在神经再生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目的:比较不同浓度许旺细胞神经移植复合体修复自体神经缺损时周围神经的再生效果。方法:建立坐骨神经缺损模型大鼠。原代培养大鼠许旺细胞,构建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管-细胞外基质凝胶-许旺细胞神经移植复合体修复坐骨神经缺损模型大鼠。按许旺细胞浓度的不同分为105,106,107,108,109 L-1浓度组,对照组不含许旺细胞。分别于建模后3,6和12周,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测定。建模后12周各组胫骨前肌湿质量测量和组织学观察。结果与结论:建模后3,6和12周,含许旺细胞各浓度的神经移植复合体组各时间点神经传导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108 L-1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优于其他各浓度组(P<0.05)。建模后12周,大鼠胫骨前肌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各浓度许旺细胞神经移植复合体组正常肌纤维数均多于对照组(P<0.05)。其中许旺细胞浓度108,109 L-1浓度组胫骨前肌形态恢复较好,肌纤维细条样、波浪状,同向而行,长短、粗细及疏密大致一致。结果证实,108 L-1许旺细胞神经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移植复合体对缺损坐骨神经再生的促进作用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材料相容性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周围神经 神经再生 坐骨神经 许旺细胞 神经缺损 神经移植物 最佳浓度 人工材料 神经修复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的体外释药规律:具有促进兔静脉皮瓣成活的作用? 被引量:4
5
作者 谢红炬 李明 +1 位作者 邓颖 陈碾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1期10039-10044,共6页
背景:与正常生理性皮瓣相比,静脉皮瓣的主要优点在于摆脱了动脉血管分布区域对传统轴型皮瓣的供区与受区的限制,但其成活率不稳定。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bFGF-polylactic-co-glycolicacid,bFGF-PL... 背景:与正常生理性皮瓣相比,静脉皮瓣的主要优点在于摆脱了动脉血管分布区域对传统轴型皮瓣的供区与受区的限制,但其成活率不稳定。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bFGF-polylactic-co-glycolicacid,bFGF-PLGA)缓释微球对兔静脉皮瓣成活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8-05/10在南华大学完成。材料:健康新西兰大白兔24只,随机分为3组:bFGF-PLGA缓释微球组、空微球组、空白对照组,8只/组。方法:应用正交设计试验进一步优化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微球的制备工艺,采用优化处方制备bFGF-PLGA微球。3组兔均制作侧腹壁静脉皮瓣,术前5d,bFGF-PLGA缓释微球组向皮瓣皮内注射28.85g/L优化处方后的bFGF-PLGA微球3mL(含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0μg),空微球组同法注射同等质量空微球+等量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混合溶液,空白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主要观察指标:考察bFGF-PLGA微球外观形态和粒径分布,检测其载药量、包封率、体外释药性质。术后7d检测皮瓣成活率,取兔皮肤标本行CD34+免疫组化染色,检测CD34+的表达及皮瓣内微血管密度。结果:所制微球表面光滑圆整,球体均匀度好,无粘连现象;微球粒径98%分布在12.50~43.49μm,平均粒径26.93μm,径距0.611±6.60;载药量为[(23.11±0.44)×10-3]%,包封率为(86.51±0.83)%;突释期内微球的体外释放度为27.78%,30d后体外累积释放度高达81.56%,微球的体外释药规律符合Higuichi方程(r=0.997)。空微球组、空白对照组的静脉皮瓣成活率及皮瓣内微血管密度基本相似(P=0.597,P=0.336),但均明显低于bFGF-PLGA缓释微球组(P=0.000)。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bFGF-PLGA能够促进皮瓣与周围建立血供关系,改善皮瓣的成活,并表达较为丰富的CD34+。结论:应用W/O/W复乳-干燥法可成功制备表征良好、载药量和包封率高的bFGF-PLGA微球,该微球通过较长时间地持续释放活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可明显促进兔静脉皮瓣的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微球 缓释 静脉皮瓣
下载PDF
染料木素甲氧基封端的聚乙二醇-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胶束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何礼 金虹 +1 位作者 韩瑞伟 阎雪莹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496-1500,共5页
目的:研究染料木素甲氧基封端的聚乙二醇-乳酸羟基乙酸(Me PEG-PLGA)共聚物胶束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特征。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染料木素在小鼠血浆及各组织(心、肝、脾、肺、肾)中的浓度。色谱柱为Dikma Diamonsil C18,流动相... 目的:研究染料木素甲氧基封端的聚乙二醇-乳酸羟基乙酸(Me PEG-PLGA)共聚物胶束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特征。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染料木素在小鼠血浆及各组织(心、肝、脾、肺、肾)中的浓度。色谱柱为Dikma Diamonsil C18,流动相为甲醇-水(60∶40,V/V),流速为1.0 m L/min,检测波长为260 nm,柱温为35℃,进样量为10μL。48只小鼠分为乳剂组和胶束组,每组24只,分别按40 mg/kg剂量尾静脉注射染料木素乳剂或染料木素Me PEG-PLGA共聚物胶束,检测给药后5、30、90 min血浆及各组织(心、肝、脾、肺、肾)中染料木素的含量,比较两组AUC_(0-90 min)和平均驻留时间(MRT)。结果:胶束组小鼠给药后5、30、90min血浆中染料木素的含量均高于乳剂组,给药后5、30 min肝组织中染料木素的含量均低于乳剂组。与乳剂组比较,胶束组小鼠血浆中染料木素的AUC_(0-90 min)明显增加、MRT明显延长(P<0.01),肝组织中染料木素的AUC_(0-90 min)明显降低、MRT明显缩短(P<0.05),肾组织中染料木素的AUC_(0-90 min)明显增加(P<0.05),其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染料木素制成Me PEGPLGA共聚物胶束后,可增加血浆中染料木素的分布,降低其在肝组织中分布,从而可能会提高治疗效果并降低药物肝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木素 甲氧基封端的乙二醇-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胶束 小鼠 组织分布
下载PDF
载溶菌酶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的形成机制 被引量:5
7
作者 刘源岗 周长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1期6198-6202,共5页
目的:分析载溶菌酶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的形成机制。方法:实验于2005-03/07在暨南大学生物材料研究室完成。采用双乳液法(W/O/W法)制备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通过改变微球的制备条件[初乳时间(15,30,45,60,120s)、初乳... 目的:分析载溶菌酶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的形成机制。方法:实验于2005-03/07在暨南大学生物材料研究室完成。采用双乳液法(W/O/W法)制备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通过改变微球的制备条件[初乳时间(15,30,45,60,120s)、初乳速度(6000,10000,14000,18000,22000r/min)、聚乙烯醇质量浓度(0,5,25,50,100g/L)、复乳时间(0.5,2.5,5,8,11.5h)、复乳速度(200,400,600,800,1000r/min)、初始药物质量浓度(0,20,40,60,80,100g/L)、内/外水相添加剂(吐温-80、葡聚糖、蔗糖、氯化钠)、油相潜溶剂(丙酮、甲醇、乙醇、二甲基亚砜)],制备不同表面结构和内部结构的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扫描电镜下观察微球内/外部结构。结果:制备出不同表面结构和内部结构的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微球表面主要呈3种状态:光滑致密、光滑多孔或粗糙多孔。微球的内部呈多孔洞或核壳结构。①初乳速度较低时(<10000r/min),微球表面以光滑为主,内部多孔,中间有一大的核心;初乳速度较高时(>18000r/min),微球表面较为粗糙,内部孔洞致密,呈蜂巢状。②不同初乳时间制备的微球仍以表面平滑为主,有的微球表面有孔洞,大小在几个微米左右,微球内部仍然是蜂巢状结构。③聚乙烯醇质量浓度影响复乳的稳定性,从而对微球的形成过程影响很大。④复乳时间对微球形成过程的影响较为明显,反应时间过短(<0.5h),微球未充分固化,增加反应时间,球形度相对提高。⑤复乳速度直接影响到复乳体系的稳定。速度较低时(200r/min),形成的微粒体积较大,易形成不规整的大块聚集体。随着搅拌速度的增加,微粒球形度也相应提高。但是当速度过大时(1000r/min),微粒容易破裂形成碎散的不规则聚集体。⑥初始药物质量浓度对微球形成过程的影响很大,药物质量浓度高时(100g/L),微球表面粗糙,碎片较多;药物质量浓度为60g/L时,微球表面光滑,球形度很好。⑦不同的内水相添加剂(吐温-80、葡聚糖、蔗糖、氯化钠)制备的微球球形度均较好,微球表面平滑,但是存在部分微球相互粘连的情况。外水相添加蔗糖和氯化钠,微球的球形度较好,微球之间无粘连。但外水相添加吐温-80,形成的产物体积较大且形成许多不规则的聚集体。外水相添加葡聚糖形成的微球表面粗糙且含较多碎屑。⑧选用不同的油相潜溶剂(丙酮、甲醇、乙醇、二甲基亚砜)均存在部分的微球融合现象。结论:从多角度系统阐述了载溶菌酶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的形成机制。不同的制备条件对微球的结构影响各异,微球的尺寸分布及形态性能是初乳与复乳过程中各种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菌酶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 形成机制
下载PDF
聚乳酸-聚乙二醇共聚物为载体的缓释疫苗微球的制备及特性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徐希明 沈玉萍 +2 位作者 余江南 皋古云 曹建平 《中国药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4期1080-1082,共3页
目的制备缓释疫苗微球。方法以聚乳酸-聚乙二醇共聚物(PELA)为载体,醋酸乙酯为有机溶剂,采用W/O/W溶剂扩散法制备PELA疫苗微球。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微球的形态,激光散射技术测定其粒径分布;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 PAGE)研究微球包裹... 目的制备缓释疫苗微球。方法以聚乳酸-聚乙二醇共聚物(PELA)为载体,醋酸乙酯为有机溶剂,采用W/O/W溶剂扩散法制备PELA疫苗微球。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微球的形态,激光散射技术测定其粒径分布;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 PAGE)研究微球包裹前后疫苗蛋白的稳定性;BCA法测定疫苗微球的载药量和包封率,同时考察疫苗微球的体外释药性能。结果所得微球呈类球形,平均粒径为5.38μm,疫苗微球载药量为5.12%,包封率达75.25%;包裹前后疫苗蛋白的结构稳定; 体外释药结果显示,疫苗微球前3 d以Higuchi方程(r=0.997 7)释放,3 d后则以零级恒速释放(r=0.992 2),28 d累积释药量为69.10%。结论以PELA为载体的疫苗微球具有较高的包封率、载药量和明显的缓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乙二醇共聚物 微球 疫苗 缓释
下载PDF
星形聚乙二醇-聚乳酸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5
9
作者 张安强 林雅铃 +1 位作者 魏芬芬 王炼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4-88,共5页
以不同臂数和分子量的星型聚乙二醇(sPEG)和L-丙交酯为原料,采用开环聚合法合成了以星型聚乙二醇为内部嵌段、聚L-乳酸为外部嵌段的多臂星形聚乙二醇-聚乳酸嵌段共聚物(sPEG-b-PLLA)。研究了sPEG的臂数、分子量及L-丙交酯/sPEG投料比等... 以不同臂数和分子量的星型聚乙二醇(sPEG)和L-丙交酯为原料,采用开环聚合法合成了以星型聚乙二醇为内部嵌段、聚L-乳酸为外部嵌段的多臂星形聚乙二醇-聚乳酸嵌段共聚物(sPEG-b-PLLA)。研究了sPEG的臂数、分子量及L-丙交酯/sPEG投料比等参数对产物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并分别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H-NMR)、凝胶渗透色谱(GPC)、差示扫描量热(DSC)对产物进行了表征,证实所合成的嵌段共聚物具有预期的结构。结果表明,sPEG-b-PLLA为结晶性聚合物,且表现出与PLLA相似的晶型,随着PLLA链段的增加,产物的结晶度也呈增大的趋势;与PLLA相比,sPEG-b-PLLA的接触角随着PEG链段的增多而增大,表明其亲水性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乙二醇-聚乳酸嵌段共聚物 星型乙二醇 开环
下载PDF
聚乙二醇对利福平-聚乳酸-羟基乙酸聚合物缓释微球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宗强 何胤 施建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21-426,共6页
背景: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是优良的药物缓释载体,但缓释微球的突释问题严重影响了其临床应用。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对利福平-聚乳酸-羟基乙酸聚合物缓释微球特征、载药率、包封率、体外释放规律及突释的影响... 背景: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是优良的药物缓释载体,但缓释微球的突释问题严重影响了其临床应用。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对利福平-聚乳酸-羟基乙酸聚合物缓释微球特征、载药率、包封率、体外释放规律及突释的影响。方法:以高分子材料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作为载体,采用复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聚乙二醇-利福平-聚乳酸-羟基乙酸聚合物微球(实验组)和利福平-聚乳酸-羟基乙酸聚合物微球(对照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两组聚合物缓释微球特征,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两组微球在不同时段模拟体液中的利福平药物浓度及累计释放量,计算两组微球的载药量、包封率。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微球表面光滑、粒径减小、分散良好,包封率和载药量明显提高。实验组微球3 h内药物释放量最大,1 d左右药物释放趋于平稳稳定状态,1 d药物累计释放量小于20%;对照组微球3 h内药物释放量最大,约为实验组的1.5倍,1 d左右药物释放也趋于平稳状态。表明聚乙二醇可改善利福平-聚乳酸-羟基乙酸聚合物缓释微球的成球率,减小其粒径,增加其载药量和包封率,控制其突释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缓释材料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 乙二醇 利福平 突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聚乙二醇-聚乳酸共聚物药物载体 被引量:15
11
作者 李晓然 袁晓燕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73-981,共9页
本文综述了聚乙二醇与聚乳酸共聚亲水改性的最新进展,包括嵌段和星型结构聚乙二醇-聚乳酸共聚物(PEG-PLA)及其端基化衍生物的合成。同时概述了该共聚物以胶束、微粒、水凝胶和囊泡形式担载亲水、疏水及蛋白类药物的应用,特别介绍了静电... 本文综述了聚乙二醇与聚乳酸共聚亲水改性的最新进展,包括嵌段和星型结构聚乙二醇-聚乳酸共聚物(PEG-PLA)及其端基化衍生物的合成。同时概述了该共聚物以胶束、微粒、水凝胶和囊泡形式担载亲水、疏水及蛋白类药物的应用,特别介绍了静电纺丝法制备的PEG-PLA超细纤维载体及其释药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醇-聚乳酸共聚物 药物载体 控制释放 静电纺丝
下载PDF
低能电子束辐射改性聚乳酸-聚乙二醇共聚物及其力学性能 被引量:3
12
作者 唐文睿 缪培凯 +6 位作者 曾科 周柯 唐艳 王宜鹏 周鸿飞 刘韬 杨刚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2-95,共4页
通过熔融缩聚法制备了具有良好成膜性的聚乳酸-聚乙二醇共聚物(PLEG),并采用低能电子束辐射改性PLEG薄膜,研究了辐射剂量对其拉伸性能和断裂伸长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加入3%的三聚氰酸三烯丙酯(敏化剂TAC),以80 kGy的剂量辐射后,5#和6#... 通过熔融缩聚法制备了具有良好成膜性的聚乳酸-聚乙二醇共聚物(PLEG),并采用低能电子束辐射改性PLEG薄膜,研究了辐射剂量对其拉伸性能和断裂伸长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加入3%的三聚氰酸三烯丙酯(敏化剂TAC),以80 kGy的剂量辐射后,5#和6#PLEG薄膜的综合力学性能达到最佳,凝胶率分别为54.3%和73.9%,拉伸强度为12.3 MPa和20 MPa,断裂伸长率为283%和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乙二醇共聚物 辐射改性 低能电子束
下载PDF
键合多西紫杉醇的聚乳酸-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抑制作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韶晖 徐效义 +3 位作者 田玉新 王瑞 刘铜军 景遐斌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37-338,共2页
目的研究键合多西紫杉醇(TSD)的聚乳酸-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PLA-PEG/TSD)对人前列腺癌细胞PC-3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 TSD、PLA-PEG/TSD和聚乳酸-聚乙二醇(PLA-PEG)作用于PC-3细胞,应用MTT法检测各组药物在不同浓度下作用24、48、72 h后P... 目的研究键合多西紫杉醇(TSD)的聚乳酸-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PLA-PEG/TSD)对人前列腺癌细胞PC-3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 TSD、PLA-PEG/TSD和聚乳酸-聚乙二醇(PLA-PEG)作用于PC-3细胞,应用MTT法检测各组药物在不同浓度下作用24、48、72 h后PC-3细胞的抑制率,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C-3细胞周期变化,应用电镜观察PC-3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特征。结果 PLA-PEG/TSD和TSD比较,对PC-3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相似(P>0.05),并且两组均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随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加,抑制率逐渐增高。PLA-PEG和对照组比较,对PC-3细胞的增殖没有影响(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PLA-PEG/TSD和TSD两组PC-3细胞明显阻滞于G2/M期,两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镜观察:PLA-PEG/TSD和TSD两组PC-3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特征一致。结论 PLA-PEG/TSD与TSD相比较,抑制PC-3细胞增殖的特点和机制相似,PLA-PEG/TSD在治疗前列腺癌方面有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西紫杉醇 聚乳酸-乙二醇嵌段共聚物 前列腺肿瘤 PC-3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下载PDF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负载坎地沙坦酯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内外评价 被引量:3
14
作者 徐天蛟 刘艳霞 《中国药师》 CAS 2021年第10期1817-1822,共6页
目的:制备坎地沙坦酯纳米粒并考察其生物利用度。方法: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作为载体材料,以聚乙烯醇(PVA)和D-α-维生素E聚乙二醇1000琥珀酸酯(TPGS)共同作为乳化剂,采用乳化溶剂蒸发法制备坎地沙坦酯PLGA-PVA/TPGS纳米粒,通... 目的:制备坎地沙坦酯纳米粒并考察其生物利用度。方法: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作为载体材料,以聚乙烯醇(PVA)和D-α-维生素E聚乙二醇1000琥珀酸酯(TPGS)共同作为乳化剂,采用乳化溶剂蒸发法制备坎地沙坦酯PLGA-PVA/TPGS纳米粒,通过中心复合设计-效应面法实验设计优化得到PLGA-PVA/TPGS纳米粒的最优处方,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坎地沙坦酯PLGA-PVA和PLGA-PVA/TPGS两种纳米粒的微观形态,并比较两种纳米粒的体外药物释放特性;考察坎地沙坦酯PLGA-PVA和PLGA-PVA/TPGS纳米粒经大鼠灌胃给药后的体内药动学特征。结果:坎地沙坦酯PLGA-PVA/TPGS纳米粒的最优处方组成为:PLGA浓度为100 mg·ml^(-1),PVA浓度为15 mg·ml^(-1),TPGS浓度为0.8 mg·ml^(-1),透射电镜下可观察到两种纳米粒分布均匀、无聚集;其体外释药特性均表现为前期释药较快,后期平缓;大鼠体内药动学结果显示,坎地沙坦酯PLGA-PVA和PLGA-PVA/TPGS纳米粒均能提高药物的达峰浓度,增加药物生物利用度,但是坎地沙坦酯PLGA-PVA/TPGS纳米粒提高的更显著(P<0.05)。结论:将坎地沙坦酯制备成PLGA-PVA/TPGS纳米粒能够提高药物在大鼠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对坎地沙坦酯的二次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乙烯醇 D-α-维生素E乙二醇1000琥珀酸酯 乳化溶剂蒸发法 坎地沙坦酯纳米粒 生物利用度
下载PDF
骨形态发生蛋白复合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磷酸三钙填充修复兔股骨下段多孔钛周围骨缺损的生物固定效果 被引量:2
15
作者 彭磊 宋世锋 +6 位作者 王臻 常琪 孙铮 滕勇 李智 孟国林 崔玉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49-452,共4页
背景:课题组前期观察了骨形态发生蛋白复合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磷酸三钙人工骨作为填充材料植入多孔钛周围的组织学变化,但是对于该材料生物固定多孔钛的特点尚未得知。目的:评估骨形态发生蛋白复合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磷酸... 背景:课题组前期观察了骨形态发生蛋白复合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磷酸三钙人工骨作为填充材料植入多孔钛周围的组织学变化,但是对于该材料生物固定多孔钛的特点尚未得知。目的:评估骨形态发生蛋白复合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磷酸三钙三维多孔框架材料修复多孔钛周围骨缺损的生物力学特点。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5-02/2007-09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完成。材料:以负压抽吸法在5×103Pa的压力下将牛骨形态发生蛋白混悬液5mg与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磷酸三钙多孔框架复合。新西兰兔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8只。方法:于股骨内髁上段0.5cm处制造直径6mm,高为10cm的圆柱状全壁缺损。对照组在羟基磷灰石涂层多孔钛周围填充单纯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磷酸三钙材料。实验组在羟基磷灰石涂层多孔钛周围填充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磷酸三钙材料。主要观察指标:填充6,12,24周后取含植入样品的股骨进行生物力学推出测定,测试完毕后标本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所有样品的剪切应力都随时间增长而增大。其中在6,12周实验组剪切应力高于对照组(P<0.05)。扫描电镜观察6周时断裂位置为植入仿生骨-骨界面,金属表面骨组织量较少。12周时断裂面主要发生在植入仿生骨-多孔钛界面或正在重建的编织骨内或编织骨-皮质骨界面。24周时,可以观察到断裂发生在编织骨-皮质骨界面。结论:应用骨形态发生蛋白复合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磷酸三钙材料修复多孔钛周围骨缺损,能够更好地固定生物假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骨形态发生蛋白 磷酸三钙 涂层多孔钛 骨缺损
下载PDF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涂层的释药性能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兴凯 韩伟 +1 位作者 范德增 郑玉峰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9-223,共5页
以乙酸乙酯为溶剂,配制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雷帕霉素溶液,利用滴涂法在316L不锈钢表面制备PLGA载药涂层。于37℃磷酸盐缓冲液(PBS)中进行体外动态药物释放,并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药物释放量。结果表明:PLGA涂层中PLGA... 以乙酸乙酯为溶剂,配制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雷帕霉素溶液,利用滴涂法在316L不锈钢表面制备PLGA载药涂层。于37℃磷酸盐缓冲液(PBS)中进行体外动态药物释放,并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药物释放量。结果表明:PLGA涂层中PLGA分子量越小,羟基乙酸(GA)含量越高,药物释放越快;药物释放量与滴涂量呈线性关系,药物释放率与滴涂量的倒数呈线性关系;涂层中药物含量增加,其释放量也随之增加,而药物释放率先增加后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雷帕霉素 滴涂 药物含量 药物释放
下载PDF
聚乳酸-聚乙二醇共聚物/表面接枝复合纤维材料与成骨细胞的黏附、增殖及活性 被引量:2
17
作者 卢剑 杨振磊 侯任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39期6246-6251,共6页
背景:大量的研究表明,应用于骨组织工程的材料,如羟基磷灰石及高分子聚乳酸等,均对骨缺损的修复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单一的材料在组织相容性及仿生学等特点诸多方面,无法满足骨组织生长的需要,将现有的单一材料进行改性再复合产生新的... 背景:大量的研究表明,应用于骨组织工程的材料,如羟基磷灰石及高分子聚乳酸等,均对骨缺损的修复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单一的材料在组织相容性及仿生学等特点诸多方面,无法满足骨组织生长的需要,将现有的单一材料进行改性再复合产生新的材料是骨组织工程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目的: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共混的聚乳酸-聚乙二醇共聚物/表面接枝羟基磷灰石复合纤维材料,探讨表面接枝羟基磷灰石的引入及其在材料中的含量对成骨细胞在新型材料黏附、增殖和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通过调整静电纺丝溶液中聚乳酸-聚乙二醇共聚物和表面接枝羟基磷灰石的4个质量百分数比例,5%/0%,5%/5%,5%/10%,5%/15%,分别制备的4种新型材料(样品1,2,3,4)与小鼠成骨细胞共培养,在特定的时间点,通过细胞染色、碱性磷酸酶检测等实验方法,获得4种不同材料对与之共培养的成骨细胞的相关数据。通过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价新型材料对成骨细胞黏附、增殖能力及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与结论:在细胞黏附实验中,3组含有表面接枝羟基磷灰石成分的新型材料与不含的材料相比,细胞数量均增长明显,各组细胞增殖情况和碱性磷酸酶活性从高到低依次为样品3组>样品4组>样品2组>样品1组(P<0.05)。结果证实,聚乳酸-聚乙二醇共聚物中引入表面接枝羟基磷灰石后其生物活性得到提高,且新型材料中表面接枝羟基磷灰石含量可影响材料与成骨细胞相容性及细胞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骨生物材料 聚乳酸-乙二醇共聚物 表面接枝羟基磷灰石 碱性磷酸酶 聚乳酸 复合材料 生物相容性 黏附 增殖 细胞活性
下载PDF
聚乳酸-聚乙二醇共聚物的生物学效应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廖雪雁 梁争论 +4 位作者 周绍兵 张华远 李孝红 邓先模 李河民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15-215,共1页
关键词 聚乳酸-乙二醇共聚物 效应研究 生物学 药物控释系统 聚乳酸(PLA) 生物降解材料 生物相容性 FDA批准 乙醇酸 载体材料
下载PDF
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的制备及其表面修饰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淑青 张叶萍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2-75,共4页
目的:促进生物可降解聚合物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纳米粒作为蛋白、多肽类药物投递载体的应用。方法:综述近几年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及其参数,并概述其纳米粒的表面修饰手段。结果: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的制... 目的:促进生物可降解聚合物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纳米粒作为蛋白、多肽类药物投递载体的应用。方法:综述近几年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及其参数,并概述其纳米粒的表面修饰手段。结果: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乳化-溶剂挥发法、相转变法、乳化-扩散法、沉淀法、盐析法以及高压乳匀法。制备纳米粒的一个关键性参数是表面活性剂/稳定剂。纳米粒表面修饰最常用聚乙二醇。结论: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作为一种新型的给药系统富有前景,可广泛应用于亲水性和疏水性药物,尤其是蛋白、疫苗、生物大分子的给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纳米粒 制备 乙二醇 表面修饰
下载PDF
载睫状神经营养因子聚乙二醇-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泡联合超声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
20
作者 王文婷 刘苏 +1 位作者 王志刚 周希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75-879,共5页
目的制备载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的聚乙二醇(PEG)-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超声微泡造影剂(CNTF-PEG-PLGA),观察其联合超声对视神经损伤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双乳化法制备CNTF-PEG-PLGA,并检测其基本特... 目的制备载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的聚乙二醇(PEG)-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超声微泡造影剂(CNTF-PEG-PLGA),观察其联合超声对视神经损伤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双乳化法制备CNTF-PEG-PLGA,并检测其基本特性。随机选取SD大鼠145只(双眼兼用),将其分为7组,采用视神经钳夹法制作大鼠视神经损伤模型。治疗后应用荧光金(FG)逆行标记法比较各组大鼠RGCs存活数;视网膜组织病理切片观察视网膜的形态结构改变,评价载药微泡及联合超声的安全性;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大鼠视网膜GAP-43的表达情况。结果CNTF-PEG-PLGA微泡平均粒径(312.5±57.35)nm,包封率62.35%,载药量0.298μg/mg,体外释放28天时微泡释放率达93.60%。FG标记RGCs示,在每个观察时间点G组平均RGCs计数均显著高于其他各损伤组(P<0.05),但仍低于A组(P<0.05);G组GAP-43表达可持续到伤后4周,且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视网膜组织病理切片示玻璃体腔注射微泡后视网膜未见明显炎性细胞浸润现象。结论载睫状神经营养因子PEG-PLGA微泡联合超声可增强药物对视神经损伤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延长药物作用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醇-乳酸 羟基乙酸共聚物 超声学 微泡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