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斑鳜聚缩虫病并发感染水霉菌的防治试验
1
作者 林煜 王鑫鑫 +3 位作者 陈斌 卓玉琛 张晶晶 樊海平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6期1272-1276,共5页
为防治斑鳜聚缩虫、水霉菌并发病,采用多种商品渔药及食盐进行了对比试验,筛选出对聚缩虫和水霉菌有一定杀灭效果且对斑鳜毒性较低的植物源性杀虫剂纤虫净和食盐,并进行了联合药物对该病的治疗试验和药物协同作用评判。试验结果显示,在... 为防治斑鳜聚缩虫、水霉菌并发病,采用多种商品渔药及食盐进行了对比试验,筛选出对聚缩虫和水霉菌有一定杀灭效果且对斑鳜毒性较低的植物源性杀虫剂纤虫净和食盐,并进行了联合药物对该病的治疗试验和药物协同作用评判。试验结果显示,在水温18℃~22℃条件下,0.3 mg·L^(-1)的纤虫净与8 000 mg·L^(-1)食盐联合用药连续浸泡144 h对聚缩虫、水霉菌的死亡率均达到100%,植物源性杀虫剂纤虫净与食盐对聚缩虫药效的相互作用为相加,对水霉菌具有协同增强作用,该药物组合对斑鳜聚缩虫病并发感染水霉菌具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鳜 水霉菌 并发感染 渔药 防治试验
下载PDF
几种药物对聚缩虫毒杀试验 被引量:5
2
作者 黄加祺 邱文倩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z1期233-237,共5页
就不同浓度的高锰酸钾、福尔马林和制霉菌素药液对聚缩虫 (Zoothamniumsp )的毒杀作用进行试验 .初步得出 ,3种药物对聚缩虫 2 4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 2、 2 1 6和 6mg/L ;4 8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 1 5、 16 2和 4mg/L .还就这些药物的... 就不同浓度的高锰酸钾、福尔马林和制霉菌素药液对聚缩虫 (Zoothamniumsp )的毒杀作用进行试验 .初步得出 ,3种药物对聚缩虫 2 4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 2、 2 1 6和 6mg/L ;4 8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 1 5、 16 2和 4mg/L .还就这些药物的毒杀机理 ,对对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锰酸钾 福尔马林 制霉菌素 (zoothamniumsp.)
下载PDF
高锰酸钾药浴治疗对虾聚缩虫病初报 被引量:8
3
作者 郑国兴 沈亚林 李何 《海洋渔业》 1987年第3期102-105,共4页
Zoothamnium disease js an ubiquitous disease in the culture of Penaeus orientalis.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s of treatment of Zoothamnium disease with potassium permanganate in the laboratory trims are reported. The d... Zoothamnium disease js an ubiquitous disease in the culture of Penaeus orientalis.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s of treatment of Zoothamnium disease with potassium permanganate in the laboratory trims are reported. The data showed that potassium permanganate at 5 ppm was found to be effective in removing Zoothamnium from the gill filaments and body surface of Penaeus oriental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报 对虾 药浴治疗 高锰酸钾
下载PDF
聚缩虫形态、繁殖和生态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沈亚林 郑国兴 李何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55-158,共4页
近年来,随着对虾养殖事业的发展,尤其在高密度精养的情况下,聚缩虫(Zoothamnium sp)对发展生产的危害已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聚缩虫是对虾养殖中最为常见的原生动物,无论是在对虾育苗还是在对虾养成过程中,常常由于聚缩虫的大量繁殖,... 近年来,随着对虾养殖事业的发展,尤其在高密度精养的情况下,聚缩虫(Zoothamnium sp)对发展生产的危害已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聚缩虫是对虾养殖中最为常见的原生动物,无论是在对虾育苗还是在对虾养成过程中,常常由于聚缩虫的大量繁殖,使其附着在对虾的鳃和体表上,影响对虾水流交换、游泳能力。病虾往往食欲下降,生长缓慢,蜕皮困难,严重时甚至缺氧、窒息死亡,使生产蒙受重大损失。为此,我们从生物学角度探讨聚缩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 繁殖 生态 对虾
下载PDF
甲醛溶液对发头裸腹溞及其体表聚缩虫影响的试验 被引量:3
5
作者 黄诚 陈勤 +1 位作者 葛家春 孟文新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83-186,共4页
不同浓度的甲醛溶液对枝角类发头裸腹溞Moinairrasa的致毒效应以及对其体表附着的聚缩虫Zoothamniumsp.的杀灭效果的试验结果表明,12h、24h两个作用时段中,甲醛浓度与发头探腹溞相对存活率之间以及甲醇浓度与发头裸腹溞表聚缩虫营养... 不同浓度的甲醛溶液对枝角类发头裸腹溞Moinairrasa的致毒效应以及对其体表附着的聚缩虫Zoothamniumsp.的杀灭效果的试验结果表明,12h、24h两个作用时段中,甲醛浓度与发头探腹溞相对存活率之间以及甲醇浓度与发头裸腹溞表聚缩虫营养体脱落率之间存在一定的函数关系.在确立上述函数基础上,可得出控制聚缩虫感染的两种有效方法:①在保证溞存活率不低于66%的情况下,选用最低有效浓度(19.mg/kg)的甲醛溶液作用24h可杀灭100%聚缩虫;②在保持溞存活率较高(70%-90%)的情况下,选用相应浓度的甲醛液作用24h杀灭87%-29%聚缩虫,并辅以更换新水等措施,也可将聚缩虫感染的危害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醛溶液 发头裸腹溲 毒性 枝角目
下载PDF
海洋固着缘毛类纤毛虫——聚缩虫两新种(原生动物,纤毛门) 被引量:3
6
作者 季道德 宋微波 Alan WARREN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02-705,共4页
报道了采自青岛沿海的聚缩虫两新种,倪氏聚缩虫Zoothamnium niisp.nov.和王氏聚缩虫Z.wangisp.nov.。两者分别以下列组合的性状区别于所有已知种:倪氏聚缩虫为双层口围缘、交替式分枝、69~88环的总银线数以及口区小膜3由3条平行等长的... 报道了采自青岛沿海的聚缩虫两新种,倪氏聚缩虫Zoothamnium niisp.nov.和王氏聚缩虫Z.wangisp.nov.。两者分别以下列组合的性状区别于所有已知种:倪氏聚缩虫为双层口围缘、交替式分枝、69~88环的总银线数以及口区小膜3由3条平行等长的动基列组成。王氏聚缩虫为单层口围缘、交替式分枝、108~135环的总银线数以及口区小膜3由两条错位排列的动基列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毛 缘毛目 新种 纤毛图式
下载PDF
对虾塘聚缩虫的预报及优势种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沈锡祺 候连生 +2 位作者 李益勋 徐兆礼 郑国兴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3期100-104,共5页
原生动物聚缩虫是对虾养殖的一种病原体,了解聚缩虫生长繁殖的高峰期,对于及时防治对虾病具有重要意义。聚缩虫高峰期的出现与许多因素有关,但主要与天气气温的高温期有密切的相关性,一般发生在七月底到八月初。出现的聚缩虫有三种... 原生动物聚缩虫是对虾养殖的一种病原体,了解聚缩虫生长繁殖的高峰期,对于及时防治对虾病具有重要意义。聚缩虫高峰期的出现与许多因素有关,但主要与天气气温的高温期有密切的相关性,一般发生在七月底到八月初。出现的聚缩虫有三种优势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动物 优势种 对虾养殖
下载PDF
几种药物治疗对虾聚缩虫病试验 被引量:7
8
作者 高爱根 吴友吕 张所京 《东海海洋》 1992年第1期64-67,共4页
本文报道了1990年在平湖对虾养殖场用几种药物治疗聚缩虫病所做的试验。结果表明,高锰酸钾和新洁尔灭的疗效较为显著。
关键词 对虾 药物法
下载PDF
海洋纤毛虫一新种——对虾聚缩虫 被引量:4
9
作者 宋微波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90-94,共5页
于1989年对采自江苏赣榆青浦养殖场对虾体表的纤毛虫研究中,发现一大型共栖种,经鉴定系一新种,定名为对虾聚缩虫Zoothamnium penaei nov. sp.。本种特征为:虫体呈罈状,具双层的口围缘,表膜无明显环纹而常为细菌及碎屑物所覆盖,群体中个... 于1989年对采自江苏赣榆青浦养殖场对虾体表的纤毛虫研究中,发现一大型共栖种,经鉴定系一新种,定名为对虾聚缩虫Zoothamnium penaei nov. sp.。本种特征为:虫体呈罈状,具双层的口围缘,表膜无明显环纹而常为细菌及碎屑物所覆盖,群体中个员大小相差显著,柄为不规则对称式双叉形分枝。模式标本存放于青岛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动物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毛 原生动物 对虾 共栖种
下载PDF
青岛沿海的自由生聚缩虫属纤毛虫(原生动物,纤毛门,缘毛目) 被引量:1
10
作者 季道德 宋微波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81-685,共5页
涉及近年来采集自青岛沿海的自由生聚缩虫属纤毛虫14种,包括9个国内新纪录:交替聚缩虫Zoothamnium alternans Claparède & Lachmann,1859,弗氏聚缩虫Z.foissneri Ji et al.,2005,黑凯聚缩虫Z.hiketes Precht,1935,海洋聚缩虫Z.... 涉及近年来采集自青岛沿海的自由生聚缩虫属纤毛虫14种,包括9个国内新纪录:交替聚缩虫Zoothamnium alternans Claparède & Lachmann,1859,弗氏聚缩虫Z.foissneri Ji et al.,2005,黑凯聚缩虫Z.hiketes Precht,1935,海洋聚缩虫Z.marinum Mereschkowski,1879,霉聚缩虫Z.mocedo Entz,1884,倪氏聚缩虫Z.nii Ji et al.,2005,拟树状聚缩虫Z.pararbuscula Ji et al.,2005,王氏聚缩虫Z.wangi Ji et al.,2005,许氏聚缩虫Z.xuianum Sunetal.,2005;以及其他5个已知种:群栖聚缩虫Z.commune Kahl,1933,双缘聚缩虫Z.duplicatum Kahl,1933,巨大聚缩虫Z.maximum Song,1986,羽状聚缩虫Z.plumula Kahl,1933,中国聚缩虫Z.sinense Song,1991。对以上各种作了简要的综合性描述,并给出了种检索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纤毛 分类学 缘毛类
下载PDF
中国对虾聚缩虫病防治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满隆 刘桂香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中国对虾 防治
下载PDF
对虾的聚缩虫病及其防治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志芳 张满隆 《水产养殖》 CAS 1992年第4期3-4,共2页
中国对虾(Penaeus orientalis)幼体的聚缩虫病是对虾育苗生产中常见的、危害较大的虾病,它感染速度快,几天之内便可使培育池中的对虾幼体80%以上感染,如不及时防治,则会导致育苗失败。近几年来,我们在对虾育苗生产中。
关键词 对虾 防治
下载PDF
中华鳖聚缩虫病病原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何成明 方廖琼 +1 位作者 徐刚 陈昌琼 《四川畜牧兽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6-9,共4页
本文研究发现,中华鳖聚缩虫病病原为聚缩虫(Zoothamniumsp),其分类地位隶属于原生动物门,纤毛纲,绿毛目,钟形上科,聚缩虫属。聚缩虫(Z.sp)呈树枝状群居于中华鳖体表面引起聚缩虫病。动物应激试验证明,聚缩虫对次氨酸钠、石... 本文研究发现,中华鳖聚缩虫病病原为聚缩虫(Zoothamniumsp),其分类地位隶属于原生动物门,纤毛纲,绿毛目,钟形上科,聚缩虫属。聚缩虫(Z.sp)呈树枝状群居于中华鳖体表面引起聚缩虫病。动物应激试验证明,聚缩虫对次氨酸钠、石灰水、氨水等碱性溶液敏感,易导致虫体萎缩,甚至解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鳖 病原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不同附着基对聚缩虫附着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加祺 陆岳龙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1-3,共3页
关键词 附着基 附着 对虾 危害 虾池
下载PDF
对虾聚缩虫固着部位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吴友吕 祝希雅 郑国兴 《自然杂志》 1990年第6期382-385,共2页
聚缩虫(Zoothamuium sp.)属原生动物门(Protozoa)纤毛虫纲(Ciliata)缘毛目(Poritricha)钟形虫科(Vorticellidae),是营群体固着生活的单细胞生物。它在世界分布很广,美国、日本及我国各地养虾塘中都很常见,对河蟹和对虾人工育苗危害很大... 聚缩虫(Zoothamuium sp.)属原生动物门(Protozoa)纤毛虫纲(Ciliata)缘毛目(Poritricha)钟形虫科(Vorticellidae),是营群体固着生活的单细胞生物。它在世界分布很广,美国、日本及我国各地养虾塘中都很常见,对河蟹和对虾人工育苗危害很大。虫体附着于卵或幼体身上,使之不能正常变态蜕皮,严重时造成对虾大量死亡。近年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毛 微结构 人工育苗 原生动物门 虾塘 世界分布 方诸 病害防治 眼柄
下载PDF
防治中国对虾幼体聚缩虫病的探讨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志芳 张满隆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31-32,共2页
中国对虾幼体聚缩虫病是对虾人工育苗生产中危害性大,且又常见的一种疾病。本文研究了其病的病原体、发病的过程及危害、发病时的症状及病变、发病的条件以及提出了防治的具体措施。一、病原体对虾幼体聚缩虫病的病原体,常见种是树状聚... 中国对虾幼体聚缩虫病是对虾人工育苗生产中危害性大,且又常见的一种疾病。本文研究了其病的病原体、发病的过程及危害、发病时的症状及病变、发病的条件以及提出了防治的具体措施。一、病原体对虾幼体聚缩虫病的病原体,常见种是树状聚缩虫(Z.arbuscula),它属于原生动物门纤毛虫纲缘毛目(peritncha)、钟虫科(Vorticellida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对虾 防治
下载PDF
中草药防治中国对虾聚缩虫病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潘开宇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6-57,共2页
随着中国对虾养殖技术和生产规模的不断发展,中国对虾疾病的发生已成为发展养殖的“瓶颈”之一。病害防治越来越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国内在实际生产中,胡乱用药,用禁药的现象很普遍。因此如何筛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无公害药物... 随着中国对虾养殖技术和生产规模的不断发展,中国对虾疾病的发生已成为发展养殖的“瓶颈”之一。病害防治越来越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国内在实际生产中,胡乱用药,用禁药的现象很普遍。因此如何筛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无公害药物防治此病迫在眉睫。本文就中草药对中国对虾感染聚缩虫的治疗效果作了初步研究,供广大养殖户参考。对虾的聚缩虫病是对虾中常见的、危害较大的虾病,它感染速度快,几天之内便可使池中的对虾绝大部分感染,如不及时防治,甚至会引起感染细菌病,继而发生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防治 中国对虾 试验 生产规模 养殖技术 对虾疾病 病害防治
下载PDF
河蟹溞状幼体培育期使用孔雀石绿杀灭聚缩虫的试验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三龙 《水产养殖》 CAS 1995年第1期17-18,共2页
孔雀石绿对河蟹(氵蚤)状幼体的48小时半数致死浓度Ⅰ期幼体为1.89ppm,V期幼体为7.45ppm。在河蟹工厂化育苗中如果发生聚缩虫感染,可采用孔雀石绿1ppm浓度全池泼洒、10~12小时内排出药液水、技入新水的方法杀灭聚缩虫,不会影响河蟹(氵蚤... 孔雀石绿对河蟹(氵蚤)状幼体的48小时半数致死浓度Ⅰ期幼体为1.89ppm,V期幼体为7.45ppm。在河蟹工厂化育苗中如果发生聚缩虫感染,可采用孔雀石绿1ppm浓度全池泼洒、10~12小时内排出药液水、技入新水的方法杀灭聚缩虫,不会影响河蟹(氵蚤)状幼体的变态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蟹 溞状幼体 孔雀石绿 半致死浓度
下载PDF
脉红螺浮游幼虫聚缩虫病的观察及药物防治试验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大佐 周一兵 +1 位作者 刘晓薇 杨国军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15期320-321,共2页
脉红螺浮游幼虫聚缩虫病的观察及药物防治试验结果表明:7—8月间,海水温度由(24.6±0.1)℃逐渐升高至(28.0±0.2)℃,盐度由(28.6±0.3)‰逐渐降低至(26.2±0.4)‰,浮游幼体发育中后期,聚缩虫数量由(1.0±0.3)簇增加... 脉红螺浮游幼虫聚缩虫病的观察及药物防治试验结果表明:7—8月间,海水温度由(24.6±0.1)℃逐渐升高至(28.0±0.2)℃,盐度由(28.6±0.3)‰逐渐降低至(26.2±0.4)‰,浮游幼体发育中后期,聚缩虫数量由(1.0±0.3)簇增加到(5.0±2.5)簇。浓度10~20 mg/kg的甲醛溶液处理30~60 min可以杀灭聚缩虫,而对幼体无害。红螺浮游幼体对不同浓度的大蒜素、敌百虫敏感性均高于聚缩虫。因此,大蒜素和敌百虫不能作为聚缩虫病的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红螺 浮游幼 观察 药物防治
下载PDF
卤虫卵携带聚缩虫对水产养殖业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徐军 朱敏伟 +1 位作者 张江国 莫善明 《吉林畜牧兽医》 2006年第8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水产养殖业 纤毛 原生动物门 群体生活 缘毛目 钟形 病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