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7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乳酸和聚羟基乙酸共聚物复合膜修复坐骨神经损伤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克利 路来金 张静玲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34期6307-6312,共6页
背景:聚乳酸和聚羟基乙酸复合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稳定的机械强度,无毒副作用,可控的降解速率等特点。目的:观察聚乳酸和聚羟基乙酸共聚物膜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手术显露36只Wistar大鼠坐骨神经,随机分成3组:假手... 背景:聚乳酸和聚羟基乙酸复合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稳定的机械强度,无毒副作用,可控的降解速率等特点。目的:观察聚乳酸和聚羟基乙酸共聚物膜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手术显露36只Wistar大鼠坐骨神经,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游离坐骨神经后不作任何处理,对照组切断坐骨神经后行神经断端直接吻合,实验组于神经吻合断端包裹聚乳酸和聚羟基乙酸共聚物膜。结果与结论:①神经电生理学检测:术后4,6周神经传导速度及波幅比较,对照组<实验组<假手术组(P均<0.05)。②组织学检测:对照组神经与周围组织粘连严重,实验组吻合口光滑平整,聚乳酸和聚羟基乙酸共聚物膜明显降解吸收,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对照组有髓神经数量较假手术组、实验组明显减少,且轴突再生率和再生轴突成熟度较低。③辣根过氧化物酶逆行示踪检测:对照组被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阳性有髓神经纤维数量较假手术组、实验组明显减少。表明聚乳酸和聚羟基乙酸共聚物膜能减轻神经术后粘连,促进神经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和聚羟基乙酸物膜 周围神经 坐骨神经 神经再生 大鼠 生物材料 乳酸 聚羟基乙酸 粘连
下载PDF
利福平/聚乳酸-聚羟基乙酸缓释微球的制备及特性 被引量:18
2
作者 叶向阳 孙湘 +3 位作者 贾会文 汤立新 赵玉果 甄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1期9608-9612,共5页
背景:虽然国内外有很多制备利福平/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 lactic acid-glycolic acid copolymer,PLGA)微球的报道,但这些微球粒径多在10μm左右,不适合与磷酸钙骨水泥复合制备成具有良好降解性的抗结核修复材料。目的:制备大粒... 背景:虽然国内外有很多制备利福平/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 lactic acid-glycolic acid copolymer,PLGA)微球的报道,但这些微球粒径多在10μm左右,不适合与磷酸钙骨水泥复合制备成具有良好降解性的抗结核修复材料。目的:制备大粒径利福平/PLGA缓释微球,观察其理化特性和体外缓释特性。方法:以PLGA为载体,将利福平分散于PLGA的有机溶剂中,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利福平/PLGA缓释微球。光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微球的形态特征,测定微球平均直径和跨距,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载药量和包封率,以溶出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观察其体外释药特性,并拟合药物体外释放曲线建立曲线方程。结果与结论:利福平/PLGA微球电镜观察呈圆球形,分散性好,粘连少,粒径分布集中,平均粒径(80.0±9.4)μm。载药量、包封率分别为(33.18±1.36)%,(54.79±1.13)%。体外缓释试验显示突释期内微球释放度为(14.66±0.18)%,前3d累计释放度(18.09±0.45)%,到42d体外累积释放度达到(92.17±1.23)%。提示利福平/PLGA微球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抗结核药物的载体材料和释放系统;PLGA是良好的药物缓释载体,可以用来制备载药缓释微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聚羟基乙酸 利福平 药物载体 微球 缓释 骨缺损
下载PDF
聚羟基乙酸及其共聚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8
3
作者 陈莉 赵保中 杜锡光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1-15,共5页
本文综述了聚羟基乙酸的合成、性能、共聚改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
关键词 研究进展 聚羟基乙酸 生物降解材料 乙交酯 开环
下载PDF
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涂层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对小型猪冠状动脉内膜增生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罗彤 高润霖 +9 位作者 阮英茆 邱洪 袁卫民 田毅 陈雪生 周燕文 钱鑫 孟亮 褚雁 徐新林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59-462,共4页
目的:评价生物可降解的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涂层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对健康小型猪冠状动脉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26只健康小型猪随机分入316L不锈钢裸金属支架组(316 L组)、L605钴铬合金裸金属支架组(L605组)、PLGA涂层L605支架组... 目的:评价生物可降解的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涂层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对健康小型猪冠状动脉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26只健康小型猪随机分入316L不锈钢裸金属支架组(316 L组)、L605钴铬合金裸金属支架组(L605组)、PLGA涂层L605支架组(PLGA组)和PLGA涂层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组(雷帕霉素组)。各组均包括1周观察终点的猪1只和4周观察终点的猪5只。雷帕霉素组还包括12周观察终点的猪2只。每只猪于左前降支和右冠状动脉各置入同种支架1枚。至观察终点时复查冠状动脉造影并处死取材,通过形态学方法观察内膜增生情况。结果:4周时反映内膜增生的各项指标雷帕霉素组均显著优于其它3组,而其它3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雷帕霉素组与316L组相比支架上内膜厚度少73%(0.11 mm对0.41 mm),支架间内膜厚度少79%(0.06 mm对0.29 mm),新生内膜面积少69%(0.64 mm2对2.09 mm2),面积狭窄百分比少61%(18.53%对47.27%)。316L组有4例、L605组有3例发生支架内狭窄,而雷帕霉素组无支架内狭窄发生。12周时雷帕霉素组内膜增生有所加重,但较4周时相比除了支架间内膜厚度外其他反映内膜增生的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可降解的PLGA涂层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可以显著抑制健康小型猪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4周和12周的内膜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洗脱支架 雷帕霉素 乳酸聚羟基乙酸 生物可降解
下载PDF
人牙周韧带细胞-聚羟基乙酸支架复合体修复牙周组织缺损 被引量:9
5
作者 李敏 王瑶 +3 位作者 于华龙 王双双 李蓓 杨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718-1724,共7页
背景:近年来,组织工程技术作为新型组织再生模式,为牙周缺损修复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目的:观察人牙周韧带细胞-聚羟基乙酸支架复合体修复牙周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采用多次沉淀法将第4代人牙周韧带细胞以1.5×109 L-1的浓度接... 背景:近年来,组织工程技术作为新型组织再生模式,为牙周缺损修复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目的:观察人牙周韧带细胞-聚羟基乙酸支架复合体修复牙周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采用多次沉淀法将第4代人牙周韧带细胞以1.5×109 L-1的浓度接种于聚羟基乙酸支架上,制备细胞-支架复合体。取10只杂种犬,建立牙周组织缺损模型后随机分组,实验组牙周组织缺损处植入细胞-支架复合体,对照组牙周组织缺损处直接直接龈瓣冠向复位缝合。术后4周内,检测两组牙周组织缺损处胶原组织、新生毛细血管、新生牙骨质、新生牙槽骨与新生牙周膜组织;术后8周,进行牙周组织缺损处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与结论:实验组术后1,2,3,4周的胶原含量、新生毛细血管数量、新生牙骨质、新生牙槽骨、新生牙周膜组织均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术后8周,实验组新生牙槽骨的结缔组织面存在较多血管排列,牙槽骨与牙周膜的链接呈锯齿状,可看见薄层牙骨质沉积;对照组仅见新生牙槽骨和牙骨质形成,部分位于切迹以下。结果表明,人牙周韧带细胞-聚羟基乙酸支架复合体可促进牙周组织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组织 牙周疾病 牙周修复体 组织工程 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聚羟基乙酸支架 人牙周韧带细胞 牙周组织缺损 修复效果 新生毛细血管
下载PDF
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网管支架体外预血管化及体内植入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吴仕和 徐迎新 +2 位作者 宋旭华 王金晶 李荣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1-184,共4页
目的研究预血管化对含网管的多孔可降解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l/glycolicacidcopolymer,PLGA)支架血管化的影响。方法将含网管的多孔可降解PLGA支架由小鼠微血管内皮细胞预血管化,分为体外预血管化组(A组)和单纯支架组(B组... 目的研究预血管化对含网管的多孔可降解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l/glycolicacidcopolymer,PLGA)支架血管化的影响。方法将含网管的多孔可降解PLGA支架由小鼠微血管内皮细胞预血管化,分为体外预血管化组(A组)和单纯支架组(B组)。将两组支架植入12只雌性NIH小鼠肠系膜间,分别于术后2、4周取材,行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观察血管化情况,并应用图像分析软件计算支架血管化面积。结果支架体外预血管化后,其网管内可见微血管内皮细胞均匀贴壁。支架植入体内2周,切片血管化面积A组为2260.91±242.35μm2与B组823.64±81.29μm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周时A组为17284.36±72.67μm2与B组17041.14±81.51μm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植入2周支架切片肌动蛋白阳性染色面积A组为565.22±60.58μm2与B组205.91±16.25μm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周时A组为4321.09±19.82μm2与B组4260.28±27.17μm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网管的多孔可降解PLGA支架是一种良好的简易血管化支架模型;预血管化可以明显增强支架植入早期的血管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血管化 乳酸/聚羟基乙酸 支架 血管化
下载PDF
嗅鞘细胞与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材料的细胞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矫树生 李兵仓 +1 位作者 陈建梅 游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70-373,共4页
目的探讨嗅鞘细胞(olfactory ensheathing cells,OECs)与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DL-lactide-co-gly-colide),PLGA]材料的细胞相容性。方法将新鲜分离的OECs细胞悬液接种于PLGA膜上,然后用倒置相差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细胞生长... 目的探讨嗅鞘细胞(olfactory ensheathing cells,OECs)与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DL-lactide-co-gly-colide),PLGA]材料的细胞相容性。方法将新鲜分离的OECs细胞悬液接种于PLGA膜上,然后用倒置相差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细胞生长及细胞与材料的附着情况;MTT、流式细胞术等方法测定OECs的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变化。结果PLGA膜上培养OECs的形态特征、增殖能力、细胞周期及倍体水平等与正常培养的OECs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LGA生物材料与OECs相容性好,适于构建组织工程化人工神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鞘细胞 乳酸-聚羟基乙酸 细胞相容性 人工神经
下载PDF
生物降解材料聚羟基乙酸及其结晶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崔爱军 李战飞 +1 位作者 陈群 何明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7-90,共4页
聚羟基乙酸(以下简称PGA)是一种单元碳数最少的脂肪族聚酯,集优异的气体阻隔性、生物兼容性和可降解性于一身,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型包装材料,也是较重要的医用生物降解材料。采用逐级提高真空度和逐级升温的先进工艺流程,选用高效、环保... 聚羟基乙酸(以下简称PGA)是一种单元碳数最少的脂肪族聚酯,集优异的气体阻隔性、生物兼容性和可降解性于一身,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型包装材料,也是较重要的医用生物降解材料。采用逐级提高真空度和逐级升温的先进工艺流程,选用高效、环保的新型络合钛溶液作为催化剂,直接缩聚法制备高分子量PGA,研究了PGA在DMSO中重结晶前后的性能特点及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降解材料 聚羟基乙酸 直接缩 络合钛
下载PDF
聚羟基乙酸无纺网设计在软骨组织工程中的适用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孙安科 陈文弦 +1 位作者 李东军 崔鹏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01年第7期38-39,共2页
目的观察接种同种异体软骨细胞后,一定设计的三维生物可降解材料聚羟基乙酸(PGA)无纺网在组织工程化软骨形成中的降解性。方法取乳兔肋软骨细胞,接种于PGA支架材料上,经体外培养,体内皮下种植或修复软骨缺损,一定时间取材,观察PG... 目的观察接种同种异体软骨细胞后,一定设计的三维生物可降解材料聚羟基乙酸(PGA)无纺网在组织工程化软骨形成中的降解性。方法取乳兔肋软骨细胞,接种于PGA支架材料上,经体外培养,体内皮下种植或修复软骨缺损,一定时间取材,观察PGA纤维在工程化软骨形成过程中的降解情况。结果软骨细胞-PGA复合物体外培养1周,可见基质产生,未见纤维降解迹象;体内种植或修复软骨缺损4周后,新生软骨内仍有较多PGA纤维;8周时PGA纤维已基本消失;12周软骨细胞成熟,基质分泌丰富,未见任何PGA存留迹象。结论一定设计的PGA无纺网在组织工程化软骨形成过程中适合其生物降解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羟基乙酸 组织工程 生物降解 同种异体 软骨
下载PDF
磷酸钙骨水泥/聚乳酸-聚羟基乙酸生物复合材料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郑治 王剑龙 +2 位作者 肖飞 向其军 刘咏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152-1154,共3页
目的探讨磷酸钙骨水泥(CPC)/聚乳酸-聚羟基乙酸(PLGA)生物复合材料的理化性能,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制备了CPC-PLGA复合材料,测定其抗压强度,通过X射线衍射(XRD)分析固化产物的物相组成、扫描电镜(SEM)观察其微观结构,并与单一... 目的探讨磷酸钙骨水泥(CPC)/聚乳酸-聚羟基乙酸(PLGA)生物复合材料的理化性能,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制备了CPC-PLGA复合材料,测定其抗压强度,通过X射线衍射(XRD)分析固化产物的物相组成、扫描电镜(SEM)观察其微观结构,并与单一的CPC材料进行对照。结果CPC-30vol%PLGA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比单一的CPC材料提高了1倍多;与单一CPC材料相比,复合材料中CPC的固化产物羟基磷灰石晶体的聚集形态发生了改变,颗粒排列更加紧密。结论PLGA的加入可以提高CPC的抗压强度,对CPC的固化反应无不利影响,该复合材料在整形外科、骨外科及牙科领域具有较好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钙骨水泥 乳酸-聚羟基乙酸 复合材料 骨修复
下载PDF
可吸收生物材料聚羟基乙酸与滑膜细胞共同构建组织工程化腱鞘 被引量:8
11
作者 曹德君 徐梁 +2 位作者 刘伟 韦敏 曹谊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0期8030-8033,共4页
目的:目前对于腱鞘的修复主要运用网腱膜、自体静脉和生物膜等腱鞘的替代品,其缺点是无生物学功能,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结构与功能的重建。实验采用可吸收生物材料聚羟基乙酸与滑膜细胞共同构建组织工程化腱鞘,验证其可行性。方法:实验... 目的:目前对于腱鞘的修复主要运用网腱膜、自体静脉和生物膜等腱鞘的替代品,其缺点是无生物学功能,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结构与功能的重建。实验采用可吸收生物材料聚羟基乙酸与滑膜细胞共同构建组织工程化腱鞘,验证其可行性。方法:实验于2005-09/2007-03在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组织工程实验室完成。取Leghorn鸡滑膜腱鞘,体外消化培养获得滑膜细胞并大量扩增后,取第2代滑膜细胞与聚羟基乙酸生物材料复合,形成大小1.5cm×1.0cm,厚1.0mm左右的细胞生物学支架,体外培养6d后,将支架包绕在硅胶管上回植到裸鼠皮下及将支架直接回植于鸡爪原位腱鞘缺损处,以未接种细胞的单纯聚羟基乙酸包绕硅胶管为对照组,体内培养3,6周后取材观察。整个实验过程中对滑膜细胞及两种情况下构建形成的组织工程化腱鞘进行形态学和组织学观察。结果:①所获得的滑膜细胞分为A、B型滑膜细胞,A型滑膜细胞形态呈巨噬细胞样,B型滑膜细胞形态呈成纤维样,且随着滑膜细胞的扩增,A型滑膜细胞比例逐渐减少,到第2代时,基本全部为B型细胞。②在裸鼠皮下构建的组织工程化腱鞘第3周、第6周时有新生组织产生,且具有弹性,失去支撑后仍可保持形状,而单纯聚羟基乙酸对照组在第3周时只有少量新生组织,到第6周时新生组织消失。③在Leghorn鸡原位处构建的组织工程化腱鞘第3周时内壁光滑,与肌腱无粘连,第6周时形成与正常腱鞘相似鞘膜。结论:应用组织工程技术可以构建与正常组织相似的组织工程腱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化腱鞘 滑膜细胞 聚羟基乙酸
下载PDF
人牙周韧带细胞在聚羟基乙酸支架上体外三维培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贻宁 赵艳 +1 位作者 蒋滔 夏海斌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1期5-7,共3页
目的 :应用聚羟基乙酸 (polyglycolicacid ,PGA)作为人牙周韧带细胞 (periodontalligamentcell,PDLC)的三维体外培养支架 ,观察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和生物学性状。方法 :将人牙周韧带细胞与PGA三维支架进行体外复合培养 ,用倒置相差显微镜... 目的 :应用聚羟基乙酸 (polyglycolicacid ,PGA)作为人牙周韧带细胞 (periodontalligamentcell,PDLC)的三维体外培养支架 ,观察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和生物学性状。方法 :将人牙周韧带细胞与PGA三维支架进行体外复合培养 ,用倒置相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形态结构及其与支架的粘附性和组织相容性 ,并用Ⅰ型胶原抗体检测细胞的Ⅰ型胶原分泌情况。结果 :光镜和扫描电镜显示 ,人PDLC在PGA三维支架上粘附良好 ,分泌基质旺盛。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细胞支架复合物中Ⅰ型胶原表达阳性。结论 :人PDLC在PGA三维支架上能够维持其形态学特征及生物学性状。聚羟基乙酸具有良好的粘附性和生物相容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韧带细胞 聚羟基乙酸 支架 体外三维培养 实验研究
下载PDF
氯乙酸溶剂法合成聚羟基乙酸 被引量:10
13
作者 于娟 万涛 李世普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8-40,49,共4页
以氯乙酸为原料,在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三乙胺的作用下,溶剂为丙酮,加热温度为65℃,在冷凝回流的条件下进行反应,生成可降解聚合物聚羟基乙酸(PGA)。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差热分析等方法对合成的聚羟基乙酸进行表征,并在与乙醇酸直接... 以氯乙酸为原料,在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三乙胺的作用下,溶剂为丙酮,加热温度为65℃,在冷凝回流的条件下进行反应,生成可降解聚合物聚羟基乙酸(PGA)。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差热分析等方法对合成的聚羟基乙酸进行表征,并在与乙醇酸直接缩合法和乙交酯开环聚合二步法等合成方法的比较中,得出氯乙酸溶剂法合成聚羟基乙酸的工艺流程短,操作简单,有利于降低合成PGA的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羟基乙酸 乙酸 乙醇酸
下载PDF
β-磷酸三钙/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异烟肼/左氧氟沙星缓释材料的成骨检测 被引量:7
14
作者 崔旭 马远征 +1 位作者 李大伟 薛海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3期381-386,共6页
背景:在聚乳酸-聚羟基乙酸中加入β-磷酸三钙可调控其降解速率和强度。目的:观察β-磷酸三钙/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异烟肼/左氧氟沙星缓释材料修复兔股骨髁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制作兔右股骨髁直径5mm、长10mm的圆柱形骨缺损模型,随机分3组... 背景:在聚乳酸-聚羟基乙酸中加入β-磷酸三钙可调控其降解速率和强度。目的:观察β-磷酸三钙/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异烟肼/左氧氟沙星缓释材料修复兔股骨髁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制作兔右股骨髁直径5mm、长10mm的圆柱形骨缺损模型,随机分3组,其中两组分别于骨缺损处植入β-磷酸三钙/聚乳酸-聚羟基乙酸材料和β-磷酸三钙/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异烟肼/左氧氟沙星缓释材料,空白对照组不植入任何材料。通过影像学、大体标本、组织学检查评价骨缺损修复效果。结果与结论:术后12周时,β-磷酸三钙/聚乳酸-聚羟基乙酸材料组和β-磷酸三钙/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异烟肼/左氧氟沙星缓释材料组骨缺损都得到修复,两组新骨占缺损区面积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骨缺损未修复。表明β-磷酸三钙/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异烟肼/左氧氟沙星缓释材料可以很好修复兔股骨髁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组织工程骨材料 乳酸-聚羟基乙酸 Β-磷酸三钙 骨缺损 骨结核 骨组织工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生物材料图片文章
下载PDF
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三维神经导管修复周围神经缺损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志跃 李际才 赵群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4期6313-6318,共6页
背景:异体神经移植由于存在难以消除的宿主免疫排斥反应,限制了其使用,许多学者试图用其他组织替代来弥补以上不足,但效果均不满意。目前,尚没有研制出公认的效果满意的人工神经,自体神经移植至今仍被认为是最佳选择。目的:观察聚乳酸... 背景:异体神经移植由于存在难以消除的宿主免疫排斥反应,限制了其使用,许多学者试图用其他组织替代来弥补以上不足,但效果均不满意。目前,尚没有研制出公认的效果满意的人工神经,自体神经移植至今仍被认为是最佳选择。目的:观察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85:15)三维神经导管修复大鼠周围神经缺损的可行性,及神经导管内微丝支架的作用和不同数量微丝对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40只成年SD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制作大鼠12mm的左侧坐骨神经缺损模型,用该导管桥接大鼠12mm的坐骨神经缺损。A组:PLGA神经导管组;B组:PLGA神经导管内纵形放入20根PLGA微丝;C组:PLGA神经导管内纵形放入40根PLGA微丝;D组:自体神经移植组。A、B、C组神经导管内均注入层粘蛋白+神经生长因子混合液。造模后动态观察大鼠肌肉萎缩、跛行情况,测量神经导管内再生神经的传导速度、小腿三头肌湿质量恢复率。对再生神经中1/3段行组织学观察及图像分析以评价神经修复的效果。结果与结论:造模后各组再生神经均已通过神经导管长入远端,B、D组再生神经较A、C组粗大;再生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B组和D组明显快于A组和C组(P<0.05);A组、C组肌肉萎缩最明显,而B组、D组肌肉萎缩较轻且肌肉萎缩程度基本相当。病理图像分析神经纤维计数以D组最多,B组次之,而与A组、C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B组与D组的再生神经纤维数量及成熟程度均要明显优于A组和C组。提示新型的PLGA三维神经导管能有效引导SD大鼠坐骨神经长过12mm的神经缺损,是一种较理想的神经导管;神经导管内微丝支架能有效引导神经再生,数量过多反而可能抑制神经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聚羟基乙酸 周围神经损伤 三维神经导管 组织工程 大鼠
下载PDF
不同浓度许旺细胞与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修复损伤周围神经的比较 被引量:6
16
作者 孙焕伟 张铁慧 +2 位作者 由欣岩 任远飞 钟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47期7579-7584,共6页
背景:有研究表明,许旺细胞神经移植复合体具有极强修复自体神经缺损作用,并且许旺细胞在神经再生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目的:比较不同浓度许旺细胞神经移植复合体修复自体神经缺损时周围神经的再生效果。方法:建立坐骨神经缺损模... 背景:有研究表明,许旺细胞神经移植复合体具有极强修复自体神经缺损作用,并且许旺细胞在神经再生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目的:比较不同浓度许旺细胞神经移植复合体修复自体神经缺损时周围神经的再生效果。方法:建立坐骨神经缺损模型大鼠。原代培养大鼠许旺细胞,构建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管-细胞外基质凝胶-许旺细胞神经移植复合体修复坐骨神经缺损模型大鼠。按许旺细胞浓度的不同分为105,106,107,108,109 L-1浓度组,对照组不含许旺细胞。分别于建模后3,6和12周,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测定。建模后12周各组胫骨前肌湿质量测量和组织学观察。结果与结论:建模后3,6和12周,含许旺细胞各浓度的神经移植复合体组各时间点神经传导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108 L-1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优于其他各浓度组(P<0.05)。建模后12周,大鼠胫骨前肌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各浓度许旺细胞神经移植复合体组正常肌纤维数均多于对照组(P<0.05)。其中许旺细胞浓度108,109 L-1浓度组胫骨前肌形态恢复较好,肌纤维细条样、波浪状,同向而行,长短、粗细及疏密大致一致。结果证实,108 L-1许旺细胞神经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移植复合体对缺损坐骨神经再生的促进作用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材料相容性 乳酸-聚羟基乙酸 周围神经 神经再生 坐骨神经 许旺细胞 神经缺损 神经移植物 最佳浓度 人工材料 神经修复
下载PDF
定制型聚羟基乙酸/聚乳酸支架与犬骨髓基质细胞的体外复合培养 被引量:4
17
作者 徐华 韩冬 +4 位作者 董佳生 沈国雄 俞哲元 柴岗 艾松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4期6310-6314,共5页
背景:聚羟基乙酸、聚乳酸均属于脂肪族聚酯,是一种具有一定机械强度和良好成型性能的生物可降解材料,在体内无毒,不聚积,且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目的:应用CAD、CAM、快速成型和激光扫描技术等组成的数字医学系统制作聚羟基乙酸/聚乳酸... 背景:聚羟基乙酸、聚乳酸均属于脂肪族聚酯,是一种具有一定机械强度和良好成型性能的生物可降解材料,在体内无毒,不聚积,且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目的:应用CAD、CAM、快速成型和激光扫描技术等组成的数字医学系统制作聚羟基乙酸/聚乳酸三维仿真的下颌支髁突形态模型,并检测其细胞生物相容性。方法:通过CT扫描获得犬头颅骨影像信息,以CAD和CAM实现下颌骨髁突形态的三维重建影像,快速成型技术获得下颌骨髁突的树脂阳模。阴阳模转换获得相应石膏阴模,聚羟基乙酸/聚乳酸在阴模内成型。抽取犬髂骨骨髓获得骨髓基质细胞,与定制型聚羟基乙酸/聚乳酸支架在体外复合培养,检测支架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结果与结论:定制型聚羟基乙酸/聚乳酸支架和影像原型比较,当测试点误差小于1.0mm时,复合率大于95%。通过CAD、CAM、快速成型技术、预压成型技术和激光扫描技术等组成的数字医学系统可实现颅颌面下颌骨髁突形态结构聚羟基乙酸/聚乳酸生物材料的三维仿真。体外复合培养结果表明,定制型聚羟基乙酸/聚乳酸支架和骨髓基质细胞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快速成型 聚羟基乙酸/乳酸 骨髓基质细胞 生物相容性
下载PDF
改良以聚羟基乙酸为支架同种异体组织工程化塑形软骨的构建 被引量:7
18
作者 孙安科 裴国献 +1 位作者 周国平 陈文弦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996-999,共4页
目的优化组织工程技术构造塑形同种异体软骨组织的方法.方法酶消化法获取乳兔关节和肋软骨细胞并进行体外培养,传代时适当延长胰蛋白酶作用时间.收集第3-4代培养细胞用于实验.将聚羟基乙酸(PGA)塑形后接种软骨种子细胞构建成细胞-PGA复... 目的优化组织工程技术构造塑形同种异体软骨组织的方法.方法酶消化法获取乳兔关节和肋软骨细胞并进行体外培养,传代时适当延长胰蛋白酶作用时间.收集第3-4代培养细胞用于实验.将聚羟基乙酸(PGA)塑形后接种软骨种子细胞构建成细胞-PGA复合物,植入成兔皮下(在材料塑形和复合物种植过程中改良传统方法).于种植后不同时间点取材进行大体和组织学观察,评价软骨形态和再生情况并与改良前方法比较.结果(1)培养细胞传代时适当延长胰酶作用时间所获软骨细胞活性为(92±2)%,传统方法为(93+2)%(P>0.05).(2)种植后4周,标本呈乳白色,有一定撑力;组织学观察见软骨细胞不成熟,基质含量低,周边有炎细胞浸润.8和12周时,标本呈瓷白色,软骨组织基本成熟,炎细胞浸润不明显.16周时,外观与12周一样,软骨细胞生长良好,新形成的软骨组织内未见血管生长,无炎细胞浸润.结论调整培养细胞传代时胰酶作用时间收获的软骨种子细胞在有免疫力动物体内成软骨效应良好,无明显免疫排斥;PGA塑形和复合物皮下种植方法的改良有利于同种异体组织工程化预定形态软骨组织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羟基乙酸 软骨细胞 组织工程学 同种异位转骨组织
下载PDF
力学刺激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林增平 王万明 +3 位作者 陈学明 周忠 吕琦 林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4080-4084,共5页
背景:研究表明离心力等力学刺激对细胞的功能活动及人体组织器官的正常发育具有重要影响,而且力学刺激也影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化。目的:观察施加不同程度离心力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生物学性状的影响。设... 背景:研究表明离心力等力学刺激对细胞的功能活动及人体组织器官的正常发育具有重要影响,而且力学刺激也影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化。目的:观察施加不同程度离心力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生物学性状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组织工程学体外实验,于2008-05/12在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实验科及病理科完成。材料:骨髓来源于因骨不连行自体髂骨移植的患者,由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骨二科提供。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为济南岱罡生物公司产品。方法:自人体髂骨抽取骨髓15mL,密度梯度离心法体外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传至第3代制成2×1010L-1细胞悬液,均匀接种到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上,5d后加入软骨细胞诱导液。设立4组:3个受力组于离心管内培养,分别施加100g,200g,300g离心力,2次/d,30min/次,间隔12h,受力4周;静止组于6孔板内常规培养。主要观察指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的黏附情况,复合物Ⅱ型胶原的表达及蛋白聚糖含量。结果: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黏附性良好,能在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上生长并分泌基质。离心培养4周后,各受力组形成的复合物体积无收缩,且200g受力组体积最大,弹性较好;静止组复合物体积收缩,弹性也较各受力组差。200g受力组苏木精-伊红染色后出现大量的软骨陷窝样结构,偶见同源细胞群,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后可见较多呈黄色的软骨细胞特异性基质Ⅱ型胶原;余3组形成的陷窝样结构及Ⅱ型胶原均较少。与静止组比较,体外培养4周各受力组复合物分泌的蛋白聚糖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与200g受力组比较,100g,300g受力组复合物分泌的蛋白聚糖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100g,300g受力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具有良好的黏附性能。在软骨细胞诱导液存在的前提下,施加适当的力学刺激更有利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转化,200g离心力是较佳的力学刺激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乳酸聚羟基乙酸 支架 软骨细胞 力学刺激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的体外释药规律:具有促进兔静脉皮瓣成活的作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谢红炬 李明 +1 位作者 邓颖 陈碾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1期10039-10044,共6页
背景:与正常生理性皮瓣相比,静脉皮瓣的主要优点在于摆脱了动脉血管分布区域对传统轴型皮瓣的供区与受区的限制,但其成活率不稳定。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bFGF-polylactic-co-glycolicacid,bFGF-PL... 背景:与正常生理性皮瓣相比,静脉皮瓣的主要优点在于摆脱了动脉血管分布区域对传统轴型皮瓣的供区与受区的限制,但其成活率不稳定。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bFGF-polylactic-co-glycolicacid,bFGF-PLGA)缓释微球对兔静脉皮瓣成活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8-05/10在南华大学完成。材料:健康新西兰大白兔24只,随机分为3组:bFGF-PLGA缓释微球组、空微球组、空白对照组,8只/组。方法:应用正交设计试验进一步优化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微球的制备工艺,采用优化处方制备bFGF-PLGA微球。3组兔均制作侧腹壁静脉皮瓣,术前5d,bFGF-PLGA缓释微球组向皮瓣皮内注射28.85g/L优化处方后的bFGF-PLGA微球3mL(含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0μg),空微球组同法注射同等质量空微球+等量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混合溶液,空白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主要观察指标:考察bFGF-PLGA微球外观形态和粒径分布,检测其载药量、包封率、体外释药性质。术后7d检测皮瓣成活率,取兔皮肤标本行CD34+免疫组化染色,检测CD34+的表达及皮瓣内微血管密度。结果:所制微球表面光滑圆整,球体均匀度好,无粘连现象;微球粒径98%分布在12.50~43.49μm,平均粒径26.93μm,径距0.611±6.60;载药量为[(23.11±0.44)×10-3]%,包封率为(86.51±0.83)%;突释期内微球的体外释放度为27.78%,30d后体外累积释放度高达81.56%,微球的体外释药规律符合Higuichi方程(r=0.997)。空微球组、空白对照组的静脉皮瓣成活率及皮瓣内微血管密度基本相似(P=0.597,P=0.336),但均明显低于bFGF-PLGA缓释微球组(P=0.000)。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bFGF-PLGA能够促进皮瓣与周围建立血供关系,改善皮瓣的成活,并表达较为丰富的CD34+。结论:应用W/O/W复乳-干燥法可成功制备表征良好、载药量和包封率高的bFGF-PLGA微球,该微球通过较长时间地持续释放活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可明显促进兔静脉皮瓣的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乳酸-聚羟基乙酸 微球 缓释 静脉皮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