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型掺杂聚苯胺复合物电极的制备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克亭 周东辉 +2 位作者 施丹昭 黄忠东 薛振东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649-651,共3页
采用恒电位法,以不锈钢为基底,在含有苯胺、苯乙烯磺酸钠和高氯酸的水溶液中制备聚苯胺复合物电极.分析各种因素的影响,确定了电极制备的最佳条件;考察了电极的循环伏安特性;并通过电化学方法和电子探针微区分析法。
关键词 聚苯胺复合物 N型 电极 制备 掺杂
下载PDF
碳点/聚苯胺复合物的模板法制备与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兰海蝶 阿孜古丽·木尔赛力木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7-103,120,共8页
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ATRP)合成了一种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聚丙烯酸(PS-b-PAA),通过核磁共振氢谱( 1 H NMR)、凝胶渗透色谱(GPC)表征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结构。以嵌段共聚物PS-b-PAA为模板制备了具有均匀形貌的聚苯胺(PANI... 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ATRP)合成了一种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聚丙烯酸(PS-b-PAA),通过核磁共振氢谱( 1 H NMR)、凝胶渗透色谱(GPC)表征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结构。以嵌段共聚物PS-b-PAA为模板制备了具有均匀形貌的聚苯胺(PANI)和碳点/聚苯胺(CDs/PANI)复合颗粒。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表征聚合物结构。透射电镜(TEM)、马尔文粒度分析仪确定导电聚合物颗粒的形貌及尺寸分布。结果表明,制得了平均直径为264 nm的PANI纳米棒和平均粒径为350 nm的类五边形不规则CDs/PANI颗粒。通过循环伏安、计时电位、交流阻抗等电化学手段表征了材料的电容性能。认为材料具有较理想的赝电容行为和充放电能力,当电流密度为1 A/g时PANI和CDs/PANI的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达到626 F/g、1 320 F/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板法 碳点/聚苯胺复合物 电容特性
下载PDF
聚苯胺/碳复合物的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韩家军 耿林 +1 位作者 程瑾宁 朱超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3-87,共5页
采用化学法合成了聚苯胺/活性炭(PANi/C)和聚苯胺/石墨(PANi/G)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其电化学性能.在合成过程中,加入石墨或活性炭均可提高PANi的产率,尤其加入活性炭.所获得的PANi/C、PANi/G复合物的电导率高于聚苯胺与活性炭(PANi+C)、... 采用化学法合成了聚苯胺/活性炭(PANi/C)和聚苯胺/石墨(PANi/G)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其电化学性能.在合成过程中,加入石墨或活性炭均可提高PANi的产率,尤其加入活性炭.所获得的PANi/C、PANi/G复合物的电导率高于聚苯胺与活性炭(PANi+C)、聚苯胺与石墨(PANi+G)混合物及PANi的电导率,其中加入石墨的PANi/G复合物电导率明显增大.以PANi、PANi/G和PANi/C作为Zn-PANi二次电池阴极材料,其放电比容量分别为74.1 mAhg-1、101.3 mAhg-1和118.7mAhg-1,电池库伦效率达90-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聚苯胺复合物 Zn-PANi二次电池
下载PDF
固定漆酶聚苯胺-CoC2O4纳米复合物修饰电极的直接电化学 被引量:3
4
作者 杨阳 霍文珊 +2 位作者 周政 张琪 曾涵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117-2128,共12页
采用循环伏安法、微分脉冲伏安法、交流阻抗谱以及计时电流法等电化学方法,结合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原子力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以及原子吸收光谱等辅助手段,表征了固定漆酶的聚苯胺-草酸钴纳米复合物的化学组成、结构和... 采用循环伏安法、微分脉冲伏安法、交流阻抗谱以及计时电流法等电化学方法,结合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原子力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以及原子吸收光谱等辅助手段,表征了固定漆酶的聚苯胺-草酸钴纳米复合物的化学组成、结构和形貌,测试了纳米复合物固酶前后的导电性能的变化,研究了纳米复合物修饰电极上固定漆酶的直接电化学行为,评估了该电极的催化氧还原效能以及作为电化学传感器检测氧分子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电极在不含电子介体的溶液中以酶活性中心T2作为首要电子受体,将得到电子传递给化学吸附的氧气使其被电还原,其表观电子迁移速率为0.017 s^(-1),且具有良好的催化氧还原性能(氧还原起始电位:460 m V vs NHE,转化氧分子为水的表观速率常数为2.6×10-4 s^(-1)),酶电催化氧还原为水分子步骤为反应的速控步。该电极作为电化学传感器对氧具有极低检测限(0.20μmol·L^(-1)),宽线性响应范围(0.4~7.5μmol·L^(-1))以及对底物高亲和力(KM=122.4μmol·L^(-1))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草酸钴纳米复合物 漆酶 直接电化学 催化氧还原反应 电化学传感器
下载PDF
聚苯胺-木质素磺酸复合物的合成及其染料吸附性能——介绍一个综合性研究型实验 被引量:6
5
作者 吕秋丰 谢琼琳 曹静 《大学化学》 CAS 2017年第3期49-54,共6页
以苯胺为单体,木质素磺酸为分散剂,采用化学氧化聚合法合成成本低廉、吸附性能优异的聚苯胺-木质素磺酸(PAL)复合物。要求学生掌握复合物的合成操作步骤、复合物的表征及其染料吸附性能测试的方法。通过对比实验结果,为研究型实验教学... 以苯胺为单体,木质素磺酸为分散剂,采用化学氧化聚合法合成成本低廉、吸附性能优异的聚苯胺-木质素磺酸(PAL)复合物。要求学生掌握复合物的合成操作步骤、复合物的表征及其染料吸附性能测试的方法。通过对比实验结果,为研究型实验教学提供思路。该实验利于加深学生对高分子学科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培养他们的综合实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研究型实验 聚苯胺-木质素磺酸复合物 化学氧化聚合 吸附
下载PDF
导电聚苯胺/γ-Fe_2O_3纳米复合物的红外与微波吸收性能 被引量:8
6
作者 汪忠柱 孙涛 李民权 《磁性材料及器件》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4-17,31,共5页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γ-Fe2O3纳米粉料,然后通过原位聚合方法制备了质子酸掺杂的聚苯胺(PANI)/γ-Fe2O3纳米复合材料。对其形貌、微结构以及电导率分别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镜(TEM)和四探针法进行了表征,用矢量网络分析仪和傅立...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γ-Fe2O3纳米粉料,然后通过原位聚合方法制备了质子酸掺杂的聚苯胺(PANI)/γ-Fe2O3纳米复合材料。对其形貌、微结构以及电导率分别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镜(TEM)和四探针法进行了表征,用矢量网络分析仪和傅立叶红外谱仪(FTIR)测试分析了样品的微波、红外吸收特性。发现PANI/5wt%γ-Fe2O3复合材料在7~18GHz频率范围内最大反射式吸波衰减为-25dB,吸波衰减小于-8dB的有效带宽为4.6GHz,比未复合的导电聚苯胺和纳米γ-Fe2O3材料具有更优越的微波吸收性能,但随着γ-Fe2O3的含量分别增加到10%和20%时,复合物的带宽变窄,微波吸收性能下降;另外,PANI/5wt%γ-Fe2O3复合物与纳米γ-Fe2O3材料以及导电聚苯胺相比,红外吸收特性得到了显著增强,在3276cm-1波数附近的透过率仅为17%、1700cm-1~1100cm-1范围内透过率均小于40%。同时对PANI/γ-Fe2O3纳米复合材料的微波和红外吸收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聚苯胺(PANI)/γ-Fe2O3纳米复合物 微波吸收 红外吸收 电导率
下载PDF
聚苯胺-聚丙烯酸复合物凝胶态的刺激响应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陶勇 赵炯心 吴承训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4-26,共3页
研究了聚苯胺-聚丙烯酸(PANIPAAC)复合物在凝胶状态下的pH敏感性和电场敏感性,对复合物中的分子间作用力随pH值、温度和电场的变化作了初步探讨。认为凝胶的pH和电场敏感性都与酸碱度变化引起凝胶网络上荷电密度变化有关,本质上是相同... 研究了聚苯胺-聚丙烯酸(PANIPAAC)复合物在凝胶状态下的pH敏感性和电场敏感性,对复合物中的分子间作用力随pH值、温度和电场的变化作了初步探讨。认为凝胶的pH和电场敏感性都与酸碱度变化引起凝胶网络上荷电密度变化有关,本质上是相同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聚丙烯酸复合物 凝胶态 刺激响应性 PH敏感性 电场敏感性
下载PDF
界面聚合法制备纳米C_(60)/聚苯胺复合材料及其电学性能研究
8
作者 王奇观 周伟 +4 位作者 王晓敏 王瑛 张文治 王素敏 鲁志远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49-151,共3页
依靠界面聚合法制备了C60/聚苯胺纳米复合物。透射电子显微镜表明C60/聚苯胺呈纳米纤维状;通过UV-vis光谱证实了C60和聚苯胺之间存在着π-π相互作用;四探针法测试表明C60/聚苯胺纳米复合物具有半导体电导特征,最高电导率可达3.5×1... 依靠界面聚合法制备了C60/聚苯胺纳米复合物。透射电子显微镜表明C60/聚苯胺呈纳米纤维状;通过UV-vis光谱证实了C60和聚苯胺之间存在着π-π相互作用;四探针法测试表明C60/聚苯胺纳米复合物具有半导体电导特征,最高电导率可达3.5×10-4S/cm;热重分析表明,C60/聚苯胺复合物具有比纯聚苯胺高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聚合 C60/聚苯胺复合物 电学性能
下载PDF
三氧化二铁对聚苯胺复合材料性能影响的研究
9
作者 宋襄翎 张欣 李红 《辽宁化工》 CAS 2015年第4期369-371,共3页
采用化学溶液聚合法,制得掺杂态导电聚苯胺,并把不同掺杂量的三氧化二铁与聚苯胺复合。测试了复合物的电导率,热稳定性和红外光谱。通过对比不同掺杂量的复合物的导电性和热稳定性,分析引起其变化的原因。
关键词 掺杂态聚苯胺 聚苯胺复合物 导电性 热稳定性
下载PDF
四氧化三铁对聚苯胺复合材料性能影响的研究
10
作者 张欣 宋襄翎 李红 《辽宁化工》 CAS 2015年第7期803-805,共3页
采用化学溶液聚合法,制得掺杂态导电聚苯胺,并把不同掺杂量的四氧化三铁与聚苯胺复合。测试了复合物的电导率,热稳定性和红外光谱。通过对比不同掺杂量的复合物的导电性和热稳定性,分析引起其变化的原因。
关键词 掺杂态聚苯胺 聚苯胺复合物 导电性 热稳定性
下载PDF
基于聚苯胺-碳纳米管复合物的铅炭电池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毅 魏迪 +4 位作者 朱明海 于尊奎 周寿斌 顾立贞 居春山 《蓄电池》 2016年第3期106-111,150,共7页
本文中,采用化学聚合物制备聚苯胺–碳纳米管复合物,并将其作为负极添加剂,得到了具有优异高倍率部分荷电态循环寿命和充电接受能力的铅炭电池。考察了聚苯胺–碳纳米管复合物添加剂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它提高了铅炭电池的化成效... 本文中,采用化学聚合物制备聚苯胺–碳纳米管复合物,并将其作为负极添加剂,得到了具有优异高倍率部分荷电态循环寿命和充电接受能力的铅炭电池。考察了聚苯胺–碳纳米管复合物添加剂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它提高了铅炭电池的化成效率,降低了负极板不可逆硫酸盐化程度及极化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炭电池 聚苯胺-碳纳米管复合物 多壁碳纳米管 高倍率部分荷电态 负极添加剂 炭材料 极化 铅酸蓄电池
下载PDF
聚苯胺/纳米碳化硅/环氧复合涂层的制备及其防腐蚀性能 被引量:2
12
作者 胡传波 郑燕升 +4 位作者 莫春燕 王发龙 青勇权 王勇 莫倩 《腐蚀与防护》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02-1006,1012,共6页
在纳米SiC存在的情况下,以苯胺单体为原料,过硫酸铵为氧化剂,采用化学氧化聚合法制备了聚苯胺/纳米SiC复合物。采用SEM、XRD、UV-vis等方法对产物进行形貌观察和结构表征。将涂层中分别含有聚苯胺和聚苯胺/纳米SiC复合物填料成的碳钢片... 在纳米SiC存在的情况下,以苯胺单体为原料,过硫酸铵为氧化剂,采用化学氧化聚合法制备了聚苯胺/纳米SiC复合物。采用SEM、XRD、UV-vis等方法对产物进行形貌观察和结构表征。将涂层中分别含有聚苯胺和聚苯胺/纳米SiC复合物填料成的碳钢片浸泡于3.5%NaCl溶液中,通过开路电位、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来评价涂层的防腐蚀性能。结果表明,涂层中含有聚苯胺/纳米SiC复合物填料成分的碳钢片抗腐蚀能力强于含聚苯胺的碳钢片,腐蚀电位最高,腐蚀电流密度最小;而裸钢片腐蚀电位最小,腐蚀电流密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纳米SiC复合物 开路电位 极化曲线 电化学阻抗 防腐蚀性能
下载PDF
液-液界面一步法制备聚苯胺-金复合材料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何亚萍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48-151,156,共5页
纳米金与巯基的界面自组装是提高传感性能的新策略。本方法将氨基苯硫酚溶液溶解于有机相,将其与氯金酸水溶液按照一定摩尔比混合,构置了液-液界面,基于自组装的界面反应物富集,聚金酸与氨基苯硫酚的氧化还原反应,一步法合成聚苯胺-金... 纳米金与巯基的界面自组装是提高传感性能的新策略。本方法将氨基苯硫酚溶液溶解于有机相,将其与氯金酸水溶液按照一定摩尔比混合,构置了液-液界面,基于自组装的界面反应物富集,聚金酸与氨基苯硫酚的氧化还原反应,一步法合成聚苯胺-金复合材料。研究氨基苯硫酚中反应位点的位置和浓度,确定当有机相与水相反应为摩尔比为10∶1时,可以制备得到纳米花,由直径30~50nm,长度为3~5μm的花瓣状结构组装而成。采用X射线晶体衍射、X射线能谱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和电化学方法对其晶体结构、表面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氨基苯硫酚有利于复合材料的纳米结构有序性形成,并对葡萄糖的氧化有显著的催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步法 液-液界面 聚苯胺-金复合物 氨基苯硫酚 氯金酸
下载PDF
三氧化二铁对聚苯胺复合材料性能影响的研究
14
作者 宋襄翎 张欣 李红 《化学工程与技术》 2015年第1期6-11,共6页
本文采用化学溶液聚合法,制得掺杂态导电聚苯胺,并把不同掺杂量的三氧化二铁与聚苯胺复合。测试了复合物的电导率,热稳定性和红外光谱。通过对比不同掺杂量的复合物的导电性和热稳定性,分析引起其变化的原因。
关键词 掺杂态聚苯胺 聚苯胺复合物 导电性 热稳定性
下载PDF
乳液聚合法合成聚苯胺材料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夏小倩 沈玉芳 +1 位作者 郭文勇 于洁 《甘肃石油和化工》 2010年第4期1-5,9,共6页
聚苯胺材料因其具有较高的电导率、良好的稳定性以及简便的合成方法等优点成为当今导电高分子领域的研究热点。但同时由于其不易加工,给应用带来很大不便,而通过乳液聚合法可以改善这一缺点。综述了近年来利用乳液聚合法及反相乳液聚... 聚苯胺材料因其具有较高的电导率、良好的稳定性以及简便的合成方法等优点成为当今导电高分子领域的研究热点。但同时由于其不易加工,给应用带来很大不便,而通过乳液聚合法可以改善这一缺点。综述了近年来利用乳液聚合法及反相乳液聚合法合成聚苯胺、聚苯胺共聚物及聚苯胺纳米材料复合物的一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乳液聚合 聚苯胺共聚物 聚苯胺复合物
下载PDF
导电聚苯胺/TiO_2微/纳米球的制备及其结构表征 被引量:5
16
作者 于良民 崔志洁 +3 位作者 张志明 李琼 姜晓辉 赵海洲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346-1350,共5页
采用具有八面体形貌的氧化亚铜为模板,制备了聚苯胺/TiO2(PANI/TiO2)微/纳米球,TiO2纳米粒子很均匀地分散在聚苯胺中.研究了不同TiO2/苯胺(TiO2/ANI)摩尔比对PANI/TiO2复合物的结构、形貌和电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TiO2/ANI摩... 采用具有八面体形貌的氧化亚铜为模板,制备了聚苯胺/TiO2(PANI/TiO2)微/纳米球,TiO2纳米粒子很均匀地分散在聚苯胺中.研究了不同TiO2/苯胺(TiO2/ANI)摩尔比对PANI/TiO2复合物的结构、形貌和电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TiO2/ANI摩尔比的增加,PANI/TiO2复合物的直径逐渐减小,当TiO2/ANI摩尔比为0.16时,复合物的平均直径为373nm,而当TiO2/ANI摩尔比增加到1.6时,复合物的平均直径降到80nm.PANI/TiO2复合微/纳米球的电导率随着TiO2/ANI摩尔比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当TiO2/ANI摩尔比达到1.6时,电导率由10-4S/cm提高到100S/cm,达到最大值.产物的形貌和结构分别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红外吸收光谱和X-射线衍射等手段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TiO2复合物 微/纳米球 氧化亚铜
原文传递
不同质量比PANI/α-MnO_2超级电容器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4
17
作者 包新军 蒋建波 +1 位作者 黄石 钱东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42-446,504,共6页
在酸性条件下采用液相共沉淀法合成球状和海胆状的α-MnO2,并以α-MnO2为氧化剂,H2SO4溶液为介质,引发苯胺聚合制备得到不同质量比的聚苯胺(PANI)/α-MnO2复合物。采用XRD、FTIR、SEM等法对材料的形貌和物相进行表征,同时采用循环伏安... 在酸性条件下采用液相共沉淀法合成球状和海胆状的α-MnO2,并以α-MnO2为氧化剂,H2SO4溶液为介质,引发苯胺聚合制备得到不同质量比的聚苯胺(PANI)/α-MnO2复合物。采用XRD、FTIR、SEM等法对材料的形貌和物相进行表征,同时采用循环伏安、计时电位法考察了PANI/α-MnO2复合物在1 mol/L Na2SO4水系电解液中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起始原料m(苯胺)∶m(α-MnO2)=1∶3制备的PANI/α-MnO2复合物,在制备电极过程中其质量未到α-MnO2质量一半的条件下,PANI/α-MnO2复合物的比电容达到64.58 F/g,是所合成的α-MnO2比电容(43.49 F/g)的1.48倍,且经过600次循环,其比电容保持率在85%以上,而α-MnO2只有57%的比电容保持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α-MnO2复合物 化学合成 超级电容器 电化学性能 功能材料
下载PDF
Fabrication of Polyaniline/Silver Nanocomposite Under Gamma-ray Irradiation
18
作者 黄志辉 石磊 +2 位作者 朱清仁 邹均庭 陈锬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6期701-706,746,共7页
Polyaniline (PANI)/silver composite was one-step synthesized under γ-ray irradiation. The structure of the composite was characterized b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UV-Visible, and X-ray diffraction, ... Polyaniline (PANI)/silver composite was one-step synthesized under γ-ray irradiation. The structure of the composite was characterized b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UV-Visible, and X-ray diffraction, which indicated that PANI and face-centered-cubic silver were synthesized under γ-ray irradiation. The reaction mechanism were discussed, which revealed that the PANI was formed by the reaction of aniline cation radicals formed by the reaction of aniline cation and -OH, and Ag was formed by the reaction of Ag+ and eaq. The morphology of the composite consisted of PANI nanofibers and Ag nanoparticles, and the mechanism of the morphology formation was discussed, which revealed that the rapid mixing like polymerization process migh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t was revealed that the transport behavior of the composite well fitted with the variable-range-hopping model in 80-300 K and deviated from the model below 80 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ANILINE Silver composite NANOFIBER Transport property
下载PDF
Polyaniline-graphite composite film glucose oxidase electrode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海晖 陈宏 +1 位作者 陈金华 旷亚非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6年第6期653-657,共5页
A novel polyaniline-graphite composite film glucose oxidase (PGCF GOD) electrode was developed. The PGCF was synthesized by cyclic voitammetry method in 0.5 mol/L H2SO4 solution containing 1 g/L graphite powder and ... A novel polyaniline-graphite composite film glucose oxidase (PGCF GOD) electrode was developed. The PGCF was synthesized by cyclic voitammetry method in 0.5 mol/L H2SO4 solution containing 1 g/L graphite powder and 0.2 mol/L aniline. The PGCF GOD electrode was prepared by doping GOD into the composite film. The morphology of the PGCF and the response property of the PGCF GOD electrode were investigat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electrochemical measurement,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GCF has a porous and netty structure and the PGCF GOD electrode has excellent response property such as high sensitivity and short response time. Influences of pH value, temperature, glucose concentration and potential on the response current of the electrode were also discussed. The sensor has a maximum steady-state current density of 357.17μA/cm2 and an apparent Michaelis-Menten constant of 16.57 mmol/L. The maximum current response of the enzyme electrode occurs under the condition ofpH 5.5, 0.8 V and 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ANILINE GRAPHITE composite film glucose oxidase BIOSENSOR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