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14篇文章
< 1 2 8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正五聚体蛋白-3、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与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关系及其诊断价值
1
作者 孙晶 杨蕊华 +3 位作者 刘丽华 孙晔 薛丹 焦琳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6期654-657,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VE-cadherin)、正五聚体蛋白-3(PTX-3)、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与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关系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将2021年10月至2023年2月山西省儿童医院(山西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12例儿童病毒性心... 目的分析血清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VE-cadherin)、正五聚体蛋白-3(PTX-3)、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与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关系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将2021年10月至2023年2月山西省儿童医院(山西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12例儿童病毒性心肌炎(其中重度、中度、轻度各33例、44例、35例)纳入病例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120例为对照组。分析儿童病毒性心肌炎感染病毒分布情况及不同疾病严重程度患儿血清VE-cadherin、PTX-3、h-FABP水平,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VE-cadherin、PTX-3、h-FABP单独及联合检测对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结果11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检出病毒115株,主要为柯萨奇病毒B、腺病毒、EB病毒。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患儿VE-cadherin、PTX-3、h-FABP水平更高(P<0.05)。重度、中度、轻度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VEcadherin、PTX-3、h-FAB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VE-cadherin、PTX-3、h-FABP联合检测对病毒性心肌炎诊断的AUC及敏感度、特异度最高,诊断效果最好。病例组患儿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结果显示,儿童病毒性心肌炎患儿VE-cadherin、PTX-3、h-FABP与cTnI呈正相关(P<0.05)。结论儿童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VE-cadherin、PTX-3、h-FABP水平升高,且与疾病严重程度、心肌损害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对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儿童 心肌损害 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 正五体蛋白-3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富含α-亚麻酸的中长链脂肪酸结构脂的酶法合成与理化性质分析
2
作者 陈福妮 刘琛 +5 位作者 王卫飞 钟赛意 王思远 穆利霞 廖森泰 邹宇晓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6-71,共6页
旨在为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中长链脂肪酸甘油三酯(MLCT)产品的应用提供参考,采用脂肪酶Lipozyme TL IM催化精炼桑蚕蛹油(SPO)与三辛酸甘油酯(TRI)进行酯交换反应合成富含α-亚麻酸(ALA)的MLCT(ALA-MLCT),考察了反应时间对ALA-MLC... 旨在为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中长链脂肪酸甘油三酯(MLCT)产品的应用提供参考,采用脂肪酶Lipozyme TL IM催化精炼桑蚕蛹油(SPO)与三辛酸甘油酯(TRI)进行酯交换反应合成富含α-亚麻酸(ALA)的MLCT(ALA-MLCT),考察了反应时间对ALA-MLCT合成的影响,并对合成的ALA-MLCT的甘油三酯组成、质量指标、氧化稳定性、乳液性能和体外消化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Lipozyme TL IM催化效率高,反应10 h TRI的转化率达到98%以上,反应12 h合成的产物ALA-MLCT中含有ALA的MLCT含量可以达到40.41%,且主要为LnCaCa (10.95%)、PLnCa (7.69%)和OLnCa (6.21%),其质量指标符合中长链脂肪酸食用油标准征求意见稿2022中的一级食用油标准;与SPO和酯交换反应底物物理混合物(SPO与TRI质量比1∶4,SPO+TRI)相比,产物ALA-MLCT氧化稳定性显著提高,其乳液粒径较小且分布均匀,具有更好的物理稳定性;体外模拟消化实验表明,与SPO+TRI相比,ALA-MLCT更快达到消化平衡,但最终二者消化率均可以达到90%以上。综上,合成的ALA-MLCT结构脂有助于提高ALA的生物可及性,有望作为功能性食用油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长链脂肪酸结构 Α-亚麻酸 酶法合成 氧化稳定性
下载PDF
ω-3脂肪酸联合辅酶Q10对轻度高脂血症人群血脂干预效果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3
作者 张新胜 缪婷婷 +4 位作者 刘钊 杨荩冉 李丽雅 于志盟 刘英华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4年第5期68-74,共7页
目的:观察ω-3脂肪酸联合辅酶Q10对轻度高脂血症人群血脂、抗氧化及炎症水平的影响。方法:筛选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门诊轻度高脂血症患者90例,采用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方法,随机分为ω-3脂肪酸联合辅酶Q10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 目的:观察ω-3脂肪酸联合辅酶Q10对轻度高脂血症人群血脂、抗氧化及炎症水平的影响。方法:筛选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门诊轻度高脂血症患者90例,采用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方法,随机分为ω-3脂肪酸联合辅酶Q10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45例干预3个月,两组均常规给予低盐低脂饮食和运动指导,A组补充ω-3脂肪酸2粒3次/日和辅酶Q10胶囊2粒2次/日(早、晚)。于干预前、后比较两组间三大营养素摄入量、人体测量指标、体成分变化、血生化、抗氧化及炎症水平的影响。结果:共有82例患者完成研究,A组42例、B组40例。干预前两组间一般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前后两组营养素摄入量、人体测量及体成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结束后两组间肝、肾功能、蛋白水平、胆红素、血脂水平等指标未见显著差异(P>0.05),但比较两组间干预前后差值变化水平(∆=结束-开始),发现A组∆TC、∆LDL-C及∆非-HDL-C下降水平显著高于B组(P<0.05);抗氧化水平的影响,发现A组∆MDA水平显著高于B组(P<0.05),炎症指标水平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轻度高脂血症人群补充ω-3脂肪酸和辅酶Q10,对其肝肾功能无不利影响,能改善其血脂及抗氧化水平,起到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高血症 Α-亚麻酸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辅酶Q10
下载PDF
α-甲基苯乙烯二聚体在高固体羟基丙烯酸树脂合成中的应用研究
4
作者 郑家青 龙丹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12期73-75,共3页
揭示了高固体丙烯酸树脂分子量大小受α-甲基苯乙烯二聚体的影响规律。用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和丙烯酸树脂进行交联固化反应,制备了交联固化涂膜,并对树脂及其交联固化涂膜的机械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α-甲基苯乙烯二聚体对降... 揭示了高固体丙烯酸树脂分子量大小受α-甲基苯乙烯二聚体的影响规律。用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和丙烯酸树脂进行交联固化反应,制备了交联固化涂膜,并对树脂及其交联固化涂膜的机械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α-甲基苯乙烯二聚体对降低丙烯酸树脂黏度和分子量有积极影响,在高固体分羟基丙烯酸树脂合成中的用量应为0.5%~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甲基苯乙烯二 高固体 羟基丙烯酸树 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 应用研究
下载PDF
7,8-二羟基黄酮对脂多糖诱导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启航 马紫微 +7 位作者 张曼茹 于华青 葛凤琴 宋雨晨 郭丹丹 赵静 杭鹏洲 朱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6-722,共7页
目的研究7,8-二羟基黄酮(7,8-dihydroxyflavone,7,8-DHF)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心肌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传代培养H9c2心肌细胞系,随机分为对照组(Ctrl)、LPS组、LPS+7,8-DHF组和7,8-DHF单独处理组,给药24 h后... 目的研究7,8-二羟基黄酮(7,8-dihydroxyflavone,7,8-DHF)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心肌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传代培养H9c2心肌细胞系,随机分为对照组(Ctrl)、LPS组、LPS+7,8-DHF组和7,8-DHF单独处理组,给药24 h后观察细胞形态,分别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Live/Dead染色检测细胞活死比例、Mitosox染色检测细胞线粒体氧化应激水平,Western blot技术检测Akt、核因子κB(NF-κB)p65、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等蛋白表达水平。结果7,8-DHF增加LPS诱导的心肌细胞活力,减少氧化应激水平和细胞死亡。7,8-DHF激活LPS诱导的心肌细胞Akt信号,抑制STAT3磷酸化水平和NF-κB p65蛋白表达。结论7,8-DHF可能通过激活Akt、抑制磷酸化STAT3和NF-κB p65信号分子减轻LPS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细胞 7 8-羟基黄酮 多糖 氧化应激 核因子ΚB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下载PDF
黄连素与聚β-羟基丁酸酯对大口黑鲈生长、免疫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6
作者 刘雅荣 夏耘 +6 位作者 魏东 张凯 谢骏 王广军 龚望宝 郁二蒙 孙金辉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8-387,共10页
【目的】探究饲料中添加黄连素(BBR)与聚β-羟基丁酸酯(PHB)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反季幼苗生长、免疫和肠道菌群的影响,为BBR与PHB在大口黑鲈配合饲料中的应用和大口黑鲈反季繁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大口黑鲈秋苗(体... 【目的】探究饲料中添加黄连素(BBR)与聚β-羟基丁酸酯(PHB)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反季幼苗生长、免疫和肠道菌群的影响,为BBR与PHB在大口黑鲈配合饲料中的应用和大口黑鲈反季繁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大口黑鲈秋苗(体质量130.34±0.26 mg)为试验材料,以投喂基础饲料为对照(CK),B、P和MIX组分别投喂饲料B(1‰BBR)、饲料P(1‰PHB)和饲料BP(1‰BBR+1‰PHB),BP5、BP7和BP14组分别以每5、7和14 d的频率交替投喂饲料B与饲料P,养殖30 d,测定大口黑鲈生长性能、肝脏和肠道生化指标,分析肠道菌群结构及功能。【结果】在生长性能上,与CK相比,除P和MIX组外,其余处理组终末总体质量均显著提高(P<0.05,下同),饲料系数均显著降低;BP5、BP7和BP14组增重率、存活率均显著高于CK;BP7组终末总体质量、增重率和存活率均最高,饲料系数最低。在肝脏中,B、P、BP5、BP7、BP14和MIX组的ACP和AKP活性均显著高于CK,同时GOT和GPT活性均显著低于CK。在肠道中,与CK相比,其他处理组MDA和IL-6含量均显著降低,CAT和LZM含量均显著提高;BP5和BP7组TNF含量均显著低于CK。肠道菌群物种在门分类水平分布上,与CK相比,BP5、BP7和MIX组变形菌门相对丰度明显降低、厚壁菌门相对丰度明显增加,BP7组拟杆菌门相对丰度明显增加;在属分类水平分布上,与CK相比,BP5和BP7组无色杆菌属相对丰度明显降低,乳杆菌属相对丰度明显增加。BP7组微生物功能基因在代谢通路和环境信息处理通路显著富集。【结论】饲料中添加BBR可提高大口黑鲈秋苗的生长性能,BBR和PHB的添加或混合添加均能有效提高鱼体免疫能力及抗氧化能力、改善肝脏损伤和降低肠道炎症反应,以每7 d的频率交替投喂含BBR的饲料与含PHB的饲料效果最好;推测是由于BBR和PHB改变大口黑鲈肠道菌群结构及功能,改善了肝脏及肠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素(BBR) β-羟基丁酸酯(PHB) 大口黑鲈 生长 免疫 肠道菌群
下载PDF
利用甲烷氧化菌产生聚-β-羟基丁酸酯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宋增武 王贵儒 +3 位作者 孙立瑞 李越 锁博海 辛嘉英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5-593,共9页
聚-β-羟基丁酸酯(PHB)是原核微生物产生的一种生物聚酯,主要作为储能物质以颗粒形式在细胞内积累,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非线性光学活性、成膜性、气体相隔性、抗凝血性等高附加值性能,被认为是化石聚合物的可再生与可生... 聚-β-羟基丁酸酯(PHB)是原核微生物产生的一种生物聚酯,主要作为储能物质以颗粒形式在细胞内积累,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非线性光学活性、成膜性、气体相隔性、抗凝血性等高附加值性能,被认为是化石聚合物的可再生与可生物降解替代品,对缓解世界化石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有积极作用。系统总结了目前可生产PHB的甲烷氧化菌种、PHB在菌体内的合成途径、影响甲烷氧化菌累积PHB的因素,并对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氧化菌 -羟基丁酸酯 生物塑料 生物反应器 微生物发酵
下载PDF
利用淀粉酸化废水驯化活性污泥合成聚-β-羟基脂肪酸酯及其表征 被引量:2
8
作者 李金娟 赵林 +2 位作者 谭欣 黄宇 柳听义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618-1622,共5页
研究了活性污泥利用淀粉酸化废水合成聚-β-羟基脂肪酸酯(PHA)及其表征。结果表明,淀粉废水酸化产物为丁酸、乙酸、丙酸、乙醇、戊酸。以此酸化产物为碳源经活性污泥合成PHA,合成结束后活性污泥中PHA含量为34.7%。活性污泥中PHA采用氯... 研究了活性污泥利用淀粉酸化废水合成聚-β-羟基脂肪酸酯(PHA)及其表征。结果表明,淀粉废水酸化产物为丁酸、乙酸、丙酸、乙醇、戊酸。以此酸化产物为碳源经活性污泥合成PHA,合成结束后活性污泥中PHA含量为34.7%。活性污泥中PHA采用氯仿提取,并用核磁共振(NMR)、热失重(TG)、差热(DSC)方法对其结构和热性质进行表征。核磁共振图谱结果分析,此PHA样品含有HB和3HV,3HV的含量占8.9%(摩尔分数)。热分析结果表明,此PHA的熔点为150℃,分解温度在2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废水 厌氧酸化 -羟基脂肪酸 活性污泥 生物合成
下载PDF
一株产聚-β-羟基脂肪酸酯嗜盐菌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海飙 刘长莉 +2 位作者 刘润泽 常乐 王珺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7-100,107,共5页
以大庆地区盐碱土壤为样品经苏丹黑B染色、尼罗蓝染色分离出6株具有聚-β-羟基脂肪酸酯(PHA)合成能力的菌株,选取产量较高的DQ-4进行鉴定,通过细菌形态学鉴定、16S rRNA分析并结合其生理生化特性,将菌株DQ-4鉴定为嗜盐单胞菌(Halomonas ... 以大庆地区盐碱土壤为样品经苏丹黑B染色、尼罗蓝染色分离出6株具有聚-β-羟基脂肪酸酯(PHA)合成能力的菌株,选取产量较高的DQ-4进行鉴定,通过细菌形态学鉴定、16S rRNA分析并结合其生理生化特性,将菌株DQ-4鉴定为嗜盐单胞菌(Halomonas sp.)。GC-MS分析表明,菌株DQ-4合成的聚合物具有与PHA标样相似的峰值。FT-IR分析显示,菌株DQ-4合成的聚合物在1 726、2 980、2 934、2 876 cm^(-1)处出现了PHA的特征性吸收峰。因此,将其产物确定为PHA类化合物。菌株DQ-4的最适生长条件,温度38℃、p H值=9、转速160 r·min^(-1)、500 m L锥形瓶的装液量为100 m L,此条件下菌株DQ-4的PHA产量可达5.88 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脂肪酸 嗜盐菌 红外光谱
下载PDF
聚(3-羟基丁酸酯-4-羟基丁酸酯)/聚乳酸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
10
作者 陈宇 周长年 +7 位作者 朱金唐 彭杰 崔华帅 崔宁 史贤宁 李杰 黄庆 吴鹏飞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共7页
聚(3-羟基丁酸酯-4-羟基丁酸酯)(P34HB)是极具前景的生物基可降解材料,但结晶慢且加工黏度大等因素使其难以直接熔纺制备纤维。左旋聚乳酸(PLLA)与P34HB化学结构相似,加工温度接近,与P34HB具有协同增强作用。采用熔融纺丝法制备P34HB含... 聚(3-羟基丁酸酯-4-羟基丁酸酯)(P34HB)是极具前景的生物基可降解材料,但结晶慢且加工黏度大等因素使其难以直接熔纺制备纤维。左旋聚乳酸(PLLA)与P34HB化学结构相似,加工温度接近,与P34HB具有协同增强作用。采用熔融纺丝法制备P34HB含量为30%的P34HB/PLLA纤维,研究纤维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能以及结晶性能。结果发现,2000 m/min的卷绕速率下制备的P34HB/PLLA预牵伸纤维(POY)经1.40、1.75倍牵伸和定形后得到的全牵伸纤维(FDY-1和FDY-2)的断裂强度分别为1.66、2.29 cN/dtex,断裂伸长率分别为33.3%、28.8%;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试结果显示,POY、FDY-1、FDY-2结晶度分别为62.51%、62.05%、61.36%;XRD衍射仪测试结果也表明POY的结晶度与FDY结晶度相近,这表明在POY成形过程中,纤维中的结晶已经接近完成,P34HB提高了PLLA结晶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羟基丁酸酯-4-羟基丁酸酯) 乳酸 纤维 热稳定性 力学性能 结晶性能
下载PDF
聚羟基脂肪酸酯和聚酰胺-胺树状高分子构筑的经皮给药系统 被引量:1
11
作者 缪伟伟 王志雄 +1 位作者 张俊利 大野優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52期8433-8437,共5页
背景:聚羟基脂肪酸化合物具有黏着性及与药物分子混合、分散的特性,可作为体外给药剂型的基质;树状高分子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能够作为药物的载体。目的:将聚羟基脂肪酸化合物与聚酰胺-胺树状高分子混合,构筑能够促进难溶型药物... 背景:聚羟基脂肪酸化合物具有黏着性及与药物分子混合、分散的特性,可作为体外给药剂型的基质;树状高分子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能够作为药物的载体。目的:将聚羟基脂肪酸化合物与聚酰胺-胺树状高分子混合,构筑能够促进难溶型药物的透皮的经皮给药系统。方法:将恶臭假单胞菌KT2442在含有NH4Cl的培养基中30℃培养72 h,然后在培养体系中添加5 g/L辛烷酸培养24 h,用氯仿抽提聚羟基脂肪酸化合物。各取10 mg聚羟基脂肪酸化合物基质与含聚酰胺-胺与苯乙胺树状高分子的聚羟基脂肪酸化合物基质,分别与5 mg磺酰胺衍生物Tamsulosin混合,构建经皮给药系统;同时构建体外渗透研究装置,研究基质促进药物渗透的效果。X射线衍射分析Tamsulosin、聚羟基脂肪酸化合物基质、基质聚羟基脂肪酸化合物-Tamsulosin及含聚酰胺-胺树状高分子聚羟基脂肪酸化合物基质-Tamsulosin的内部原子空间分布状况。结果与结论:聚羟基脂肪酸化合物及聚羟基脂肪酸化合物与聚酰胺-胺树状高分子的混合物都能作为经皮给药的基质,促进难溶药物的透皮作用;并且在相同的条件下,聚羟基脂肪酸化合物与聚酰胺-胺树状高分子的混合物作为基质的经皮给药系统能够满足药物的临床血药浓度。聚羟基脂肪酸化合物与聚酰胺-胺树状高分子的混合物能够使模型药物很好地晶体化并呈现高度有序的方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缓释材料 羟基脂肪酸 酰胺-胺树状高分子 经皮给药系统
下载PDF
淀粉-脂肪酸复合物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窦博鑫 李明玉 +2 位作者 张煜 刘颖 张娜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06-212,共7页
文章综述了淀粉-脂肪酸复合物的复合机理、制备方法及条件,重点讨论了影响淀粉-脂肪酸复合物形成的因素,发现淀粉结构、脂质结构、脂质浓度以及不同工艺参数对淀粉-脂肪酸复合物的影响很大,并以此为基础探究复合物对淀粉性质的影响,综... 文章综述了淀粉-脂肪酸复合物的复合机理、制备方法及条件,重点讨论了影响淀粉-脂肪酸复合物形成的因素,发现淀粉结构、脂质结构、脂质浓度以及不同工艺参数对淀粉-脂肪酸复合物的影响很大,并以此为基础探究复合物对淀粉性质的影响,综述了淀粉-脂质复合物在淀粉基食品中的应用进展,以期为进一步推广和完善淀粉-脂质复合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脂肪酸复合物 淀粉结构 质结构 制备方法 复合机理
下载PDF
一种基于2-(2-羟基苯基)苯并噻唑近红外脂滴荧光探针的合成及细胞成像研究
13
作者 于坤 王亚轩 +2 位作者 沈舒婷 胡磊 王慧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6-9,19,共5页
以2-(2-羟基苯基)苯并噻唑为母体,通过缩合反应,将其与二氰基异佛尔酮相连接,合成得到一种近红外荧光探针LD-YK,并对其结构进行了氢谱表征.通过紫外-可见吸收与荧光发射光谱研究了探针LD-YK的光物理性质,结果表明探针LD-YK在不同溶剂中... 以2-(2-羟基苯基)苯并噻唑为母体,通过缩合反应,将其与二氰基异佛尔酮相连接,合成得到一种近红外荧光探针LD-YK,并对其结构进行了氢谱表征.通过紫外-可见吸收与荧光发射光谱研究了探针LD-YK的光物理性质,结果表明探针LD-YK在不同溶剂中的最大荧光发射波长均超过650 nm,属于近红外区域,且具有较大的斯托克斯位移.细胞实验结果表明探针LD-YK具有较低的细胞毒性,且可靶向于细胞内的脂滴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羟基苯基)苯并噻唑 近红外 异佛尔酮 荧光探针
下载PDF
缓释神经营养因子3和神经节苷脂GD1a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微球修复大鼠脊髓损伤 被引量:4
14
作者 夏宇 孙佳 +4 位作者 齐争艳 马琳 马文倩 牛建国 文玉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2518-2524,共7页
背景:非侵入式脊髓损伤治疗方法亟待开发。纳米材料能够递送药物,提高治疗效果,具有明显优势。目的:制备缓释神经营养因子3和神经节苷脂GD1a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微球,探究其对大鼠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采用油水乳液挥发有... 背景:非侵入式脊髓损伤治疗方法亟待开发。纳米材料能够递送药物,提高治疗效果,具有明显优势。目的:制备缓释神经营养因子3和神经节苷脂GD1a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微球,探究其对大鼠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采用油水乳液挥发有机溶剂法,制备缓释神经营养因子3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微球和缓释神经节苷脂GD1a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微球,检测微球的缓释性能。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雌性SD成年大鼠分为5组:假手术组打开椎板后直接缝合,脊髓损伤组建立脊髓T9撞击损伤模型,神经营养因子组脊髓T9损伤区域注射缓释神经营养因子3的纳米微球悬液,神经节苷脂组脊髓T9损伤区域注射缓释经节苷脂GD1a的纳米微球悬液,实验组脊髓T9损伤区域注射缓释神经营养因子3的纳米微球和缓释神经节苷脂GD1a的纳米微球混合悬液,每组12只。术后每周进行旷场实验及BBB评分,术后4,8周进行脊髓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与结论:(1)体外浸泡于PBS 14 d内,缓释纳米微球可持续释放神经营养因子3和神经节苷脂GD1a。(2)术后7,8周,与脊髓损伤组比较,神经营养因子组、实验组大鼠的BBB评分、旷场总移动距离增加(P<0.05)。尼氏染色显示,实验组术后4,8周的脊髓灰质前角运动神经元多于脊髓损伤组(P<0.05),神经营养因子组术后8周的脊髓灰质前角运动神经元多于脊髓损伤组(P<0.05)。免疫荧光染色显示,与脊髓损伤组比较,神经营养因子组术后8周、实验组术后4,8周的脊髓白质腹侧神经纤维增多(P<0.05),神经节苷脂组、实验组术后4,8周的脊髓白质腹侧髓鞘碱性蛋白表达增加(P<0.05),神经营养因子组术后8周的髓鞘碱性蛋白表达增加(P<0.05),神经营养因子组、实验组术后8周的下行脊髓固有束增加(P<0.05)。(3)结果表明,神经营养因子3微球单独应用,或是与神经节苷脂GD1a微球联合应用,能够促进脊髓损伤区周边运动神经元及神经纤维存活,并可改善大鼠后肢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营养因子3 神经节苷 乳酸-羟基乙酸共 组织工程 神经再生
下载PDF
检测sFlt-1、PIGF、25-羟基维生素D、D-二聚体诊断子痫前期研究
15
作者 张燕翔 茆政 闻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97-100,共4页
探讨针对子痫前期患者,采纳实施sFlt-1、PIGF、25-羟基维生素D、D-二聚体检测,观察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 在2022年1月~2023年1月我院产科门诊接受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的孕产妇80 例中,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各40例,两组均实施低剂量的... 探讨针对子痫前期患者,采纳实施sFlt-1、PIGF、25-羟基维生素D、D-二聚体检测,观察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 在2022年1月~2023年1月我院产科门诊接受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的孕产妇80 例中,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各40例,两组均实施低剂量的阿司匹林药物实施预防,对照组对D-二聚体实施检测,实验组对血清PlGF、sFlt-1、D-二聚体、25-羟基维生素D实施检测,比较妊娠结局、不同时期的子痫前期各个检测数据、产后出血情况。结果 数据统计显示实验组不良反应率5.00%更低,X2值=5.165,P<0.05。轻度子痫D-D(508.23±111.43mg/L)、sFlt-1(1328.23±243.65pg/mL)低于重度D-D(587.78±103.78mg/L)、sFlt-1(1657.78±245.78pg/mL),P<0.05。轻度子痫PlGF(44.23±5.43pg/mL)、25-羟基维生素D(25.23±4.43ng/mL)高于对照组PlGF(31.78±5.78pg/mL)、25-羟基维生素D(17.78±4.78ng/mL),P<0.05。实验组的出血量为(82.23±20.43)mL,对照组的出血量为(342.65±54.43)mL,二者比较,前者为更低情形(P<0.05)。结论 针对子痫前期对患者实施sFlt-1、PIGF、25-羟基维生素D、D-二聚体的联合检测,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率,便于观察病情,改善妊娠出血量,诊断价值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SFLT-1 PIGF 25-羟基维生素D D- 诊断价值
下载PDF
4-羟基苯并噁唑-2-酮通过脂质代谢和内质网应激通路治疗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陆俊霏 刘妍颖 +6 位作者 幸尚平 方斌 覃思 张华 陆婷婷 朱丹 林军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81-590,共10页
目的探讨4-羟基苯并噁唑-2-酮[4-hydroxy-2(3H)-benzoxazolone,HBOA]对酒精性脂肪肝(AFLD)大鼠脂质代谢和内质网应激(ERS)的影响。方法实验前应用AutoDock Tools软件将4-羟基苯并噁唑-2-酮分别与脂质代谢及ERS相关蛋白进行分子对接,预... 目的探讨4-羟基苯并噁唑-2-酮[4-hydroxy-2(3H)-benzoxazolone,HBOA]对酒精性脂肪肝(AFLD)大鼠脂质代谢和内质网应激(ERS)的影响。方法实验前应用AutoDock Tools软件将4-羟基苯并噁唑-2-酮分别与脂质代谢及ERS相关蛋白进行分子对接,预测结合能力。动物实验先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复制组,参考酒精递增灌胃法建立酒精性脂肪肝模型,模型复制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水飞蓟宾组(26.25 mg·kg^(-1))及4-羟基苯并噁唑-2-酮高、中、低剂量组(100、50、25 mg·kg^(-1))。观察大鼠状态;记录体质量、肝质量,并计算肝指数;油红O染色观察肝组织脂肪变性情况;采用试剂盒法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组织中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和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脂质代谢及ERS相关蛋白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乙酰辅酶A羧化酶1(ACC1)和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蛋白激酶样ER激酶(PERK)及其磷酸化(p-PERK)、肌醇蛋白酶1(IRE1)及其磷酸化(p-IRE1)、活化转录因子6(ATF6)的表达水平;RT-qPCR法检测肝组织SREBP-1c、GRP78 mRNA表达。结果4-羟基苯并噁唑-2-酮与脂质代谢及ERS相关蛋白之间结合能均小于0 kcal·mol^(-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指数明显增高(P<0.01),镜下可见肝组织大面积红染且细胞内有大量红棕色脂滴,肝组织中GPT、GOT和血清中TC、TG、LDL-C水平明显增高(P<0.01),HDL-C水平明显降低(P<0.01),肝组织中脂质代谢相关蛋白SREBP-1c、ACC1和ERS相关蛋白GRP78、ATF6蛋白表达及PERK、IRE1磷酸化水平明显增高(P<0.01),肝组织中SREBP-1c、GRP78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4-羟基苯并噁唑-2-酮各组大鼠肝指数(低剂量组除外)明显降低(P<0.01),镜下未见肝组织大面积红染,细胞内脂滴聚集不同程度减少,肝功能指标及血脂四项得到明显改善(P<0.05,P<0.01),4-羟基苯并噁唑-2-酮各组脂质代谢相关蛋白SREBP-1c、ACC1和ERS相关蛋白GRP78、ATF6蛋白表达及PERK、IRE1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4-羟基苯并噁唑-2-酮各组SREBP-1c(低剂量组除外)、GRP78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4-羟基苯并噁唑-2-酮可改善酒精诱导的大鼠酒精性脂肪肝,可能与调节脂质代谢及抑制内质网应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脂肪 4-羟基苯并噁唑-2- 质代谢 内质网应激 分子对接 大鼠
下载PDF
由剩余污泥合成聚β-羟基脂肪酸酯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龙妮 任源 韦朝海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174-177,共4页
研究了厌氧-好氧过程中微生物合成聚β-羟基脂肪酸酯(PHAs)和除磷的关系,利用在SBR反应器中除磷后的剩余污泥作为菌源,以葡萄糖为碳源合成PHAs.在2 h厌氧4 h好氧的反应周期中COD的去除率为81.7%.2 h厌氧过程中可溶性磷酸盐从6.23 mg/L... 研究了厌氧-好氧过程中微生物合成聚β-羟基脂肪酸酯(PHAs)和除磷的关系,利用在SBR反应器中除磷后的剩余污泥作为菌源,以葡萄糖为碳源合成PHAs.在2 h厌氧4 h好氧的反应周期中COD的去除率为81.7%.2 h厌氧过程中可溶性磷酸盐从6.23 mg/L升高到11.95 mg/L,污泥PHAs的含量由12.6 mg/gMLSS增加为73.6 mg/gMLSS,好氧阶段可溶性磷酸盐减少至1.47 mg/LL,污泥PHAs的含量降低为10.3 mg/gMLSS.好氧阶段除磷能力与厌氧过程污泥合成PHAs的含量有关.剩余污泥加入8g/L葡萄糖厌氧2 h后得到占污泥干重6.1%的PHAs,1HNMR谱图和FT-IR谱图表明其结构为PHB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污泥 β-羟基脂肪酸 生物法强化除磷
下载PDF
高链玉米淀粉-不饱和脂肪酸复合物的体外大肠发酵特性及其对肠道菌群的影响规律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诗琪 周倩雯 +2 位作者 扶雄 黄强 张斌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0-30,共11页
该研究以高直链玉米淀粉(High-Amylose Maize Starch,HAMS)与四种饱和度不同的脂肪酸为原料,制备淀粉-不饱和脂肪酸复合物,研究不同复合物体外大肠发酵特性及菌群调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脂肪酸不饱和度的增加,除淀粉-油酸复合物(34.8... 该研究以高直链玉米淀粉(High-Amylose Maize Starch,HAMS)与四种饱和度不同的脂肪酸为原料,制备淀粉-不饱和脂肪酸复合物,研究不同复合物体外大肠发酵特性及菌群调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脂肪酸不饱和度的增加,除淀粉-油酸复合物(34.87%)外,形成的复合物V型结晶越少(30.42%~32.93%)。淀粉-不饱和脂肪酸复合物在整个发酵过程中发酵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最终产气量基本一致(13.8~14.2 mL)。淀粉-不饱和脂肪酸复合物产丁酸浓度(14.83~17.91 mmol/L)低于HAMS(22.42 mmol/L),但产较多乙酸(60.25~63.73 mmol/L)和丙酸(21.22~24.81 mmol/L)。淀粉-不饱和脂肪酸复合物均能显著促进Prevotella的相对丰度,这与其较高的丙酸产量有关。综上,淀粉-不饱和脂肪酸复合物大肠发酵特性受脂肪酸饱和度的影响较小,主要与淀粉-脂质复合物自身结构有关,复合物中脂肪酸的饱和度对高链玉米淀粉-不饱和脂肪酸复合物菌群结构具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质复合物 脂肪酸饱和度 体外发酵特性 肠道菌群
下载PDF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15-羟基硬脂酸聚乙二醇酯中环氧乙烷和二氧六环含量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名清 刘灿 +2 位作者 唐宝强 姜雷 涂家生 《中国药品标准》 CAS 2023年第2期205-211,共7页
目的:建立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药用辅料15-羟基硬脂酸聚乙二醇酯中的残留杂质环氧乙烷和二氧六环的含量。为15-羟基硬脂酸聚乙二醇酯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参考国内外药典方法,选用色谱柱DB-5(15 m×0.32 mm, 1μm),以5%苯... 目的:建立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药用辅料15-羟基硬脂酸聚乙二醇酯中的残留杂质环氧乙烷和二氧六环的含量。为15-羟基硬脂酸聚乙二醇酯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参考国内外药典方法,选用色谱柱DB-5(15 m×0.32 mm, 1μm),以5%苯基-95%甲基聚硅氧烷为固定液,采用程序升温模式:起始温度为35℃,维持5 min,以每分钟5℃的速率升温至180℃,然后以每分钟30℃的速率升温至250℃,维持5 min。进样口温度为150℃,检测器温度为250℃,顶空平衡温度70℃,平衡时间45 min,分流比为10∶1。按标准加入法计算供试品中环氧乙烷和二氧六环的含量。结果:在该色谱条件下,环氧乙烷和二氧六环分别在0.5~4μg·mL^(-1)和5~4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平均回收率均为75%(RSD=5%,n=9)。来自三个厂家的五批次样品均未检测出环氧乙烷,其中一批样品未检出二氧六环,另外四批样品中二氧六环含量均小于0.005%,符合限度要求。结论:该方法适用于15-羟基硬脂酸聚乙二醇酯中环氧乙烷和二氧六环含量测定,为15-羟基硬脂酸聚乙二醇酯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与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羟基乙二醇酯 药用辅料 顶空气相色谱法 环氧乙烷 二氧六环 含量测定
下载PDF
D-二聚体、肿瘤坏死因子-α高水平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术后的预后有影响
20
作者 陈涛 张杰 李宗仁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24年第1期80-82,87,共4页
目的:探讨D-二聚体、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择回顾性队列分析。收集经PCI治疗的368例STEMI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术后D-... 目的:探讨D-二聚体、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择回顾性队列分析。收集经PCI治疗的368例STEMI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术后D-二聚体、TNF-α、LDL-C的四分位界值进行分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评估上述指标与预后的关系。终点指标为全因死亡和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结果:368例患者(男210,女158),年龄34~79岁,平均60岁。随访时间21.7(13.8~63.7)个月,期间全因死亡率为6.5%(22/368),MACCE发生率为10.1%(37/368)。单因素分析显示D-二聚体、TNF-α是影响STEMI患者PCI术后全因死亡和MACCE发生的危险因素(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D-二聚体≥600μg/L、TNF-α≥20.5 pg/mL是影响STEMI患者PCI术后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D-二聚体≥345μg/L、TNF-α≥20.5 pg/mL是影响STEMI患者PCI术后MAC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过高的D-二聚体、TNF-α水平对STEMI患者PCI术后的预后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 肿瘤坏死因子-Α 低密度蛋白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急性心肌梗死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