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7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黏度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子阳 陈洪军 +2 位作者 孙荣华 陈麒全 沈崇润 《精细石油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79-82,共4页
介绍了聚乙烯醇缩丁醛(PVB)树脂的工业生产方法,叙述了高黏度PVB树脂在合成工艺上的研究进展情况及其在安全玻璃、光伏电池、柔性显示器、医疗器械等方面的应用情况。指出高黏度PVB树脂生产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方向。
关键词 高黏度 聚乙烯醇缩丁醛 合成工艺 应用
下载PDF
聚乙烯醇缩丁醛的制备及应用技术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冯玉祥 周新军 +3 位作者 吴益 黄春霞 丛欣 张兆瑞 《辽宁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119-124,共6页
聚乙烯醇缩丁醛(PVB)是重要的高分子材料,由聚醋酸乙烯酯或者聚乙烯醇与正丁醛缩合反应而成。PVB具有很好的透明度、黏合力、成膜相容性,适用于耐光、耐热、耐寒、耐水、耐冲击等环境,主要应用于安全玻璃、光伏领域。PVB的制备工艺复杂... 聚乙烯醇缩丁醛(PVB)是重要的高分子材料,由聚醋酸乙烯酯或者聚乙烯醇与正丁醛缩合反应而成。PVB具有很好的透明度、黏合力、成膜相容性,适用于耐光、耐热、耐寒、耐水、耐冲击等环境,主要应用于安全玻璃、光伏领域。PVB的制备工艺复杂,一般方法难以获得高纯产品,核心技术为国外所垄断。低温下,PVB的物理性能较差,常采用优势互补法,对其进行接枝改性、复合和共混,来提高材料的综合性能。近些年来,有关PVB的应用研发已成热点。简介了近年来聚乙烯醇缩丁醛的制备工艺,重点阐述了研发与应用PVB对其他功能材料进行改性、复合及共混的技术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缩丁醛 接枝改性 低温耐冲击性 相溶性 共混 制备
下载PDF
聚乙烯醇缩丁醛改性膜片研究
3
作者 何京恩 孙志强 +4 位作者 陈志香 高翔 张琪 李先国 张大海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13期165-168,共4页
聚乙烯醇缩丁醛(PVB)作为安全玻璃中间膜的主要用材,在实际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是对于安全玻璃而言,提高安全玻璃的整体安全性是推动相关行业发展的重要目标,这就对PVB膜片的综合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介绍了聚乙烯醇缩丁醛... 聚乙烯醇缩丁醛(PVB)作为安全玻璃中间膜的主要用材,在实际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是对于安全玻璃而言,提高安全玻璃的整体安全性是推动相关行业发展的重要目标,这就对PVB膜片的综合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介绍了聚乙烯醇缩丁醛膜片的四种改性研究方式,主要有共混改性、原位聚合改性、交联改性和增塑改性,旨在为PVB膜片的改性研究提供更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缩丁醛 膜片 改性 复合材料
下载PDF
紫外光照对氮化硼/碳纳米管/聚乙烯醇缩丁醛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申福花 张媛娟 +3 位作者 徐锦波 张立军 肖贵勇 林欢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047-10052,共6页
以PVB为基底,碳纳米管和氮化硼为填料,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成复合材料,并针对波长范围、照射时长和辐照强度3种影响因素,开展了人工紫外照射实验,通过瞬态电热技术测量了不同波长、不同照射时长和不同辐照强度下复合材料的热扩散系数和... 以PVB为基底,碳纳米管和氮化硼为填料,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成复合材料,并针对波长范围、照射时长和辐照强度3种影响因素,开展了人工紫外照射实验,通过瞬态电热技术测量了不同波长、不同照射时长和不同辐照强度下复合材料的热扩散系数和导热系数。结果表明,氮化硼/碳纳米管/聚乙烯醇缩丁醛复合材料对波长为340 nm的光照射线更为敏感,且随着照射时间的增长或者辐照强度的增大,材料内部结构会发生断裂和降解,使得其热扩散系数呈不断下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紫外辐射 导热性能 瞬态电热技术 聚乙烯醇缩丁醛
下载PDF
纳米ATO掺杂聚乙烯醇缩丁醛隔热中间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5
作者 梁明志 罗华 王选伦 《橡塑技术与装备》 CAS 2024年第3期15-20,共6页
采用熔融共混挤出压片的方法制备了聚乙烯醇缩丁醛/纳米锡掺锑隔热中间膜(PVB/3GO/ATO),研究纳米ATO用量对隔热中间膜的隔热性能、透光率、热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纳米ATO含量为0.3%时,中间膜抗拉强度最佳为26.86 MPa,相比... 采用熔融共混挤出压片的方法制备了聚乙烯醇缩丁醛/纳米锡掺锑隔热中间膜(PVB/3GO/ATO),研究纳米ATO用量对隔热中间膜的隔热性能、透光率、热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纳米ATO含量为0.3%时,中间膜抗拉强度最佳为26.86 MPa,相比PVB提升约35%,可见光透过率可达85%;当纳米ATO含量为0.9%时,红外光的透过率仅有55.5%;同时发现掺杂少量纳米ATO可增大隔热中间膜分解温度,降低导热系数,最低至0.205 W/(m·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缩丁醛 中间膜 纳米锡掺锑 隔热
下载PDF
聚乙烯醇缩丁醛合成新工艺的研究
6
作者 张波 赵媛媛 朱彤 《天津化工》 CAS 2024年第4期19-24,共6页
本文采用自制的磺化分子筛催化剂催化正丁醛与聚乙烯醇(PVA)发生缩醛反应合成聚乙烯醇缩丁醛(PVB),重点考察了溶剂配比、PVA质量分数、物料配比、催化剂质量分数、乳化剂质量分数、低温反应温度、高温反应温度、低温反应时间、高温反应... 本文采用自制的磺化分子筛催化剂催化正丁醛与聚乙烯醇(PVA)发生缩醛反应合成聚乙烯醇缩丁醛(PVB),重点考察了溶剂配比、PVA质量分数、物料配比、催化剂质量分数、乳化剂质量分数、低温反应温度、高温反应温度、低温反应时间、高温反应时间等工艺条件对缩醛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合成工艺条件为:溶剂配比V(乙醇)∶V(水)=1.1∶1.0,PVA质量分数为3.8%,物料配比m(正丁醛)∶m(PVA)=2.0∶1.0,催化剂与乳化剂质量分数分别为9%、1.3%(以PVA与正丁醛总质量计),在15℃反应6 h,在55℃反应2 h。该工艺条件下制得的PVB,其缩醛度可达82.35%,且产品无黏结现象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化分子筛催化剂 聚乙烯醇缩丁醛 聚乙烯醇 反应
下载PDF
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的性能及应用 被引量:42
7
作者 苑会林 马沛岚 +2 位作者 王婧 李军 郭娴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3-46,共4页
概述聚乙烯醇缩丁醛(PVB)的基本性能、反应原理、生产方法及在安全玻璃、工程塑料、纤维、陶瓷花纸、铝箔纸、粘合剂等方面的应用,阐述了我国PVB生产技术改造及向特殊应用领域发展的必要性。
关键词 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 性能 生产方法 应用 安全玻璃 工程塑料 陶瓷花纸 铝箔纸
下载PDF
聚乙烯醇缩丁醛/氧化铝杂化高分子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彭平 李效东 +3 位作者 袁桂芳 曹峰 佘文奇 廖杰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67-171,共5页
由异丙醇铝与乙酰丙酮反应制备铝 乙酰丙酮螯合物 ,由此通过控制水解制备Al2 O3 溶胶 .该溶胶与聚乙烯醇缩丁醛分子上残存的羟基发生交联生成有机 无机溶胶 (OIS) .OIS经成型和干燥后即可方便地形成耐溶剂性的有机 无机杂化高分子材... 由异丙醇铝与乙酰丙酮反应制备铝 乙酰丙酮螯合物 ,由此通过控制水解制备Al2 O3 溶胶 .该溶胶与聚乙烯醇缩丁醛分子上残存的羟基发生交联生成有机 无机溶胶 (OIS) .OIS经成型和干燥后即可方便地形成耐溶剂性的有机 无机杂化高分子材料 ,如透明薄膜和高弹纤维 .将OIS涂覆在碳纤维束丝上 ,热处理无机化后 ,可得到非常均匀致密的无定形氧化铝 -碳涂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 杂化高分子 聚乙烯醇缩丁醛 氧化铝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 制备
下载PDF
聚乙烯醇缩丁醛包覆硝酸铵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张杰 杨荣杰 +2 位作者 刘云飞 白渝平 安红梅 《火炸药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41-43,共3页
采用液相分离技术 ,用聚乙烯醇缩丁醛 (PVB)对硝酸铵 (AN)进行包覆。研究了包覆后硝酸铵的性能 ,并对包覆的效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用 PVB包覆 AN,包覆效果较好 ,产品的吸湿性、结块性都有大幅度下降 ,
关键词 硝酸铵 AN 聚乙烯醇缩丁醛 PVB 吸湿性 结块性 包覆层 储存
下载PDF
聚乙烯醇缩丁醛/SiO_2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古凤才 王莉 +3 位作者 赵竹暄 刘荫藩 孙艺环 严乐美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7-81,共5页
 采用共混法在聚乙烯醇缩丁醛材料中引入纳米SiO2粒子制备了均匀的PVB/SiO2复合材料。以UV-VIS,FT-IR,XRD,SEM等现代测试手段表征了材料的微观形貌、结构和光学性能。结果表明:由于纳米SiO2粒子的引入,使PVB/SiO2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紫...  采用共混法在聚乙烯醇缩丁醛材料中引入纳米SiO2粒子制备了均匀的PVB/SiO2复合材料。以UV-VIS,FT-IR,XRD,SEM等现代测试手段表征了材料的微观形貌、结构和光学性能。结果表明:由于纳米SiO2粒子的引入,使PVB/SiO2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紫外线屏蔽性能。同时,材料的韧性得到明显提高,其断裂伸长率为纯PVB材料的8倍。该材料的制备方法简便易行,具有一定的工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材料 共混法 纳米二氧化硅 聚乙烯醇缩丁醛
下载PDF
汽车聚乙烯醇缩丁醛夹层风挡玻璃冲击响应研究综述 被引量:7
11
作者 许骏 李一兵 +5 位作者 葛东云 陈曦 姚学锋 朱梦一 刘博涵 孙岳霆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93-100,共8页
聚乙烯醇缩丁醛(Polyvinyl butyral,PVB)夹层风挡玻璃是汽车碰撞安全性及行人保护的重要部件,同时也蕴含丰富的汽车碰撞事故信息。因此,对其力学性能,尤其是冲击特性的研究已经成为当今汽车安全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结合国内外文献,总... 聚乙烯醇缩丁醛(Polyvinyl butyral,PVB)夹层风挡玻璃是汽车碰撞安全性及行人保护的重要部件,同时也蕴含丰富的汽车碰撞事故信息。因此,对其力学性能,尤其是冲击特性的研究已经成为当今汽车安全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结合国内外文献,总结针对聚乙烯醇缩丁醛夹层玻璃材料的准静态试验、动态冲击试验和高速摄影/摄像试验的基本方法;基于不同材料的力学模型和理论研究以及主要使用的数值模拟手段和思路,归纳目前研究的主要成果与结论。现有研究结果表明,聚乙烯醇缩丁醛夹层玻璃在准静态呈线弹性力学特性但在动态冲击下呈现非线性特性,且为率相关材料;同时指出现有的汽车风挡玻璃材料和结构设计不足以为行人头部提供有效的保护。总结并提出本研究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缩丁醛夹层风挡玻璃 冲击响应 行人保护 综述
下载PDF
熔融-拉伸法制备亲水聚丙烯/聚乙烯醇缩丁醛中空纤维膜 被引量:5
12
作者 罗大军 邵会菊 +4 位作者 靳进波 谢高艺 崔振宇 于杰 秦舒浩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838-1845,共8页
以聚丙烯(PP)为基材,聚乙烯醇缩丁醛(PVB)为亲水改性剂,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PP-g-MAH)为增容剂,通过熔融-拉伸法(MS-S)制备亲水PP/PVB中空纤维膜.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和水接触角(WCA)测试考察了PVB添加量对PP/PVB共混物结晶行为及亲... 以聚丙烯(PP)为基材,聚乙烯醇缩丁醛(PVB)为亲水改性剂,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PP-g-MAH)为增容剂,通过熔融-拉伸法(MS-S)制备亲水PP/PVB中空纤维膜.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和水接触角(WCA)测试考察了PVB添加量对PP/PVB共混物结晶行为及亲水性的影响;采用广角X射线衍射(WAXD)和小角X射线散射(SAXS)研究了PP/PVB中空纤维热处理后片晶微观结构;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观察了PP/PVB中空纤维膜内表面孔结构的变化,测试了PP/PVB中空纤维膜的孔隙率及纯水通量.研究结果表明,随着PVB含量的增加,PP/PVB共混物的WCA从103°降低到76°,表明PP/PVB共混物亲水性得到明显改善.同时,PVB可以起到异相成核作用,但由于MAH与PVB发生键合作用,过量添加PVB会阻碍PP分子链段运动,导致晶体结构不完善,这与WAXD和SAXS分析结果相同.PP/PVB2.5(PVB质量分数为2.5%)中空纤维膜热处理后结晶度、片晶取向度、厚度及Shish-kebab结构完善度均高于纯PP样品.对应膜孔隙率为66%,纯水通量达到320 L/(m2·h),比纯PP膜提高了7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水改性 中空纤维膜 片晶 水通量 熔融-拉伸 聚丙烯/聚乙烯醇缩丁醛
下载PDF
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国东 张泓 +1 位作者 李亚宁 刘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93-96,119,共5页
介绍了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在安全玻璃、胶粘剂、陶瓷花纸、膜分离技术、油墨、太阳能光伏电池等领域的应用;概述了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的国内外发展现状、新技术的应用状况,同时结合工程技术、经济等方面展望了技术、应用的发展动态。
关键词 聚乙烯醇缩丁醛 树脂 膜片
下载PDF
基于聚乙烯醇缩丁醛和金溶胶修饰的电位型铂金免疫传感器的研制 被引量:5
14
作者 唐点平 袁若 +3 位作者 柴雅琴 刘颜 钟霞 戴建远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43-847,共5页
报道了一种基于聚乙烯醇缩丁醛(PVB)和金溶胶,把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固定在铂金电极上,用来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一种新型电位型免疫传感器.该传感器制作简单、响应时间较短(<3min)、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灵敏度,线性范围... 报道了一种基于聚乙烯醇缩丁醛(PVB)和金溶胶,把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固定在铂金电极上,用来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一种新型电位型免疫传感器.该传感器制作简单、响应时间较短(<3min)、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灵敏度,线性范围是4 4μg/L~240μg/L,检出限(3σ)为1 4μg/L.将该电极用于临床上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检测,与酶联免疫法相比,符合率为91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缩丁醛 金溶胶修饰 电位型铂金 电位型免疫传感器 铂金电极 乙型肝炎
下载PDF
水溶性聚乙烯醇缩丁醛的制备及其涂层性能 被引量:5
15
作者 方瑞娜 徐丽 +2 位作者 白金潮 雒廷亮 刘国际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2-35,共4页
以邻苯二甲酸酐对聚乙烯醇缩丁醛(PVB)进行水性化接枝改性,制备了水溶性聚乙烯醇缩丁醛(WPVB)。用红外光谱、核磁氢谱对WPVB结构进行了表征,探讨了反应的影响因素,得到了较佳工艺条件: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6h,四丁基溴化铵的用量为投... 以邻苯二甲酸酐对聚乙烯醇缩丁醛(PVB)进行水性化接枝改性,制备了水溶性聚乙烯醇缩丁醛(WPVB)。用红外光谱、核磁氢谱对WPVB结构进行了表征,探讨了反应的影响因素,得到了较佳工艺条件: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6h,四丁基溴化铵的用量为投料总质量的0.6%。制备了WPVB水分散体,WPVB与PVB相比,其固化涂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降低11.6℃,总失重率降低3.92%,硬度由5H变为7H,附着力级别由1变为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缩丁醛 水性化 改性 涂层性能
下载PDF
悬浮法生产聚乙烯醇缩丁醛新工艺 被引量:7
16
作者 宋倩茜 马莹 +3 位作者 赵容 张琴 罗芩 蒋文伟 《中国胶粘剂》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8-21,共4页
以N-甲基吡咯烷酮(NMP)为溶剂,采用悬浮法生产聚乙烯醇缩丁醛(PVB)。以反应时间、催化剂(浓HCl)含量、丁醛滴加时间以及反应温度为试验因素,以丁醛利用率、缩醛度和雾度为考核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法和正交试验法优选制备PVB的最优方案... 以N-甲基吡咯烷酮(NMP)为溶剂,采用悬浮法生产聚乙烯醇缩丁醛(PVB)。以反应时间、催化剂(浓HCl)含量、丁醛滴加时间以及反应温度为试验因素,以丁醛利用率、缩醛度和雾度为考核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法和正交试验法优选制备PVB的最优方案。结果表明:当反应时间为10 h、m(浓HCl)∶m(聚乙烯醇)=0.25∶1.0、丁醛滴加时间为40 min和反应温度为70℃时,PVB的综合性能良好;此时,PVB与增塑剂相容性良好,其缩醛基分布均匀、丁醛利用率超过94%、黏度为62.705 mPa.s且雾度降至0.3%,完全满足安全玻璃的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缩丁醛 聚乙烯醇 合反应 安全玻璃 悬浮法 N-甲基吡咯烷酮
下载PDF
聚乙烯醇缩丁醛准固态电解质薄膜的制备和性能表征 被引量:4
17
作者 周伟 黄其煜 +3 位作者 王晓晨 齐芳艺 焦方 郑一胄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34-1138,共5页
研究了聚乙烯醇缩丁醛准固态电解质薄膜的制备及相关性能.通过向聚乙烯醇缩丁醛中加入适量造孔剂和辅助剂制备电解质薄膜,研究了薄膜制备过程中的相关影响因素和不同孔隙率的电解质薄膜对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的影响.实验表明,通过向0.200g... 研究了聚乙烯醇缩丁醛准固态电解质薄膜的制备及相关性能.通过向聚乙烯醇缩丁醛中加入适量造孔剂和辅助剂制备电解质薄膜,研究了薄膜制备过程中的相关影响因素和不同孔隙率的电解质薄膜对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的影响.实验表明,通过向0.200g聚乙烯醇缩丁醛中加入6.000g碳酸钙、0.310g氯化钙和0.150g葡萄糖所制备的电解质薄膜性能最优,用其制备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η=4.720%(开路电压Voc=0.7194V,短路电流密度Jsc=10.014mA·cm-2,填充因子FF=0.6559),达到相同条件下液态电解质电池的88%以上.薄膜电解质制备简单,封装方便,所用原料无毒无害,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准固态电解质 电解质薄膜 聚乙烯醇缩丁醛 多孔膜
下载PDF
聚乙烯醇缩丁醛超滤膜的制备 被引量:6
18
作者 沈飞 陆晓峰 +1 位作者 卞晓锴 施柳青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9-63,共5页
用聚乙烯醇缩丁醛(PVB)作为本体高分子材料,用浸没沉淀相转化法制备PVB不对称超滤膜;扫描电镜照片显示所制膜的超滤结构.研究了PVB本体浓度、制膜间隙、凝胶浴温度以及乙酸添加剂等因素对PVB不对称超滤膜性能的影响;比较了乙酸及聚乙烯... 用聚乙烯醇缩丁醛(PVB)作为本体高分子材料,用浸没沉淀相转化法制备PVB不对称超滤膜;扫描电镜照片显示所制膜的超滤结构.研究了PVB本体浓度、制膜间隙、凝胶浴温度以及乙酸添加剂等因素对PVB不对称超滤膜性能的影响;比较了乙酸及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作为添加剂对大孔径PVB超滤膜皮层结构的影响.当PVB本体浓度为12%时,膜的纯水通量及牛血清白蛋白(BSA)溶液通量分别为876.4 L/(m2.h)和89.8 L/(m2.h),此时膜对BSA的截留率为96.8%;PVB膜纯水通量随着制膜间隙的增加及凝胶浴温度的上升而降低;乙酸及PVP的添加均提高了PVB超滤膜的纯水通量,通量增加幅度分别为136%和1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缩丁醛(PVB) 超滤膜 浸没沉淀相转化法 膜制备
下载PDF
聚乙烯醇缩丁醛/纳米T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海东 程凤梅 +1 位作者 王宇明 高玉玲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3-36,共4页
制备了不同聚乙烯醇浓度的聚乙烯醇缩丁醛(PVB),利用偶联剂和超声波分散法对纳米TiO2进行了表面处理,用共混法制备了PVB/纳米TiO2复合材料。采用FT-IR、XRD、SEM等测试手段表征了复合材料的红外吸收性能、光学性能、结构和微观形... 制备了不同聚乙烯醇浓度的聚乙烯醇缩丁醛(PVB),利用偶联剂和超声波分散法对纳米TiO2进行了表面处理,用共混法制备了PVB/纳米TiO2复合材料。采用FT-IR、XRD、SEM等测试手段表征了复合材料的红外吸收性能、光学性能、结构和微观形貌,测试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由于纳米TiO2粒子的加入,复合材料的韧性得到明显提高,其断裂伸长率为纯PVB的6~8倍左右,同时使PVB/TiO2纳米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紫外线屏蔽性能。该材料的制备方法简便、易于操作,具有一定的工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缩丁醛 纳米TIO2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下载PDF
聚乙烯醇缩丁醛的合成新工艺 被引量:24
20
作者 王雷刚 郑玉斌 尚宏周 《中国胶粘剂》 CAS 2008年第8期15-18,共4页
通过对聚乙烯醇缩丁醛(PVB)的合成工艺进行改进,并在不加任何乳化剂的条件下,制得了完全粉末状的PVB产品;将其用于夹层安全玻璃的制备,则雾度值为0.41%,完全符合夹层安全玻璃的使用要求;并讨论了各因素对PVB产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 通过对聚乙烯醇缩丁醛(PVB)的合成工艺进行改进,并在不加任何乳化剂的条件下,制得了完全粉末状的PVB产品;将其用于夹层安全玻璃的制备,则雾度值为0.41%,完全符合夹层安全玻璃的使用要求;并讨论了各因素对PVB产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m(PVA)∶m(正丁醛)∶V(HCl)=100 g∶56 g∶15 mL时,PVB的产量最高,其乙烯醇缩丁醛含量可达7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缩丁醛 合成 新工艺 夹层安全玻璃 胶粘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