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保留肋骨经肋间隙入路在中下胸椎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严冬雪 马广斌 +5 位作者 黄永吉 赵宁 招友 卢剑 沈翀 刘瑞端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4年第9期809-813,共5页
目的探讨保留肋骨经肋间隙入路在中下胸椎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中下胸椎疾病患者采用保留并不断肋骨经肋间隙入路进行手术(A组),并与采用传统后外侧断肋入路进行手术(B组)的40例患者进行比较,观察两组在切口长度、手术视野纵向... 目的探讨保留肋骨经肋间隙入路在中下胸椎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中下胸椎疾病患者采用保留并不断肋骨经肋间隙入路进行手术(A组),并与采用传统后外侧断肋入路进行手术(B组)的40例患者进行比较,观察两组在切口长度、手术视野纵向直径、开胸时间、关胸时间、胸内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前和术后1周呼吸功能及术后住院时间等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 A组手术切口长度、开胸时间、关胸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1月的疼痛VAS评分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3个月的疼痛VAS评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肺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1周的肺功能评分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手术视野纵向直径、胸内操作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保留肋骨经肋间隙入路治疗胸椎疾病,具有进胸快、手术视野暴露充分、出血量少、关胸简便、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生活质量高等优点,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留 肋间隙入路 胸椎疾病 临床研究
下载PDF
保留肋骨经肋间隙入路治疗胸椎疾病45例
2
作者 严冬雪 马广斌 +3 位作者 黄永吉 招友 卢剑 沈翀 《华夏医学》 CAS 2014年第4期33-35,共3页
目的:探讨保留并不切断肋骨经肋间隙入路治疗胸椎疾病的可行性。方法:对45例胸椎疾病患者,保留肋骨经肋间隙入路暴露病变椎体,进行病灶清除、脓肿引流、脊髓减压、骨折复位固定或植骨融合等手术。结果:手术切口平均长度(17.6±1.1)... 目的:探讨保留并不切断肋骨经肋间隙入路治疗胸椎疾病的可行性。方法:对45例胸椎疾病患者,保留肋骨经肋间隙入路暴露病变椎体,进行病灶清除、脓肿引流、脊髓减压、骨折复位固定或植骨融合等手术。结果:手术切口平均长度(17.6±1.1)cm,视野纵向平均直径(12.1±1.6)cm,开关胸方便快捷,术中术后出血量少,术后胸腔引流管放置时间及住院时间短。结论:该术式能满足大部分胸椎手术操作的要求,是治疗胸椎疾病理想的手术入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留 不断 肋间隙入路 胸椎疾病
下载PDF
不断肋并保留肋骨经肋间隙入路治疗胸椎疾患的体会 被引量:4
3
作者 谢富荣 林春博 +4 位作者 梁伟国 李鼎斌 严冬雪 黄科 杨渊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303-304,共2页
目的:探讨不断肋并保留肋骨经肋间隙手术入路治疗胸椎疾患。方法:采用不断肋并保留肋骨经肋间隙入路对胸椎疾患施行病灶清除、脊髓减压、骨折复位固定或植骨融合等手术。结果:手术术野能满足手术操作的要求,避免了切断肋骨或者切除肋骨... 目的:探讨不断肋并保留肋骨经肋间隙手术入路治疗胸椎疾患。方法:采用不断肋并保留肋骨经肋间隙入路对胸椎疾患施行病灶清除、脊髓减压、骨折复位固定或植骨融合等手术。结果:手术术野能满足手术操作的要求,避免了切断肋骨或者切除肋骨所造成的出血和疼痛,保全了肋骨及肋间神经功能,维持胸廓的完整性,胸腹壁皮肤无感觉异常。结论:不断肋并保留肋骨经肋间隙入路能推广运用于外科治疗胸椎疾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断 保留 肋间隙入路 胸椎疾患
下载PDF
前路钢板置入内固定与自体髂骨植骨融合修复胸椎结核的骨愈合 被引量:2
4
作者 黄江 李小峰 杨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40期6459-6463,共5页
背景:胸椎与相应节段的肋骨相连构成胸廓,椎体部位深在,邻近组织结构复杂,操作困难,所以胸椎椎体的充分暴露显得较为困难。传统的前路手术虽然能较彻底的清除病灶、实现良好的内固定,但需要切除肋骨,术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发现,不切断... 背景:胸椎与相应节段的肋骨相连构成胸廓,椎体部位深在,邻近组织结构复杂,操作困难,所以胸椎椎体的充分暴露显得较为困难。传统的前路手术虽然能较彻底的清除病灶、实现良好的内固定,但需要切除肋骨,术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发现,不切断肋骨,利用撑开肋间隙来进行操作,完全可以达到清除病灶、植骨融合内固定的治疗目的。目的:探讨前路钢板置入内固定与自体髂骨植骨融合修复胸椎结核的可行性及优劣性。方法:纳入胸椎结核患者30例,在传统的胸椎前路入路基础上,不切除肋骨,采用自动撑开器撑开肋间隙,经肋间隙操作,完成胸椎结核一期病灶清除,取自体髂骨进行植骨融合前路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Frankel分级及Bridwell骨愈合等级等指标。结果与结论:30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时间3-60个月。伤口均甲级愈合,无窦道形成;神经压迫症状得到改善,无加重病例;治疗后Cobb角平均矫正10.32°。术后平均6个月影像学显示病变椎体间骨性融合,治疗后18个月复查影像学显示椎体高度丢失不明显,无椎体结核复发。提示经前路通过肋间隙而不断肋骨可以完成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修复胸椎结核的要求,病变显露清楚,病灶清除彻底,保留了肋骨,可获得与切除肋骨同样的效果。同时自体髂骨三面皮质有很好的支撑作用,较为疏松的松质骨网眼有很好的成骨作用,有利于骨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植 胸椎结核 肋间隙入路 自体髂骨 植骨融合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不同入路连续臂丛神经阻滞术在颈肩、上肢及手部手术镇痛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2
5
作者 殷国江 黎笔熙 +1 位作者 李坤 夏中元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27期112-114,F0003,共4页
连续臂丛神经阻滞(CBPB)是颈肩、上肢及手部手术有效的麻醉与镇痛方法,随着超声可视化技术的发展,更多新的CBPB入路和方法得以应用。目前主要的超声引导CBPB入路包括肌间沟、锁骨上、肋锁间隙、锁骨下和腋路等,不同入路CBPB的阻滞效果... 连续臂丛神经阻滞(CBPB)是颈肩、上肢及手部手术有效的麻醉与镇痛方法,随着超声可视化技术的发展,更多新的CBPB入路和方法得以应用。目前主要的超声引导CBPB入路包括肌间沟、锁骨上、肋锁间隙、锁骨下和腋路等,不同入路CBPB的阻滞效果及临床应用范围有所不同。超声引导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较适用于肩部及肱骨中上段手术的麻醉与镇痛,其中以后路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效果更为稳定。超声引导连续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因同侧膈肌麻痹发生率更低,在肩部手术中应用逐渐增多,但对肘关节及远端手术镇痛效果弱于连续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连续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可为肘关节及远端提供良好的麻醉与镇痛,稳定性及效果优于锁骨上、锁骨下和腋路。超声引导连续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因其解剖特点和局限性,临床应用逐渐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阻滞术 连续臂丛神经阻滞 神经阻滞途径 肌间沟 锁骨上 间隙 锁骨下 手术麻醉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入路与腋路入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作用对比分析
6
作者 郑莉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2期0032-0035,共4页
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应用超声引导技术中,对比两种入路的应用效果。方法 共70个需要接受前臂手术的病人参与本次研究,分为两组,在手术中实施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于超声引导下经腋路入路,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经肋锁间隙入路。对比神经... 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应用超声引导技术中,对比两种入路的应用效果。方法 共70个需要接受前臂手术的病人参与本次研究,分为两组,在手术中实施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于超声引导下经腋路入路,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经肋锁间隙入路。对比神经阻滞情况、药物情况以及并发症问题,并调查了满意度情况。结果 通过数据的对比我们发现,观察组各项指标数据都要更加理想(P<0.05)。结论 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当中,应用超声引导技术选择肋锁间隙入路的效果要比腋路入路更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超声引导 间隙
下载PDF
自体髂骨植骨与钢板置入内固定修复胸椎结核 被引量:1
7
作者 黄江 杨渊 +1 位作者 林春博 李小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35期5606-5610,共5页
背景:胸椎与相应节段的肋骨相连构成胸廓,椎体部位深在,邻近组织结构复杂,所以胸椎椎体的充分暴露显得较为困难。通常多采用切除相应肋骨,经胸腔到达病灶,创伤较大,常有胸痛、局部皮肤麻木等并发症。为此能否通过肋间隙入路不切除肋骨... 背景:胸椎与相应节段的肋骨相连构成胸廓,椎体部位深在,邻近组织结构复杂,所以胸椎椎体的充分暴露显得较为困难。通常多采用切除相应肋骨,经胸腔到达病灶,创伤较大,常有胸痛、局部皮肤麻木等并发症。为此能否通过肋间隙入路不切除肋骨而达到同样的目的成为新的临床命题。目的:探讨经肋间隙入路自体髂骨植骨与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明确诊断为胸椎结核的30例患者,常规给予抗结核治疗两至三周后,采用经肋间隙入路行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前路钢板置入内固定。术后随访6-22个月,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疼痛缓解程度、Cobb角改变、切口长度、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等指标进。结果与结论:30例患者切口长度(12.4±1.8)cm,切口纵向撑开宽度(10.0±3.2)cm;开胸时间(16.0±2.5)min,关胸时间(12.0±1.5)min;术中出血量(430.0±87.4)mL。后凸畸形角度术前平均27°,术后平均8°,平均矫正19°。术后一至两周背部疼痛基本缓解。28例患者痊愈,2例好转;术后随访复查X射线片显示自体髂骨植骨全部融合,融合时间为四至五个月。提示经肋间隙入路自体髂骨植骨与钢板置入内固定是治疗胸椎结核一种有效、安全有效的方法,经肋间隙入路的显露范围能满足结核病灶彻底清除、自体髂骨植骨、钢板置入内固定的操作要求,且可保全胸廓完整性及脊柱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植 肋间隙入路 自体髂骨植骨 钢板内固定 胸椎结核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