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在肩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
1
作者 倪洪湖 肖海荣 洪学敏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42-46,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在肩关节镜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6月我院行肩关节镜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组(costoclavicular brachial plexus block,CCB组)和肌间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在肩关节镜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6月我院行肩关节镜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组(costoclavicular brachial plexus block,CCB组)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组(interscalene brachial plexus block,ISB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先在超声引导下给予0.5%罗哌卡因3mL以阻滞锁骨上神经,随后CCB组行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ISB组行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两组均给予0.5%罗哌卡因20mL.记录感觉和运动神经成功阻滞的时间并计算阻滞成功率;记录神经阻滞前(T_(0))、神经阻滞后30min(T_(1))、气管导管拔除后30min(T_(2))及神经阻滞后8h(T_(3))时阻滞侧半膈肌移动度;记录术后1、2、3、6、12和24h休息时的VAS评分;记录半膈肌麻痹、霍纳综合征、意外血管穿刺、胸膜损伤等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完善的时间和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ISB组在T_(1)和T_(2)时半膈肌移动度较T_(0)和T_(3)时小(P<0.05);组间比较,ISB组在T_(1)和T_(2)时半膈肌移动度较CCB组小(P<0.05).两组术后1、2、3、6、12、24h休息时的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SB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40/40),CCB组为2.5%(1/40),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416,P<0.001).结论CCB用于肩关节镜手术的镇痛是安全有效的,并发症少,且导致膈神经阻滞的概率小,可作为肩关节镜手术多模式镇痛的一种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间隙臂丛神经阻滞 肩关节镜手术 半膈肌麻痹
下载PDF
0.5%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阻滞的半数有效容量 被引量:2
2
作者 陈琼仪 马楚洲 +2 位作者 李泽林 郑良杰 张长椿 《现代医学》 2020年第8期1011-1014,共4页
目的:测定0.5%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阻滞中的半数有效容量。方法:择期行上肢手术的患者35例为研究对象,年龄18~65岁,ASA分级Ⅰ—Ⅱ级,在超声引导下行肋锁间隙阻滞。采用序贯法进行实验,第1位患者剂量为0.5%罗哌卡因30 ml,后... 目的:测定0.5%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阻滞中的半数有效容量。方法:择期行上肢手术的患者35例为研究对象,年龄18~65岁,ASA分级Ⅰ—Ⅱ级,在超声引导下行肋锁间隙阻滞。采用序贯法进行实验,第1位患者剂量为0.5%罗哌卡因30 ml,后续患者的剂量取决于上一位患者的阻滞效果,根据上一位患者的神经阻滞评分是否达到标准,下一位患者的剂量增加或减少2.5 ml。操作完毕后,每间隔5 min进行一次阻滞效果的评估,包括感觉神经阻滞评分和运动神经阻滞评分,共进行6次,总时间为30 min,分数最高16分。总分数达到14分则认为达到标准,即患者可以耐受手术且术中手术区域无不适感。通过probit概率回归法计算0.5%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阻滞的半数有效容量及其95%可信区间。结果:浓度为0.5%的罗哌卡因的使用容量在7.5 ml至30 ml这一范围内,EV50为12.4 ml(95%CI:9.3~14.9 ml),EV90为19.3 ml(95%CI:15.7~46.5 ml)。结论:0.5%罗哌卡因在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阻滞中的半数有效容量EV50为12.4 ml,EV90为19.3 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肋锁间隙阻滞 罗哌卡因 半数有效容量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在小儿上肢手术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13
3
作者 石小云 宋志平 《江西医药》 CAS 2018年第1期77-79,共3页
目的比较全麻复合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用于小儿上肢手术时的益处和风险。方法纳入60例5-12岁拟在我院行择期前臂及手部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组(A组,30例),对照组(B组,30例)。两组均进行七氟醚全麻... 目的比较全麻复合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用于小儿上肢手术时的益处和风险。方法纳入60例5-12岁拟在我院行择期前臂及手部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组(A组,30例),对照组(B组,30例)。两组均进行七氟醚全麻并置入对应大小的喉罩,其中A组在全麻诱导后,采用超声探头定位,显示肋锁间隙中腋动脉旁的臂丛神经束,在超声图像引导下到达目标神经干周围,注入对应容量的浓度为0.4%的罗哌卡因。神经阻滞完成后约20min开始手术,术中视需要追加舒芬太尼,并记录追加时间和追加剂量。术后随访,进行疼痛评估,记录术后2h、4h、8h、12h、24h的Wong-Baker疼痛表情评分;记录24h静脉自控镇痛阿片类药物总量;记录苏醒时间,术后24h内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术中追加舒芬太尼的例数,A组较B组少,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A组各时间点的疼痛评分及以静脉自控阿片类镇痛药物低于B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未出现气胸、刺伤大血管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在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可以安全地应用于小儿上肢手术术中及术后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间隙骨下臂丛神经阻滞 小儿麻醉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在肩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
4
作者 柏翰林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1期37-40,共4页
研究在肩关节镜手术中运用超声引导肋锁间隙阻滞的术后效果。方法 将60例拟行肩关节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应用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阻滞复合静吸复合麻醉,对照组为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复合静吸复合麻... 研究在肩关节镜手术中运用超声引导肋锁间隙阻滞的术后效果。方法 将60例拟行肩关节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应用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阻滞复合静吸复合麻醉,对照组为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复合静吸复合麻醉。每组30人。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采用不同的神经阻滞方法,通过观察患者手术结束后的拔管时间、恢复室的出室时间、两组患者术前肺活量及患者术后6 h肺活量,并对两组患者在术后2 h、6 h、12 h、24 h时疼痛程度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PACU拔管时间和 出室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而术后6小时的肺活量指标,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增加。两组患者在术后2 h、6 h、12 h及24 h的 VAS得分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表明肋锁间隙阻滞在肩关节镜术后镇痛的效果与肌间沟入路相当。结论 肩关节手术中应用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神经阻滞,可以获得较好的止痛效果,并且可以避免膈肌阻滞等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锁间隙阻滞 肌间沟阻滞 肩关节镜 术后镇痛
下载PDF
超声引导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在老年患者上肢手术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孟香弟 王立伟 +3 位作者 丁文平 陈娇 陈秀侠 张萌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20期54-57,共4页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CCB)用于老年患者上肢手术的阻滞效果,及对半侧膈肌麻痹(HDP)发生率和肺功能的影响,并与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SCB)进行比较。方法 择期/急诊行上肢手术的患者7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对照组36...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CCB)用于老年患者上肢手术的阻滞效果,及对半侧膈肌麻痹(HDP)发生率和肺功能的影响,并与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SCB)进行比较。方法 择期/急诊行上肢手术的患者7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对照组36例。观察组采用CCB,对照组采用SCB。记录两组阻滞操作时间、阻滞起效时间、阻滞持续时间、HDP发生情况、膈肌偏移情况,分别于神经阻滞前后测量呼吸峰值流速(PEER)、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记录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情况(如呼吸困难、SpO_(2)<90%、气胸)。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阻滞操作时间延长,阻滞起效时间缩短,阻滞持续时间延长,HDP发生率显著降低,在平静呼吸和深呼吸下膈肌偏移度降低比例更小,阻滞后PEER更高(P均<0.05)。两组阻滞后FVC、FEV_(1)及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与SCB相比,CCB用于老年患者上肢手术可降低HDP发生率,对膈肌运动和肺功能的影响更小,且不增加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隙臂丛神经阻滞 骨上臂丛神经阻滞 半侧膈肌麻痹 上肢手术 老年患者
下载PDF
超声下肋锁间隙连续臂丛阻滞对手外伤术患者疼痛、应激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逯家宇 金星 何巍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6期787-791,共5页
目的 探讨超声下肋锁间隙(costo-clavicular space,CCS)连续臂丛阻滞对手外伤术患者疼痛、应激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102例手外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超声下喙突入路连续臂丛神经阻滞)和观察组(... 目的 探讨超声下肋锁间隙(costo-clavicular space,CCS)连续臂丛阻滞对手外伤术患者疼痛、应激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102例手外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超声下喙突入路连续臂丛神经阻滞)和观察组(超声下肋锁间隙入路连续臂丛阻滞),每组51例,对比两组患者神经深度、麻醉操作时间、术后第1次追加药物时间、VAS评分、Cor、NE、CD3^(+)、CD4^(+)、CD8^(+)、CD4^(+)/CD8^(+)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神经深度、麻醉操作时间及术后第1次追加药物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两组患者VAS评分、Cor、NE、CD3^(+)、CD4^(+)、CD8^(+)、CD4^(+)/CD8^(+)水平存在时点、组间及时点与组间交互作用(P<0.05);术后6、12、24、48 h,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毕、术后24 h,观察组患者的Cor、NE、CD4^(+)/CD8^(+)水平低于对照组,而CD3^(+)、CD4^(+)、CD8^(+)水平更高(P<0.05).结论 超声下肋锁间隙连续臂丛阻滞在手外伤术中具有较为理想的镇痛效果,利于减轻术后生理疼痛和机体应激反应,并对免疫功能影响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下间隙连续臂丛阻滞 手外伤术 疼痛 应激反应 免疫功能
下载PDF
罗哌卡因在前臂尺骨骨折患者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的半数有效容量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尚宇 于淼 王宇恒 《当代医学》 2021年第2期71-73,共3页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在前臂尺骨骨折患者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的半数有效容量。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前臂尺骨骨折患者39例,患者均接受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由预试验中呈阳性反应的较大容量22 m...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在前臂尺骨骨折患者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的半数有效容量。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前臂尺骨骨折患者39例,患者均接受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由预试验中呈阳性反应的较大容量22 mL开始进行试验,每个梯度之间的容量变化为1.2 mL。若前例患者阻滞成功则下例罗哌卡因的容量降低1级,若前例患者阻滞失败则下例罗哌卡因的容量提高1级,获取7个拐点则结束研究。结果本组患者中共22例阻滞成功,阻滞成功率为56.41%。0.5%罗哌卡因的半数有效容量为18.0 mL,95%CI为15.2~20.2 mL,0.5%罗哌卡因的95%有效容量为21.5 mL,95%CI为19.2~23.8 mL。结论罗哌卡因在前臂尺骨骨折患者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的半数有效容量为18.0 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前臂尺骨骨折 超声 间隙臂丛神经阻滞 半数有效容量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使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的效果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兴禄 黄莲 曾繁培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第28期158-160,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使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8月在本院接受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的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0.3%罗哌卡因进...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使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8月在本院接受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的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0.3%罗哌卡因进行麻醉,观察组应用0.4%罗哌卡因进行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围术期心率与平均动脉压、术后不同时间疼痛度。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麻醉优良率更高(86.00%vs 9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10 min的心率与平均动脉压更低(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1 h与2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更低(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使用0.4%罗哌卡因进行麻醉的效果较好,可提升麻醉阻滞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间隙臂丛神经阻滞 罗哌卡因 疼痛度 神经完全阻滞效果
下载PDF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对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马柯 《中外医疗》 2022年第15期98-101,184,共5页
目的 比较0.3%罗哌卡因和0.4%罗哌卡因在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CCB)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1月在该院行超声引导下CCB短时手术(<90 min)患者6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31,使用0.4%的罗哌卡因进... 目的 比较0.3%罗哌卡因和0.4%罗哌卡因在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CCB)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1月在该院行超声引导下CCB短时手术(<90 min)患者6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31,使用0.4%的罗哌卡因进行阻滞麻醉)和B组(n=31,使用0.3%的罗哌卡因进行阻滞麻醉)。对比麻醉优良率、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与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麻醉效果优良率,A组96.77%显著高于B组的7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79,P<0.05);A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快于B组,感觉阻滞持续时间长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快于B组,运动阻滞持续时间长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90%与B组的9.6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0.05)。结论 在超声引导下CCB中应用0.4%的罗哌卡因,能够显著提升神经支配区域的阻滞效果,促使患者获得更加显著的麻醉效果和镇痛效果,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药物浓度 超声引导 间隙臂丛神经阻滞 阻滞效果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运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兴旭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3年第10期33-35,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在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CCB)中的应用效果,为提升临床麻醉阻滞效果提供有效依据。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1月至11月于灌南县第一人民医院接受超声引导下CCB的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0.3%罗哌...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在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CCB)中的应用效果,为提升临床麻醉阻滞效果提供有效依据。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1月至11月于灌南县第一人民医院接受超声引导下CCB的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0.3%罗哌卡因麻醉)、观察组(采用0.4%罗哌卡因麻醉),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阻滞起效时间及持续时间;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麻醉后5 min、麻醉后15 min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者麻醉总优良率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者麻醉阻滞起效时间显著缩短,镇痛持续时间与运动阻滞恢复时间显著延长;与麻醉前比,麻醉后5、15 min两组患者HR呈逐渐升高趋势,SBP、DBP呈逐渐降低趋势,且麻醉后不同时间点观察组H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SBP、DB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16.67%(5/30)、13.33%(4/30),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超声引导下CCB中选择0.4%浓度罗哌卡因进行麻醉,能够提升麻醉阻滞效果,并稳定患者生命体征,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间隙臂丛神经阻滞 罗哌卡因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老年病人超声引导下肋锁径路神经阻滞与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3
11
作者 朱炜 周瑜 +1 位作者 杨许丽 张津玮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1年第10期1040-1044,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对老年双侧上臂远端骨折病人行超声引导下肋锁径路臂丛神经阻滞(CBPB)与腋路臂丛神经阻滞(ABPB)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双侧上臂远端骨折的老年病人共80例,将所有病人按性别分层随机平均分为A_(1)组、A_(2)组...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对老年双侧上臂远端骨折病人行超声引导下肋锁径路臂丛神经阻滞(CBPB)与腋路臂丛神经阻滞(ABPB)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双侧上臂远端骨折的老年病人共80例,将所有病人按性别分层随机平均分为A_(1)组、A_(2)组、B_(1)组和B_(2)组。A_(1)组行0.25%罗哌卡因0.5 mL/kg超声引导下CBPB,A_(2)组行0.1875%罗哌卡因0.5 mL/kg超声引导下CBPB,B_(1)组行0.25%罗哌卡因0.5 mL/kg超声引导下ABPB,B_(2)组行0.1875%罗哌卡因0.5 mL/kg超声引导下ABPB。记录并比较4组的阻滞操作时间、调针次数、起效时间、感觉与运动神经阻滞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病人术后满意度。结果与A_(1)组相比,B_(1)、B_(2)组的操作时间及桡神经、肌皮神经起效时间显著延长,调针次数显著增多(均P<0.01);A_(2)组各支神经起效时间均显著延长(P<0.05或P<0.01)。与A_(2)组相比,B_(1)、B_(2)组的操作时间及桡神经起效时间显著延长,尺神经起效时间显著缩短,调针次数显著增多(均P<0.01)。A_(1)组各支神经的感觉神经阻滞率、运动神经阻滞率均明显高于B_(2)组(P<0.05);A_(1)组与A_(2)组各支神经的感觉神经阻滞率、运动神经阻滞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_(1)、A_(2)组的病人满意度均显著高于B_(1)、B_(2)组(P<0.01)。结论与ABPB相比,老年双侧上臂远端骨折病人行超声引导下CBPB的操作时间短、调针次数少、神经阻滞效果好、病人满意度高,且使用0.1875%的罗哌卡因(0.5 mL/kg)就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隙臂丛神经阻滞 腋路臂丛神经阻滞 罗哌卡因 老年人 上臂远端骨折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CCB和ISB对上肢骨折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叶纯 张斌 +2 位作者 项舒伟 张中军 张邓新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611-615,共5页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连续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costoclavicular brachial plexus block, CCB)和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interscalene brachial plexus block, ISB)对上肢骨折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择期行上肢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连续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costoclavicular brachial plexus block, CCB)和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interscalene brachial plexus block, ISB)对上肢骨折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择期行上肢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麻+连续CCB术后镇痛组(C组)和全麻+连续ISB术后镇痛组(I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分别在超声引导下行连续CCB或ISB,操作完成后于全麻下进行手术,术毕连接电子镇痛泵。记录神经阻滞操作时间,手术时间,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和右美托咪定用量;记录神经阻滞完成后5、10、15、20、25、30 min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肌皮神经的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情况;记录术后8、12、24、48 h运动与静息疼痛数字分级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评分和术后48 h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记录术后恶心呕吐、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穿刺和置管顺利,均未出现阻滞相关并发症。C组神经阻滞操作时间短于I组( 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右美托咪定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神经阻滞完成后5、10 min时,C组正中神经、尺神经、肌皮神经的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成功率均高于I组( P<0.05);其余时点两组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I组比较,C组术后8、12、24、48 h静息与运动疼痛NRS评分均降低( P<0.05),且术后48 h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更少( P<0.05)。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连续CCB可为上肢骨折手术患者术后提供有效的疼痛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隙臂丛神经阻滞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 镇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