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6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狼跋其胡,载疐其尾”新解
1
作者 路沥云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78-82,105,共6页
“狼跋其胡,载疐其尾”见于《豳风·狼跋》篇,历代学者谨守古训,视“狼跋”为主谓结构成分。通过梳理“狼跋”词义发展的源流脉络,可知“狼跋”即“狼狈”,实为联绵词,“狼跋其胡,载疐其尾”是舞者来回甩摆衣袖和尾饰的舞蹈动作。... “狼跋其胡,载疐其尾”见于《豳风·狼跋》篇,历代学者谨守古训,视“狼跋”为主谓结构成分。通过梳理“狼跋”词义发展的源流脉络,可知“狼跋”即“狼狈”,实为联绵词,“狼跋其胡,载疐其尾”是舞者来回甩摆衣袖和尾饰的舞蹈动作。由“赤舄”发掘《狼跋》的背景信息,可推断《狼跋》是一首赞美参加祭礼贵族的诗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跋 赤舄 联绵词
下载PDF
郝懿行《尔雅义疏》形容词性联绵词丛考
2
作者 王译婕 刘鸿雁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80-85,共6页
联绵词在汉语复音化过程中处于一种特殊的位置,同时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其联绵化过程中多有异形产生,其异形之产生和使用当有其理据性所循。郝懿行在其《尔雅》注本《尔雅义疏》中所收联绵词甚繁,并对所录之联绵词通过系联各种不同语音形... 联绵词在汉语复音化过程中处于一种特殊的位置,同时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其联绵化过程中多有异形产生,其异形之产生和使用当有其理据性所循。郝懿行在其《尔雅》注本《尔雅义疏》中所收联绵词甚繁,并对所录之联绵词通过系联各种不同语音形式、探求音义关系的方式对其进行翔实的考证,反映出其独特的联绵词观。文章依郝懿行《尔雅义疏》,选取形容词性联绵词中具备三个及三个以上语音形式的有代表性的叠音形式和非叠音形式的联绵词进行音义关系的考释和系联,试探究联绵词在联绵化过程中语音、语义的发展演变趋势,并对郝懿行的联绵词观进行一些新的揭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绵词 《尔雅义疏》 音义关系 联绵词观
下载PDF
颂与诵:汉大赋与联绵词关系初探——以司马相如赋联绵词为中心
3
作者 段洁文 王承略 《枣庄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28-36,共9页
司马相如赋现存7篇,其中联绵词约121个。双声联绵词约28个,叠韵联绵词约62个,双声兼叠韵联绵词约4个,非双声叠韵联绵词约3个,四音格联绵词约24个。音义性是联绵词的本质特征,即两个音节对应的字都有意义,且多数义同或义近。字形方面,不... 司马相如赋现存7篇,其中联绵词约121个。双声联绵词约28个,叠韵联绵词约62个,双声兼叠韵联绵词约4个,非双声叠韵联绵词约3个,四音格联绵词约24个。音义性是联绵词的本质特征,即两个音节对应的字都有意义,且多数义同或义近。字形方面,不少表现为两个汉字具有相同的与词义相关的偏旁(事物+状态)。分布方面,叠韵联绵词远多于双声联绵词,且有一定量的四音格联绵词变体。这应当与汉赋的“歌功颂德,润色鸿业”而讲究较强的韵律性、节奏感和重复性,从而彰显文章的气质有关。联绵词大量涌现与时代的特色以及文体、语音自身均有一定联系。联绵词及其变体一定意义上促进了汉赋的生成,并体现了汉赋铺陈、讽谏功能和口诵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相如 联绵词 汉大赋
下载PDF
基于安大简谈《诗经》中的联绵词问题
4
作者 周翔 《北方论丛》 2024年第1期33-38,共6页
《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一)·诗经》与《毛诗》相较,在联绵词上呈现如下情况:《毛诗》为联绵词,简本文字有别且非联绵词;《毛诗》不为联绵词,简本文字有别而为联绵词;简本与《毛诗》均为联绵词而文字有别;简本与《毛诗》均为联绵词... 《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一)·诗经》与《毛诗》相较,在联绵词上呈现如下情况:《毛诗》为联绵词,简本文字有别且非联绵词;《毛诗》不为联绵词,简本文字有别而为联绵词;简本与《毛诗》均为联绵词而文字有别;简本与《毛诗》均为联绵词且文字全同。这些情况说明研究中要尊重出土文献自身的文本内容,以客观、统一的标准和原则处理传世与出土文本的异文。其也证明了简本对于《诗经》语言文字和文本研究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大简(一) 诗经 联绵词
下载PDF
双声叠韵与现代新诗音乐论
5
作者 任小青 《中国韵文学刊》 2024年第1期62-68,共7页
双声叠韵是六朝诗学批评的重要论题,宋以后论者渐少,直到清中期又被大量提起,并在现代白话新诗运动中掀起波浪,引发不小的争议。胡适援引清人周春对杜诗双声叠韵用例的论析,试图利用双声叠韵以重建诗体解放后白话新诗的音节。胡怀琛主... 双声叠韵是六朝诗学批评的重要论题,宋以后论者渐少,直到清中期又被大量提起,并在现代白话新诗运动中掀起波浪,引发不小的争议。胡适援引清人周春对杜诗双声叠韵用例的论析,试图利用双声叠韵以重建诗体解放后白话新诗的音节。胡怀琛主张新诗要有天然的音节,强调双声叠韵的连绵性,反对胡适将新诗引入近体诗的纤巧之径。刘大白、唐钺、郭绍虞等先后从学理上对“双声叠韵”问题进行清理,肯定了人为的非连语双声叠韵与自然音节的原则并不相悖。现代各派诗人、诗论家又进一步从中西比较诗学的视角予以观照,验证了人为双声叠韵的合理性。现在重新审视这段学术史,探寻双声叠韵在新诗音节中的作用,对于当下的新诗创作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声叠韵 现代新诗 联绵词 音节
下载PDF
《左传》“偻句”考
6
作者 刘选 《今古文创》 2024年第26期65-67,共3页
“偻句”的本义与构词方式一直具有争议。“偻句”一词出自《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杜预注“偻句”为地名,但有些学者认为“偻句”本义为宝龟,经本文考证“偻句”的本义为宝龟更为合适。“偻句”向来被人看作双音单纯词,也就是联绵... “偻句”的本义与构词方式一直具有争议。“偻句”一词出自《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杜预注“偻句”为地名,但有些学者认为“偻句”本义为宝龟,经本文考证“偻句”的本义为宝龟更为合适。“偻句”向来被人看作双音单纯词,也就是联绵词。但是,通过对训诂材料的考察,从词源角度来分析“,偻句”并不是双音单纯词,而是联合型合成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偻句 本义 联绵词 合成词
下载PDF
浅谈互联网时代无意义音节的语素化
7
作者 曹帅 《今古文创》 2024年第23期123-126,共4页
音节语素化并非新现象,如佛教传入中国后翻译了大量经文,从音译词“佛陀”中取出音节“佛”与其他的语素相结合,产生了如“佛经、佛寺、佛法、佛器”等新词。而随着语言的发展以及网络普及率的提高,网络用语中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如fa... 音节语素化并非新现象,如佛教传入中国后翻译了大量经文,从音译词“佛陀”中取出音节“佛”与其他的语素相结合,产生了如“佛经、佛寺、佛法、佛器”等新词。而随着语言的发展以及网络普及率的提高,网络用语中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如fans(迷,狂热爱好者)在经过了音译以及汉语的改造之后,变成了“粉丝”一词并在网络广泛传播,衍生出“果粉、路人粉、脑残粉、僵尸粉”等词,“粉”从原来的fan这个无义音节逐渐向具有构词能力的语素发展。本文从网络流行语中选出一部分词语进行分析,并尝试挖掘这种语素化现象背后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节 语素化 音译外来词 联绵词
下载PDF
《国语》“魁陵”韦注疏证——兼论“块阜”“魁父”“?府”“瘣腐”非同源联绵词 被引量:1
8
作者 蔡克烂 《大连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50-58,共9页
《国语》“魁陵”之“魁”韦昭注为“小阜”,即小土丘,前人多有异议,或认为“魁”为假借字,或认为“小”是“川”之讹。通过考察“魁”的词义系统,文章认为“土丘”义是由其食勺义引申而来,“小”义由语境产生。“魁陵”同义并列复合,... 《国语》“魁陵”之“魁”韦昭注为“小阜”,即小土丘,前人多有异议,或认为“魁”为假借字,或认为“小”是“川”之讹。通过考察“魁”的词义系统,文章认为“土丘”义是由其食勺义引申而来,“小”义由语境产生。“魁陵”同义并列复合,义为小土丘。《淮南子》“块(魁)阜”高诱注为“小山”,“魁陵”与“块(魁)阜”意义、语境及构词方式均同,韦注、高注异曲同工。前人异说不可信。“块阜”“魁父”“?府”“瘣腐”是一组异形词,并非如史杰鹏所说是同源联绵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语》 魁陵 块阜 异形词 同源联绵词
下载PDF
论联绵词的基本声式——以“差池”词族的考释为中心
9
作者 李豪 高中正 《语言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48-558,共11页
“基本声式”即同族联绵词前后音节中声母除去细微差别而保留的主干部分,可用以描写联绵词声母的搭配形式。基本声式相同、语义上有关联的同族联绵词,为同声式同族联绵词。以“差池”词族为例,通过考察其基本声式与义核,讨论古书中用例... “基本声式”即同族联绵词前后音节中声母除去细微差别而保留的主干部分,可用以描写联绵词声母的搭配形式。基本声式相同、语义上有关联的同族联绵词,为同声式同族联绵词。以“差池”词族为例,通过考察其基本声式与义核,讨论古书中用例,可知它跟“参差”声式、语义有别;“徙弛”“徙迤”“沙池”“迁延”“逡巡(循)”“莎随”等也应属于“差池”词族,结合战国楚简中“■”等字至西汉以后的用字差异,其中的“徙弛”“徙迤”“沙池”等其实是“差/■池”的异写。综合运用“基本声式”理论及出土文献视野下的用字习惯视角,更便于系联同声式同族联绵词并确定其中的亲疏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声式 差池 联绵词族 用字习惯 考释
下载PDF
晋卦·鼫鼠词源体认分析及英译探讨
10
作者 付永 周江琴 吴俣 《现代语言学》 2023年第12期6257-6264,共8页
体认语言学是中国本土化的新生语言学理论,对汉语研究和翻译研究具有极大的阐释力。经语源体认考察发现,《周易·晋卦》联绵词“鼫鼠”的转语大致有“硕鼠”“鼯鼠”“鼩鼠”等,它们不同程度辐射进了“鼫鼠”英译的语域中。又以体... 体认语言学是中国本土化的新生语言学理论,对汉语研究和翻译研究具有极大的阐释力。经语源体认考察发现,《周易·晋卦》联绵词“鼫鼠”的转语大致有“硕鼠”“鼯鼠”“鼩鼠”等,它们不同程度辐射进了“鼫鼠”英译的语域中。又以体认识解观和体认像似观为理论依据,辨析了六个英译本中“鼫鼠”译名转换的特点,研究发现:1) 译者的视角决定了译者凸显内容的不同,译者视角和凸显两者的结合又决定了详略度的不同。2) “鼫鼠”等联绵词因其本身的独特性,具有一定的不可译性,暂时还难以做到“音美”“形美”和“义美”的齐备统一。3) 众译本无所谓孰优孰劣,译本的生成难免受主客多方因素的影响,不同的译者有不同的体认识解,因而产生特色各异的译本,由此推测“百花齐放”的多元并存局面应是今后《周易》复译常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认语言学 翻译研究 联绵词 鼫鼠
下载PDF
“惺忪”词义考
11
作者 葛威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72-75,92,共5页
文章对“惺忪”组词的词义及其来源作了较为全面深入的探讨。“惺忪”为联绵词,文献中常变形写作“惺忪”“惺[忄葱]”等,也可叠音为“惺惺忪忪”,或倒言作“忪惺、惺”等。《汉语大词典》等语文辞书对“惺忪”组词所列的诸多义项需重... 文章对“惺忪”组词的词义及其来源作了较为全面深入的探讨。“惺忪”为联绵词,文献中常变形写作“惺忪”“惺[忄葱]”等,也可叠音为“惺惺忪忪”,或倒言作“忪惺、惺”等。《汉语大词典》等语文辞书对“惺忪”组词所列的诸多义项需重新梳理,且未揭发在清中期以来其产生的新义。“惺忪”组词当为“惺”的变形重叠形式,这一探源对于认识“惺忪”组词的词义演变具有提纲挚领的作用,即它的各个义项,皆由“清醒、醒悟”这一义项引申而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惺忪 联绵词 考释
下载PDF
说“拖逗”
12
作者 赵静莲 《辞书研究》 2023年第1期116-121,共6页
文章认为“拖逗(迤逗)”不是联绵词,而是并列复合词,“拖逗”二字均不是假借,是词义的自然引申,“引”“牵引”义词多引申为“引诱”“逗弄”义。
关键词 拖逗 联绵词 引诱
下载PDF
康达维汉赋描写性复音词的英译策略与方法论启示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慧 何新文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7-153,共7页
美国汉学家康达维在英译《文选·赋》的实践过程中,针对赋篇描写性复音词即联绵词这一理解和翻译的难点,探索出了一套具有创新性、操作性的理论与方法策略。他以坚持联绵词"不可拆解"的原则为前提,利用古今注释注音及联绵... 美国汉学家康达维在英译《文选·赋》的实践过程中,针对赋篇描写性复音词即联绵词这一理解和翻译的难点,探索出了一套具有创新性、操作性的理论与方法策略。他以坚持联绵词"不可拆解"的原则为前提,利用古今注释注音及联绵词"变体"以把握整体词义,根据具体语境找寻贴近原意的英文对应词,运用"头韵"或同义词重复的方法翻译出赋的效果韵味。总结康达维关于赋中描写性复音词的这些翻译策略和成就经验,对于中西赋学研究及英语翻译实践,均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方法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达维 描写性复音词 联绵词 英译
下载PDF
“喽啰”考 被引量:7
14
作者 徐时仪 《语言科学》 2005年第1期62-69,共8页
喽啰,又写作娄罗、喽罗、偻等。此词既不是单纯的外来词,也不是联绵词,而是由记梵文四流母音R、Rˉ、L、Lˉ的鲁、流、卢、楼或啰啰哩哩等逐渐凝固成词浯室宄擞杀戆宓摹澳芨伞⒒椤币褰パ荼湮?贬义的“追随恶人的人”之义... 喽啰,又写作娄罗、喽罗、偻等。此词既不是单纯的外来词,也不是联绵词,而是由记梵文四流母音R、Rˉ、L、Lˉ的鲁、流、卢、楼或啰啰哩哩等逐渐凝固成词浯室宄擞杀戆宓摹澳芨伞⒒椤币褰パ荼湮?贬义的“追随恶人的人”之义外,尚涉及佛教赞歌和戏剧歌辞中和声的用法,可以说是语言中较为罕见的一个特殊词语,在汉语史和语言史的研究上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贬义 褒义 汉语史 外来词 联绵词 词义 语言 歌辞 赞歌 戏剧
下载PDF
《庄子·秋水》“望洋”新诂 被引量:6
15
作者 黄金贵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3期45-52,共8页
《庄子·秋水》中的“望洋”,或作“盳洋”、“望阳”、“望羊”,以“望羊”为正体,历来解为仰视貌或远视义。现代则多认为是联绵词,在词义上或袭取旧说,或通过系联同源联绵词求得许多以不明为义核的新解。但集中剖析此词从上古至... 《庄子·秋水》中的“望洋”,或作“盳洋”、“望阳”、“望羊”,以“望羊”为正体,历来解为仰视貌或远视义。现代则多认为是联绵词,在词义上或袭取旧说,或通过系联同源联绵词求得许多以不明为义核的新解。但集中剖析此词从上古至后世的诸多用例,即可知它不是联绵词,而是以偏正结构喻指眼的一种病相,即眼白多而偏下、瞳仁小而偏上且不转,并都作谓语,不修饰动词。故“望洋”本义是定睛上视貌,引申为定睛高远视义,指有心志、抱负者眼相。《庄子·秋水》“望洋”今皆误连“向若而叹”,其实当连上“目”而成“目望洋”句,此“望洋”用为本义。《庄子·秋水》中此句描绘河伯肖像,寓意深刻。“望洋”之所以长期得不到确诂,是由于词义训诂只释名而不解物,也是对联绵词的误识与误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望洋 望羊 联绵词 庄子 仰视貌 《庄子·秋水》
下载PDF
《抱朴子》复音词构词方式初探 被引量:18
16
作者 董玉芝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82-85,共4页
《抱朴子》复音词构词方式初探董玉芝《抱朴子》内外篇共约十八万字,除人名、地名、职官名、书篇名、虚词以及因脱讹衍倒造成语意不明的不计数外,据笔者初步统计,各种结构的复音词共约5408个,可分为语音构词和语法构词二大类。... 《抱朴子》复音词构词方式初探董玉芝《抱朴子》内外篇共约十八万字,除人名、地名、职官名、书篇名、虚词以及因脱讹衍倒造成语意不明的不计数外,据笔者初步统计,各种结构的复音词共约5408个,可分为语音构词和语法构词二大类。语音构词包括联绵式、叠音式、音译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音词 《抱朴子》 构词方式 语法构词 形容词 语音构词 偏正式复音词 现代汉语 结构类型 联绵词
下载PDF
话说“音义初始” 被引量:11
17
作者 董为光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02-109,共8页
话说“音义初始”董为光华中理工大学一“约定俗成”两面观词是音义结合的基本语言单位。现在我们见到的单纯词,其音义常依托于另一个旧有的单纯词,是有“理”可言,有源可溯的。但是如果穷追不舍,便自然会在理论上、或者还在实践上... 话说“音义初始”董为光华中理工大学一“约定俗成”两面观词是音义结合的基本语言单位。现在我们见到的单纯词,其音义常依托于另一个旧有的单纯词,是有“理”可言,有源可溯的。但是如果穷追不舍,便自然会在理论上、或者还在实践上面对一个问题:特定的音义是怎样第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声词 音义关系 摹拟词 音义结合 联绵词 “约定俗成” 历史比较语言学 语言研究 汉语 造词法
下载PDF
英语重叠词与汉语联绵词的理据比较及象似性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庞秀成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3-111,共9页
联绵词并不是汉语特有的现象,无论表层还是深层,它与英语重叠词存在惊人的相似点。这些相似点是由重叠动因促成的,而重叠动因是一组相互竞争相互合作的原则和规则。表层分析比较重叠的语音、形态、语义、文字理据,深层分析比较文化、审... 联绵词并不是汉语特有的现象,无论表层还是深层,它与英语重叠词存在惊人的相似点。这些相似点是由重叠动因促成的,而重叠动因是一组相互竞争相互合作的原则和规则。表层分析比较重叠的语音、形态、语义、文字理据,深层分析比较文化、审美和认知理据。象似性分析解释了英语重叠词和汉语联绵词家族相似性的根本机制。句法上的重叠偏爱可能是英汉两种语言差异的分水岭。对重叠词和联绵词的比较深化了各自的研究并揭示了人类语言的某些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据 重叠词 联绵词 象似性 家族相似性
下载PDF
联绵词研究的历史观与非历史观 被引量:8
19
作者 徐天云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4-18,共5页
联绵词最初被掩盖在单个字形下,后代才逐渐离析出来。联绵词在发展变化过程中存在单音单纯词与复音单纯词、联绵词与非联绵结构之间的双向转化。为此,研究联绵词必须坚持发展的辩证的历史观,反对封闭的静止的历史观。
关键词 联绵词 汉语 古代词汇 复音词 单音节
下载PDF
联绵词与单字词音近义同现象的思考 被引量:5
20
作者 詹鄞鑫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5年第5期150-156,共7页
联绵词与单音节词有音近义同的现象,如“窟隆”和“孔”,“葫芦”和“瓠”,“辗转”和“展”。这是语言现象,但不能排除文字现象的可能性,即单个书写形式跟两个音节对应。上古文献中文字跟语言不对应的现象并不少见,这提示书面语以单字... 联绵词与单音节词有音近义同的现象,如“窟隆”和“孔”,“葫芦”和“瓠”,“辗转”和“展”。这是语言现象,但不能排除文字现象的可能性,即单个书写形式跟两个音节对应。上古文献中文字跟语言不对应的现象并不少见,这提示书面语以单字形式记录双音节词的可能性。除了联绵词单字形式的事实,一字的两读正好构成联绵词两个音节的奇特现象也暗示联绵词的单字记录形式,并透露出部分联绵词来源于复辅音声母的迹象。这对认识双音节词的演变以及早期汉字的性质,提出了新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绵词 单字词 合文 复辅音声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