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甲基丙烯酸正丁酯/丙烯腈)纤维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张燕 肖长发 +2 位作者 安树林 贾广霞 封严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789-1792,共4页
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备了甲基丙烯酸正丁酯(BMA)/丙烯腈(AN)共聚物,溶液纺丝法纺制纤维。借助FTIR、DMA等分析和讨论了聚(甲基丙烯酸正丁酯/丙烯腈)P(BMA/AN)纤维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聚甲基丙烯酸正丁酯(PBMA)纤维耐热性较差,纤维强度较... 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备了甲基丙烯酸正丁酯(BMA)/丙烯腈(AN)共聚物,溶液纺丝法纺制纤维。借助FTIR、DMA等分析和讨论了聚(甲基丙烯酸正丁酯/丙烯腈)P(BMA/AN)纤维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聚甲基丙烯酸正丁酯(PBMA)纤维耐热性较差,纤维强度较低,对煤油等有机物溶剂的最大吸附量为自重的80%左右,而P(BMA/AN)纤维玻璃化温度有所提高,力学性能有所改进,而对煤油等弱极性有机物溶剂的吸附能力仅略有减小,适量的AN与BMA共聚使PBMA纤维的性能得到了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烯酸丁酯/丙烯腈)纤维 纤维制备 力学性能 吸附性
下载PDF
SiO_2/聚甲基丙烯酸叔丁酯核壳复合微粒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晓云 黄一钊 +4 位作者 阎捷 赵辉鹏 李兰 张青松 查刘生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46-550,共5页
以甲基丙烯酸-3-(三甲氧基硅基)丙酯(MPS)修饰的SiO2胶体粒子为种子,甲基丙烯酸叔丁酯(tBMA)为单体、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乳化剂,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SiO2/聚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的核壳复合微粒。微粒经水解后形成具有pH敏感性的无... 以甲基丙烯酸-3-(三甲氧基硅基)丙酯(MPS)修饰的SiO2胶体粒子为种子,甲基丙烯酸叔丁酯(tBMA)为单体、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乳化剂,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SiO2/聚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的核壳复合微粒。微粒经水解后形成具有pH敏感性的无机/有机复合微粒。研究了影响核壳复合微粒形态结构的因素,结果发现,控制SiO2种子乳液的质量分数在1.5%~2%,可避免聚合过程中生成纯聚甲基丙烯酸叔丁酯乳胶粒子;反应体系中乳化剂SDS的用量超过质量分数0.3%时,易形成纯聚合物乳胶粒子;SDS用量低于质量分数0.15%时,生成的核壳复合微粒易产生团聚;单体和交联剂用量升高,核壳复合微粒的壳层厚度增加,用量过高会导致核壳复合微粒出现团聚现象,并且有纯聚合物乳胶粒子生成。采用TEM、NMR和FTIR及接触角测试技术分析结果表明,复合微粒是由SiO和聚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组成的核壳结构微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有机复合微粒 核壳结构 SIO2 甲基烯酸丁酯 种子乳液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酸丁酯-二氧化硅杂化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7
3
作者 张启卫 章永化 +2 位作者 陈守明 熊红兵 龚克成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97-200,共4页
用硅酸钠制备了聚硅酸溶胶,作为制备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无机组分前驱物,以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偶联剂,通过溶胶-凝胶技术与甲基丙烯酸丁酯制得两相间有共价键结合的透明聚甲基丙烯酸丁酯/二氧化硅杂化材料。用红外光谱、透... 用硅酸钠制备了聚硅酸溶胶,作为制备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无机组分前驱物,以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偶联剂,通过溶胶-凝胶技术与甲基丙烯酸丁酯制得两相间有共价键结合的透明聚甲基丙烯酸丁酯/二氧化硅杂化材料。用红外光谱、透射电镜、TG和DSC等对杂化材料进行了表征,热失重分析表明,杂化材料的热稳定性随SiO2含量的增加而提高,且杂化材料的玻璃化温度Tg也有一定的提高,同时杂化材料的透光率可达80%,硬度比纯PBMA有很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烯酸丁酯 二氧化硅 杂化材料 制备 性能 硅酸 溶胶-凝胶法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聚甲基丙烯酸丁酯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 被引量:6
4
作者 张丹凤 范楼珍 +1 位作者 郭瑞华 樊择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466-2471,共6页
采用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偶联剂(KH550)对氧化石墨烯表面进行修饰,得到功能化氧化石墨烯(FGO),然后在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作用下,以甲基丙烯酸丁酯(BMA)为单体进行原位聚合反应,得到功能化氧化石墨烯/聚甲基丙烯酸丁酯(FGO/PBMA... 采用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偶联剂(KH550)对氧化石墨烯表面进行修饰,得到功能化氧化石墨烯(FGO),然后在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作用下,以甲基丙烯酸丁酯(BMA)为单体进行原位聚合反应,得到功能化氧化石墨烯/聚甲基丙烯酸丁酯(FGO/PBMA)复合材料.通过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热重分析(TGA)等手段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FGO/PBMA复合材料与聚甲基丙烯酸丁酯材料相比热稳定性显著提高,TGA结果显示,FGO/PBMA的最大失重区由PBMA的267℃升高到339℃,同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甲基烯酸丁酯 原位 热稳定性 反应机理
下载PDF
聚丙烯腈/聚甲基丙烯酸正丁酯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及流变性能 被引量:2
5
作者 葛兆刚 肖长发 金欣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37-40,共4页
采用溶解度参数法预测聚丙烯腈(PAN)/聚甲基丙烯酸正丁酯(PBMA)为部分相容体系,并通过黏度法、红外光谱法(FT-IR)、动态力学分析法(DMA)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进一步判断PAN与PBMA的相容性。结果表明,二者属于部分相容体系,与理论预测... 采用溶解度参数法预测聚丙烯腈(PAN)/聚甲基丙烯酸正丁酯(PBMA)为部分相容体系,并通过黏度法、红外光谱法(FT-IR)、动态力学分析法(DMA)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进一步判断PAN与PBMA的相容性。结果表明,二者属于部分相容体系,与理论预测相符。以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共溶剂,研究了PAN/PBMA共混溶液的流变性能,研究表明,共混溶液的流动性与其组成、温度以及浓度有关,通过改变上述因素可以有效调控共混溶液的流动性,这为后续制备具有吸附功能的PAN/PBMA共混纤维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 甲基烯酸丁酯 共混 相容性 流变行为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酸丁酯-b-聚硅氧烷-b-聚甲基丙烯酸丁酯三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2
6
作者 彭慧 严薇 +2 位作者 王娟 杨婷婷 程时远 《有机硅材料》 CAS 2005年第3期9-12,53,共5页
以αω-二氯聚二甲基硅氧烷和2-溴-2-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为原料,制备了末端含有C—Br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以此PDMS为大分子引发剂,CuCl和44′-二(5-壬基)-22′-联吡啶为催化剂,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制得摩尔质量和结构可... 以αω-二氯聚二甲基硅氧烷和2-溴-2-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为原料,制备了末端含有C—Br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以此PDMS为大分子引发剂,CuCl和44′-二(5-壬基)-22′-联吡啶为催化剂,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制得摩尔质量和结构可控的聚甲基丙烯酸丁酯-b-聚硅氧烷-b-聚甲基丙烯酸丁酯三嵌段共聚物。并用IR、1HNMR、DSC和GPC对共聚物的结构及聚合反应活性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氧烷 原子转移自由基合反应 摩尔质量 结构可控 甲基烯酸丁酯-b-硅氧烷-b-甲基烯酸丁酯三嵌段共 合成方法 结构表征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丁酯的反向ATRP“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王文俊 董宇平 李前树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93-795,共3页
A new effecient catalyst system(FeCl 3/2PPh 3) for the “living”/controlled radical polymerization of butyl methacrylate by a reverse ATRP process was reported in this paper.With the presence of this catalyst system,... A new effecient catalyst system(FeCl 3/2PPh 3) for the “living”/controlled radical polymerization of butyl methacrylate by a reverse ATRP process was reported in this paper.With the presence of this catalyst system,the number average molecular weights of the obtained polymer increased in direct proportion with monomer conversion,and the MWDs (molecular weight disctributions) were narrow throughout the reactions(1 17< w/ n<1 22).This reaction system did not include the conventional initiators which were used to generate the primary radic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烯酸丁酯 自由基“活性” 反向原子转移自由基 甲基烯酸丁酯
下载PDF
微乳液聚合制备聚(甲基丙烯酸丁酯-乙烯基吡咯烷酮)纳米粒子 被引量:4
8
作者 叶芳茂 何卫东 +3 位作者 王延梅 李林峰 刘群峰 张徐节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87-91,共5页
 以BPO和FeSO4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使用非离子型的乳化剂吐温80,在低乳化剂浓度下(w<0.06)进行甲基丙烯酸丁酯和乙烯基吡咯烷酮的微乳液聚合,制备了粒径窄分布的纳米乳胶粒子。研究了微乳液聚合的引发方式、单体配比和单体加入方式...  以BPO和FeSO4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使用非离子型的乳化剂吐温80,在低乳化剂浓度下(w<0.06)进行甲基丙烯酸丁酯和乙烯基吡咯烷酮的微乳液聚合,制备了粒径窄分布的纳米乳胶粒子。研究了微乳液聚合的引发方式、单体配比和单体加入方式对聚合反应、乳胶粒子粒径及其分布的影响,分析了界面引发微乳液聚合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烯酸丁酯-乙烯基吡咯烷酮) 纳米乳胶粒子 微乳液 反应条件 界面引发
下载PDF
聚丁二烯/聚甲基丙烯酸丁酯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汉佳 祝亚非 +1 位作者 张艺 许家瑞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4-57,共4页
以接枝到聚丁二烯链的马来酸酐为反应活性点,与端羟基聚甲基丙烯酸丁酯进行酯化反应,合成了大分子表面改性剂—聚丁二烯/聚甲基丙烯酸丁酯接枝共聚物。探索了接枝反应的规律,采用IR、1H NMR、TGA、ATR-FTIR等方法研究了接枝共聚物的结... 以接枝到聚丁二烯链的马来酸酐为反应活性点,与端羟基聚甲基丙烯酸丁酯进行酯化反应,合成了大分子表面改性剂—聚丁二烯/聚甲基丙烯酸丁酯接枝共聚物。探索了接枝反应的规律,采用IR、1H NMR、TGA、ATR-FTIR等方法研究了接枝共聚物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该大分子改性剂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择优外迁特性,在共混物表面层中呈现明显的浓度梯度,是PP的优良共混添加型大分子表面改性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二烯 端羟基甲基烯酸丁酯 大分子表面改性剂 ATR-FTIR
下载PDF
浓乳液法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丁酯自增容合金的制备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皓浩 杜中杰 励杭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13-116,共4页
将由水相引发部分预聚的苯乙烯 (St)浓乳液与部分预聚的甲基丙烯酸丁酯 (BMA)浓乳液混合 ,并使混合物继续聚合至完全 ,利用单体在不同乳胶粒间的扩散所生成的两种准嵌段共聚物来降低聚苯乙烯与聚甲基丙烯酸丁酯两相间的界面张力 ,使之... 将由水相引发部分预聚的苯乙烯 (St)浓乳液与部分预聚的甲基丙烯酸丁酯 (BMA)浓乳液混合 ,并使混合物继续聚合至完全 ,利用单体在不同乳胶粒间的扩散所生成的两种准嵌段共聚物来降低聚苯乙烯与聚甲基丙烯酸丁酯两相间的界面张力 ,使之起到增容作用 ,改善聚苯乙烯 /聚甲基丙烯酸丁酯合金性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合金 浓乳液法 准嵌段共 自增容合金 苯乙苯 甲基烯酸丁酯
下载PDF
交联密度对HNBR/聚甲基丙烯酸正丁酯IPN阻尼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珍 钱黄海 +4 位作者 孙霞容 耿新玲 赵艳芬 王景鹤 陈祥宝 《弹性体》 CAS 2012年第4期1-4,共4页
用序列法制备氢化丁腈橡胶(HNBR)/聚甲基丙烯酸正丁酯(PnBMA)互穿聚合物网络(IPN)材料,通过改变两网络的硫化剂用量得到不同交联密度的HNBR/PnBMA IPN。采用动态粘弹谱仪测试IPN的阻尼性能,结果表明HNBR/PnBMA IPN材料的阻尼特性与交联... 用序列法制备氢化丁腈橡胶(HNBR)/聚甲基丙烯酸正丁酯(PnBMA)互穿聚合物网络(IPN)材料,通过改变两网络的硫化剂用量得到不同交联密度的HNBR/PnBMA IPN。采用动态粘弹谱仪测试IPN的阻尼性能,结果表明HNBR/PnBMA IPN材料的阻尼特性与交联密度密切相关。随着第一网络交联密度的增加,阻尼曲线逐渐由双峰转变为单峰,阻尼峰宽降低。第二网络交联密度的增加使阻尼曲线整体下降,双峰形态不变。通过改变两网络的交联密度可调整阻尼峰的位置、宽度及阻尼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丁腈橡胶 甲基烯酸丁酯 交联密度 互穿合物网络 阻尼性能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酸丁酯/(SiO_2-TiO_2)杂化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玲 黄雁容 伍青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8-31,共4页
以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TMSPM)为偶联剂,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丁酯/(SiO2-TiO2)杂化材料,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性能研究.经电镜观察,杂化体系固化膜两相间结合紧密,无机相是一种粒径介于10~20nm之间的球形颗粒.实... 以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TMSPM)为偶联剂,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丁酯/(SiO2-TiO2)杂化材料,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性能研究.经电镜观察,杂化体系固化膜两相间结合紧密,无机相是一种粒径介于10~20nm之间的球形颗粒.实验结果表明:杂化体系固化膜均匀性好和热氧化稳定性得到很大提高.由于无机相与有机相通过共价键相连,聚甲基丙烯酸丁酯/(SiO2-TiO2)杂化材料在无机物含量较高时,仍能保持良好的柔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杂化材料 甲基烯酸丁酯 二氧化硅 二氧化钛 偶联剂
下载PDF
ZrO2/TCP协效阻燃聚甲基丙烯酸丁酯包覆材料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新龙 苗彩琴 +1 位作者 鞠昌迅 张跃军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2008年第5期66-69,83,共5页
为获得阻燃聚甲基丙烯酸丁酯包覆材料,进行了ZrO2和磷酸三甲苯酯(TCP)改进聚甲基丙烯酸丁酯阻燃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ZrO2和TCP的不同添加总量、ZrO2与TCP的配比对其协同效果都有影响。当ZrO2/TCP的添加量为10%(质量分数)、配比为3∶7... 为获得阻燃聚甲基丙烯酸丁酯包覆材料,进行了ZrO2和磷酸三甲苯酯(TCP)改进聚甲基丙烯酸丁酯阻燃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ZrO2和TCP的不同添加总量、ZrO2与TCP的配比对其协同效果都有影响。当ZrO2/TCP的添加量为10%(质量分数)、配比为3∶7(质量比,下同)时,材料的氧指数达到24.6,协同效果最佳。采用热分析、数码照相、拉曼光谱和红外光谱等对成炭机理和协同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ZrO2/TCP协效体系的总质量分数为10%、配比为3∶7时,500℃时体系的成炭量为14.7%,ZrO能通过催化和交联作用而影响成炭量和炭层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科学 ZRO2 磷酸三甲苯酯 甲基烯酸丁酯 协效 阻燃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酸丁酯热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娟 王新龙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8-21,共4页
以聚乙烯醇(PVA)为分散剂、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采用悬浮聚合法合成甲基丙烯酸丁酯(BMA)和苯乙烯(St)的共聚物P(BMA-St)。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波谱仪、热失重分析仪对产品化学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了St加入量对聚甲基... 以聚乙烯醇(PVA)为分散剂、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采用悬浮聚合法合成甲基丙烯酸丁酯(BMA)和苯乙烯(St)的共聚物P(BMA-St)。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波谱仪、热失重分析仪对产品化学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了St加入量对聚甲基丙烯酸丁酯(PBMA)热稳定性的影响。采用Kissinger热分解动力学模型对BMA和含质量分数40%St的P(BMA-St)进行研究,结果显示:P(BMA-St)在空气和氮气气氛下的反应活化能(E)分别为97.914,107.325kJ/mol,而PBMA在空气气氛和氮气气氛下的E分别为61.543,76.992kJ/mol,可见St的加入提高了PBMA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烯酸丁酯 苯乙烯 悬浮 热稳定性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酰氧基倍半硅氧烷杂化膜的制备及其耐热性能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举涛 徐开杰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7-20,共4页
采用水解-缩聚工艺,以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为单体,以四甲基氢氧化铵为催化剂,合成出甲基丙烯酰氧丙基倍半硅氧烷(MSSO),并对MSSO的结构进行了表征。以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制备出聚甲基丙烯酸丁酯/MSSO杂化材... 采用水解-缩聚工艺,以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为单体,以四甲基氢氧化铵为催化剂,合成出甲基丙烯酰氧丙基倍半硅氧烷(MSSO),并对MSSO的结构进行了表征。以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制备出聚甲基丙烯酸丁酯/MSSO杂化材料,并对所合成的杂化材料的结构和耐热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MSSO参与了聚合反应,随着MSSO含量的增加,杂化材料的耐热性能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酰氧基倍半硅氧烷 甲基烯酸丁酯 杂化 耐热性能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酸丁酯/苯乙烯)/N,N-二甲基乙酰胺溶液流变行为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玉婷 肖长发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共4页
利用美国AR-1000型流变仪研究聚(甲基丙烯酸丁酯/苯乙烯)/N,N-二甲基乙酰胺溶液在低剪切速率下的流变性能.结果表明,该溶液属非牛顿假塑性流体,溶液表观粘度随溶液温度升高而降低,随溶液浓度升高而升高;溶液温度的升高、浓度的降低均使... 利用美国AR-1000型流变仪研究聚(甲基丙烯酸丁酯/苯乙烯)/N,N-二甲基乙酰胺溶液在低剪切速率下的流变性能.结果表明,该溶液属非牛顿假塑性流体,溶液表观粘度随溶液温度升高而降低,随溶液浓度升高而升高;溶液温度的升高、浓度的降低均使溶液体系的非牛顿指数增大;而溶液的结构粘度指数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溶液浓度升高而增大;溶液浓度的增加、温度的降低使溶液的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烯酸丁酯/苯乙烯) 流变性能 表观粘度 剪切速率
下载PDF
悬浮聚合法制备聚甲基丙烯酸丁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 被引量:2
17
作者 咸立颖 周华锋 聂英龙 《辽宁化工》 CAS 2006年第8期454-455,466,共3页
通过悬浮聚合法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丁酯/纳米有机蒙脱土复合材料。XRD测试结果表明已形成插层型纳米复合材料,耐热性试验说明复合材料的耐热性能有一定程度改善。
关键词 甲基烯酸丁酯/纳米有机蒙脱土 纳米复合材料 耐热性
下载PDF
辉光放电电解等离子体引发制备聚(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丁酯)高吸油树脂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高锦章 刘宏伟 +3 位作者 李岩 陶丽红 李亚萍 杨武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8-64,共7页
用辉光放电电解等离子体引发悬浮聚合制备了丙烯酸酯类高吸收树脂聚(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丁酯),并对放电参数、温度、水油比、单体比例、吸收选择性和吸收速率等进行了详细考察和讨论.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热... 用辉光放电电解等离子体引发悬浮聚合制备了丙烯酸酯类高吸收树脂聚(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丁酯),并对放电参数、温度、水油比、单体比例、吸收选择性和吸收速率等进行了详细考察和讨论.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热重分析(TGA)和扫描电镜(SEM)分别对产品的结构、热稳定性和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最佳合成条件下对四氯化碳、氯仿、二氯甲烷、苯、甲苯和二甲苯有较好的吸收,分别为128.1,134.4,145.8,95.6,71.3和69.2g.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光放电电解等离子体 高吸收树脂 悬浮 (甲基烯酸丁酯-丙烯酸丁酯) 吸油动力学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酸丁酯/炭黑导电复合材料在有机蒸气中的电阻响应
19
作者 董先明 张淑婷 +2 位作者 罗颖 符若文 章明秋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7-51,共5页
研究了由原位聚合法制备的聚甲基丙烯酸丁酯/炭黑(PBMA/CB)复合材料在有机溶剂蒸气中的电阻响应。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在有机溶剂蒸气中的电阻响应显著依赖于聚合物基体与有机溶剂的相容性,而且其电阻响应程度大小可以由聚合物基体和有机... 研究了由原位聚合法制备的聚甲基丙烯酸丁酯/炭黑(PBMA/CB)复合材料在有机溶剂蒸气中的电阻响应。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在有机溶剂蒸气中的电阻响应显著依赖于聚合物基体与有机溶剂的相容性,而且其电阻响应程度大小可以由聚合物基体和有机溶剂之间的三维溶度参数差之和(△δ2)来衡量;温度会显著影响复合材料在有机溶剂蒸气中的电阻响应时间,对电阻响应程度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这一结果与聚合物基体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有关;复合材料对有机蒸气的最大电阻响应程度随有机蒸气分压呈现指数级增长;自然老化会导致复合材料电阻响应程度的下降,但恢复性能显著提高,负蒸气系数效应(NVC)强度减弱。PBMA/CB复合材料可以作为气敏材料用于检测有机溶剂蒸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烯酸丁酯 炭黑 导电复合材料 有机蒸气 电阻响应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丁酯微乳液聚合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筠 孙晓然 张秀玲 《河北理工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101-103,共3页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为乳化剂 ,过硫酸钾为引发剂 ,在三乙醇胺存在下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丁酯微乳液 ,讨论了过硫酸钾、三乙醇胺、十二烷基硫酸钠的加入量及反应温度对微乳液聚合的影响 。
关键词 甲基烯酸丁酯微乳液 微乳液 过硫酸钾 三乙醇胺 制备 反应温度 反应条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