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乙烯亚胺(PEI)改性UiO-66对钯(Ⅱ)吸附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宋国林 芦英 +1 位作者 于梦圆 李丘林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249-254,共6页
钯是电子、催化、医药、首饰等诸多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料,但是钯在地壳中的含量十分稀少,并且价格非常昂贵,因而分离和回收钯具有重要意义。本工作采用浸渍后处理法对溶剂热法合成获得的UiO-66进行聚乙烯亚胺(PEI)改性,当PEI含量为UiO... 钯是电子、催化、医药、首饰等诸多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料,但是钯在地壳中的含量十分稀少,并且价格非常昂贵,因而分离和回收钯具有重要意义。本工作采用浸渍后处理法对溶剂热法合成获得的UiO-66进行聚乙烯亚胺(PEI)改性,当PEI含量为UiO-66的20%(质量分数,下同)时,制得的PEI@UiO-66对Pd(Ⅱ)溶液(2 000 mg/L)的吸附量可达145 mg/g,较未改性前提升126.6%;通过在浸渍后处理工艺中引入硅烷偶联剂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能够有效改善PEI和UiO-66间的界面结合,当KH550含量为UiO-66的5%时,PEI@KH550@UiO-66对Pd(Ⅱ)溶液(2 000 mg/L)的吸附量达到178 mg/g,较PEI@UiO-66提升22.8%,较未改性UiO-66则提升178.1%。PEI@UiO-66和PEI@KH550@UiO-66对Pd(Ⅱ)吸附机理除了锆基团簇同PdCl_(4)^(2-)之间的电子偏移,还存在质子化的氨基同PdCl_(4)^(2-)之间的电子偏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iO-66聚乙烯胺(pei)γ-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浸渍改性 Pd(Ⅱ)吸附
下载PDF
聚乙烯亚胺功能化石墨烯修饰电极同时测定抗坏血酸、多巴胺、尿酸和色氨酸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冲 贾丽萍 +4 位作者 马荣娜 贾文丽 王怀生 杨海涛 郭爱香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82-1290,共9页
制备了聚乙烯亚胺(PEI)功能化的石墨烯(G)修饰电极以实现抗坏血酸(AA)、多巴胺(DA)、尿酸(UA)和色氨酸(Trp)的分离及同时测定.采用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 制备了聚乙烯亚胺(PEI)功能化的石墨烯(G)修饰电极以实现抗坏血酸(AA)、多巴胺(DA)、尿酸(UA)和色氨酸(Trp)的分离及同时测定.采用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电极修饰材料进行了表征,并优化了该修饰电极同时测定AA,DA,UA和Trp的实验条件.在聚乙烯亚胺功能化石墨烯修饰的玻碳电极(PEI-G/GCE)上实现了AA,DA,UA和Trp氧化峰的分离,AA-DA,DA-UA和UA-Trp的氧化峰电位差分别为298,130和350 m V.该修饰电极对AA,DA,UA和Trp的检测线性范围分别为50~5800,30~2570,0.05~400和6~1000μmol/L;检出限分别为16.67,10,0.017和2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石墨烯 抗坏血酸 多巴胺 尿酸
下载PDF
超支化聚乙烯亚胺-聚天冬氨酸苄酯共聚物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3
3
作者 焦永华 周军 +2 位作者 李妍 张开 付昱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80-1284,共5页
以超支化聚合物聚乙烯亚胺为引发剂,天冬氨酸苄酯-NCA为单体,利用热开环聚合法合成了超支化聚乙烯亚胺-聚天冬氨酸苄酯共聚物(PEI-PBLA).用核磁共振波谱对PEI-PBLA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PEI-PBLA在水溶液及有机溶液中的自组装行为... 以超支化聚合物聚乙烯亚胺为引发剂,天冬氨酸苄酯-NCA为单体,利用热开环聚合法合成了超支化聚乙烯亚胺-聚天冬氨酸苄酯共聚物(PEI-PBLA).用核磁共振波谱对PEI-PBLA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PEI-PBLA在水溶液及有机溶液中的自组装行为.以芘为荧光探针测定了共聚物在水中形成胶束的临界胶束浓度.以甲基橙为客体分子,研究了共聚物胶束的包覆能力,结果表明,共聚物对客体分子的吸附与溶液的pH值有关.研究了共聚物与质粒DNA的复合发现,PEI-PBLA能够很好地与质粒DNA复合,并且可以避免DNA酶的降解,对其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此聚合物在药物传输、可控释放及基因载体等方面都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化聚乙烯胺(pei) 聚天冬酸苄酯 高分子胶束 基因载体
下载PDF
胆固醇修饰的低分子量聚乙烯亚胺接枝化聚[L-天冬酰胺-co-L-赖氨酸]作为基因载体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王燕铭 张振方 +3 位作者 于琦 王连永 孔德领 俞耀庭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011-2014,共4页
通过将低分子量的聚乙烯亚胺(PEI600)及其胆固醇衍生物与聚(L-天冬酰胺-co-L-赖氨酸)(PSL)进行开环反应,合成了一类新型的肿瘤靶向基因载体,研究了这类载体与DNA形成复合物的性质以及介导绿色荧光蛋白质粒pEGFP-C1转染不同细胞的性能.... 通过将低分子量的聚乙烯亚胺(PEI600)及其胆固醇衍生物与聚(L-天冬酰胺-co-L-赖氨酸)(PSL)进行开环反应,合成了一类新型的肿瘤靶向基因载体,研究了这类载体与DNA形成复合物的性质以及介导绿色荧光蛋白质粒pEGFP-C1转染不同细胞的性能.结果表明,在复合质量比大于5∶1时,各载体均能与DNA形成结构稳定的复合物.同时转染实验结果证明,通过在侧链引入一定数目的胆固醇,可以明显提高载体对于癌细胞HepG2和Hela的转染效率.这类新型的载体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较高的转染效率以及易于进行靶向修饰等特点,在基因治疗研究领域中将具有较好的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L-天冬酰胺-co-L-赖酸] 胆固醇 聚乙烯 基因载体
下载PDF
聚-羟丙基-天冬氨酸-谷氨酸-聚乙烯亚胺共聚物作为非病毒载体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陈丹 何彬彬 +6 位作者 赵丹军 姜启英 王中仁 周峻 余海 王青青 汤谷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1-38,共8页
目的:选用聚-羟丙基-天冬氨酸-谷氨酸材料作为骨架偶联低分子量聚乙烯亚胺,以构建低毒、高效的新型非病毒性基因载体。方法:用聚-羟丙基-天冬氨酸-谷氨酸(PHPAG)为基本骨架,偶联低分子量的聚乙烯亚胺(PEI1.8kDa)形成聚-羟丙基-天冬氨酸... 目的:选用聚-羟丙基-天冬氨酸-谷氨酸材料作为骨架偶联低分子量聚乙烯亚胺,以构建低毒、高效的新型非病毒性基因载体。方法:用聚-羟丙基-天冬氨酸-谷氨酸(PHPAG)为基本骨架,偶联低分子量的聚乙烯亚胺(PEI1.8kDa)形成聚-羟丙基-天冬氨酸-谷氨酸-聚乙烯亚胺(PHPAG-PEI1.8kDa)的载体材料。通过核磁共振氢谱(1H-NMR)、粒径测定、凝胶体积排除色谱法(GPC)等化学物理方法,凝胶电泳阻滞实验、MTT细胞毒性实验、细胞转染等生物学实验,对聚合物的结构及性能进行研究。结果:成功合成载体材料PHPAG-PEI1.8kDa。通过1H-NMR证实材料PHPAG-PEI1.8kDa在5或6个氨基酸上能偶合1个PEI1.8kDa。GPC结果表明PHPAG、PHPAG-PEI1.8kDa2种材料的分子量约为1.2×104。粒径检测结果显示,PHPAG-PEI/pDNA复合物的平均粒径为200nm左右。凝胶电泳阻滞实验表明,PHPAG-PEI/pDNA复合物在N/P为3.5∶1时可以完全阻滞DNA。细胞毒性实验表明,在COS-7和A2932种不同的细胞中,载体材料显示出较低的毒性,与对照组PEI1.8kDa相近。在B16细胞、Hela细胞上的转染实验表明,PHPAG-PEI/pCAG-Luc3的复合物在N/P为25∶1时的转染效率最高,高于对照组PEI25kDa。结论:PHPAG-PEI聚合物载体材料是一种有潜在用途的非病毒基因药物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遗传载体 转染 质粒 天冬 聚合物
下载PDF
纳米纤维素/聚乙烯亚胺水凝胶的制备及对Cr(Ⅵ)的吸附 被引量:2
6
作者 蔡晓丹 陈欣玥 +2 位作者 管舒仪 兰萌 杨明琰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33-438,共6页
以麦秆基纳米纤维素纤丝(cellulose nanofibrils,CNF)和聚乙烯亚胺(PEI)为原料,通过化学交联制备了CNF/PEI(CPH)复合水凝胶。SEM结果表明,复合水凝胶微观形貌为蜂窝状大孔网络结构,红外光谱分析及元素分析表明CPH水凝胶携带大量氨基。将... 以麦秆基纳米纤维素纤丝(cellulose nanofibrils,CNF)和聚乙烯亚胺(PEI)为原料,通过化学交联制备了CNF/PEI(CPH)复合水凝胶。SEM结果表明,复合水凝胶微观形貌为蜂窝状大孔网络结构,红外光谱分析及元素分析表明CPH水凝胶携带大量氨基。将CPH复合水凝胶用于水体中Cr(Ⅵ)的吸附研究,结果表明,pH值为2时,Cr(Ⅵ)吸附效果最优;吸附动力学及等温方程研究结果表明其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等温方程符合Langmuir模型,在温度为25,35℃时对Cr(Ⅵ)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117.1,123.5 mg/g。经过3次吸附-解吸循环后,其吸附容量可达对照组的70%以上,说明CPH水凝胶具有一定的再生及循环利用性能。研究结果可为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及Cr(Ⅵ)污染处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素纤丝(CNF) 聚乙烯胺(pei) 复合水凝胶 Cr(Ⅵ) 吸附
下载PDF
聚天冬氨酸/支化聚乙烯亚胺-甲基橙层层组装膜制备及负载缓释性能研究
7
作者 贾智信 师海岗 +3 位作者 胡灯 李琼 陈小玲 赵彦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5-87,共3页
以层层组装方法将聚天冬氨酸(PASP)、支化聚乙烯亚胺(PEI)、甲基橙(MO)在不同pH值下制得PASP/PEI-MO膜。探讨了PASP/PEI-MO膜中MO的负载性能以及在生理盐水中的释放性能。结果表明,当PEI-MO溶液pH值为8.3,PASP溶液pH值为3.8时,PASP/PEI... 以层层组装方法将聚天冬氨酸(PASP)、支化聚乙烯亚胺(PEI)、甲基橙(MO)在不同pH值下制得PASP/PEI-MO膜。探讨了PASP/PEI-MO膜中MO的负载性能以及在生理盐水中的释放性能。结果表明,当PEI-MO溶液pH值为8.3,PASP溶液pH值为3.8时,PASP/PEI-MO膜的负载量达到了最大,还具有较好的缓释效果,层层组装膜(PASP/PEI-MO)-20中MO在释放1500min时,MO的释放量达到0.095mg/cm^2;浸泡负载MO的释放量达到0.296mg/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层组装 聚合物复合物 支化聚乙烯 聚天冬 药物缓释
下载PDF
聚乙烯亚胺(PEI)络合-超滤处理水中Cu^(2+)过程中的膜污染 被引量:1
8
作者 赵倩 《净水技术》 CAS 2011年第4期21-25,共5页
该文依据膜流动电位及zeta电位的测定原理设计了一套试验装置,可对中空纤维膜的流动电位进行测定。通过该装置研究了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纤维超滤膜的动电现象在聚乙烯亚胺(PEI)络合—超滤处理水中Cu2+过程中的作用及规律,以此分析膜... 该文依据膜流动电位及zeta电位的测定原理设计了一套试验装置,可对中空纤维膜的流动电位进行测定。通过该装置研究了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纤维超滤膜的动电现象在聚乙烯亚胺(PEI)络合—超滤处理水中Cu2+过程中的作用及规律,以此分析膜污染发生的过程与机理,为如何减轻和清洗超滤膜污染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PVDF) 聚乙烯胺(pei) 膜污染 流动电位 通量
下载PDF
聚乙烯亚胺乳化型AKD乳液的制备及施胶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陈夫山 王尚玲 +2 位作者 王松林 施士焱 田成杰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9,共4页
以聚乙烯亚胺(PEI)为乳化剂乳化AKD蜡粉,制备PEI型AKD施胶剂,优化了乳化工艺条件,并进行了施胶应用和中试生产。实验结果表明,当m(PEI)∶m(AKD蜡粉)=1∶6,pH值为3,乳化温度70℃,乳化时间10min时,AKD乳液的粒径和Zeta电位分别为1184nm和5... 以聚乙烯亚胺(PEI)为乳化剂乳化AKD蜡粉,制备PEI型AKD施胶剂,优化了乳化工艺条件,并进行了施胶应用和中试生产。实验结果表明,当m(PEI)∶m(AKD蜡粉)=1∶6,pH值为3,乳化温度70℃,乳化时间10min时,AKD乳液的粒径和Zeta电位分别为1184nm和52.1mV。将该AKD乳液用于施胶,当用量为0.2%时,成纸施胶度可达68s。中试产品自然风干和下机后施胶熟化率分别为12%和87%,与阳离子淀粉型施胶产品相比,PEI型AKD施胶剂熟化快、施胶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烯酮二聚体(AKD) 聚乙烯胺(pei) 施胶剂 乳化剂
下载PDF
基于PEI的亚氨乙酸型复合螯合吸附材料IAA-PEI-SiO_2的制备及其螯合吸附特性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延斌 高保娇 +1 位作者 王蕊欣 杜瑞奎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36-243,共8页
以偶联剂γ-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媒介,将聚胺大分子聚乙烯亚胺(PEI)以偶合接枝的方式,接枝于微米级硅胶微粒表面,制得接枝微粒PEI-SiO2,然后以氯乙酸为试剂,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将亚氨乙酸(IAA)基团键合于硅胶微粒表面,形成了具有多齿配... 以偶联剂γ-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媒介,将聚胺大分子聚乙烯亚胺(PEI)以偶合接枝的方式,接枝于微米级硅胶微粒表面,制得接枝微粒PEI-SiO2,然后以氯乙酸为试剂,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将亚氨乙酸(IAA)基团键合于硅胶微粒表面,形成了具有多齿配基的亚氨乙酸型螯合微粒IAA-PEI-SiO2。重点研究了螯合微粒IAA-PEI-SiO2的制备过程,初步探讨了其对重金属离子及稀土离子的螯合吸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接枝微粒PEI-SiO2与氯乙酸之间的亲核取代反应遵循SN2反应历程;反应温度较高或缚酸剂用量过多时,会促进氯乙酸的水解,减缓亲核取代反应,使亚氨乙酸的键合率下降;适宜的反应温度为60℃,适宜的缚酸剂NaHCO3用量是使体系中NaHCO3与氯乙酸物质的量之比为1∶1。与接枝微粒PEI-SiO2相比,螯合微粒IAA-PEI-SiO2对Cu2+及Eu3+的吸附容量大幅度提升,显示出强螯合吸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螯合吸附 乙酸 聚乙烯 氯乙酸 接枝聚合
下载PDF
醋酸纤维素/聚乙烯基亚胺共混微孔滤膜对Cu^(2+)的吸附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兆安 邓麦村 +4 位作者 陈勇 贺高红 吴鸣 葛洁 李京华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16,共5页
以二醋酸纤维素酯(CA)/聚乙烯基亚胺(PEI)共混制备微孔滤膜,利用PEI对重金属离子的螯合作用吸附水溶液中的Cu2+.实验考察了吸附时间、pH对Cu2+静态吸附性能的影响.膜对Cu2+的等温吸附符合Langmuir型吸附,其饱和吸附量取决于膜中PEI的含量.
关键词 烯基 共混 醋酸纤维素 微孔滤膜 pei 聚乙烯 CU^2+ 吸附 重金属离子
下载PDF
多巴胺仿生修饰及聚乙烯亚胺二次功能化表面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被引量:7
12
作者 冯霞 胡俊成 阿拉东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19,共6页
为提高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纤维与环氧树脂之间的界面剪切强度,采用多巴胺仿生修饰及聚乙烯亚胺(PEI)二次功能化对UHMWPE纤维进行表面改性,并通过FTIR、XPS、SEM和单丝拔出实验等方法分析改性前后UHMWPE纤维的表面特征及UHMWPE/环... 为提高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纤维与环氧树脂之间的界面剪切强度,采用多巴胺仿生修饰及聚乙烯亚胺(PEI)二次功能化对UHMWPE纤维进行表面改性,并通过FTIR、XPS、SEM和单丝拔出实验等方法分析改性前后UHMWPE纤维的表面特征及UHMWPE/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界面剪切破坏情况.结果表明:经过多巴胺涂覆和PEI二次功能化后的纤维表面产生羟基和氨基等活性官能团;改性后的纤维表面粗糙度增加;改性前后纤维力学性能基本不变;改性后的UHMWPE纤维与环氧树脂之间的界面剪切强度有所增加,当PEI质量浓度为5 mg/m L时,PEI二次功能化后的UHMWPE纤维与环氧树脂之间的界面剪切强度为1.185 MPa,与未改性UHMWPE纤维复合材料相比,提高了65.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纤维 多巴胺 聚乙烯胺(pei) 二次功能化 表面改性 界面剪切强度
下载PDF
含RGD肽CP9修饰的聚乙烯亚胺复合物的理化特性及其转基因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达 王青青 +4 位作者 汤谷平 李经忠 黄宏靓 沈芬平 余海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6年第6期615-621,共7页
目的:构建含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肽CP9修饰的聚乙烯亚胺(PE I),观察其理化特性和转基因功能。方法:通过琥珀酰亚胺-3-(2-嘧啶二硫)丙酸酯(N-Succin im idy l-3-(2-pyridy ld ith io)]prop ionate,SPDP)将CP9偶联到PE I上,合成... 目的:构建含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肽CP9修饰的聚乙烯亚胺(PE I),观察其理化特性和转基因功能。方法:通过琥珀酰亚胺-3-(2-嘧啶二硫)丙酸酯(N-Succin im idy l-3-(2-pyridy ld ith io)]prop ionate,SPDP)将CP9偶联到PE I上,合成新型转基因载体CP9-PE I。用1H-NMR和FT-IR验证CP9的偶联;用凝胶电泳阻滞实验、电镜和粒径检测,观察CP9-PE I浓缩质粒DNA的能力以及浓缩质粒DNA后形成的转染颗粒形态和粒径;通过CP9-PE I在人肝癌细胞株H epG 2中的转染实验来验证CP9对PE I的转染效率的影响;通过游离CP9肽的竞争抑制实验验证CP9-PE I的整合素靶向功能。结果:CP9成功偶联到PE I上;CP9-PE I能有效浓缩质粒DNA,形成的转染颗粒形态为圆形或类圆形,在N/P比为10时,粒径约为200 nm。CP9-PE I的转染效率是PE I的2倍,游离CP9肽能抑制CP9-PE I的转染效率。结论:修饰了CP9的PE I能有效增加转染效率,具有整合素的靶向能力,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转基因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转基因 遗传载体 天冬 RGD
下载PDF
聚乙烯亚胺-钴络合物对氧还原电流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申屠宝卿 翁志学 西出宏之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59-863,共5页
研究了聚乙烯亚胺 钴络合物 (PEI Co)在电解质溶液中的氧可逆结合特性及对氧还原电流的影响 .PEI Co络合物溶解于电解质的水溶液中 ,在氧气气氛中络合物与氧结合 ,UV Vis光谱在 310nm处出现了新的吸收峰 ,并在 2 80nm处观察到等吸光点 ... 研究了聚乙烯亚胺 钴络合物 (PEI Co)在电解质溶液中的氧可逆结合特性及对氧还原电流的影响 .PEI Co络合物溶解于电解质的水溶液中 ,在氧气气氛中络合物与氧结合 ,UV Vis光谱在 310nm处出现了新的吸收峰 ,并在 2 80nm处观察到等吸光点 .PEI Co络合物与氧结合平衡曲线服从Langmuir行为 ,络合物与氧结合的亲和力 (p50 )为 0 6 6 7kPa .氧与PEI Co加成物的解离反应表观速率常数为 1 1× 10 5s- 1 ,表明络合物具有快速、可逆的氧结合特性 .在PEI Co络合物存在下 ,氧电极的还原电流显著增加 ,并且随PEI Co络合物的浓度以及气氛中氧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PEI链节 ] [Co]=5 1时 ,氧还原电流达到极大值 ,说明PEI Co络合物与氧形成了结构为 [N5CoⅢ O2 CoⅢ N5]的加成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合物 氧还原 可逆 加成 聚乙烯 速率常数 极大值 pei 气氛 结合特性
下载PDF
聚乙烯亚胺添加剂对硫代硫酸盐体系银电沉积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帅星 赵晴 +2 位作者 简志超 何伟 赵琳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7-19,23,共4页
银的电结晶过程直接影响银镀层的性能,但目前很少关注聚乙烯亚胺(PEI)对银电沉积过程的影响。采用循环伏安、计时电流及交流阻抗技术研究了硫代硫酸盐体系中添加PEI前后银电沉积的电化学行为,结合扫描电镜分析了银的电结晶方式。结果表... 银的电结晶过程直接影响银镀层的性能,但目前很少关注聚乙烯亚胺(PEI)对银电沉积过程的影响。采用循环伏安、计时电流及交流阻抗技术研究了硫代硫酸盐体系中添加PEI前后银电沉积的电化学行为,结合扫描电镜分析了银的电结晶方式。结果表明:PEI对银在硫代硫酸盐体系中的电沉积有阻化作用,添加0.08 g/L PEI可使反应电阻由176.3Ω·cm2增至427.1Ω·cm2;加入PEI不改变银的电结晶形核机理,银仍按三维连续成核方式生长,PEI能提高银电结晶成核速度,但会抑制晶体向外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 电结晶 聚乙烯胺(pei) 硫代硫酸盐体系
下载PDF
聚乙烯亚胺用作基因转染载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冬 周启 樊国栋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CSCD 2007年第4期308-309,共2页
  基因载体问题以及与载体相关的免疫反应、细胞毒性和安全性等问题,是基因治疗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聚乙烯亚胺(PEI)是阳离子聚合物非病毒载体的典型代表[1],是一种很早便为人所知并予以应用的有机大分子.目前,以PEI阳离子聚...   基因载体问题以及与载体相关的免疫反应、细胞毒性和安全性等问题,是基因治疗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聚乙烯亚胺(PEI)是阳离子聚合物非病毒载体的典型代表[1],是一种很早便为人所知并予以应用的有机大分子.目前,以PEI阳离子聚合物与DNA形成的PEI/DNA复合物已成为非病毒基因载体的研究热点.本文就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DNA 阳离子 离子聚合物 正离子 基因转染 复合物 pei 转染率 受体介导
下载PDF
聚乙烯亚胺介导的E1A基因对肝癌细胞的化疗增敏效应
17
作者 孙海丰 刘东方 刘永彪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11期759-762,共4页
目的以自行合成的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imine,PEI)纳米凝胶为载体转染E1A基因,并观察E1A基因对肝癌细胞体外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对化疗药物的增敏效应,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经PEI介导,将真核细胞高效表达E1A基因的重组质粒psv-E1A... 目的以自行合成的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imine,PEI)纳米凝胶为载体转染E1A基因,并观察E1A基因对肝癌细胞体外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对化疗药物的增敏效应,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经PEI介导,将真核细胞高效表达E1A基因的重组质粒psv-E1A导入人肝癌H22细胞,RT-PCR证实其转染,G418筛选出阳性克隆细胞,观察EIA基因对该细胞系生长的抑制作用。用MTT法测定转染E1A基因前后,顺铂、泰素、5-氟尿嘧啶、博来霉素对肝癌H22细胞的效应。结果质粒psv-E1A测序结果与基因库E1A基因序列完全相符。G418筛选出阳性克隆细胞。RT-PCR结果显示PEI能转染质粒psv-E1A并有稳定的表达。转染E1A基因后,H22-E1A细胞对顺铂、博来霉索、泰素的敏感性显著提高(P<0.01),而对5-氟尿嘧啶的敏感性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PEI能正常转染质粒psv-E1A,E1A基因能够明显抑制肝癌H22细胞的生长,并明显提高其对顺铂、博来霉索及泰素等化疗药物和放射线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E1A基因改变肿瘤细胞的增殖状态和细胞周期时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1A基因 基因转染 肝癌细胞 聚乙烯 四甲基偶唑盐微量染色法
下载PDF
聚乙烯亚胺对脂质体与溶菌酶相互作用的影响
18
作者 韦艳珊 王帆 +2 位作者 王坚毅 王亚晶 马林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372-2377,共6页
为了解聚乙烯亚胺(PEI)基因载体材料对生物体的细胞毒性机理,采用动态光散射、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圆二色谱研究PEI(分子量为25 k Da)对二油酰基磷脂酰丝氨酸(DOPS)脂质体与溶菌酶相互作用的影响。实验发现:PEI对溶菌酶的... 为了解聚乙烯亚胺(PEI)基因载体材料对生物体的细胞毒性机理,采用动态光散射、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圆二色谱研究PEI(分子量为25 k Da)对二油酰基磷脂酰丝氨酸(DOPS)脂质体与溶菌酶相互作用的影响。实验发现:PEI对溶菌酶的构象影响不明显,但是PEI与DOPS的静电结合能引起脂质体膜结构的变化并对脂质体与溶菌酶的相互作用产生影响。在水溶液中,溶菌酶与DOPS脂质体结合,部分嵌入脂质体双分子层的疏水区,导致溶菌酶α-螺旋结构的减少,PEI与DOPS脂质体的结合增强了脂质体膜内疏水性及其与溶菌酶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磷脂酰丝 脂质体 相互作用
下载PDF
基于PEI界面作用增强的AP热分解催化性能
19
作者 许洪鹏 黄琪 +1 位作者 金波 彭汝芳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2-270,I0006,共10页
为了改善高氯酸铵(AP)的热分解性能,基于聚乙烯亚胺(PEI)本征的正电荷和氨基基团,在与负电荷AP发生静电自组装包覆的同时,吸附铜金属催化剂于AP表面,制备了AP/PEI/Cu(ClO_(4))_(2)包覆样品,并通过DTA和TG-DSC等热分析技术研究了其热分... 为了改善高氯酸铵(AP)的热分解性能,基于聚乙烯亚胺(PEI)本征的正电荷和氨基基团,在与负电荷AP发生静电自组装包覆的同时,吸附铜金属催化剂于AP表面,制备了AP/PEI/Cu(ClO_(4))_(2)包覆样品,并通过DTA和TG-DSC等热分析技术研究了其热分解行为;通过SEM、XPS、XRD、IR、ICP-OES和Zeta电位等测试手段对AP/PEI/Cu(ClO_(4))_(2)包覆样品的形貌与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与原料AP相比,AP/PEI/Cu(ClO_(4))_(2)包覆样品的高温分解峰温降低了94.2℃,表观放热量增加了512.91 J/g,证实PEI/Cu(ClO_(4))_(2)对AP的热分解具有良好的催化效果;PEI的加入能增强金属催化剂和AP的界面作用,使得催化剂更均匀地分布于AP表面,从而促使金属催化剂更好地发挥热分解催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高氯酸铵 AP 聚乙烯 pei 催化热分解 静电自组装
下载PDF
铜离子掺杂聚乙烯亚胺/碳纳米管热电薄膜的制备与表征
20
作者 李赞 李怡 +2 位作者 蒋朵 杜飞鹏 张云飞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398-403,共6页
以单壁碳纳米管(SWCNT)为基体,掺入适量的Cu^(2+)或[Cu(NH_(3))_(4)]^(2+)和聚乙烯亚胺(PEI),通过溶液共混和真空抽滤方法制备得到Cu^(2+)-PEI/SWCNT和[Cu(NH_(3))_(4)]^(2+)-PEI/SWCNT复合薄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法、X射线能谱仪、... 以单壁碳纳米管(SWCNT)为基体,掺入适量的Cu^(2+)或[Cu(NH_(3))_(4)]^(2+)和聚乙烯亚胺(PEI),通过溶液共混和真空抽滤方法制备得到Cu^(2+)-PEI/SWCNT和[Cu(NH_(3))_(4)]^(2+)-PEI/SWCNT复合薄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法、X射线能谱仪、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和热电仪器表征了复合薄膜的结构与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适量Cu^(2+)和PEI掺杂SWCNT时,优化了SWCNT的载流子浓度和迁移率,提升了体系的电导率,最大电导率为1101.3 S·cm-1,功率因子最高达到93.4μW·m^(-1)·K^(-2)。掺杂[Cu(NH_(3))_(4)]^(2+)和PEI时,提升了SWCNT的载流子迁移率,显著提升了体系的塞贝克系数,最大塞贝克系数为45.0μV·K^(-1),功率因子最高达到72.3μW·m^(-1)·K^(-2)。虽然Cu^(2+)和[Cu(NH_(3))_(4)]^(2+)提升SWCNT热电性能的机理不同,但功率因子都高于PEI/SWCNT(55.7μW·m^(-1)·K^(-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离子 离子 聚乙烯 单壁碳纳米管 复合薄膜 热电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