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省金沙县安洛煤矿勘查区龙潭组聚煤特征
1
作者 徐蓉 孙建伟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23年第8期184-186,共3页
贵州省金沙县安洛煤矿位于该县西南部的安洛乡,本区位于纸厂背斜东翼,中坝向斜西翼,总体呈一宽缓的单斜构造,井田内由北向南地层走向略有变化。受构造影响,地层走向N16~66°E、倾向SE~SEE,倾角一般为9°;沿走向有缓波状起伏,断... 贵州省金沙县安洛煤矿位于该县西南部的安洛乡,本区位于纸厂背斜东翼,中坝向斜西翼,总体呈一宽缓的单斜构造,井田内由北向南地层走向略有变化。受构造影响,地层走向N16~66°E、倾向SE~SEE,倾角一般为9°;沿走向有缓波状起伏,断层稀少,构造复杂程度为中等。矿区内含煤地层为二叠系龙潭组(P3l),煤层层数与厚度变化不大,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平均厚114.45m,含煤11~15层,煤层总厚度一般为13m。可采煤层7层,编号4、5、8、9、13、14、15号煤层。4、8、9、14、15号煤层为大部可采的较稳定煤层,5号煤层为全区可采的较稳定煤层,13号煤层为局部可采的较稳定煤层。7层可采煤层连续性及赋存情况较好,具有较高开采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洛煤矿 龙潭组 煤层 聚煤特征
下载PDF
华北南部晚古生代陆表海的沉积充填、聚煤特征和构造演化 被引量:23
2
作者 李宝芳 李祯 +8 位作者 付泽明 刘光华 徐世荣 刘庆国 林孟琪 徐嘉谟 何北钟 杜士清 宋志坚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367-37,共1页
华北南部晚古生代煤系为海退型剖面,沉积环境演化为由陆表海碳酸盐—碎屑海岸、碎屑潮坪至被河流三角洲充填的半咸水海湾。晚石炭世中期华北南缘与秦岭—大别山区因拉张分离出现了陆表海,陆源碎屑自北向南的充填表明北方蒙古—西伯利亚... 华北南部晚古生代煤系为海退型剖面,沉积环境演化为由陆表海碳酸盐—碎屑海岸、碎屑潮坪至被河流三角洲充填的半咸水海湾。晚石炭世中期华北南缘与秦岭—大别山区因拉张分离出现了陆表海,陆源碎屑自北向南的充填表明北方蒙古—西伯利亚板块向华北板块北缘的对接俯冲。沉积中心和聚煤作用随之自北向南迁移,因此在华北南部集中了丰富的煤炭资源。聚煤最有利的沉积环境是海退形成的滨海平原和河流注入浅水海湾形成的三角洲平原。煤变质带自本区中部向南递减表明三叠纪沉积中心向北迁移,表明华北南缘与秦岭—大别山地块以及华南板块的对接拼合时间可能发生在煤系形成之后至三叠纪以前,海西末期的可能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古生代 沉积格架 聚煤特征
下载PDF
滇东北晚二叠世沉积体系与层序地层格架下的聚煤特征 被引量:26
3
作者 康高峰 王辉 +1 位作者 王巨民 刘池洋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1-98,共8页
利用地层剖面岩相组合、沉积构造序列、生物化石标志等分析了研究区晚二叠世沉积体系与其空间配置格局及演化。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不同古地理背景下层序界面及体系域界面的识别,建立了研究区晚二叠世的层序地层格架。总结了煤层层位的空... 利用地层剖面岩相组合、沉积构造序列、生物化石标志等分析了研究区晚二叠世沉积体系与其空间配置格局及演化。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不同古地理背景下层序界面及体系域界面的识别,建立了研究区晚二叠世的层序地层格架。总结了煤层层位的空间叠置关系及其形成机制,初步分析了煤中硫的分布规律,讨论了研究区厚煤层(C5)在层序格架下的聚煤特征和位置。结合最新的勘探资料,预测出研究区中西部盐津—彝良一带蕴藏着资源潜力巨大的优质煤。建议今后在保持东部威信—镇雄一带勘探开发力度的同时,注意加大对预测靶区煤田的地质勘探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煤岩系 沉积体系 层序地层格架 聚煤特征 晚二叠世 滇东北
下载PDF
陆相煤系聚煤环境及聚煤特征——以青海祁连山和柴北缘含煤区侏罗系为例 被引量:16
4
作者 张翔 田景春 +2 位作者 李祥辉 白生海 刘娟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18,共5页
通过对青海祁连山和柴北缘含煤区侏罗系沉积体系的研究,系统总结了陆相地层的主要聚煤环境,即冲积扇、辫状河、曲流河、扇三角洲、曲流河三角洲和滨湖聚煤环境,其中曲流河、曲流河三角洲及滨湖为陆相地层中最有利的聚煤环境。研究显示:... 通过对青海祁连山和柴北缘含煤区侏罗系沉积体系的研究,系统总结了陆相地层的主要聚煤环境,即冲积扇、辫状河、曲流河、扇三角洲、曲流河三角洲和滨湖聚煤环境,其中曲流河、曲流河三角洲及滨湖为陆相地层中最有利的聚煤环境。研究显示:曲流河的岸后沼泽为重要的聚煤环境,平面上煤层呈带状产出,垂向上往往形成较厚的煤层,且横向延伸较远;曲流河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间洼地中发育泥炭沼泽,形成的煤层成带性好,具有沿湖岸线广泛分布的特点;滨湖聚煤环境中湖岸线延深较远,煤层在平面上呈带状展布,同时由于湖平面变化的多旋回性,在垂向上可形成多套碳质泥岩与煤层的互层。这些研究成果,为研究煤系赋存规律和准确预测煤层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相煤系 聚煤环境 聚煤特征 祁连山和柴北缘含煤区
下载PDF
羌塘盆地晚三叠世构造属性与层序地层格架下聚煤特征 被引量:7
5
作者 王辉 张峰 +2 位作者 王冰洁 尹卫军 刘池洋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9年第4期92-101,共10页
依据近年来最新资料,通过对羌塘盆地南、北边界构造带构造属性、地球动力学机制及构造演化历程的讨论,剖析了羌塘盆地晚三叠世构造属性与盆地演化历程;在对盆地内部不同位置上三叠统岩性、岩相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不同古地理背景下层序界... 依据近年来最新资料,通过对羌塘盆地南、北边界构造带构造属性、地球动力学机制及构造演化历程的讨论,剖析了羌塘盆地晚三叠世构造属性与盆地演化历程;在对盆地内部不同位置上三叠统岩性、岩相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不同古地理背景下层序界面与体系域界面的识别,建立了羌塘盆地晚三叠世层序地层格架,讨论了煤层在层序格架下的位置、聚煤特征及空间分布规律。研究表明,羌塘盆地晚三叠世为一复杂叠合盆地,经历了晚三叠世早、中期被动陆缘盆地,晚三叠世晚期羌北前陆盆地和羌南被动陆缘裂陷-坳陷盆地等不同的盆地演化历程;上三叠统构成一个完整的构造层序和两个三级层序,煤层位于高位体系域中上部,主要受控于高频率低级次海平面变化。具含煤岩系厚度大,煤层层数多,单层厚度小的特征;三角洲平原地带有利于煤层发育,三角洲沉积体系沿分割羌南、羌北盆地的中央隆起带发育,进一步指出该带是羌塘盆地内今后重要的找煤方向,并得到新发现的赛包玛煤点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属性 叠合盆地 层序地层格架 聚煤特征 晚三叠世 羌塘盆地
下载PDF
卡姆斯特煤田侏罗系八道湾组地层层序及聚煤特征 被引量:5
6
作者 吴天伟 田继军 +3 位作者 木合塔尔.扎日 陈斌 马帅 柳磊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12-1323,共12页
综合利用卡姆斯特煤田钻孔测井、野外露头及古生物化石等资料,应用经典层序地层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对卡姆斯特煤田八道湾组进行了层序地层划分,共识别出SQ1和SQ2两个三级层序,并根据地层叠置样式、沉积旋回特征细分为6个体系域。通过沉... 综合利用卡姆斯特煤田钻孔测井、野外露头及古生物化石等资料,应用经典层序地层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对卡姆斯特煤田八道湾组进行了层序地层划分,共识别出SQ1和SQ2两个三级层序,并根据地层叠置样式、沉积旋回特征细分为6个体系域。通过沉积基础图件、沉积环境的分析明确了研究区八道湾组沉积演化主要受古地形起伏、古气候条件等古地理因素的综合影响。确定研究区内目的层段主要在高位和低位时期聚煤,湖侵时期不利于聚煤。通过详细研究卡姆斯特煤田八道湾组的沉积环境和聚煤特征,为今后寻找和开发卡姆斯特地区煤炭资源提供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姆斯特煤田 八道湾组 层序地层 聚煤特征 侏罗系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镇-泾地区中侏罗统延安组沉积体系及聚煤特征 被引量:5
7
作者 郝毅 陈洪德 +1 位作者 赵俊兴 林良彪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8年第2期89-95,共7页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大量新的钻井、测井资料,以鄂尔多斯盆地镇原-泾川地区中侏罗统延安组为例,运用沉积学的方法详细阐述了研究区目的层位的沉积体系,以及重点沉积微相的发育特征。延安组自下而上由河流沉积体系逐渐过渡为三角洲...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大量新的钻井、测井资料,以鄂尔多斯盆地镇原-泾川地区中侏罗统延安组为例,运用沉积学的方法详细阐述了研究区目的层位的沉积体系,以及重点沉积微相的发育特征。延安组自下而上由河流沉积体系逐渐过渡为三角洲沉积体系。沉积微相主要发育有河流体系的心滩、边滩、河漫滩和岸后沼泽,以及三角洲体系的分流河道、洪泛平原和平原沼泽等。另对研究区延安组的聚煤特征给予了分析,并从构造、环境、气候及古地形等方面讨论了该区的成煤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体系 聚煤特征 中侏罗统 镇-泾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海拉尔盆地群下白垩统层序格架内聚煤特征与成煤模式 被引量:5
8
作者 郭彪 邵龙义 +1 位作者 马施民 张强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19,共6页
对内蒙古海拉尔盆地早白垩世含煤岩系的沉积充填序列、层序地层及聚煤规律进行研究,将扎赉诺尔群划分为6个3级层序及相应的体系域,6个层序分别对应于铜钵庙组、南屯组一段、南屯组二段、大磨拐河组一段、大磨拐河组二段和伊敏组,煤层主... 对内蒙古海拉尔盆地早白垩世含煤岩系的沉积充填序列、层序地层及聚煤规律进行研究,将扎赉诺尔群划分为6个3级层序及相应的体系域,6个层序分别对应于铜钵庙组、南屯组一段、南屯组二段、大磨拐河组一段、大磨拐河组二段和伊敏组,煤层主要发育在层序Ⅲ、Ⅵ的湖侵体系域;且煤层在层序格架内部,从辫状河冲积平原–上三角洲平原–下三角洲平原–湖泊环境,呈现有规律的变化。通过对层序Ⅲ、Ⅵ中各主采煤层的底部砂体厚度、煤层厚度及成煤期的古地理环境详细分析,概括出层序Ⅲ的主要成煤环境为湖泊周缘扇(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和湖滨带;层序Ⅳ主要聚煤环境为扇前、扇间浅水湖盆和浅水湖泊大面积淤积而成的泥炭沼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拉尔盆地 下白垩统 聚煤特征 成煤模式
下载PDF
四川华蓥山北段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沉积环境及聚煤特征 被引量:3
9
作者 周倩羽 邵龙义 +4 位作者 陈照雄 李明彬 闫晗 李英娇 陈忠恕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03-711,共9页
华蓥山北段处于四川前陆盆地东部隆后沉积区,笔者根据钻孔岩芯、野外露头、测井等资料,对该区金刚矿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含煤岩系的岩石类型、沉积环境以及聚煤特征进行研究。研究区须家河组从下到上划分为7段,须一、三、五、七段为含煤... 华蓥山北段处于四川前陆盆地东部隆后沉积区,笔者根据钻孔岩芯、野外露头、测井等资料,对该区金刚矿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含煤岩系的岩石类型、沉积环境以及聚煤特征进行研究。研究区须家河组从下到上划分为7段,须一、三、五、七段为含煤段,二、四、六段为砂岩段,共识别出砾岩、砂岩、粉砂岩、泥岩和煤等5种岩石类型,区内主要发育河流相和三角洲相,物源主要来自江南古陆。构造作用、沉积环境和古气候等因素影响该区聚煤作用,经历了3次逆冲推覆作用、2次推覆后静止期及最终构造稳定的均衡回弹期,煤层主要形成于推覆后的静止期(须三段和须五段)和均衡回弹期(须七段),四川盆地东部聚煤作用有自西向东、自下而上逐步增强的趋势,华蓥山北段则成为晚三叠世末重要富煤区,可采煤层主要赋存在须五段和须七段,须五段聚煤环境为三角洲平原分流间湾,聚煤作用相对较差,须七段聚煤环境主要为曲流河泛滥盆地,聚煤作用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前陆盆地 上三叠统 须家河组 聚煤特征 逆冲推覆
下载PDF
平顶山矿区含煤地层沉积环境及聚煤特征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松 桂和荣 +1 位作者 马艳平 孙林华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3-75,共3页
通过对大量钻孔资料分析,运用沉积学、煤田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了平顶山矿区含煤地层的沉积环境及其演化,并结合区域构造地质背景,进行了聚煤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平顶山矿区含煤地层形成于滨海沉积体系和三角洲沉积体系。
关键词 平顶山矿区 沉积环境 聚煤特征 含煤地层
下载PDF
川东金刚矿区须家河组层序–古地理及聚煤特征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倩羽 邵龙义 +2 位作者 陈照雄 李明彬 李浩然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13,共6页
利用钻孔岩心、野外露头、测井等资料,对四川盆地东部金刚矿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层序-古地理及聚煤特征进行研究。根据地层颜色突变面、河流下切谷冲刷面以及沉积相转换面3种典型层序界面,将研究区须家河组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其中层序II... 利用钻孔岩心、野外露头、测井等资料,对四川盆地东部金刚矿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层序-古地理及聚煤特征进行研究。根据地层颜色突变面、河流下切谷冲刷面以及沉积相转换面3种典型层序界面,将研究区须家河组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其中层序III对应须家河组四段和五段,层序IV对应须家河组六段和七段,以三级层序为作图单元,恢复了各层序的古地理格局,主要的古地理单元为曲流河和河流三角洲,物源为东南侧的江南古陆;层序IV的聚煤作用明显优于层序III,湖侵体系域更有利于成煤;层序III的煤层多发育在下三角洲平原分流间湾沉积中,层序IV的煤层主要发育于曲流河的岸后沼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矿区 上三叠统 须家河组 层序地层 古地理 聚煤特征
下载PDF
新景矿山西组沉积环境与聚煤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苏驰 郭英海 +1 位作者 赵迪斐 李平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1-84,共4页
通过野外剖面踏勘情况、采集样品实验结果的综合分析,系统研究了新景矿含煤岩系沉积环境及其聚煤特征。运用岩石学、有机化学、测井相分析等研究手段,识别出新景矿山西组沉积环境为河控浅水三角洲沉积,并进一步将其三角洲沉积相划分为3... 通过野外剖面踏勘情况、采集样品实验结果的综合分析,系统研究了新景矿含煤岩系沉积环境及其聚煤特征。运用岩石学、有机化学、测井相分析等研究手段,识别出新景矿山西组沉积环境为河控浅水三角洲沉积,并进一步将其三角洲沉积相划分为3个亚相和8个微相,对其主要特征逐一进行了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环境 冲刷作用 聚煤特征
下载PDF
山东滕南矿区山西组浅水三角洲的沉积构成和聚煤特征 被引量:15
13
作者 薛庆远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43-51,共9页
本文从成因地层学的角度系统分析了区内山西组的沉积构成和聚煤特征。认为山西组是由三个具一定相序的生长层序错位叠覆而成的一套完整的河控浅水三角洲体系沉积,其中层序B是决口扇成因的亚三角洲叶体。废弃的三角洲叶体及其边缘淤浅... 本文从成因地层学的角度系统分析了区内山西组的沉积构成和聚煤特征。认为山西组是由三个具一定相序的生长层序错位叠覆而成的一套完整的河控浅水三角洲体系沉积,其中层序B是决口扇成因的亚三角洲叶体。废弃的三角洲叶体及其边缘淤浅的海湾泻湖是最重要的成煤场所,分流河道及其侧翼决口扇亚叶体的具体分布位置和动态变化过程严格控制了沼泽的发育和泥炭的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组 三角洲 沉积构造 聚煤特征 煤系 地层
下载PDF
淮北孙疃煤矿下石盒子组主采煤层沉积环境与聚煤特征 被引量:5
14
作者 任泽强 何金先 +5 位作者 董守华 吴泓辰 张晓丽 王爱宽 周逃涛 师帅 《中国煤炭地质》 2018年第10期10-14,60,共6页
下石盒子组煤层作为淮北孙疃煤矿主要的开采对象,其煤层变化受沉积环境影响较大。根据钻孔岩心、测井、矿井地质、岩石薄片等资料,分析研究区下石盒子组主采煤层含煤岩段的沉积环境,并对聚煤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下石盒子组主... 下石盒子组煤层作为淮北孙疃煤矿主要的开采对象,其煤层变化受沉积环境影响较大。根据钻孔岩心、测井、矿井地质、岩石薄片等资料,分析研究区下石盒子组主采煤层含煤岩段的沉积环境,并对聚煤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下石盒子组主要形成于浅水三角洲平原沉积环境,受海水与河流的共同作用,发育有分流河道、分流间湾、天然堤、泛滥盆地、泥炭沼泽等沉积微相。其中分流河道废弃阶段以及分流间湾的聚煤作用较好,为下石盒子组主要的聚煤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石盒子组 沉积特征 聚煤特征 淮北孙疃煤矿
下载PDF
山东彭庄石炭-二叠纪层序地层及聚煤特征 被引量:4
15
作者 殷天涛 李守军 +1 位作者 赵秀丽 原丽媛 《山东国土资源》 2016年第12期25-29,共5页
国际二叠系三分后,随着鲁西南煤炭等资源进一步勘探要求,迫切需要厘清其地层特征以及其与聚煤特征的关系。经过岩心分析,结合钻井资料,运用层序地层学原理,以山东彭庄煤矿为例对石炭-二叠纪地层进行层序地层研究,并对相应聚煤特征进行... 国际二叠系三分后,随着鲁西南煤炭等资源进一步勘探要求,迫切需要厘清其地层特征以及其与聚煤特征的关系。经过岩心分析,结合钻井资料,运用层序地层学原理,以山东彭庄煤矿为例对石炭-二叠纪地层进行层序地层研究,并对相应聚煤特征进行了分析。共识别出2个类型的层序界面,把该区石炭-二叠纪地层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S1相当于太原组上部,S2相当于山西组,S3相当于石盒子群下部。通过分析揭示S1主要为潟湖-沼泽、潮坪相,物源相对较差。S2主要由下三角洲平原相中分流河道相、泥炭沼泽相、河口坝相组成,物源相对较丰富,在海侵初期开始产生聚煤作用,到末期煤层发育最好。S3主要为上三角洲平原相,无煤层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煤特征 层序地层格架 石炭-二叠纪 山东彭庄
下载PDF
川东斌郎矿区须家河组沉积环境及聚煤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倩羽 邵龙义 +2 位作者 李浩然 陈照雄 李明彬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8-130,共3页
利用煤田钻孔资料,对四川盆地东部斌郎矿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沉积环境及聚煤特征进行研究。研究区可采煤层主要赋存在须家河组第7段,发育曲流河沉积体系,物源主要来自矿区东南侧江南古陆和东北侧大巴山。研究区有两处聚煤中心,分别位于... 利用煤田钻孔资料,对四川盆地东部斌郎矿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沉积环境及聚煤特征进行研究。研究区可采煤层主要赋存在须家河组第7段,发育曲流河沉积体系,物源主要来自矿区东南侧江南古陆和东北侧大巴山。研究区有两处聚煤中心,分别位于该区西北部和西南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斌郎矿区 沉积环境 聚煤特征
下载PDF
河北南部地区石炭—二叠纪层序地层与聚煤特征 被引量:6
17
作者 宋洪柱 袁同星 《中国煤炭地质》 2009年第8期1-4,共4页
根据大量野外剖面及钻孔资料,将河北南部地区晚石炭世至早二叠世地层划分为4个含煤层序。层序1为第一个关键成煤层序,代表了海陆交替型含煤岩系形成期间的第一次大规模海水进退序列,含有全区可追踪对比的煤层,但聚煤作用较弱;层序2为第... 根据大量野外剖面及钻孔资料,将河北南部地区晚石炭世至早二叠世地层划分为4个含煤层序。层序1为第一个关键成煤层序,代表了海陆交替型含煤岩系形成期间的第一次大规模海水进退序列,含有全区可追踪对比的煤层,但聚煤作用较弱;层序2为第二个关键成煤层序,由于盆地的构造转换引起海侵方向的改变,该层序煤层为海侵事件成煤,形成了全区稳定发育的大青煤(8#);层序3为华北板块发生"翘翘板"运动后的稳定沉积层序,高水位体系域形成的煤层稳定性好(6#、7#);层序4为陆表海盆地向陆相盆地过渡形成的含煤层序,该层序高位体系域含煤性好,煤层厚,全区可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 体系域 聚煤特征 晚石炭世-早二叠世 河北南部
下载PDF
东北晚中生代陆相断陷盆地沉积充填模式、聚煤特征及实践指导作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宇林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9-32,共4页
本文在阐明中国东北部晚中生代陆相断陷盆地沉积充填模式的基础上,揭示了这类盆地聚煤环境及其时空分布特征,进而论述了这些地质规律在矿产预测、勘探工程布置及采矿生产方面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断陷盆地 沉积充填模式 聚煤特征 煤矿床
下载PDF
四川省乐威煤田晚三叠世层序古地理及聚煤特征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英娇 梁万林 +3 位作者 邵龙义 刘旭 徐晓燕 陈忠恕 《中国煤炭地质》 2013年第1期1-7,共7页
通过对四川乐威煤田晚三叠世含煤地层野外露头、钻孔岩心、测井、古生物等资料分析,剖析了该区含煤地层的沉积环境和层序地层特征,在此基础上恢复了各层序的岩相古地理格局并分析了聚煤特征。乐威煤田晚三叠世含煤地层主要发育河流、三... 通过对四川乐威煤田晚三叠世含煤地层野外露头、钻孔岩心、测井、古生物等资料分析,剖析了该区含煤地层的沉积环境和层序地层特征,在此基础上恢复了各层序的岩相古地理格局并分析了聚煤特征。乐威煤田晚三叠世含煤地层主要发育河流、三角洲和湖泊相;共识别出5个典型的层序界面,其中包括下伏雷口坡组与小塘子组之间的侵蚀不整合面,以及上覆珍珠冲组与须家河组之间的地层颜色突变面,在含煤地层内部的层序界面主要为下切谷砂体冲刷面;将晚三叠世含煤地层划分为四个三级层序,大致与小塘子组,须家河组一、二段,须家河组三、四段,须家河组五、六段相对应;以三级层序为作图单元,恢复了各层序的岩相古地理格局,主要的古地理单元为河流、曲流河三角洲和滨湖,从层序Ⅰ到层序Ⅳ滨湖范围明显缩小,河流及三角洲范围扩大;根据古地理格局可推测晚三叠世研究区主要物源为四川盆地西南的康滇古陆及东南的江南古陆,西北部龙门山及北部米仓山-大巴山对研究区影响不大;各层序煤层发育都较好,但分布有差异,层序Ⅰ和层序Ⅲ煤层较厚,煤层主要发育于分流间湾沉积中,其次为河流冲积平原沼泽和滨湖沼泽,聚煤中心主要在煤田的中部及东部,西部聚煤不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威煤田 晚三叠世 层序地层 岩相古地理 聚煤特征
下载PDF
铁法盆地西部矿区16^#煤聚积环境背景及聚煤特征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宇林 杨福珍 +1 位作者 高常青 蒋伟农 《辽宁地质》 1996年第2期141-148,共8页
铁法盆地西部矿区16#煤是在冲积扇前网结河-湖缘三角洲-湖泊环境组合背景上大面积泥炭沼泽化而形成的。聚煤环境有湖缘三角洲平原泥炭沼泽、湖滨泥炭沼泽、冲积扇前湿地泥炭沼泽和网结河湿地泥炭沼泽。其中,湖滨和湖缘三角洲平原... 铁法盆地西部矿区16#煤是在冲积扇前网结河-湖缘三角洲-湖泊环境组合背景上大面积泥炭沼泽化而形成的。聚煤环境有湖缘三角洲平原泥炭沼泽、湖滨泥炭沼泽、冲积扇前湿地泥炭沼泽和网结河湿地泥炭沼泽。其中,湖滨和湖缘三角洲平原的泥炭沼泽垂向叠加地段构成北部富煤带的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法盆地 沉积环境 聚煤特征 煤矿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