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SAXS/WAXS研究聚氧乙烯/聚氧丁烯嵌段共聚物在n-己烷中的结晶性球形胶束结构
1
作者 徐君庭 梁国栋 +1 位作者 Mai Shao-Min Ryan Anthony 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978-1980,共3页
The structure of micelles formed by two poly(oxyethylene)/poly(oxybutylene) block copolymers, E 76B 38 and E 155B 76, in n-hexane at 50 ℃ was studied by synchrotron Small Angle X-ray Scattering(SAXS) and Wide Angle X... The structure of micelles formed by two poly(oxyethylene)/poly(oxybutylene) block copolymers, E 76B 38 and E 155B 76, in n-hexane at 50 ℃ was studied by synchrotron Small Angle X-ray Scattering(SAXS) and Wide Angle X-ray Scattering(WAXS). Spherical micelle with a crystalline core was observed for E 155B 76. E 76B 38 also formed spherical micelles, but the core was amorphous. The radius of the core(R), the length of the amorphous chain in the shell(L) and the number of association(N) were obtained by fitting the SAXS data with the model of a spherical core attached with Gaussian chains.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E block exhibited multiple folds. The B block tended to be more coiled and the area occupied by per chain was larger in the micelles of E 155B 76, which are favorable to the formation of spherical micel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 丁烯 共聚物 n-己烷 结晶性球形胶束 小角x光散射 广角x光散射
下载PDF
聚苯乙烯-b-聚氧乙烯-b-聚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 被引量:10
2
作者 袁建军 李英顺 +4 位作者 李小琴 张小红 程时远 江雷 封麟先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71-373,共3页
In this paper, the self-assembly of PS 43-b-PEO 45-b-PS 43 triblcok copolymer was investigated. The colloids were made by firstly dissolving the copolymer in the common solvents, including THF, 1,4-dioxane, and DMF, t... In this paper, the self-assembly of PS 43-b-PEO 45-b-PS 43 triblcok copolymer was investigated. The colloids were made by firstly dissolving the copolymer in the common solvents, including THF, 1,4-dioxane, and DMF, then droping water into the corresponding copolymer solution to induce the self-assembly. The aggregates prepared were characterized with TEM and AFM technique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self-assembled vesicles were formed when THF and 1,4-dioxane were used as the common solvents to dissolve the copolymer, comparatively, using DMF as the common solvent resulted in the formation of spherical aggregates. The self-assembled aggregates observed, possessing hierarchical structures, could be used as either the nanostructures themselves for drug delivery systems, separations, catalysts, and so on, or templates or building blocks for more complex struc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 乙烯 乙烯 共聚物 自组装 囊泡 分子集体
下载PDF
聚苯乙烯-聚氧乙烯-聚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的结晶行为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程时远 徐祖顺 袁建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10-113,共4页
采用偏光显微镜和 DSC技术研究了聚苯乙烯 -聚氧乙烯 -聚苯乙烯 (PS- b- PEO- b- PS)三嵌段共聚物的结晶行为。实验结果表明 ,随着共聚物中聚氧乙烯含量的降低 ,形成清晰球晶的能力减弱 ,结晶度(Xc)、结晶熔融温度 (Tm)、结晶温度 (Tc)... 采用偏光显微镜和 DSC技术研究了聚苯乙烯 -聚氧乙烯 -聚苯乙烯 (PS- b- PEO- b- PS)三嵌段共聚物的结晶行为。实验结果表明 ,随着共聚物中聚氧乙烯含量的降低 ,形成清晰球晶的能力减弱 ,结晶度(Xc)、结晶熔融温度 (Tm)、结晶温度 (Tc)降低 ;先微相分离再结晶和微相分离与结晶同时进行两种热历史 ,前者会损失体系的 Xc、Tm;当共聚物中聚氧乙烯的数均分子量为 2 0 0 0、质量分子数为 18%和 34%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 乙烯 共聚物 结晶行为 微相分离
下载PDF
两亲性聚氧乙烯接枝(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英文)
4
作者 赵巍 谢洪泉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33-233,共1页
通过环氧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SBS)与端羧基甲氧基聚乙二醇的开环反应,合成了带聚氧乙烯支链的两亲性SBS接枝物,通过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氢谱进行了表征,并确定了该两亲性聚合物具有良好的乳化性质及相转移催化性质.
关键词 苯乙 -丁二烯-乙烯共聚物 两亲性合物 乙烯 乳化性质 相转移催化性质
下载PDF
由聚氧乙烯和聚4'''-酰胺基对四联苯-2,6-二甲酰对苯二胺构筑的OAO形三元嵌段共聚物在N、N-二甲基甲酰胺中的自组装结构模拟
5
作者 吴红枚 李永成 +2 位作者 赵耀 王孟 王榆元 《山东化工》 CAS 2017年第6期1-4,共4页
利用耗散粒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由拉胀聚合物聚4'''-酰胺基对四联苯-2,6-二甲酰对苯二胺(A)与聚氧乙烯(PEO)组成的OAO形三元嵌段共聚物在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的自组装行为,探究了共聚物浓度和链段A的长度对三... 利用耗散粒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由拉胀聚合物聚4'''-酰胺基对四联苯-2,6-二甲酰对苯二胺(A)与聚氧乙烯(PEO)组成的OAO形三元嵌段共聚物在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的自组装行为,探究了共聚物浓度和链段A的长度对三元嵌段共聚物自组装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由聚4'''-酰胺基对四联苯-2,6-二甲酰对苯二胺(A)与聚氧乙烯(PEO)构筑的线型嵌段共聚物在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的自组装将形成形态各异的球状、柱状、毛刷型以及"球刺"状胶束等结构;随着共聚物浓度的增加,球状胶束结构消失,逐渐演变为柱状以及毛刷型结构;随着链段A长度的增加,共聚物形成的球状胶束结构慢慢转变为"球刺"状胶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耗散粒子动力学 4′′′-酰胺基对四联苯-2 6-二甲酰对苯二胺 乙烯 共聚物 自组装
下载PDF
3,3-二叠氮甲基氧丁环与3-叠氮甲基-3-甲基氧丁环均聚物的嵌段共聚物热分解机理及非等温裂解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宋秀铎 赵凤起 +3 位作者 王江宁 田军 张腊莹 甘孝贤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320-1326,共7页
3,3-二叠氮甲基氧丁环与3-叠氮甲基-3-甲基氧丁环均聚物的嵌段共聚物(BAMO-AM-MO)是一种含能黏合剂,为了解其受热分解机理及分解动力学情况,采用DSC法、TG-DTG法、固相原位池-FTIR联用技术和DSC-TG-MS联用技术探讨了BAMO-AMMO的热分解... 3,3-二叠氮甲基氧丁环与3-叠氮甲基-3-甲基氧丁环均聚物的嵌段共聚物(BAMO-AM-MO)是一种含能黏合剂,为了解其受热分解机理及分解动力学情况,采用DSC法、TG-DTG法、固相原位池-FTIR联用技术和DSC-TG-MS联用技术探讨了BAMO-AMMO的热分解过程及机理。研究结果表明,BAMO-AMMO受热分解主阶段为叠氮基团分解,释放出N2,裂解过程中形成亚胺中间体,并放出大量的热,放热量为1 663 J/g.同时,由于叠氮基团分解引起其他基团的重排,而引起共聚物的深度分解。采用程序升温(升温速率为2.5、5、10、20℃/min)的DSC数据,根据非等温动力学方程Kissinger法、Ozawa法和Coats-Redfern法计算了BAMO-AMMO受热分解主阶段的非等温反应动力学参数。获得BAMO-AMMO分解主阶段的表观活化能为164.2 kJ/mol,指前因子为1014.14 s-1.计算结果表明,BAMO-AMMO受热分解具有局部化学反应特征,其分解动力学服从Avrami-Erofeyev成核与生长(n=1.5)过程。受热分解非等温动力学方程可表示为dα/dt=2.071×1014 exp(-1.975×104/T)(1-α)[-ln(1-α)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化学 热分析 3 3-二叠氮甲基丁环与3-叠氮甲基-3-甲基丁环均物的共聚物 分解机理 非等温动力学 DSC
下载PDF
含聚氧乙烯链段的嵌段共聚物和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8
7
作者 谢洪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6,共6页
综述了由聚氧乙烯链段与聚二烯烃、聚异丁烯、聚乙烯基吡啶、聚丙烯腈、聚丙烯酰胺或聚丙烯酸链段组成的各种嵌段共聚物及接枝共聚物的合成方法 ,并对其各种性能 ,包括两亲性质。
关键词 共聚物 接枝共聚物 多相合物 两亲合物 乙烯
下载PDF
含聚氧乙烯链段的两亲嵌段共聚物及接枝共聚物的分子设计、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11
8
作者 谢洪泉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17-24,33,共9页
论述了由聚氧乙烯链段与聚苯乙烯或聚(甲基)丙烯酸酯链段组成的各种嵌段或接枝共聚物(包括二嵌段、两种三嵌段、星型嵌段、多嵌段、二种规整接枝共聚物等)的分子设计及合成,并总结了其两亲性质、络合碱金属离子性及微观相分离等特性。
关键词 共聚物 接枝共聚物 两性合物 乙烯
下载PDF
用相转移催化剂聚乙二醇环氧化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英文)
9
作者 郎秀瑞 宋亚忠 +2 位作者 谭璞 姜波 宗成中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35-235,共1页
利用甲酸和过氧化氢反应原位生成的过氧甲酸为氧化剂,以具有两亲性的聚乙二醇(PEG-400)为相转移催化剂,在甲苯溶剂中对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进行环氧化。结果表明,当PEG-400质量分数为1%时,产物环氧度由39.1%提高到59.5%... 利用甲酸和过氧化氢反应原位生成的过氧甲酸为氧化剂,以具有两亲性的聚乙二醇(PEG-400)为相转移催化剂,在甲苯溶剂中对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进行环氧化。结果表明,当PEG-400质量分数为1%时,产物环氧度由39.1%提高到59.5%,且环氧化反应主要发生在聚异戊二烯链段的1,4-结构双键上,1,4-结构的摩尔分数由50.70%下降到33.55%,特征峰位置没有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异戊二烯-乙烯共聚物 甲酸 两亲性 乙二醇 相转移催化剂
下载PDF
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氧乙烯两亲嵌段共聚物胶束的生成特性
10
作者 丁元华 王英 郭荣 《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1期22-28,共7页
应用无外加探针循环伏安法研究了聚氧乙烯 /聚氧丙烯 /聚氧乙烯两亲嵌段共聚物 ( PluronicF1 2 7,简为 F1 2 7)在铂电极上的循环伏安行为 ,探讨了 F1 2 7在铂电极上的电化学反应机理 .根据 F1 2 7在水溶液中不同形态聚集体扩散系数的测... 应用无外加探针循环伏安法研究了聚氧乙烯 /聚氧丙烯 /聚氧乙烯两亲嵌段共聚物 ( PluronicF1 2 7,简为 F1 2 7)在铂电极上的循环伏安行为 ,探讨了 F1 2 7在铂电极上的电化学反应机理 .根据 F1 2 7在水溶液中不同形态聚集体扩散系数的测定 ,得知球形胶束生成的第一临界胶束浓度 c1,c,m为 3 .72× 1 0 -4m ol· L-1,球形胶束向棒状胶束转变的第二临界胶束浓度 c2 ,c,m为 1 .49× 1 0 -3 mol· L-1,并由探针芘在F1 2 7溶液中的稳态荧光各向异性的测定得到证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 丙烯 乙烯 两亲共聚物 循环伏安法 电化学反应 胶束 生成特性 扩散系数
下载PDF
聚乳酸/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共混体系的性能
11
作者 徐蒙蒙 尹朝辉 +10 位作者 阳范文 张雅欣 高月敏 魏悦姿 邱康寿 王晨光 梁毓 田秀梅 陈晓明 王治伟 周苗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40-45,共6页
采用熔融共混制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增塑聚乳酸,研究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用量对聚乳酸/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共混体系流变性能、力学性能、热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当添加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 采用熔融共混制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增塑聚乳酸,研究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用量对聚乳酸/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共混体系流变性能、力学性能、热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当添加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的质量分数为20%时,聚乳酸/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共混体系的熔体流动速率为15.6g/(10min),比未增塑时提高约9倍,断裂伸长率为341.86%,撕裂强度为23.7N/cm,拉伸强度为44.5MPa,玻璃化转变温度从纯聚乳酸的60.1℃降到26.9℃。随着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用量的增加,共混体系的拉伸强度先下降后升高,断裂伸长率呈上升趋势,撕裂强度先下降后上升最后渐趋于稳定,聚乳酸链段的活动能力增强,增塑效果明显。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表明,当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质量分数≥12%时,共混体系脆冷断面的褶皱、粗糙度和裂纹明显增加,吸收能量能力增强,表现为断裂伸长率和撕裂强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 乙烯丙烯醚共聚物 共混 增塑 力学性能 流变性能
下载PDF
无规聚1-丁烯及聚乙烯-聚1-丁烯两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12
作者 刘诚 李杨 +3 位作者 韩冰 李嵬 张春庆 王玉荣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2011年第3期181-185,共5页
通过一步或分步添加极性调节剂二哌啶乙烷,采用负离子聚合技术合成了1,2-结构质量分数大于98.5%的聚丁二烯及不同嵌段比的低乙烯基-高乙烯基嵌段聚丁二烯,然后使用镍系催化剂对其进行加氢反应,合成了无规聚1-丁烯和聚乙烯-聚1-丁烯两嵌... 通过一步或分步添加极性调节剂二哌啶乙烷,采用负离子聚合技术合成了1,2-结构质量分数大于98.5%的聚丁二烯及不同嵌段比的低乙烯基-高乙烯基嵌段聚丁二烯,然后使用镍系催化剂对其进行加氢反应,合成了无规聚1-丁烯和聚乙烯-聚1-丁烯两嵌段共聚物,并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无规聚1-丁烯的无规化程度很高,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24.5^-22.7℃;两嵌段共聚物在低温区出现了聚1-丁烯的Tg,而在高温区则出现了聚乙烯的熔融吸热峰,且随着聚乙烯嵌段含量的增加,Tg值略有升高,结晶度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离子 二哌啶乙烷 1 2-丁二烯 丁二烯 加氢反应 无规1-丁烯 乙烯-1-丁烯共聚物
下载PDF
含聚氧乙烯嵌段的二元多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和性能
13
作者 陈晓源 谢子汝 +1 位作者 林基淼 谢洪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28-33,共6页
用甲苯二异氰酸酯将聚乙二醇及聚丙二醇或遥爪羟基聚苯乙烯偶联成多嵌段共聚物。研究了共聚条件及纯共聚物的表征。这两种共聚均具有良好的乳化性和一定的结晶度,与LiClO_4的络合物有颇高的室温导电率。第一种共聚物有一定的强度和弹性。
关键词 共聚物 乳化性 乙烯 合成
下载PDF
嵌段共聚物对SiO_2溶胶-凝胶过程的修饰行为 被引量:5
14
作者 孙继红 巩雁军 +6 位作者 王树国 范文浩 吴东 孙予罕 杨年华 周建伟 岳勇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31-135,共5页
By means of TEM, SDP, 29Si NMR etc analysis, the behavior of the Polyethylene Oxide (PEO) Polypropylene Oxide (PPO) Polyethylene Oxide (PEO) as organic modifier on SiO2 sol gel in the basic media was investigated; the... By means of TEM, SDP, 29Si NMR etc analysis, the behavior of the Polyethylene Oxide (PEO) Polypropylene Oxide (PPO) Polyethylene Oxide (PEO) as organic modifier on SiO2 sol gel in the basic media was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n sol particle growth and network &morphology control were discussed in detail, and then the model on sol particle growing was suggested on the basis of growth unit theory of anion coordinate polyhedr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EO PPO PEO additive limited particle growth but also restrained particle agglomeration and then made the SiO2 sol high stable. It was found that the action of EPE was similar to that of organic structure directing agent and made the sol cluster cross linked branch networ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 共聚物 烯醚 化硅
下载PDF
以混合阳离子-嵌段共聚物表面活性剂为模板合成介孔MCM-48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春艳 荣志红 王小青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068-1072,共5页
利用阳离子和嵌段共聚物混合表面活性剂为模板,在水热条件、碱性介质中成功地合成出MCM-48介孔分子筛。在1TEOS(正硅酸乙酯)∶0.125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nP123(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氧乙烯三嵌段共聚物)∶0.50NaOH(氢氧化钠)∶6... 利用阳离子和嵌段共聚物混合表面活性剂为模板,在水热条件、碱性介质中成功地合成出MCM-48介孔分子筛。在1TEOS(正硅酸乙酯)∶0.125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nP123(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氧乙烯三嵌段共聚物)∶0.50NaOH(氢氧化钠)∶61H2O(物质的量的比)体系中,n值在较大范围内(0.000625~0.01875)可调。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XRD)、N2物理吸附、扫描电镜(SEM)对合成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氧乙烯三嵌段共聚物(P123)的加入可以更大程度地降低合成MCM-48所需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用量;合成的MCM-48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度有序的孔道结构、较集中的孔径分布和较高的热和水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M-48 混合表面活性剂 乙烯-丙稀-乙烯共聚物 水热稳定性
下载PDF
聚乙二醇单甲醚-聚L-赖氨酸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其表征 被引量:4
16
作者 胡海梅 潘仕荣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23-629,共7页
以L-赖氨酸为原料,先制备Nε-苄氧羰基-L-赖氨酸,光气法合成Nε-苄氧羰基-L-赖氨酸-N-羧酸酐[Lys-(Z)-NCA]。以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为原料,制备了端氨基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NH2),并以此为大分子引发剂,在氯仿中引发Lys-(Z)-NCA开环聚... 以L-赖氨酸为原料,先制备Nε-苄氧羰基-L-赖氨酸,光气法合成Nε-苄氧羰基-L-赖氨酸-N-羧酸酐[Lys-(Z)-NCA]。以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为原料,制备了端氨基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NH2),并以此为大分子引发剂,在氯仿中引发Lys-(Z)-NCA开环聚合,经无水溴化氢脱苄,合成不同组成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单甲醚-聚L-赖氨酸嵌段共聚物。用IR1、H-NMR、GPC、DSC等对共聚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MPEG-NH2引发Lys-(Z)-NCA开环聚合得到的是嵌段共聚物,通过1H-NMR谱计算得到了共聚物MPEG-PLL-1、MPEG-PLL-2、MPEG-PLL-3、MPEG-PLL-4中PLL链段的摩尔分数分别为0.553、0.795、0.848、0.861,共聚物数均分子量(Mn)分别为2.3×104、6.1×104、8.6×104、9.5×1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赖氨酸 N'-羰基-L-赖氨酸 乙二醇单甲醚-L-赖氨酸共聚物 开环 生物降 合物
下载PDF
带聚氧乙烯支链的SBS两亲接枝共聚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能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巍 谢洪泉 刘良炎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68-272,共5页
在甲苯中,以N,N-二甲基苯胺为催化剂,用环氧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与端顺丁烯二酸基聚乙二醇甲醚合成了带聚氧乙烯支链的SBS。粗产物经纯化后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氢核磁共振仪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开环反应的条件,结... 在甲苯中,以N,N-二甲基苯胺为催化剂,用环氧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与端顺丁烯二酸基聚乙二醇甲醚合成了带聚氧乙烯支链的SBS。粗产物经纯化后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氢核磁共振仪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开环反应的条件,结果表明在适宜条件下产物开环率可达46.5%。接枝共聚物呈现良好的乳化性能、相转移催化性能和一定的吸水性和耐油性;其作为增容剂能增强SBS与氯醇橡胶的相容性,并用扫描电镜给予了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 乙烯-丁二烯-乙烯共聚物 接枝共聚物 两亲高分子
下载PDF
PEO-PPO-PEO嵌段共聚物的表面活性
18
作者 苏延磊 郭晨 +1 位作者 魏晓芳 刘会洲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14-217,共4页
采用吊环法测量了PEO-PPO-PEO 嵌段共聚物溶液的表面张力,观测到嵌段共聚物溶液的表面张力随着时间延长逐渐降低. 根据嵌段共聚物在气液界面形成分子刷的结构模型, 解释了嵌段共聚物溶液的表面张力随浓度的变化.
关键词 乙烯 丙烯 PEO-PPO-PEO共聚物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 吸附
下载PDF
Pluronic嵌段共聚物F127和P123胶束对萘、蒽、芘的增溶 被引量:16
19
作者 郑玉婴 江琳沁 +1 位作者 赵剑曦 许秀枝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17-621,共5页
35℃时 F1 2 7和 P1 2 3在 ccm后可生成内核 PO成分分别为 92 .7%和 94 .5%的胶束 ,后者胶束内核体积为前者的 2 .8倍 .稠环芳烃和空胶束的第一步缔合平衡常数 K1值均随萘、蒽、芘顺序逐渐增大 .萘、蒽、芘在每个 F1 2 7和 P1 2 3胶束... 35℃时 F1 2 7和 P1 2 3在 ccm后可生成内核 PO成分分别为 92 .7%和 94 .5%的胶束 ,后者胶束内核体积为前者的 2 .8倍 .稠环芳烃和空胶束的第一步缔合平衡常数 K1值均随萘、蒽、芘顺序逐渐增大 .萘、蒽、芘在每个 F1 2 7和 P1 2 3胶束中的增溶量均随胶束内核体积增大而线性增加 ,每个 PO基团对应的增溶量比十二烷基磺酸胶束内核中相同体积对应的增溶量约大近 2倍 .Pluronic胶束除与稠环芳烃间具有强相互作用力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uronic共聚物 胶速增溶 稠环芳烃化合物 F127 P123 乙烯 丙烯
下载PDF
ABA型三嵌段聚有机硅氧烷的合成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宗林 胡文军 +2 位作者 孟凡君 董建 韩念风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40-242,共3页
用八甲基环四硅氧烷 (D4)、八苯基环四硅氧烷 (P4)、1,3,5 ,7-四甲基 - 1,3,5 ,7-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 (V4)作为单体 ,N ,N -二甲基甲酰胺 (DMF)作促进剂 ,氢氧化锂作引发剂 ,采用活性聚合方法 ,分 3次加料 ,相继形成了二甲基 -甲基乙烯... 用八甲基环四硅氧烷 (D4)、八苯基环四硅氧烷 (P4)、1,3,5 ,7-四甲基 - 1,3,5 ,7-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 (V4)作为单体 ,N ,N -二甲基甲酰胺 (DMF)作促进剂 ,氢氧化锂作引发剂 ,采用活性聚合方法 ,分 3次加料 ,相继形成了二甲基 -甲基乙烯基聚硅氧烷 (A)、二甲基 -二苯基 -甲基乙烯基聚硅氧烷 (B) ,合成了ABA型三嵌段聚有机硅氧烷 ,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此反应为嵌段聚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甲基环四硅 八苯基环四硅 1 3 5 7-四甲基-1 3 5 7-乙烯基环四硅 化锂 N N-二甲基甲酰胺 合成 表征 有机硅 共聚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