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壮族聚居文化的诠释
1
作者 谢华 黎浩 杨修 《华中建筑》 2007年第12期4-6,共3页
通过对壮族聚居区民居及其布局的分析,探讨壮族的聚居文化。同时,在来宾市忻城县人民医院商住楼等建筑创作中,从构建和谐相融的人居环境,体现壮族建筑顺应自然、因地制宜的理念;从建筑形体和立面的处理、色彩和光影的运用等方面,阐释壮... 通过对壮族聚居区民居及其布局的分析,探讨壮族的聚居文化。同时,在来宾市忻城县人民医院商住楼等建筑创作中,从构建和谐相融的人居环境,体现壮族建筑顺应自然、因地制宜的理念;从建筑形体和立面的处理、色彩和光影的运用等方面,阐释壮族的聚居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 聚居文化 建筑创作 人居环境
下载PDF
现代住宅与传统聚居文化
2
作者 戴志中 戴文斌 《华中建筑》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0-12,共3页
论文以重庆万县“百安花园小康示范区”规划方案为例,从该地区居民靠山临水的传统聚居方式、建筑群体空间组合、吊层空间利用和民居形态特征等方面分析了山地滨江聚居文化特点,对在现代住宅规划设计中继承和发展传统民居文化作了探索。
关键词 现代住宅 庭院式 传统居民 聚居文化 传统聚居
下载PDF
明清上海水乡市镇的聚居文化与市镇空间特征探析
3
作者 黄燕妮 周向频 《华中建筑》 2020年第11期142-146,共5页
针对上海古镇空间的过往和现状,从明清时期市镇空间与自身文化内因的互动关系入手,分别探讨了上海水乡市镇聚居文化、市镇空间特征以及影响市镇营建的地域性风土文化根基。研究揭示了上海在开埠前饱受江南吴文化“溢出”的影响,市镇体... 针对上海古镇空间的过往和现状,从明清时期市镇空间与自身文化内因的互动关系入手,分别探讨了上海水乡市镇聚居文化、市镇空间特征以及影响市镇营建的地域性风土文化根基。研究揭示了上海在开埠前饱受江南吴文化“溢出”的影响,市镇体现了吴文化基因中以“水”为核心的聚居文化与空间营造智慧;开埠后,上海作为不同文化交融汇通之地,市镇空间呈现出“礼俗并存”、“中西合璧”的特点,体现了地域特有的非正统性、商业性和兼容性的聚落文化特征。从比较的视角看,上海地区市镇之所以能在诸多江南水乡市镇中独树一帜,就在于其擅长在多种文化复合选择与创新中延续文脉并保持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乡市镇 聚居文化 市镇空间
下载PDF
“巴”文化与三峡地域聚居形态 被引量:11
4
作者 赵万民 《华中建筑》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7-10,共4页
文章通过对三峡“巴”文化与地域环境的分析,讨论该地区早期人类聚居点形成以及后来城市(镇)发展演变的内在关系,总结三峡聚居形态的特殊性。为我国地方建筑学的研究提供一份有价值的史料。
关键词 三峡地域 文化聚居形态 城镇发展 建筑学
下载PDF
“忠诚”还是“附庸”:现代城市中的社区聚集——以唐山市H庄社区聚居文化的形成为例
5
作者 姚瑶 孙晓冬 《信访与治理研究》 2022年第1期164-176,共13页
“村改居”社区作为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特殊社区类型,兼具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的双重特点。本文通过对H庄社区聚居文化成因的分析,认为H庄社区独特的管理机制和内在社会环境是其得以在城市化的冲击下保持聚居文化的原因。H庄社区房屋产... “村改居”社区作为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特殊社区类型,兼具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的双重特点。本文通过对H庄社区聚居文化成因的分析,认为H庄社区独特的管理机制和内在社会环境是其得以在城市化的冲击下保持聚居文化的原因。H庄社区房屋产权流转的限制增加了其成员出走社区的成本以及外部人员进入社区的门槛,其享有的集体财产权以及据此为成员们提供的集体福利和完善的基础公共设施,提供了社区成员忠诚于社区的动力,其内部盛行的宗族文化也是强化社区成员间社会联结的重要纽带。H庄社区成员高度回流的聚居文化依赖于其所依托的社会环境,一旦其依赖的社会资源受到冲击,成员对社区的忠诚将会瓦解,聚居文化也将丧失其约束力,逐渐增加的选择自由将成为其城市化发展新的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改居”社区 聚居文化 小产权房 集体福利 宗族文化
原文传递
我国中部地区农村聚居的空间格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洁 《小城镇建设》 2012年第8期85-89,共5页
从聚居规模、聚居形态、聚居文化等方面对中部地区农村空间格局特征进行分析,得出地形地貌等自然环境条件决定了中部地区农村聚居的总体空间分布格局,而在经济增长、乡村人口不断减少、城乡人口流动以及聚居文化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中... 从聚居规模、聚居形态、聚居文化等方面对中部地区农村空间格局特征进行分析,得出地形地貌等自然环境条件决定了中部地区农村聚居的总体空间分布格局,而在经济增长、乡村人口不断减少、城乡人口流动以及聚居文化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中部地区农村聚居空间结构特征越来越复杂,农村聚居开始由分散走向集中,聚居形态呈现多样化,聚居文化不断丰富,但同时农村空废化问题也日益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结构特征 聚居形态 中部地区 空间格局 农村 影响因素 聚居文化 空间分布格局
下载PDF
巴渝古镇区域市场构成浅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李进 徐敏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4期6-10,共5页
巴渝古镇大多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又因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独特风貌的地方社会生活,反映出典型的山地聚居文化的方方面面。目前,这一方面的研究工作侧重于建筑形态多,而从区域性角度研究其构成的内在因素少,探讨区域经济体系影... 巴渝古镇大多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又因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独特风貌的地方社会生活,反映出典型的山地聚居文化的方方面面。目前,这一方面的研究工作侧重于建筑形态多,而从区域性角度研究其构成的内在因素少,探讨区域经济体系影响其发生、发展、繁荣以及衰落的原因的研究工作也少。通过交通、资源、古镇分布等方面的调查和文献引证,探讨巴渝古镇区域市场的构成及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 巴渝古镇 山地 聚居文化
下载PDF
保护周庄古镇的艰辛历程 被引量:4
8
作者 阮仪三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1-3,共3页
本期“笔谈”的主题为“城镇化进程中的古村古镇保护”,是有感于当前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大批中国古镇古村遭到急剧损毁和面临绝迹的形势而选题的。中国的古村古镇不仅数量多、分布广,而且历史文化价值和科学利用价值重大,或誉... 本期“笔谈”的主题为“城镇化进程中的古村古镇保护”,是有感于当前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大批中国古镇古村遭到急剧损毁和面临绝迹的形势而选题的。中国的古村古镇不仅数量多、分布广,而且历史文化价值和科学利用价值重大,或誉为“民间艺术的摇篮”,或比作“东方聚居文化的瑰宝”。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在乡村城镇化呼声日益高涨的今天,古村古镇的风貌在快速改变,特别是其中一批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的古村古镇在不断毁坏甚至消逝,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深关注。一个物种的绝迹固然是人类地球的重大损失,但是,一种文化的毁灭同样是地球人类的重大损失;绝迹的物种还有可能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复生,然而,消逝的文化永远不可能失而复得!即使我们未来的城市化程度再高,现代建筑再多,一座座失去历史记忆或者没有历史记忆的城市将是我们未来城市的悲哀。参与本期笔谈的4位专家,将从不同的侧面带给我们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进程 古村 保护研究 周庄 历史文化价值 城市化进程 乡村城镇化 古镇保护 利用价值 民间艺术 聚居文化 社会经济 艺术价值 美学价值 科学价值 地球人类 现代建筑 未来城市 绝迹 中国 物种 记忆
下载PDF
吉林省地名的语源渊源与乡村聚落分布研究
9
作者 王爱嘉 赵明阳 《安徽建筑》 2021年第12期8-9,32,共3页
吉林省历史沧桑与社会变迁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和典型性,文章通过分析乡村聚落地名的语源渊源为基础技术路线,以吉林近现代史迹所承载的历史内涵与文化征象为切入点,通过探究吉林省乡村聚落地名的产生和演变,研究乡村聚落发展与其... 吉林省历史沧桑与社会变迁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和典型性,文章通过分析乡村聚落地名的语源渊源为基础技术路线,以吉林近现代史迹所承载的历史内涵与文化征象为切入点,通过探究吉林省乡村聚落地名的产生和演变,研究乡村聚落发展与其所处地理环境要素的关系,揭示吉林省乡村聚落的空间演变过程与演变特征的基本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落地名 语源渊源 地理环境 聚居文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