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4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降解聚碳酸亚丙酯马来酸酯载药微球的制备 被引量:1
1
作者 刘艳飞 黄可龙 +2 位作者 彭东明 刘素琴 吴弘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035-2037,共3页
采用阴离子配位聚合方法,合成了二氧化碳(CO2),环氧丙烷(PO)与马来酸酐(MA)的三元共聚物,聚碳酸亚丙酯马来酸酯(PPCMA)。采用复相乳液(W/O/W)溶剂挥发法制备了包裹水溶性模型药物葡萄糖(glucose)的可降解微球,并研究了壁材与囊心的比例... 采用阴离子配位聚合方法,合成了二氧化碳(CO2),环氧丙烷(PO)与马来酸酐(MA)的三元共聚物,聚碳酸亚丙酯马来酸酯(PPCMA)。采用复相乳液(W/O/W)溶剂挥发法制备了包裹水溶性模型药物葡萄糖(glucose)的可降解微球,并研究了壁材与囊心的比例、稳定剂明胶浓度、搅拌速率等因素对微球性能的影响。当v(PPCMA)∶v(glucose)=1∶2,gelatin质量分数为0.2%,第1次乳化搅拌速率为400r/min,第2次乳化搅拌速率为500r/min时,得到粒径较小、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26.1%和76.1%的载药微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聚碳酸亚丙酯马来酸酯 可降解 载药微球
下载PDF
非那雄胺/聚碳酸亚丙酯马来酸酯缓释微球的制备与性能
2
作者 彭东明 张航 +1 位作者 王晓红 刘艳飞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171-2175,共5页
以新型聚合物聚碳酸亚丙酯马来酸酯(PPCM)为载体,采用Oil/Water单乳液溶剂挥发法制备药物非那雄胺(finasteride)的缓释微球,并研究聚合物PPCM与药物finasteride的质量比对微球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所得PPCM微球外观圆整,平均粒径约... 以新型聚合物聚碳酸亚丙酯马来酸酯(PPCM)为载体,采用Oil/Water单乳液溶剂挥发法制备药物非那雄胺(finasteride)的缓释微球,并研究聚合物PPCM与药物finasteride的质量比对微球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所得PPCM微球外观圆整,平均粒径约为2μm。随着非那雄胺比例的增加,微球的载药量提高,而药物的包封率则明显降低。在m(PPCM):m(finasteride)为5:1的条件下,获得较高的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14.78%和66.17%。在pH 7.4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载药微球的体外释放时间达42 d,药物累积释放量为(92.59±2.62)%。微球的释药特性符合Higuchi方程Qt=3.11+15.07 t1/2。PPCM适用于长效缓释药物传递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那雄胺 聚碳酸亚丙酯马来酸酯 缓释微球 药物传递体系
下载PDF
聚碳酸亚丙酯/乙酰化木质素抗紫外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武莉 徐鹏武 +1 位作者 杨伟军 马丕明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19,共5页
为改善木质素(EL)与生物基聚碳酸亚丙酯(PPC)间的相容性,并赋予PPC抗紫外性,通过乙酰化反应制备得到了乙酰化木质素(ACEL),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PPC基复合材料。当ACEL的含量达到15%(质量分数,下同)时,复合材料的屈服强度从10 MPa提高至... 为改善木质素(EL)与生物基聚碳酸亚丙酯(PPC)间的相容性,并赋予PPC抗紫外性,通过乙酰化反应制备得到了乙酰化木质素(ACEL),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PPC基复合材料。当ACEL的含量达到15%(质量分数,下同)时,复合材料的屈服强度从10 MPa提高至23 MPa,同时断裂伸长率达到725%。同时,ACEL的加入也赋予PPC优异的抗紫外老化性能,紫外光照射96 h后,PPC⁃ACEL⁃15复合材料的屈服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保持率均在80%以上,显著优于纯PPC和PPC⁃EL⁃15复合材料的屈服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保持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 木质素 抗紫外老化
下载PDF
马来酸酐封端聚碳酸亚丙酯的大分子偶联反应 被引量:26
4
作者 赖明芳 李静 +2 位作者 杨钧 王晋峰 刘景江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95-898,共4页
The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the characteristic of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FTIR),the dependence of the average molecular weight and the polydispersity on the annealing temperatur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nea... The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the characteristic of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FTIR),the dependence of the average molecular weight and the polydispersity on the annealing temperatur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near expansion coefficients and temperature of poly(propylene carbonate) end-capped with maleic anhydride(MA-PPC) were investigated.The vibration peak of hydroxyl group at 1714?cm -1 in the FTIR spectra,which belongs to the carboxyl end-group in MA-PPC,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ample and it disappeared totally when the sample was heated over 70℃.The average molecular weight of MA-PPC almost doubled when the sample was annealed at 110~150℃ for 30 min,however the polydispersity was maintained roughly.A new relaxation transition at about 80℃ was detected on the curve of the linear expansion coefficient versus temperature that is the characteristic of macromolecular coupling or crosslinking reaction.These results confirmed that the macromolecular coupling reaction was carried out between the end carboxyl groups of MA-PPC when the sample was heated over 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 马来 大分子偶联反应 二氧化碳 环氧 共聚物 温室效应 塑料
下载PDF
改性戊二酸锌催化剂催化合成二氧化碳基聚碳酸亚丙酯研究
5
作者 李俊巧 毛红兵 罗铭 《广州化工》 CAS 2024年第17期37-39,共3页
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环氧丙烷醚二醇对戊二酸锌催化剂的合成进行优化改性,改性后得到的戊二酸锌催化剂中各元素比例更接近理论值,其中锌元素占比为32.2%。与未进行改性的戊二酸锌催化剂相比,改性后的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可达21 m^(2)/g,... 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环氧丙烷醚二醇对戊二酸锌催化剂的合成进行优化改性,改性后得到的戊二酸锌催化剂中各元素比例更接近理论值,其中锌元素占比为32.2%。与未进行改性的戊二酸锌催化剂相比,改性后的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可达21 m^(2)/g,在聚合反应中的催化活性可达47.4 g聚合物/g催化剂,活性约为未改性催化剂活性的9倍左右。该方法提升了戊二酸锌催化剂在二氧化碳基聚碳酸亚丙酯合成中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环氧 戊二锌催化剂 可降解塑料 聚碳酸
下载PDF
聚碳酸亚丙酯共混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6
作者 刘小文 潘莉莎 +4 位作者 徐鼐 卢凌彬 庞素娟 林强 傅送保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01-908,975,共9页
聚碳酸亚丙酯(polypropylene carbonate,PPC)是一种新型可完全生物降解的热塑性脂肪族聚碳酸酯。与其它聚合物进行共混改性是改善PPC基材综合性能的有效手段。本文从PPC的合成工艺、性能特点和应用出发,综述了近十年来PPC与可降解聚合... 聚碳酸亚丙酯(polypropylene carbonate,PPC)是一种新型可完全生物降解的热塑性脂肪族聚碳酸酯。与其它聚合物进行共混改性是改善PPC基材综合性能的有效手段。本文从PPC的合成工艺、性能特点和应用出发,综述了近十年来PPC与可降解聚合物、非降解聚合物、无机粒子等进行溶剂共混和熔融共混改性的研究进展;并对PPC将来的发展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 共混改性 降解
下载PDF
聚碳酸亚丙酯聚氨酯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17
7
作者 王东山 余爱芳 +2 位作者 何树杰 杨淑英 陈立班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62-166,共5页
用CO2与环氧丙烷共聚产物聚碳酸亚丙酯制备出聚氨酯(PPCPU).同时探讨了PPCPU最佳合成方法,考察了异氰酸酯基与羟基的比值、扩链交联剂用量等因素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了PPCPU的形态结构及其性能对配比的依赖... 用CO2与环氧丙烷共聚产物聚碳酸亚丙酯制备出聚氨酯(PPCPU).同时探讨了PPCPU最佳合成方法,考察了异氰酸酯基与羟基的比值、扩链交联剂用量等因素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了PPCPU的形态结构及其性能对配比的依赖关系.发现聚碳酸亚丙酯的耐热性因聚氨酯的形成而得到较大的改善,并发现该类材料具有优异的耐水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CPU 二氧化碳 环氧 聚碳酸 聚氨
下载PDF
聚碳酸亚丙酯改性复合材料的性能 被引量:13
8
作者 张亚男 汪莉华 +2 位作者 卢凌彬 张冲 林强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0-133,共4页
通过溶液共混法实现聚碳酸亚丙酯(PPC)与聚乙二醇(PEG)的共混改性,提高PPC的热性能。通过1HNMR、FTIR研究了共混物的相容性,表明聚合物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两者之间为简单的物理共混,相容性较好,而且共混物的亲水性随着PEG组分的增加... 通过溶液共混法实现聚碳酸亚丙酯(PPC)与聚乙二醇(PEG)的共混改性,提高PPC的热性能。通过1HNMR、FTIR研究了共混物的相容性,表明聚合物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两者之间为简单的物理共混,相容性较好,而且共混物的亲水性随着PEG组分的增加而增强。热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共混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热分解温度(Td)都比PPC高,Tg和Td95%最高分别达到51℃和410℃,比PPC提高了29℃和130℃。可用于制备高性能的包装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 聚乙二醇 共混 热性能 相容性
下载PDF
聚羟基丁酸己酸酯/聚碳酸亚丙酯共混材料作为血管组织工程支架的性能特征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玲 敖强 +4 位作者 贺庆 王干 奚静 公衍道 张秀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5期6950-6953,共4页
目的:为改善生物材料聚羟基丁酸己酸酯(PHBHHx)的力学性能和聚碳酸亚丙酯(PPC)的可加工性,将两者共混,制备不同比例的共混材料,并对共混膜上血管平滑肌细胞的黏附和共混材料制成的管形支架的力学性能进行评价,以选出合适比例的共混材料... 目的:为改善生物材料聚羟基丁酸己酸酯(PHBHHx)的力学性能和聚碳酸亚丙酯(PPC)的可加工性,将两者共混,制备不同比例的共混材料,并对共混膜上血管平滑肌细胞的黏附和共混材料制成的管形支架的力学性能进行评价,以选出合适比例的共混材料作为血管组织工程支架。方法:实验于2006-08/2007-04在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①制备5种不同比例(PHBHHx∶PPC分别为0∶10,3∶7,5∶5,7∶3,10∶0)的共混材料,利用CCK-8试剂测定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在共混膜上培养24h后的黏附数量。②采用热致相分离和冷冻干燥法制备管形支架,通过反复浸渍和晾干,在多孔支架外层形成一层晾干的膜层。利用扫描电镜观察支架形貌、压汞仪测量孔隙率和孔径分布,利用自制装置以6.65kPa/s的加压速度测定管形支架的破裂强度,万能材料试验机测定支架的缝合强度,以羊颈动脉为对照。结果:①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在各种膜上培养24h后,在5∶5比例PHBHHXx/PPC共混膜和PPC膜上相对黏附量高于PHBHHXx膜(P<0.05)。②PHBHHx和共混材料均可制备成管形支架,而单纯PPC支架在制备晾干层时溶化,无法维持原形。管形支架的孔径随PPC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孔隙率提高。③支架的破裂强度与羊颈动脉相似(P>0.05);缝合强度均强于羊颈动脉,以5∶5和3∶7PHBHHx/PPC共混材料制备的管形支架的缝合强度高于PHBHHx支架。结论:①与PHBHHx相比,5∶5PHBHHx/PPC共混膜和PPC膜上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的黏附更好。②共混材料均可以制备成管形支架,并且力学强度符合移植的要求,缝合强度以5∶5和3∶7的PHBHHx/PPC共混材料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羟基丁 聚碳酸 共混 破裂强度 缝合强度
下载PDF
苎麻/聚碳酸亚丙酯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万春杰 余剑英 +1 位作者 南文唤 刘恩冉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11,34,共4页
采用苎麻纤维和聚碳酸亚丙酯制备了可降解复合材料。讨论了碱处理、苎麻纤维长度对苎麻/聚碳酸亚丙酯复合材料机械性能的影响,并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合材料的冲击断口形貌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苎麻经碱液处理后,苎麻/聚碳酸亚丙酯... 采用苎麻纤维和聚碳酸亚丙酯制备了可降解复合材料。讨论了碱处理、苎麻纤维长度对苎麻/聚碳酸亚丙酯复合材料机械性能的影响,并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合材料的冲击断口形貌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苎麻经碱液处理后,苎麻/聚碳酸亚丙酯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有了明显提高,分别由23.90 MPa、30.04 kJ/m2增加到25.39MPa、36.40 kJ/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聚碳酸 复合材料 碱处理
下载PDF
基于聚碳酸亚丙酯载体的农药微胶囊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9
11
作者 孟锐 李晓刚 +3 位作者 刘双清 朱锐 柏连阳 蒋金芝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3143-3147,共5页
采用阴离子配位聚合法,以高聚物负载型双金属氰化物复合体(DMC)作为催化剂,合成了二氧化碳、环氧丙烷二元共聚物:聚碳酸亚丙酯(PPC)。并以聚乙烯醇PVA-1788为水相稳定剂,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毒死蜱微胶囊。采用土壤悬浊拟环境培养实... 采用阴离子配位聚合法,以高聚物负载型双金属氰化物复合体(DMC)作为催化剂,合成了二氧化碳、环氧丙烷二元共聚物:聚碳酸亚丙酯(PPC)。并以聚乙烯醇PVA-1788为水相稳定剂,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毒死蜱微胶囊。采用土壤悬浊拟环境培养实验法评价了PPC的降解性能。通过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广角X射线衍射(W-XRD)、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表征农药微胶囊的性能。结果表明,PPC具有生物可降解性,所得的PPC-毒死蜱微胶囊球形规整,表面光滑。95%的微胶囊粒径在3~10μm范围内,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达到16.75%和89.34%。微胶囊释药性能研究表明,PPC-毒死蜱微胶囊具有明显的缓释效应,其释放可分为前期快速释放和中后期稳定释放2个阶段。释放27d,PPC微胶囊累积释药量达86.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 毒死蜱 农药微胶囊 缓释
下载PDF
可降解聚碳酸亚丙酯-毒死蜱微胶囊的制备及缓释性能评价 被引量:8
12
作者 孟锐 刘双清 +3 位作者 朱锐 周小毛 柏连阳 李晓刚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65-573,共9页
以聚碳酸亚丙酯(PPC)为壁材,聚乙烯醇-1788(PVA-1788)为连续相稳定剂,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了包裹毒死蜱的可降解微胶囊。测定了PVA-1788的质量分数、PPC的质量浓度以及PPC与毒死蜱的质量比对微胶囊性能的影响。采用土壤悬浊拟环境实... 以聚碳酸亚丙酯(PPC)为壁材,聚乙烯醇-1788(PVA-1788)为连续相稳定剂,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了包裹毒死蜱的可降解微胶囊。测定了PVA-1788的质量分数、PPC的质量浓度以及PPC与毒死蜱的质量比对微胶囊性能的影响。采用土壤悬浊拟环境实验法评价了PPC的降解性能;通过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广角X射线衍射(W-XRD)、激光粒度分布仪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表征了PPC-毒死蜱微胶囊的性能,同时采用柱层析法探讨了其缓释性能。结果表明:PPC具有生物可降解性;PVA-1788质量分数、PPC质量浓度以及PPC与毒死蜱的质量比对微胶囊的性能有显著影响,当PVA-1788的质量分数为1.0%、PPC的质量浓度为110 mg/mL,PPC与毒死蜱的质量比为1∶2时,可获得球形规整、粒径较小、包封率与载药量较高的微胶囊,其平均粒径为7.3μm,载药量为16.75%,包封率为89.34%。缓释性能研究结果表明,PPC微胶囊对毒死蜱具有明显的缓释效应,27 d的累积释药率达86.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 毒死蜱 可降解微胶囊 缓释
下载PDF
聚碳酸亚丙酯共混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3
作者 宋鹏飞 孙海荣 +2 位作者 王荣民 张雪峰 王永霞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97-100,124,共5页
聚碳酸亚丙酯(PPC)是一种新型脂肪族聚碳酸酯,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降解性和极低的氧透过率,但其热性能和机械强度较差。聚碳酸亚丙酯的共混改性可以有效改善其性能。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聚碳酸亚丙酯共混改性的研究情况,分别介绍了聚... 聚碳酸亚丙酯(PPC)是一种新型脂肪族聚碳酸酯,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降解性和极低的氧透过率,但其热性能和机械强度较差。聚碳酸亚丙酯的共混改性可以有效改善其性能。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聚碳酸亚丙酯共混改性的研究情况,分别介绍了聚碳酸亚丙酯/合成聚合物、聚碳酸亚丙酯/天然聚合物、聚碳酸亚丙酯/无机粒子、聚碳酸亚丙酯/有机小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与性能,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 共混改性 复合材料
下载PDF
聚碳酸亚丙酯多元醇的降解机理 被引量:11
14
作者 刘保华 张敏 +1 位作者 余爱芳 陈立班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76-79,共4页
研究了聚碳酸亚丙酯多元醇的降解,提出聚碳酸亚丙酯多元醇室温会发生解拉链降解和无规断链降解。解拉链降解主要在残余聚合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光和热对该反应具有明显催化作用。无规断链降解放出二氧化碳,同时产生具有端烯基组分的化合... 研究了聚碳酸亚丙酯多元醇的降解,提出聚碳酸亚丙酯多元醇室温会发生解拉链降解和无规断链降解。解拉链降解主要在残余聚合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光和热对该反应具有明显催化作用。无规断链降解放出二氧化碳,同时产生具有端烯基组分的化合物。根据实验提出了抑制降解的相应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多元醇 降解反应 催化剂 二氧化碳 聚碳酸
下载PDF
聚碳酸亚丙酯(PPC)加工热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石璞 钟苗苗 +2 位作者 李福枝 欧阳龙 刘跃军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15090-15094,共5页
可降解聚碳酸亚丙酯(PPC)加工热稳定性较差。采用高压毛细管流变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热失重仪(TG)、拉力机和色差仪对工业级PPC的加工热稳定性进行了系统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使用高压毛细管流变仪可以较好地评估PPC的加工... 可降解聚碳酸亚丙酯(PPC)加工热稳定性较差。采用高压毛细管流变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热失重仪(TG)、拉力机和色差仪对工业级PPC的加工热稳定性进行了系统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使用高压毛细管流变仪可以较好地评估PPC的加工热稳定性。热失重法可以评估PPC的加工热稳定性,但评估不同加工条件下或不同加工配方的PPC热稳定性灵敏度不高。其它方法均不适宜于评估该材料。本研究对PPC的加工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并为今后提高PPC加工热稳定性的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PPC) 加工 热稳定性 流变仪
下载PDF
聚碳酸亚丙酯聚氨酯弹性体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17
16
作者 彭汉 林欣欣 +2 位作者 黄斌 杨淑英 陈立班 《化学世界》 CAS CSCD 1995年第8期426-428,共3页
本文报道一类基于CO_2共聚物的新型聚碳酸亚丙酯聚氨酯(PPCPU)弹性体。探讨了这类弹性体的最佳合成方法。讨论了不同配比不同的扩链交联剂对弹性体的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了弹性体的热性能及耐水性与不同配比的依赖关系。发... 本文报道一类基于CO_2共聚物的新型聚碳酸亚丙酯聚氨酯(PPCPU)弹性体。探讨了这类弹性体的最佳合成方法。讨论了不同配比不同的扩链交联剂对弹性体的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了弹性体的热性能及耐水性与不同配比的依赖关系。发现控制适当的配比,能获得耐水性能和耐热性能良好的弹性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 弹性体 聚碳酸 合成 性能
下载PDF
环境友好材料-聚碳酸亚丙酯热降解和稳定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7
作者 安晶晶 柯毓才 +2 位作者 曹新宇 马永梅 王佛松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0-64,共5页
聚碳酸亚丙酯(PPC)是由二氧化碳和环氧丙烷合成的一类新型高分子材料,具有透明性、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等特点,可以用作包装材料、气体阻隔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方面.但是,由于PPC的热稳定性较差,在150-180℃的范围内就会出现降解... 聚碳酸亚丙酯(PPC)是由二氧化碳和环氧丙烷合成的一类新型高分子材料,具有透明性、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等特点,可以用作包装材料、气体阻隔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方面.但是,由于PPC的热稳定性较差,在150-180℃的范围内就会出现降解,这样使其应用受到限制.另外,由于在工业生产中大部分高分子材料的加工温度高于150℃.在这样的加工条件下,PPC会发生明显的降解,从而导致共混效果差.因此,关于提高热稳定性的研究一直是PPC改性的研究重点.综述了聚碳酸亚丙酯的热降解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并对目前提高PPC热稳定性的方法及研究成果进行了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 热稳定性 解拉链降解 无规断裂 氢键作用
下载PDF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碳酸亚丙酯生物膜的制备及相关性能评价 被引量:6
18
作者 马遥 储顺礼 +4 位作者 孙悦 马珊珊 李雪 张天首 周延民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3355-3360,共6页
背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碳酸亚丙酯是近年来发展的新型医用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及价格低廉等优点。目的: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碳酸亚丙酯生物膜,评价其理化性能、体外降解性能及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背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碳酸亚丙酯是近年来发展的新型医用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及价格低廉等优点。目的: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碳酸亚丙酯生物膜,评价其理化性能、体外降解性能及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碳酸亚丙酯生物膜:常温下称取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碳酸亚丙酯各0.9 g,溶解于10 m L三氯甲烷中,磁力搅拌,待其充分溶解后,将纺丝液加入纺丝管内,调整纺丝距离约15 cm,最后开启电源将电压调至18 k V即可,扫描电镜观察其表面形态,检测其强度、接触角、吸水率及体外降解过程中的pH值和失重率。将人骨肉瘤细胞MG63与生物膜共培养7 d后,采用CCK-8检测细胞增殖。结果与结论:扫描电镜可见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碳酸亚丙酯生物膜呈均匀多孔状,孔孔交通,纤维直径约0.88μm,平均孔径约5.68μm,孔隙率为78.3%,断裂强度平均为2.31 MPa,断裂伸长率为23.48%,接触角约为87°,吸水率为68.54%;生物膜降解过程中pH值呈缓慢降低,第12周时pH值为6.76,同时该生物膜处于均匀缓慢的降解过程中,12周时失重率为6.04%。CCK-8实验结果显示该生物膜对细胞的增殖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表明静电纺丝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碳酸亚丙酯生物膜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能,具备良好的空间维持能力、湿润性及降解性,能为骨组织再生提供充足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骨生物材料 聚丁二丁二醇 聚碳酸 生物膜 骨缺损 引导骨再生
下载PDF
聚碳酸亚丙酯/木质素熔融共混改性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潘莉莎 熊亚林 +3 位作者 庞素娟 代火星 徐鼐 林强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6-30,共5页
采用熔融共混法将木质素与聚碳酸亚丙酯(PPC)共混改性,研究木质素的种类和掺加比例对PPC/木质素共混物相容性、玻璃化转变温度(Tg)、热失重温度、力学性能及降解性能的影响,进一步探讨木质素改性PPC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当碱木质素(AL... 采用熔融共混法将木质素与聚碳酸亚丙酯(PPC)共混改性,研究木质素的种类和掺加比例对PPC/木质素共混物相容性、玻璃化转变温度(Tg)、热失重温度、力学性能及降解性能的影响,进一步探讨木质素改性PPC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当碱木质素(AL)含量10%时,PPC/AL共混物Tg为30.9℃,较PPC的提高8.9℃,热失重温度(T-5%、T-50%和Tmax)基本不变;当AL含量40%时,PPC/AL共混物拉伸强度为13.44 MPa,较PPC的提高213%,断裂伸长率为115%,较PPC的降低86%,第12天降解率可达44%。当木质素磺酸钙(CLS)含量20%时,PPC/CLS共混物Tg、T-5%、T-50%和Tmax分别为32.1、196.5、293.8和292.5℃,较PPC的分别提高10.1、3.0、56.7和60.5℃;当CLS含量为40%时,拉伸强度可达10.06 MPa,较PPC的提高134%,断裂伸长率为397%,较PPC的降低52%,第12天降解率可达38%。酯化反应和氢键作用等可能是木质素提高PPC性能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聚碳酸 降解 改性 熔融共混
下载PDF
氨基硅油接枝聚碳酸亚丙酯水性聚氨酯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5
20
作者 徐成书 蔡再生 +3 位作者 邢建伟 任燕 孟娜 戈晶晶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12,共4页
以聚碳酸亚丙酯多元醇(PPC)为软段,以二羟基丙酸(DMPA)为亲水扩链剂,合成水性聚氨酯(WPU)预聚体,通过氨基硅油(AEAPS)接枝改性制备了系列WPU乳液。采用红外光谱(FT-IR)、原子力显微镜(AFM)、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A)、接触角和耐... 以聚碳酸亚丙酯多元醇(PPC)为软段,以二羟基丙酸(DMPA)为亲水扩链剂,合成水性聚氨酯(WPU)预聚体,通过氨基硅油(AEAPS)接枝改性制备了系列WPU乳液。采用红外光谱(FT-IR)、原子力显微镜(AFM)、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A)、接触角和耐水试验对WPU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纯PPC型WPU胶膜软硬段微相分离不明显,AEAPS改性胶膜软硬段微相分离明显,胶膜的结晶性随着AEAPS含量的增大而降低,胶膜耐热稳定性、耐水性和水接触角随着AEAPS含量的增大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硅油 聚碳酸多元醇 水性聚氨 接枝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