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7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左旋乳酸-聚乙二醇二嵌段共聚物的非等温结晶行为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阳军亮 赵婷 +5 位作者 崔继军 刘雷静 周云春 李杲 周恩乐 陈学思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62-1166,共5页
通过变温广角X射线衍射(WAXD)、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偏光显微镜(POM)研究了聚左旋乳酸-聚乙二醇(PLLA-PEG)二嵌段共聚物的非等温结晶行为,并用Ozawa方程分析了PLLA-PEG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高熔点的硬段PLLA结晶符合Ozaw... 通过变温广角X射线衍射(WAXD)、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偏光显微镜(POM)研究了聚左旋乳酸-聚乙二醇(PLLA-PEG)二嵌段共聚物的非等温结晶行为,并用Ozawa方程分析了PLLA-PEG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高熔点的硬段PLLA结晶符合Ozawa理论,而低熔点的软段PEG对PLLA的结晶起到了稀释剂的作用;当软段PEG开始结晶时,已经结晶完全的硬段PLLA限制了PEG的结晶,使得软段PEG的结晶不符合Ozawa理论.此外,不同降温速率下的结晶形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降温速率的增加,晶体经历了从环带球晶、环带和十字消光的混合球晶到典型的十字消光球晶的转变,并且球晶的尺寸也明显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左旋乳酸-聚乙二醇(PLLA—PEG) 非等温结晶 Ozawa方程 晶体形貌
下载PDF
含左旋乳酸-乙二醇共聚物微球的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用于中面部年轻化的临床效果观察
2
作者 娄霞 王世炜 +4 位作者 邹牧言 刁羽佳 孙彦颜 刘艳华 黄剑美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11期110-113,共4页
目的:探究含左旋乳酸-乙二醇共聚物微球的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用于中面部年轻化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已接受含左旋乳酸-乙二醇共聚物微球的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进行中面部注射填充的就医者病例资料,术后第1、3、6、12个... 目的:探究含左旋乳酸-乙二醇共聚物微球的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用于中面部年轻化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已接受含左旋乳酸-乙二醇共聚物微球的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进行中面部注射填充的就医者病例资料,术后第1、3、6、12个月进行随访观察,评估患者鼻唇沟皱纹、中面部容量缺失、中面部整体美学改善效果、就医者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结果:本组13例就医者,10例进行了面颊部和鼻唇沟双部位注射填充,3例只进行了鼻唇沟注射填充,所有就医者均接受单次治疗,左侧鼻唇沟平均注射剂量为(0.69±0.45)ml,右侧鼻唇沟平均注射剂量为(0.69±0.40)ml;左侧面颊部平均注射剂量为(0.46±0.23)ml,右侧面颊部平均注射剂量为(0.56±0.22)ml。术后第1个月和第3个月,就医者鼻唇沟皱纹、中面部容量缺失、中面部整体美学改善率及就医者满意度均为100%;术后第6个月和第12个月,就医者以上各指标改善率均有所下降。所有就医者术后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本研究应用含左旋乳酸-乙二醇共聚物微球的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用于中面部年轻化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 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 中面部年轻化 回顾性分析
下载PDF
聚左旋乳酸-聚乙二醇聚合物对成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影响
3
作者 周业松 余奕文 +2 位作者 陈丽媛 央金 毛钰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19年第3期69-71,共3页
体外培养正常成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原代),并对成纤维细胞进行鉴定,观察聚左旋乳酸-聚乙二醇聚合物(PLLA-PEG)对正常成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以及I型胶原蛋白合成的影响,探讨其对成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潜在作用。方法:体外培养成人正常... 体外培养正常成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原代),并对成纤维细胞进行鉴定,观察聚左旋乳酸-聚乙二醇聚合物(PLLA-PEG)对正常成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以及I型胶原蛋白合成的影响,探讨其对成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潜在作用。方法:体外培养成人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利用MTT和ELISA分别检测不同浓度PLLA-PEG对成人皮肤成纤维细胞活性、I型胶原蛋白合成影响。结果:经PLLA-PEG作用后细胞数量明显增加,并且在一定范围内随PLLA-PEG的增加而增多,同时促进细胞分泌及合成I型胶原蛋白。结论:PLLA-PEG能刺激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及增殖,刺激成纤维细胞分泌I型胶原蛋白,是一种有效的除皱、紧肤、补水的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左旋乳酸-聚乙二醇 PLLA-PEG 成人皮肤成纤维细胞 I型胶原蛋白 增殖及合成
下载PDF
应用可吸收聚左旋乳酸微骨板外固定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支气管软化-单中心经验总结 被引量:6
4
作者 张恒 张本青 +5 位作者 段雷雷 李汉美 芮璐 龚丁旭 鲁中原 李守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8-81,共4页
目的:总结应用可吸收聚左旋乳酸(PLLA)微骨板外固定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合并支气管软化患儿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9年1月,在我中心接受可吸收PLLA微骨板外固定术治疗先心病合并支气管软化的患儿8例,其中男性2例... 目的:总结应用可吸收聚左旋乳酸(PLLA)微骨板外固定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合并支气管软化患儿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9年1月,在我中心接受可吸收PLLA微骨板外固定术治疗先心病合并支气管软化的患儿8例,其中男性2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8.4±4.1)个月,平均体重(6.5±1.2)kg。观察术后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时间、呼吸系统并发症等评估治疗效果。并于术后1、3、6、12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和胸部CT。结果:8例患儿中7例成功接受同期心脏畸形矫治和支气管可吸收PLLA微骨板外固定术,1例成功接受单纯支气管可吸收PLLA微骨板外固定手术。全组无围术期死亡,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24.4±23.7)小时,ICU时间(3.8±3.8)天。平均随访时间(6.5±6.2)个月,超声心动图显示所有患者心脏畸形矫治满意,CT显示支气管通畅。结论:采用可吸收PLLA微骨板外固定术治疗先心病合并支气管软化简便易行,治疗效果明显,可显著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ICU时间,降低费用。近期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支气管软化 可吸收乳酸 外固定术
下载PDF
β-磷酸三钙/聚左旋乳酸骨折内固定材料的体外降解性能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罗琳 康云清 +1 位作者 尹光福 董刚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7-60,共4页
骨折内固定材料是骨修复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为了避免二次手术,可降解的骨折内固定材料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采用溶液成膜/热压成型的方法制备了不同比例的-βTCP/PLLA骨折内固定复合材料,将不同比例的复合材料分别浸入SBF中进行体... 骨折内固定材料是骨修复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为了避免二次手术,可降解的骨折内固定材料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采用溶液成膜/热压成型的方法制备了不同比例的-βTCP/PLLA骨折内固定复合材料,将不同比例的复合材料分别浸入SBF中进行体外降解,之后进行GPCI、R、吸水率分析及抗弯、抗压强度的测定,筛选出-βTCP与PLLA的最佳比例。结果表明:降解初期聚乳酸分子量下降较快,3周后下降减缓;降解后,复合材料表面形成了HCA。含20%、30%-βTCP的材料抗弯抗压下降缓慢,而40%的下降较快,初步显示30%为最适的β-磷酸三钙/聚左旋乳酸复合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内固定 体外降解 复合材料 β-磷酸三钙/乳酸
下载PDF
聚左旋乳酸在皮肤美容中的应用进展
6
作者 周钰奇(综述) 坚哲(审校)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12期183-188,共6页
聚左旋乳酸(Poly-L-lactic acid,PLLA)是一种不会引起排斥反应、可在生物体内降解的人工合成聚合物,作为一种生物刺激剂,其可沿着与乳酸相同的代谢途径被安全地降解。注射PLLA良好的安全性和较高的患者满意度已被广泛认可,在欧美等国家... 聚左旋乳酸(Poly-L-lactic acid,PLLA)是一种不会引起排斥反应、可在生物体内降解的人工合成聚合物,作为一种生物刺激剂,其可沿着与乳酸相同的代谢途径被安全地降解。注射PLLA良好的安全性和较高的患者满意度已被广泛认可,在欧美等国家用于皮肤美容已有超过10年的历史。随着临床经验的累积和研究的开展,注射PLLA的相关手段已较为成熟。本文通过总结PLLA相关研究,对其产品在皮肤美容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 皮肤美容 瘢痕治疗 凹陷纠正 年轻化 应用进展
下载PDF
丝素蛋白对聚左旋乳酸-共-ε-己内酯电纺丝支架体内降解及生物相容性的作用
7
作者 程自申 杨成伟 +3 位作者 刘莉 杨洋 邓国英 叶晓健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00-506,共7页
目的探讨丝素蛋白(SF)对聚左旋乳酸-共-ε-己内酯[P(LLA-CL)]电纺丝支架的体内降解及生物相容性的作用。方法运用静电纺丝技术分别制备[P(LLA-CL),(w/w=1∶1)及混有含25%SF的P(LLA-CL)[SF/P(LLA-CL)]纳米纤维支架,将两种支架分别植入至4... 目的探讨丝素蛋白(SF)对聚左旋乳酸-共-ε-己内酯[P(LLA-CL)]电纺丝支架的体内降解及生物相容性的作用。方法运用静电纺丝技术分别制备[P(LLA-CL),(w/w=1∶1)及混有含25%SF的P(LLA-CL)[SF/P(LLA-CL)]纳米纤维支架,将两种支架分别植入至45只6个月龄大鼠皮下6个月,以观察评估SF对P(LLA-CL)降解及生物相容性的影响。结果病理切片显示,支架植入3个月时,P(LLA-CL)支架明显肿胀,并开始分层,6个月时支架已支离破碎;而SF/P(LLA-CL)支架植入6个月时仍能保持相对完整的结构。免疫组化切片显示,在支架植入1个月时P(LLA-CL)支架表面及内部有大量的巨噬细胞,3个月时仍有大量的巨噬细胞,同时伴有异物巨细胞生成;而SF/P(LLA-CL)支架组巨噬细胞及异物巨细胞在各个时间点表达均不明显。炎症基因相对表达结果显示,在支架植入1周时P(LLA-CL)支架组TNF-α及IL-10相对表达高于SF/P(LLA-CL)支架组(P<0.05),1个月时P(LLA-CL)支架组TNF-α、IL-1β及IL-10相对表达高于SF/P(LLA-CL)支架组(P<0.05),2个月时P(LLA-CL)支架组TNF-α及IL-10相对表达高于SF/P(LLA-CL)支架组(P<0.05),3个月时P(LLA-CL)支架组TGF-β相对表达高于SF/P(LLA-CL)支架组(P<0.05),6个月时P(LLA-CL)支架组IL-1β及TGF-β相对表达高于SF/P(LLA-CL)支架组(P<0.05)。结论 SF能延缓P(LLA-CL)降解,减轻炎症反应,改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素蛋白 乳酸--ε-己内酯 降解 炎症反应 巨噬细胞 异物巨细胞 生物相容性
下载PDF
右旋聚乳酸-己内酯无规共聚物对左旋聚乳酸/聚己内酯共混物的结构调控和性能 被引量:3
8
作者 杨博 李琦 +4 位作者 李晓露 齐悦 董振峰 王锐 张秀芹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9-86,共8页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左旋聚乳酸(PLLA)、聚己内酯(PCL)和右旋乳酸-己内酯无规共聚物(PDLA-r-PCL)的共混物。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拉伸测试等手段探究了相容剂PDLA-r-PCL对PLLA/PCL共混物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左旋聚乳酸(PLLA)、聚己内酯(PCL)和右旋乳酸-己内酯无规共聚物(PDLA-r-PCL)的共混物。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拉伸测试等手段探究了相容剂PDLA-r-PCL对PLLA/PCL共混物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DLA-r-PCL含量的增加,共混物中立构晶(SC)含量增加;降温过程中,α晶结晶温度由93℃提高至108℃,表明SC晶对共混体系中α晶有异相成核作用。无规共聚物PDLA-r-PCL的加入,显著改善了PLLA与PCL的相容性,且随着无规共聚物含量增加,共混物中PCL的相尺寸减小,界面模糊;与PLLA/PCL相比,淬冷和退火处理PLLA/PCL/PDLA-r-PCL共混物的断裂伸长率提高,且强度也略微提升;并且PDLA-r-PCL可有效提高退火的PLLA/PCL样品的冲击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 己内酯 乳酸-己内酯无规共 结晶 力学性能
下载PDF
PDLA-b-PEG-b-PDLA嵌段共聚物的链结构对聚左旋乳酸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晓露 王锐 +5 位作者 张瑞琪 李琦 董振峰 杨中开 张秀芹 王德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2-120,共9页
采用不同聚右旋乳酸(PDLA)分子量的PDLA-b-PEG-b-PDLA嵌段共聚物改性聚左旋乳酸(PLLA),系统探究不同链结构的PDLA-b-PEG-b-PDLA嵌段共聚物对PLLA的热行为、结晶行为和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降温过程中,PDLA_(1k)-PEG_(2k)-PDLA_(... 采用不同聚右旋乳酸(PDLA)分子量的PDLA-b-PEG-b-PDLA嵌段共聚物改性聚左旋乳酸(PLLA),系统探究不同链结构的PDLA-b-PEG-b-PDLA嵌段共聚物对PLLA的热行为、结晶行为和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降温过程中,PDLA_(1k)-PEG_(2k)-PDLA_(1k)嵌段共聚物对PLLA均聚物晶体(α晶)的结晶温度影响较小,PDLA_(5k)-PEG_(2k)-PDLA_(5k)嵌段共聚物使α晶的结晶温度从纯PLLA的96℃提高至130℃。130℃等温结晶结果显示,嵌段共聚物的加入均能降低α晶的结晶时间和球晶尺寸,PDLA_(5k)-PEG_(2k)-PDLA_(5k)共聚物对PLLA中α晶形成的促进作用明显优于PDLA_(1k)-PEG_(2k)-PDLA_(1k)共聚物。在室温下拉伸,随着PDLA_(1k)-PEG_(2k)-PDLA_(1k)含量提高,共混物由脆性向韧性断裂转变;而在实验比例范围内,PLLA/PDLA_(5k)-PEG_(2k)-PDLA_(5k)共混物均呈现脆性断裂,这与PLLA/PDLA_(5k)-PEG_(2k)-PDLA_(5k)共混物中含有较多立构晶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 嵌段共 链结构 立构晶 α晶 拉伸
下载PDF
聚左旋乳酸可吸收微型接骨板的体内降解特性 被引量:14
10
作者 刘海鹏 荣莉 +4 位作者 赵自然 兰珊珊 张舵 景遐斌 刘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6期7105-7109,共5页
背景:国外聚左旋乳酸微型接骨板和螺钉的价格昂贵,限制了其在国内的广泛应用。目的:观察国产聚左旋乳酸微型接骨板在家犬体内的力学衰减过程及其降解特性。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体内实验,于2005—01/2006—12在吉林大学... 背景:国外聚左旋乳酸微型接骨板和螺钉的价格昂贵,限制了其在国内的广泛应用。目的:观察国产聚左旋乳酸微型接骨板在家犬体内的力学衰减过程及其降解特性。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体内实验,于2005—01/2006—12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整形外科实验室完成。材料:聚左旋乳酸接骨板和螺钉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制,初始分子质量约7.5×10^4,杨氏模量3.3~3.6GPa,强度48~55MPa。方法:在12只成年杂种犬下颌骨建立双侧骨折模型,采用聚左旋乳酸接骨板螺钉固定系统行骨折内固定。然后按取材时间随机分为术后1,3,6,12个月4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3只。主要观察指标:观察各时间点接骨板大体降解情况,测试接骨板三点弯曲强度,检测接骨板黏均分子质量并计算其降解率。结果:12只犬均进入结果分析。降解过程中接骨板最大抗弯强度随时间的延长呈逐步下降的趋势。术后6个月,衰减率已达到初始强度的82.31%,各个时间点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随着降解时间的逐渐延长,接骨板黏均分子质量呈现下降趋势,至术后12个月,分子质量降解率已达91.80%,各时间点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将按骨板最大抗弯强度衰减率与接骨板黏均分子质量降解率间进行双变量相关性分析,显示两者呈正相关性(r=0.876,P〈0.05)。结论:随时间的变化聚左旋乳酸微型接骨板逐渐降解,其力学强度逐渐减弱,分子质量逐渐降低,其降解过程与下颌骨骨折的愈合过程基本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 可吸收微型接骨板 下颌骨骨折 生物降解 生物材料
下载PDF
聚乳酸-聚乙二醇共聚物为载体的缓释疫苗微球的制备及特性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徐希明 沈玉萍 +2 位作者 余江南 皋古云 曹建平 《中国药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4期1080-1082,共3页
目的制备缓释疫苗微球。方法以聚乳酸-聚乙二醇共聚物(PELA)为载体,醋酸乙酯为有机溶剂,采用W/O/W溶剂扩散法制备PELA疫苗微球。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微球的形态,激光散射技术测定其粒径分布;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 PAGE)研究微球包裹... 目的制备缓释疫苗微球。方法以聚乳酸-聚乙二醇共聚物(PELA)为载体,醋酸乙酯为有机溶剂,采用W/O/W溶剂扩散法制备PELA疫苗微球。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微球的形态,激光散射技术测定其粒径分布;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 PAGE)研究微球包裹前后疫苗蛋白的稳定性;BCA法测定疫苗微球的载药量和包封率,同时考察疫苗微球的体外释药性能。结果所得微球呈类球形,平均粒径为5.38μm,疫苗微球载药量为5.12%,包封率达75.25%;包裹前后疫苗蛋白的结构稳定; 体外释药结果显示,疫苗微球前3 d以Higuchi方程(r=0.997 7)释放,3 d后则以零级恒速释放(r=0.992 2),28 d累积释药量为69.10%。结论以PELA为载体的疫苗微球具有较高的包封率、载药量和明显的缓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乙二醇 微球 疫苗 缓释
下载PDF
聚左旋乳酸/聚氧化乙烯共混物的拉伸行为及结构转变 被引量:7
12
作者 熊祖江 张秀芹 +3 位作者 刘国明 赵莹 王锐 王笃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88-1294,共7页
采用熔融共混方法制备了聚左旋乳酸(PLLA)和超高分子量聚氧化乙烯(PEO)共混物,通过差示扫描量热(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二维广角X射线散射(2D-WAXS)等方法系统研究了PEO的加入对不同温度下PLLA拉伸行为及拉伸过程中微观结构变化... 采用熔融共混方法制备了聚左旋乳酸(PLLA)和超高分子量聚氧化乙烯(PEO)共混物,通过差示扫描量热(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二维广角X射线散射(2D-WAXS)等方法系统研究了PEO的加入对不同温度下PLLA拉伸行为及拉伸过程中微观结构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PLLA/PEO共混物为非均相体系,PEO粒子均匀分布在PLLA中形成两相结构.PEO的加入能够显著降低PLL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在25~60℃范围内显著提高PLLA的拉伸性能.在60℃拉伸时,PEO的加入提高了PLLA在拉伸过程中的结晶和形变能力.在80℃拉伸时,共混物的拉伸断裂伸长率下降,但共混物的结晶速度仍高于纯PLLA样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 超高分子量氧化乙烯 拉伸性能 结晶
下载PDF
拉伸对聚左旋乳酸结晶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邢倩 张秀芹 +2 位作者 罗发亮 刘国明 王笃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71-977,共7页
采用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及X射线衍射等方法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下拉伸对聚左旋乳酸(PLLA)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合适的温度条件下,拉伸能迅速提高PLLA的结晶速度和结晶度.对经过拉伸预处理但未结晶的PLLA样品进行等温及非等... 采用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及X射线衍射等方法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下拉伸对聚左旋乳酸(PLLA)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合适的温度条件下,拉伸能迅速提高PLLA的结晶速度和结晶度.对经过拉伸预处理但未结晶的PLLA样品进行等温及非等温结晶的研究发现,经过拉伸预处理的PLLA样品的结晶速率和结晶度都得到提高,表明预拉伸会影响PLLA在后续过程中的结晶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PLLA) 拉伸 结晶
下载PDF
聚左旋乳酸微型接骨板行下颌骨骨折内固定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海鹏 赵自然 +5 位作者 李蜀凤 荣莉 兰珊珊 刘杨 景遐斌 张舵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06-409,F0002,共5页
目的:观察国产新型聚左旋乳酸(PLLA)微型接骨板行下颌骨骨折内固定的效果。方法:将12只犬随机分为1、3、6和12月组,每组3只,建立犬双侧下颌骨骨折的实验动物模型,实验侧采用PLLA微型接骨板螺钉固定,对照侧用金属钛板固定。在术后1、3、6... 目的:观察国产新型聚左旋乳酸(PLLA)微型接骨板行下颌骨骨折内固定的效果。方法:将12只犬随机分为1、3、6和12月组,每组3只,建立犬双侧下颌骨骨折的实验动物模型,实验侧采用PLLA微型接骨板螺钉固定,对照侧用金属钛板固定。在术后1、3、6、12月分别处死动物,通过大体及X线片观察局部骨折愈合情况及骨折处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所有实验用家犬在术后全部成活,未见骨折移位、接骨板外露等情况;大体观察:术后1月组实验侧和对照侧可见骨折缝隙,有部分外骨痂,两侧差别不明显;术后3月组,两侧骨折处均骨性愈合,骨折固定无移位;术后6月组,两侧骨折处完全骨性愈合;术后12月组,两侧骨折处难于辨别骨折线。X线片观察:术后1月组,两侧均可见清晰骨折线和钉孔;术后3月组,骨折线变模糊,但仍可辨认;术后6月组,实验侧骨折线难于辨认,对照侧骨折线消失;术后12月组,两侧骨折线均消失。组织病理学观察:术后1月组,双侧骨折断端均可见大量胶原纤维,少量新生骨小梁,对照侧骨小梁多于实验侧;术后3月组,两侧均可见大量新生骨小梁,但实验侧多于对照侧;术后6月组,骨小梁改建完全,两侧均接近正常骨组织;术后12月组,两侧均与正常骨组织无异。结论:该国产新型PLLA接骨板在下颌骨骨折固定中的固定效果可靠,PLLA接骨板能够维持骨断端的稳定性,能够完成下颌骨骨折的愈合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 可降解微型接骨板 骨折内固定
下载PDF
聚左旋乳酸/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共混物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4
15
作者 梁宁宁 熊祖江 +3 位作者 王锐 李根 朱志国 张秀芹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8-53,共6页
通过熔融共混制备出一系列不同组成比的聚左旋乳酸(PLLA)/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醋酸锌(Zn(OAc)2)样品,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动态力学性能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及力学性能测试等,研究了不同PBS及Zn(OAc)2含量对PLLA/PBS共混物的形态... 通过熔融共混制备出一系列不同组成比的聚左旋乳酸(PLLA)/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醋酸锌(Zn(OAc)2)样品,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动态力学性能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及力学性能测试等,研究了不同PBS及Zn(OAc)2含量对PLLA/PBS共混物的形态结构、结晶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LLA和PBS属于非相容体系,Zn(OAc)2的加入能降低PBS相区的尺寸,提高PLLA/PBS体系的相容性,且质量分数为0.05%时增容效果最佳;PBS的加入可有效提高PLLA的结晶速率和结晶度;随着PBS含量的增加,共混物的断裂伸长率和冲击韧性与纯PLLA相比显著提高,共混物的断裂伸长率均在300%以上;当PLLA/PBS/Zn(OAc)2质量比为80/20/0.05时,共混物的综合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 丁二酸丁二醇酯 醋酸锌 共混 性能
下载PDF
聚乙二醇-聚乳酸共聚物胶束溶液的冷冻干燥及胶束体外释药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杨卓理 李馨儒 +1 位作者 杨可伟 刘艳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9期2169-2174,共6页
合成了一系列亲水、疏水链段质量比例不同的聚乙二醇-聚乳酸(PEG-PLA)嵌段共聚物胶束,并以两性霉素B为模型药物制备了载药胶束.为获得稳定性良好的、可长期储存的载药胶束剂型,对胶束进行了冷冻干燥.使用不同浓度的糖类(包括甘露糖、海... 合成了一系列亲水、疏水链段质量比例不同的聚乙二醇-聚乳酸(PEG-PLA)嵌段共聚物胶束,并以两性霉素B为模型药物制备了载药胶束.为获得稳定性良好的、可长期储存的载药胶束剂型,对胶束进行了冷冻干燥.使用不同浓度的糖类(包括甘露糖、海藻糖、葡萄糖)、泊洛沙姆188(Pluronic F68)、聚乙二醇作为冻干保护剂,以冻干产品的重分散性、冻干前后胶束的粒径及多分散性为指标评价各种保护剂的保护效果.结果发现,当嵌段聚合物中聚乳酸链段的质量百分比小于或等于聚乙二醇时,糖类、Pluronic F68和PEG均可以起到有效的冻干保护作用;而对于聚乳酸链段质量比例较大的共聚物胶束,只有PEG和Pluronic F68能够起到较好的冻干保护作用.对载药胶束体外释放研究表明,聚合物胶束的体外释放缓慢,符合一级动力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醇-乳酸 合物胶束 两性霉素B 冷冻干燥 体外释放
下载PDF
聚乳酸/聚乙二醇-聚乳酸新型亲水支架的制备与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孙蕊 潘高峰 +2 位作者 张丽芳 杜建 熊成东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1-96,共6页
利用热致相分离/粒子沥滤结合法,制备了聚乳酸(PDLLA)以及聚乳酸与聚乙二醇-聚乳酸共聚物(PELA)复合的PDLLA/PELA组织工程支架。讨论了聚乙二醇(PEG)分子量、PELA含量及组成比对于支架内部结构、力学性能、降解行为和细胞毒性... 利用热致相分离/粒子沥滤结合法,制备了聚乳酸(PDLLA)以及聚乳酸与聚乙二醇-聚乳酸共聚物(PELA)复合的PDLLA/PELA组织工程支架。讨论了聚乙二醇(PEG)分子量、PELA含量及组成比对于支架内部结构、力学性能、降解行为和细胞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致相分离/粒子沥滤结合法制备的支架,具有100~250μm大孔与5~40μm小孔兼备的特殊内部结构,PEG含量愈高、PEG分子量愈小,支架的孔隙率愈大。PDLLA/PELA比率的减小,PEG/PLA比率的增大会引起支架力学性能的下降和降解的加速。材料无细胞毒性。当支架中PDLLA/PELA为3:1,PEG5000/PLA为25:75时,其内部孔形态最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 乙二醇-乳酸 热致相分离
下载PDF
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嵌段共聚物载药纳米粒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8
作者 柳阳 朱艳华 +3 位作者 孙佳琳 刘霜琪 孟莹 刘剑桥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2274-2277,共4页
目的:为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PEG-PLGA)嵌段共聚物载药纳米粒制备方法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嵌段共聚物""载药纳米粒制备方法""PEG""PLGA"... 目的:为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PEG-PLGA)嵌段共聚物载药纳米粒制备方法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嵌段共聚物""载药纳米粒制备方法""PEG""PLGA""PEG-PLGA"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1998年1月-2017年1月在Pub Med、Springer Link、Science Direct、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对溶剂挥发法、沉淀法、自乳化溶剂扩散法、盐析法等制备方法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246篇,其中有效文献28篇。虽然载药纳米粒制备方法已经解决了操作、耗能及环境污染上的一些难题,但仍然存在常使用毒性较大含氯有机溶剂和难以工业化大生产等问题。前者可通过寻找毒性较小的有机溶剂(如丙酮、乙酸乙酯)来代替和通过对PLGA结构修饰基团或合成方法的改进使其可溶于毒性较小的有机溶剂加以解决;后者可通过研发新型辅料,或是改进制备工艺(如冻干)来改善纳米粒的稳定性和研发新型生产设备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醇-乳酸-羟基乙酸 嵌段共 载药纳米粒制备方法
下载PDF
聚左旋乳酸微型接骨板在家犬体内降解时的超微结构改变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海鹏 张舵 +4 位作者 荣莉 邵英 兰珊珊 刘杨 景遐斌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74-376,共3页
目的:观察聚左旋乳酸(PLLA)微型接骨板固定家犬下颌骨骨折时的降解特性。方法:采用人工方法在家犬下颌骨建立骨折模型(n=12),用国产PLLA骨折内固定系统固定下颌骨骨折,通过大体、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别观察术后1、3、6及12个月时,植入PLLA... 目的:观察聚左旋乳酸(PLLA)微型接骨板固定家犬下颌骨骨折时的降解特性。方法:采用人工方法在家犬下颌骨建立骨折模型(n=12),用国产PLLA骨折内固定系统固定下颌骨骨折,通过大体、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别观察术后1、3、6及12个月时,植入PLLA接骨板下颌骨骨折犬(n=3)体内可吸收PLLA微型接骨板的超微结构改变。结果:植入前扫描电镜观察见PLLA表面光滑,未见任何裂纹及孔洞;植入后1个月时,PLLA接骨板大体观察未见明显变化,质硬,弹性良好,半透明。扫描电镜观察见表面开始变得粗糙;植入后3个月时,大体观察见接骨板表面粗糙、质稍硬,不易折断,近白垩色,不透明。扫描电镜观察可见散在的比较表浅的小裂纹和凹槽;植入后6个月时,大体观察见接骨板表面已经变成白垩色,质硬,不透明,易折断,其上有裂纹。扫描电镜下可见表面裂纹加深,并出现深在的裂隙;植入后12个月时,大体观察见接骨板变成类似乳酪样的灰白物质,细腻、质软。扫描电镜观察见接骨板表面已经完全断裂成多个碎片,截面呈蜂窝状均匀分布的微孔结构。结论:PLLA微型接骨板的降解最早始于材料与组织液浸泡的表面和浅层,术后6个月表面的裂隙逐渐深入内部;术后12个月时,降解材料已经从内部完全崩解。其力学强度的下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并与骨折愈合过程基本相匹配,PLLA微型接骨板更有利于避免应力遮挡效应,加速骨折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 可降解接骨板 超微结构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聚乙二醇-聚乳酸偶联人源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隐形纳米粒的抗肝癌机制探讨 被引量:5
20
作者 殷香保 邬林泉 +4 位作者 黄跃英 黄明文 王恺 周凡 余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2805-2809,共5页
目的探讨以聚乙二醇-聚乳酸(PEG-PLA)为载体材料包载的三氧化二砷(As2O3),同时偶联人源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的隐形纳米粒的抗肝癌机制。方法以PEG-PLA为载体材料,W/O/W型超声乳化制备As2O3纳米粒,同时偶联具有肝癌靶... 目的探讨以聚乙二醇-聚乳酸(PEG-PLA)为载体材料包载的三氧化二砷(As2O3),同时偶联人源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的隐形纳米粒的抗肝癌机制。方法以PEG-PLA为载体材料,W/O/W型超声乳化制备As2O3纳米粒,同时偶联具有肝癌靶向作用的VEGFR-2,得到人源抗VEGFR-2/As2O3-PEG-PLA纳米粒,同时以相同方法制作香豆素6(C6)-PEG-PLA及抗VEGFR-2/C6-PEG-PLA纳米粒。测定纳米粒粒径分布、Zata电位;MTT法计算As2O3、As2O3-PEG-PLA及抗VEGFR-2/As2O3-PEG-PLA对Bel 7402肝癌细胞IC50值;采用流式细胞实验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实验检测人肝癌Bel 7402细胞摄取C6-PEG-PLA及抗VEGFR-2/C6-PEG-PLA纳米粒的速度和强度;将18只肝癌裸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分别经尾静脉注射As2O3、As2O3-PEG-PLA、抗VEGFR-2/As2O3-PEG-PLA溶液,给药后12 h处死小鼠,取肿瘤、脾、心、肺、肝、肾等组织,测试其中As2O3浓度;再将另24只肝癌裸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分别经尾静脉注射As2O3、As2O3-PEG-PLA、抗VEGFR-2/As2O3-PEG-PLA及0.9%氯化钠溶液,给药后第17 d,处死小鼠,计算肿瘤抑制率。结果抗VEGFR-2/As2O3-PEG-PLA平均粒径为(141.9±13.2)nm(PDI=0.23),呈正态分布,Zata电位为(10.2±1.1)m V。As2O3、As2O3-PEG-PLA、抗VEGFR-2/As2O3-PEG-PLA的IC50值分别为(1.53±0.22)μmol/L,(2.30±0.18)μmol/L和(1.80±0.22)μmol/L。不同剂型IC50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03,P=0.018)。不同时间点人肝癌Bel 7402细胞摄取抗VEGFR-2/C6-PEG-PLA的速度均高于C6-PEG-PL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12,P=0.045;t=2.231,P=0.035;t=2.311,P=0.022)。As2O3组不同组织As2O3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568,P=0.018);As2O3-PEG-PLA组不同组织As2O3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59,P=0.034);抗VEGFR-2/As2O3-PEG-PLA组不同组织As2O3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01,P=0.022)。对照组、As2O3组、As2O3-PEG-PLA组和抗VEGFR-2/As2O3-PEG-PLA组肿瘤抑制率分别为32.6%、45.9%、66.2%和87.9%。4组肿瘤抑制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89,P=0.018)。结论以PEG-PLA为载体材料制备得到As2O3纳米制剂,且偶联具有肝癌靶向作用的VEGFR-2,用于肝癌的治疗,可显著提高As2O3的生物利用度,为构建As2O3肝癌靶向纳米递送系统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剂 乙二醇-乳酸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肝肿瘤 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