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氟尿嘧啶聚乙二醇-聚十六烷基氰丙烯酸酯纳米粒的制备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婷 贾军 +5 位作者 王东凯 叶林茂 张晓君 崔文奇 冷迪 李翔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2039-2043,2047,共6页
目的:以聚乙二醇-聚十六烷基氰丙烯酸酯(PEG-PHDCA)聚合物制备5-氟尿嘧啶(5-Fu)纳米粒,并对其进行体外释药研究。方法:采用溶剂扩散法制备5-Fu PEG-PHDCA纳米粒,在单因素基础上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得到最佳处方,并对5-Fu聚合物纳米粒的... 目的:以聚乙二醇-聚十六烷基氰丙烯酸酯(PEG-PHDCA)聚合物制备5-氟尿嘧啶(5-Fu)纳米粒,并对其进行体外释药研究。方法:采用溶剂扩散法制备5-Fu PEG-PHDCA纳米粒,在单因素基础上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得到最佳处方,并对5-Fu聚合物纳米粒的粒径、Zeta电位、载药量、包封率和体外释放进行了研究。结果:制得的5-Fu聚合物纳米粒的平均粒径为132 nm,Zeta电位为-(12±2)V,载药量为12.3%,包封率为48.8%。体外释放研究发现,5-Fu PEG-PHDCA纳米粒释药近似符合H iguchi释药模型:Q=0.5644+8.386t1/2(r=0.9960)。结论:采用溶剂扩散法制备5-Fu聚合物纳米粒方法简单,重现性好,其体外释放显示出明显缓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氟尿嘧啶 聚乙二醇.聚十六烷基氰丙烯酸酯 纳米粒 溶剂扩散法 体外释放
下载PDF
聚乙二醇化聚十六烷基氰基丙烯酸酯的合成及其作为纳米药物载体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丛瑶 沈利君 +2 位作者 孔毅 翁建华 叶晓莉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1780-1785,共6页
目的:合成有机聚合物聚乙二醇化聚十六烷基氰基丙烯酸酯(m PEG-PHDCA),制备载药m PEG-PHDCA纳米粒,并研究其体外释药行为。方法:采用Knoevenagel反应和阴离子聚合反应合成m PEG-PHDCA,通过核磁共振氢谱(1H-NMR)进行表征,凝胶渗透色谱(G... 目的:合成有机聚合物聚乙二醇化聚十六烷基氰基丙烯酸酯(m PEG-PHDCA),制备载药m PEG-PHDCA纳米粒,并研究其体外释药行为。方法:采用Knoevenagel反应和阴离子聚合反应合成m PEG-PHDCA,通过核磁共振氢谱(1H-NMR)进行表征,凝胶渗透色谱(GPC)法测定重均分子量和多分散系数(PDI)。以阿霉素为模型药,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载阿霉素的m PEGPHDCA纳米粒,透射电镜观察其微观形貌,粒径仪测定其粒径和Zeta电位。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纳米粒中阿霉素的含量并计算载药量和包封率,透析袋法考察其体外释药特性,比较其与阿霉素溶液的体外释药效果。结果:经过1H-NMR和GPC表征,成功合成m PEG-PHDCA,重均分子量约为6 000,PDI为1.13。所制载阿霉素的m PEG-PHDCA纳米粒呈圆球颗粒状,表面光滑、大小均匀、分布良好,无团聚现象,粒径、Zeta电位、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94.61±3.91)nm、(-11.68±0.83)m V、(2.17±0.67)%、(79.54±4.66)%(n=3)。载阿霉素的m PEG-PHDCA纳米粒48 h的体外累积释药率达到85.38%,释药曲线符合Weibull方程(R2=0.979 4);阿霉素溶液体外4 h已基本释药完全。结论:成功合成具有良好载药性能、生物相容性和缓释特性的m PEG-PHDCA,其有望成为新型纳米递药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醇十六烷基丙烯酸酯 纳米粒 缓释特性 阿霉素
下载PDF
聚乙二醇-聚十六烷基氰丙烯酸酯聚合物及其纳米粒的制备 被引量:1
3
作者 黄敏 吴伟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52-155,共4页
聚乙二醇氰乙酸酯和十六烷基氰乙酸酯聚合得到两亲性的标题聚合物,通过IR、1HNMR及凝胶渗透色谱法等确证结构。将此聚合物用溶剂-非溶剂法所制得的纳米粒粒径为100~400nm,分布均匀。
关键词 乙二醇-十六烷基丙烯酸酯 制备 纳米粒 中间体
下载PDF
聚乙二醇化聚十六烷基氰基丙烯酸酯两亲共聚物及其纳米载体
4
作者 施斌 裴元英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88-491,共4页
目的介绍聚乙二醇化聚十六烷基氰基丙烯酸酯两亲共聚物及其纳米载体。方法查阅大量国内外代表性文献,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结果综述了该类载体的合成、纳米粒的制备、表征、载药和体内外特点结论聚乙二醇化聚十六烷基氰基丙烯酸酯两亲... 目的介绍聚乙二醇化聚十六烷基氰基丙烯酸酯两亲共聚物及其纳米载体。方法查阅大量国内外代表性文献,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结果综述了该类载体的合成、纳米粒的制备、表征、载药和体内外特点结论聚乙二醇化聚十六烷基氰基丙烯酸酯两亲共聚物是医药领域中的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将推动载体给药系统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醇十六烷基丙烯酸酯 两亲共 纳米粒
下载PDF
十二烷基苯磺酸催化合成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蒋笃孝 宋龄瑛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25-27,共3页
用十二烷基苯磺酸作酯化催化剂 ,制备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考察了催化酯化反应的各种影响因素 ,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 ,产品收率达 98%。
关键词 十二烷基苯磺酸 乙二醇 丙烯酸酯 酯化
下载PDF
二乙二醇十八烷基醚单甲基丙烯酸酯及其聚合物的制备和表征 被引量:7
6
作者 张智力 唐孝芬 +2 位作者 孟洁云 张兴祥 石海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75-179,共5页
以二乙二醇十八烷基醚和甲基丙烯酰氯为原料,采用醇钠-酰氯法合成了二乙二醇十八烷基醚单甲基丙烯酸酯(DEGOEMA),并利用自由基聚合得到聚(二乙二醇十八烷基醚单甲基丙烯酸酯)(PDEGOEMA).采用凝胶渗透色谱(GPC)分析测试了PDEGOEMA的分子... 以二乙二醇十八烷基醚和甲基丙烯酰氯为原料,采用醇钠-酰氯法合成了二乙二醇十八烷基醚单甲基丙烯酸酯(DEGOEMA),并利用自由基聚合得到聚(二乙二醇十八烷基醚单甲基丙烯酸酯)(PDEGOEMA).采用凝胶渗透色谱(GPC)分析测试了PDEGOEMA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差示扫描量热(DSC)、热重(TG)和X射线衍射(XRD)对DEGOEMA和PDEGOEMA的结构、相变行为、热稳定性和晶体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新型单体及其聚合物是一种具有稳定的结构、良好的结晶性能、高相变焓及良好热稳定性的相变材料.PDEGOEMA的起始吸热温度为41℃,起始放热温度为36℃,热焓为73 J/g,在314℃以下热稳定性良好,可用于加工或使用温度较高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物相变材料 梳状合物 自由基 (二乙二醇十八烷基醚单甲基丙烯酸酯)
下载PDF
采用低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醋酸乙烯酯与丁基丙烯酸酯的半批量乳液共聚反应
7
《化工科技市场》 CAS 2002年第9期34-34,共1页
关键词 过硫酸铵 烷基乙二醇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引发剂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醋酸乙烯酯 丁基丙烯酸酯 半批量乳液共反应 希腊
下载PDF
两亲性含巯基寡糖糖脂单巯基双十六烷基醚聚乙二醇寡糖
8
作者 郑海富 夏勋荣 +2 位作者 顾佳雨 李明明 夏炎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3年第5期57-60,共4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两亲性复合物的合成方法,该复合物由含巯基的寡糖糖脂、单巯基双十六烷基醚和聚乙二醇寡糖组成。通过巯基化反应、配体交换反应和酯化反应等有机合成方法,成功合成了该复合物。结构表征和性质分析结果表明,该复合物...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两亲性复合物的合成方法,该复合物由含巯基的寡糖糖脂、单巯基双十六烷基醚和聚乙二醇寡糖组成。通过巯基化反应、配体交换反应和酯化反应等有机合成方法,成功合成了该复合物。结构表征和性质分析结果表明,该复合物具有良好的表面张力和界面活性性能,适用于药物传递系统和生物传感器的载体。研究人员对其在这些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探索了其在其他潜在应用领域的发展前景。本研究为新型两亲性复合物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新思路和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亲性 寡糖糖脂 单巯基双十六烷基 乙二醇 药物传递 生物传感器
下载PDF
低皂高稳丙烯酸酯单体细乳液的制备 Ⅰ.乳液稳定性影响因素 被引量:1
9
作者 艾照全 周奇龙 +1 位作者 熊桂荣 张洪涛 《胶体与聚合物》 2004年第3期8-11,共4页
研究在低乳化剂浓度 (约 0 .2 %,基于水 )条件下 ,丙烯酸酯细乳液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及高稳定细乳液的制备方法。结果表明乳化剂的优劣顺序为十六烷基硫酸钠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十二烷基硫酸钠 >十二烷基聚十五氧乙烯醚 ;... 研究在低乳化剂浓度 (约 0 .2 %,基于水 )条件下 ,丙烯酸酯细乳液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及高稳定细乳液的制备方法。结果表明乳化剂的优劣顺序为十六烷基硫酸钠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十二烷基硫酸钠 >十二烷基聚十五氧乙烯醚 ;与乳化剂碳链长度相近的助乳化剂优于其他助乳化剂 ;当用搅拌乳化时脂肪醇优于同碳链的烃 ,当用超声波乳化时 ,结果相反 ;加分散相前的分散强度愈高 ,时间愈长 ,乳液稳定性愈高 ;加分散相后的乳化强度一定时 ,乳液稳定性有一最大值 ,达到最大稳定性的时间有一最佳值 ,乳化强度愈高 ,这一最大值愈大 ,达到最大值所需时间愈短 ;分散相水溶性愈大的乳液稳定性愈差 ;乳化与贮存温度也对乳液稳定性有很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酯细乳液 超声波乳化 高稳定乳液 乳化剂 十六烷基硫酸钠 十二烷基硫酸钠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十六 正十二醇 1.2-正十二二醇 正庚烷 正辛醇 甲基丙烯酸甲酯 壬基酚十氧乙烯醚 十二烷基十五氧乙烯醚 搅拌乳化 稳定性
下载PDF
D_4-丙烯酸酯预乳液稳定性的实验研究
10
作者 陈盛明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第3期262-264,共3页
采用单因素法探讨了影响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丙烯酸酯预乳化液稳定性的因素。实验表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OP-10)(配比1∶3)复合乳化剂用量为单体质量的6%,10%的PVA1799保护胶体用量为单体质量的30%~40%,体... 采用单因素法探讨了影响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丙烯酸酯预乳化液稳定性的因素。实验表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OP-10)(配比1∶3)复合乳化剂用量为单体质量的6%,10%的PVA1799保护胶体用量为单体质量的30%~40%,体系pH值5~6,乳化温度50℃时,D4-丙烯酸酯预乳化液的稳定性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酯 乳液稳定性 实验研究 乙二醇辛基苯基醚 八甲基环四硅氧烷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单体质量 复合乳化剂 单因素法 保护胶体 乳化温度 乳化液 pH值 用量
下载PDF
聚乙二醇萃取-铬天青S显色分光光度法测定聚烯烃树脂中的铁 被引量:4
11
作者 吴丽香 石洪波 《分析仪器》 CAS 2005年第1期30-33,共4页
以聚乙二醇 -硫酸铵 -铝为萃取剂、铬天青S -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为显色剂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聚烯烃树脂中的铁。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 6 82nm。铁含量在 0~ 5 μg/ 2 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摩尔吸光系数ε =5 .5× 10 4L... 以聚乙二醇 -硫酸铵 -铝为萃取剂、铬天青S -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为显色剂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聚烯烃树脂中的铁。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 6 82nm。铁含量在 0~ 5 μg/ 2 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摩尔吸光系数ε =5 .5× 10 4L·mol-1·cm-1,相关系数r=0 .9997。人工合成样品的平均回收率为 10 1.3% ,RSD为 0 .98%。用该方法测定了聚乙烯树脂和聚丙烯树脂中的铁 ,其RSD分别为 1.3%和 0 .76 % ,加标回收率分别为 10 0 .0 %和10 1.2 %。实验证明 ,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对环境无污染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天青S 实验证明 摩尔吸光系数 分光光度法 乙二醇 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 显色剂 烯烃树脂 乙烯树脂 萃取
下载PDF
超支化聚酯对PET非等温结晶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晶如 李春霞 +1 位作者 朱杰 俞强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共4页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2种不同端基的超支化聚酯(HBP)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非等温结晶行为的影响,用莫志深法对非等温结晶动力学进行了分析,通过偏光显微镜(POM)观察了各体系的结晶形态。结果表明:PET和PET/HBP的非等温...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2种不同端基的超支化聚酯(HBP)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非等温结晶行为的影响,用莫志深法对非等温结晶动力学进行了分析,通过偏光显微镜(POM)观察了各体系的结晶形态。结果表明:PET和PET/HBP的非等温结晶过程可用莫志深动力学方程来描述;HBP的加入并没有改变PET的结晶成核机理和生长方式;端羟基超支化聚酯(HBP-OH)的加入使得PET的结晶速率变慢,对晶体生长起到了抑制作用;端十六烷基超支化聚酯(HBP-C16)在PET中起到了很好的结晶促进剂作用,能够促进PET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苯二甲酸乙二醇 非等温结晶 超支化 十六烷基超支化
下载PDF
无氰电镀光亮Sn—Cu合金电解液
13
作者 覃奇贤 《电镀与精饰》 CAS 2005年第3期34-34,共1页
发明了一种能在宽广的阴极电流密度范围内获得光亮SnCu合金镀层的电解液,该电解液为无氰化物的水溶液。电解液中含有亚锡盐、铜盐、有机磺酸、分散剂和光亮剂。亚锡盐为有机磺酸盐、铜盐也采用有机磺酸盐,分散剂至少由下列两种化合物... 发明了一种能在宽广的阴极电流密度范围内获得光亮SnCu合金镀层的电解液,该电解液为无氰化物的水溶液。电解液中含有亚锡盐、铜盐、有机磺酸、分散剂和光亮剂。亚锡盐为有机磺酸盐、铜盐也采用有机磺酸盐,分散剂至少由下列两种化合物组成:聚氧乙烯烷基酚基醚、聚氧乙烯烷基醚和烯基乙二醇烷基醚。光亮剂可由下列化合物中选择:脂肪或芳香醛、脂肪或芳香酮、脂肪族羧酸或其混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液 电镀 氧乙烯烷基 Cu SN 电流密度范围 脂肪族羧酸 合金镀层 有机磺酸 亚锡盐 光亮剂 分散剂 磺酸盐 化合物 水溶液 化物 乙二醇 芳香醛 芳香酮 混合物 铜盐
下载PDF
蒙脱土的有机复合改性及其表征 被引量:17
14
作者 潘祥江 张勇 +1 位作者 李明 袁茂全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4-57,共4页
采用有机复合改性的方法制备了改性蒙脱土 ,并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通过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聚乙二醇 (PEG)复合物的有机改性 ,使蒙脱土层间距离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同时使该有机蒙脱土中有机物含量提高 ;在研究范围内 ,聚乙... 采用有机复合改性的方法制备了改性蒙脱土 ,并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通过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聚乙二醇 (PEG)复合物的有机改性 ,使蒙脱土层间距离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同时使该有机蒙脱土中有机物含量提高 ;在研究范围内 ,聚乙二醇摩尔质量越小 ,增大蒙脱土的层间距的作用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脱土 有机改性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乙二醇 层间距
下载PDF
制备参数对高比表面积介孔催化剂La-Co-Zr-O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邹志强 孟明 +1 位作者 李倩 查宇清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213-1219,共7页
采用双表面活性剂模板(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的混合物)分解法制备了不同原子比(nLa+nCo)/(nLa+nCo+nZr)和不同温度焙烧的系列介孔混合氧化物催化剂La-Co-Zr-O。运用XRD、N2吸附/脱附、XPS和H2-TPR等技术对催化剂进... 采用双表面活性剂模板(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的混合物)分解法制备了不同原子比(nLa+nCo)/(nLa+nCo+nZr)和不同温度焙烧的系列介孔混合氧化物催化剂La-Co-Zr-O。运用XRD、N2吸附/脱附、XPS和H2-TPR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以CO和C3H8氧化为模型反应,考察了组分配比和焙烧温度等参数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比表面积和孔径测试结果表明,样品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108~266m2·g-1)和分布集中的孔径(3.4~3.9nm),Zr含量较高的样品比表面积较大。XRD结果表明,样品中的活性组分钴物种主要以Co3O4形式存在;XPS和H2-TPR结果表明,样品中可还原的晶格氧的数量、活动度以及表面钴原子浓度均与催化剂对CO和C3H8的氧化性能密切相关。原子比为0.5的样品中,较多的晶格氧易于在相对低温下还原;而原子比为0.7的样品表面钴原子浓度较高,这使得两样品均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经650℃焙烧的样品仍保持较高的比表面积(108m2·g-1)和分布集中的介孔孔径(最可几孔径约3.8nm),且催化活性下降幅度也很小,表明该系列介孔催化剂具有优良的抗烧结能力和介孔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Co-Zr-O催化剂 CO氧化 C3H8氧化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乙二醇辛基苯基醚
下载PDF
多孔氧化钛薄膜的制备及结构的探讨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岩 徐明霞 吕莹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F05期341-343,共3页
介绍了模板剂法制备多孔氧化钛薄膜的机理、工艺及影响薄膜结构的因素。实验采用溶胶-凝胶工艺.以钛酸丁酯为前驱体,二乙醇胺为络合剂,分别选用聚乙二醇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剂配制溶胶,制备多孔薄膜,通过SEM观察薄膜的表... 介绍了模板剂法制备多孔氧化钛薄膜的机理、工艺及影响薄膜结构的因素。实验采用溶胶-凝胶工艺.以钛酸丁酯为前驱体,二乙醇胺为络合剂,分别选用聚乙二醇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剂配制溶胶,制备多孔薄膜,通过SEM观察薄膜的表面结构。实验表明:随着模板剂分子量、用量,镀膜焙烧工艺的改变,薄膜表面孔的数量、分布、及孔径大小也随之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钛 溶胶-凝胶法 乙二醇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多孔薄膜
下载PDF
介孔混合氧化物催化剂LA-CO-ZR-O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
17
作者 邹志强 孟明 +3 位作者 查宇清 谢亚宁 胡天斗 刘涛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9-134,共6页
采用柠檬酸络合-有机模板剂分解法制备了(La+Co)/(La+Co+Zr)原子比为0.5的La-Co-Zr-O催化剂,并与传统的共沉淀法制备的La-Co-Zr-O催化剂进行比较,N2物理吸附结果表明,采用模板剂法制备的催化剂样品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96.... 采用柠檬酸络合-有机模板剂分解法制备了(La+Co)/(La+Co+Zr)原子比为0.5的La-Co-Zr-O催化剂,并与传统的共沉淀法制备的La-Co-Zr-O催化剂进行比较,N2物理吸附结果表明,采用模板剂法制备的催化剂样品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96.6~117.6m^2/g)和十分均匀的孔径(3.5~4.3nm);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表征结果一致表明,催化剂中活性组分主要为高分散的Co3O4微晶(粒径为23~33nm),模板剂法制备的催化剂中所有组分的分散性均优于共沉淀法制备的催化剂.程序升温还原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混合模板剂制备的催化剂中Co3O4更容易被还原,Co-O键的活动度与催化剂催化氧化反应的活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材料 氧化镧 氧化钴 氧化锆 一氧化碳 催化氧化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乙二醇辛基苯基醚
下载PDF
分散剂对HA粒径及形貌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青竹 杨参军 王海波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1-53,共3页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聚乙二醇(PEG)为分散剂,采用包覆沉淀法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HA)胶体,经干燥和烧结后获得HA粉体,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考察了所得粉体的物相和形貌。结果表明,CTAB或PEG的添加量均对羟基磷...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聚乙二醇(PEG)为分散剂,采用包覆沉淀法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HA)胶体,经干燥和烧结后获得HA粉体,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考察了所得粉体的物相和形貌。结果表明,CTAB或PEG的添加量均对羟基磷灰石颗粒的形状和粒径有影响,控制合适的添加量可以使粒径变小,长径比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乙二醇 分散
下载PDF
阳离子载基因MePEG-PLGA纳米粒的制备及优化处方的筛选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菲菲 龙大宏 《解剖学研究》 CAS 2011年第2期95-100,共6页
目的建立纳米粒沉淀法制备阳离子甲氧基封端的聚乙二醇-聚乳酸聚乙醇酸嵌段聚合物(MePEG-PLGA)纳米粒的方法。方法本研究利用单因素设计和正交实验选定最优实验方案,并对纳米粒的物理性质如表面形态,粒径分布、Zeta电位、DNA结合率,保护... 目的建立纳米粒沉淀法制备阳离子甲氧基封端的聚乙二醇-聚乳酸聚乙醇酸嵌段聚合物(MePEG-PLGA)纳米粒的方法。方法本研究利用单因素设计和正交实验选定最优实验方案,并对纳米粒的物理性质如表面形态,粒径分布、Zeta电位、DNA结合率,保护DNA能力进行考察。结果最优条件制备得到的纳米粒粒径大小为89.7 nm,表面电位为28.3 mV,透射电镜下的纳米粒颗粒分散,大小均匀,表面光滑,呈球形分布,DNA结合率为80%,并能很好地保护所载基因不受核酸酶降解。结论利用纳米粒沉淀法制备得到的阳离子纳米粒有望成为高效的基因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羟基乙酸共 乙二醇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纳米粒沉淀法
下载PDF
硫酸盐体系中直流电沉积参数对纳米晶锌镀层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邬明钰 辛森森 +1 位作者 伍玉琴 李谋成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42-45,共4页
酸性硫酸盐直流电沉积纳米晶锌镀层比脉冲电沉积投入小、时间短、操作简单。为此,采用直流电沉积工艺在酸性硫酸锌镀液体系中制备了纳米晶锌镀层,并对沉积工艺参数进行了优选。运用XRD,SEM,AFM等研究了添加剂、pH值、温度等对纳米晶锌... 酸性硫酸盐直流电沉积纳米晶锌镀层比脉冲电沉积投入小、时间短、操作简单。为此,采用直流电沉积工艺在酸性硫酸锌镀液体系中制备了纳米晶锌镀层,并对沉积工艺参数进行了优选。运用XRD,SEM,AFM等研究了添加剂、pH值、温度等对纳米晶锌镀层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基础镀液中加入0.2g/L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0.2g/L苄叉丙酮(BA)和0.2g/L聚乙二醇(PEG)混合剂,在镀液pH=2,温度25℃,电流密度为1.0A/cm2时,可获得光亮致密的纳米晶锌镀层,其平均晶粒尺寸最小约为38.6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镀层 酸性硫酸盐体系 直流电沉积 纳米晶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苄叉丙酮 乙二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