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亚微米聚苯乙烯微粒粒度标准物质研制
1
作者 赵晓宁 罗月 +3 位作者 张国城 吴丹 霍胜伟 沈上圯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21年第4期1-6,共6页
介绍亚微米聚苯乙烯微粒粒度标准物质的研制过程。以苯乙烯为原料,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和分散聚合一步合成法制备粒径分别为0.3、0.4、0.5、0.6、0.7、0.8、0.9、1 μm的8种规格聚苯乙烯微粒粒度标准物质,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测定颗粒的粒径... 介绍亚微米聚苯乙烯微粒粒度标准物质的研制过程。以苯乙烯为原料,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和分散聚合一步合成法制备粒径分别为0.3、0.4、0.5、0.6、0.7、0.8、0.9、1 μm的8种规格聚苯乙烯微粒粒度标准物质,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测定颗粒的粒径,对标准物质的均匀性和稳定性进行检验,并对定值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研制的聚苯乙烯微粒粒度标准物质具有良好的均匀性与稳定性,有效期为12个月,定值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004 2~0.010 0 μm(k=2)。该系列标准物质已被批准为国家二级标准物质,编号为GBW(E) 120170~GBW(E) 120177,可作为微生物模拟粒子,为后期开展模拟微生物气溶胶传播的相关因素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模拟粒子 聚苯乙烯微粒 扫描电镜 标准物质
下载PDF
聚苯乙烯微粒光子晶体的反常透过特性 被引量:9
2
作者 陈红艺 郭红莲 +3 位作者 倪培根 张琦 程丙英 张道中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2155-2158,共4页
在实验上发现了 3μm聚苯乙烯 (PS)小球光子晶体在 35 0nm至 90 0nm波长上的透过率的周期扰动 .根据透过率曲线的周期扰动的峰谷值判断 ,这种周期性透过率特性是基于PS小球的whispering gallery mode(WGM)共振 ,而不是源于米氏散射或布... 在实验上发现了 3μm聚苯乙烯 (PS)小球光子晶体在 35 0nm至 90 0nm波长上的透过率的周期扰动 .根据透过率曲线的周期扰动的峰谷值判断 ,这种周期性透过率特性是基于PS小球的whispering gallery mode(WGM)共振 ,而不是源于米氏散射或布拉格衍射 .实验表明 ,周期性排列小球在非带隙区域对光的传输同样有一定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晶体 透过率 whispering-gallery-mode共振 反常透过特性 聚苯乙烯微粒
原文传递
天然胶乳包覆聚苯乙烯刚性微粒对聚丙烯结晶的影响
3
作者 徐亮成 谢新萍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3-56,共4页
采用DSC、XRD分析方法研究了聚苯乙烯刚性微粒(XPS)和天然胶乳包覆聚苯乙烯刚性微粒(N-XPS)对聚丙烯(PP)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XPS和N-XPS均可加快PP在高温区的成核速率,导致PP在较高的温度下提前结晶;它的存在也阻碍了PP球晶的生... 采用DSC、XRD分析方法研究了聚苯乙烯刚性微粒(XPS)和天然胶乳包覆聚苯乙烯刚性微粒(N-XPS)对聚丙烯(PP)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XPS和N-XPS均可加快PP在高温区的成核速率,导致PP在较高的温度下提前结晶;它的存在也阻碍了PP球晶的生长速率,使总结晶度降低,相比较而言,其中N-XPS有更好的效果。XRD分析表明:在PP中添加2%的XPS或N-XPS,均可诱导PP形成β结晶,增加用量,β-PP结晶峰消失;PP/N-XPS试样中2θ=14.02°的α晶(110)峰明显比纯PP的要小这一事实,佐证了N-XPS阻碍了PP(α-110)晶面的生长,使其结晶度降低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天然胶乳 聚苯乙烯刚性微粒 结晶
下载PDF
聚苯乙烯纳米探针与丁二酮肟反应耦合共振瑞利散射-能量转移光谱法测定痕量尿素
4
作者 姚东梅 卢珊珊 +2 位作者 温桂清 梁爱惠 蒋治良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590-3593,共4页
尿素是氨基酸代谢的最终产物,其作为氮肥在农业中用途广泛。但当尿素的浓度在人体中积累到一定值时,它将对人体的器官将产生一定的损害。因此,建立一种简便、灵敏的尿素检测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共振瑞利散射(RRS)是一种操作简便,灵敏... 尿素是氨基酸代谢的最终产物,其作为氮肥在农业中用途广泛。但当尿素的浓度在人体中积累到一定值时,它将对人体的器官将产生一定的损害。因此,建立一种简便、灵敏的尿素检测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共振瑞利散射(RRS)是一种操作简便,灵敏度好及耗能低的分子光谱技术,其在化学及生命科学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共振瑞利散射技术应用于尿素的定量分析亦有报道,但还是存在操作复杂和灵敏度低等问题。该工作开发了一种简单、快速及灵敏的共振瑞利散射-能量转移(RRS-ET)新方法应用于人体尿液中痕量尿素(UR)的检测。在盐酸及稳定剂氨基硫脲(TSC)存在条件下,丁二酮肟(DMG)与UR反应生成稳定的红色二嗪衍生物4,5-二甲基-2-咪唑酮(DIK), DIK作为能量受体能与能量供体聚苯乙烯纳米探针(PS)发生RRS-ET现象,使得体系的RRS信号发生变化。在一定范围内,随着UR浓度的增大,体系在500 nm处的RRS强度呈线性降低。为了达到最佳检测效果,对影响体系信号的因素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当选择HCl溶液浓度为0.75 mol·L^-1, TSC溶液浓度为0.22 mmol·L^-1, DMG溶液浓度为19.35 mmol·L^-1, PS的浓度为17.5μg·mL^-1,水浴温度为80℃,水浴反应时间为20 min时,体系获得最佳检测效果。在最佳条件下,聚苯乙烯纳米微粒体系的共振瑞利散射信号降低值与UR浓度在2.0~3200 ng·m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0 ng·mL^-1。同时,考察了共存物质对2 000 ng·mL^-1 UR测定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 100μg·mL^-1的Na+, Zn^2+, 20μg·mL^-1的Mn^2+, Cr^3+, 10μg·mL^-1的SO(2-)4, NO-3, Co^2+, Fe^3+, 2μg·mL^-1 Cr(6+), Ca^2+不干扰UR的测定,说明该方法有较好的选择性。最后,将该RRS-ET方法应用于尿液中UR的测定,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4.19%~96.9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4.20%~6.35%之间,检测结果令人满意。据此,建立了一个共振瑞利散射-能量转移分析尿素的新方法,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纳米微粒 尿素 丁二酮肟 共振瑞利散射 能量转移
下载PDF
模板法制备明胶多孔微球 被引量:5
5
作者 黄俐研 张艳 +1 位作者 刘正平 牛静芳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7-179,共3页
以单分散聚苯乙烯(PS)微粒为致孔剂,采用模板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明胶多孔微球,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通过调节PS微粒的用量和粒径大小可以控制微球和孔径的大小,且微球表面有均匀的孔结构.
关键词 模板法 制备 聚苯乙烯微粒 明胶 多孔微球
下载PDF
微塑料在日本虎斑猛水蚤(Tigriopus japonicus)体内的摄入、排出及对其摄食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刘全斌 张明兴 +5 位作者 丁光辉 李西山 张典 张微微 王莹 王菊英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84-191,共8页
微塑料的生态毒理学效应,是近年来国际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然而,由于生物体内的微塑料定量分析存在难度,导致其毒动力学过程和生物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受限。本研究以10μm荧光标记的聚苯乙烯(PS)为测试对象,考察了日本虎斑猛水... 微塑料的生态毒理学效应,是近年来国际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然而,由于生物体内的微塑料定量分析存在难度,导致其毒动力学过程和生物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受限。本研究以10μm荧光标记的聚苯乙烯(PS)为测试对象,考察了日本虎斑猛水蚤(Tigriopus japonicus)对PS微粒的摄入及排出动力学,以及PS微粒对其摄食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日本虎斑猛水蚤暴露于表观浓度为1×10^3个·mL^-1的PS微粒溶液,其体内检出的PS微粒的量随着暴露时间增加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暴露24 h后达到最大值,为(7.00±2.44)个·只^-1(n=3),48 h后降至(3.20±1.93)个·只^-1(n=3)。将暴露于表观浓度为1×10^3个·mL^-1的PS微粒溶液中48 h后的日本虎斑猛水蚤转移至清洁海水中后,体内检出的PS微粒的量呈现下降趋势,24 h后可排出体内96.33%±1.18%(n=3)的PS微粒,48 h后生物体内无PS微粒检出。日本虎斑猛水蚤暴露于表观浓度为1×10^3个·mL^-1的PS微粒溶液中24 h和48 h后,其对微藻的摄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结果为科学评估微塑料的生态风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微粒 日本虎斑猛水蚤 摄入行为 排出行为 微藻摄食率
下载PDF
The Surface Imprinted Polystyrene Beads Prepared via Emulsion Templates
7
作者 GuoXiangCHENG GuangLingPEI LingGangZENG LiYongZHANG ChaoLIU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42-245,共4页
In this paper, the surface imprinted cross-linked polystyrene beads were prepared via suspension polymerization with styrene (St), divinylbezene (DVB), polyvinyl alcohol (PVA1788), the mixture of Span 85 and xylene or... In this paper, the surface imprinted cross-linked polystyrene beads were prepared via suspension polymerization with styrene (St), divinylbezene (DVB), polyvinyl alcohol (PVA1788), the mixture of Span 85 and xylene or the mixture of Span 85 and paraffin as monomer, cross-linking agent, dispersion stabilizer and templates,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re are dense cavities on the surface of beads, and the diameter and density of cavity are related with the composition and amount of emulsion template. The forming mechanism of cavity from thermodynamics and dynamics was propo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ulsion template surface imprinted polystyrene beads suspension polymerization.
下载PDF
2种型号微流成像分析仪测定微粒标准品及单抗样品的结果对比 被引量:5
8
作者 郭莎 武刚 +3 位作者 崔永霏 赵国凤 刘忞博 王兰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55-665,共11页
目的:采用5种不同粒径的聚苯乙烯微粒标准品以及6种单克隆抗体(单抗)样品作为模型体系,对比2种微流成像仪(MFI 5100仪和MFI 5200仪)在粒径测量、计数结果和图像质量上的差异。方法:采用配备自动进样器的MFI 5100仪和MFI 5200仪对5、10... 目的:采用5种不同粒径的聚苯乙烯微粒标准品以及6种单克隆抗体(单抗)样品作为模型体系,对比2种微流成像仪(MFI 5100仪和MFI 5200仪)在粒径测量、计数结果和图像质量上的差异。方法:采用配备自动进样器的MFI 5100仪和MFI 5200仪对5、10、15、25和50μm 5种聚苯乙烯微粒标准品进行分析,将所得数据与光阻法分析结果以及标示值进行比较;采用配备自动进样器的MFI 5100仪和MFI 5200仪对6种单抗样品进行分析,将所得数据与光阻法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对于聚苯乙烯微粒标准品,MFI 5100仪和MFI 5200仪均具有较好的粒径测量和计数分析精密度,其粒径分析结果与标示值吻合,而计数分析结果则较标示值及光阻法测定值偏低。MFI 5200仪的图像更为清晰,但MFI 5200仪对微粒标准品的计数值略低于MFI 5100仪,这可能是2种仪器的结构参数或软件参数差异导致的。单抗样品的计数结果更为复杂,MFI 5100仪和MFI 5200仪2种仪器在不同粒径区间检测不同产品的计数结果不尽相同。光阻法对单抗的计数结果较微流成像法偏低。结论:MFI系列微流成像仪对特定粒子具有较好的测量重复性和粒径测定精度,但仪器之间存在计数差异,实际应用时如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不溶性微粒检查法的补充,应考虑仪器之间的差异并基于样品特性及测试目的对仪器方法设定合理的标准并对数据进行恰当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成像法 光阻法 聚苯乙烯微粒标准品 单克隆抗体 稳定性研究 微粒 粒径测定 计数
原文传递
DC dielectrophoresis separation of marine algae and particles in a microfluidic chip 被引量:3
9
作者 SONG YongXin1, YANG JianDong1, SHI XiaoFei4, JIANG Hai3, WU YanBin1, PENG Ran1, WANG Qi5, GONG Ning2, PAN XinXiang1, SUN YeQing2 & LI DongQing1,31Department of Marine Engineering,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 Dalian 116026, China 2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ystems Biology,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 Dalian 116026, China 3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and Mechatronics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Waterloo, Waterloo, ON, N2L 3G1, Canada 4College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 Dalian 116026, China 5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Medicine, the Second Hospital Affiliated to Dalian Medical University, Dalian 116026, China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2012年第4期524-530,共7页
This paper reports a microfluidic method of continuous separation of marine algae and particles by DC dielectrophoresis. The locally non-uniform electric field is generated by an insulating PDMS triangle hurdle fabric... This paper reports a microfluidic method of continuous separation of marine algae and particles by DC dielectrophoresis. The locally non-uniform electric field is generated by an insulating PDMS triangle hurdle fabricated within a PDMS microchannel. Both the particles and algae are subject to negative DEP forces at the hurdle where the gradient of local electric-field strength is the strongest. The DEP force acting on the particle or the algae depends on particles' or algae's volume, shape and dielectric properties. Thus the moving particles and algae will be repelled to different streamlines when passing the hurdle. In this way, combined with the electroosmotic flow, continuous separation of algae of two different sizes, and continuous separation of polystyrene particles and algae with similar volume but different shape were achieved. This first demonstration of DC DEP separation of polystyrene particles and algae with similar sizes illustrates the great influence of dielectric properties on particle separation and potentials for sample pre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 dielectrophoresis marine algae particle microfluidic chip permittivity differenc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