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4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多巴胺包埋纳米过氧化钙缓释过氧化氢影响因素
1
作者 马慧 罗浩宇 +2 位作者 陈劲松 彭鸿彬 蒲生彦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1-218,共8页
合成了一种聚多巴胺包埋的缓释纳米过氧化钙(nCaO_(2)@PDA),通过控制变量法,探究各类地下水环境影响因素对该复合材料缓释过氧化氢效能影响.结果表明:过氧化氢释放量与环境温度、多巴胺包埋厚度、溶液初始pH值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进一步... 合成了一种聚多巴胺包埋的缓释纳米过氧化钙(nCaO_(2)@PDA),通过控制变量法,探究各类地下水环境影响因素对该复合材料缓释过氧化氢效能影响.结果表明:过氧化氢释放量与环境温度、多巴胺包埋厚度、溶液初始pH值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进一步探究了表层核壳PDA的作用机理,受PDA核壳表面功能性官能团邻苯二酚基团作用,复合材料在缓释过氧化氢过程中可有效地抑制体系pH值的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释材料 纳米过氧化钙 过氧化氢 聚多巴胺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骨形成肽1和聚多巴胺复合涂层修饰提高聚醚醚酮表面活性
2
作者 秦敬杰 郭子歌 +3 位作者 李睿 马士卿 卢瑞杰 李梦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3318-3325,共8页
背景:聚醚醚酮具有与人体皮质骨相近的弹性模量及良好的射线透射性、化学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等优点,有望应用于口腔种植领域,然而其具有生物惰性,难以与周围组织形成骨结合,因此如何提高聚醚醚酮的表面活性是目前的主要问题。目的:分析... 背景:聚醚醚酮具有与人体皮质骨相近的弹性模量及良好的射线透射性、化学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等优点,有望应用于口腔种植领域,然而其具有生物惰性,难以与周围组织形成骨结合,因此如何提高聚醚醚酮的表面活性是目前的主要问题。目的:分析聚醚醚酮表面骨形成肽1和聚多巴胺复合涂层的促成骨和成血管作用。方法:将聚醚醚酮片浸泡于多巴胺溶液中24 h,制备聚醚醚酮-聚多巴胺材料;将聚醚醚酮-聚多巴胺材料浸泡于骨形成肽1溶液中24 h,制备聚醚醚酮-聚多巴胺-骨形成肽1材料,表征材料的微观形貌、亲水性与元素组成。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接种于聚醚醚酮、聚醚醚酮-聚多巴胺、聚醚醚酮-聚多巴胺-骨形成肽1材料表面,通过活死细胞染色和细胞骨架染色评估细胞活性与黏附状态,茜素红和骨钙素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成骨分化能力。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别接种于3组材料表面,通过活死细胞染色和细胞骨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免疫荧光染色评估细胞活性及成血管水平。结果与结论:①扫描电镜下可见聚醚醚酮材料表面光滑,聚醚醚酮-聚多巴胺材料表面出现凹凸不平的沉积物,聚醚醚酮-聚多巴胺-骨形成肽1材料表面有小颗粒突起;接触角测试结果显示,聚醚醚酮-聚多巴胺-骨形成肽1材料的亲水性优于其他两种材料;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结果显示,骨形成肽1成功修饰于聚醚醚酮材料表面;②活死细胞染色和细胞骨架染色显示,相较于其他两种材料,聚醚醚酮-聚多巴胺-骨形成肽1材料可提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活性与黏附;茜素红和骨钙素免疫荧光染色显示,相较于其他两种材料,聚醚醚酮-聚多巴胺-骨形成肽1材料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③活死细胞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显示,相较于其他两种材料,聚醚醚酮-聚多巴胺-骨形成肽1材料可提高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活性与黏附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的表达;④结果表明,骨形成肽1和聚多巴胺复合涂层可提高聚醚醚酮表面的促成骨和成血管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醚醚酮 表面改性 聚多巴胺 涂层 骨形成肽1 成骨分化 成血管
下载PDF
聚多巴胺修饰载姜黄素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的研究
3
作者 王小宁 任佩佩 +2 位作者 赵阳光 张湛睿 闫梦茹 《中国药师》 CAS 2024年第4期580-587,共8页
目的 制备聚多巴胺(PDA)修饰的载姜黄素(CUR)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MSN),并对其进行药剂学性质、体外释药及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方法 以模板法合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对其表面进行PDA修饰,考察纳米粒的药剂学性质,研究载药制剂的pH响应... 目的 制备聚多巴胺(PDA)修饰的载姜黄素(CUR)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MSN),并对其进行药剂学性质、体外释药及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方法 以模板法合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对其表面进行PDA修饰,考察纳米粒的药剂学性质,研究载药制剂的pH响应性释药,评价载体的生物相容性和载药制剂的体外细胞生长抑制率,考察肿瘤细胞对载药制剂的摄取。结果 MSN粒径均一,经PDA修饰后,CUR@MSN-PDA体外释药具有显著的pH响应性;生物相容性结果表明,各载体材料与MDA-MB-231细胞共培养24 h后,细胞存活率均在85%以上;体外肿瘤细胞生长抑制率实验结果表明,CUR@MSN-PDA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显著高于CUR@MSN,细胞摄取结果表明,CUR@MSN-PDA在细胞内的荧光强度显著强于CUR@MSN。结论 构建的纳米载体具有显著的pH响应性和较强的抗肿瘤活性,为CUR的药物递送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二氧化硅 聚多巴胺 姜黄素 三阴性乳腺癌 PH响应
下载PDF
银/聚多巴胺改性氧化石墨烯改善陶瓷摩擦副摩擦性能的研究
4
作者 尹振宇 张丽秀 +4 位作者 李帅 张珂 李颂华 王俊海 王丽艳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51-163,共13页
目的提高润滑油在陶瓷摩擦副中的润滑性能。方法通过一步法制备银/聚多巴胺改性氧化石墨烯(Ag/PGO)纳米复合粒子,并作为润滑油的添加剂,通过摩擦试验研究含Ag/PGO润滑油的润滑性能。通过重力沉降法测试Ag/PGO在润滑油中的分散稳定性。... 目的提高润滑油在陶瓷摩擦副中的润滑性能。方法通过一步法制备银/聚多巴胺改性氧化石墨烯(Ag/PGO)纳米复合粒子,并作为润滑油的添加剂,通过摩擦试验研究含Ag/PGO润滑油的润滑性能。通过重力沉降法测试Ag/PGO在润滑油中的分散稳定性。观察磨痕微观形貌,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揭示含Ag/PGO润滑油的润滑机理。结果聚多巴胺改性氧化石墨烯(PGO)在润滑油中可以稳定分散25 d,Ag/PGO在润滑油中可以稳定分散10 d。含Ag/PGO润滑油在Si_(3)N_(4)/Si_(3)N_(4)、Si_(3)N_(4)/GCr15两种摩擦副中均表现出良好的润滑性能,含Ag/PGO润滑油在Si_(3)N_(4)/Si_(3)N_(4)摩擦副中的最佳质量分数为0.05%,与基础油相比,其摩擦因数和磨痕宽度分别降低了16.8%、17.6%;在Si_(3)N_(4)/GCr15摩擦副中的最佳质量分数为0.2%,其摩擦因数和磨痕宽度分别降低了53.6%、22.7%。表明含添加剂润滑油的磨痕表面质量得到提升。结论聚多巴胺经改性,可以有效提高氧化石墨烯在润滑油中的分散性能。与Si_(3)N_(4)壁面相比,含Ag/PGO的润滑油易于吸附在GCr15壁面。在剪切过程中,Ag/PGO与润滑油分子的相互作用减小了润滑油分子与摩擦壁面的相互作用能,减小了摩擦阻力,因此含Ag/PGO的润滑油在Si_(3)N_(4)/GCr15摩擦副中表现出更好的润滑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摩擦副 聚多巴胺 摩擦性能 纳米复合材料 分散稳定性 分子动力学模拟
下载PDF
聚多巴胺仿生法制备的聚己内酯螺钉羟基磷灰石涂层对兔前交叉韧带重建后骨整合的影响
5
作者 任铖真 毕方刚 +3 位作者 王志远 王亚飞 李鹏举 田科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0-44,共5页
目的:利用聚多巴胺仿生法在聚己内酯(PCL)螺钉表面制备羟基磷灰石(HA)涂层,评价其对前交叉韧带重建后骨整合的影响。方法:通过3D打印设计制作多孔PCL螺钉,利用聚多巴胺仿生法制备HA涂层。选取20只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于双侧后肢建立... 目的:利用聚多巴胺仿生法在聚己内酯(PCL)螺钉表面制备羟基磷灰石(HA)涂层,评价其对前交叉韧带重建后骨整合的影响。方法:通过3D打印设计制作多孔PCL螺钉,利用聚多巴胺仿生法制备HA涂层。选取20只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于双侧后肢建立前交叉韧带重建模型,左右侧随机植入含HA涂层(实验组)及不含HA涂层的(对照组)PCL螺钉,术后6、12周分别处死10只,取膝关节,制备股骨-前交叉韧带-胫骨复合物标本,通过Masson染色、Micro-CT检测、生物力学测试评价螺钉与骨组织界面的骨整合情况。结果:Masson染色结果示术后6、12周两组螺钉周围均有较多新生骨小梁形成并向螺钉孔隙内生长,但实验组新生骨小梁的量和深度均优于对照组。Micro-CT示术后6、12周两组螺钉界面骨隧道内新生骨逐渐增加,且实验组周围新生骨量多于对照组。与术后6周相比,两组术后12周骨体积分数、骨小梁数量、骨密度均升高,骨小梁分离率降低;术后6、12周,实验组以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6、12周实验组最大拉力峰值均高于对照组[(39.98±5.32)N vs(27.46±6.95)N,(62.64±8.76)N vs(50.15±6.48)N](P<0.05)。结论:聚多巴胺仿生法制备的PCL螺钉的HA涂层能够促进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骨整合,提高界面螺钉生物力学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羟基磷灰石涂层 聚多巴胺仿生法 骨整合
下载PDF
纯钛表面载锌聚多巴胺涂层改性及其抗腐蚀性能初探
6
作者 梅煜坤 张建兰 邱憬 《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356-361,共6页
目的在纯钛表面制备载锌聚多巴胺涂层,并探究其生物相容性及抗腐蚀性能。方法将纯钛试件先后浸泡在多巴胺碱性溶液与硫酸锌溶液中,在试件表面形成载锌聚多巴胺涂层。以光滑钛表面以及聚多巴胺涂层改性钛表面为对照组,载锌聚多巴胺涂层... 目的在纯钛表面制备载锌聚多巴胺涂层,并探究其生物相容性及抗腐蚀性能。方法将纯钛试件先后浸泡在多巴胺碱性溶液与硫酸锌溶液中,在试件表面形成载锌聚多巴胺涂层。以光滑钛表面以及聚多巴胺涂层改性钛表面为对照组,载锌聚多巴胺涂层改性钛表面为实验组。采用扫描电镜观察试件表面微形貌,X线能谱仪表征锌元素在聚多巴胺涂层上的结合。采用接触角测量仪检测试件表面的亲水性。体外培养L-929成纤维细胞,通过CCK-8评价改性钛表面的生物相容性。采用电化学工作站获取各组试件在人工唾液中的开路电位和极化曲线,分析载锌聚多巴胺涂层对钛表面抗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扫描电镜和X线能谱仪分析结果显示,3组试件表面的微形貌均有差异,载锌聚多巴胺涂层组试件表面有锌元素存在。涂层修饰后试件表面的亲水性增强。体外细胞实验显示,载锌聚多巴胺涂层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电化学测试获得的开路电位和动态极化曲线及其拟合数据显示,载锌聚多巴胺涂层组试件的抗腐蚀性能最强,聚多巴胺涂层组次之,光滑钛组最小。结论采用化学浸泡法可在钛表面成功制备载锌聚多巴胺涂层,改性钛表面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抗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多巴胺 钛表面 抗腐蚀性能
下载PDF
负载雷公藤红素的中空介孔聚多巴胺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及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7
作者 潘慕倩 蔡义思 +1 位作者 袁立霞 余林中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5期1119-1124,共6页
目的 制备负载雷公藤红素的中空介孔聚多巴胺纳米复合物(H-PDA/Cel@HA),并考察其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方法 采用湿化学刻蚀法制备H-PDA/Cel@HA,通过粒径、Zeta电位、透射电镜、紫外吸收光谱等方法对其进行表征,并从细胞毒性、细胞活性... 目的 制备负载雷公藤红素的中空介孔聚多巴胺纳米复合物(H-PDA/Cel@HA),并考察其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方法 采用湿化学刻蚀法制备H-PDA/Cel@HA,通过粒径、Zeta电位、透射电镜、紫外吸收光谱等方法对其进行表征,并从细胞毒性、细胞活性氧水平测定、活/死细胞染色实验、细胞凋亡等方面评价H-PDA/Cel@HA对乳腺癌4T1细胞的抗肿瘤活性。结果 所制备的H-PDA/Cel@HA呈现出中空立方体的形貌,平均粒径为(183.4±12.3)nm,Zeta电位为(-30.4±1.1)mV;载药量为(13.25±1.16)%,包封率为(66.27±5.78)%;H-PDA/Cel@HA显著抑制乳腺癌4T1细胞的生长,相较于游离的Cel,其对正常细胞(L929)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此外,H-PDA/Cel@HA还通过增加4T1细胞内的活性氧水平,诱导细胞凋亡。结论 所制备的H-PDA/Cel@HA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肿瘤靶向递送能力,可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红素 中空聚多巴胺 活性氧 细胞凋亡
下载PDF
聚多巴胺/MXene/Cu改性棉织物的制备及其性能
8
作者 方龙 张鹏 +1 位作者 喻湘华 李亮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55-161,共7页
本文以纯棉织物作为柔性基体,首先在纯棉织物表面涂覆聚多巴胺(PDA)/MXene,然后在其表面通过无电沉积的方法沉积具有粗糙结构的金属铜(Cu),得到一种具有导电性和抗菌性的PDA/MXene/Cu改性棉织物。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棉织物的形貌进行... 本文以纯棉织物作为柔性基体,首先在纯棉织物表面涂覆聚多巴胺(PDA)/MXene,然后在其表面通过无电沉积的方法沉积具有粗糙结构的金属铜(Cu),得到一种具有导电性和抗菌性的PDA/MXene/Cu改性棉织物。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棉织物的形貌进行观察,通过万能试验拉伸机测量棉织物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Cu、PDA和MXene均匀覆盖在棉织物表面。PDA/MXene/Cu改性棉织物的力学性能提升,改性棉织物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增长到了150 kPa和28.6%。进一步将导电棉织物作为应变传感器监测人体手指的弯曲情况从而对器件的传感性能进行评价,当手指弯曲角度为60°时最大传感响应为10.9%。最后对导电棉织物进行抗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改性棉织物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在沉积铜1.5 h时抑菌圈直径为31.8 mm、面积为793.9 mm^(2)。这种多功能PDA//MXene/Cu改性棉织物,有望应用在可穿戴电子设备、健康和运动监测器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多巴胺 MXene 棉织物 传感 抗菌性能
下载PDF
聚多巴胺/壳聚糖改性棉织物的茶色素染色及其抗菌和防紫外线性能
9
作者 李丽丽 袁亮 +2 位作者 唐雨霞 杨文菊 王浩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6-113,共8页
为提高棉织物的天然色素染色性和多功能性,利用CuSO_(4)/H_(2)O_(2)氧化体系下多巴胺(DA)在织物表面快速聚合沉积后,采用壳聚糖(CS)整理制备聚多巴胺/壳聚糖(PDA/CS)改性棉织物,再用茶色素对其进行染色处理。探究了DA快速聚合沉积过程... 为提高棉织物的天然色素染色性和多功能性,利用CuSO_(4)/H_(2)O_(2)氧化体系下多巴胺(DA)在织物表面快速聚合沉积后,采用壳聚糖(CS)整理制备聚多巴胺/壳聚糖(PDA/CS)改性棉织物,再用茶色素对其进行染色处理。探究了DA快速聚合沉积过程中各因素对改性棉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得到较佳工艺条件:CuSO_(4)浓度为3 mmol/L,DA质量浓度为2.0 mg/mL,H_(2)O_(2)浓度为13 mmol/L,沉积时间为2 h。在此条件下,PDA/CS改性棉织物染色后的K/S值达到6.21。研究结果表明:CuSO_(4)/H_(2)O_(2)氧化体系下DA在棉织物表面形成PDA层,可与CS产生氢键作用在织物表面均匀成膜;茶色素染色PDA/CS改性棉织物的耐摩擦色牢度、耐皂洗色牢度(沾色)和耐人造光色牢度均达到4级及以上;PDA/CS改性织物染色后的UPF值为31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大肠杆菌的抑菌率达到90%以上,具备抗菌和防紫外线的双重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织物 聚多巴胺 茶色素染色 天然染料 功能整理
下载PDF
聚多巴胺纳米材料及其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
10
作者 王曦琦 刘梓钰 +2 位作者 梁晓云 赵王晨 王龙凤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02-411,共10页
聚多巴胺(polydopamine,PDA)是一种由多巴胺(dopamine,DA)单体在碱性条件下氧化聚合生成的生物聚合物,具有多种独特的理化性质,如粘附性、金属离子螯合和生物相容性等。近年来,PDA在生物医药、材料学及食品科学等研究领域广受关注。本... 聚多巴胺(polydopamine,PDA)是一种由多巴胺(dopamine,DA)单体在碱性条件下氧化聚合生成的生物聚合物,具有多种独特的理化性质,如粘附性、金属离子螯合和生物相容性等。近年来,PDA在生物医药、材料学及食品科学等研究领域广受关注。本文总结现有报道中PDA的酶氧化、电聚合及化学氧化等制备途径,综述其聚合机理从共价聚合到超分子聚集体的演变。基于PDA的自聚合特性,对已发现的多种PDA纳米结构进行分类,总结了PDA纳米涂层、纳米颗粒、纳米胶囊、介孔及多孔纳米结构等在功能性包装、固定化酶、污染物检测和活性物质递送等食品科学领域中的应用最新进展,并对其中尚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PDA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多巴胺 纳米材料 食品 应用
下载PDF
聚多巴胺抗紫外特性及其应用
11
作者 倪天颖 岳朝阳 +2 位作者 慈璐雨 李明星 陈山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50-654,共5页
从化学结构、物理特性和生物保护方面阐述聚多巴胺(PDA)的抗紫外机制,总结了基于多巴胺自聚合制备纳米颗粒、贻贝胶囊、表面涂层的方法,将PDA抗紫外基材的应用场景按抗紫外膜、涂层、凝胶以及防晒制剂分类归纳,为进一步探究PDA抗紫外机... 从化学结构、物理特性和生物保护方面阐述聚多巴胺(PDA)的抗紫外机制,总结了基于多巴胺自聚合制备纳米颗粒、贻贝胶囊、表面涂层的方法,将PDA抗紫外基材的应用场景按抗紫外膜、涂层、凝胶以及防晒制剂分类归纳,为进一步探究PDA抗紫外机理、扩展PDA复合材料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多巴胺 抗紫外 天然黑色素 光保护 合成黑色素
下载PDF
聚己内酯-聚多巴胺-AOPDM1支架在高糖环境下的促成骨性能
12
作者 刘子杨 劳安 +3 位作者 徐陈词 AIRI SHIN 吴嘉晴 刘加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667-2674,共8页
背景:口腔颌面骨组织缺损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当糖尿病患者发生骨缺损时血糖异常导致的骨代谢紊乱使修复治疗更加困难。目的:试图将一种具有改善肥胖潜在生物活性的多肽AOPDM1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骨损伤修复。方法:在正常或高糖环... 背景:口腔颌面骨组织缺损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当糖尿病患者发生骨缺损时血糖异常导致的骨代谢紊乱使修复治疗更加困难。目的:试图将一种具有改善肥胖潜在生物活性的多肽AOPDM1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骨损伤修复。方法:在正常或高糖环境下,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AOPDM1干预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检测细胞增殖、碱性磷酸酶活性、矿化结节形成及成骨分化基因的表达。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聚己内酯支架,以聚多巴胺对支架进行表面改性,制备聚己内酯-聚多巴胺复合支架;最后将支架置于AOPDM1溶液中,制备聚己内酯-聚多巴胺-AOPDM1支架,检测3组支架的水接触角及力学性能。在正常或高糖环境下,将3组支架分别与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检测细胞黏附、碱性磷酸酶活性及骨桥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结论:①与正常环境相比,高糖环境抑制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相同环境下,AOPDM1可促进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在AOPDM1浓度相同的情况下,与正常环境相比,高糖环境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矿化能力及Ⅰ型胶原、骨桥蛋白、碱性磷酸酶、Runx2 mRNA表达均降低;相同环境下,AOPDM1可提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矿化能力及Ⅰ型胶原、骨桥蛋白、碱性磷酸酶、Runx2 mRNA表达。②聚己内酯-聚多巴胺支架、聚己内酯-聚多巴胺-AOPDM1支架的亲水性高于聚己内酯支架(P<0.001),3组支架的抗拉强度与弹性模量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与其他两组支架相比,聚己内酯-聚多巴胺-AOPDM1支架上的细胞具有更好的黏附形态。当支架相同时,与正常环境相比,高糖环境抑制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及骨桥蛋白表达;当环境相同时,聚己内酯-聚多巴胺-AOPDM1支架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及骨桥蛋白表达高于其他两组支架。③结果表明,聚己内酯-聚多巴胺-AOPDM支架可促进高糖环境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肽 己内酯 聚多巴胺 复合支架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高糖微环境 细胞增殖 成骨分化
下载PDF
MXene@聚多巴胺的制备、性能和应用
13
作者 周建华 晏亚飞 周梦园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3,40,共7页
将光热转换材料聚多巴胺包覆的MXene(MXene@PDA)引入胶原气凝胶,来提高其光热转换能力,扩大其在低温防护领域的应用范围。采用化学刻蚀和原位锂离子插层法制备了MXene,然后利用多巴胺(DA)在MXene表面发生氧化自聚合反应,得到了MXene@PDA... 将光热转换材料聚多巴胺包覆的MXene(MXene@PDA)引入胶原气凝胶,来提高其光热转换能力,扩大其在低温防护领域的应用范围。采用化学刻蚀和原位锂离子插层法制备了MXene,然后利用多巴胺(DA)在MXene表面发生氧化自聚合反应,得到了MXene@PDA,探讨了DA用量对MXene@PDA性能的影响。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对MXene@PDA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PDA被成功包覆在MXene薄片上,提高了MXene的环境稳定性。当MXene与DA的质量比为100∶6时,制得的MXene@PDA光吸收性能最佳。在100 mW/cm^(2)氙灯照射下,MXene@PDA改性胶原气凝胶的温度高达54.8℃,相比于胶原气凝胶提升了17.9℃,并且在多次光热循环实验中最高温度都在54.8℃左右,表现出优异的光热转换性能和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Xene 聚多巴胺 光热转换 胶原 气凝胶
下载PDF
用于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叶酸修饰聚多巴胺涂层的氧化铜纳米颗粒
14
作者 邓凯夫 郑轶璐 +5 位作者 王通 郑之裕 修梦婷 任蓉 VAN CUONG Nguyen 朱利民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9-69,共11页
采用沉淀转化法制备出粒径约为10 nm的氧化铜纳米颗粒(CuO NPs),通过盐酸多巴胺(DA HCl)在其表面进行聚合,并通过叶酸(FA)修饰形成CuO@PDA-FA NPs。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纳米粒径电势分析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纳米颗粒的... 采用沉淀转化法制备出粒径约为10 nm的氧化铜纳米颗粒(CuO NPs),通过盐酸多巴胺(DA HCl)在其表面进行聚合,并通过叶酸(FA)修饰形成CuO@PDA-FA NPs。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纳米粒径电势分析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纳米颗粒的形貌和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CuO@PDA-FA NPs粒径约为190 nm。材料降解亚甲基蓝试验和氧化葡萄糖试验证实CuO@PDA-FA NPs具备类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类葡萄糖氧化酶(GOD)活性。近红外光热转换试验证实CuO@PDA-FA NPs具有良好的光热效应和光热稳定性。体外细胞毒性试验、细胞摄取试验和活性氧生成试验结果表明,CuO@PDA-FA NPs能主动靶向肿瘤细胞,并通过光热治疗(PTT)/化学动力学治疗(CDT)/饥饿治疗(ST)协同效果杀伤肿瘤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铜 纳米颗粒 叶酸 聚多巴胺 化学动力学治疗 光热治疗 模拟酶
下载PDF
碳点复合聚多巴胺载药体系用于肿瘤协同治疗的评价
15
作者 罗心怡 王熙辰 +3 位作者 于千耘 黄海亮 郝雪贻 赵勤富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3期281-289,379,共10页
目的为了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降低毒性和不良反应,研究制备了一种基于碳点(CDs)修饰的聚多巴胺(polydopamine,PDA)的特异性药物递送系统。方法采用水热法制备直径约为4 nm的CDs,然后制备碳点复合聚多巴胺(PDA@CDs)载体。以盐酸阿霉素(D... 目的为了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降低毒性和不良反应,研究制备了一种基于碳点(CDs)修饰的聚多巴胺(polydopamine,PDA)的特异性药物递送系统。方法采用水热法制备直径约为4 nm的CDs,然后制备碳点复合聚多巴胺(PDA@CDs)载体。以盐酸阿霉素(DOX)作为模型药物,制备DOX/PDA@CDs载药体系。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Zeta电位、动态光散射和荧光光谱等对载药体系进行表征。模拟肿瘤微环境以及NIR光照射对载药体系进行体外释放的考察,采用细胞水平实验评价该体系的热疗和化疗协同治疗效果。结果PDA@CDs载体具有优良的光热性能和光热稳定性。体外释放曲线表明,在pH 7.4 PBS和无近红外光照射的情况下,DOX释放量较少,在高过氧化氢浓度、pH 5.0 PBS和近红外光照射下,DOX的释放显著增加。细胞摄取实验证明PDA@CDs能被细胞摄取,且可以发射绿色荧光。细胞毒实验表明,DOX/PDA@CDs在NIR光照后显示出优异的化疗/热疗协同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结论DOX/PDA@CDs具有pH/H2O2/NIR多重响应性释药的特点,能够实现热疗与化疗的协同治疗效果,在癌症治疗领域具有光明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多巴胺 碳点 抗癌药物 光热疗法
下载PDF
基于聚多巴胺纳米球/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复合材料的亚硝酸盐电化学传感器研究
16
作者 程田田 陆佳丹 张静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49-254,共6页
以盐酸多巴胺为单体,在三羟甲基氨基甲烷溶液中聚合,合成了聚多巴胺纳米球(PDANSs)。采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PDANSs进行了形貌表征,PDANSs直径为200~300nm。将制备的PDANSs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溶液中超声,通过静电作用得到... 以盐酸多巴胺为单体,在三羟甲基氨基甲烷溶液中聚合,合成了聚多巴胺纳米球(PDANSs)。采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PDANSs进行了形貌表征,PDANSs直径为200~300nm。将制备的PDANSs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溶液中超声,通过静电作用得到复合物(PDANSs/CTAB),并将复合物分散液滴涂在电极表面得到PDANSs/CTAB修饰电极。将PDANSs/CTAB修饰电极用于溶液中亚硝酸盐的富集,对电极上富集的亚硝酸盐含量用差分脉冲伏安法进行了测定,构建了亚硝酸盐电化学传感器。该传感器检测亚硝酸钠的线性范围为0.2~2000μmol/L,检出限为0.08μmol/L,且具有较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将该传感器用于腌制肉样品中亚硝酸盐的检测,回收率范围为98.1%~104.0%,说明此方法准确度很好,该传感器能用于腌制肉样品中亚硝酸盐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多巴胺纳米球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复合材料 电化学传感器 亚硝酸盐
下载PDF
基于聚多巴胺包覆金纳米棒的光热免疫层析法检测食品中喹诺酮兽药
17
作者 刘君利 任丽帅 +4 位作者 白冬梅 孙美医 金子新 黄娜 生威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4期157-164,共8页
该文采用种子介导生长法合成光热剂金纳米棒(Au nanorods,AuNRs),并在其表面包覆聚多巴胺制备复合光热纳米材料,偶联抗体制备免疫探针,建立一种便捷的光热免疫层析检测方法,并应用于动物源性食品中喹诺酮兽药的快速定量检测。结果表明,... 该文采用种子介导生长法合成光热剂金纳米棒(Au nanorods,AuNRs),并在其表面包覆聚多巴胺制备复合光热纳米材料,偶联抗体制备免疫探针,建立一种便捷的光热免疫层析检测方法,并应用于动物源性食品中喹诺酮兽药的快速定量检测。结果表明,在最佳检测条件下,该方法喹诺酮兽药(以诺氟沙星计)的检出范围为0.22~18.84μg/L,检测限为0.14μg/L,脱脂牛奶和虾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8.62%~100.17%和90.20%~100.08%,变异系数分别为4.18%~8.50%和3.30%~6.24%,方法特异性良好。与高效液相色谱法相比,二者结果具有良好一致性,因此,该方法适用于食品中喹诺酮兽药快速定性及定量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诺酮兽药 聚多巴胺 金纳米棒 光热免疫层析 快速灵敏检测
下载PDF
铜掺杂聚多巴胺包裹改性普鲁士蓝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8
作者 陈佳豪 李草 《胶体与聚合物》 CAS 2024年第2期57-60,共4页
本文以改性普鲁士蓝(PB-NO)为基体,制备出一种铜离子掺杂聚多巴胺包裹PB-NO的材料(PNPC)。研究了材料的光热性能、化学动力学反应能力、一氧化氮(NO)释放水平与细胞毒性(MTT)。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PNPC较PB-NO有着更好的光热能力与... 本文以改性普鲁士蓝(PB-NO)为基体,制备出一种铜离子掺杂聚多巴胺包裹PB-NO的材料(PNPC)。研究了材料的光热性能、化学动力学反应能力、一氧化氮(NO)释放水平与细胞毒性(MTT)。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PNPC较PB-NO有着更好的光热能力与更强的一氧化氮(NO)释放水平,并且聚多巴胺中的铜离子赋予了材料消耗还原性谷胱甘肽、催化过氧化氢生成活性氧的化学动力学反应能力。PNPC施加5 min的808 nm(1 W/cm^(2))激光照射后,与其共孵育的4T1细胞的存活率明显下降,表明其具有一定的癌细胞毒性。总的来说,PNPC是一种具备光热、化学动力学反应、释放NO能力的材料,有治疗肿瘤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掺杂 聚多巴胺 改性普鲁士蓝 化学动力学
下载PDF
聚多巴胺的合成及其性能应用
19
作者 蔡俊文 Yoann de Rancourt de Mimérand 郭嘉 《广州化工》 CAS 2024年第5期17-20,共4页
聚多巴胺是由单体多巴胺在弱碱有氧环境中自聚而成,由于其具有优异的黏着性、生物相容性、还原性等化学性能,吸引了众多学者对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进行开发。针对聚多巴胺的具体合成途径,至今还没有完全的定论,其原因是中间产物有较多的... 聚多巴胺是由单体多巴胺在弱碱有氧环境中自聚而成,由于其具有优异的黏着性、生物相容性、还原性等化学性能,吸引了众多学者对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进行开发。针对聚多巴胺的具体合成途径,至今还没有完全的定论,其原因是中间产物有较多的可能性;对于聚多巴胺薄膜的制备则会受到聚合时间、单体溶液的浓度、pH值、离子溶液的种类等条件影响,聚多巴胺涂层厚度会随时间及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pH值提升时会加快其自聚合速率,除此之外,利用特殊设备将多巴胺溶液雾化也可以提升聚多巴胺的合成速率,当溶液存在Ca2+时会加强其黏着性能,而当溶液存在Na+时则会抑制其黏着性能;对于聚多巴胺的应用,其在生物制药、医疗器械的抗菌涂层制备、金属材料的制备、其它材料的表面改性等多个领域均有所应用。本文就聚多巴胺的合成和聚多巴胺的应用两个方面进行了简单论述,主要内容包含了对多巴胺的自聚机理、影响多巴胺自聚因素、传统聚多巴胺合成法和加速聚多巴胺合成法的介绍以及聚多巴胺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潜能的归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多巴胺 合成方法 应用
下载PDF
新型聚多巴胺纳米颗粒光热蒸发性能评价
20
作者 邹广新 王弋 +1 位作者 高芳 贺斌 《材料科学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61,共8页
聚多巴胺具有与黑色素相似的吸光性能,是一种被广泛关注的高分子近红外吸收材料,在光热转化方面有良好前景。但由于其本身聚合机理多样,内部结构复杂,目前对聚多巴胺功能性设计的研究较少。本文通过设计Fe3+和硅烷偶联剂与多巴胺反应,... 聚多巴胺具有与黑色素相似的吸光性能,是一种被广泛关注的高分子近红外吸收材料,在光热转化方面有良好前景。但由于其本身聚合机理多样,内部结构复杂,目前对聚多巴胺功能性设计的研究较少。本文通过设计Fe3+和硅烷偶联剂与多巴胺反应,提高了聚多巴胺的吸光特性和亲水性;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表征证明,成功合成了高吸光度亲水聚多巴胺纳米颗粒,吸光度达到90%。同时将合成的纳米颗粒真空抽滤,堆叠构建亲水输运通道。实验表明:在太阳光蒸发环境,一个太阳光强下,使用本文设计的光热膜进行纯水蒸发实验,纯水蒸发速率可以达到1.1 kg/(m^(2)·h),光热转化效率为80%,比普通聚多巴胺提高15%,证明该材料有很好的光热转化性能,在海水淡化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热蒸发 聚多巴胺 硅烷偶联剂 光热纳米颗粒 光热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