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类磷脂酰肌醇聚糖A类基因突变在遗传毒性研究中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李若婉 周长慧 +2 位作者 黄鹏程 于春荣 常艳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7-151,共5页
基因突变是遗传毒性损伤的重要检测终点。国际人用药物注册技术协调会议(ICH)M7指南中将啮齿类动物体内磷脂酰肌醇聚糖A类(Pig-a)基因突变试验列为药物杂质遗传毒性试验阳性结果的追加试验。啮齿类动物Pig-a基因突变试验作为一项新的检... 基因突变是遗传毒性损伤的重要检测终点。国际人用药物注册技术协调会议(ICH)M7指南中将啮齿类动物体内磷脂酰肌醇聚糖A类(Pig-a)基因突变试验列为药物杂质遗传毒性试验阳性结果的追加试验。啮齿类动物Pig-a基因突变试验作为一项新的检测体内基因突变的方法,相对于转基因动物等其他体内基因突变试验,具有成本低、方法简单和检测快速的优点。基于Pig-a基因的物种保守性,近年来开发了检测人外周血以及体外人细胞的PIG-A基因突变试验的方法,以期用于临床基因突变监测以及非临床遗传毒性评价。本文主要对PIG-A基因突变试验研究常用人外周血成熟红细胞、网织红细胞和白细胞及TK6细胞和MCL-5细胞检测方法等进行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酰肌醇糖A基因 基因突变 遗传毒性
下载PDF
聚丙烯微孔膜表面的仿生修饰与酶固定化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振梅 杨谦 +2 位作者 吴健 邓红涛 徐志康 《自然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189-1194,共6页
较系统地研究了聚丙烯微孔膜表面的仿生修饰,分别将含糖聚合物、聚类磷脂和聚肽接枝到膜材料表面,并用于吸附固定脂肪酶。研究发现,仿生修饰显著改善了膜表面的血液相容性, 经聚肽和聚类磷脂修饰的聚丙烯微孔膜表面能明显提高固定化脂... 较系统地研究了聚丙烯微孔膜表面的仿生修饰,分别将含糖聚合物、聚类磷脂和聚肽接枝到膜材料表面,并用于吸附固定脂肪酶。研究发现,仿生修饰显著改善了膜表面的血液相容性, 经聚肽和聚类磷脂修饰的聚丙烯微孔膜表面能明显提高固定化脂肪酶的活性保留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微孔膜 仿生修饰 含糖合物 聚类磷脂 酶固定化 膜表面 修饰 仿生 固定化脂肪酶
下载PDF
PIG-A基因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及包装细胞系的建立
3
作者 邱婷婷 徐开林 +3 位作者 李振宇 潘秀英 孙海英 杜冰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61-263,共3页
目的构建含磷脂酰肌醇聚糖A类基因(PIG-A)的逆转录病毒载体并对其进行包装,获得稳定的产毒细胞系。方法采用PCR方法从质粒pEBPIG-A中扩增PIG-A基因片断,BarnHI及XhoI双酶切后连接至逆转录病毒载体pLEGFP-C1,用限制性内切酶和DNA序... 目的构建含磷脂酰肌醇聚糖A类基因(PIG-A)的逆转录病毒载体并对其进行包装,获得稳定的产毒细胞系。方法采用PCR方法从质粒pEBPIG-A中扩增PIG-A基因片断,BarnHI及XhoI双酶切后连接至逆转录病毒载体pLEGFP-C1,用限制性内切酶和DNA序列测定的方法对重组质粒进行鉴定。脂质体法转染PA317包装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EGFP瞬时表达,G418筛选抗性克隆,收集病毒上清后感染NIH3T3细胞测定病毒滴度。结果酶切证实PIG-A基因克隆至逆转录病毒载体,测序结果和原始序列相同。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PA317包装细胞,24~48h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经CAl8筛选得到6个稳定抗性克隆,病毒滴度最高达1.6×10^5CFU/ml。结论构建了含PIG-A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获得了稳定的产毒细胞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转录病毒载体 磷脂酰肌醇糖A基因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自
下载PDF
GSTM1、PIGF、GDF-15联合对妊娠期高血压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4
作者 马占青 韩琼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7期2163-2165,2176,共4页
目的 探讨谷胱甘肽S-转移酶Mu1(GSTM1)、磷脂酰肌醇聚糖锚生物合成F类(PIGF)、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联合对妊娠期高血压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妊娠期高血压患者30例为妊娠期高血压组,子痫前期患者30例为子痫前期组,同时选取正常晚期... 目的 探讨谷胱甘肽S-转移酶Mu1(GSTM1)、磷脂酰肌醇聚糖锚生物合成F类(PIGF)、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联合对妊娠期高血压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妊娠期高血压患者30例为妊娠期高血压组,子痫前期患者30例为子痫前期组,同时选取正常晚期妊娠妇女30例为正常晚期妊娠组,检测3组研究对象血清中GSTM1、PIGF、GDF-15的表达量。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GSTM1、PIGF、GDF-15检测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的诊断意义。结果 妊娠期高血压组患者血清中GSTM1的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晚期妊娠组(P<0.05);而子痫前期组患者血清中GSMT1的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晚期妊娠组和妊娠期高血压组(P<0.05);妊娠期高血压组患者血清中PIGF和GDF-15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子痫前期组(P<0.05),但低于正常晚期妊娠组(P<0.05)。妊娠期高血压组和子痫前期组GSTM1、PIGF、GDF-15单独检测的灵敏度分别为87.00%、90.00%、90.00%,特异度分别为70.00%、80.00%、77.00%。妊娠期高血压组和正常晚期妊娠组GSTM1、PIGF、GDF-15单独检测的灵敏度分别为87.00%、80.00%、83.00%,特异度分别为87.00%、87.00%、83.00%。GSTM1、PIGF、GDF-15联合检测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断的灵敏度为86.67%,特异度为81.67%,准确度为83.33%。结论 血清中GSTM1、PIGF、GDF-15联合检测可作为诊断妊娠期高血压的潜在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S-转移酶Mu1 磷脂酰肌醇糖锚生物合成F 生长分化因子15 妊娠期高血压
下载PDF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陈雪 张阳 刘红星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16年第4期252-256,共5页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是一种罕见的获得性造血干细胞基因突变引起的疾病。已明确磷脂酰肌醇聚糖A(PIGA)基因突变是PNH患者血管内溶血的分子病因,但克隆性增殖的机制仍有待揭示。PNH与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是一种罕见的获得性造血干细胞基因突变引起的疾病。已明确磷脂酰肌醇聚糖A(PIGA)基因突变是PNH患者血管内溶血的分子病因,但克隆性增殖的机制仍有待揭示。PNH与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关系密切。流式细胞术检测锚连蛋白缺陷是诊断PNH的金标准,但基于细胞表型诊断的PNH在病因上仍是一组异质性疾病。依库珠单抗可有效减少PNH血管内溶血,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但仍属对症治疗。对PNH发病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有助于正确认识患者的内在病因、提高鉴别诊断能力和改善治疗。文章对结合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磷脂酰肌醇糖A 糖基化磷脂酰肌醇锚连膜蛋白 克隆扩增 依库珠单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