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19篇文章
< 1 2 1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快速测定食品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再生树脂中D-柠檬烯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智力 杨学军 +3 位作者 陈肖南 李元月 孙筱辰 王微山 《化学世界》 CAS CSCD 2017年第1期47-50,共4页
建立了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联用技术快速测定食品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再生树脂中D-柠檬烯的定性分析方法。通过热裂解方式,使样品快速裂解汽化,设定并优化全扫参数,利用美国国家标准级技术研究所(NIST)的质谱库对D-柠檬烯进... 建立了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联用技术快速测定食品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再生树脂中D-柠檬烯的定性分析方法。通过热裂解方式,使样品快速裂解汽化,设定并优化全扫参数,利用美国国家标准级技术研究所(NIST)的质谱库对D-柠檬烯进行检索,可以快速准确地对PET再生树脂中D-柠檬烯进行定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再生树脂 D-柠檬烯 定性分析
下载PDF
纳米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对水稻幼苗光合作用系统和金属组稳态平衡的影响
2
作者 解宏鑫 费钰茜 +6 位作者 曹浩楠 陈瑞 崔丽巍 陈栋梁 于永亮 李柏 李玉锋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58-1065,共8页
纳米塑料(NPs)是全球关注的新兴污染物,然而有关它们对陆生植物毒性的知识仍然有限。比较了不同浓度的纳米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nPET)对水稻幼苗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低浓度(10 mg/L)的nPET明显抑制幼苗的生长,叶绿素含量明显下降,水稻... 纳米塑料(NPs)是全球关注的新兴污染物,然而有关它们对陆生植物毒性的知识仍然有限。比较了不同浓度的纳米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nPET)对水稻幼苗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低浓度(10 mg/L)的nPET明显抑制幼苗的生长,叶绿素含量明显下降,水稻根中的MDA含量和SOD活性都明显增加,GPx活性变化主要反映在水稻茎部和叶片,表明nPET会干扰水稻光合作用系统,并引发氧化应激。此外,nPET还改变水稻幼苗中钙(Ca)、锰(Mn)、铁(Fe)、镍(Ni)和锌(Zn)的含量,表明暴露于nPET会影响植物体内的金属组稳态平衡。总之,nPET会影响水稻苗的光合作用,造成氧化损伤,并干扰体内金属组的稳态平衡,从而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二甲酸乙二醇 纳米塑料 微塑料 水稻 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光谱
下载PDF
环状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低聚体的沉淀分离提纯与开环聚合
3
作者 高倩倩 王松林 +2 位作者 刘明 李院院 包永忠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2024年第3期217-225,共9页
通过低溶液浓度下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解聚成环(CDP)反应可制备环状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低聚体(CET),但解聚粗产物组成复杂,影响CET高值化应用。本研究对PET解聚产物进行选择性沉淀分离提纯,研究了沉淀温度、沉淀剂种类等对CET... 通过低溶液浓度下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解聚成环(CDP)反应可制备环状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低聚体(CET),但解聚粗产物组成复杂,影响CET高值化应用。本研究对PET解聚产物进行选择性沉淀分离提纯,研究了沉淀温度、沉淀剂种类等对CET收率的影响,并考察了纯化CET的热性能和开环聚合行为。结果表明:以乙醇为沉淀剂时,选择性沉淀得到的CET中线性低聚物和催化剂残留量随温度降低而减少,沉淀温度为30℃时线性低聚物和催化剂残留量较低;以正己烷等饱和烷烃为沉淀剂,沉淀温度为30℃时,可得到不含线性低聚物组分的CET,且以正己烷为沉淀剂,CET收率最高(72.69%)。纯化CET在不加催化剂或添加1%(质量分数)三氧化二锑催化剂、320℃下开环聚合8 min,可分别制得特性黏数为0.56 dL/g和0.64 dL/g的P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二甲酸乙二醇 成环 环状对苯二甲酸乙二醇 选择性沉淀 开环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低聚物组成的双检测器色谱法分析
4
作者 李丽娜 高峰 +2 位作者 王勇军 陈文兴 吕汪洋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44,共7页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材料中的低聚物会显著影响其加工性能和终端产品的品质。为探究PET中低聚物的组成,通过一步沉淀法提取PET中的低聚物,借助超高效聚合物色谱(APC)、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PDA)和示差折光检测器(RID)对自制的低...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材料中的低聚物会显著影响其加工性能和终端产品的品质。为探究PET中低聚物的组成,通过一步沉淀法提取PET中的低聚物,借助超高效聚合物色谱(APC)、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PDA)和示差折光检测器(RID)对自制的低聚物混合标准溶液进行标定,由外标法拟合各组分的标准曲线,建立定量检测低聚物组成的方法。结果表明:在240 nm吸收波长下,可获得分离度高且重复性好的低聚物色谱图;在测定范围内,相关系数R^(2)>0.99,相对标准偏差RSD<2.00%,方法的线性关系及重复性良好。对未知浓度的试样进行检测可知,PET纤维中的低聚物包括环状二聚体、含一个二甘醇的环状二聚体、环状三聚体、环状四聚体,其中以环状三聚体和环状四聚体为主;所测试样品中,物理法再生PET中低聚物总含量最多,原生PET次之,化学法再生PET中低聚物含量最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二甲酸乙二醇(PET) 超高效合物色谱 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示差检测器 组成
下载PDF
再生无色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o-碳酸丁二醇酯流变性能研究
5
作者 裴婷婷 梁日辉 +2 位作者 卜雯玥 杨中开 赵国樑 《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18-22,39,共6页
有色废旧聚酯纺织品经乙二醇(EG)醇解后,与甲醇(MeOH)酯交换并脱色提纯,得到无色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DMT再与1,4-丁二醇(BDO)酯交换得到无色对苯二甲酸双羟基丁二醇酯(BHBT);BHBT与碳酸二甲酯(DMC)和BDO酯交换,得到双甲基碳酸丁二醇... 有色废旧聚酯纺织品经乙二醇(EG)醇解后,与甲醇(MeOH)酯交换并脱色提纯,得到无色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DMT再与1,4-丁二醇(BDO)酯交换得到无色对苯二甲酸双羟基丁二醇酯(BHBT);BHBT与碳酸二甲酯(DMC)和BDO酯交换,得到双甲基碳酸丁二醇酯(BMBC),通过缩聚反应制备出再生无色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o-碳酸丁二酯(clr-PBCT)共聚酯。采用毛细管流变仪分别对clr-PBCT60和clr-PBCT70的熔融流变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2种clr-PBCT共聚酯的熔体呈现剪切变稀现象,具有非牛顿流体的流动特征;当剪切速率小于1100 s^(-1)时,clr-PBCT60的可纺性要优于clr-PBCT70;二者的非牛顿指数n均小于1,且随着测试温度的提高而增大;其粘流活化能(ΔE_(η))则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减小,且clr-PBCT60共聚酯的ΔE_(η)明显低于clr-PBCT70;当剪切速率小于1100 s^(-1)时,clr-PBCT60样品熔体的结构黏度指数低于clr-PBCT70样品,剪切速率增大时则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有色纺织品 再生无色聚对二甲酸丁二醇-co-碳酸丁二醇 流变性能 粘流活化能E_(η) 结构黏度指数(Δη)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纬编运动T恤面料的热湿舒适性 被引量:1
6
作者 姚晨曦 万爱兰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0-98,共9页
为研究不同组织结构参数的纬编单面面料对运动休闲T恤热湿舒适性的影响,开发了13款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BT/PET)纬编单面针织物。通过对PBT/PET纬编单面针织物的透气率、透湿量、热阻、水分蒸发速率和液态水分... 为研究不同组织结构参数的纬编单面面料对运动休闲T恤热湿舒适性的影响,开发了13款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BT/PET)纬编单面针织物。通过对PBT/PET纬编单面针织物的透气率、透湿量、热阻、水分蒸发速率和液态水分管理能力这5个指标进行测试,探究织物组织结构和单丝线密度对织物厚度、面密度、孔隙率及热湿舒适性能的影响。在表征5个单项指标的基础上,运用灰色聚类分析对这13款纬编单面运动T恤面料的热湿舒适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织物的组织结构、厚度、单丝线密度、孔隙率以及面密度与织物的热湿舒适性能显著相关;组织结构为平纹、单面提花(1)和单珠地网眼的织物的热湿舒适性较好,因此更适合应用于运动休闲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纬编单面T恤面料 热湿舒适性 透气性 透湿率 聚对二甲酸丁二醇/聚对二甲酸乙二醇纤维
下载PDF
共聚阻燃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制备及其性能
7
作者 吴雨航 魏建斐 +3 位作者 顾伟文 王玉萍 张安莹 王锐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0,共10页
针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阻燃性较差的问题,以[(6-氧代-6H-二苯并[c,e][1,2]氧磷杂己环-6-基)甲基]丁二酸(DDP)和明胶基碳点(gCDs)构建复合阻燃体系,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阻燃DDP-gCDs-PET,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 针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阻燃性较差的问题,以[(6-氧代-6H-二苯并[c,e][1,2]氧磷杂己环-6-基)甲基]丁二酸(DDP)和明胶基碳点(gCDs)构建复合阻燃体系,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阻燃DDP-gCDs-PET,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其结构进行分析,通过极限氧指数(LOI)、垂直燃烧(UL-94)及锥形量热指标研究了不同质量分数的gCDs与DDP复配后对PET阻燃性能的影响,并利用热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探究了阻燃PET在气相中的热分解产物,提出了DDP、gCDs对PET的阻燃机制。结果表明:当添加DDP质量分数为8%、gCDs质量分数为1.0%时,DDP-gCDs-PET的UL-94等级提升至V-0级,LOI值可达到35%;相较于纯PET,DDP-gCDs-PET的热释放速率峰值降低39.77%,总热释放量降低25.00%,引燃时间延长25 s,阻燃效果显著改善;在燃烧过程中DDP促进了PET基体分解并在气相中淬灭自由基,gCDs使热量迅速扩散,提升了PET基体的热稳定性能,且gCDs在凝聚相促进成炭使DDP中的P留存于炭层中,二者共同作用提升了PET的阻燃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二甲酸乙二醇 明胶基碳点 磷系阻燃剂 原位合法 复配阻燃 阻燃机制
下载PDF
石墨烯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研究进展
8
作者 李均立 宋波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9期123-125,共3页
综述了石墨烯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三种:原位聚合法、熔融共混法和表面负载法。前两种是常见的聚合物/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后一种则是基于PET作为纤维应用的改性方法。介绍了不同制备方法得到的复合... 综述了石墨烯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三种:原位聚合法、熔融共混法和表面负载法。前两种是常见的聚合物/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后一种则是基于PET作为纤维应用的改性方法。介绍了不同制备方法得到的复合材料的性能特点。指出石墨烯改性PET具有良好的性能提升和应用前景,是一种有潜力的新型复合材料。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探究石墨烯与PET的相互作用机制,优化制备方法,拓展应用领域,并解决材料的生产成本问题,以实现石墨烯改性PET的商业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聚对二甲酸乙二醇 性能
下载PDF
商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短纤维中低聚物析出机制及影响因素
9
作者 谢艳霞 张唯强 +4 位作者 徐亚宁 赵书涵 尹雯萱 张文强 韩旭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5-73,共9页
为分析商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短纤维低聚物析出的主要原因,筛选低聚物脱落性能差别显著的2种短纤维进行溶剂萃取和热诱导,制得萃取纤维、热诱导纤维和低聚物,基于其外观形貌、热性能和结晶结构等测试,分析低聚物结构组分及其析... 为分析商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短纤维低聚物析出的主要原因,筛选低聚物脱落性能差别显著的2种短纤维进行溶剂萃取和热诱导,制得萃取纤维、热诱导纤维和低聚物,基于其外观形貌、热性能和结晶结构等测试,分析低聚物结构组分及其析出规律与原理。结果表明:2种萃取低聚物的主要成分均为环状三聚体(C 3)和少量PET微晶聚合物,表面低聚物较多的PET短纤维(HM)含有可能是环状四聚体(C 4)的高熔点低聚物;HM低聚物的C 3和PET微晶的熔点相对较高,分别为173.5和146.7℃;C 3在短纤维、萃取低聚物和高温过程分别主要以A、B和A/B混合型晶型存在,HM低聚物的A和B型C 3的熔点相对较高,分别为173.5和314.5℃;2种纤维的低聚物含量相近,与表面低聚物较少的PET短纤维(LM)相比,HM短纤维的结晶度相对偏低11.25%,其A型C 3含量相对偏少,熔点偏高1.7℃,B型C 3的熔点偏高1.9℃,且含二甘醇残基的环聚物含量相对略高;对2种纤维在140~200℃进行热空气热诱导1 h发现,在140、160和180℃时,低聚物析出量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但HM短纤维析出明显较少,在200℃时低聚物析出量均快速增多,晶型和数量均趋于一致;热诱导作用是影响低聚物析出的主要因素,纤维后加工的热处理条件、纤维结晶度和聚合过程中乙二醇/对苯二甲酸的质量比可能是析出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二甲酸乙二醇短纤维 物析出 热诱导 环状三
下载PDF
不同形态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塑料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研究
10
作者 曾伟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24年第1期185-189,共5页
文中以选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为研究对象,通过高低温性能、水稳定性及抗疲劳性能试验,考察其处于粉末状与颗粒状两种不同形态并以不同含量、不同方式掺入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湿法不适用于PET塑料对沥青混合料的改... 文中以选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为研究对象,通过高低温性能、水稳定性及抗疲劳性能试验,考察其处于粉末状与颗粒状两种不同形态并以不同含量、不同方式掺入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湿法不适用于PET塑料对沥青混合料的改性,建议将PET以干法掺入沥青混合料中且推荐掺量区间为3%~6%;颗粒状与粉末状PET对沥青混合料的高、低温性能具有明显改善效果且提升幅度相似,但其均会对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产生劣化影响,控制掺量在6%以内可满足规范水稳定性技术要求;同一掺量下,颗粒状PET对沥青混合料的抗疲劳性能提升优于粉末状PET.综合而言,推荐使用PET颗粒进行沥青混合料干法改性且最佳推荐掺量为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聚对二甲酸乙二醇(PET)塑料 形态 沥青混合料 路用性能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解聚为高附加值化学品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刘吉星 龚智婷 聂思恒 《化学工程与技术》 2024年第2期98-105,共8页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因其具有透明度高、重量轻和无毒等特性,广泛应用于饮料瓶、纺织品、塑料薄膜和食品包装等领域。随着PET的生产和消费快速增长,大量废弃PET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本文概述了PET化学解聚为高附加值化学...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因其具有透明度高、重量轻和无毒等特性,广泛应用于饮料瓶、纺织品、塑料薄膜和食品包装等领域。随着PET的生产和消费快速增长,大量废弃PET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本文概述了PET化学解聚为高附加值化学品的方法,主要包括水解法﹑醇解法﹑糖解法、胺解法和氢解法,同时讨论了不同化学解聚方法的优缺点,并对未来PET升级回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二甲酸乙二醇 催化解 化学回收
下载PDF
十四烷二酸共聚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流变及可纺性研究
12
作者 常玉 周倩 +3 位作者 夏峰伟 朱兴松 戴志彬 李爽 《合成技术及应用》 CAS 2024年第2期16-21,40,共7页
利用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改性单体十四烷二酸添加量对共聚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流变性能的影响。考察了共聚酯表观黏度(ηa)、黏流活化能(Eη)和非牛顿指数(n)与剪切温度及剪切速率的关系,并研究了不同共聚酯的熔融纺丝性能。... 利用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改性单体十四烷二酸添加量对共聚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流变性能的影响。考察了共聚酯表观黏度(ηa)、黏流活化能(Eη)和非牛顿指数(n)与剪切温度及剪切速率的关系,并研究了不同共聚酯的熔融纺丝性能。结果表明:共聚酯属于典型的假塑性非牛顿流体,ηa和Eη随十四烷二酸添加量的增加而下降。随着温度升高,非牛顿指数n值变大,在270、275、280℃时共聚酯n值均略低于空白PET;在285℃,十四烷二酸添加量为4%的共聚酯n值与空白PET相当。共聚酯的结构黏度指数(Δη)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在285℃时,十四烷二酸添加量为4%的共聚酯与空白PET的Δη值相当。随着十四烷二酸添加量增加,组件压力下降,纺丝机负荷下降。与常规聚酯相对比,十四烷二酸改性共聚酯纤维基本能够符合服用纤维的强伸性能指标,表现出较好的可纺性,并且纤维的柔软程度得到一定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二甲酸乙二醇 十四烷二酸 改性 流变性能 非牛顿指数
下载PDF
食品级再生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非有意添加物的风险 被引量:1
13
作者 曾严 张弟俊 +2 位作者 刘桂华 王志伟 胡长鹰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23-32,共10页
目的 综述食品接触用再生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Recycled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rPET)的法规及rPET中典型的非有意添加物(Non-Intentionally Added Substances,NIAS),为我国食品接触用rPET法规和标准的建立提供参考。方法 对国内... 目的 综述食品接触用再生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Recycled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rPET)的法规及rPET中典型的非有意添加物(Non-Intentionally Added Substances,NIAS),为我国食品接触用rPET法规和标准的建立提供参考。方法 对国内外食品接触用rPET法规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对rPET中挥发性有机物、非挥发性有机物、重金属等NIAS的来源、残留及迁移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众多国家已经建立了食品接触用rPET法规和监管体系;rPET中的NIAS来源广泛、毒性各异,典型的NIAS迁移量、残留量均较小。结论 rPET已具备成为食品接触材料的可能,食品接触用rPET制品是全球的发展趋势,国家应早日明确rPET的法律地位和制定相关rPET安全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聚对二甲酸乙二醇 法规 非有意添加物 迁移 安全评估
下载PDF
再生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共聚酯的制备及其固相缩聚
14
作者 向国栋 官军 +3 位作者 王灿 姚玉元 吕维扬 王秀华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12,共6页
为了研究废弃聚酯纺织品的高值化再生利用,以废弃聚酯纺织品通过化学法再生制得的高纯度再生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单体为主要原料,采用酯交换法通过熔融缩聚合成了再生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共聚酯(PETG)切片,并对其进... 为了研究废弃聚酯纺织品的高值化再生利用,以废弃聚酯纺织品通过化学法再生制得的高纯度再生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单体为主要原料,采用酯交换法通过熔融缩聚合成了再生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共聚酯(PETG)切片,并对其进行了固相缩聚。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仪、X射线衍射(XRD)仪、核磁共振氢谱仪和荧光光谱仪等分析仪器对固相缩聚前后的切片性能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表明,再生PETG的熔点约为215℃;再生PETG切片中1,4-环己烷二甲醇(CHDM)的实际共聚比为13.9%。随着固相缩聚反应温度的升高或反应时间的增加,PETG的特性黏度增加,但增速逐渐变得趋缓,且切片的特性黏度与时间的平方根呈线性关系;选择合适的反应条件;固相缩聚后的PETG样品,其DSC升温曲线的熔融峰从低温向高温方向移动,XRD谱图上出现三个衍射峰且愈发尖锐,强度增强,结晶程度增加,端羧基含量降低;当固相缩聚反应温度高于200℃时,切片会发生一定程度的热降解且切片b值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聚对二甲酸乙二醇-1 4-环己烷二甲醇 固相缩 特性黏度 端羧基含量
下载PDF
物理回收下再生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物理表征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监测
15
作者 曾严 金莉莉 +6 位作者 朱蕾 吴永宁 罗世鹏 商贵芹 王志伟 刘桂华 胡长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306-315,共10页
对物理回收工艺过程中的回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recycled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rPET)材料以及制成不同回收料含量的rPET瓶进行相关物理表征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监测,旨在追踪溯源和评估其作... 对物理回收工艺过程中的回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recycled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rPET)材料以及制成不同回收料含量的rPET瓶进行相关物理表征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监测,旨在追踪溯源和评估其作为食品接触用的安全性。研究发现,rPET与原生PET存在相似的热稳定性,rPET瓶并未产生基团和结构上的明显变化且表现出与原生PET瓶相似的结晶、熔融行为。但rPET瓶的表面微观形貌存在着细微的机械划伤,且随着回收料含量的增加,rPET瓶的颜色变得更深、更绿和更黄。运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VOCs,发现固相缩聚工艺对VOCs的去除起重要作用,使得rPET中VOCs的残留很少。在rPET瓶中检出4种VOCs(乙醛、乙二醇、壬醛均小于1.00 mg/kg;2-甲基-1,3-二氧戊环为1.72~5.76 mg/kg)。研究表明rPET瓶虽然在颜色上存在差异,但在热性能、结构、形貌及VOCs残留等方面,具备了再次用于食品接触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回收 回收聚对二甲酸乙二醇 物理表征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食品接触材料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饮料瓶食品级循环再生料中锑的迁移行为
16
作者 李志礼 孙彬青 +3 位作者 袁振磊 刘硕 温嘉琦 黄利强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45-250,共6页
该研究探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饮料瓶和再生食品级再生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regenerated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rPET)切片中锑迁移情况,及食品模拟液、温度对PET饮料瓶和rPET切片中锑迁移行... 该研究探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饮料瓶和再生食品级再生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regenerated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rPET)切片中锑迁移情况,及食品模拟液、温度对PET饮料瓶和rPET切片中锑迁移行为的影响。将PET饮料瓶和rPET切片样品在4%(体积分数)乙酸、10%(体积分数)和20%(体积分数)乙醇食品模拟液中完全浸泡,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ry,ICP-MS)对PET饮料瓶和rPET切片中的锑进行定量分析。通过实验迁移量与迁移模型预测曲线拟合,分析不同食品模拟液和温度对迁移扩散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0℃且达到迁移平衡时,rPET切片较PET饮料瓶中锑向不同食品模拟液中的迁移量均增加;对比3种食品模拟液,PET饮料瓶和rPET切片中锑向4%乙酸食品模拟液中扩散系数更高;在不同温度下,PET饮料瓶中锑向4%乙酸中迁移的实验测定值与迁移模型预测曲线拟合效果良好(拟合度达0.9以上),温度越高,扩散系数越高,且符合阿伦尼乌斯关系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二甲酸乙二醇(PET)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食品模拟液 迁移模型
下载PDF
超级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发射光谱法测定再生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瓶片中31种元素含量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易烨 吴序锋 +6 位作者 张海峰 董犇 银娜 谢苍昊 李丹 钟怀宁 郑建国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6-203,共8页
目的 建立超级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发射光谱法测定再生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recycled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rPET)瓶片中锑(Sb)、铬(Cr)、锌(Zn)等31种元素含量的筛查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超级微波对瓶片样品进行消解... 目的 建立超级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发射光谱法测定再生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recycled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rPET)瓶片中锑(Sb)、铬(Cr)、锌(Zn)等31种元素含量的筛查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超级微波对瓶片样品进行消解,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optical emission spectrometry,ICP-OE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分别测定7种和24种元素含量,并用建立的方法对从工厂收集的40批次rPET瓶片样品进行检测。结果 方法检出限为0.02~5.24mg/kg,相关系数高于0.997,加标回收率为76%~118%,其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 RSDs)为0.7%~9.4%。40批次r PET样品都检出了Sb元素,含量范围为126~208 mg/kg。有少量样品有Cr元素或Zn元素检出。结论 该方法能高效、准确、灵敏,适用于rPET瓶片中31种元素含量的筛查,也可为rPET的安全风险评估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聚对二甲酸乙二醇 微波消解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 元素含量
下载PDF
废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化学解聚及其产物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春秀 《石油化工技术与经济》 2023年第2期58-62,共5页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广泛应用于饮料瓶、纤维、工程塑料等领域。随着PET材料使用量的快速增长,PET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废旧PET的回收技术倍受关注。PET回收方法包括物理回收法、化...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广泛应用于饮料瓶、纤维、工程塑料等领域。随着PET材料使用量的快速增长,PET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废旧PET的回收技术倍受关注。PET回收方法包括物理回收法、化学回收法、生物降解法,其中,化学回收对于提高废旧PET的回收利用率、解决环境问题以及降低塑料行业对石化资源的依赖有重要意义。文章重点对PET废弃物的化学回收方法以及解聚产物功能化循环使用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聚对二甲酸乙二醇 回收 水解 醇解
下载PDF
长链支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制备及其超临界CO_(2)挤出发泡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冯英健 胡冬冬 +4 位作者 魏少龙 钱军 熊伟 姚舜 赵玲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9,共9页
以具有支化结构的多元醇原位聚合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MPET)为原料,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为扩链剂,通过反应挤出改性可控制备了不同长链支化程度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流变测试结果表明长链支化改性MPET熔体黏弹性得到大... 以具有支化结构的多元醇原位聚合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MPET)为原料,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为扩链剂,通过反应挤出改性可控制备了不同长链支化程度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流变测试结果表明长链支化改性MPET熔体黏弹性得到大幅度提升,应变硬化因子也随长链支化程度的增加而增强。在超临界CO_(2)(scCO_(2))挤出发泡过程中,长链支化改性MPET具有优异的挤出可发泡性。采用0.3%(质量分数,下同)PMDA制备得到的MPET-P3具有最佳的挤出发泡性能。当熔体温度为265℃时,其发泡倍率可达14.0倍,泡孔密度为4.81×10^(6)个/cm^(3),平均泡孔直径为153.9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二甲酸乙二醇 长链支化 超临界二氧化碳 挤出发泡 高发泡倍率
下载PDF
酰胺化反应制备聚(对苯二甲酰十二碳二元胺-共-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共聚物
20
作者 雪冰峰 张袁铖 +6 位作者 徐晓慧 阙永婵 崔喆 张晓朦 刘民英 赵蔚 付鹏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15,共8页
文中以十二碳二元胺(DDMD)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为原料,环丁砜为溶剂,制备了聚(对苯二甲酰十二碳二元胺-共-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12T-co-ET))共聚物。考察了反应温度、投料比和溶剂用量对产物相对黏度和转化率的影响,确定... 文中以十二碳二元胺(DDMD)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为原料,环丁砜为溶剂,制备了聚(对苯二甲酰十二碳二元胺-共-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12T-co-ET))共聚物。考察了反应温度、投料比和溶剂用量对产物相对黏度和转化率的影响,确定其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为210°C、DDMD与PET的投料摩尔比为1.1:1、PET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10,得到产物的相对黏度为1.37、转化率为82.1%。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确认了产物的结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和热失重分析结果表明,产物的熔点为234°C、结晶温度为201°C,初始热分解温度为357°C。拉伸强度为37.0 MPa、断裂伸长率为9.32%、弯曲强度为49.2 MPa、缺口冲击强度为1.5 kJ/m^(2)。动态力学热分析结果显示其玻璃化转变温度(T_(g))为91°C。尽管共聚物的综合性能较差,但仍可以作为基体树脂进行共混改性使用,同时,该聚合方法对PET的回收和环境保护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碳二元胺 聚对二甲酸乙二醇 (对苯二甲酰十二碳二元胺-共-对苯二甲酸乙二醇) 回收再利用 酰胺化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