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合人血清白蛋白受体试剂研制与临床应用
1
作者 易忠群 徐仲逊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1990年第3期22-24,共3页
本文应用ELISA技术研制建立成套试剂,检测病人血清中聚合人血清白蛋白受体(PHSAR)。对试剂的精密度、特异性、稳定性、敏感性及准确性进行了研究;并与放射免疫(RIA)固相法进行比较,其符合率为92.6%。经临床检测411例病人,结果乙肝病人PH... 本文应用ELISA技术研制建立成套试剂,检测病人血清中聚合人血清白蛋白受体(PHSAR)。对试剂的精密度、特异性、稳定性、敏感性及准确性进行了研究;并与放射免疫(RIA)固相法进行比较,其符合率为92.6%。经临床检测411例病人,结果乙肝病人PHSAR检出率为49.5%(35/71),门诊可疑乙肝病人阳性率为27.4%(93/340),健康体检者检出率10.5%(13/124),HBsAg(一)供血员80例阳性率为0%。另对PHSAR与HBsAg、HBeAg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血清蛋白受体 ELISA 乙型肝炎
下载PDF
聚合人血清白蛋白受体检测对乙型肝炎诊断的价值
2
作者 李旭红 王崇国 +1 位作者 潘兴南 张启华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00年第3期45-46,共2页
为了解聚合人血清白蛋白受体(PHSA.R)在乙型肝炎中的作用及影响,我们对686例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了PHSA.R、HBVDNA、HBeAg、抗HBe的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686例乙型肝炎患者均系1996年1月~1998年6月间住院患者... 为了解聚合人血清白蛋白受体(PHSA.R)在乙型肝炎中的作用及影响,我们对686例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了PHSA.R、HBVDNA、HBeAg、抗HBe的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686例乙型肝炎患者均系1996年1月~1998年6月间住院患者,男581例,女105例,年龄18~63岁,平均32.6岁,均按1995年北京第5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改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标准选择病例,其中急性乙型肝炎(AH)38例,慢性乙型肝炎轻度(CHBⅠ)188例,慢性乙型肝炎中度(CHBⅡ)180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诊断 检测 聚合血清蛋白受体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cAg和HBsAg白蛋白受体的检测 被引量:1
3
作者 夏德发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1998年第3期159-160,共2页
1995~1997年间,我们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了7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36例“健康”成人的血清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与HBsAg白蛋白受体(HBsAg·Re)。现结合本组检测情况,就此二项检测指标的临床应用价值,作一探讨。 资料与... 1995~1997年间,我们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了7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36例“健康”成人的血清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与HBsAg白蛋白受体(HBsAg·Re)。现结合本组检测情况,就此二项检测指标的临床应用价值,作一探讨。 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慢性乙型肝炎 蛋白 HBSAG 血清HBCAG 患者血清 肝炎患者 肝炎核心抗原 聚合血清蛋白受体 生化指标 受体检测
全文增补中
如何判断乙肝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的探讨
4
作者 袁辉 祝宜胜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00年第S1期180-180,共1页
关键词 乙肝血清标志物 乙肝病毒 检测结果 聚合血清蛋白受体 血清学标志 病毒标志物 影响因素 慢性乙肝 核心抗原 感染后
下载PDF
聚合人血清白蛋白受体检测在乙型肝炎监测中的意义
5
作者 刘万红 任立新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CAS 1994年第E03期110-111,共2页
在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的监测中,HBeAg作为判断有无传染性的一个指标,已被广泛地接受。但是,HBeAg的检测方法目前主要以ELISA法为主,适用于大批量标本的检测。为了做好入出境人员的乙肝监测工作,发现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自1993年... 在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的监测中,HBeAg作为判断有无传染性的一个指标,已被广泛地接受。但是,HBeAg的检测方法目前主要以ELISA法为主,适用于大批量标本的检测。为了做好入出境人员的乙肝监测工作,发现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自1993年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血清蛋白受体 检测 监测 乙型病毒性肝炎 生物学特性 HBSAG
全文增补中
134例HBV感染者的HBcAg与HBsAg·Re研究
6
作者 夏德发 《实用医技杂志》 1996年第5期327-329,共3页
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是乙型肝炎病毒(HBV)Dane颗粒存在的直接证据;特异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聚合血清白蛋白受体(HBsAg·Re)与HBV的复制及感染有密切关系,它们均为乙型肝炎传染性和病毒活动性既重要又可靠的标志。1993年10月—1... 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是乙型肝炎病毒(HBV)Dane颗粒存在的直接证据;特异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聚合血清白蛋白受体(HBsAg·Re)与HBV的复制及感染有密切关系,它们均为乙型肝炎传染性和病毒活动性既重要又可靠的标志。1993年10月—1995年10月,我们采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法测定HBV感染者134例及36例健康成人的HBcAg与HBsAg·Re。现结合本组检测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病毒 核心抗原 聚合血清白蛋白 受体
下载PDF
核素一日法肺通气/灌注显像在肺血栓栓塞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李蓓蕾 陈曙光 +5 位作者 余幼军 顾宇森 朱玮珉 蔡良 石洪成 陈绍亮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79-582,共4页
目的应用核素一日法肺通气/灌注(V/Q)显像研究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和肾静脉血栓(RVT)患者肺血栓栓塞症(PTE)的发病情况,并与CT血管造影(CTA)结果进行比较。方法99例DVT和RVT患者进行肺通气(锝气体)/锝标记大颗粒聚合人血清白蛋白(99mTc-... 目的应用核素一日法肺通气/灌注(V/Q)显像研究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和肾静脉血栓(RVT)患者肺血栓栓塞症(PTE)的发病情况,并与CT血管造影(CTA)结果进行比较。方法99例DVT和RVT患者进行肺通气(锝气体)/锝标记大颗粒聚合人血清白蛋白(99mTc-MAA)灌注显像和胸部X线片检查,其中12例进行V/Q平面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显像,23例同期进行CTA检查。根据肺栓塞前瞻性研究(PIOPED)诊断标准(1995年修订版),综合分析V/Q显像和胸部X线片结果,将PTE划分为高、中、低、极低度可能性和正常5类,并以高、中、低度可能性为阳性,极低度可能性和正常为阴性。比较灌注相SPECT显像与V/Q平面显像发现的病灶数量。结果99例患者中,PTE高度可能性为35.4%(35/99)、中度可能性为8.1%(8/99)、低度可能性为9.1%(9/99)、极低度可能性为4.0%(4/99)、正常为43.4%(43/99),阳性率为50.5%、阴性率为49.5%。12例同时进行CTA、肺灌注V/Q平面显像和SPECT显像检查的患者,3种检查分别发现48、43和50个阳性肺段。8例CTA检查阳性患者的48个受累肺段中,肺灌注V/Q平面显像显示34个肺段阳性,与CTA检查的符合率为70.8%;肺灌注SPECT显像显示39个肺段阳性,与CTA检查的符合率为81.2%;两种检查与CTA检查符合率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4,P<0.05)。肺灌注V/Q平面和SPECT显像分别较CTA检查多发现9个和11个病变肺段,均在亚肺段水平。肺灌注SPECT显像较V/Q平面显像多发现的7个肺段也均定位于亚肺段水平。肺动脉部分栓塞时,由于血流可以通过,肺组织灌注可能正常,V/Q显像往往不能发现病变血管;而当外周肺段、亚肺段较小肺动脉栓塞时,CTA检查易漏诊。结论SPECT可以明显改进肺V/Q显像。肺V/Q显像可以提供优良、准确的PTE诊断结果,CTA检查与其可优势互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血栓栓塞症 放射性核素显像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大颗粒聚合血清蛋白
下载PDF
乙型肝炎四项指标消长分析及其相互关系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陈然峰 陈国军 +2 位作者 董长林 黄晓文 陈建明 《江西医学检验》 2002年第3期135-136,186,共3页
目的探讨HBVDNA与乙型肝炎聚合人血清白蛋白受体(PHSA-Re)、核心抗原(HBcAg)、e抗原(HBeAg)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对其中浓度不同阳性102例和阴性36例进一步检测PHSA-Re,HBcAg和HBeAg。结果102例HBVDNA阳性中PH... 目的探讨HBVDNA与乙型肝炎聚合人血清白蛋白受体(PHSA-Re)、核心抗原(HBcAg)、e抗原(HBeAg)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对其中浓度不同阳性102例和阴性36例进一步检测PHSA-Re,HBcAg和HBeAg。结果102例HBVDNA阳性中PHSA-Re、HBcAg、HBeAg的阳性率分别占86.27%、82.35%、72.55%。36例HBVDNA阴性中PHSA-Re、HBcAg、HBeAg的阳性率分别占38.89%、80.56%、11.11%。PHSA-Re浓度与HBVDNA含量呈正相关递增。结论HBVDNA阴性患者HBV复制和感染仍有并存,四项指标联合检测更能客观反映HBV复制与感染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乙肝病毒DNA 聚合血清蛋白受体 荧光定量PCR法 乙型肝炎核心抗原 乙型肝炎E抗原
下载PDF
瘤内注射MAA和^(32)P胶体治疗肝癌的实验研究
9
作者 邵文博 韩建奎 +2 位作者 侯桂华 李昕 高永举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2年第2期160-162,167,共4页
目的 :比较肿瘤内直接注射3 2 P胶体和先向肿瘤内注入MAA再注射3 2 P胶体两种给药方法的3 2 P的体内分布及其治疗作用。方法 :6 0只荷肿瘤小鼠随机分为 4组 ,第 1组只注射3 2 P胶体 1.85MBq ;第 2组先注入 1× 10 4 颗粒的MAA ,再注... 目的 :比较肿瘤内直接注射3 2 P胶体和先向肿瘤内注入MAA再注射3 2 P胶体两种给药方法的3 2 P的体内分布及其治疗作用。方法 :6 0只荷肿瘤小鼠随机分为 4组 ,第 1组只注射3 2 P胶体 1.85MBq ;第 2组先注入 1× 10 4 颗粒的MAA ,再注入3 2 P胶体 1.85MBq ;第 3组先注入 1× 10 5颗粒MAA ,再注入3 2 P胶体 1.85MBq ;第 4组先注入 1× 10 5颗粒MAA ,再注入3 2 P胶体 18.5MBq。注射后第 30min、2 4h、4 8h、8d和 16d ,从各组随机取出 3只小鼠 ,测定肿瘤直径 ,采血后处死 ,取出肿瘤、心、肝、脾、肾、肺和脊椎骨 ,称重并计数放射性。对第 4组小鼠的肿瘤做病理切片并计算抑瘤率。结果 :3 2 P自肿瘤向血液中的扩散主要发生在用药后的早期阶段 ,MAA可以阻止3 2 P的扩散 ,增加其瘤内滞留率。MAA的阻滞作用与注入的MAA颗粒数量成正相关 ,而与3 2 P胶体的注入量则成负相关关系。对于直径约 1cm的肝肿瘤 ,注入 1.85MBq的3 2 P胶体不能抑制肿瘤的生长 ,18.5MBq3 2 P胶体可使肿瘤缩小 2 0 % ,对外周血红细胞和白细胞计数无明显影响作用。结论 :直接向肿瘤内注入一定数量的MAA ,再注入所需剂量的3 2 P胶体 ,是治疗晚期肝癌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大颗粒聚合血清蛋白 ^32P胶体 体内分布 治疗作用
下载PDF
乙肝两对半探秘(四) 和两对半有关的其他乙肝标志物
10
作者 田庚善 《家庭医学(上半月)》 1994年第4期48-49,共2页
乙肝标志物除了两对半以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标志物,其意义分述如下: 1.乙肝病毒核酸(HBV—DNA):乙肝病毒基本上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蛋白质,包括各种抗原(表面抗原、前S<sub>2</sub>抗原、核心抗原),另一部分为核酸(... 乙肝标志物除了两对半以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标志物,其意义分述如下: 1.乙肝病毒核酸(HBV—DNA):乙肝病毒基本上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蛋白质,包括各种抗原(表面抗原、前S<sub>2</sub>抗原、核心抗原),另一部分为核酸(HBV—DNA)。另外还有一种酶(DNAP)。见图。乙肝病毒核酸是乙肝病毒复制(繁殖)最重要的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核酸 传染性 乙肝两对半 乙肝病毒复制 HBV一DNA 肝细胞膜 聚合血清蛋白受体 乙肝标志物 检测方法 前S
下载PDF
Synthesis and Adsorption Study of BSA Surface Imprinted Polymer on CdS Quantum Dots 被引量:1
11
作者 唐苹苹 蔡继宝 苏庆德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2期195-200,I0002,共7页
A new bovine serum albumin (BSA) surface imprinting method was developed by the incorporation of quantum dots (QDs) into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 (MIP), which can offer shape selectivity. Preparation and a... A new bovine serum albumin (BSA) surface imprinting method was developed by the incorporation of quantum dots (QDs) into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 (MIP), which can offer shape selectivity. Preparation and adsorption conditions were optimized. Physical appearance of the QDs and QDs-MIP particles was illustrat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images. Photoluminescence emission of CdS was quenched when rebinding of the template.The quenching of photoluminescence emissions is presumably due to the 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quantum dots and BSA template molecules. The adsorption is compiled with Langmuir isotherm, and chemical adsorption is the rate-controlling step.The maximum adsorption capacity could reach 226.0 mg/g, which is 142.4 mg/g larger than that of undoped BSA MIP.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e validity of QDs coupled with MIP technology for analyzing B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antum dots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 Bovine serum albumin Langmuir isotherm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