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投资者关注、资金流量与“聪明钱”效应——来自我国开放式基金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
1
作者 何毛毛 陈浩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47-55,共9页
以2005年1月~2017年9月我国市场主动型股票基金为样本,分析基金投资者决策时关注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投资者对基金回报率关注程度高,而容易忽视风险因素,如规模风险、价值风险、投资风险和盈利风险,并表现出明显的投机偏好。通过进一... 以2005年1月~2017年9月我国市场主动型股票基金为样本,分析基金投资者决策时关注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投资者对基金回报率关注程度高,而容易忽视风险因素,如规模风险、价值风险、投资风险和盈利风险,并表现出明显的投机偏好。通过进一步区分基金规模和市场状态发现,投资者对大规模基金更倾向于更为稳定的回报率,而对小规模基金则更希望承担高风险而获取高回报;相比于市场上升期,在市场下降期时,经过风险调整后的回报率对资金流量的影响更为显著,投资者对市场因素、规模因素和价值因素的关注程度更高。此外,我国市场聪明钱效果并不显著,投资者难以关注所有有效信息,对基金的投资能力尚需提高。上述实证结果对政策制定者和基金管理者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型基金 投资者关注 资金流量 聪明效应
下载PDF
“北上资金”真的是聪明钱吗?——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蔡丽 刘胜题 《中国物价》 2020年第12期60-62,共3页
沪港通和深港通的开通使中国内地市场和香港市场形成资金互流的现象,"北上资金"这一说法应运而生。本文在分析北上资金持股市值情况和行业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回归分析分别从短期和长期研究了北上资金过去持股比例变化与... 沪港通和深港通的开通使中国内地市场和香港市场形成资金互流的现象,"北上资金"这一说法应运而生。本文在分析北上资金持股市值情况和行业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回归分析分别从短期和长期研究了北上资金过去持股比例变化与未来收益率和超额收益率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北上资金确实是一笔"聪明钱",且主要体现在选股能力和长期价值投资方面,该研究结果对市场参与者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股通 聪明效应 持股比例 超额收益率
下载PDF
为什么基金投资人的投资回报低于基金行业的平均回报——基于“聪明的钱”效应实证检验的解释 被引量:16
3
作者 莫泰山 朱启兵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93-206,共14页
在我国,存在基金投资人投资基金的实际收益率低于基金行业整体平均回报率的现象,为了寻求导致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本文基于我国基金业2006~2009年的每日申购、赎回和业绩数据,对基金投资者“聪明的钱”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基于对投... 在我国,存在基金投资人投资基金的实际收益率低于基金行业整体平均回报率的现象,为了寻求导致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本文基于我国基金业2006~2009年的每日申购、赎回和业绩数据,对基金投资者“聪明的钱”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基于对投资人投资于基金的逻辑、过程的分析,本文创新性地将“聪明的钱”效应分为两类,第一类“聪明的钱”效应研究投资人的基金品种选择能力,第二类“聪明的钱”效应研究投资人投资基金的时机选择能力。结果发现,第一类“聪明的钱”效应只在有限范围内存在,不过控制了其他影响业绩的因素后,第一类“聪明的钱”效应出现,基金投资人具有一定的基金品种选择能力。而第二类“聪明的钱”效应只在市场下跌时期出现,在市场上升时期则不存在,基金投资人投资基金的时机选择能力在不同市场阶段表现不同。本文进一步分析认为,基金投资者的投资回报与基金行业的平均回报的差距,可能源于基金投资人在市场上升阶段“追涨”购买基金的行为,这一行为因时机选择不当,影响了基金投资人的收益率。此外,本文发现,机构投资者对基金的投资不存在“聪明的钱”效应,没有体现出应有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类“聪明的钱”效应 第二类“聪明的钱”效应 基金
原文传递
公司创新专注度与机构投资者持股——来自上市公司专利分类号数据的证据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志强 杨高飞 熊海芳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2-62,共21页
在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背景下,作为资本市场专业的机构投资者如何关注公司的创新战略方向对公司在金融市场上的投融资活动举足轻重。文章基于2007—2019年A股上市公司发明专利分类号数据,构造衡量公司创新战略差异的... 在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背景下,作为资本市场专业的机构投资者如何关注公司的创新战略方向对公司在金融市场上的投融资活动举足轻重。文章基于2007—2019年A股上市公司发明专利分类号数据,构造衡量公司创新战略差异的创新专注度指标,研究公司创新专注度与机构投资者持股决策的关系。结果发现,公司创新专注度越高,机构投资者持股家数越多、持股比例越高。机制分析表明,公司创新专注度越高,其盈利能力越强、破产风险越低,也更易被市场低估,具有更高的盈余意外和超额预期收益以及较低的波动率风险。进一步,使用开放式主动偏股型公募基金的股票持仓数据构造了基金持股组合的创新专注度变量和基金业绩衡量指标,研究发现,基金组合创新专注度越高基金未来业绩表现越好,说明“聪明钱效应”是机构投资者偏好持有创新专注度较高公司的主要动机。文章的经验证据有助于理解公司创新战略差异与机构投资者持股决策的关系,对公司调整创新战略吸引资本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创新战略 创新专注度 聪明效应
下载PDF
关于国内偏股型开放式基金投资者申购赎回行为有效性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蒋晓刚 《金融纵横》 2014年第8期92-98,共7页
本文利用国内偏股型开放式基金的季度申购赎回数据对基金投资者申购赎回行为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证实了"聪明钱"效应("smart money"effect)的存在。剔除基金管理人限制申购等非投资者因素造成的影响后,本文利用200... 本文利用国内偏股型开放式基金的季度申购赎回数据对基金投资者申购赎回行为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证实了"聪明钱"效应("smart money"effect)的存在。剔除基金管理人限制申购等非投资者因素造成的影响后,本文利用2008年至2013年期间可比的218只偏股型基金的申购赎回数据构造资金加权组合,并对不同组合的超额收益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未发现投资者的申购赎回行为具有有效性。相反,在对不同星级评级的基金进行比较后,发现五星级以及三星级基金中投资者的申购赎回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有效性,反映了国内开放式基金"赎回异象"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式基金 申购赎回行为 聪明钱”效应 超额收益
下载PDF
中国股票市场“聪明投资者”行为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徐龙炳 张大方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6-108,共13页
"聪明投资者"是根据投资绩效来界定投资者的一种新方法,在最新投资实践中有应用,但学术研究却十分缺乏。其意义在于,不同于"选股",这是一种"选人"的新投资思路,即找出"聪明投资者",并跟随其投... "聪明投资者"是根据投资绩效来界定投资者的一种新方法,在最新投资实践中有应用,但学术研究却十分缺乏。其意义在于,不同于"选股",这是一种"选人"的新投资思路,即找出"聪明投资者",并跟随其投资,便可以获取超额收益。文章首次提出了"聪明投资者"概念,并剖析了策略获得盈利的原因。研究发现,按历史投资绩效可以界定出"聪明投资者";"聪明投资者"既不同于理性投资者也不同于机构投资者,说明未来研究应重视这一分类;"聪明的个人"比"聪明的机构"绩效更好,偏好差异是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个人聪明投资者"的目标公司主要以资本运作方式来提高收益(因而超额收益更高),而"机构聪明投资者"的目标公司除了资本运作外更多地依靠自身经营来提高绩效。文章拓展了投资者行为研究的思路,揭示了"另类投资者"研究的重要性,且与国际上"聪明钱效应"的研究相衔接,未来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的相互影响也可从"聪明投资者"角度进行研究。文章的研究结果还可用于制订有效的投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聪明投资者 聪明效应 股东积极主义 投资策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