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2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肋间神经阻滞超前镇痛联合切口浸润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1
作者 李芳硕 李晶晶 刘博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3期566-569,共4页
目的 探讨肋间神经阻滞超前镇痛联合切口浸润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2月于本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80例,采用切口浸润麻醉纳入对照组40例,采用肋间神经阻滞超前镇痛联合切口浸润麻醉纳入观察... 目的 探讨肋间神经阻滞超前镇痛联合切口浸润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2月于本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80例,采用切口浸润麻醉纳入对照组40例,采用肋间神经阻滞超前镇痛联合切口浸润麻醉纳入观察组40例,对两组应用效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术后观察组静息疼痛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术后观察组运动疼痛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术前两组患者免疫学指标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免疫学指标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肋间神经阻滞超前镇痛联合切口浸润麻醉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静息疼痛和运动疼痛程度,保持术后免疫学指标水平,从而加快患者术后恢复,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间神经阻滞超前镇痛 切口浸润麻醉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静息疼痛 免疫学指标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超前镇痛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研究
2
作者 朱小芳 李卉 +1 位作者 曾敏 胡兢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22期3297-3299,3304,共4页
目的分析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应用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超前镇痛(PA)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1月在新余矿业医院进行LC治疗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进行超... 目的分析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应用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超前镇痛(PA)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1月在新余矿业医院进行LC治疗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进行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PA,对照组术前不实施PA。比较两组静息痛及活动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术后苏醒时间、镇痛药物追加频次及剂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4、8、24、48 h静息痛及活动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镇痛药物追加频次及剂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4、8、24、48 h静息痛及活动痛VAS评分均存在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及交互效应(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PA用于LC患者中可发挥良好的镇痛效果,减少镇痛药物追加频次及剂量,缩短患者苏醒时间,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超声引导 罗哌卡因 肋间神经阻滞 超前镇痛
下载PDF
肋间神经阻滞超前镇痛联合切口浸润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5
3
作者 胥彬 潘冬花 +3 位作者 兰春斌 徐竹林 刘贤 李贵全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2年第4期92-95,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阻滞超前镇痛联合长效麻醉剂切口浸润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9年7月至2020年2月189例在我科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患者。试验组95例,采用术前超声引导下0.2%罗哌卡因行双侧第9、10...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阻滞超前镇痛联合长效麻醉剂切口浸润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9年7月至2020年2月189例在我科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患者。试验组95例,采用术前超声引导下0.2%罗哌卡因行双侧第9、10、11组肋间神经阻滞麻醉及术后各切口0.2%罗哌卡因分层浸润麻醉。对照组94例仅行0.2%罗哌卡因切口分层浸润麻醉。比较两组术后疼痛VAS评分、并发症、需要补救性镇痛等情况。结果术后2 h,两组静息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12、24及48 h,试验组静息VAS较对照组低(P<0.05);术后8、24及48 h试验组活动后VAS低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补救性镇痛的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阻滞联合长效麻醉剂切口浸润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镇痛安全、可行,有效减轻术后疼痛,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镇痛 肋间神经阻滞 切口浸润麻醉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下载PDF
肋间神经阻滞超前镇痛在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手术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4
作者 徐华阳 周小平 程功文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3期109-111,118,共4页
目的探讨肋间神经阻滞超前镇痛在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对胸腔镜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我科在2016年6月~2017年12月对80例胸腔镜肺大泡手术的患者行肋间神经阻滞超前镇痛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手术,按随机数字表法分... 目的探讨肋间神经阻滞超前镇痛在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对胸腔镜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我科在2016年6月~2017年12月对80例胸腔镜肺大泡手术的患者行肋间神经阻滞超前镇痛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手术,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于麻醉成功后手术前行肋间神经阻滞,部位为操作切口和闭式引流切口所在肋间及其上下各1个肋间的椎旁行肋间神经阻滞术,两组均实行术后镇痛。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全麻苏醒期间谵妄发生率、术后镇痛效果及患者的满意度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睁眼时间、呼吸恢复时间、拨管时间及谵妄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各时段的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病人满意度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肋间神经阻滞超前疼痛在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手术中可以缩短患者的麻醉苏醒时间,降低全麻苏醒期谵妄的发生率,术后镇痛效果优良,病人满意度高,术后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间神经阻滞 超前镇痛 肺大泡切除术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肋间神经阻滞超前镇痛对肺癌手术病人瑞芬太尼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韩亚升 包娜日素 +3 位作者 张生茂 白香花 刘春玲 任志坚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2年第S01期49-51,共3页
肺癌手术病人年龄偏大体弱伴随疾病多,术中麻醉维持困难,术后切口疼痛剧烈严重影响病人呼吸和咳痰,滞后病人恢复延长住院时间^([1]).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因其镇痛效果确切早已应用于胸外科手术,但存在潜在的并发症及术中管理困难的缺点.... 肺癌手术病人年龄偏大体弱伴随疾病多,术中麻醉维持困难,术后切口疼痛剧烈严重影响病人呼吸和咳痰,滞后病人恢复延长住院时间^([1]).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因其镇痛效果确切早已应用于胸外科手术,但存在潜在的并发症及术中管理困难的缺点.选择切口侧多个肋间神经阻滞同时利用罗哌卡因作用时间长的特点可以明显减轻术后切口疼痛^([2]),但在术中应用尚不常见.为此本研究设计了两种不同的麻醉方法:Ⅰ组采用全身麻醉联合肋间神经阻滞超前镇痛的方法,Ⅱ组采用单纯全麻.探索全身麻醉联合肋间神经阻滞超前镇痛的方法用于肺部手术的麻醉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间神经阻滞 肺癌手术 超前镇痛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复合地塞米松肋间神经阻滞用于老年肺癌患者胸腔镜根治术后镇痛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国威 马赛仙 +3 位作者 房朱红 司波 舒倩 闫智雯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38-44,共7页
目的 分析右美托咪定复合地塞米松肋间神经阻滞在老年肺癌患者胸腔镜根治术后镇痛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2023年6月在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行胸腔镜根治术的82例老年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1例。对... 目的 分析右美托咪定复合地塞米松肋间神经阻滞在老年肺癌患者胸腔镜根治术后镇痛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2023年6月在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行胸腔镜根治术的82例老年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1例。对照组术毕给予地塞米松复合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研究组术毕给予右美托咪定复合地塞米松、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比较两组肋间神经阻滞及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用药情况,对比两组围手术期疼痛、认知功能、应激反应、炎症反应及麻醉相关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研究组肋间神经阻滞镇痛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术后48 h舒芬太尼消耗总量少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术后4、12、24和48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比较,结果:(1)不同时间点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156,P=0.000);(2)研究组与对照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851,P=0.000);(3)两组VAS评分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061,P=0.000)。研究组与对照组术前及术后24和48 h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评分比较,结果:(1)不同时间点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79,P=0.834);(2)研究组与对照组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51,P=0.859);(3)两组MMSE评分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09,P=0.724)。研究组与对照组术前及术后24、48 h的肾上腺素(Adr)、皮质醇(Cor)比较,结果:(1)不同时间点Adr、Co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967和8.043,均P=0.000);(2)研究组与对照组Adr、Co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123和7.691,均P=0.000);(3)两组Adr、Cor变化趋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003和7.961,均P=0.000)。研究组与对照组开始麻醉及术后24和48 h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比较,结果:(1)不同时间点TNF-α、HMGB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236和8.417,均P=0.000);(2)研究组与对照组TNF-α、HMGB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298和7.215,均P=0.000);(3)两组TNF-α、HMGB1变化趋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035和7.152,均P=0.000)。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复合地塞米松肋间神经阻滞用于老年肺癌患者胸腔镜根治术后镇痛可延长肋间神经阻滞时间,减少术后舒芬太尼消耗量,并可减轻术后疼痛、应激反应及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胸腔镜根治术 右美托咪定 地塞米松 肋间神经阻滞 镇痛 效果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联合地佐辛超前镇痛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7
作者 郑洪棋 郑书强 刘国林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2期91-93,共3页
目的研究氟比洛芬酯联合地佐辛超前镇痛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氟比洛芬酯联合地佐辛超前镇痛,5 min后行臂... 目的研究氟比洛芬酯联合地佐辛超前镇痛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氟比洛芬酯联合地佐辛超前镇痛,5 min后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采用等体积0.9%氯化钠注射液,5 min后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阻滞起效时间、维持时间、血糖应激水平、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麻醉阻滞起效的平均时间短于对照组,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均P<0.05);术前组间患者的血糖应激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切皮30 min与术后60 min观察组血糖应激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点(4 h、6 h、12 h)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联合地佐辛超前镇痛用于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更优,能缩短起效时间,延长麻醉时间,减少血糖应激反应,缓解患者术后疼痛,并且不良反应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氟比洛芬酯 地佐辛 超前镇痛
下载PDF
舒芬太尼辅助肺癌肋间神经阻滞的镇痛及术后抗感染效果分析
8
作者 王侯鉴 徐国亭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4期84-86,113,共4页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辅助肋间神经阻滞对肺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镇痛及术后抗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接诊的116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辅助肋间神经阻滞对肺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镇痛及术后抗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接诊的116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肋间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给予舒芬太尼辅助肋间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术后镇痛效果、术后抗感染效果及麻醉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计数(WBC)均低于对照组,感染性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抗感染用药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麻醉不良事件发生率8.62%(5/58)略高于对照组的6.90%(4/58),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辅助肋间神经阻滞在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可产生更加理想的镇痛效果,对抑制炎症介质表达、降低感染性症状发生率、减少抗感染用药量均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根治术 舒芬太尼 肋间神经阻滞麻醉 镇痛效果 抗感染
下载PDF
肋间神经阻滞复合全麻联合静脉自控镇痛对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后镇痛效果及恢复情况的影响
9
作者 黄兵 冯英同 +5 位作者 朱建福 李森 石静 王颖 许英 张玉景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0期87-90,共4页
目的 探讨在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中应用肋间神经阻滞复合全麻联合静脉自控镇痛的术后镇痛效果及患者恢复情况。方法 选取行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患者80例,依据简单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全麻联合静脉自控镇痛... 目的 探讨在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中应用肋间神经阻滞复合全麻联合静脉自控镇痛的术后镇痛效果及患者恢复情况。方法 选取行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患者80例,依据简单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全麻联合静脉自控镇痛,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复合肋间神经阻滞,比较两组入室时(T0)、麻醉诱导时(T1)、气管插管时(T2)、手术结束时(T3)的平均动脉压、心率;术前、术后12、24 h测定CD4^(+)、CD8^(+)百分比及CD4^(+)/CD8^(+)。术后24、48 h镇痛泵按压次数和输注总量;术毕到拔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两组肺不张、慢性咳嗽、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T0时比,T1~T3时两组平均动脉压、心率均先降低后升高,且观察组各时间点均高于对照组,但观察组整体变化幅度更小(P均<0.05)。与术前比,术后12、24 h两组的CD4^(+)、CD4^(+)/CD8^(+)均先降低后升高,且观察组各时间点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CD8^(+)均先升高后降低,且观察组各时间点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24、48 h,观察组镇痛泵按压次数和输注镇痛药物总量比对照组少(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毕到拔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P均<0.05)。观察组并发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在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中应用肋间神经阻滞复合全麻联合静脉自控镇痛,镇痛效果较好,不仅能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还能减轻机体的免疫抑制,同时可降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大疱 肋间神经阻滞 全麻联合静脉自控镇痛 胸腔镜 肺大疱切除术 镇痛效果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臂丛复合肋间臂神经阻滞在肱骨远端骨折手术中的镇痛效果
10
作者 裴荣斐 吴苏琪 程小敏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1期166-168,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超声引导下臂丛复合肋间臂神经阻滞在后入路肱骨远端骨折中的镇痛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肱骨远端骨折患者共62例,按照麻醉方法不同,将62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1例,采用臂丛神经阻滞联... 目的探讨分析超声引导下臂丛复合肋间臂神经阻滞在后入路肱骨远端骨折中的镇痛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肱骨远端骨折患者共62例,按照麻醉方法不同,将62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1例,采用臂丛神经阻滞联合肋间臂神经阻滞;对照组31例,采用单纯臂丛神经阻滞;观察组患者又根据肋间臂神经阻滞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1(16例,胸小肌下阻滞)和观察组2(15例,腋区阻滞)。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1和观察组2术中舒芬太尼应用量、术毕时VAS(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手术结束后追加氟比洛芬酯的患者比例。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1和观察组2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应用舒芬太尼剂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毕时观察组的VAS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手术结束后,观察组追加氟比洛芬酯的患者比例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和观察组2术中舒芬太尼应用量、术毕时VAS评分、手术后追加镇痛药物患者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后入路进行肱骨远端骨折手术时,在臂丛神经阻滞基础上,联合肋间臂丛神经阻滞,可以有效减少术中舒芬太尼应用量,在手术结束后的早期镇痛效果更好,镇痛药物需求量明显减少,并且不同肋间神经阻滞方式的作用效果相似,临床可根据具体情况酌情选择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臂丛阻滞 肋间神经阻滞 后入路 肱骨远端骨折 镇痛作用
下载PDF
胸壁联合肋间神经阻滞对单侧乳腺癌术后的镇痛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郑伟 戚钰 +3 位作者 胡正权 李娜 刘杰 王凯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3年第2期120-124,共5页
目的研究胸壁联合肋间神经阻滞对单侧乳腺癌术后的镇痛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拟行单侧乳腺癌保乳根治术联合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128例,按照随机信封法将患者分为4组。4组患者均实施全身麻醉,A组患者予以静脉自控镇痛(PCIA),B组患者予以... 目的研究胸壁联合肋间神经阻滞对单侧乳腺癌术后的镇痛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拟行单侧乳腺癌保乳根治术联合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128例,按照随机信封法将患者分为4组。4组患者均实施全身麻醉,A组患者予以静脉自控镇痛(PCIA),B组患者予以胸壁神经阻滞,C组患者予以肋间神经阻滞,D组患者予以胸壁联合肋间神经阻滞。比较4组患者一般资料;评估术后4 h、12 h、24 h、48 h和72 h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比较4组患者麻醉前和术后72 h疼痛介质水平[血清神经肽Y(NPY)、P物质(SP)和β-内啡肽(β-EP)]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4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术后12 h、24 h的VAS评分均高于术后4 h,术后72 h的VAS评分均低于术后4 h,术后48 h、72 h的VAS评分均低于术后12 h、24 h,术后72 h的VAS评分均低于术后48 h,且D组术后4 h、12 h、24 h、48 h、72 h的VAS评分均低于其他组,A组术后48 h、72 h的VAS评分均低于B组、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术后72 h血清NPY、SP和β-EP水平均高于麻醉前(P<0.05),且组间比较,4组患者麻醉前疼痛介质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72 h D组NPY、SP和β-EP水平均低于其余3组(P<0.05);A组术后72 h疼痛介质水平均低于B组、C组(P<0.05),B组和C组术后72 h疼痛介质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均无神经阻滞相关并发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壁联合肋间神经阻滞对单侧乳腺癌术后的镇痛效果较PCIA、单纯胸壁神经阻滞或肋间神经阻滞更好,可更有效地控制疼痛介质水平升高,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自控镇痛 胸壁神经阻滞 肋间神经阻滞 乳腺癌 术后镇痛 疼痛介质
下载PDF
肋间神经阻滞联合盐酸羟考酮超前镇痛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2
作者 张宏 《医药前沿》 2023年第1期96-98,共3页
目的:分析肋间神经阻滞联合盐酸羟考酮超前镇痛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其对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麻醉科接受治疗并择期进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68... 目的:分析肋间神经阻滞联合盐酸羟考酮超前镇痛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其对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麻醉科接受治疗并择期进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68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两组均进肋间神经阻滞,对照组联合舒芬太尼镇痛,观察组联合盐酸羟考酮。比较两组不同时段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麻醉质量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和气管导管拔出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结束时、拔管时、拔管2 h的SBP、DBP、HR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采用肋间神经阻滞联合盐酸羟考酮的超前镇痛模式能提升麻醉以及镇痛效果,稳定患者血流动力,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叶切除术 胸腔镜 肋间神经阻滞 盐酸羟考酮超前镇痛 血压水平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超前镇痛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13
作者 黄玉莹 周文 钟宝琳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1期153-158,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UCFICB)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超前镇痛的舒适度和有效性,并从相关应激炎症因子血清白介素-6(IL-6)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角度客观评价其效果。方法:选择赣州市人民医院2022年1—12月全身...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UCFICB)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超前镇痛的舒适度和有效性,并从相关应激炎症因子血清白介素-6(IL-6)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角度客观评价其效果。方法:选择赣州市人民医院2022年1—12月全身麻醉下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n=30,入院后行超声引导下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超前镇痛)和对照组(n=30,常规静脉自控镇痛)。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疼痛感受、精神状况、外周血IL-6和BDNF水平,以及术中阿片类药物消耗情况。结果:两组入院即刻静息状态下和运动时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48 h,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静息和运动状态下VAS评分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中舒芬太尼、瑞芬太尼消耗总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入院时的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72 h,试验组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术毕、术后24 h的IL-6水平均较低,BDNF水平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超前镇痛应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能够缓解围手术期疼痛,减少镇痛药物的使用,降低围手术期炎症应激反应,改善患者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超声引导 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 超前镇痛 白介素-6 脑源性神经营养 因子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髋关节囊周神经阻滞超前镇痛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应激反应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14
作者 杨少华 陈振南 +3 位作者 陈玲燕 陈定家 叶臻 肖丽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第32期171-173,181,共4页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髋关节囊周神经阻滞超前镇痛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应激反应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漳州市中医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并拟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9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髋关节囊周神经阻滞超前镇痛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应激反应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漳州市中医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并拟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9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实施髋关节囊周神经阻滞+腰硬联合阻滞,对照组实施单纯腰硬联合阻滞。比较2组患者入院时与术后1 d、2 d、3 d、7 d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前2 d与术后1 d、3 d、7 d血清白介素-6(IL-6)水平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入院时与术后1 d、2 d、3 d、7 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并记录比较2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1 d、2 d、3 d、7 d, 2组VAS评分较入院时逐渐下降,且术后1 d、2 d、3 d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术后7 d 2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3 d、7 d, 2组血清IL-6水平较术前2 d出现波动性升高,术后1 d、3 d观察组血清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术后7 d 2组血清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 2组MMSE评分较术前2 d出现降低,但观察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术后3 d、7 d, 2组MMSE评分与术前2 d及组间比较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2 d、3 d、7 d, 2组PSQI评分较入院时逐渐下降,且术后1 d、2 d、3 d、7 d观察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和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髋关节囊周神经阻滞+腰硬联合阻滞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的超前镇痛效果显著,与传统单纯腰硬联合阻滞相比,可减轻应激反应,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并降低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老年人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髋关节囊周神经阻滞 超前镇痛 应激反应 认知功能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行神经阻滞超前镇痛对下肢骨折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
15
作者 石小龙 《罕少疾病杂志》 2023年第7期87-89,共3页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神经阻滞超前镇痛对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1年12月黄河三门峡医院96例下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采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8例)与观察组(48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神经阻滞超前镇痛对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1年12月黄河三门峡医院96例下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采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8例)与观察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全身麻醉,观察两组不同时间生命体征相关指标(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对比两组术后6h、24h、48h时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比较两组术前、手术结束时应激反应(血清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Ⅱ),并观察两组麻醉苏醒期躁动情况。结果观察组不同时间心率、平均动脉压变化幅度小于对照组,两组组间、时间、组间与时点交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h、24h、48h时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结束时,两组血清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苏醒期躁动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行神经阻滞超前镇痛有助于维持下肢骨折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平稳,减轻疼痛程度、应激反应及苏醒期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骨折 超声引导下行神经阻滞 超前镇痛 疼痛程度
下载PDF
连续菱形肌-肋间肌平面阻滞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镇痛效果的评价
16
作者 夏佳怡 许亚辉 +2 位作者 晁亚丽 王爽 贾梦醒 《上海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170-176,共7页
目的评价连续菱形肌-肋间肌平面阻滞(RIB)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0月—2021年5月择期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60例,男23例、女37例,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连续RIB镇痛组和常规患... 目的评价连续菱形肌-肋间肌平面阻滞(RIB)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0月—2021年5月择期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60例,男23例、女37例,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连续RIB镇痛组和常规患者静脉自控镇痛(常规PCIA)组,每组各30例。连续RIB镇痛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RIB并置管,后实施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术后予0.2%罗哌卡因自控镇痛;PCIA组患者直接行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不实施神经阻滞,术后予舒芬太尼常规静脉自控镇痛。记录连续RIB镇痛组行RIB后30 min时的感觉平面。分别于术后1、6、12、24、48 h记录两组患者静息和咳嗽时疼痛VAS评分,分别于术前、术后24 h、术后48 h记录40项术后恢复质量量表(QoR-40)评分。记录两组患者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术后48 h内补救镇痛药物(布桂嗪)用量、行补救镇痛患者例数,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胸腔引流管拔除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术后48 h进行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连续RIB镇痛组、PCIA组分别有1、3例被剔除本研究。与PCIA组比较,连续RIB镇痛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静息、咳嗽时疼痛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值均<0.01)。两组间术前QoR-40总分,以及各项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24 h,连续RIB镇痛组QoR-40总分和身体舒适度、情绪状态、自理能力、疼痛控制评分均显著高于PCIA组(P值分别<0.01或0.05);术后48 h,连续RIB镇痛组QoR-40总分和身体舒适度、情绪状态、疼痛控制评分均显著高于PCIA组(P值分别<0.01或0.05)。两组间术中丙泊酚用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连续RIB镇痛组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和术后补救镇痛药物布桂嗪用量均显著少于PCIA组(P值均<0.05),术后行补救镇痛的患者比例显著低于PCIA组(P<0.05)。连续RIB镇痛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均显著低于PCIA组(P值均<0.05),两组间术后皮肤瘙痒、嗜睡、头晕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间患者引流管拔除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连续RIB镇痛组术后患者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PCIA组(P<0.05)。结论与PCIA相比,连续RIB可为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提供更好的镇痛效果,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提高短期恢复质量,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神经阻滞 菱形肌-肋间肌平面阻滞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患者静脉自控镇痛
下载PDF
肋间神经阻滞+鞘内注射吗啡对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患者的影响
17
作者 黄雯 孙鲁瑜 +1 位作者 张建友 唐苏红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3期5-9,共5页
目的:评价肋间神经阻滞+鞘内注射吗啡对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11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VATS患者。根据随机数法将其分为肋间神经阻滞组(L组)、肋间神经阻滞+鞘内注射吗啡组(LQ组)和对照组(C组)... 目的:评价肋间神经阻滞+鞘内注射吗啡对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11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VATS患者。根据随机数法将其分为肋间神经阻滞组(L组)、肋间神经阻滞+鞘内注射吗啡组(LQ组)和对照组(C组),各30例。LQ组给予肋间神经阻滞+鞘内注射吗啡,L组给予肋间神经阻滞,C组不做处理。比较三组围手术期指标,相关指标,清醒后30 min(T_(0))、术后4 h(T_(1))、术后8 h(T_(2))、术后12 h(T_(3))、术后18 h(T_(4))、术后24 h(T_(5))、术后48 h(T_(6))的疼痛程度及不良反应。结果:三组手术时间、单肺通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1~6),LQ组静息及运动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显著低于C组;T_(2~6),LQ组静息和运动NRS评分均低于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Q组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有效按压次数及补救镇痛率显著低于L组及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鞘内吗啡镇痛可为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患者单次肋间神经阻滞提供良好的桥接镇痛效果,减少阿片类药物使用,利于患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鞘内注射 肋间神经阻滞 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 镇痛 吗啡
下载PDF
超前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对胫腓骨骨折手术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及镇痛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俄尔曲布 余得水 +3 位作者 孙广运 向玲 陈星曲 杨丽 《西部医学》 2023年第2期266-271,共6页
目的探讨超前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对胫腓骨骨折手术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及镇痛的影响。方法纳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20年12月~2021年8月择期行胫腓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患者140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术后阻滞组,n=70)和观察组(超前... 目的探讨超前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对胫腓骨骨折手术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及镇痛的影响。方法纳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20年12月~2021年8月择期行胫腓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患者140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术后阻滞组,n=70)和观察组(超前阻滞组,n=70),两组均选择全麻复合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观察两组不同时间点[术后1 d(T0)、3 d(T1)、5 d(T2)、7 d(T3)及出院当天(T4)]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简易智能量表(MMSE)及谵妄量表(CAM)分别及联合评估],比较两组镇痛效果[T0、T1、T2及T3静止和活动时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获得疼痛程度、术后补救镇痛率、神经阻滞镇痛持续时间、术中瑞芬太尼泵注总量],术中丙泊酚泵注总量,术后苏醒时间,住院时间,出现并发症几率及继续康复治疗率。结果两量表分别评估不同时间点(T0、T1、T2、T3及T4时)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及术后谵妄,两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量表联合评估术后短期认知功能,与对照组比较,T0时观察组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发生率明显降低(P=0.049),而T1、T2、T3及T4时,两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0时,观察组静止和活动时的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神经阻滞镇痛时间较对照组延长(P=0.001),观察组术中瑞芬太尼泵注总量低于对照组(P=0.002);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苏醒时间明显缩短(P<0.0001)。结论在胫腓骨骨折手术中,超前应用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较术后应用而言,更有利于术后短期认知恢复,同时围术期镇痛效果更佳,可加速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前镇痛 神经-坐骨神经阻滞 认知功能障碍 疼痛
下载PDF
胸腔镜直视下肋间神经阻滞联合纳布啡用于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后多模式镇痛 被引量:2
19
作者 孙西龙 刘焕 吴志林 《临床外科杂志》 2023年第12期1213-1216,共4页
目的评价胸腔镜直视下肋间神经阻滞联合纳布啡多模式镇痛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效果。方法2022年4月~2022年9月择期行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病人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在关闭胸腔之前行胸腔镜直视下肋间神经阻滞... 目的评价胸腔镜直视下肋间神经阻滞联合纳布啡多模式镇痛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效果。方法2022年4月~2022年9月择期行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病人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在关闭胸腔之前行胸腔镜直视下肋间神经阻滞,术后镇痛泵采用纳布啡联合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PCIA);对照组直接关闭胸腔,术后镇痛泵采用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两组病人均在全身麻醉下完成手术。记录术后2小时、4小时、8小时、24小时和48小时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PCIA有效按压次数、补救镇痛情况和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2小时、4小时、8小时、24小时和48小时静息时VAS评分分别为(1.8±0.8)分、(1.9±0.8)分、(2.1±0.9)分、(2.3±0.9)分、(2.1±0.8)分,对照组分别为(3.3±1.1)分、(3.5±1.0)分、(2.8±0.9)分、(2.7±0.7)分和(2.6±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小时、4小时和8小时活动时VAS评分分别为(2.2±0.6)分、(2.3±0.6)分、(2.5±0.9)分,对照组分别为(3.9±1.9)分、(3.9±1.7)分、(3.3±1.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在术后24小时内及48小时内PCIA有效按压次数分别为(2.7±1.5)次和(5.4±2.3)次,对照组分别为(5.2±3.4)次和(10.2±6.0)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镇痛补救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病人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直视下肋间神经阻滞联合纳布啡多模式镇痛方式可作为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后镇痛的一种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间神经阻滞 胸腔镜肺段切除术 纳布啡 术后镇痛
下载PDF
羟考酮超前镇痛复合超声引导下行肋间神经阻滞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苏醒质量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洪军 李丽霞 +1 位作者 刘稳 任岩岩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57-60,共4页
目的探讨羟考酮超前镇痛复合超声引导下行肋间神经阻滞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苏醒质量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将90例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按简单随机化分组法分为两组,每组45例,均予以常规静脉镇痛,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羟考酮超... 目的探讨羟考酮超前镇痛复合超声引导下行肋间神经阻滞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苏醒质量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将90例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按简单随机化分组法分为两组,每组45例,均予以常规静脉镇痛,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羟考酮超前镇痛复合超声引导下行肋间神经阻滞.(1)比较不同手术时点两组心率、平均动脉压水平变化;(2)术后采用Riker镇静-躁动评分评估两组苏醒质量;(3)术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定疼痛程度,同时检测两组血清疼痛介质水平(指标包括神经肽Y、P物质、神经生长因子、β内啡肽).结果观察组麻醉诱导前、切皮时、手术完成时、拔管时心率、平均动脉压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 min、10 min、15 minRiker镇静-躁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2h、6h、12 h、24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疼痛介质神经肽Y、P物质、神经生长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β内啡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羟考酮超前镇痛复合超声引导下行肋间神经阻滞应用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患者,可提高其术后苏醒质量,缓解术后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羟考酮超前镇痛 超声引导 肋间神经阻滞 术后苏醒质量 疼痛程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