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外线辐照聚苯乙烯微孔板用于酶免疫测定的研究与表征 被引量:8
1
作者 虞伟 孙永康 +3 位作者 廖建辉 张海黔 顾宁 武建国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79-482,共4页
以重组人钙调素 (rhCaM )、亲环素 (rhCyP)、心磷脂和双链DNA (dsDNA)为包被抗原 ,建立了检测针对上述 4种抗原自身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 ,并对聚苯乙烯微孔板 (PS)紫外线 (UV)辐照前后进行了对比研究 .结果发现 :PS板经UV 辐照后 ,可显... 以重组人钙调素 (rhCaM )、亲环素 (rhCyP)、心磷脂和双链DNA (dsDNA)为包被抗原 ,建立了检测针对上述 4种抗原自身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 ,并对聚苯乙烯微孔板 (PS)紫外线 (UV)辐照前后进行了对比研究 .结果发现 :PS板经UV 辐照后 ,可显著改善酶免疫分析的测定效果 ,自身抗体的测定敏感度和重复性均有显著提高 .原子力学显微镜 (AFM)表征结果则提供了改善酶免疫分析的直接证据 ,抗原分子均匀平铺于UV 辐照的PS基底表面 ,而未经辐照的PS板则抗原分子的吸附率低 ,且分布不均并有成团聚集现象 .X射线光电子能谱 (XPS)分析表明 ,PS板经UV 辐照后 ,基底表面发生了氧化并引入了含氧的活性基团 ,O/C元素比较辐照前提高了 6 9倍 ,改善了对抗原生物分子的亲水和化学反应性能 ,此亦即U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辐照 聚苯乙烯微孔板 酶免疫测定 分子组装
下载PDF
聚苯乙烯微孔板的表面修饰对酶免疫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虞伟 林颖 武建国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69-272,共4页
目的对聚苯乙烯板(PS)进行适当的修饰处理,以改善酶免疫分析的测定效果。方法以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为固相分子,用以观察酶与特异性底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用重组人增强肝脏再生因子(rhALR)、双链DNA(dsDNA)、心磷脂为包被抗原,以未氧化型... 目的对聚苯乙烯板(PS)进行适当的修饰处理,以改善酶免疫分析的测定效果。方法以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为固相分子,用以观察酶与特异性底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用重组人增强肝脏再生因子(rhALR)、双链DNA(dsDNA)、心磷脂为包被抗原,以未氧化型与氧化型抗ALR为包被抗体,分别固定于不同修饰的PS板表面进行酶免疫分析,并与未经修饰处理的PS板作对比研究。结果生物分子的固定效果除与固相表面特征不同有关外,还与其本身的性质、所处的物理状态(包括分子的种类、结构、分子量大小和表面电荷等)密切相关。其中APTES与PLL修饰表面可显著改善rhALR、dsDNA、心磷脂抗原及氧化型抗体分子的固相化效果,提高酶免疫分析的吸光度值和测定敏感度。UV辐照PS板用于抗ALR和抗dsDNA抗体,醛基化表面(GA修饰)用于抗心磷脂抗体的测定亦可获得较高的特异信号显示与低背景噪音。AFM表征结果显示:疏水物理吸附的生物分子分布是随机和不规则的,且为聚集成团分布;而电荷引力与共价结合模式固定的生物分子空间取向与分布较为均一,可提高固定生物分子的数量和功能化保留程度。结论PS板经修饰处理后可改善对免疫分子的吸附能力,基于共价键和电荷引力结合模式可获得较为满意的酶免疫测试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微孔板 免疫结果 表面修饰 抗DSDNA抗体 酶免疫分析 辣根过氧化物酶 生物分子 抗心磷脂抗体 结合模式 聚苯乙烯 rhALR 氧化型 相互作用 再生因子 包被抗原 对比研究 表面特征 固定效果 物理状态 表面电荷 抗体分子
下载PDF
用于免疫分析的聚苯乙烯微孔板功能化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苏赛飞 董相廷 +1 位作者 潘利华 吴占伟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08年第1期16-19,共4页
为满足固相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研究需要,将聚苯乙烯微孔板内表面固相功能化,研制一种在聚苯乙烯微孔板内表面形成耐受强酸、强碱、有机溶剂的尼龙6膜层,并在膜层表面烷基化得到活性基团与己二酸二酰肼进行"手臂"连接,用双... 为满足固相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研究需要,将聚苯乙烯微孔板内表面固相功能化,研制一种在聚苯乙烯微孔板内表面形成耐受强酸、强碱、有机溶剂的尼龙6膜层,并在膜层表面烷基化得到活性基团与己二酸二酰肼进行"手臂"连接,用双功能团戊二醛活化。检测结果表明,经修饰的聚苯乙烯微孔板化学连接蛋白质结合率比物理吸附高出5~10倍,在-4℃环境中存放6个月活性降低小于15%。灵敏度和稳定性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微孔板 尼龙6 固相功能化 烷基化
下载PDF
光响应PS-g-AAAB微孔板的^(60)Co辐照法制备及性能
4
作者 王美 王华山 +2 位作者 刘婷婷 尹晋津 周晓明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8-72,77,共6页
采用丙烯酰氯和对氨基偶氮苯作为原料,合成了可接枝的丙烯酰胺偶氮苯(AAAB)单体,再通过^(60)Co辐照将其接枝到聚苯乙烯(PS)微孔板的内表面上,制备得到光响应型PS-g-AAAB微孔板。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采用丙烯酰氯和对氨基偶氮苯作为原料,合成了可接枝的丙烯酰胺偶氮苯(AAAB)单体,再通过^(60)Co辐照将其接枝到聚苯乙烯(PS)微孔板的内表面上,制备得到光响应型PS-g-AAAB微孔板。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酶联免疫检测仪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对PS-g-AAAB微孔板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AAAB成功接枝到PS微孔板表面;在UV365照射下,PS-g-AAAB微孔板的接触角均有减小,这是由于,AAAB基团产生了明显的光致异构化效应,当AAAB浓度小于0.8%时,PS-g-AAAB的表面接触角的下降幅度随AAAB浓度增大而增大,即光响应效果增强;当AAAB浓度为0.8%时,接触角的下降幅度最大,对蛋白的脱附效果达到最佳,即光响应效果最佳;当AAAB浓度大于0.8%时,接触角的降幅减小,即光响应效果减弱;经UV365照射后的PS-g-AAAB微孔板在自然光下的回复时间约为1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Co辐照 接枝 聚苯乙烯微孔板 丙烯酰胺偶氮苯 光响应
下载PDF
壳聚糖基蛋白质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识别性能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童跃进 关怀民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3-76,80,共5页
通过对壳聚糖化学改性,引入羧甲基和丙烯酸酯功能基,合成水溶性、可聚合和可交联的壳聚糖衍生物.FTIR分析结果表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通过环氧基团开环反应与羧甲基壳聚糖(CM-CS)的羟基形成醚键键联,生成的壳聚糖衍生物(CMCS-G... 通过对壳聚糖化学改性,引入羧甲基和丙烯酸酯功能基,合成水溶性、可聚合和可交联的壳聚糖衍生物.FTIR分析结果表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通过环氧基团开环反应与羧甲基壳聚糖(CM-CS)的羟基形成醚键键联,生成的壳聚糖衍生物(CMCS-GMA)可在过硫酸铵作用下发生聚合反应.采用表面接枝的方法在聚苯乙烯微孔板上形成CMCS-GMA的聚合物薄层,并用于在水相中印迹血红蛋白分子.蛋白质实验的结果表明,印迹聚合物结合血红蛋白的能力明显高于非印迹聚合物.进一步考察该印迹聚合物对血红蛋白的结构相似物(溶菌酶)的结合特性,显示了较高的识别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衍生物 聚苯乙烯微孔板 分子印迹聚合物 蛋白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