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乳酸聚碳酸酯共聚物涂层紫杉醇洗脱支架预防小型猪血管支架内再狭窄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丁付燕 吕志前 +4 位作者 邹榕江 张祎 郭清奎 李速明 杨建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1年第1期38-43,共6页
目的评价生物可降解聚乳酸聚碳酸酯共聚物(PTDLA)涂层紫杉醇洗脱支架预防小型猪血管支架内再狭窄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27只小型猪以体质量编号随机分入裸支架(BMS)组、单纯PTDLA涂层支架(POLY)组和PTDLA涂层紫杉醇洗脱支架(PACL)组... 目的评价生物可降解聚乳酸聚碳酸酯共聚物(PTDLA)涂层紫杉醇洗脱支架预防小型猪血管支架内再狭窄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27只小型猪以体质量编号随机分入裸支架(BMS)组、单纯PTDLA涂层支架(POLY)组和PTDLA涂层紫杉醇洗脱支架(PACL)组。各组均包括1、3个月和6个月观察终点的小型猪各3只。每只小型猪于双侧股动脉各置入同种支架1枚。至观察终点,复查血管造影并处死取材,通过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内膜增生及炎症情况。结果共54枚支架成功置入27只小型猪股动脉,术后均健康存活。术后即刻及处死前血管造影示各相关动脉均通畅,无支架内血栓、移位及其他并发症。1个月时,3组中PACL组内膜厚度最小[(133±26)μm比(280±54)μm和(284±46)μm,P<0.05];管腔面积最大[(3.92±0.32)mm^2比(2.86±0.24)mm^2和(2.78±0.22)mm^2,P<0.05]。3个月时,3组反映内膜增生的各项指标均加重,仍以PACL组内膜厚度最小[(190±21)μm比(374±40)μm和(334±30)μm,P<0.01],管腔面积最大[(3.68±0.30)mm^2比(2.40±0.20)mm^2和(2.55±0.23)mm^2,P<0.01]。6个月时,3组内膜增生均进一步加重,PACL组内膜厚度最小,但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28±28)μm比(440±45)μm和(408±39)μm,P=0.13];剩余管腔面积最大,但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2.83±0.25)mm^2比(2.17±0.23)mm^2和(2.30±0.18)mm^2,P=0.12]。结论采用可降解PTDLA涂层的紫杉醇洗脱支架可以安全有效地抑制健康小型猪血管支架置入术后1个月和3个月时的内膜增生,保持管腔面积,预防血管支架内再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 药物评价 生物降解 环境 聚乳酸-聚碳酸酯共聚物
下载PDF
低温抗冲击聚碳酸酯共聚物
2
《化工科技市场》 CAS 2004年第6期54-54,共1页
关键词 聚碳酸酯共聚物 流动性能 耐候性 硅氧烷 低温冲击强度 韧性
下载PDF
GE推出低温抗冲击聚碳酸酯共聚物
3
《中国石油和化工》 2004年第7期49-50,共2页
关键词 美国GE高性能材料公司 聚碳酸酯共聚物 硅氧烷 树脂UV 稳定性
下载PDF
丙烯酸酯类共聚物与纳米CaCO_3协同改性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合金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宁 郭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1-86,共6页
研究了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组分配比对合金性能的影响;丙烯酸酯类共聚物(ACR)、纳米CaCO3单独使用与复配对PC/ABS合金性能的影响,并采用电子扫描电镜观察其微观结构。结果发现,随着PC用量的增加,冲击强度... 研究了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组分配比对合金性能的影响;丙烯酸酯类共聚物(ACR)、纳米CaCO3单独使用与复配对PC/ABS合金性能的影响,并采用电子扫描电镜观察其微观结构。结果发现,随着PC用量的增加,冲击强度与断裂拉伸应变先降后升再降,PC质量分数在50%~60%,出现极大值,拉伸强度先降后升再降再升;随着ACR用量的增加,冲击强度与断裂拉伸应变先升后降,ACR质量分数在5%左右时,出现极大值,拉伸强度呈下降趋势;随着纳米CaCO3用量的增加,冲击强度与拉伸强度先升后降,断裂拉伸应变急剧下降,质量分数在4%左右时,综合性能优异;ACR与纳米CaCO3复配使用时,材料性能明显优于单独使用,当纳米CaCO3质量分数为4%,ACR质量分数为5%时,拉伸强度可达59 MPa,冲击强度可达108 kJ/m2;通过扫描电镜照片发现,ACR改善了纳米CaCO3的界面结合与分散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酯类共聚物 纳米CACO3 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合金 协同改性
下载PDF
高热球压及耐漏电起痕指数阻燃聚碳酸酯合金的探讨
5
作者 李术 徐卫兵 +2 位作者 姚晨光 李枭 邵灵芝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69-73,共5页
本文分别以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作为聚碳酸酯(PC)合金原料,制成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C/PBT)合金和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PC/ABS)合金,探讨了其所占比例的变化对应PC... 本文分别以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作为聚碳酸酯(PC)合金原料,制成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C/PBT)合金和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PC/ABS)合金,探讨了其所占比例的变化对应PC合金的热球压以及耐漏电起痕指数(CTI)的影响。结果表明,PC/PBT合金和PC/ABS合金分别随着PBT、ABS含量的提高,热球压性能下降,而耐漏电起痕指数上升;当PBT含量为20%和ABS含量为40%时,对应的PC/PBT和PC/ABS合金拥有较均衡的热球压性能和耐漏电起痕性;在上述最佳比例基础上,分别选用无卤和有卤阻燃剂对材料阻燃化,分别讨论其对综合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球压 耐漏电起痕指数 阻燃剂 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合金 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合金
下载PDF
交联剂对PPC-P/PBS和PPC-P/PBAT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毛清国 李雪 +2 位作者 张佰城 黄兆阁 郑雨欣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6-152,共7页
聚酯-聚碳酸酯共聚物(PPC-P)作为一种新兴材料,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目前对其的研究较少,因此选用PPC-P脆性材料进行性能优化,希望拓展材料的应用市场。将PPC-P与不同比例的聚丁二酸丁二酯(PBS)和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PBAT)进行... 聚酯-聚碳酸酯共聚物(PPC-P)作为一种新兴材料,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目前对其的研究较少,因此选用PPC-P脆性材料进行性能优化,希望拓展材料的应用市场。将PPC-P与不同比例的聚丁二酸丁二酯(PBS)和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PBAT)进行共混后确定最佳共混比,后添加过氧化二异丙苯(DCP)进行改性。考察了PPC-P/PBS/DCP和PPC-P/PBAT/DCP共混物的冲击断面形貌、流变性能、力学性能和热性能。结果表明,PPC-P/PBS和PPC-P/PBAT最佳共混比选定为80/20,拉伸强度分别为36.9 MPa和35.4 MPa,断裂伸长率分别为117%和144%。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数据中两个玻璃化转变温度互相靠近,两种聚合物之间产生了增容作用。DCP加入后,PPC-P/PBAT和PPC-P/PBS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均有提高,PPC-P/PBAT复合材料复数黏度随DCP含量增大上升幅度较小,有利于加工应用。红外光谱图中1160 cm^(-1)和1050 cm−1处的C—O—C不对称和对称弯曲振动峰变弱,验证PPC-P分子链中的β碳发生交联。综上所述,PPC-P/PBS/DCP复合材料综合力学性能更佳,适合玩具模型的生产制造;PPC-P/PBAT/DCP复合材料加工黏度更低,有利于在吹膜包装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酯-聚碳酸酯共聚物 交联 热学性能 流变
下载PDF
叔丁基化芳基磷酸酯和碳微球对PC/ABS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刘小忠 徐娟 李湘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2-166,185,共6页
为研究叔丁基化芳基磷酸酯(TBP)和碳微球(CMS)对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PC/ABS)塑料性能的影响,通过熔融挤出法制备了PC/ABS/TBP/CMS复合材料,利用水平垂直燃烧试验仪、锥形量热仪、热重分析仪和万能材料试验机等分析了复合材... 为研究叔丁基化芳基磷酸酯(TBP)和碳微球(CMS)对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PC/ABS)塑料性能的影响,通过熔融挤出法制备了PC/ABS/TBP/CMS复合材料,利用水平垂直燃烧试验仪、锥形量热仪、热重分析仪和万能材料试验机等分析了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热性能和物理性能。结果表明,TBP可以提高PC/ABS的阻燃性能,但会降低力学性能和尺寸稳定性,在PC/ABS中加入质量分数12%的TBP,PC/ABS/TBP复合材料的极限氧指数(LOI)为28.1%,垂直燃烧测试(UL 94)等级达到V-0级(3 mm),相比于PC/ABS,PC/ABS/TBP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弯曲弹性模量和缺口冲击强度分别下降19.5%,16.6%,17.5%和56.1%,水平方向模后收缩率(PMSH)、垂直方向模后收缩率(PMSv)和熔体流动速率(MFR)提升68.9%,58.1%和196.1%;随着CMS加入量的增加,PC/ABS/TBP/CMS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先升高后下降,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缺口冲击强度先上升后下降,热性能、刚性和尺寸稳定性逐渐提高;PC/ABS/TBP/5CMS的LOI为33.2%,UL 94等级达到V-0级(2 mm),相比于PC/ABS/TBP,其最大失重温度、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弯曲弹性模量和缺口冲击强度分别提高7.5℃,11.7%,12.2%,14.1%和26.3%,PMSP,PMSH和MFR分别降低32.0%,26.5%和1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叔丁基化芳基磷酸酯 碳微球 阻燃性能 尺寸稳定性
下载PDF
空调座盖塑件模内装饰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8
作者 谢茂青 王雷刚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7-125,共9页
针对空调座盖采用塑件模内装饰(IMD)方式进行成型的要求,为其设计了一种基于高压成型3D膜片镶件的IMD成型工艺用于该塑件的成型。工艺中,IMD塑件的保护层3D膜片镶件使用0.25 mm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薄膜高压压制+真空吸附3D成型,内衬... 针对空调座盖采用塑件模内装饰(IMD)方式进行成型的要求,为其设计了一种基于高压成型3D膜片镶件的IMD成型工艺用于该塑件的成型。工艺中,IMD塑件的保护层3D膜片镶件使用0.25 mm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薄膜高压压制+真空吸附3D成型,内衬使用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PC/ABS)合金注塑成型。所设计的IMD工艺路径包括9道工序。其中3D膜片镶件高压成型模具为一种模具闭合后具备膜片上表面高压压制和下表面真空吸附能力的双作用成型凸模,对应的高压成型工艺参数为:成型压力(35±1)Kg/保压时间(7.0±1)s/模具温度183℃。内衬的注塑成型中,内衬注塑模具为一种两板式单浇口热流道倒装模具,3D膜片镶件在型腔镶件内的定位依靠2个定模限位滑块进行定位,塑件的脱模由倒装模具动模内设置的2个油缸驱动推板及其上的10个斜顶和14根顶针共同顶出来实现。运用CAE软件Moldflow中“重叠注塑”分析序列对内衬的注塑成型进行了内衬/3D膜片镶件之间的重叠注塑成型仿真优化分析,优化结果为:内衬模腔注塑时,热浇口直径取Ø4 mm,模温79℃,熔料温度260℃,注塑压力90 MPa,保压分4段保压,分别为40 MPa-2 s/30 MPa-2 s/15 MPa-2 s/10 MPa-1.5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调座盖 IMD/IMF 膜片高压成型 重叠注塑CAE分析 IMD注塑模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下载PDF
荧光标记聚合物胶束在实验性肝癌小鼠体内的靶向效应
9
作者 盛世厚 于惠秋 +2 位作者 刘铜军 郑勇辉 景遐斌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18-421,I0001,I0002,共6页
目的:证实聚乙二醇-聚乳酸-聚碳酸酯两亲性共聚物胶束的靶向效应,为肿瘤的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荧光显像剂罗丹明与聚乙二醇-聚乳酸-聚碳酸酯两亲性共聚物胶束键合,通过罗丹明跟踪检测聚乙二醇-聚乳酸-聚碳酸酯两亲性共聚物(... 目的:证实聚乙二醇-聚乳酸-聚碳酸酯两亲性共聚物胶束的靶向效应,为肿瘤的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荧光显像剂罗丹明与聚乙二醇-聚乳酸-聚碳酸酯两亲性共聚物胶束键合,通过罗丹明跟踪检测聚乙二醇-聚乳酸-聚碳酸酯两亲性共聚物(罗丹明胶束)在荷H22肝癌的小鼠体内分布情况。荷H22肝癌小鼠随机分为罗丹明胶束注射组和游离罗丹明注射组,分别注射罗丹明胶束和游离罗丹明,于药物注射后1、3、6、12、24及48 h采用活体成像系统测定小鼠活体及离体器官中药物浓度。结果:游离罗丹明组小鼠注射罗丹明后随循环系统迅速到达全身各个器官,逐渐代谢消失,无肿瘤聚集现象;罗丹明胶束组小鼠给药后体内药物浓度缓慢上升,3 h肿瘤出现药物聚集现象,6 h达到最高浓度且明显高于全身其他器官,12 h仍具有较高浓度。结论:聚乙二醇-聚乳酸-聚碳酸酯两亲性共聚物胶束具有使其键合的药物在体内缓释的效果,延长其在体内的半衰期,减少药物代谢率,靶向到达肿瘤部位,延长在肿瘤滞留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22肝癌小鼠 聚乙二醇-聚乳酸-聚碳酸酯共聚物 胶束 EPR效应 被动靶向
下载PDF
阻燃PC/ABS合金热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伟 傅永林 +1 位作者 林明德 俞强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4-37,共4页
以等温和非等温热分解方式对使用卤 /锑类阻燃剂的阻燃PC/ABS合金的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 ,并对合金的阻燃性能、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 :三氧化二锑与十溴联苯醚复配后对阻燃体系的热稳定性产生影响 ,而且阻燃体系的热分解速率与... 以等温和非等温热分解方式对使用卤 /锑类阻燃剂的阻燃PC/ABS合金的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 ,并对合金的阻燃性能、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 :三氧化二锑与十溴联苯醚复配后对阻燃体系的热稳定性产生影响 ,而且阻燃体系的热分解速率与二者的配比有密切关系。十溴联苯醚与三氧化二锑的质量比分别为 2 .5 /1和 1/1时 ,PC/ABS阻燃合金的热稳定性优良 ,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也比较好 ;在 2 5 0~ 2 60℃时PC/ABS阻燃合金具有良好的加工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合金 阻燃 十溴联苯醚 三氧化二锑 热稳定性
下载PDF
无卤阻燃PC/ABS的制备及燃烧性能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杜少忠 夏延致 +1 位作者 纪全 孔庆山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00-103,共4页
以齐聚磷酸酯(BDP)作为添加型阻燃剂制备了阻燃PC/ABS塑料合金,采用锥形量热仪(CONE)、扫描电镜(SEM)及热裂解-气相/质谱法(Py-GC/MS)等对材料的燃烧性能和阻燃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阻燃剂BDP对PC/ABS有良好的阻燃效果;BDP的加入使... 以齐聚磷酸酯(BDP)作为添加型阻燃剂制备了阻燃PC/ABS塑料合金,采用锥形量热仪(CONE)、扫描电镜(SEM)及热裂解-气相/质谱法(Py-GC/MS)等对材料的燃烧性能和阻燃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阻燃剂BDP对PC/ABS有良好的阻燃效果;BDP的加入使PC/ABS燃烧残留物上产生大量的致密微孔,同时由Py-GC/MS分析表明BDP的加入降低了PC/ABS可燃性降解产物的生成,裂解产物中含有三苯基磷酸酯(TPP),说明BDP在塑料合金降解过程中分解生成TPP发挥阻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齐聚双酚A双(二苯基)磷酸酯 阻燃性 裂解
下载PDF
全生物分解PLA/PPC/改性淀粉共混薄膜拉伸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谢飞 何江川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9-80,116,共3页
采用溶液共混的方法,用二氧化碳共聚物脂肪族聚碳酸酯(PPC)、改性淀粉对聚乳酸(PLA)改性,制备出韧性得以改善的PLA/PPC/改性淀粉共混薄膜。通过研究共混薄膜拉伸性能与共混组成配比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加入30%甘油对淀粉进行糊化,对淀... 采用溶液共混的方法,用二氧化碳共聚物脂肪族聚碳酸酯(PPC)、改性淀粉对聚乳酸(PLA)改性,制备出韧性得以改善的PLA/PPC/改性淀粉共混薄膜。通过研究共混薄膜拉伸性能与共混组成配比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加入30%甘油对淀粉进行糊化,对淀粉改性效果较好。随着PPC组分的增加,提高了共混膜的断裂伸长率,增强了其韧性,但是加入量较大时会降低共混膜的拉伸强度,因此应控制其加入比例。PLA/PPC/改性淀粉(甘油/淀粉=3∶7)3组份质量比为60∶20∶20的三元共混膜具有良好的断裂伸长率,达到增韧效果,同时拉伸强度并未下降太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PLA) 二氧化碳共聚物脂肪族聚碳酸酯(PPC) 改性淀粉 共混 柔韧性
下载PDF
二丙基次膦酸铝对PC及PC/ABS的阻燃作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毕伟 柯杨 +1 位作者 何为 唐林生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9-41,共3页
通过极限氧指数(LOI)测定、垂直燃烧试验和锥形量热分析,研究了二丙基次膦酸铝(ADPP)对聚碳酸酯(PC)及PC/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PC/ABS,PC和ABS的质量比为70∶30)的阻燃作用。结果表明,ADPP对PC和阻燃PC/ABS具有良好的阻燃效果。... 通过极限氧指数(LOI)测定、垂直燃烧试验和锥形量热分析,研究了二丙基次膦酸铝(ADPP)对聚碳酸酯(PC)及PC/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PC/ABS,PC和ABS的质量比为70∶30)的阻燃作用。结果表明,ADPP对PC和阻燃PC/ABS具有良好的阻燃效果。当ADPP质量分数为10%时,阻燃PC的LOI为28.8%,阻燃等级达FV-0,当ADPP质量分数为15%时,阻燃PC/ABS的LOI为25.5%,阻燃等级也达FV-0,并且阻燃PC和阻燃PC/ABS的最高热释放速率和总热释放量明显降低,质量损失变慢。但热重分析结果表明,添加ADPP明显降低了PC和PC/ABS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丙基次膦酸铝 聚碳酸酯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 阻燃性
下载PDF
PC/EVA共混体系在加工过程中的反应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印 廖永霞 +1 位作者 尹波 杨鸣波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01-204,208,共5页
通过转矩流变分析、差示扫描量热(DSC)和核磁共振氢谱(1H-NM R)等手段研究了不同聚碳酸酯(PC)/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共混体系在加工过程中的大分子反应,考察了有机金属催化剂(氧化二丁基锡DBTO)含量和反应时间对共混体系的影响。... 通过转矩流变分析、差示扫描量热(DSC)和核磁共振氢谱(1H-NM R)等手段研究了不同聚碳酸酯(PC)/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共混体系在加工过程中的大分子反应,考察了有机金属催化剂(氧化二丁基锡DBTO)含量和反应时间对共混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PC和EVA可以在熔融共混过程中发生大分子反应,在界面原位形成接枝或交联的PC-EVA共聚物,催化剂用量增大、反应时间延长易生成共交联的PC-EVA共聚物,但混合时间过长,体系的断链加剧,所生成产物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共混体系 酯交换反应 原位增容
下载PDF
有机蒙脱土改性PC/ABS合金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谢长琼 何智宇 周元林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4-46,共3页
以有机蒙脱土、相容剂为改性材料,采用熔融插层法制备了有机蒙脱土/聚碳酸酯(PC)/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ABS)复合材料,研究了增容剂用量、有机蒙脱土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容剂和有机蒙脱土的加入不仅使PC/AB... 以有机蒙脱土、相容剂为改性材料,采用熔融插层法制备了有机蒙脱土/聚碳酸酯(PC)/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ABS)复合材料,研究了增容剂用量、有机蒙脱土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容剂和有机蒙脱土的加入不仅使PC/ABS合金材料的韧性显著增加,而且其刚性也有所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 熔融插层 合金 相容剂 力学性能
下载PDF
有机改性蒙脱土对无卤阻燃PC/ABS合金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许远远 郭正虹 +2 位作者 吴煜 彭懋 方征平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2-35,73,共5页
研究不同有机改性剂对蒙脱土(MMT)的层间距和热稳定性的影响,以及有机蒙脱土复配磷酸酯阻燃剂对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PC/ABS)合金的热稳定性和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改性剂使蒙脱土的层间距变大,热稳定性能满... 研究不同有机改性剂对蒙脱土(MMT)的层间距和热稳定性的影响,以及有机蒙脱土复配磷酸酯阻燃剂对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PC/ABS)合金的热稳定性和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改性剂使蒙脱土的层间距变大,热稳定性能满足加工要求。有机改性蒙脱土在基体中的分散性变好,形成插层结构。氮气氛围下,蒙脱土会促进合金的降解,但不影响最终残炭含量。双酚A(二苯基磷酸酯)(BDP)改性蒙脱土使PC/ABS(80/20)合金的第二个热释放峰值分别降为PC/ABS的66%和PC/ABS/FR16的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蒙脱土 固体磷酸酯 热稳定性 无卤阻燃
下载PDF
磷酸酯与无机阻燃剂协同阻燃PC/ABS合金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胡婧 李锦春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3-56,共4页
研究了多聚芳基磷酸酯PX220分别与纳米蒙脱土和硼酸锌复配对聚碳酸酯/丙烯酸-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PC/ABS)合金的阻燃性能、热稳定性、力学性能及热变形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用2份纳米蒙脱土和3份硼酸锌分别与10份PX220复配制备阻燃PC/... 研究了多聚芳基磷酸酯PX220分别与纳米蒙脱土和硼酸锌复配对聚碳酸酯/丙烯酸-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PC/ABS)合金的阻燃性能、热稳定性、力学性能及热变形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用2份纳米蒙脱土和3份硼酸锌分别与10份PX220复配制备阻燃PC/ABS,其氧指数分别达到28%和32%,燃烧性能达到UL94 V-0级。扫描电镜和热重分析表明,复配阻燃剂阻燃PC/ABS合金的炭层能有效隔绝热量的传递,阻止PC/ABS合金热降解,PC/ABS合金热稳定性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酯 纳米蒙脱土 硼酸锌 聚碳酸酯丙烯酸-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合金 阻燃
下载PDF
一种新型含硅阻燃剂的合成及在PC/ABS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8
作者 吴丹 韦平 +1 位作者 江平开 仲含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25-128,共4页
以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丙烯酸(AA)、N-β-胺乙基-γ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HD-103)和α,ω-二羟基二甲基硅烷(PDMS)为原料,合成出一种新型的集硅、磷、氮于一体的阻燃剂;表征了所合成的中间体及阻燃剂的结构... 以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丙烯酸(AA)、N-β-胺乙基-γ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HD-103)和α,ω-二羟基二甲基硅烷(PDMS)为原料,合成出一种新型的集硅、磷、氮于一体的阻燃剂;表征了所合成的中间体及阻燃剂的结构;并将阻燃剂与PC/ABS共混,利用LOI和TGA考察了阻燃PC/ABS的阻燃性及热降解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 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 阻燃剂 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热失重分析
下载PDF
E/VAC对PC/ABS合金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查留锋 毋伟 +2 位作者 曾晓飞 陈建峰 王刚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7,共3页
将(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C)与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在双螺杆挤出机中共混,制备了PC/ABS/(FYVAC)合金材料。研究表明,添加5份E/VAC可显著提高PC/ABS舍金的缺口冲击强度,当PC/... 将(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C)与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在双螺杆挤出机中共混,制备了PC/ABS/(FYVAC)合金材料。研究表明,添加5份E/VAC可显著提高PC/ABS舍金的缺口冲击强度,当PC/ABS合金中E/VAC形成的弹性核粒径为0.2~0.4um,且在PC/ABS基体中分散均匀、大小均一时,合金的缺口冲击强度提高到48.4kJ/m^2,增幅达48.73%。分散在基体中的E/VAC通过改变自身构象采吸收和分散冲击能量,从而达到增韧PC/ABS合金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合金 (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 增韧 微观结构 力学性能
下载PDF
阻燃PC/ABS的热降解动力学 被引量:8
20
作者 疏引 韦平 +2 位作者 闵峰 王晨 刘青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2-124,128,共4页
将自合成的一种新型含磷阻燃剂DPWDF与PC/ABS共混;利用热重分析(TGA)法研究了PC/ABS和阻燃PC/ABS在空气氛围中的热稳定性,利用Flynn-Wall-Ozawa方法研究了PC/ABS及阻燃PC/ABS的热降解动力学。结果表明,阻燃剂降低了PC/ABS初始分解温度(I... 将自合成的一种新型含磷阻燃剂DPWDF与PC/ABS共混;利用热重分析(TGA)法研究了PC/ABS和阻燃PC/ABS在空气氛围中的热稳定性,利用Flynn-Wall-Ozawa方法研究了PC/ABS及阻燃PC/ABS的热降解动力学。结果表明,阻燃剂降低了PC/ABS初始分解温度(IDT)而提高了它的高温残炭量;在转化率70%以前,阻燃PC/ABS的活化能低于PC/ABS,而在转化率70%以后,阻燃PC/ABS的活化能高于PC/ABS。此实验结果体现了该含磷阻燃剂的凝聚相阻燃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 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 阻燃 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热重分析 动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