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羟基脂肪酸酯合成酶的改造和代谢途径构建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李浩 黄媛媛 +1 位作者 李曼 宋水山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3期59-63,共5页
聚羟基脂肪酸酯(Polyhydroxyalkanoates,PHA)是许多细菌在非平衡生长条件下在胞内积累的以颗粒状态存在的碳源和能源储藏物质。PHA因其具有生物可降解性、生物相容性等许多良好的材料性质、可以作为化学合成塑料未来的替代品而引起广泛... 聚羟基脂肪酸酯(Polyhydroxyalkanoates,PHA)是许多细菌在非平衡生长条件下在胞内积累的以颗粒状态存在的碳源和能源储藏物质。PHA因其具有生物可降解性、生物相容性等许多良好的材料性质、可以作为化学合成塑料未来的替代品而引起广泛关注。但由短链脂肪酸或单一脂肪酸单体合成的PHA的材料性质具有局限性,需要利用多种单体合成满足实际需求的PHA材料。PHA合成酶的底物特异性和PHA合成代谢途径决定着PHA的单体组成情况,进而影响着PHA的理化特性和材料性能。因此需要对PHA合成酶进行改造,扩展其对底物的特异性。另一方面需要构建新的PHA合成代谢途径,能合成出一些不常见的且性能优良的PHA材料。综述了近些年对PHA合成酶改造的研究及PHA代谢途径构建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脂肪酸 羟基脂肪酸合成酶 代谢途径
下载PDF
假单胞菌中聚羟基脂肪酸酯合成酶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丘远征 张广 +1 位作者 季星来 陈国强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49-553,共5页
大多数二型聚羟基脂肪酸酯(Polyhydroxyalkanoates,PHA)合成酶(PhaC)发现于假单胞菌中,其基因组成形式为两个PhaC基因中间有一个PHA降解酶PhaZ基因.根据已知的假单胞菌PHA合成酶基因区域的特殊结构,设计了采用PCR方法从假单胞菌中克隆PH... 大多数二型聚羟基脂肪酸酯(Polyhydroxyalkanoates,PHA)合成酶(PhaC)发现于假单胞菌中,其基因组成形式为两个PhaC基因中间有一个PHA降解酶PhaZ基因.根据已知的假单胞菌PHA合成酶基因区域的特殊结构,设计了采用PCR方法从假单胞菌中克隆PHA合成酶基因的克隆方案,并成功地对一株硝基还原假单胞菌(Pseudomonasnitroreducens)和一株石竹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caryophylli)中的PHA合成酶基因进行了克隆.将克隆得到的phaC1,phaZ和phaC23个基因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6株已知PHA合成酶基因的假单胞菌的相应序列进行比较,发现这3个蛋白质在假单胞菌中的相似性很高,由phaC1,phaZ和phaC23个基因所组成的基因区域在假单胞菌中非常保守.从对PhaC1,PhaZ和PhaC2的系统进化树分析可以发现,这3个蛋白质与整个PHA合成酶基因区域的系统进化树有着一致的结构.这表明假单胞菌中的PHA合成酶基因区域可能起源于共同的祖先,而其形成可能经历了一次PHA合成酶基因加倍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单胞菌 羟基脂肪酸合成酶基因 克隆
下载PDF
重组大肠杆菌转化甘油合成聚3-羟基丙酸-co-乳酸 被引量:1
3
作者 赵志强 Lacmata Tamekou Stephen +3 位作者 咸漠 刘修涛 冯新军 赵广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6-53,共8页
聚羟基脂肪酸酯作为性质优良的生物塑料,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由于聚羟基脂肪酸合成酶PhaC特异性较强,难以通过生物合成方法获得含乳酸单体聚合物。为了实现乳酸的聚合,PhaC的筛选至关重要。以甘油为底物,通过引入Klebsiella pneumoniae... 聚羟基脂肪酸酯作为性质优良的生物塑料,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由于聚羟基脂肪酸合成酶PhaC特异性较强,难以通过生物合成方法获得含乳酸单体聚合物。为了实现乳酸的聚合,PhaC的筛选至关重要。以甘油为底物,通过引入Klebsiella pneumoniae的甘油脱水酶DhaB123及其激活因子GdrAB以及Salmonella typhimurium LT2的丙醛脱氢酶基因PduP,获得3-羟基丙酰辅酶A;通过引入Megasphaera elsdenii DSM 20460的丙酰辅酶A转移酶PCT,获得乳酰辅酶A;并对3种不同聚羟基脂肪酸合成酶的作用进行考察。在Pseudomonas putida的原始酶PhaC1或者PhaC2的作用下,不能实现乳酸的聚合;而在双位点突变(Ser325Thr和Gln481Lys)的PhaC1(STQK)存在条件下,重组菌可以利用甘油合成聚3-羟基丙酸-co-乳酸。经过对溶氧、有机氮源等发酵条件的优化,聚3-羟基丙酸-co-乳酸的产量可以达到0.22g/L,占细胞干重的3.2%,是含乳酸单体聚合物生物合成研究的一次有益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羟基丙酸-co-乳酸 聚羟基脂肪酸合成酶 丙酰辅酶A转移酶 位点突变 甘油
原文传递
重组肺炎克雷伯氏菌转化甘油为聚3-羟基丙酸
4
作者 窦一涵 李映 +2 位作者 赵鹏 范如婷 田平芳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6-92,共7页
聚3-羟基丙酸[Poly(3-hydroxypropionate),P3HP]是一种生物可降解及生物相容的新型聚羟基脂肪酸酯。目前已鉴定的生物均不能天然合成P3HP。采用PCR克隆鼠伤寒沙门氏菌的丙醛脱氢酶(Pdu P)基因及罗尔斯通氏菌的聚羟基脂肪酸酯合成酶(Pha... 聚3-羟基丙酸[Poly(3-hydroxypropionate),P3HP]是一种生物可降解及生物相容的新型聚羟基脂肪酸酯。目前已鉴定的生物均不能天然合成P3HP。采用PCR克隆鼠伤寒沙门氏菌的丙醛脱氢酶(Pdu P)基因及罗尔斯通氏菌的聚羟基脂肪酸酯合成酶(Pha C)基因,构建共表达载体,转化肺炎克雷伯氏菌后获得两株重组菌。以甘油为唯一碳源进行摇瓶发酵,pdu P和pha C共用tac启动子的工程菌K.p(p ET-tac-pdu P-pha C)产生0.054 g/L的P3HP,而pdu P和pha C各自独用tac启动子的工程菌K.p(p ET-tac-pdu P-tac-pha C)产生0.091 g/L的P3H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氏菌 3-羟基丙酸 甘油 丙醛脱氢酶 羟基脂肪酸合成酶
原文传递
Production of Poly(3-hydroxybutyrate-co-3-hydroxyhexanoate) by Recombinant Pseudomonas stutzeri 1317 from Unrelated Carbon Sources 被引量:1
5
作者 魏晓星 刘峰 +2 位作者 简嘉 王瑞妍 陈国强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9期1057-1061,共5页
Synthetic biology promises to simplify the construction of metabolic pathways by assembling the de- tached modules of the whole pathway. This gives new approaches for the microbial production of industrial products su... Synthetic biology promises to simplify the construction of metabolic pathways by assembling the de- tached modules of the whole pathway. This gives new approaches for the microbial production of industrial products such as polyhydroxyalkanoates (PHA). In this study, to produce poly(3-hydroxybutyrate-co-3-hydroxyhexanoate) (PHBHHx) by Pseudomonas stutzeri 1317 from unrelated carbon sources such as glucose, the phaCl-phaZ-phaC2 operon of P. stutzeri 1317 was knocked out to generate the PHA deficient mutant P. stutzeri 1317LF. Then three modules containing phaCahAReBRe, phaCahBReGep and phaCAhPah were introduced into P. stutzeri 1317LF separately The shake flask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precursor supply and PHA synthase activity were the vital factors for the PHBHHx accumulation of P. stutzeri 1317LF. Furthermore, the PHBHHx accumulation of the recombinants from different carbon resources were performed. The highest PHBHHx content was 23.7% (by mass) with 58.6% (by mole) 3HB fraction. These results provide basis for further improving the PHBHHx accumulation of P. stutzeri from unrelated carbon sour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eudomonas stutzeri 1317 PHBHHX unrelated carbon source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