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聚角蛋白微丝蛋白抗体的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16
1
作者 曾小峰 张丽君 +4 位作者 艾脉兴 甘晓丹 史艳萍 宋琴芳 唐福林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57-160,共4页
目的 探讨抗聚角蛋白微丝蛋白抗体 (AFA)对RA诊断的意义 ,并比较其与抗核周因子抗体 (APF) ,抗角蛋白抗体 (AKA)以及HLA DR4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用免疫印迹法 (WB)检测 15 7例类风湿关节炎 (RA)血清标本和 10 4例对照血清 ,包括系统... 目的 探讨抗聚角蛋白微丝蛋白抗体 (AFA)对RA诊断的意义 ,并比较其与抗核周因子抗体 (APF) ,抗角蛋白抗体 (AKA)以及HLA DR4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用免疫印迹法 (WB)检测 15 7例类风湿关节炎 (RA)血清标本和 10 4例对照血清 ,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干燥综合征(SS)、骨关节炎 (OA)等的AFA。APF和AKA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结果  15 7例RA病人的AFA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36 3% ,93 4% ,与疾病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5 7例AFA阳性的血清中 ,其中AKA同时阳性的有 36例 ,重叠率为 6 3 2 % ;APF同时阳性的有 38例 ,重叠率为 6 6 7% ;HLA DR4同时阳性的有 30例 ,重叠率为 5 2 6 %。统计学分析证实AFA与AKA、APF及HLA DR4之间有相关性。结论 AFA对RA具有很高的特异性 ,可用于RA的临床诊断。AFA与APF、AKA及HLA DR4有相关性。AFA不能完全替代APF和AKA ,三项临床检测可互相补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角蛋白微丝蛋白抗体 类风湿关节炎 诊断 蛋白抗体 RA 抗核因子 APF AKA AFA
原文传递
间接免疫荧光法和免疫印迹法联合检测抗聚角蛋白微丝蛋白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2
作者 张莉芸 李小峰 +4 位作者 胡学芳 赵春阳 魏华 王彩虹 曹金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338-341,共4页
目的探讨用间接免疫荧光(IIF)和免疫印迹(IB)两种方法联合检测抗聚角蛋白微丝蛋白抗体(AKA/AFA)对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的价值。方法对401份血清标本进行检测,包括185例RA,164例非RA的风湿病患者,52名健康对照。以Wistar大鼠食管中段角... 目的探讨用间接免疫荧光(IIF)和免疫印迹(IB)两种方法联合检测抗聚角蛋白微丝蛋白抗体(AKA/AFA)对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的价值。方法对401份血清标本进行检测,包括185例RA,164例非RA的风湿病患者,52名健康对照。以Wistar大鼠食管中段角质层冰冻切片为底物,用IIF法检测抗角蛋白抗体(AKA/AFA),以人乳腺癌上皮提取的聚角蛋白微丝蛋白为抗原,用IB法检测AFA。结果IIF法、IB法及两种方法联合检测AFA的敏感性分别为36.7%、46.5%、56.2%,特异性分别为94.5%、95.7%、93.3%,两种方法联合检测阳性预测值90.4%,阴性预测值65.4%。联合检测较IIF法单独检测敏感性增加20%,经χ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1);联合检测较IB法单独检测敏感性增加10%,经χ2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8);而联合检测没有降低其特异性(P>0.05;P>0.05)。在164例非RA病人对照组中,两种方法联合检测AFA阳性11例,1年追踪观察结果显示,其中3例符合1987年ACR的RA的诊断标准4条以上,另外3例符合3条。结论AFA是RA的特异性血清学标记,IIF法和IB法检测AFA有相似的诊断价值,特异性高而敏感性低;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相关,但不重叠;联合使用两种方法检测AFA有助于提高RA诊断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免疫荧光法 免疫印迹法 联合检测 聚角蛋白微丝蛋白抗体 类风湿关节炎 诊断
原文传递
抗聚角蛋白微丝蛋白抗体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中的意义 被引量:11
3
作者 曹金 李小峰 +2 位作者 胡学芳 张丽卿 张莉芸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294-297,共4页
目的研究抗聚角蛋白微丝蛋白抗体(AFA)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的意义。方法对275例血清样本,包括112例早期RA,113例未明确诊断的早期关节炎,50名健康对照,以免疫印迹法(IB)检测AFA。结果A FA在早期R A组,未确诊早期关节炎组及健康对照... 目的研究抗聚角蛋白微丝蛋白抗体(AFA)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的意义。方法对275例血清样本,包括112例早期RA,113例未明确诊断的早期关节炎,50名健康对照,以免疫印迹法(IB)检测AFA。结果A FA在早期R A组,未确诊早期关节炎组及健康对照组中的检出率分别为68.8%,16.8%,0。经χ检验,早期R A组显著高于未确诊早期关节炎组(χ=59.918,P=0.000)。AFA对早期RA的22敏感性为72%,特异性为94%。AFA阳性组的平均年龄、平均发病年龄高于阴性组(P=0.037,P=0.043)。AFA与年龄有关。AFA与抗核周因子抗体(APF)、抗角蛋白抗体(AKA)、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及抗Sa抗体均有相关性。AFA与早期R A患者的疾病活动性和严重度无关。AFA阳性率在超早期R A(病程<6个月)与早期RA(6月≤病程<1年)病例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 FA存在于RA疾病的早期,对早期RA诊断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且对RA的诊断有很好的预测性。AFA与疾病活动度、功能状态可能无关;AFA与A PF、A KA、抗CCP抗体及抗Sa抗体均有相关性,但不完全重叠,可互相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角蛋白微丝蛋白抗体 早期类风湿关节炎 抗核周因子抗体 抗SA抗体 蛋白抗体 抗环瓜氨酸肽 抗CCP抗体 AFA 免疫印迹法 健康对照组 Χ^2检验 疾病活动性 疾病活动度 血清样本 平均年龄 发病年龄 RA患者 功能状态 敏感性
原文传递
人表皮聚角蛋白微丝蛋白的提取及其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张丽君 艾脉兴 +5 位作者 曾小峰 甘晓丹 史艳萍 宋琴芳 冷晓梅 唐福林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6期350-353,共4页
目的 建立从人表皮提取聚角蛋白微丝蛋白 (filaggrin)抗原的方法 ,检测抗filaggrin抗体 (AFA)在类风湿关节炎 (RA)中的分布 ,探讨AFA对早期RA诊断的价值。方法 从人表皮细胞中提取并部分纯化filaggrin抗原 ,经SDS PAGE后用免疫印迹法... 目的 建立从人表皮提取聚角蛋白微丝蛋白 (filaggrin)抗原的方法 ,检测抗filaggrin抗体 (AFA)在类风湿关节炎 (RA)中的分布 ,探讨AFA对早期RA诊断的价值。方法 从人表皮细胞中提取并部分纯化filaggrin抗原 ,经SDS PAGE后用免疫印迹法检测 (Westernblot) 10 3例类风湿关节炎 (RA)血清和 140例对照血清 ,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干燥综合征 (SS)、骨关节炎 (OA)等。结果 本研究方法提取的filaggrin能作为AFA免疫印迹检测的抗原。 10 3例RA病人中AFA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35 9%、93 7% ,与疾病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从人表皮提取和部分纯化filaggrin抗原 ,能满足免疫印迹检测的要求。用免疫印迹法检测RA患者的AFA抗体 ,对RA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可临床用于RA的诊断。由于基因的变异性 ,不同个体的filaggrin表达强弱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类 类风湿性关节炎 蛋白质印迹法 聚角蛋白微丝蛋白抗体
原文传递
Filaggrin基因及聚角蛋白微丝蛋白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5
5
作者 刘晓峰 吴岩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15年第1期132-136,共5页
Filaggrin基因(FLG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1q21.3,是一种与细胞分化密切相关的基因。Filaggrin基因翻译表达为聚角蛋白微丝蛋白前体(Profilaggrin),后者通过Kallikrein5(KLK5)的作用,生成聚角蛋白微丝蛋白(Filaggrin),维持表皮屏障的完整... Filaggrin基因(FLG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1q21.3,是一种与细胞分化密切相关的基因。Filaggrin基因翻译表达为聚角蛋白微丝蛋白前体(Profilaggrin),后者通过Kallikrein5(KLK5)的作用,生成聚角蛋白微丝蛋白(Filaggrin),维持表皮屏障的完整性。而Filaggrin被Caspase-14分解成小分子物质,继续发挥着保水、防紫外线的作用。FLG基因是易于突变的基因,其突变或者缺失致使Filaggrin生成减少,这正是一些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该文就FLG基因的调控及Filaggrin与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的关系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laggrin基因 基因突变 聚角蛋白微丝蛋白 异位性湿疹 寻常型鱼鳞病
原文传递
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的血清学研究和临床应用 被引量:27
6
作者 吴庆军 曾小峰 +6 位作者 唐福林 张奉春 董怡 赵岩 田新平 史艳萍 张乃峥 《医学研究杂志》 2006年第5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早期诊断价值 类风湿关节炎 血清学研究 抗RA33抗体 临床应用 类风湿因子(RF) 聚角蛋白微丝蛋白抗体 特异性抗体 蛋白抗体 抗CCP抗体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五种自身抗体的检测及其诊断意义 被引量:9
7
作者 何志翔 蔡小燕 +2 位作者 林小军 唐莼 叶静华 《广州医药》 2013年第1期12-13,16,共3页
目的分析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中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抗核周因子抗体(APF)、抗聚角蛋白微丝蛋白抗体(AFA)、抗RA33抗体和类风湿因子(RF)在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RA组63例,非RA组67例,正常对照组30例,进行相关实验指标测定,并... 目的分析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中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抗核周因子抗体(APF)、抗聚角蛋白微丝蛋白抗体(AFA)、抗RA33抗体和类风湿因子(RF)在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RA组63例,非RA组67例,正常对照组30例,进行相关实验指标测定,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抗CCP抗体、APF、AFA、抗RA33抗体、RF在RA诊断中的敏感度为87.3%、55.6%、38.1%、27.0%、69.8%;特异度为91.0%、92.5%、94.0%、91.0%、79.1%;联合检测五个指标,出现其中一种抗体阳性者63例(100%),两种阳性者54例(85.7%),三种阳性者34例(54.0%),四种阳性者18例(28.6%),五种检测均阳性者6例(9.5%)。在非RA中,无四种以上抗体检测阳性者。抗CCP抗体阳性组和阴性组患者在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DAS28评分、RF滴度,骨侵蚀发生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CCP抗体对RA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联合检测多种血清学指标,有助于RA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抗CCP抗体与RA的骨侵蚀和病情活动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抗核周因子抗体(APF) 抗RA33抗体 聚角蛋白微丝蛋白抗体(AFA)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DF) 类风湿因子(RF)
下载PDF
几种自身抗体辅助诊断类风湿关节炎临床应用评价 被引量:3
8
作者 牛瑞兵 郭利平 《检验医学》 CAS 2013年第7期657-658,共2页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以关节慢性炎症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疾病后期患者关节致残率很高。预防和减少骨关节破坏,减少致残率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关键在于对RA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本研究检测RA患者血清...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以关节慢性炎症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疾病后期患者关节致残率很高。预防和减少骨关节破坏,减少致残率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关键在于对RA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本研究检测RA患者血清中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s,RF)、抗环瓜氨酸肽(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CCP)抗体、抗RA33抗体、抗核周因子(antiperinuclear factor,AP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抗核周因子 聚角蛋白微丝蛋白抗体 抗RA33抗体 类风湿因子 类风湿关节炎
下载PDF
联合检测AFA与抗CCP抗体RF对评估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肖镇 白丽杰 秦毅强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6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①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抗聚角蛋白微丝蛋白抗体(AFA)、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及类风湿因子(RF),比较单独检测和联合检测对RA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②比较AFA、抗CCP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间关节指数... 目的:①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抗聚角蛋白微丝蛋白抗体(AFA)、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及类风湿因子(RF),比较单独检测和联合检测对RA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②比较AFA、抗CCP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间关节指数、晨僵时间,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X线骨侵蚀之间的关系。③分析引起骨侵蚀的危险因素。方法:RA组92例血清标本来自2003年10月~2005年1月就诊于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门诊及住院患者。AFA、抗CCP抗体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RF、CRP用液相终点散射沉淀法。结果:①AFA、抗CCP抗体阳性率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AFA、抗CCP抗体、RF联合检测的敏感性降低,特异性、阳性预测值较单独检测明显升高(P〈0.05)。③AFA、抗CCP抗体阳性组病情活动指标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CCP抗体阳性是RA发生骨侵蚀的危险因素之一。结论:抗CCP抗体、AFA有共同的抗原决定簇,存在相关性,但不完全重叠。临床上与RF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RA的早期诊断、预测病情的活动性及严重程度。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因子 聚角蛋白微丝蛋白抗体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下载PDF
AFA、抗CCP抗体RF对类风湿关节炎诊断及病情评估的意义(英文) 被引量:2
10
作者 肖镇 白丽杰 秦毅强 《内蒙古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265-270,278,共7页
目的:①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病人血清抗聚角蛋白微丝蛋白抗体(AFA)、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及类风湿因子(RF),比较单独检测和联合检测对RA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②比较AFA、抗CCP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间关节指数、晨僵时间... 目的:①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病人血清抗聚角蛋白微丝蛋白抗体(AFA)、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及类风湿因子(RF),比较单独检测和联合检测对RA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②比较AFA、抗CCP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间关节指数、晨僵时间、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X线骨侵蚀之间的关系.③分析引起骨侵蚀的危险因素.方法:RA组92例血清标本来自2003-10~2005-01就诊于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门诊及住院病人.AFA、抗CCP抗体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RF、CRP用液相终点散射沉淀法.结果:①AFA、抗CCP抗体阳性率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AFA、抗CCP抗体、RF联合检测的敏感性降低,特异性、阳性预测值较单独检测明显升高(P<0.05).③AFA、抗CCP抗体阳性组病情活动指标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CCP抗体阳性是RA发生骨侵蚀的危险因素之一.结论:抗CCP抗体、AFA有共同的抗原决定簇,存在相关性,但不完全重叠.临床上与RF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RA的早期诊断、预测病情的活动性及严重程度,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因子 聚角蛋白微丝蛋白抗体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下载PDF
血清GPI、抗CCP抗体、抗MCV抗体和AFA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孙韬 王春霞 +2 位作者 杜凯 马艳云 唐小凤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7年第12期10-13,32,共5页
目的:评价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MCV)抗体、抗聚角蛋白微丝蛋白抗体(AFA)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意义,并比较多种指标联合检测在RA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178例确诊为RA的患者... 目的:评价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MCV)抗体、抗聚角蛋白微丝蛋白抗体(AFA)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意义,并比较多种指标联合检测在RA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178例确诊为RA的患者进行血清学指标检测,并进行回顾性分析。血清GPI、抗CCP抗体、抗MCV抗体、AFA检测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采用χ~2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对多种指标在RA诊断中的价值及相关性进行比较,并对不同指标间的联合检测进行讨论分析。结果:GPI、抗CCP抗体、抗MCV抗体和AFA在RA组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分别为65.00%和70.22%、95.00%和84.83%、78.33%和72.47%、75.71%和63.48%。RA组中GPI、抗CCP抗体、抗MCV抗体和AFA阳性率分别为70.22%、84.83%、72.47%、63.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1.67%、5.00%、21.67%、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任意3种或4种指标联合检测特异性较高,但敏感度降低,明显低于单项检测抗CCP抗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任意3种或4种指标联合检测较单一指标检测均具有较高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尤其是GPI+抗CCP抗体+抗MCV抗体+AFA联合检测,RA组中阳性率可达96.07%。结论:GPI、抗CCP抗体、抗MCV抗体和AFA均可作为RA诊断的血清学指标,多种血清学指标联合检测有助于提升RA诊断的阳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抗体 聚角蛋白微丝蛋白抗体 类风湿因子
下载PDF
自拟三乌通络汤合针灸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中会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9年第25期2803-2806,共4页
目的观察自拟三乌通络汤合针灸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148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4例给予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治疗,观察组74例在此基础上辅以自拟三乌通络汤合针灸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主要证候积分... 目的观察自拟三乌通络汤合针灸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148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4例给予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治疗,观察组74例在此基础上辅以自拟三乌通络汤合针灸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主要证候积分、晨僵时间、休息疼痛VSA评分、关节肿胀个数、手部握力、关节压痛个数、28处关节疾病活动度(DAS28)评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及抗聚角蛋白微丝蛋白抗体(AFA)水平变化,统计2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主要证候积分、晨僵时间、休息疼痛VSA评分、关节肿胀个数、关节压痛个数、DAS28评分、TNF-α、抗CCP及AFA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手部握力及IL-4、IL-10水平均显著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均较轻。结论自拟三乌通络汤合针灸及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能够有效缓解相关症状体征,减轻关节损伤,调节炎性细胞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及抗聚角蛋白微丝蛋白抗体水平,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拟三乌通络汤 针灸 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聚角蛋白微丝蛋白抗体
下载PDF
一种国产抗环瓜氨酸肽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试剂盒的评价
13
作者 钟丽民 周丽萍 邹广珠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7年第10期799-800,共2页
近年来,国内外均有研究报道抗核周因子(APF)、抗角蛋白抗体(AKA)和抗聚角蛋白微丝蛋白抗体(AFA)的共同抗原决定簇环瓜氨酸肽(CCP)对类风湿关节炎(RA)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这对早期诊断RA具有重要意义,被视为RA新的血... 近年来,国内外均有研究报道抗核周因子(APF)、抗角蛋白抗体(AKA)和抗聚角蛋白微丝蛋白抗体(AFA)的共同抗原决定簇环瓜氨酸肽(CCP)对类风湿关节炎(RA)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这对早期诊断RA具有重要意义,被视为RA新的血清学指标。目前,开展抗CCP抗体检测项目的国内医院用的都是国外产品,因国外产品价格偏高。限制了其广泛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检测试剂盒 聚角蛋白微丝蛋白抗体 国产 类风湿关节炎 蛋白抗体 产品价格
下载PDF
宣痹消痛汤联合甲氨蝶呤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2
14
作者 刘娟云 王春芳 许瑞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83-186,共4页
目的:探讨宣痹消痛方联合甲氨蝶呤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证)的临床疗效及对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聚角蛋白微丝蛋白抗体(AFA)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95例RA患者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6例和... 目的:探讨宣痹消痛方联合甲氨蝶呤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证)的临床疗效及对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聚角蛋白微丝蛋白抗体(AFA)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95例RA患者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9例,两组均给予口服甲氨蝶呤片,7.5-20mg/次,1次/周;美洛昔康片,7.5-15mg/次,1次/d;对照组口服白芍总苷胶囊,2粒/次,3次/d;观察组采用宣痹消痛汤内服。两组疗程均为4个月。记录治疗前后关节晨僵时间、休息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关节压痛数和肿胀指数(包括28个关节)、肿胀关节指数、双手握力及日常生活能力健康评估(HAQ)变化情况;检测治疗前后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抗-CCP,AFA和TNF-α水平。结果:经Ridit分析,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关节晨僵时间、休息痛、关节压痛数和肿胀指数、肿胀关节指数和HAQ和双手握力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ESR,CRP和R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抗-CCP,AFA和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甲氨蝶呤片等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宣痹消痛汤能减轻临床症状、体征,控制疾病的活动度,减轻RA骨和软骨损坏,临床疗效优于白芍总苷胶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湿热痹阻证 宣痹消痛汤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聚角蛋白微丝蛋白抗体 肿瘤坏死因子-α
原文传递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检测在关节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2
15
作者 戴冽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15-317,共3页
关键词 抗环瓜氨酸肽 临床应用 抗体检测 关节病 聚角蛋白微丝蛋白 自身免疫性疾病 类风湿关节炎 自身免疫反应 精氨酸残基 HLAⅡ类 抗原决定簇 抗原分子 抗原表位 自身抗原 关节破坏 相关抗体 脱氨酶 修饰后 RA 特异性
原文传递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病情进展及治疗监测中的意义 被引量:3
16
作者 林宁 梁淑慧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6期418-421,共4页
20世纪末,随着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研究的深入,逐步发现抗核周因子(APF)、抗角蛋白抗体(AKA)以及抗聚角蛋白微丝蛋白抗体(AFA)对RA的诊断具有高度特异性,且这些抗体在化学结构上具相关性,抗原决定簇... 20世纪末,随着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研究的深入,逐步发现抗核周因子(APF)、抗角蛋白抗体(AKA)以及抗聚角蛋白微丝蛋白抗体(AFA)对RA的诊断具有高度特异性,且这些抗体在化学结构上具相关性,抗原决定簇中都含有瓜氨酸。瓜氨酸是一种稀有氨基酸,来源于翻译后酶修饰的精氨酸残基。2000年,荷兰Schellekens等将上述由1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一条瓜氨酸肽链中的两个丝氨酸替换成半胱氨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类风湿关节炎 治疗监测 病情进展 发病机制 聚角蛋白微丝蛋白抗体 氨基酸残基 蛋白抗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