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0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酰胺-胺/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合成、表征以及对牙本质小管的封闭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林轩东 谢方方 +2 位作者 郝宇红 秦鹤嘉 龙金东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3-168,共6页
目的合成并表征同时具有有机、无机材料特性的纳米复合生物材料聚酰胺-胺/纳米羟基磷灰石(PAMAM/n-HAP),并观察其对牙本质小管的封闭作用。方法采用Pramanik水化学反应的方法制备PAMAM/n-HAP,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目的合成并表征同时具有有机、无机材料特性的纳米复合生物材料聚酰胺-胺/纳米羟基磷灰石(PAMAM/n-HAP),并观察其对牙本质小管的封闭作用。方法采用Pramanik水化学反应的方法制备PAMAM/n-HAP,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其表征和验证。最终应用PAMAM/n-HAP封闭脱矿的牙本质小管,并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修复牙本质小管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显示1244 cm^(-1)和1650 cm^(-1)出现了PAMAM所特有的强振动峰,同时透射电子显微镜显示n-HAP的表面出现10 nm厚的低衬度包裹层,证实了PAMAM/n-HAP的成功合成。扫描电子显微镜显示应用PAMAM/n-HAP能够有效地降低牙本质小管的直径,填充空虚的牙本质小管,封闭牙本质小管。结论 PAMAM/n-HAP作为一种新型的纳米复合生物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能够借助表面的羧基与暴露的胶原纤维发生特异性结合,从而能够在较深的位置稳定封闭牙本质小管,提示PAMAM/n-HAP可能成为一种新型的脱敏材料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胺/纳米羟基磷灰石 牙本质过敏 牙本质小管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生物活性支撑体联合自体骨在颈前路重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叶向阳 甄平 +3 位作者 汤立新 赵玉果 王华磊 程省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984-990,共7页
目的:评估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生物活性支撑体+自体骨应用于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下颈椎损伤的临床效果,并与自体髂骨植骨进行列比。方法:回顾性研究2009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及兰州军区... 目的:评估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生物活性支撑体+自体骨应用于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下颈椎损伤的临床效果,并与自体髂骨植骨进行列比。方法:回顾性研究2009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及兰州军区总医院收治的62例下颈椎损伤患背临床资料,损伤均为单一颈椎椎休骨折并颈髓损伤。入选的患者均行预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椎间融合+前路钛板内固定术;根据术中支撑融合所用的植骨材料的不同,将患者分为2组:A组,心刚自体髂骨植骨融合30例;B组,应用—HA/PA66支撑体+自体骨植骨融合32例。比较两组的术中LH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随访包括影像学评价及临床疗效评价,影像学评价以颈椎标准侧位X线片评估颈椎曲度、融合节段椎间高度及术后支撑体下沉率,以CTi维重建(3DCT)评估骨融合率;临床疗效评价采用JOA坪分评价术后脊髓功能改善情况。结果: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3±2.2个月。A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明显大于B组(P〈0.05)。两组均无排斥反应出现.A组8例出现取骨区感染,16例出现取骨区疼痛、麻木不适;B组无术后并发症发生.A、B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刖为80%及0%,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Х^2=17.12,P=0.00);术后6个月两组的JOA评分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5),但术后6个月两组间比较JOA评分改善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个月两组的骨性融合分别为A组100%,B组96.9%,两绀融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术后6个月两组的植骨下沉率分别为0%及3.1%(P=0.20),两组的术后植骨下沉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手术前后的颈椎曲度矫正角度及椎间矫上E高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砍0.05),而两组相对应时间点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生物活性支撑体能有效恢复并维持颈椎融合节段牛理高度及生理曲度,其骨融合率同¨体髂骨相似,且不影响术后手术节段的影像学观察,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颈椎前路重建植骨替代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酰胺 支撑体 自体骨 下颈椎损伤
下载PDF
双表达重组腺病毒介导的骨形态发生蛋白2-9复合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融合器用于山羊椎间融合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4
3
作者 马金梁 黄帆 +2 位作者 汪洋 罗进勇 邓忠良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86-1090,共5页
目的:比较双表达重组腺病毒介导的骨形态发生蛋白2-9(Adv-BMP2-9)与单表达Adv-BMP9和Adv-BMP2复合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融合器用于山羊椎间融合的效果,验证BMP2与BMP9的协同成骨作用。方法:选用40只中国青山羊行L2-3、L3-4... 目的:比较双表达重组腺病毒介导的骨形态发生蛋白2-9(Adv-BMP2-9)与单表达Adv-BMP9和Adv-BMP2复合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融合器用于山羊椎间融合的效果,验证BMP2与BMP9的协同成骨作用。方法:选用40只中国青山羊行L2-3、L3-4和L4-5腰椎间融合术,共融合120个腰椎间隙。每个腰椎间隙植入nHA/PA66融合器复合以下4种腺病毒之一,Adv-BMP9(Adv-BMP9组,n=30)、Adv-BMP2(Adv-BMP2组,n=30)、Adv-BMP2-9(Adv-BMP2-9组,n=30)和Adv-GFP(Adv-GFP组,n=30)。术后24周处死所有山羊,取出融合节段标本,行影像学评估和生物力学分析。结果:X线检测,术前、术后各组间椎间隙高度(DS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标本椎间融合率,Adv-BMP2-9组为70%(21/30),Adv-BMP9组为53%(16/30),Adv-BMP2组为43%(13/30),而Adv-GFP组为30%(9/30)。各组椎间CT融合度评分,Adv-hBMP2-9组、Adv-hBMP9组、Adv-hBMP2组和Adv-GFP组依次为52.29±0.72、44.02±0.67、38.83±0.86和28.65±0.47,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生物力学评估,Adv-BMP2-9组融合节段刚度大于Adv-BMP9组(P<0.05);Adv-BMP9组融合节段刚度大于Adv-BMP2组,但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实验期间各组山羊均未观察到局部或远处感染、发热和异物排斥反应。结论:双表达Adv-BMP2-9复合nHA/PA66融合器对山羊椎间融合效果优于单表达Adv-BMP9或Adv-BMP2,BMP2与BMP9具有协同成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 重组腺病毒 椎间融合 纳米羟基磷灰石 酰胺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复合材料的人工肱骨头体内成骨中BMP-2及其基因表达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健 陈婷梅 +2 位作者 安洪 蒋电明 周爱国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2-93,共2页
目的:对新型纳米晶骨修复和重建复合材料(n-HA/PA66)人工肱骨头的成骨能力及将其作为人工关节替代品的可行性进行评价。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0只,行双侧肱骨头切除,以nHA/PA人工肱骨头进行双侧肱骨头置换术。术后1、2、3、4、6、12、24周... 目的:对新型纳米晶骨修复和重建复合材料(n-HA/PA66)人工肱骨头的成骨能力及将其作为人工关节替代品的可行性进行评价。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0只,行双侧肱骨头切除,以nHA/PA人工肱骨头进行双侧肱骨头置换术。术后1、2、3、4、6、12、24周处死周分别处死动物。对假体与受体骨界面先行大体观察,然后分别用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制作硬组织切片,甲苯胺兰染色和Masson染色后,对n-HA/PA人工肱骨头与受体骨界面进行BMP-2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和原位杂交BMP-2基因表达检测。结果:人工肱骨头在动物体内成骨的BMP—2及其基因表达研究显示,假体植入第3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BMP—2即有弱阳性表达,至6、12周为强阳性;第24周,BMP表达阳性率及阳性程度均有所降低。此外,原位杂交观察假体植入第1、2周,成骨细胞中BMP-2mRNA表达呈弱阳性,第3周成骨细胞中BMP-2mRNA表达呈强阳性,而在第4周,成骨细胞中表达阳性率和阳性程度均有所下降。研究显示人工肱骨头体内成骨的BMP-2及其基因表达高峰时间较文献报道的骨折模型晚。结论:n-HA/PA66人工肱骨头具有良好的成骨能力,作为新型人工关节材料为可与受体骨发生生物键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 酰胺 原位杂交 基因表达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椎体在胸腰椎骨折前路重建手术中的应用(英文) 被引量:24
5
作者 欧云生 蒋电明 +2 位作者 权正学 安洪 刘渤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084-1089,共6页
目的探讨自行研制的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ano-hydroxyapatite/polyamide 66,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椎体在胸腰椎骨折前路手术重建伤椎结构和高度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3年12月~2006年1月,对42例胸腰椎骨折行前路减压、n-HA/P... 目的探讨自行研制的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ano-hydroxyapatite/polyamide 66,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椎体在胸腰椎骨折前路手术重建伤椎结构和高度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3年12月~2006年1月,对42例胸腰椎骨折行前路减压、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椎体支撑植骨、钛钉板或钉棒系统内固定脊柱前路重建手术。其中男28例,女14例。年龄17~67岁,平均43.6岁。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损伤节段:T125例、L117例、L214例、L36例。椎体前缘高度为椎体的29%~47%,平均40.6%。矢状面Cobb角为21~38°,平均27.6°。术前神经损害Frankel分级:A级7例、B级19例、C级8例、D级6例、E级2例。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6~25个月,平均13个月。36例伤椎近解剖复位,6例复位良好。术后伤椎前缘高度为椎体的87%~96%,平均91.7%,重建的椎体高度无丢失。术后矢状面Cobb角为9.5~18.5°,平均13.4°。Frankel神经功能分级:除7例A级及2例D级无变化外,其余均有1~2级的改善。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椎体于术后3~5个月骨性融合。无感染、椎体移位和断钉等并发症。结论 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椎体能有效恢复和维持伤椎的结构和高度,重建脊柱的稳定性,并能与邻近椎体骨性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 酰胺66 生物材料 脊柱骨折 外科手术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骨填充材料修复良性骨肿瘤骨缺损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1
6
作者 梁熙 蒋电明 +4 位作者 倪卫东 欧云生 周爱国 余学东 李玉宝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785-788,共4页
目的观察颗粒型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ano-hydroxyapatite/polyamide66,n-HA/PA66)复合骨修复材料修复良性骨肿瘤骨缺损的疗效和生物安全性。方法2003年1月~2005年5月,选取37例良性骨肿瘤患者,男21例,女16例,其中1例为2处病变;年... 目的观察颗粒型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ano-hydroxyapatite/polyamide66,n-HA/PA66)复合骨修复材料修复良性骨肿瘤骨缺损的疗效和生物安全性。方法2003年1月~2005年5月,选取37例良性骨肿瘤患者,男21例,女16例,其中1例为2处病变;年龄19~58岁,平均38.5岁。骨纤维结构不良11例(12侧),骨囊肿14例,骨巨细胞瘤级10例,内生软骨瘤2例。肿瘤大小为1.0cm×0.7cm×0.4cm~10.0cm×4.0cm×3.0cm;肿瘤位于股骨近端12例(13侧),远端7例,胫骨近端9例,肱骨近端5例,指骨2例,掌骨和跟骨各1例。行肿瘤刮除术,瘤腔用颗粒型n-HA/PA66填充,伤口常规缝合;术后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局部炎性反应,排斥反应,全身毒性,瘤腔愈合和患肢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术后1例伤口感染,余伤口期愈合。局部炎性反应轻微,无排斥反应和全身毒性反应。术后全部获随访5~33个月,术后3~5.5个月可见新骨长入n-HA/PA66填充区,下肢在术后8个月可完全负重,上肢在术后5个月可完成日常活动。结论颗粒型n-HA/PA66复合骨修复材料具有良好生物安全性、相容性和骨传导性,可用于良性骨肿瘤骨缺损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 酰胺66 复合材料 骨缺损 良性骨肿瘤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椎板的初步临床应用 被引量:30
7
作者 蒋电明 权正学 +4 位作者 黄伟 欧云生 倪卫东 梁熙 孟纯阳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41-444,共4页
目的探讨自行研制的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ano-hydroxyapatite/polyam ide66,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椎板,在防止椎管内瘢痕粘连及重建椎管后部结构中的作用。方法2003年1月~2005年12月,采用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椎板治... 目的探讨自行研制的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ano-hydroxyapatite/polyam ide66,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椎板,在防止椎管内瘢痕粘连及重建椎管后部结构中的作用。方法2003年1月~2005年12月,采用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椎板治疗椎板切除术后椎板缺损23例。男16例,女7例;年龄48-76岁,平均59岁。椎管狭窄11例,椎管狭窄伴脊椎滑脱7例,椎间盘突出3例,脊柱肿瘤2例。病变节段:C5、6、L1及L2各1例,L4、55例,L4-S19例,L5、S16例。20例使用1个人工椎板,3例使用2个人工椎板。结果术后1例伤口感染,经对症处理后愈合,余22例伤口期愈合。23例均获5-24个月随访。1例L4、5中央型椎间盘突出患者因术中过度牵拉造成术后神经根损害症状加重,其余患者腰腿痛症状均缓解,无明显排斥反应。CT检查示椎管扩大;MRI示椎管内瘢痕形成及粘连均不明显;CT及三维重建示术后3-6个月人工椎板与受体骨接触界面模糊,间隙消失。结论新型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椎板,可有效防止外源性瘢痕压迫神经根及硬膜囊,有效恢复椎管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酰胺66 人工椎板 椎板切除术
下载PDF
注射型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生物活性骨修复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魏世成 李玉宝 +3 位作者 郑谦 魏杰 周立伟 左奕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2003年第4期590-593,共4页
利用羟基磷灰石纳米晶体与聚酰胺 6 6复合 ,构成新型生物活性骨修复材料 ,探讨用于不规则骨缺损修复的注射型纳米复合人工骨的生物学特性及骨组织修复能力。对该材料进行 X射线衍射分析、凝结时间、凝结强度等研究及动物实验研究 ,评价... 利用羟基磷灰石纳米晶体与聚酰胺 6 6复合 ,构成新型生物活性骨修复材料 ,探讨用于不规则骨缺损修复的注射型纳米复合人工骨的生物学特性及骨组织修复能力。对该材料进行 X射线衍射分析、凝结时间、凝结强度等研究及动物实验研究 ,评价该材料的组织相容性和缺损骨组织的修复能力。结果表明该材料的 X射线衍射谱与羟基磷灰石 /聚酰胺复合材料的 X射线衍射谱相同 ;液固比为 0 .5时复合材料易于注射 ;在生理盐水或血液中的凝固时间为 2 5~ 30 m in;在生理盐水中固化 4 8h后 ,抗压强度为 37MPa。植入后牙槽嵴表面软组织愈合良好 ,实验侧牙槽嵴修复高度明显大于对照侧 ;组织形态学观察 ,4周时材料周围未见有成骨迹象 ,16周时材料被包裹并在与其相连的区域出现成骨早期的片状结缔组织。研究证实 ,以一定的复合比例构成的纳米羟基磷灰石 /聚酰胺 6 6复合材料组织相容性良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型 纳米羟基磷灰石 酰胺生物活性骨 修复材料 生物活性 不规则骨缺损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与人胚胎成纤维细胞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孟纯阳 安洪 +1 位作者 蒋电明 刘永刚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69-172,共4页
目的:研究新型骨修复重建复合材料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 6 (n -HA/PA6 6 )对人胚胎成纤维细胞可能存在的细胞毒性,为该材料应用于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人胚胎成纤维细胞,经材料及材料浸提液分别与细胞共培养等方式对n -HA/PA6 ... 目的:研究新型骨修复重建复合材料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 6 (n -HA/PA6 6 )对人胚胎成纤维细胞可能存在的细胞毒性,为该材料应用于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人胚胎成纤维细胞,经材料及材料浸提液分别与细胞共培养等方式对n -HA/PA6 6进行细胞毒性测试,细胞形态观察法观察各组细胞在2 4h、4 8h、72h、5天各时相点的细胞形态学变化,细胞生长抑制法(MTT比色法) ,测定各组1,2 ,4 ,7天细胞的相对增殖率。结果:材料表面的细胞黏附生长良好,各浸提液组和直接接触组分别与阴性对照组进行两两比较,各组对细胞的增殖均无显著影响(P >0 .0 5 ) ,各浸提液组和直接接触组分别与阳性对照组进行两两比较显示有显著差异(P <0 .0 5 ) ,材料的细胞毒性为0~1级。结论:体外试验结果显示,n -HA/PA6 6与人胚胎成纤维细胞相容性好,符合GB/T16 886 .5 - 1997-ISO 10 993- 5 :1992规定的医用材料相应标准[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羟基磷灰石 酰胺 复合材料 细胞相容性
下载PDF
壳聚糖修饰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复合多孔支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黄棣 李吉东 +3 位作者 左奕 邹琴 王华楠 李玉宝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175-1178,共4页
利用相转移法制备了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复合多孔支架。用不同浓度(1%、3%、5%)的壳聚糖(CS)溶液对多孔支架进行了表面修饰。用扫描电镜(SEM)和材料力学试验机对多孔支架修饰前后的形貌和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经C... 利用相转移法制备了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复合多孔支架。用不同浓度(1%、3%、5%)的壳聚糖(CS)溶液对多孔支架进行了表面修饰。用扫描电镜(SEM)和材料力学试验机对多孔支架修饰前后的形貌和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经CS修饰的n-HA/PA66复合多孔支架在磷酸盐缓冲溶液(PBS)中的浸泡行为,并初步研究了其与MG63细胞的细胞相容性。结果显示,多孔支架具有较为理想的孔隙结构和贯通性,经CS修饰后,其力学强度有显著提高。体外浸泡结果显示,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支架表面微结构变得粗糙和多孔化。细胞实验表明该支架有利于细胞在表面的粘附、铺展、生长和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 酰胺66 多孔支架 表面修饰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多孔支架材料的制备及其结晶行为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程琳 李玉宝 +3 位作者 左奕 王华楠 王园园 李鸿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7-49,52,共4页
以NaCl为致孔剂,采用粒子沥滤-相转移法制备了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n-HA/PA6)多孔支架材料,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示差扫描量热仪(DSC)等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用该方法制备的多孔支架孔径分布在50... 以NaCl为致孔剂,采用粒子沥滤-相转移法制备了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n-HA/PA6)多孔支架材料,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示差扫描量热仪(DSC)等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用该方法制备的多孔支架孔径分布在50~300μm,孔隙率约为77%,孔与孔之间的贯通性良好。用粒子沥滤-相转移法制备的支架中PA6的晶胞体积较制备前有所增大,同时其结晶度也有增加。研究表明,NaCl粒子的存在促进了PA6聚合物晶体的生长。在制备成支架后,n-HA/PA6复合材料中PA6仍为混晶型高聚物,其晶型部分发生了转变,由制备前α晶型占多数变成了制备后γ晶型占多数。支架的制备过程使PA6更容易结晶,但结晶总速率在制备支架前后均没有太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 酰胺6 多孔支架 粒子沥 滤相转移 晶型转变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材料在模拟体液(SBF)中的表面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彭雪林 李玉宝 +2 位作者 严永刚 张利 魏杰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38-42,共5页
通过纳米羟基磷灰石 /聚酰胺 6 6 (n HA/PA6 6 )复合材料体外模拟体液 (SBF)浸泡实验 ,以聚酰胺 6 6 (PA6 6 )为对照 ,用IR、XRD、SEM和ICP等手段对材料的表面组成和形貌变化进行了分析 ,比较了PA6 6和n HA/PA6 6复合材料的表面生物活... 通过纳米羟基磷灰石 /聚酰胺 6 6 (n HA/PA6 6 )复合材料体外模拟体液 (SBF)浸泡实验 ,以聚酰胺 6 6 (PA6 6 )为对照 ,用IR、XRD、SEM和ICP等手段对材料的表面组成和形貌变化进行了分析 ,比较了PA6 6和n HA/PA6 6复合材料的表面生物活性。结果表明 ,n HA/PA6 6复合材料在SBF中其表面形成的HA沉积物为部分碳酸基团取代的磷灰石 ,而PA6 6在浸泡过程中Ca、P不在聚合物表面沉积 ;n HA/PA6 6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 ,作为骨组织修复或替代材料具有较高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酰胺66复合材料 模拟体液 SBF 生物活性 骨组织材料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物椎间融合器在山羊颈椎融合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3
作者 陈日高 屠重琪 +3 位作者 裴福兴 段宏 刘立岷 宋跃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86-290,共5页
目的:观察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物(n-HA/PA66)椎间融合器在山羊颈椎前路融合中的效果。方法:15只成年雌性山羊随机分成A、B、C组,每组5只,均行经前路C3/4椎间盘切除术,A组椎间置入n-HA/PA66椎间融合器植骨;B组置入钛网植骨;C组... 目的:观察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物(n-HA/PA66)椎间融合器在山羊颈椎前路融合中的效果。方法:15只成年雌性山羊随机分成A、B、C组,每组5只,均行经前路C3/4椎间盘切除术,A组椎间置入n-HA/PA66椎间融合器植骨;B组置入钛网植骨;C组采用自体三面皮质髂骨块植骨。分别于术前、术后、术后4周、8周及12周拍X线片观察测量各组手术节段平均椎间高度(disc space height,DSH)、椎间角(intervertebral angle,IVA)及前凸角(lordosis angle,LA);12周时处死动物取颈椎标本进行生物力学测试及组织学检查。结果:术前三组DSH、IVA和LA无显著性差异。术后即刻及术后4周三组间DSH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8周及12周,A组DSH与B、C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和C组差别无显著性(P>0.05)。术后即刻及术后4周、8周三组间IVA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2周,A、B组IVA与C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与B组无显著性差异。术后即刻及术后4周、8周三组间LA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2周,A、B组LA与C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与C组无显著性差异。术后12周时,A、B组颈椎标本各向角位移与C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除后伸外A组各向稳定性优于B、C组;平均刚度均强于B、C组;ROM均小于B、C组(P<0.05)。A组在植骨区和椎间融合器边缘可见大量成熟的骨小梁组织,材料交界处可见大量纤维骨痂及新生骨形成,骨组织与材料表面已发生嵌合;B组的植骨块与椎体间的新生骨小梁已改建为成熟的骨小梁,部分区域尚可见未完全矿化的类骨质;C组可见较多的纤维骨痂形成,在骨小梁表面有红色的类骨质,部分区域有成熟的骨小梁。结论:n-HA/PA66椎间融合器能有效维持椎间隙高度,促进山羊颈椎前路植骨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酰胺66复合物 椎间融合器 颈椎 融合术 山羊
下载PDF
骨修复用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的体内外生物相容性(英文) 被引量:16
14
作者 杨萌 陈民芳 +1 位作者 王昊 李长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513-1516,共4页
背景:采用基于纳米羟基磷灰石溶胶新方法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材料,该材料提高了纳米羟基磷灰石在聚酰胺66基体中的均匀分布和二者的有效键合,进而有利于改善材料的生物性能,有望成为新型骨修复材料。目的:评价纳米羟基磷灰... 背景:采用基于纳米羟基磷灰石溶胶新方法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材料,该材料提高了纳米羟基磷灰石在聚酰胺66基体中的均匀分布和二者的有效键合,进而有利于改善材料的生物性能,有望成为新型骨修复材料。目的:评价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材料体内外生物相容性。方法:①将原代培养的成骨细胞与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及聚酰胺66材料复合培养,使用倒置相差显微镜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材料周围及表面的细胞形态。②将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材料植入兔右侧胫骨,将聚酰胺66作为对照组材料植入兔左侧胫骨。在术后2,8周,取材料周围骨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切片观察。结果与结论:①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和聚酰胺66未表现出明显的细胞毒性,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材料周围细胞形态好于聚酰胺66,且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表面细胞数量多于聚酰胺66,在复合培养的第3天差异尤其显著(P<0.01)。②在植入早期,与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相接的骨组织成骨细胞活跃且该组材料周围的骨形成过程较对照组更快。结果说明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材料较聚酰胺66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酰胺66 酰胺66 生物相容性 细胞培养 骨修复材料
下载PDF
医用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材料体外浸泡行为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彭雪林 李玉宝 +3 位作者 王学江 严永刚 魏杰 张利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53-256,共4页
 将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材料(n HA/PA66)和纯PA66分别浸泡于去离子水、生理盐水、小牛血清和人血清中,于37℃恒温,1~12周取样,测试材料的吸水率、重量变化以及浸泡液中Ca、P含量变化,并对材料表面作扫描电镜(SEM)观察。结果...  将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材料(n HA/PA66)和纯PA66分别浸泡于去离子水、生理盐水、小牛血清和人血清中,于37℃恒温,1~12周取样,测试材料的吸水率、重量变化以及浸泡液中Ca、P含量变化,并对材料表面作扫描电镜(SEM)观察。结果显示不同浸泡环境中材料的行为有所不同。n HA/PA66复合材料较纯PA66吸水率低,稳定性好,活性提高。扫描电镜显示在血清中复合材料表面形成大量颗粒状沉积物。n HA/PA66复合材料在几种浸泡介质中均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酰胺66复合材料 稳定性 生物活性 n-HA/PA66 生物材料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增强聚酰胺66复合材料动态力学性能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翔 李玉宝 +1 位作者 左奕 吕国玉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19-422,共4页
采用动态力学分析(dynamic mechanical a-nalysis)方法研究了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hydroxyapatite,n-HA)增强聚酰胺66(polyamide 66,PA66)生物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纳米羟基磷灰石组分的含量、生理盐水和振动频... 采用动态力学分析(dynamic mechanical a-nalysis)方法研究了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hydroxyapatite,n-HA)增强聚酰胺66(polyamide 66,PA66)生物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纳米羟基磷灰石组分的含量、生理盐水和振动频率对n-HA/PA66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和玻璃化转变过程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随着纳米羟基磷灰石含量的增加,其复合材料的力学损耗峰温度移向高温区,峰值降低;复合材料吸水后其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都有所降低,且玻璃化温度向低温区移动;振动频率对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也有一定的影响,随着振动频率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也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 酰胺66 复合材料 动态力学分析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复合材料预防椎板切除后椎管狭窄、粘连的初步影像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肖智博 吕富荣 +2 位作者 吕发金 蒋电明 唐文胜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4期489-493,共5页
目的:探讨影像学关于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复合材料(n-HA/pA66)在预防椎板切除后并发症的表现,通过病理对照研究来提供临床指导。方法:建立22只家犬L5椎板切除实验模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行CR和MRI扫描等影像方法与组织学... 目的:探讨影像学关于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复合材料(n-HA/pA66)在预防椎板切除后并发症的表现,通过病理对照研究来提供临床指导。方法:建立22只家犬L5椎板切除实验模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行CR和MRI扫描等影像方法与组织学的检测。结果:X线结果术后8周人工椎板与骨接触面开始模糊,至术后24周人工椎板与骨接触界面消失,密度增高,钙化;而对照组始终表现为腰5椎板棘突缺损,无致密影出现。组织学结果术后8周人工椎板内层的纤维组织-材料界面就出现较多成骨细胞团及骨小梁;对照组椎板缺损处是纤维瘢痕逐步形成,最终与硬膜粘连。MRI对脊髓受压及硬膜粘连情况显示较好,实验节段与对照节段相比,椎管面积及矢状径有明显差异(P<0.05)。显示出重建椎板节段椎管完整性得到恢复,与组织学一致。结论:n-HA/PA66复合材料能够阻止硬膜外粘连,X线及MRI对其检测准确、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 酰胺66 人工椎板 椎板切除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碳纤维增强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材料与动物体内骨组织的相容性 被引量:8
18
作者 鹿鸣 张雪松 +2 位作者 徐辉 胡文浩 杨晓青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2523-2528,共6页
背景:碳纤维增强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材料相对于羟基磷灰石材料和其他纳米羟基磷灰石二元复合材料在力学强度、韧性和弹性模量等方面有了明显的提高,可用于承受载荷部位的骨缺损修复。目的:评价新型生物复合材料碳纤维增强纳米... 背景:碳纤维增强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材料相对于羟基磷灰石材料和其他纳米羟基磷灰石二元复合材料在力学强度、韧性和弹性模量等方面有了明显的提高,可用于承受载荷部位的骨缺损修复。目的:评价新型生物复合材料碳纤维增强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在骨组织的生物相容性。方法:使用巴马小型猪8只,在每只巴马小型猪的胸椎建立骨缺损模型并植入碳纤维增强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材料,在植入后8,16,24周处死动物并取材,行骨密度检测,胸椎椎体缺损处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在植入前、植入后1,8周取血,查肝肾功能并进行对比。结果与结论:植入后8周,椎体松质骨断端封闭,复合材料被肉芽组织包裹,椎体松质骨断端可见软骨细胞,界面间软骨成骨活跃。植入后16周,肉芽组织机化通过纤维内成骨方式生成新的骨组织并与骨端骨质大致融合。植入后24周,新生骨组织已成为成熟的板层骨,断端与复合材料结合紧密。植入复合材料的椎体骨密度在植入后8,16,24周的均数呈上升趋势(P<0.05),随着植入时间增长,成骨量增加。植入前后的肝肾功能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实验可以初步认为碳纤维增强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是一种组织相容性、生物活性好,无肝肾毒性的新型骨缺损修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组织相容性 纳米 骨和骨组织 动物实验 生物材料 材料相容性 纳米羟基磷灰石 酰胺66 碳纤维 骨缺损 修复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人工椎体置入与椎体重建 被引量:10
19
作者 何斌 蒋电明 +2 位作者 欧云生 权正学 唐可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7期8889-8892,共4页
背景:发生于胸腰椎的骨嗜酸性肉芽肿临床较少见,对于病灶切除后的椎体缺损,已有不同生物材料的椎体替代物用于临床,但是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人工椎体在此病的临床应用还鲜有报道。目的:观察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人工椎体在脊椎... 背景:发生于胸腰椎的骨嗜酸性肉芽肿临床较少见,对于病灶切除后的椎体缺损,已有不同生物材料的椎体替代物用于临床,但是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人工椎体在此病的临床应用还鲜有报道。目的:观察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人工椎体在脊椎嗜酸性肉芽肿病椎切除术后椎体重建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01/2009-12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胸腰椎嗜酸性肉芽肿患者15例,全部行前路病灶切除、椎体间行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人工椎体置入、前路钉板系统内固定治疗。观察切口愈合情况、伤口并发症及脊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结论:15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平均随访2.1年。全部痊愈,脊髓功能得到恢复,无复发及并发症发生。提示脊椎嗜酸性肉芽肿病椎切除后椎体间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人工椎体置入、前路钉板系统内固定可以获得良好的椎体重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酰胺66 人工椎体 胸腰椎 嗜酸性肉芽肿 椎体重建
下载PDF
羟基磷灰石纳米针晶与聚酰胺仿生复合生物材料研究 被引量:52
20
作者 王学江 李玉宝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1年第5期1-5,共5页
通过溶液共混法制备了羟基磷灰石纳米针晶与聚己二酰己二胺生物医用复合材料。用透射电镜、红外光谱仪和转靶X 射线衍射仪对复合材料的形态、组成和结构进行了分析 ,证明纳米复合材料中羟基磷灰石针晶与高分子基底之间产生了键合 ,具有... 通过溶液共混法制备了羟基磷灰石纳米针晶与聚己二酰己二胺生物医用复合材料。用透射电镜、红外光谱仪和转靶X 射线衍射仪对复合材料的形态、组成和结构进行了分析 ,证明纳米复合材料中羟基磷灰石针晶与高分子基底之间产生了键合 ,具有稳定的界面。各种分析表明 ,这是一种类骨的高强柔韧复合材料 ,充分发挥了羟基磷灰石优良的生物相容性 ,在骨修复和组织工程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羟基磷灰石 酰胺 复合材料 骨修复 生物材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