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94篇文章
< 1 2 2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阴阳调衡运动针法治疗卒中后肌力、肌张力障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周亮 马爽 +3 位作者 丁邦友 鲍春龄 东贵荣 东红升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4年第2期265-268,共4页
目的:观察阴阳调衡运动针法治疗卒中患者肢体肌力、肌张力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脑卒中肢体瘫痪的患者随机分为阴阳调衡运动针法治疗组(观察组)33例,头穴透刺治疗组(对照组)33例;应用Lovett量表和Ashworth量表于治疗前、治疗1周、... 目的:观察阴阳调衡运动针法治疗卒中患者肢体肌力、肌张力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脑卒中肢体瘫痪的患者随机分为阴阳调衡运动针法治疗组(观察组)33例,头穴透刺治疗组(对照组)33例;应用Lovett量表和Ashworth量表于治疗前、治疗1周、2周、3周各时间点对弛缓瘫及痉挛瘫患者肌力及肌张力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阴阳调衡运动针法观察组与头穴透刺对照组组患者肌力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均P<0.05);两组痉挛瘫、弛缓瘫间各时间点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治疗后3周效果最佳(P<0.05)。治疗后阴阳调衡运动针法观察组与头穴透刺治疗对照组肌张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治疗1周,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第2周、3周两组相比较未见明显差异。结论:阴阳调衡运动针法和头穴透刺均能有效提高弛缓瘫及痉挛瘫痪的上肢肌力,阴阳调衡运动针法疗效更优;阴阳调衡运动针法对于痉挛瘫肌张力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但对于弛缓瘫的肌张力障碍两组未见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肌张力 痉挛瘫 迟缓瘫 阴阳调衡运动针法 头穴透刺
下载PDF
苍白球内侧部脑深部电刺激治疗颅颈肌张力障碍的长期与短期随访疗效比较
2
作者 赵倬翎 任志伟 +2 位作者 胡永生 张国君 李建宇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245-250,256,共7页
目的探讨苍白球内侧部(GPi)脑深部电刺激(DBS)治疗颅颈肌张力障碍(CCD)患者的长期与短期疗效的差异情况。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3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行GPi DBS的24例难治性颅颈肌张力障碍患者,使用Burke-Fahn-Ma... 目的探讨苍白球内侧部(GPi)脑深部电刺激(DBS)治疗颅颈肌张力障碍(CCD)患者的长期与短期疗效的差异情况。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3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行GPi DBS的24例难治性颅颈肌张力障碍患者,使用Burke-Fahn-Marsden肌张力障碍评定量表(BFMDRS)评估肌张力障碍的严重程度和残疾情况。BFMDRS评分在术前、术后6个月和最近一次随访三个时间点分别进行评估。结果16例患者的初始症状为眼睑痉挛,7例患者表现为痉挛性斜颈,只有1例患者表现为口下颌肌张力障碍。平均随访时间为(37.5±23.5)个月(6~84个月)。3个时间点的BFMDRS-M总分平均分别为13.3±9.4、5.0±4.7(改善率为55.3%,P<0.01)、4.5±3.6(改善率为56.6%,P<0.01)。5例(20.8%)患者的手术效果评级为差(BFMDRS评分改善率<30%)。结论GPi DBS治疗难治性CCD具有长期疗效,但临床结果并不稳定,整体改善较为有效。对于患有特定类型肌张力障碍的患者可能会考虑GPi以外的靶点以获得更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颈肌张力障碍 苍白球内侧部 脑深部电刺激 节段性肌张力障碍 远期疗效
下载PDF
杨氏针灸流派絮刺火罐特色技术治疗中风后肌张力障碍的临床诊疗专家共识
3
作者 沈卫东 高垣 +11 位作者 张堃 马文 李嘉 王观涛 蔡娲 李一婧 童秋瑜 魏翔宇 陈爱文 胡陈 杨子越 杨佳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4年第S01期65-68,共4页
中风是一种由各种血管原因导致的急性或局灶性脑功能障碍,其发病原因主要包括脑出血和脑缺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1],是全球死亡和长期残疾的主要原因,给医疗系统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2-3]。尽管中风的发病率在全... 中风是一种由各种血管原因导致的急性或局灶性脑功能障碍,其发病原因主要包括脑出血和脑缺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1],是全球死亡和长期残疾的主要原因,给医疗系统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2-3]。尽管中风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有所下降,但最近的全国性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中国估计有1100万中风流行病例,240万新的中风病例和110万与中风相关的死亡[4-5]。中风后肌张力障碍成为中风后遗症加重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氏针灸流派 絮刺火罐 中风后肌张力障碍 专家共识
下载PDF
舒肌汤抗帕金森病大鼠肌张力障碍的最佳配伍比例研究
4
作者 鲍玺 杨聘 +1 位作者 周佳 黄芸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655-663,共9页
[目的]探究舒肌汤治疗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大鼠肌张力障碍的最佳配伍比例。[方法]采用6-羟基多巴胺诱导制备大鼠PD肌张力障碍模型,以正交试验法设计实验,随机分为模型组(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舒肌汤1-16组[按L;16;(2;1... [目的]探究舒肌汤治疗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大鼠肌张力障碍的最佳配伍比例。[方法]采用6-羟基多巴胺诱导制备大鼠PD肌张力障碍模型,以正交试验法设计实验,随机分为模型组(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舒肌汤1-16组[按L;16;(2;15;)正交试验表配伍比例给药],同时设假手术组(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作为对照,给药1次/d,连续28 d。采用步进试验、悬挂试验和异常不自主运动量(abnormal involuntary movement,AIM)评分检测行为学表现;透射电镜观察膈肌神经接头超微结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脑组织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表达水平。[结果]正交试验结果显示,舒肌汤最佳配伍组方为舒肌汤4组即厚朴:青风藤:粉防己:毛叶轮环藤:山梗菜(1:1:2:2: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调整步数显著下降,潜伏期和AIM评分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舒肌汤组大鼠调整步数均显著升高、潜伏期和AIM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其中舒肌汤4组作用效果最明显(P<0.01)。透射电镜观察显示,舒肌汤可减少突触前膜囊泡、线粒体数目和突触后膜褶皱,减轻神经元结构损伤。免疫组化显示,与模型组比较,舒肌汤组大鼠TH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其中舒肌汤4组的TH蛋白表达水平最高(P<0.01)。[结论]舒肌汤治疗PD大鼠肌张力障碍的最佳配伍比例是厚朴:青风藤:粉防己:毛叶轮环藤:山梗菜=1:1:2: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肌张力障碍 配伍比例 正交试验 行为学检测
下载PDF
臭氧水注射结合主客配穴针刺法在脑卒中肱二头痉挛性肌张力障碍的随机对照研究
5
作者 刘慧霞 谈芳芳 +1 位作者 郭倩倩 杨云涛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91-93,共3页
目的:探讨臭氧水注射结合主客配穴针刺法在脑卒中肱二头痉挛性肌张力障碍的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160例脑卒中肱二头痉挛性肌张力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予以康复训练+臭氧水注射治疗)与观察组(在对照组治... 目的:探讨臭氧水注射结合主客配穴针刺法在脑卒中肱二头痉挛性肌张力障碍的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160例脑卒中肱二头痉挛性肌张力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予以康复训练+臭氧水注射治疗)与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主客配穴针刺法),各80例,对比两组患者康复效果、肱二头肌肌张力肌电和肌力肌电。结果:观察组的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肱二头肌肌张力肌电低于对照组,而肱二头肌肌力肌电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臭氧水注射结合主客配穴针刺法治疗脑卒中肱二头痉挛性肌张力障碍具有较为理想效果,能通过增强肌力,减轻痉挛,促进上肢运动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水注射 主客配穴针刺法 脑卒中 肱二头痉挛性肌张力障碍
下载PDF
推拿康复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及肌张力的影响
6
作者 孙莉敏 黄昊 +2 位作者 章季芳 高尚 徐卿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10期1274-1278,共5页
目的探讨推拿康复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及肌张力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21-06—2023-06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上海市第三康复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12例,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 目的探讨推拿康复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及肌张力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21-06—2023-06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上海市第三康复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12例,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取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推拿康复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双侧大脑动脉血流平均流速(Vm)、血流最大峰值(Vs)以及血管阻力指数(RI)]、上肢肌张力等级变化情况,以及肢体功能、生活能力评分,并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3.93%(47/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29%(36/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Vm、Vs明显高于对照组,RI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评级0级、Ⅰ级的占比为60.71%(34/5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2.86%(24/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康复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偏瘫,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及肌张力亢进,有助于肢体功能及生活能力的恢复,具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推拿 脑血流动力学 肌张力
下载PDF
斜卧位站立床结合振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肌张力和运动的影响研究
7
作者 赵春艳 李翔 江杨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079-0082,共4页
探究斜卧位站立床结合振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肌张力和运动的影响。方法 纳入我院80例脑卒中患者。对照组:常规康复。观察组:加用斜卧位站立床结合振动训练治疗。比较临床疗效、神经电生理、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结... 探究斜卧位站立床结合振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肌张力和运动的影响。方法 纳入我院80例脑卒中患者。对照组:常规康复。观察组:加用斜卧位站立床结合振动训练治疗。比较临床疗效、神经电生理、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神经传导速度及肌肉电活动、下肢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斜卧位站立床结合振动训练治疗脑卒中患者疗效较好,提高下肢运动功能、平衡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这种治疗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值得在脑卒中康复领域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卧位站立床 振动训练 脑卒中 下肢肌张力 运动功能
下载PDF
治疗气虚血瘀型肌张力高及运动障碍的脑卒中患者的疗效观察
8
作者 赵春艳 李翔 江杨洋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6期0024-0028,共5页
探究对气虚血瘀型肌张力高及运动障碍的脑卒中患者使用中药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80例脑卒中患者,均为我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入,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 探究对气虚血瘀型肌张力高及运动障碍的脑卒中患者使用中药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80例脑卒中患者,均为我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入,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肌张力、平衡功能障碍程度、上下肢肌力运动功能、日常活动自理能力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肌张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肌张力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平衡功能障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平衡功能障碍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上、下肢肌力运动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上、下肢肌力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日常活动自理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日常活动自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对于气虚血瘀型肌张力高及运动障碍的脑卒中患者使用中药与康复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平衡能力,改善肌张力与上、下肢肌力运动功能,提升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气虚血瘀型 肌张力 运动障碍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对脑卒中患者手部肌张力增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孙宁 张通 +1 位作者 叶婷 黄富表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4年第2期121-124,共4页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对脑卒中患者手部肌张力增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冲击波组(n=30)。对照组进行常规的物理疗法、作业疗法、理疗、中医康复等康复治疗方法,冲击波组除上述康复治疗外,每周进行...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对脑卒中患者手部肌张力增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冲击波组(n=30)。对照组进行常规的物理疗法、作业疗法、理疗、中医康复等康复治疗方法,冲击波组除上述康复治疗外,每周进行2次体外冲击波治疗,强度0.8~1.5 bar,频率10 Hz。2组治疗均持续4周。分别在治疗前后对2组患者评定上肢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评定],手部屈肌肌群肌张力[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定],上肢及手功能(采用DASH问卷评定)和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并且在治疗后由患者对此次治疗的满意度进行评定。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在上肢运动功能FMA评分,手部屈肌肌群肌张力MAS评分,上肢及手功能DASH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MBI评分均有所改善(均P<0.05),且冲击波组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冲击波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28)。结论:体外冲击波在一定程度上能维持和改善脑卒中患者手部屈肌肌群肌张力的增高,提高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手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并获得更高的患者治疗满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波 脑卒中 肌张力
下载PDF
ACTB基因突变致肌张力障碍-耳聋综合征1例病例报告
10
作者 王媛媛 崔俊岭 +2 位作者 孙素真 杨花芳 李宝广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9-71,共3页
1病例资料女,15岁,因“姿势异常1年余”于2023年2月就诊于河北省儿童医院(我院)神经内科。患儿1年余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手手指屈曲握拳,不能持物和握笔;半年前出现右足内旋,跛行;10 d前发现跛行加重,左膝关节屈曲,伸展受限,右手也出... 1病例资料女,15岁,因“姿势异常1年余”于2023年2月就诊于河北省儿童医院(我院)神经内科。患儿1年余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手手指屈曲握拳,不能持物和握笔;半年前出现右足内旋,跛行;10 d前发现跛行加重,左膝关节屈曲,伸展受限,右手也出现屈曲握拳位。当地医院检查肌电图未见异常。无晨轻暮重、活动后加重。无明确语言、吞咽功能下降,无尿便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省儿童医院 肌张力障碍 膝关节屈曲 姿势异常 医院检查 吞咽功能 神经内科 尿便障碍
下载PDF
先天性肌张力低下新生儿32例的遗传学分析
11
作者 邓璐瑶 叶超群 +5 位作者 代青梅 王昶 胡晓峰 王燕 张健 黄会芝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1062-1066,共5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肌张力低下新生儿的致病性基因突变特点、临床特征以及预后情况,为临床医生早期识别疾病及选择合理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省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以肌张力低下为主要... 目的探讨先天性肌张力低下新生儿的致病性基因突变特点、临床特征以及预后情况,为临床医生早期识别疾病及选择合理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省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以肌张力低下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新生儿的临床特征及基因检测结果。结果研究共纳入32例患儿,均有肌张力低下表现,其中中枢性肌张力低下20例(62.5%),周围性肌张力低下12例(37.5%)。经基因测序后共发现21种疾病,26种基因型,其中新发突变来源的基因型有14种(RIT1、KRAS、BRAF、PHOX2B、HNRNPK、RAI1、KMT2D、OTC、AHDC1、DMD、COL12A1、MT-ATP6、FLNC、RYR1)。对所有患儿进行随访,死亡20例。结论先天性肌张力低下病因复杂,基因测序可以提高早期诊断率,扩宽先天性肌张力低下的表型-基因型谱,替代部分侵入性检查,同时指导临床管理以及家庭的遗传咨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肌张力低下 新生儿 基因检测 遗传性疾病 早期诊断
下载PDF
火龙罐治疗脑型Wilson病肌张力障碍的疗效观察
12
作者 胡雅 杨文明 +2 位作者 汪美霞 陶庄 李祥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7期765-768,共4页
目的观察火龙罐对脑型Wilson病肌张力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随机收治60例脑型Wilson病肌张力障碍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火龙罐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减少铜摄入、增加铜排出)治疗,火龙罐组在常规治疗上联合火龙罐治疗。... 目的观察火龙罐对脑型Wilson病肌张力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随机收治60例脑型Wilson病肌张力障碍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火龙罐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减少铜摄入、增加铜排出)治疗,火龙罐组在常规治疗上联合火龙罐治疗。总疗程均为3周。观测治疗前后2组的临床疗效、改良Ashworth量表、Burke-Fahn-Mars肌张力障碍评分量表(BFMDRS)、统一Wilson病评定量表(UWDRS)(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中医证候积分量表。结果火龙罐组临床疗效为93.33%,对照组临床疗效为73.33%,火龙罐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改良Ashworth量表、BFMDRS、UWDRS、ADL、中医证候积分量表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或P<0.01);治疗后2组间比较,火龙罐组上述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火龙罐能有效改善脑型Wilson肌张力障碍患者临床症状,且具有良好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龙罐 脑型Wilson病 肌张力障碍
下载PDF
针刺治疗在脑卒中后肌张力障碍的应用进展
13
作者 何冰怡 梁燕 +1 位作者 李成 陈德智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3期383-387,共5页
肌张力障碍是脑卒中主要后遗症之一,严重影响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针刺治疗在肌张力障碍患者中得到广泛应用,特色针法在肌张力障碍的治疗中能够发挥显著的疗效。阅读近年来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障碍的相关文献,总结整理对症治... 肌张力障碍是脑卒中主要后遗症之一,严重影响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针刺治疗在肌张力障碍患者中得到广泛应用,特色针法在肌张力障碍的治疗中能够发挥显著的疗效。阅读近年来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障碍的相关文献,总结整理对症治疗的特色针法,包括阴阳平衡透刺法、醒脑开窍法、董氏针法、八字针法、靳三针疗法、张力平衡针法、针刺拮抗肌法、夹脊穴法等。本文通过对特色针刺法的思想与临床应用的分析,以及文献整理,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脑卒中 肌张力障碍 研究现状
下载PDF
头针配合体针治疗脑型肝豆状核变性痉挛性肌张力障碍的临床研究
14
作者 郑晓钰 秦雨 +1 位作者 金珊 方向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4年第5期516-520,共5页
目的观察头针配合体针治疗脑型肝豆状核变性痉挛性肌张力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脑型肝豆状核变性痉挛性肌张力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接受基础驱铜治疗,对照组加用口服巴氯芬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 目的观察头针配合体针治疗脑型肝豆状核变性痉挛性肌张力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脑型肝豆状核变性痉挛性肌张力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接受基础驱铜治疗,对照组加用口服巴氯芬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头针配合体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改良Ashworth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简易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MAS、ADL及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上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MAS、ADL及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针配合体针是一种治疗脑型肝豆状核变性痉挛性肌张力障碍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头针 肝豆状核变性 肌张力障碍 针药并用
下载PDF
肉毒毒素治疗局灶型肌张力障碍中枢神经系统机制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15
作者 穆秦颖 胡俊豪 +4 位作者 马福浩 王浩 窦炜康 迟丽屹 史明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40-444,共5页
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BoNT)是目前治疗局灶型肌张力障碍的一线方法,其机制为化学性去神经支配引起肌肉麻痹。近期神经影像学研究发现,BoNT亦可影响肌张力障碍患者脑内的神经可塑性,但具体的中枢神经系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文从... 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BoNT)是目前治疗局灶型肌张力障碍的一线方法,其机制为化学性去神经支配引起肌肉麻痹。近期神经影像学研究发现,BoNT亦可影响肌张力障碍患者脑内的神经可塑性,但具体的中枢神经系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文从功能磁共振成像、结构磁共振成像、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3个方面,对BoNT可能的中枢神经系统作用机制进行综述,揭示了BoNT可通过影响皮质、基底神经节、丘脑、小脑等脑区的功能连接、微观结构、代谢水平,以改善肌张力障碍患者的症状,为进一步探索肌张力障碍的发生机制和研发潜在的干预靶点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张力障碍 肉毒杆菌毒素 中枢神经系统 神经网络 神经可塑性 磁共振成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
下载PDF
悬吊运动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和运动功能的影响
16
作者 王晶 高晶 +1 位作者 王冬明 何璐娜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9期1015-1018,共4页
目的 分析使用悬吊训练如何影响痉挛型脑瘫患儿肌肉张力和运动功能。方法 以徐州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在2021年1月-2023年1月接收的6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为样本,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 目的 分析使用悬吊训练如何影响痉挛型脑瘫患儿肌肉张力和运动功能。方法 以徐州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在2021年1月-2023年1月接收的6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为样本,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悬吊运动训练,2组均干预3个月。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通过改良Ashworth 痉挛量表评价张力,利用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MFM-88)以及精细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FM)对患儿的运动功能进行比较;同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价其生活自理能力。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痉挛程度较对照组降低,GMFM-88、FMFM评分和关节活动度增加,且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痉挛型脑瘫患儿通过悬吊运动训练可以减轻痉挛,并提高运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吊运动疗法 痉挛型脑瘫 肌张力 运动功能 腓肠
下载PDF
中药涂擦及蜡疗联合牵伸康复训练降低中风偏瘫患者肢体肌张力的应用价值
17
作者 丁少敏 王伟 +3 位作者 汪瑛 程和青 刘思佳 孙培养 《中医药导报》 2024年第3期96-100,共5页
目的:探讨中药涂擦及蜡疗联合牵伸康复训练降低中风偏瘫患者肢体肌张力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80例中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中药涂擦与蜡疗联合牵伸康复训练,n=20)、B组(中药涂擦... 目的:探讨中药涂擦及蜡疗联合牵伸康复训练降低中风偏瘫患者肢体肌张力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80例中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中药涂擦与蜡疗联合牵伸康复训练,n=20)、B组(中药涂擦联合牵伸康复训练,n=20)、C组(蜡疗联合牵伸康复训练,n=20)与D组(采用牵伸康复训练,n=20)。比较治疗前后各组肌张力、脑血管微循环状态、肢体平衡和步行能力、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个月后,各组肌张力均较治疗前改善,0级占比上升,2级占比降低(P<0.05),A组0级比例高于B、C、D组(P<0.05)。治疗后,四组患者基底动脉(BA)、椎动脉(VA)、颈内动脉(ICA)平均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上升,A组BA、VA、ICA平均血流速度均高于B、C、D组(P<0.05)。治疗后,四组患者脑卒中患者姿势评定量表(PASS)、功能性步行量表(FAC)评分均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A组PASS、FAC评分均高于B、C、D组(P<0.05)。中药涂擦与蜡疗在提高BA、VA、ICA平均血流速度,PASS、FAC评分方面均存在交互效应(P<0.05)。治疗后,A组疗效等级优于B、C、D组(P<0.05),A组总有效率高于B、C、D组(P<0.05),B、C、D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涂擦及蜡疗联合牵伸康复训练在治疗中风偏瘫患者中疗效确切,能够降低患者肌张力,改善脑血管微循环状态,改善患者平衡和步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偏瘫 中药涂擦 蜡疗 牵伸康复训练 肌张力 临床研究
下载PDF
TH基因变异致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二例
18
作者 武倩 詹飞霞 曹立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85-289,共5页
例1女性,8岁,主因独立行走不能6年余,于2011年8月10日至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患儿于出生后约15月龄时(2004年10月)受凉后发热(约39℃)而出现肢体活动差,表现为四肢活动减少,独自站立不能,症状呈进行性加重,尤以受凉、上呼吸道感染后... 例1女性,8岁,主因独立行走不能6年余,于2011年8月10日至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患儿于出生后约15月龄时(2004年10月)受凉后发热(约39℃)而出现肢体活动差,表现为四肢活动减少,独自站立不能,症状呈进行性加重,尤以受凉、上呼吸道感染后症状明显加重。2岁时仍无法独立行走,需他人扶行,并出现四肢关节挛缩,症状有日间波动性,晨轻暮重。曾于外院就诊,具体检查和诊断不详,未予治疗。家属诉患儿出生史及1岁以内语言、运动等生长发育史均正常;父母非近亲婚配,否认家族中有类似疾病病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非MeSH词) 酪氨酸羟化酶缺乏症(非MeSH词) 左旋多巴 基因 突变 病例报告
下载PDF
普拉提联合盆底康复训练对青年宫颈癌根治术后尿失禁患者盆底肌张力及性功能的影响
19
作者 王耀苹 佟玉静 王坤 《中国康复》 2024年第5期292-297,共6页
目的:探究普拉提联合盆底康复训练对青年宫颈癌根治术后尿失禁患者盆底肌张力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前瞻性收集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宫颈癌术后尿失禁患者13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盆... 目的:探究普拉提联合盆底康复训练对青年宫颈癌根治术后尿失禁患者盆底肌张力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前瞻性收集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宫颈癌术后尿失禁患者13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盆底康复训练,观察组实施普拉提联合盆底康复训练。对比2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13周膀胱功能(储尿时和排尿时的膀胱压、尿道分布压,采用牛津评分法(MOS)评估盆底肌张力;评估女性性功能指数量表(FSFI)评分;采用Kolcaba舒适度量表对舒适度进行评估比较,并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2组术前、术后1周时,储尿时及排尿时的膀胱压、尿道分布压组内及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2组术后13周时储尿时的膀胱压、尿道分布压以及排尿时的膀胱压高于术前、术后1周时,排尿时尿道分布压低于术前及术后1周时(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3周时膀胱功能储尿时的膀胱压、尿道分布压以及排尿时的膀胱压均高于对照组,排尿时尿道分布压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时Ⅰ、Ⅱ类肌纤维肌张力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术后13周时Ⅰ、Ⅱ类肌纤维肌张力较术前、术后1周时均有所升高(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2组性交痛评分逐渐降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余各纬度及总分评分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3周,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65/66(98.48%)显著高于对照组42/66(63.64%)(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09%)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普拉提联合盆底康复训练对青年宫颈癌根治术后尿失禁患者提高盆底肌张力和性功能,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拉提 盆底康复训练 宫颈癌 尿失禁 盆底肌张力 性功能
下载PDF
A型肉毒素治疗特发性眼睑痉挛眼睑肌张力障碍的效果
20
作者 曹晶晶 郭素梅 魏星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113-118,共6页
目的 观察A型肉毒素注射液治疗特发性眼睑痉挛(blepharospasm,BSP)的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94例特发性BSP患者,使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7例。对照组予以针灸、抗精神病药物等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A型肉... 目的 观察A型肉毒素注射液治疗特发性眼睑痉挛(blepharospasm,BSP)的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94例特发性BSP患者,使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7例。对照组予以针灸、抗精神病药物等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A型肉毒素治疗。比较2组的疗效、不良反应、治疗前后疾病严重程度[Jankovic评定量表(Jankovic rating scale,JRS)]、眼睑肌张力障碍[肌张力障碍症状量表(Burke-Fahn-Marsden dystonia rating scale,BFMDRS)]、干眼症状[眼表疾病指数量表(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OSDI)、眼部症状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和中枢感觉传导通路兴奋性(P19’/N30’、N13’/P19’、P19/N30和N13/P19峰峰幅度)。结果 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5.74%)明显高于对照组(80.85%),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JRS、BFMDRS、OSDI和VAS评分以及P19’/N30’、N13’/P19’、P19/N30和N13/P19峰峰幅度均较对照组低(P<0.05);对照组未出现不良反应,研究组出现2例轻度眼睑肿胀、2例眼睑发僵及1例上睑下垂,但均在注射4周内自动消失。结论 A型肉毒素注射液治疗特发性BSP效果显著,可缓解疾病症状,减轻眼睑肌张力障碍,降低中枢感觉传导通路兴奋性。治疗过程中出现一些不良反应,但未影响患者病情,且会自动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肉毒素 特发性眼睑痉挛 眼睑肌张力障碍 干眼症状 中枢感觉传导通路兴奋性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