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运河聚落文化遗产生成与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永乐 孙婷 华桂宏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2-193,244,共13页
在梳理大运河文化保护项目时我们发现,大运河沿途所形成的聚落文化遗产有一定的生成与分布规律,并由此成为大运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调研统计,大运河(江浙段)现存各类聚落文化遗产148项,它们不仅是大运河文化的集中承载空间,更是... 在梳理大运河文化保护项目时我们发现,大运河沿途所形成的聚落文化遗产有一定的生成与分布规律,并由此成为大运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调研统计,大运河(江浙段)现存各类聚落文化遗产148项,它们不仅是大运河文化的集中承载空间,更是宝贵的文化财富。大运河(江浙段)聚落文化遗产生成与分布呈现出若干规律,包括:运河水利工程指向性规律、运河航运节点指向性规律、运河交汇点指向性规律、运河机构指向性规律、运河商贸活动指向性规律。我们认为,大运河聚落文化遗产的生成与分布,不是某种单一规律,而是多重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多重规律之间,有先有后,既相互关联、互相影响,又相互促进、互为因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运河 聚落文化遗产 生成与分布 历史规律
下载PDF
论聚落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中的法律问题 被引量:2
2
作者 罗文正 郭毓川 王子纯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64-67,共4页
聚落文化遗产的传统保护手段难以满足现实需要,数字化保护手段是聚落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手段。聚落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面临的法律问题主要有适用法律的认定、版权归属、利益分配和成果的使用等四个方面。加强聚落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 聚落文化遗产的传统保护手段难以满足现实需要,数字化保护手段是聚落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手段。聚落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面临的法律问题主要有适用法律的认定、版权归属、利益分配和成果的使用等四个方面。加强聚落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立法、明确版权归属,建立成果使用中的利益分配机制和加强成果使用的引导是对聚落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保护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落文化遗产 数字化产品 版权保护
下载PDF
加快我国农业聚落文化遗产发展乡村旅游业的路径探讨 被引量:6
3
作者 王中华 《对外经贸实务》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1-84,共4页
众所周知,农业聚落文化遗产是非常珍贵的资源,它既具有悠久的历史,又在现代农村日常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虽历经时代的变迁但依然以活态的形式而存在。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视阈下,农业聚落作为农业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应当得到有效的... 众所周知,农业聚落文化遗产是非常珍贵的资源,它既具有悠久的历史,又在现代农村日常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虽历经时代的变迁但依然以活态的形式而存在。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视阈下,农业聚落作为农业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应当得到有效的保护利用,本文通过对世界农业聚落文化遗产发展乡村旅游业的先进经验进行梳理,提出了我国农业聚落文化遗产进一步发展乡村旅游业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农业聚落文化遗产 发展乡村旅游 路径探讨
下载PDF
论聚落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利益分配机制
4
作者 王子纯 熊婉秀 罗文正 《鄂州大学学报》 2021年第3期16-18,共3页
目前,数字化模式已成为各国文化发展与保护的主要趋势。根据聚落文化遗产数字化的特殊知识产权属性,应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以解决其知识产权权益与公众利益之间的平衡问题。从行政和民事角度出发拟制一个新的模式是保护新形式... 目前,数字化模式已成为各国文化发展与保护的主要趋势。根据聚落文化遗产数字化的特殊知识产权属性,应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以解决其知识产权权益与公众利益之间的平衡问题。从行政和民事角度出发拟制一个新的模式是保护新形式传统文化的探索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落文化遗产 知识产权 利益分配 数字化
下载PDF
聚落文化遗产的灾后保护与重建
5
作者 王宇 《住区》 2020年第1期37-40,共4页
本文从回顾文化遗产的防灾减灾开始,介绍了文化遗产灾害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并分析了聚落文化遗产的特征尤其是现代性对聚落遗产的影响,最后总结了聚落文化遗产灾后重建需要注意的几个要素:即聚落文化遗产的灾后修复和重建,应包括对历... 本文从回顾文化遗产的防灾减灾开始,介绍了文化遗产灾害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并分析了聚落文化遗产的特征尤其是现代性对聚落遗产的影响,最后总结了聚落文化遗产灾后重建需要注意的几个要素:即聚落文化遗产的灾后修复和重建,应包括对历史建筑的灾后修复和对当地住民生产和生活的重建,这两种重建相互并行且互有影响。因此,聚落遗产的灾后修复需要确保当地居民的生活重建、生产和生活的恢复;需要长时间对修复结果的监测和对居住群体的社会观察分析,要防止在灾后生产重建调整后对修复聚落建筑造成新的问题,还应保障居民的生产生活韧性,如此才能确保聚落遗产的防灾减灾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区 聚落文化遗产 灾后重建 文化遗产风险管理 现代化
下载PDF
大运河文化带(江浙段)聚落文化遗产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6
作者 周丙锋 孟永泰 +1 位作者 李小娟 刘晟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42-1952,共11页
以江浙段大运河文化带421处聚落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基于“城镇-村落-历史街区地段”聚落层次分布框架,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比分析不同层次聚落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并从自然地理、人文社会和运河流域3个维度分... 以江浙段大运河文化带421处聚落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基于“城镇-村落-历史街区地段”聚落层次分布框架,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比分析不同层次聚落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并从自然地理、人文社会和运河流域3个维度分析不同因素对其影响程度。研究表明:(1)聚落整体呈聚集性分布,且聚落规模越小聚集性越显著,但在市域范围存在随机或离散分布且聚落在各市分布不均衡;(2)聚落整体密度高值区位于杭州、宁波以及太湖流域一带,各类聚落密度高值区存在差异;(3)聚落空间分布特征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大运河影响程度最大。在自然地理及运河流域因素影响下,整体聚落存在低海拔、低坡度、邻运河指向性,无明显坡向指向性;在人文社会因素影响下,整体聚落偏向交通可达性较低、人口较少、远离市中心且经济发展相对较慢的地区。各类聚落在不同因素影响下存在差异;(4)浙东运河文化带因所处地势不同,村落聚落具有近山指向性,但近水比近山更易形成大规模聚落。由此提出相关建议,为大运河文化带聚落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研究做进一步完善,为大运河文化的保护、利用和传承提供科学参考和现实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运河文化 浙东运河 聚落文化遗产 空间分异 影响因素 地理探测器
原文传递
经济社会发展对海岛型农业聚落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以连云港西连岛村为例 被引量:5
7
作者 崔峰 李明 沈志忠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3-131,共9页
农业聚落作为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经济活动的村落,是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基于江苏最具代表性的海岛型农业聚落文化遗产——连云港西连岛村的个案,通过对居民感知与态度的调查,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关... 农业聚落作为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经济活动的村落,是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基于江苏最具代表性的海岛型农业聚落文化遗产——连云港西连岛村的个案,通过对居民感知与态度的调查,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西连岛村居民的遗产保护观念、生产和生活方式及习俗、遗产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与景观均发生了较大变化;居民对西连岛村总体保护状况的感知"一般",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于旅游开发及居民改善居住、生活条件的驱动;作为多数遗产地的普遍做法,居民对西连岛村的旅游开发普遍持"赞成"态度;作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主体,居民对参与保护西连岛村有较强烈的意愿。建议从提高公众遗产保护意识、协调农业聚落文化遗产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构建合理的社区居民参与农业聚落文化遗产保护的利益机制、实行有限政府主导下的农业聚落文化遗产保护模式等方面,促进海岛型农业聚落文化遗产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社会发展 农业聚落文化遗产 保护 西连岛村
原文传递
大运河宁波段聚落文化遗产保护措施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延 周海军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2014年第3期30-32,共3页
聚落文化遗产是大运河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运河兴衰息息相关。宁波段运河聚落文化遗产历史久远,保存类型丰富,历史价值突出。宁波运河的开凿和变迁对运河聚落整体格局的形成、演变和发展关系紧密;同时运河聚落的产生和发展也促进了运... 聚落文化遗产是大运河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运河兴衰息息相关。宁波段运河聚落文化遗产历史久远,保存类型丰富,历史价值突出。宁波运河的开凿和变迁对运河聚落整体格局的形成、演变和发展关系紧密;同时运河聚落的产生和发展也促进了运河功能的不断完善和运河经济的发展。如何保护好运河聚落文化遗产已经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意在梳理宁波段运河聚落文化遗产的构成情况,并对宁波段运河聚落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波段运河 聚落文化遗产 分类保护 保护措施
原文传递
聚落型文化遗产整合保护空间网络构建研究--以陕西省汉唐帝陵群为例 被引量:9
9
作者 杨钰华 芮旸 +1 位作者 王兴 赵思敏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8-105,共8页
构建联系而完整的遗产地空间体系是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国际共识和国内实践需求,但既有研究主要聚焦线性文化遗产。鉴于此,针对聚落型文化遗产,结合研究的网络化转向,提出遗产网络空间组织模式及其构建路径和方法;以陕西省汉唐帝陵群为例... 构建联系而完整的遗产地空间体系是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国际共识和国内实践需求,但既有研究主要聚焦线性文化遗产。鉴于此,针对聚落型文化遗产,结合研究的网络化转向,提出遗产网络空间组织模式及其构建路径和方法;以陕西省汉唐帝陵群为例,构建帝陵间交通和旅游网络关系矩阵,综合运用中心度指标、捷夫模式、凝聚子群分析、加权核密度估计、引力模型等方法,识别帝陵网络节点、集群、轴线,形成“点—群—轴—网”空间结构。结果表明:1)汉唐帝陵网络节点分3个层级,其中7个一级节点与杜陵、桥陵、乾陵3个二级节点构成网络的核心节点。节点中心性主要受其结构位置影响,与其旅游利用程度也有关联。2)汉唐帝陵网络中存在3大派系、7个小团体以及基于此划分的乾县—礼泉—泾阳唐陵、泾阳—三原—富平唐陵、蒲城唐陵、咸阳原帝陵、西安东南台塬汉陵5大集群和汉云陵、汉太上皇陵、唐光陵3个相对孤立的节点。3)汉唐帝陵网络的轴线为“一弧、一纵、两横”,分两主两次,连接核心节点和集群,形成“十点辐射引领、五群协调发展、四轴串联带动”的整合保护空间网络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落文化遗产 网络 空间结构 空间组织模式 汉唐帝陵群
下载PDF
农业聚落活化发展与乡村旅游
10
作者 孔倩倩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48-52,共5页
为探究乡村旅游对于农业聚落的活化发展的促进作用,基于文献查阅通过对农业聚落文化遗产发展乡村旅游的构成因素以及国际乡村旅游发展经验的介绍,以活化我国农业聚落文化遗产为目标,发现当前我国农业聚落文化遗产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 为探究乡村旅游对于农业聚落的活化发展的促进作用,基于文献查阅通过对农业聚落文化遗产发展乡村旅游的构成因素以及国际乡村旅游发展经验的介绍,以活化我国农业聚落文化遗产为目标,发现当前我国农业聚落文化遗产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乡村旅游活化农业聚落文化遗产的策略和意见,为我国农业聚落文化遗产的活化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农业聚落文化遗产 乡村旅游 活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