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MY牛肉用指数(BPI)应用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杨国荣 张勇 +5 位作者 赵刚 张继才 王安奎 金显栋 亏开兴 文际坤 《中国牛业科学》 2006年第2期18-19,共2页
通过对BMY牛的12、24和36月龄的BP I指数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BMY牛BP I指数值随年龄、体高和体重的增长也随之增大,BMY牛的BP I数值达到肉用牛的标准,在12、24和36月龄时公牛分别为2.73、3.28和4.37,母牛分别为2.59、2.76和2.80。
关键词 BMY牛 肉用指数 应用
下载PDF
固原黄牛遗传背景及其体尺指数、肉用指数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刘爽 贺丽霞 +9 位作者 马钧 冯雪 杨梦丽 汪书哲 杨润军 房希碧 咸海龙 王永康 张路培 马云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376-2388,共13页
旨在鉴定固原黄牛是相对独立的肉牛遗传资源,进一步描述其生长发育规律,为固原黄牛肉用种质资源的鉴定和选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研究通过历史文献和调查研究分析固原黄牛的演变历史;使用GGP Bovine 100K基因芯片检测和公共数据库中... 旨在鉴定固原黄牛是相对独立的肉牛遗传资源,进一步描述其生长发育规律,为固原黄牛肉用种质资源的鉴定和选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研究通过历史文献和调查研究分析固原黄牛的演变历史;使用GGP Bovine 100K基因芯片检测和公共数据库中下载包括固原黄牛在内共计13个品种、337个个体全基因组遗传变异数据,通过多维标度分析和构建邻接法系统发育树,分析固原黄牛遗传背景;以红安格斯牛×固原黄牛杂交牛为对照群体,测定与收集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固原黄牛的体重、体尺、背膘厚和眼肌面积等表型数据,参照《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牛志》公开发表的秦川牛和蒙古牛的表型数据,从表型描述挖掘固原黄牛相关指标的群体规律。结果表明,固原黄牛是固原本土黄牛与周边蒙古牛和秦川牛相互影响,经过长期选育形成的体型外貌一致的独特类群;现存固原黄牛群体在遗传结构上与邻近的秦川牛和晋南牛遗传关系较近,是相对独立的资源群体;与固原黄牛青年母牛相比较,固原黄牛成年母牛体躯指数提升了9.57%;用红安格斯牛杂交改良后,固原黄牛杂交牛母牛胸围指数和体躯指数分别提升了11.59%、12.70%,固原黄牛杂交牛公牛体长指数、胸围指数分别提升了15.15%、19.26%;固原黄牛成年母牛肉用指数为2.65±0.46,固原黄牛成年公牛肉用指数为2.87±0.35,均属役用牛;固原黄牛公牛背膘厚为(5.29±1.41)mm,高于蒙古牛公牛背膘厚(4.00±1.00)mm;固原黄牛公牛眼肌面积为(62.17±8.51)cm^(2),介于秦川牛公牛眼肌面积(79.80±9.70)cm^(2)和蒙古牛公牛眼肌面积之间(50.40±9.80)cm^(2)。固原黄牛是新的肉牛遗传资源,拥有良好的肉用种质特性,但其体尺指数、肉用指数还未达到专用化肉牛标准,后期需要加强选育,并进行良种扩繁和遗传改良,进一步发挥其种质资源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原黄牛 遗传背景 体尺指数 肉用指数 种质资源
下载PDF
国内外驴品种的肉用指数评价与聚类分析研究
3
作者 韩雨薇 王笛 +3 位作者 汤驰 解鹏 韩国才 邓亮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1-74,共4页
驴的用途正从役用向肉、皮、奶等多方向转变,但在驴的肉用品种选择上至今尚缺乏标准。本文利用体重与体高的比值得到驴的肉用指数,由此计算国内外34个驴品种的肉用指数,并进行聚类分析,提出驴经济类型划分的肉用指数界限值。结果显示:... 驴的用途正从役用向肉、皮、奶等多方向转变,但在驴的肉用品种选择上至今尚缺乏标准。本文利用体重与体高的比值得到驴的肉用指数,由此计算国内外34个驴品种的肉用指数,并进行聚类分析,提出驴经济类型划分的肉用指数界限值。结果显示:根据肉用指数值,国内外34个驴品种大致可分为肉用型、肉役兼用型、役肉兼用型、役用型等4类,不同品种驴的肉用指数聚类趋势与体格大小相关,将肉用指数公驴1.68、母驴1.62定为区分肉用(肉用型和肉役兼用型)与役用(役用型和役肉兼用型)驴的基本界限值,肉用指数可作为驴肉用性能选择的参考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用指数 肉用性能 聚类分析
下载PDF
水牛的肉用指数评价 被引量:3
4
作者 邹彩霞 梁贤威 +2 位作者 杨炳壮 韦升菊 覃广胜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46-47,共2页
为了评价水牛的肉用指数,试验采用黄牛肉用指数(beefpurposeindex,BPI)的概念来计算水牛肉用指数的方法,对水牛的经济类型进行划分。结果表明:大部分沼泽型公水牛属于役肉兼用型(BPI值3.6~4.5),大部分沼泽型母水牛属于肉役... 为了评价水牛的肉用指数,试验采用黄牛肉用指数(beefpurposeindex,BPI)的概念来计算水牛肉用指数的方法,对水牛的经济类型进行划分。结果表明:大部分沼泽型公水牛属于役肉兼用型(BPI值3.6~4.5),大部分沼泽型母水牛属于肉役兼用型(BPI值:3.3~3.8);而纯种河流型公母水牛位于肉用型的BPI值范围之内(公牛BPI值≥5.6,母牛BPI值≥3.9);阉水牛的BPI值大于公牛的BPI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牛 肉用指数 评价
下载PDF
“平凉红牛”肉用指数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李文彬 徐建峰 +7 位作者 李三禄 闫晓波 王瑨 黄建伟 郭丽娜 温雄伟 赵润平 郭凯 《中国牛业科学》 2011年第6期29-31,34,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生长阶段"平凉红牛"的肉用指数,为"平凉红牛"新类群的选育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将19头"平凉红牛"公牛按同质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头和10头,测定不同月龄的体重及体尺,计算其... [目的]研究不同生长阶段"平凉红牛"的肉用指数,为"平凉红牛"新类群的选育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将19头"平凉红牛"公牛按同质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头和10头,测定不同月龄的体重及体尺,计算其肉用指数。[结果]18月龄~24月龄,随着年龄、体重、体高的增长,肉用指数也随之增大。24月龄试验组和对照组肉用指数最大,分别为4.24kg/cm、3.76kg/cm。[结论]"平凉红牛"肉用指数还未达到专用化肉牛标准,但经过多年改良,其肉用性能已得到明显改善,通过后期进一步提高和选育,改良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凉红牛 选育 肉用指数
下载PDF
论牛的肉用、役用经济类型划分的意义和方法(BPI指数) 被引量:51
6
作者 张英汉 《黄牛杂志》 2001年第2期1-5,共5页
关于以一个量值指标来划分现今典型的肉用型牛和役用型牛品种 ,还未见有报导。本文提出肉用指数 (Beef purpose index,简写为 BPI) ,即平均成年活重与体高的比值 ,作为划分肉用牛与役用牛 (品种 )的量值指标。经对国内外 74个肉牛和役... 关于以一个量值指标来划分现今典型的肉用型牛和役用型牛品种 ,还未见有报导。本文提出肉用指数 (Beef purpose index,简写为 BPI) ,即平均成年活重与体高的比值 ,作为划分肉用牛与役用牛 (品种 )的量值指标。经对国内外 74个肉牛和役牛品种 (类型 )资料计算 ,平均 BPI值 ,公牛 :4.56kg/cm,母牛 3.32 kg/cm。以此作为划分役牛、肉牛的基本界限 ,与传统抽象描述法划分结果吻合良好 ,符合比率由 92 .6% (国外肉用品种公牛平均值 )到 97.9% (国内黄牛品种母牛平均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用 役用型 BPI指数 肉用指数 经济类型 划分
下载PDF
德宏瘤牛体型外貌鉴定及生长曲线拟合分析
7
作者 王梓蓓 戴思凡 +6 位作者 孔小艳 亐开兴 唐恩华 尹以昌 陈伟 徐绍宏 毛华明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6-151,共6页
为研究德宏瘤牛的生长发育规律和生产性能,试验对德宏瘤牛的体型外貌性状(公牛17头,母牛53头)、体尺性状(成年公牛10头、成年母牛41头)、不同年龄阶段的体重(公牛70头,母牛101头)进行了测量鉴定和统计分析。采用Logistic、Gompertz和Von... 为研究德宏瘤牛的生长发育规律和生产性能,试验对德宏瘤牛的体型外貌性状(公牛17头,母牛53头)、体尺性状(成年公牛10头、成年母牛41头)、不同年龄阶段的体重(公牛70头,母牛101头)进行了测量鉴定和统计分析。采用Logistic、Gompertz和Von Bertalanffy 3种模型对体重进行拟合分析,并计算德宏瘤牛的体尺指数和肉用指数。结果显示:德宏瘤牛体型较大,公牛毛色以红色为主,母牛毛色复杂,驼峰高耸,脐垂、颈垂较大;成年公牛的平均体重为484.58 kg,成年母牛的平均体重为351.05 kg;德宏瘤牛公牛和母牛生长发育和体重变化与Von Bertalanffy模型的拟合度最高,R^(2)均大于0.902;公牛和母牛的肉用指数分别为3.69和2.87。本研究探索了德宏瘤牛的体型外貌与体重变化规律,为瘤牛的保种和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品种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宏瘤牛 体型外貌 体尺性状 生长曲线 肉用指数
下载PDF
皖东牛遗传资源调查报告 被引量:4
8
作者 刘洪瑜 王力生 +11 位作者 王恒 刘亚 韩春杨 蔡治华 宁康健 凌英会 涂小璐 章孝荣 郑守智 周义奎 丁守国 王厚平 《中国牛业科学》 2015年第4期52-56,62,共6页
皖东牛主要分布在安徽省东部地区,中心产区位于凤阳、定远、明光、五河、来安等县(市)。皖东牛体格中等偏大,后躯发达,公牛平均体高为128.59cm、平均体重为522.55kg;母牛平均体高为118.54cm、平均体重374.15kg。在保种场及重点保护区... 皖东牛主要分布在安徽省东部地区,中心产区位于凤阳、定远、明光、五河、来安等县(市)。皖东牛体格中等偏大,后躯发达,公牛平均体高为128.59cm、平均体重为522.55kg;母牛平均体高为118.54cm、平均体重374.15kg。在保种场及重点保护区内,公牛平均体高为142.58cm、平均体重为650.49kg;母牛的平均体高为119.33cm、平均体重397.57kg;公牛和母牛肉用指数(BPI)值分别达4.6和3.3,属肉役兼用型牛。未经育肥的公牛平均屠宰率和净肉率分别是53.3%和43.0%,母牛平均屠宰率和净肉率分别是48.2%和39.6%。母牛适配年龄1.5-2岁左右,妊娠期280-290d(平均282d)。皖东牛具有耐粗饲、耐热耐寒、抗病力强,性情温顺,易饲养等特性,是我国宝贵的畜禽遗传资源,在优质肉牛生产中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东牛 肉用指数 遗传资源
下载PDF
论中国的肉牛育种问题 被引量:32
9
作者 张英汉 陈宏 +1 位作者 马云 孙维斌 《黄牛杂志》 2002年第1期1-5,共5页
中国是世界养牛大国 ,也是第三大牛肉生产国 ,然而还未有自己培育的专门化肉牛品种。肉牛育种问题十分迫切。中国的肉牛育种有良好的黄牛选育基础 ,特别是母牛基础较好。着重肉用性能选育、瞄准国际先进水平是由役用黄牛培育专门化肉牛... 中国是世界养牛大国 ,也是第三大牛肉生产国 ,然而还未有自己培育的专门化肉牛品种。肉牛育种问题十分迫切。中国的肉牛育种有良好的黄牛选育基础 ,特别是母牛基础较好。着重肉用性能选育、瞄准国际先进水平是由役用黄牛培育专门化肉牛的基本技术路线。按肉用指数 ( BPI)衡量 ,目前较多黄牛品种还处于“役肉兼用”阶段 ,个别黄牛品种 (母牛 )可达到“肉役兼用”水平。“本品种选育、适量导血”可能是培育我国特色专门化肉牛新品种的较快而稳妥的途径。育种核心目标可以包括保留黄牛若干特征性状 ,但关键指标是使其 BPI达到一定水平 :公牛 5 .6,母牛 4.0 ,以参于国际竞争 ,并支撑我国肉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培育条件是选育肉牛新品种的极大限制因素 ,应大力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黄牛 肉牛 育种 肉用指数 杂种优势利用 良种良法配套
下载PDF
舍饲云岭母牛生长性能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继才 和占星 +9 位作者 杨世平 金显栋 杨凯 亐开兴 和霁恬 詹靖玺 胡映开 付美芬 王安奎 黄必志 《中国牛业科学》 2015年第5期8-14,共7页
[目的]为了解舍饲云岭母牛的生长规律及肉用性能。[方法]试验对不同年龄阶段的舍饲母牛体重、体尺指标和肉用指数(BPI)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舍饲云岭母牛的体重和各项体尺指标(除坐骨端宽外)的增长速度以0~6月龄最高,体重、体斜... [目的]为了解舍饲云岭母牛的生长规律及肉用性能。[方法]试验对不同年龄阶段的舍饲母牛体重、体尺指标和肉用指数(BPI)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舍饲云岭母牛的体重和各项体尺指标(除坐骨端宽外)的增长速度以0~6月龄最高,体重、体斜长、前高、胸围、腰围、腰角宽和臀围的相对增长极显著高于后期各个阶段(P<0.01),以体重的增长速度为最快,此后,随着月龄的增长体重体尺生长强度逐渐减弱,各项体重体尺指标随着牛月龄的增加而增加。云岭母犊体长的生长速度在6~12和30~60月龄明显快于体高,在18、24和30月龄间体长生长速度稍快于体高,在0~60月龄的各个生长阶段内,体前高和体后高基本保持了相同的生长速度。从0~18月龄这个阶段,胸宽的相对发育程度比胸深快,从24月龄后胸宽和胸深基本保持了相同的发育速度。在6~30月龄内胸部的发育要快于髋部和腰部的发育,30月龄以后,髋部和腰部的发育要快于胸部的发育。[结论]:云岭母牛的体重、体尺变化符合草食动物的生长发育规律,根据其生长发育规律进行科学饲养,能获得较好的养殖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舍饲 云岭母牛 体重体尺指标 肉用指数(BPI)
下载PDF
陕西省种公牛站秦川牛经济类型测定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院平 程永超 张英汉 《中国牛业科学》 2007年第5期21-23,共3页
对陕西省种公牛站全部8头种用秦川牛进行体尺体重测定,计算其肉用指数(活重kg/体高cm,Beef purpose index,BPI),通过该指数确定种公牛的经济类型。结果表明:种公牛站的6头成年种公牛平均BPI为5.80±0.30,大于5.60,初步到达了肉用型;... 对陕西省种公牛站全部8头种用秦川牛进行体尺体重测定,计算其肉用指数(活重kg/体高cm,Beef purpose index,BPI),通过该指数确定种公牛的经济类型。结果表明:种公牛站的6头成年种公牛平均BPI为5.80±0.30,大于5.60,初步到达了肉用型;2头青年牛校正为成年当量后平均BPI为5.05,大于4.5,小于5.6,处于肉役兼用类型。可将BPI较高的公牛作为系祖选配高BPI母牛,培育肉用品系,促使秦川牛向肉用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川公牛 肉用指数(BPI) 经济类型
下载PDF
川南山地牛生长发育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方东辉 王巍 +4 位作者 甘佳 石溢 贺芳 付茂忠 易军 《四川畜牧兽医》 2022年第8期27-28,30,共3页
为研究川南山地牛生长发育性能,对148头各月龄段的川南山地牛进行了体重、体尺测定,同时分析了肉用指数(BPI)。结果显示:川南山地牛公、母牛成年体重分别为377、308kg;母牛前期发育较公牛更快,公牛后期发育较快且较母牛具有更强的持续性... 为研究川南山地牛生长发育性能,对148头各月龄段的川南山地牛进行了体重、体尺测定,同时分析了肉用指数(BPI)。结果显示:川南山地牛公、母牛成年体重分别为377、308kg;母牛前期发育较公牛更快,公牛后期发育较快且较母牛具有更强的持续性;成年公、母牛肉用指数分别为3.07、2.69kg/cm,按照不同经济类型牛的BPI范围进行分类,认为川南山地牛属于役用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南山地牛 生长发育 肉用指数
下载PDF
牛经济类型划分的意义和方法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英汉 《国外畜牧科技》 2000年第3期34-36,共3页
以肉用指数 ( Beef purpose index,简写为 BPI) ,即平均成年活重与体高的比值 ,作为划分肉用牛与役用牛 (品种 )的量值指标。经对国内外 74个肉牛和役牛品种 (类型 )资料计算 ,平均 BPI值 ,公牛 4 .56kg/cm,母牛 3 .3 2 kg/cm。以此作... 以肉用指数 ( Beef purpose index,简写为 BPI) ,即平均成年活重与体高的比值 ,作为划分肉用牛与役用牛 (品种 )的量值指标。经对国内外 74个肉牛和役牛品种 (类型 )资料计算 ,平均 BPI值 ,公牛 4 .56kg/cm,母牛 3 .3 2 kg/cm。以此作为划分役牛、肉牛的基本界限 ,与传统抽象描述法划分结果吻合良好 ,符合比率由 92 .6%(国外肉用品种公牛平均值 )到 97.9%(国内黄牛品种母牛平均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用 役用型 经济类型 肉用指数 育种
下载PDF
对中国黄牛资源认知及持续利用问题的冷思考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英汉 《中国牛业科学》 2013年第6期1-6,共6页
黄牛资源(Chinese indigenous cattle breed resources)是中国牛肉产业发展的基础母本资源,对其正确认知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践指导性.依据相关动物育种学基本原理和养牛学基本知识,说明前辈科学家对黄牛资源的经济类型界定——为... 黄牛资源(Chinese indigenous cattle breed resources)是中国牛肉产业发展的基础母本资源,对其正确认知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践指导性.依据相关动物育种学基本原理和养牛学基本知识,说明前辈科学家对黄牛资源的经济类型界定——为“地方品种”——的科学性,并依据数量指标——牛肉用指数(BPI)和牛品种科技含量(K值)指数证明其客观真实性.这已成为业界共识.然而,近年来却出现了一些异常现象,如:将各种牛(Cat-tle)统称为“肉牛”;有人说本地黄牛品种已成为“优秀的肉牛品种”;还有人不顾国内牛数剧减的事实而极力夸大品种内数量.这些在学术上均属学术不端行为(非科学或伪科学作法).背离前人界定,撕裂已有共识,客观上表现出四方面危害:扰乱国际粮农组织(FAO)通用规则(FAO统计无有“肉牛”项)、搅乱业界内外人心(损害对“肉牛”科学概念的学习与理解)、抹煞本地黄牛的种质资源价值(冠以“肉牛”而虚化资源意义)、阉割新育成的肉牛品种的种质创新价值(“假似真时真亦假”).对此种种异象应予以厘清,还发展中的中国养牛科学以尊严.本文对黄牛资源保护利用提出了建议,并对农业部发布的“2011~2025:肉牛遗传改良计划”中存有的不周之处也提出了修补意见,以利对黄牛资源的正确认知和持续利用,促进牛肉产业中牛源基础的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牛地方品种 肉牛(品种) 肉用指数(BPI) 学术不端
下载PDF
半牧半舍饲养条件下科尔沁牛生长特性和生产性能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金海 王思珍 +1 位作者 牛化欣 刘景忠 《中国牛业科学》 2017年第3期8-11,共4页
【目的】为研究内蒙古半牧半舍饲养条件下科尔沁牛的生长规律和生产性能。【方法】2014年4月~2015年4月选取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5处养殖户多头样本,测量和分析初生、6月、12月、18月和24月龄科尔沁牛生长特性。【结果】科尔沁公牛和母... 【目的】为研究内蒙古半牧半舍饲养条件下科尔沁牛的生长规律和生产性能。【方法】2014年4月~2015年4月选取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5处养殖户多头样本,测量和分析初生、6月、12月、18月和24月龄科尔沁牛生长特性。【结果】科尔沁公牛和母牛体重均随月龄的延长呈直线增加,初生和6月龄,科尔沁公牛和母牛的体重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12月龄、18月龄和24月龄科尔沁公牛体重均显著高于母牛体重(P<0.05),公牛体重分别比母牛体重高20.9%、36.07%和42.58%。公牛日增重在0.61~0.95kg/cm。18月龄和24月龄科尔沁公牛肉用指数分别为3.82和4.61。【结论】科尔沁牛乳肉兼用牛,在以放牧为主舍饲为辅的条件下,具有较好的生长发育特性和生产性能,适合本地区的养殖,但为提高生产效率,有待进一步加强饲养管理和饲料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牧半舍饲养 科尔沁牛 生长特性 肉用指数
下载PDF
“平凉红牛”母牛经济类型分析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闫晓波 李三禄 +5 位作者 张长庆 朱俊峰 黄建伟 郭丽娜 王瑨 陈长春 《中国牛业科学》 2016年第3期8-10,共3页
[目的]分析研究"平凉红牛"母牛经济类型,为培育"平凉红牛"肉牛新类群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肉用指数法(BPI),对381头"平凉红牛"母牛经济类型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不同年龄母牛平均BPI值分别... [目的]分析研究"平凉红牛"母牛经济类型,为培育"平凉红牛"肉牛新类群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肉用指数法(BPI),对381头"平凉红牛"母牛经济类型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不同年龄母牛平均BPI值分别为:一岁3.64±0.68、二岁3.69±0.56、三岁3.67±0.53、四岁3.51±0.22,均已达到肉役兼用型指标。[结论]"平凉红牛"母牛已达到肉役兼用牛体型标准,并正在向肉用型过渡,为培育"平凉红牛"肉牛新类群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凉红牛 母牛 经济类型 肉用指数
下载PDF
河北小尾寒羊生长发育、生产性能的测定及比较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崔宏宇 王晓燕 赵新明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2年第4期50-52,96,共4页
将试验羊按照不同年龄阶段分群,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饲养。通过对河北小尾寒羊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的测定,对本品种进行一次综合的评定。同时,在同样的条件下对山东小尾寒羊以及国外的品种羊进行相同的比较分析。目的是通过对河北小尾... 将试验羊按照不同年龄阶段分群,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饲养。通过对河北小尾寒羊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的测定,对本品种进行一次综合的评定。同时,在同样的条件下对山东小尾寒羊以及国外的品种羊进行相同的比较分析。目的是通过对河北小尾寒羊的测定,为对其进行选种选配和保种利用打下良好的基础。结果表明:河北小尾寒羊在4牙时(2岁)体重为44.55±5.32,体高为67.07±4.58,体长为75.38±6.46,胸围为84.23±2.73,管围为8.42±0.4,已经达到成年水平;同等年龄的母羊产双羔的泌乳力高于产单羔母羊的泌乳力,河北小尾寒羊的单羔泌乳力高于国外品种;肉用指数的范围:河北小尾寒羊的为0.66~0.91,山东小尾寒羊的为0.53~0.87,河北小尾寒羊的肉用率高于山东小尾寒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小尾寒羊 母羊 肉用指数 体尺指数 平均体重 生产性能 体尺指标 河北 泌乳力 生长发育
下载PDF
“平凉红牛”母牛经济类型分析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闫晓波 李三禄 +5 位作者 张长庆 朱俊峰 黄建伟 郭丽娜 王瑨 陈长春 《中国牛业科学》 2015年第6期63-64,68,共3页
[目的]分析研究"平凉红牛"母牛经济类型,为培育"平凉红牛"肉牛新类群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肉用指数法(BPI),对381头"平凉红牛"母牛经济类型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不同年龄母牛平均BPI值分别为... [目的]分析研究"平凉红牛"母牛经济类型,为培育"平凉红牛"肉牛新类群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肉用指数法(BPI),对381头"平凉红牛"母牛经济类型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不同年龄母牛平均BPI值分别为:一岁3.64±0.68、二岁3.69±0.56、三岁3.67±0.53、四岁3.51±0.22,均已达到肉役兼用型指标。[结论]"平凉红牛"母牛已达到肉役兼用牛体型标准,并正在向肉用型过渡,为培育"平凉红牛"肉牛新类群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凉红牛 母牛 经济类型 肉用指数
下载PDF
牛FABGL基因的克隆及其与牛生物经济学性状的相关分析(英文)
19
作者 马云 许尚忠 +4 位作者 高雪 任红艳 辛亚平 高树新 张英汉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096-1104,共9页
运用同源序列克隆技术结合反转录PCR技术和3′,5′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得到了牛FABGL基因的完整CDS,3′非翻译区和部分5′非翻译区。序列分析和生物信息学研究表明,所获得的牛FABGL基因的cDNA包含994个核苷酸和780bp的开放阅读框及198b... 运用同源序列克隆技术结合反转录PCR技术和3′,5′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得到了牛FABGL基因的完整CDS,3′非翻译区和部分5′非翻译区。序列分析和生物信息学研究表明,所获得的牛FABGL基因的cDNA包含994个核苷酸和780bp的开放阅读框及198bp的完整的3′非翻译区。该基因编码260个氨基酸残基蛋白,在氨基酸水平上与人的同源基因具有高度的相似性(88%)。采用PCR-SSCP方法,在递交的包含完整CDS的长为1925bp的该基因的基因组DNA序列(GenBank接受号:DQ409814)1065bp和1792bp处,分别发现了两个单核苷酸碱基突变:Y=C/T,R=A/G;它们分别位于该基因的第五和第八内含子。对包含这两个多态位点的3个品种(安格斯、海福特和西门塔尔)牛的共179个个体等位基因频率与部分肉质及生长性状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发现,在第八内含子内具有GG基因型的个体的肉用性能指数(4.283±.0.475kg/cm)较具有AA基因型个体的(4.008±0.465kg/cm)高(P≤0.01);而且同一位点具有GG基因型的个体的眼肌面积(73.380±13.005cm2)显著高于具有AA基因型的个体(67.744±12.777cm2)(P≤0.05)。在第五内含子内,具有CC、CT、TT3种不同基因型的个体之间,平均日增重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以具有TT基因型的个体平均日增重最高(0.652±0.330kg/d),CC基因型的最低(0.421±0.178kg/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苷酸多态性 D-酮酰基酰基转运蛋白还原酶基因 SSCP 相关 肉用性能指数 眼肌面积 平均日增重
下载PDF
编写科技论文中文摘要应注意的问题
20
作者 张琪 《中国牛业科学》 2016年第6期-,共2页
1 摘要的概念及其作用摘要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摘要的主要作用是供读者迅速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以决定是否需要详细阅读全文或确定需要阅读的部分。在浩如烟海... 1 摘要的概念及其作用摘要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摘要的主要作用是供读者迅速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以决定是否需要详细阅读全文或确定需要阅读的部分。在浩如烟海的现代科技信息中,通过论文题名和摘要来筛选需要的信息,不失为一种快捷、简便的途径。摘要的另一重要作用是为科技情报人员和检索评价系统提供数据源,论文发表以后,文摘杂志或数据库对摘要不加修改或稍作修改即可利用,以加快文献的传播。因此,摘要编写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论文的受注意程度进而影响论文的被利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摘要编写 GH 文摘期刊 多态性 早胜牛 外显子 肉用指数 报道性摘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