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度胸部外伤患者采用肋骨骨折内固定术治疗疗效及对患者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林富强 郑亮承 +1 位作者 张翔 谢德耀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6年第6期128-129,共2页
目的:探讨重度胸部外伤患者采用肋骨骨折内固定术治疗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重度胸部外伤患者临床治疗情况,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情况,采用Barthel指数评价患者治疗前、... 目的:探讨重度胸部外伤患者采用肋骨骨折内固定术治疗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重度胸部外伤患者临床治疗情况,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情况,采用Barthel指数评价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采用SF-36量表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统计两组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而观察组各项指标升高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2.6%,明显低于对照组20.5%,P<0.05。结论:肋骨骨折内固定术治疗重度胸部外伤患者效果显著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胸部外伤 肋骨骨折内固定术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胸壁负压引流对肋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杨敏 《中国临床医学》 2016年第4期502-504,共3页
目的:探讨胸壁负压引流对肋骨骨折内固定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7月—2014年12月收住入院的多发肋骨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266例。根据处理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n=65)采用常规手术康复治疗与护理;试验组... 目的:探讨胸壁负压引流对肋骨骨折内固定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7月—2014年12月收住入院的多发肋骨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266例。根据处理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n=65)采用常规手术康复治疗与护理;试验组(n=201)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胸壁负压引流。比较两组术后皮下积液患者比例、切口拆线时间、切口感染患者比例、住院天数、生活质量评分等。结果:试验组术后皮下积液和切口感染患者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49%,3/201)vs(30.77%,20/65),(0,0/201)vs(4.62%,3/65),P<0.05];试验组切口拆线时间及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9.1±1.2)d vs(14.2±1.3)d,(10.2±0.9)d vs(16.3±1.1)d,P<0.05];试验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壁负压引流可促进肋骨骨折内固定术后皮下积液的排出、降低切口感染率,从而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建议在肋骨骨折内固定术中,尤其是在肋骨骨折多、胸部损伤重、并发症多的肋骨骨折内固定术中,予以胸壁负压引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壁负压引流 肋骨骨折内固定术 康复 生活质量评分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肋骨骨折内固定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姚冬梅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第27期96-98,共3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肋骨骨折内固定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在笔者所在科室住院进行内固定术治疗的68例肋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4)与对照组(n=34),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结果:两...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肋骨骨折内固定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在笔者所在科室住院进行内固定术治疗的68例肋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4)与对照组(n=34),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结果:两组肋骨骨折患者术前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肋骨骨折患者疼痛持续时间(min)、住院时间、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得分及并发症(肺炎、肺不张、胸腔积液)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有效改善肋骨骨折内固定术患者的心理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缩短了住院时间,对患者的预后有着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肋骨骨折内固定术 住院时间 心理状况 后恢复
下载PDF
胸腔镜在多发肋骨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潘朝阳 周莉萍 +1 位作者 周鑫 漆滨 《江西医药》 CAS 2014年第12期1431-1433,共3页
目的探讨在胸腔镜多发肋骨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1年7月我科收治的32例胸腔镜下肋骨骨折内固定术32例(VAMT组)及35例传统肋骨骨折内固定术(传统手术组)患者病例资料,观察指标为切口长度、切口疼痛程度... 目的探讨在胸腔镜多发肋骨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1年7月我科收治的32例胸腔镜下肋骨骨折内固定术32例(VAMT组)及35例传统肋骨骨折内固定术(传统手术组)患者病例资料,观察指标为切口长度、切口疼痛程度、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VAMT组在切口长度、切口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方面均优于传统手术组。结论胸腔镜下多发肋骨骨折内固定术是一种安全、有效、更加微创的手术方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肋骨骨折内固定术
下载PDF
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血胸早期使用肋骨骨折内固定术的疗效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张颖涛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20-23,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内固定手术与保守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血胸的对比治疗。方法:选取山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血胸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5例,对照组35例,观察组采用肋骨切开复位... 目的:探讨早期内固定手术与保守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血胸的对比治疗。方法:选取山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血胸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5例,对照组35例,观察组采用肋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天数、使用呼吸机时间及拔除胸管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观察组肺炎、肺不张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评分入院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 h、48 h、72 h观察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使用肋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与保守方法治疗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血胸,两者相比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疼痛,缩短应用呼吸机时间及拔管时间,缩短住院时间,减少肺部感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肋骨骨折 血胸 早期肋骨骨折内固定术
下载PDF
手持设备辅助手术设计在肥胖患者多发肋骨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初步应用
6
作者 张志功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19期90-92,共3页
目的比较手持设备辅助手术切口设计和传统手术切口设计在肥胖患者多发肋骨骨折内固定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我科行肋骨内固定手术的肥胖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和实验组,后者采用手持设备辅助手术切口设计,术后盲法测量并统计肋骨内固定手... 目的比较手持设备辅助手术切口设计和传统手术切口设计在肥胖患者多发肋骨骨折内固定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我科行肋骨内固定手术的肥胖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和实验组,后者采用手持设备辅助手术切口设计,术后盲法测量并统计肋骨内固定手术切口长度、内固定手术时间、失血量等。结果实验组患者肋骨内固定手术切口长度(5.8±0.7)cm,内固定手术时间(11.5±2.2)min,失血量(9.1±2.9)m L,均较对照组[(8.2±1.9)cm、(23.5±4.3)min、(17.1±5.3)m L]缩短或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持设备辅助手术切口设计相对传统组在临床应用中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持设备 设计 肋骨骨折内固定术 微创
下载PDF
胸腔镜辅助下精准小切口肋骨骨折内固定术在多发肋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7
作者 邱良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11期45-47,共3页
目的:分析多发肋骨骨折患者应用胸腔镜辅助下精准小切口肋骨骨折内固定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于六盘水水矿总医院接受临床治疗的多发肋骨骨折患者60例为观察对象,根据入院治疗时间以及所采用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 目的:分析多发肋骨骨折患者应用胸腔镜辅助下精准小切口肋骨骨折内固定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于六盘水水矿总医院接受临床治疗的多发肋骨骨折患者60例为观察对象,根据入院治疗时间以及所采用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传统的肋骨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组应用胸腔镜辅助下精准小切口肋骨骨折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效果、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结论:胸腔镜辅助下精准小切口肋骨骨折内固定术治疗在多发肋骨骨折患者中临床价值较高,可降低手术操作造成的负面创伤,促进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肋骨骨折 胸腔镜 小切口肋骨骨折内固定术 传统肋骨骨折内固定术
下载PDF
心理护理在肋骨骨折内固定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8
作者 石雯 佟静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A01期404-406,共3页
目的观察、分析在肋骨骨折内固定术患者的护理中,总结并阐述心理护理在肋骨骨折内固定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特选取该院接收的肋骨骨折内固定术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1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护理,实验组在对照... 目的观察、分析在肋骨骨折内固定术患者的护理中,总结并阐述心理护理在肋骨骨折内固定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特选取该院接收的肋骨骨折内固定术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1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提供心理护理.观察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在护理前,两组的心理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结果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的术后第3、6天实验组的心理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8%,对照组为74.2%,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肋骨骨折内固定术患者的护理中,心理护理的护理效果显著,强化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护理 肋骨骨折内固定术 护理应用
下载PDF
“结绳计数法”精准定位小切口在肋骨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
9
作者 罗文 张俊 +7 位作者 王芮 张楠 黎席艳 杨春银 周旭 王天贵 郎磊 张卫卫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第19期102-104,110,共4页
目的:分析“结绳计数法”精准定位小切口在肋骨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肋骨骨折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结绳计数法”精准定位小切口肋骨骨折内固... 目的:分析“结绳计数法”精准定位小切口在肋骨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肋骨骨折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结绳计数法”精准定位小切口肋骨骨折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手术前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长度均短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手术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肋骨骨折内固定术中应用“结绳计数法”精准定位小切口有利于缩短手术耗时,减轻术后疼痛,促使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机体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肋骨骨折 “结绳计数法”精准定位 肋骨骨折内固定术 视觉模拟评分法 并发症
下载PDF
局部麻醉肋骨骨折内固定术对肋骨骨折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龙 刘鑫 +1 位作者 李元勋 伍火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1年第2期90-91,共2页
目的:探讨对行肋骨骨折内固术的肋骨骨折患者,采取局部麻醉的方式对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价值。方法:选取肋骨骨折接受骨折内固定术的60例患者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气管插管全麻的... 目的:探讨对行肋骨骨折内固术的肋骨骨折患者,采取局部麻醉的方式对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价值。方法:选取肋骨骨折接受骨折内固定术的60例患者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气管插管全麻的方式辅助手术治疗,而试验组则是采取局部麻醉的方式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术后1d、4d、7d的T细胞亚群水平(CD4^(+)、CD8^(+)、CD4^(+)/CD8^(+))变化、术后恢复情况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d、4d、7d两组在CD4^(+)与CD4^(+)/CD8^(+)均逐渐提高,但试验组各时间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CD8^(+)均是逐渐降低,但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下床时间与住院天数均是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26.67%(P<0.05)。结论:对行肋骨骨折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采取局部麻醉方式,可降低对机体免疫细胞因子的影响,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及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麻醉 肋骨骨折内固定术 肋骨骨折 后恢复 后并发症
下载PDF
胸壁负压引流对肋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伟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第12期215-216,共2页
目的:分析胸壁负压引流对肋骨骨折内固定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期间接收的80例行肋骨骨折内固定术患者当作研究对象,依照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将所有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治... 目的:分析胸壁负压引流对肋骨骨折内固定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期间接收的80例行肋骨骨折内固定术患者当作研究对象,依照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将所有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胸壁负压引流,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结果:通过治疗,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创口感染、皮下积液、拆线时间等术后指标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角色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行肋骨骨折内固定术患者采取胸壁负压引流治疗,有助于加快皮下积液的排出,同时能够减少创口感染的发生,还能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让患者更快更好的恢复健康,具有显著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骨骨折内固定术 胸壁负压引流 后康复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肋骨骨折内固定术对老年肋骨骨折患者呼吸功能及骨折愈合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振宇 《大医生》 2022年第24期90-92,共3页
目的分析给予老年肋骨骨折患者肋骨骨折内固定术治疗对其呼吸功能和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22年1月琼海市人民医院接收的65例老年肋骨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内固定术组(33例)和保守治疗组(32例)。内固定术组给... 目的分析给予老年肋骨骨折患者肋骨骨折内固定术治疗对其呼吸功能和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22年1月琼海市人民医院接收的65例老年肋骨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内固定术组(33例)和保守治疗组(32例)。内固定术组给予肋骨骨折内固定术治疗,保守治疗组给予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出现率、呼吸功能指标、临床指标及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有效率。结果内固定术组患者的并发症出现率显著低于保守治疗组(P<0.05);内固定术组患者的用力肺活量(FVC)、血氧饱和度(SaO_(2))、最大自主通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MMEF%)及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等指标均明显高于保守治疗组(P<0.05);内固定术组病人的骨折愈合、住院、ICU监护、下地活动时间以及镇痛剂使用次数均明显低于保守治疗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均降低,且内固定术组患者更低于保守治疗组(P<0.05);内固定术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保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P<0.05)。结论肋骨骨折内固定术能有效治疗老年肋骨骨折患者,且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缩短其骨折愈合、住院、ICU监护以及下地活动时间。同时,此方式还能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减少使用镇痛剂的次数,并能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提升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功能 肋骨骨折 肋骨骨折内固定术
下载PDF
微创肌肉无横断损伤切口在肋骨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价值
13
作者 连戈 郭宝峰 王立君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7年第15期2819-2820,共2页
回顾分析本院2010年1月~2017年1月收治重症胸部外伤患者100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切开皮肤逐层打开方式的传统切口组(A组)和微创肌肉无横断损伤切口组(B组),每组50例。两组病人均于术后观察1day、3day、5day、10day、3mon的切口及周围的... 回顾分析本院2010年1月~2017年1月收治重症胸部外伤患者100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切开皮肤逐层打开方式的传统切口组(A组)和微创肌肉无横断损伤切口组(B组),每组50例。两组病人均于术后观察1day、3day、5day、10day、3mon的切口及周围的疼痛情况。结果两组术后第一天疼痛无差别,A组比较B组骨折术后胸部切口疼痛明显病持续时间较长,术后3个月仍有部分疼痛和不适,术后远期效果较差。微创肌肉无横断损伤切口能尽量保持胸壁肌肉的完整性,术中能充分暴露肋骨骨折处方便保持固定骨折。术后患者疼痛减轻、肌肉功能得到保护,使得康复周期短,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肌肉无横断损伤 肋骨骨折内固定术 重症胸部外伤
下载PDF
血府逐瘀汤联合消肿膏治疗肋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遗留胸痛56例的疗效观察
14
作者 谢海军 《内蒙古中医药》 2017年第15期22-23,共2页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联合消肿膏治疗肋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遗留胸痛的疗效。方法:选用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门诊接诊的56例肋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遗留胸痛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联合用药组)和对照组(单纯服药组)。观察组(联...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联合消肿膏治疗肋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遗留胸痛的疗效。方法:选用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门诊接诊的56例肋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遗留胸痛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联合用药组)和对照组(单纯服药组)。观察组(联合用药组)使用血府逐瘀汤内服和消肿膏外敷结合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服药组)单纯使用血府逐瘀汤口服治疗。6wk后,比较两组胸痛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胸痛症状缓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75%,对照组总有效率46.4%,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29<0.05)。结论:血府逐瘀汤联合消肿膏可以显著提高肋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遗留胸痛的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府逐瘀汤 消肿膏 肋骨骨折内固定术 遗留胸痛 疗效
下载PDF
经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重症胸外伤对肺部并发症的影响
15
作者 杨鹏 付爱情 +3 位作者 黄斌 胡伟 娄强 熊鸣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7期67-70,共4页
目的:探究经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重症胸外伤对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1月1日—2023年1月1日收治的80例重症胸外伤患者,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保守治疗,研究组... 目的:探究经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重症胸外伤对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1月1日—2023年1月1日收治的80例重症胸外伤患者,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保守治疗,研究组予以保守治疗+经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评估两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P<0.05);治疗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呈下降趋势,治疗后3 d低于治疗前,治疗后7 d低于治疗后3 d及治疗前,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肺部并发症总发生率(5.00%)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P<0.05)。结论:经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应用于重症胸外伤患者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降低肺部并发症发生风险,减轻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胸外伤 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 肺部并发症 疼痛程度
下载PDF
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在重症胸外伤治疗中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2
16
作者 杨红坡 师苹 +1 位作者 李哲恒 屈银辉 《河北医学》 CAS 2014年第6期928-931,共4页
目的:研究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在治疗重症胸外伤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重症胸外伤、多发肋骨骨折患者42例(手术组),与同时期多发肋骨骨折患者保守治疗64例(对照... 目的:研究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在治疗重症胸外伤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重症胸外伤、多发肋骨骨折患者42例(手术组),与同时期多发肋骨骨折患者保守治疗64例(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观察治疗效果,总结治疗经验。结果:手术组在术后相同时间段疼痛指数评分、镇痛药物用量、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有显著差异;手术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有差异。结论: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在治疗重症胸外伤、多发肋骨骨折效果优于保守治疗,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 重症胸外伤 多发肋骨骨折
下载PDF
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在重症胸外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赵琳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第21期25-26,共2页
目的分析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在重症胸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96例确诊的重症胸外伤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观察组采用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疼痛情况、骨... 目的分析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在重症胸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96例确诊的重症胸外伤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观察组采用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疼痛情况、骨折完全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2、7 d的VAS评分为(4.26±0.63)、(2.82±0.68)分,低于对照组的(5.18±0.97)、(3.71±0.89)分;观察组的骨折完全愈合时间为(3.79±1.22)个月,短于对照组的(4.61±1.35)个月;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17%,低于对照组的1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重症胸外伤多发性肋骨骨折可有效的减轻疼痛和缩短恢复时间,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 重症胸外伤 多发性肋骨骨折
下载PDF
术中彩超定位在多发肋骨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封常刚 张鹏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273-275,共3页
目的在常规肋骨三维CT重建基础上,探讨采用术中彩超,对肋骨骨折断端精准定位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月行肋骨骨折内固定术(SSRF)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单纯行肋骨三维CT重建组(50例),肋骨三维CT重建+术中彩超定位... 目的在常规肋骨三维CT重建基础上,探讨采用术中彩超,对肋骨骨折断端精准定位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月行肋骨骨折内固定术(SSRF)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单纯行肋骨三维CT重建组(50例),肋骨三维CT重建+术中彩超定位组(70例),比较两组切口的长度、手术时间、胸管引流量及拔管时间、术后第1天疼痛评分(VAS)及住院时间。结果三维CT+术中超声定位组在手术切口的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天VAS评分等方面均占优势,但在胸管引流量、术后拔管时间及住院天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应用彩超定位可对肋骨骨折断端精准定位,指导手术切口的选择,减轻手术创伤,利于患者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肋骨骨折内固定术 超声 三维CT
原文传递
胸腔镜下肋骨骨折内固定术的临床效果分析
19
作者 王飞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1期264-265,共2页
分析胸腔镜下肋骨骨折内固定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2月到2020年12月肋骨骨折患者共50例,数字表随机分2组每组25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传统开胸手术,胸腔镜组实施胸腔镜手术。比较两组切口长度、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 分析胸腔镜下肋骨骨折内固定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2月到2020年12月肋骨骨折患者共50例,数字表随机分2组每组25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传统开胸手术,胸腔镜组实施胸腔镜手术。比较两组切口长度、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胸腔镜组切口长度、出血量、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胸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腔镜在肋骨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确切,可减少手术的创伤,减少并发症,加速患者的恢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肋骨骨折内固定术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重症胸外伤效果观察 被引量:7
20
作者 赵大明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6期1024-1025,共2页
目的探讨重症胸外伤采用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洛阳正骨医院收治的94例重症胸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94例患者分为研究组(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与对照组(保守治... 目的探讨重症胸外伤采用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洛阳正骨医院收治的94例重症胸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94例患者分为研究组(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与对照组(保守治疗)。对比两组不同时间段疼痛评分变化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入院时,两组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 h,1、2、3 d疼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3%(2/47)、17.0%(8/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重症胸外伤患者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且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胸外伤 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 保守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