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颅磁刺激神经调控治疗在肌张力低下型脑性瘫痪患儿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仇爱珍 李新剑 +6 位作者 董建安 杨忠秀 李理 李之林 王冀平 袁焕侠 金鑫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6期4510-4513,共4页
目的探讨经颅磁刺激神经调控治疗在肌张力低下型脑性瘫痪患儿康复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3月徐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肌张力低下型脑性瘫痪患儿5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传统... 目的探讨经颅磁刺激神经调控治疗在肌张力低下型脑性瘫痪患儿康复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3月徐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肌张力低下型脑性瘫痪患儿5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传统康复治疗+经颅磁刺激神经调控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康复治疗前后Gesell发育诊断量表发育商和关节活动度。结果康复治疗前,治疗组患儿股角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动作能发育商、应物能发育商、言语能发育商、应人能发育商、腘窝角、足背屈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患儿动作能发育商大于对照组,腘窝角和股角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应物能发育商、言语能发育商、应人能发育商、足背屈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患儿动作能发育商大于对照组,言语能发育商、腘窝角和股角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应物能发育商、应人能发育商、足背屈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康复治疗3个月后言语能发育商、应人能发育商较康复治疗2个月后升高(P<0.05)。结论经颅磁刺激神经调控治疗在肌张力低下型脑性瘫痪患儿的康复治疗中起到一定的作用,这种康复作用在经颅磁刺激神经调控治疗2个月时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经颅磁刺激 肌张力过低 康复
下载PDF
针刺联合肌电反馈疗法治疗重症手足口病并中枢神经系统受损致肌张力异常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孟变红 周崇臣 +1 位作者 任瑞英 耿香菊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38-642,共5页
背景中枢神经系统受损致肌张力异常是小儿重症手足口病(HFMD)常见并发症,其治疗及康复已成为临床关注重点。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肌电反馈疗法治疗重症HFMD并中枢神经系统受损致肌张力异常的临床疗效,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收集郑州大学... 背景中枢神经系统受损致肌张力异常是小儿重症手足口病(HFMD)常见并发症,其治疗及康复已成为临床关注重点。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肌电反馈疗法治疗重症HFMD并中枢神经系统受损致肌张力异常的临床疗效,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收集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于2015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70例重症HFMD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致肌张力异常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康复治疗方式将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刺结合肌电反馈治疗。连续观察8周,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神经电生理指标[股神经、胫神经、腓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肌张力分级,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CFA-DC)量表中的运动、自理动作评分,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股神经、胫神经、腓神经SCV、MCV快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股神经、胫神经、腓神经SCV、MCV快于同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肌张力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肌张力分级优于同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运动、自理动作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运动、自理动作评分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4.3%(33/35),高于对照组的77.1%(2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肌电反馈疗法用于重症HFMD并中枢神经系统受损致肌张力异常患儿,能改善患儿神经电生理指标、肌张力及运动功能,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中枢神经系统 张力过 肌张力过低 针刺穴位 电反馈
下载PDF
MTM1基因突变致中央核肌病1例并文献复习
3
作者 田雯 尹梦笛 +1 位作者 秦怀雪 向龙 《山西医药杂志》 2023年第17期1310-1314,共5页
目的总结1例儿童中央核肌病临床及基因突变特征并进行文献复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至4月反复在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门诊就诊及住院的1例诊断为中央核肌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并抽取先证者外周血提取DNA进行高通量测序,发现了MTM1基... 目的总结1例儿童中央核肌病临床及基因突变特征并进行文献复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至4月反复在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门诊就诊及住院的1例诊断为中央核肌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并抽取先证者外周血提取DNA进行高通量测序,发现了MTM1基因的1个错义突变。随后抽取患者父母的外周血对发现的突变进行验证,并进行突变致病性分析。结果患儿,男性,生后因“窒息复苏后33min”收入我科,查体上嘴唇呈倒“V”字形,下颌偏小,可见三凹征及漏斗胸,手指脚趾细长,肌张力低下,原始反射未引出。患儿因呼吸困难上机时间长,出院后家庭氧疗,因吞咽困难需管饲喂养,反复于我科门诊就诊及住院治疗,终因窒息抢救无效死亡。全外显子测序发现患儿MTM1基因存在错义突变c.142G>C(exon4)p.E48Q,结合患儿临床特点,确诊为X连锁隐性遗传中央核肌病(XLMTM)。家系验证变异遗传自母亲,母亲为健康表型。文献复习发现目前国内报道的MTM1突变致XLMTM病例较少,国外报道该类肌病表型非常严重,常在新生儿期发病并在婴儿期死亡。结论通过临床资料及基因分析确诊了1例自新生儿期发病的中央核肌病,基因分析证实了MTM1基因c.142G>C(p.E48Q)为该患儿的致病突变,该突变在国内外鲜有报道,拓展了MTM1基因的突变谱。结合文献复习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早期明确诊断并为家属提供遗传咨询及产前诊断,避免同样疾病的再次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张力过低 中央核 基因连锁 突变
下载PDF
肝硬变患者肌力下降的多因素分析
4
作者 赵超 冯干炘 +3 位作者 陈少波 叶光福 肖文 徐蕾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0年第7期826-827,共2页
肝硬变患者常出现肌肉萎缩,这种肌肉萎缩可导致运动功能不良和劳动力丧失,目前对此症的功能性研究鲜见报道.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标准的量化技术,评价肝硬变患者肌肉功能与营养状态,肝脏功能和末梢神经功能的关系.
关键词 肝硬化 肌张力过低 营养障碍 人体质量指数
下载PDF
地氟醚对小儿罗库溴铵肌松作用的影响
5
作者 刘子健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419-422,共4页
目的研究地氟醚对小儿罗库溴铵量效关系、肌松时效及输注速率的影响。方法将80例小儿随机分为2组,异丙酚组(P组),予静脉输入异丙酚6~8mg/kg-1/min-1;地氟醚组(D组),持续吸入6%地氟醚。用TOF-Guard加速度肌松监测仪(Organon)监测神经肌... 目的研究地氟醚对小儿罗库溴铵量效关系、肌松时效及输注速率的影响。方法将80例小儿随机分为2组,异丙酚组(P组),予静脉输入异丙酚6~8mg/kg-1/min-1;地氟醚组(D组),持续吸入6%地氟醚。用TOF-Guard加速度肌松监测仪(Organon)监测神经肌肉功能。分3期进行观察。第1部分每组20例,用异丙酚/地氟醚麻醉维持60min后,用2次给药技术建立量效关系曲线,计算ED50、ED90和ED95;第二部分每组10例,用异丙酚/地氟醚麻醉维持60min后静脉注射罗库溴铵600μg/kg,记录起效时间、作用时间和恢复时间;第3部分每组10例,诱导后静脉注射罗库溴铵600μg/kg,待T1恢复至5%时吸入地氟醚(D组)或输注异丙酚(P组),同时静脉输注罗库溴铵维持T1于5%左右,每15min记录1次罗库溴铵输注速率,共4次。结果P组ED50、ED90、ED95分别为188.7μg/kg、316.3μg/kg、366.2μg/kg,D组ED50、ED90、ED95分别为157.4μg/kg、263.9μg/kg、305.5μg/kg,D组均小于P组,P<0.05;P组与D组的起效时间分别为83s±5s、70s±6s,临床肌松时间分别为25min±4min、31min±3min,恢复指数分别为10.0min±1.8min、12.8min±2.4min,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用异丙酚/地氟醚麻醉维持30min、45min、60min,D组罗库溴铵输注速率均小于P组(P<0.01,P<0.05)。结论地氟醚能显著增强罗库溴铵的肌松作用,加快其起效时间,作用时间延长,减小输注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张力过低/药物疗法 维库溴铵 异氟烷
下载PDF
电针治疗脑瘫术后下肢肌力下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罗广锋 刘小林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69-71,共3页
根据中医针灸原理,运用电针疗法结合功能康复训练,治疗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后双下肢肌力下降的脑瘫患者,在临床上取得满意的疗效,并与单一的功能康复训练治疗作对照比较,两组达化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从临床实践表明... 根据中医针灸原理,运用电针疗法结合功能康复训练,治疗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后双下肢肌力下降的脑瘫患者,在临床上取得满意的疗效,并与单一的功能康复训练治疗作对照比较,两组达化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从临床实践表明:电针疗法对脑瘫术后“伤筋”引起的下肢肌力下降有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张力过低 针灸疗法 脑性麻痹 外科手术
下载PDF
七氟醚对顺式阿曲库铵肌松效应的影响
7
作者 郭李伟 刘和昌 李啸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456-457,共2页
目的观察七氟醚对顺式阿曲库铵肌松效应的影响。方法耳鼻喉科行全麻择期手术6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进行气管插管呼吸机控制呼吸后,A组患者全凭静脉靶控(TCI)异丙酚麻醉,麻醉平稳后单次静脉推注顺式阿曲库铵0.02mg... 目的观察七氟醚对顺式阿曲库铵肌松效应的影响。方法耳鼻喉科行全麻择期手术6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进行气管插管呼吸机控制呼吸后,A组患者全凭静脉靶控(TCI)异丙酚麻醉,麻醉平稳后单次静脉推注顺式阿曲库铵0.02mg/kg;B、C组均以七氟醚吸入维持麻醉,监测呼气末麻醉气体浓度稳定在1MAC时,分别在15min及45min时单次静脉推注顺式阿曲库铵0.02mg/kg。记录各组顺式阿曲库铵的起效时间,完全肌松时间,T2、T3、T4出现的时间,TOFr恢复至25%、50%、75%的时间。结果 B、C组起效时间较A组缩短(P<0.05);B、C组完全肌松时间较A组延长(P<0.05),并且C组较B组延长(P<0.05);B、C组T2、T3、T4出现的时间均长于A组(P<0.05),并且C组较B组延长(P<0.05);B、C组的TOFr恢复至25%、50%、75%的时间较A组延长(P<0.05),并且C组较B组延长(P<0.05)。结论七氟醚能强化阿曲库铵肌松效应,并且强化效应对时间有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七氟醚 阿曲库铵 肌张力过低
下载PDF
微点阵激光治疗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观察
8
作者 王陶然 李晓燕 +3 位作者 史崑 孙小红 兰晓玉 蒋丽君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74-77,共4页
目的探讨微点阵激光治疗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将210例老年女性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及随机数余数分组法分为研究组107例,对照组103例,分别用微点阵CO_(2)激光治疗和盆底综合康复方法治疗并随访... 目的探讨微点阵激光治疗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将210例老年女性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及随机数余数分组法分为研究组107例,对照组103例,分别用微点阵CO_(2)激光治疗和盆底综合康复方法治疗并随访2年,在治疗前后、随访期间观察尿失禁改善率、尿失禁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抑郁焦虑评分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漏尿程度改善占比82.24%(88/107);对照组治疗后的漏尿程度改善占比60.19%(62/103);研究组治疗后改善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及随访6、12、18个月的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同时期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及随访6、1218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同时期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随访6个月的抑郁量表评分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同时期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点阵激光治疗对于老年女性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具有良好的近期和中远期疗效,能在短期内显著改善老年女性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失禁 强度光疗法 身体锻炼 肌张力过低 老年人
下载PDF
以肌张力低下为主要表现的23例新生儿临床特征及遗传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蒋文星 胡清华 +6 位作者 刘菊兰 罗丁珍 陈丽萍 李红 杨琳 吴冰冰 周文浩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英文)》 2022年第2期109-112,共4页
目的探讨以肌张力低下为主要表现新生儿的临床特征、panel基因检测联合多重连接依赖性探针扩增(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技术检测结果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西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2017年3月至2... 目的探讨以肌张力低下为主要表现新生儿的临床特征、panel基因检测联合多重连接依赖性探针扩增(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技术检测结果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西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2017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以肌张力低下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新生儿的临床特征及基因检测结果。结果共纳入23例患儿,均有肌张力低下、喂养困难表现,有明显异常外观17例(73.9%),有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11例(47.8%)。23例患儿中,21例行panel基因检测,10例行甲基化特异性MLPA(methylation specific-MLPA,MS-MLPA)检测,4例行MLPA(SMN1/SMN2)检测,诊断Prader-Willi综合征14例,脊髓性肌萎缩症4例,先天性肌病3例,Schaaf-Yang综合征2例。最终死亡11例(47.8%),生长发育迟缓9例(39.1%),生长发育正常2例(8.7%),存活但情况不明1例(4.3%)。结论病因不明、以肌张力低下为主要表现的新生儿常合并异常外观、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panel基因检测联合MLPA检测有助于精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测定 婴儿 新生 遗传性疾病 先天性 肌张力过低
原文传递
不同盆底肌功能康复训练方法对产后盆底肌功能降低初产妇的恢复作用 被引量:49
10
作者 程芳 杨云洁 +1 位作者 罗亚 马乐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19年第3期334-342,共9页
目的探讨盆底肌功能康复训练方法,如Kegel训练和阴道康复器辅助训练,对于改善初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的效果,评估阴道康复器辅助训练,对于初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的恢复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6月,在江苏省淮安市妇幼保健院足月经阴道分... 目的探讨盆底肌功能康复训练方法,如Kegel训练和阴道康复器辅助训练,对于改善初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的效果,评估阴道康复器辅助训练,对于初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的恢复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6月,在江苏省淮安市妇幼保健院足月经阴道分娩,并于产后第42天返回医院接受盆底肌功能评估的60例盆底肌肌力下降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 n =30)与对照组( n =30)。对研究组受试者采用阴道康复器辅助训练至产后第18周,再改为Kegel训练至产后1年。对对照组受试者采用Kegel训练至产后1年。2组受试者在产后第6、10、18周及1年时,盆底Ⅰ、Ⅱ类肌纤维不同级别肌力发生率比较,采用Cochran-Mantel-Haenszel检验。受试者产后盆底Ⅰ、Ⅱ类肌纤维肌力影响因素分析,分别以其产后盆底Ⅰ、Ⅱ类肌纤维肌力为因变量,治疗措施、时间、治疗措施与时间交互效应为自变量,进行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NLMIXED)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江苏省淮安市妇幼保健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标准,并经过该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文号:2014016),并与所有受试者签订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①2组受试者年龄、孕次、人体质量指数(BMI)、新生儿出生体重及治疗前盆底Ⅰ、Ⅱ类纤维的肌力分级构成比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②控制治疗措施因素后,受试者产后盆底Ⅰ、Ⅱ类肌纤维肌力变化,均具有显著时间趋势,即随着训练时间延长,产后盆底肌功能不断恢复,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 =133.204、116.344, P <0.001);控制时间因素后,研究组治疗措施对受试者产后盆底Ⅰ类肌纤维肌力的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 =22.239, P <0.001),但是2组治疗措施对受试者产后盆底Ⅱ类肌纤维肌力的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③对受试者产后盆底Ⅰ、Ⅱ类肌纤维肌力进行分析的结果显示,治疗措施、时间、治疗措施与时间交互效应,均为受试者产后盆底Ⅰ、Ⅱ类肌纤维肌力的影响因素,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盆底Ⅰ类肌纤维肌力: t =-3.220、 6.280、4.340, P =0.002、<0.001、<0.001;盆底Ⅱ类肌纤维肌力: t =-3.080、 5.350、3.510, P =0.003、<0.001、<0.001)。结论阴道康复器辅助训练和Kegel训练,均可显著改善初产妇产后盆底Ⅰ、Ⅱ类肌纤维肌力,而且随着训练时间延长,肌力不断恢复。与Kegel训练相比,阴道康复器辅助训练可以更快、更有效、更持久改善初产妇产后盆底Ⅰ类肌纤维肌力,并且疗效优于Kegel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脏器脱垂 肌张力过低 康复 盆底功能 产后 Kegel训练 阴道康复器辅助训练 治疗结果 初产妇
原文传递
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对产后妇女盆底功能及血清松弛素水平影响 被引量:17
11
作者 赵梅 李珊 +1 位作者 项丽 娄艳辉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9年第3期279-283,共5页
目的 探讨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产后妇女盆底功能障碍的有效性及其对血清松弛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盆底功能障碍病人15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人盆底肌力检测均≤Ⅲ级,且伴有轻度压力性尿失禁及脏器脱垂。将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9... 目的 探讨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产后妇女盆底功能障碍的有效性及其对血清松弛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盆底功能障碍病人15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人盆底肌力检测均≤Ⅲ级,且伴有轻度压力性尿失禁及脏器脱垂。将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90例,采用Kegle运动加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对照组60例,单纯采用Kegle运动自我锻炼。两组病人分别于治疗前(产后6周)和治疗后(产后3个月及6个月)进行盆底肌力检测,并对尿失禁症状的改善以及脏器脱垂的程度进行评估,同时检测病人血清松弛素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两组病人盆底肌力、尿失禁症状及脏器脱垂程度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产后3、6个月时,观察组盆底肌力显著高于对照组(Z=5.361、6.801,P<0.05),压力性尿失禁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Z=4.218、4.023,P<0.05),脏器脱垂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Z=2.954、3.644,P<0.05)。治疗前后两组病人血清松弛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对产后盆底肌力下降合并压力性尿失禁和脏器脱垂病人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Kegle运动,但对血清松弛素水平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反馈 电刺激疗法 产后期 骨盆底 肌张力过低 松弛素
下载PDF
老年偏身舞蹈症2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朱海兵 欧阳桂兰 +1 位作者 刘琳 余海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0期1065-1067,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偏身舞蹈症的病因、发病机制、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14年9月本院收治的23例老年偏身舞蹈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3例,女10例,年龄65~85(75.25±10.25)岁;既往高血压20例,脑梗死8例,吸烟15例;18例伴肢体... 目的探讨老年偏身舞蹈症的病因、发病机制、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14年9月本院收治的23例老年偏身舞蹈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3例,女10例,年龄65~85(75.25±10.25)岁;既往高血压20例,脑梗死8例,吸烟15例;18例伴肢体无力,21例伴肢体肌张力减低。对症治疗以多巴胺能拮抗剂为主。结果23例患者中,2例非酮症性高血糖,病灶在豆状核;21例脑卒中,其中12例(57.1%)脑梗死,9例(42.9%)脑出血,病灶在丘脑4例、豆状核5例、尾状核9例、额叶3例;所有患者病灶都位于体征对侧,经病因及对症治疗后,治愈21例(91.3%),好转2例(8.7%)。结论老年偏身舞蹈症多见于脑血管疾病,多伴有动脉粥样硬化基础;病灶多位于对侧基底节区,考虑与基底节区递质失衡有关;以病因治疗和对症治疗为主,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症 卒中 脑梗死 吸烟 肌张力过低 多巴胺拮抗剂
下载PDF
MEGF10基因缺陷致早发型肌病1家系并文献复习
13
作者 林玉芳 吴小颖 +3 位作者 杨琳 程国强 黄英 庄德义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61-265,共5页
目的总结多表皮生长因子10(MEGF10)基因缺陷致早发性肌病、无反射、呼吸窘迫和吞咽困难(EMARDD)患者的遗传学和临床表型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厦门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于2022年4月诊断的1个家系3例MEGF10基因缺陷致EMARDD患儿的病例资料... 目的总结多表皮生长因子10(MEGF10)基因缺陷致早发性肌病、无反射、呼吸窘迫和吞咽困难(EMARDD)患者的遗传学和临床表型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厦门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于2022年4月诊断的1个家系3例MEGF10基因缺陷致EMARDD患儿的病例资料。并以“多表皮生长因子10”“肌病”或“MEGF10”“myopathy”为检索词分别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自建库至2022年9月相关文献,结合本家系资料,对MEGF10基因缺陷致EMARDD患者的主要临床信息和基因型特点进行总结。结果先证者男,同卵双胎之大,7日龄,因“生后间断发绀伴吸吮能力弱7 d余”收入院。患儿生后即出现喂养及哭闹时口唇发绀伴喂养困难。入院查体发现四肢活动减少,双手第2至第5指呈屈曲状态,近节指间关节伸直受限,双髋外展均有受限,左侧为重,诊断为“新生儿吞咽困难,先天性指畸形”。入院后给予肢体康复和口腔康复训练,患儿自主呼吸逐渐平稳,可经口喂养,病情好转出院。先证者弟弟同期收入院,与先证者同卵双胎,临床表现及诊疗经过同先证者。先证者兄长生后表现为生长发育落后、重度营养不良、四肢张力低、通贯掌及哭声弱,8月龄死亡。完善家系全外显子测序发现3例患儿均为MEGF10基因相同位点复合杂合变异,2个变异位点(c.218+1G>A,c.2362+1G>A)均为剪接变异位点,分别来自父亲和母亲,为以往未报道的新的变异位点,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模式,3例患儿最终诊断为“MEGF10基因缺陷致EMARDD”。文献复习符合检索条件中文文献0篇、英文文献18篇,共17个家系28例患者。结合本家系3例患儿共31例EMARDD患者,其中男13例、女18例,发病年龄范围为0~61岁。除外临床资料不全患者5例,纳入表型基因型特点分析的病例共26例,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25例)、脊柱侧弯(22例)、喂养困难(21例)、肌无力(20例),其他特征包括反射消失或减弱(16例)和腭裂或高腭弓(15例),严重程度各不相同。肌肉活检显示非特异性变化,组织学特征从轻度肌肉纤维大小变异到微型核,而5例有微型核改变均见于至少1个等位基因为错义变异的患者,且成人期发病均见于MEGF10基因至少有1个等位基因为错义变异的患者。结论MEGF10基因缺陷导致EMARDD可在新生儿期发病,主要临床特点为肌无力、呼吸困难和喂养困难。至少有1个等位基因为错义变异、肌肉活检提示有微型核改变的肌病患者,临床表型可能相对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张力过低 吞咽障碍 突变 基因 MEGF10
原文传递
婴儿松弛综合征研究进展
14
作者 胡超平 李西华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573-576,共4页
松弛婴儿系指出生或婴儿早期即出现肌张力低下的一类婴儿,婴儿松弛综合征临床表现为骨骼肌肌张力低下。肌张力低下由多种原因导致,原发性肌张力低下包括中枢性和周围性肌张力低下或二者兼有导致的混合性肌张力低下。部分婴儿松弛综合征... 松弛婴儿系指出生或婴儿早期即出现肌张力低下的一类婴儿,婴儿松弛综合征临床表现为骨骼肌肌张力低下。肌张力低下由多种原因导致,原发性肌张力低下包括中枢性和周围性肌张力低下或二者兼有导致的混合性肌张力低下。部分婴儿松弛综合征是遗传性疾病或罕见病。本文通过文献梳理,对婴儿松弛综合征的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多学科管理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张力过低 婴儿 综述
下载PDF
Wolf-Hirschhorn综合征1例
15
作者 李爽 李海浪 李薇 《安徽医药》 CAS 2019年第12期2444-2446,共3页
目的探讨Wolf Hirschhorn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方法。方法收集1例于2016年10月14日南京明基医院确诊为Wolf Hirschhorn综合征病儿的病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实验室及器械检查、治疗与转归并进行相关文献的复习。结果病儿因“胎龄3... 目的探讨Wolf Hirschhorn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方法。方法收集1例于2016年10月14日南京明基医院确诊为Wolf Hirschhorn综合征病儿的病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实验室及器械检查、治疗与转归并进行相关文献的复习。结果病儿因“胎龄38周,出生体质量1970 g,肌张力低8 min。”入院,6月龄时因“发热6 h,抽搐0.5 h。”再次入院,给予镇静、止惊等治疗,症状缓解。病儿特殊面容、尿道发育异常、先天性心脏病、生长发育迟缓、智力障碍,同时癫痫频繁发作,通过基因检测确诊Wolf Hirschhorn综合征。病儿经常抽搐,生长发育迟缓、智力障碍。结论Wolf Hirschhorn综合征主要临床特征有特殊面容、生长迟缓、智力障碍和癫痫发作等。根据病儿临床特征可作出初步诊断,但仍需基因检测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LF Hirschhorn综合征 染色体 4对 肌张力过低 面容 智力障碍 癫痫 基因检测
下载PDF
腕踝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环咽肌失弛型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梦婷 陈妙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23年第1期68-71,共4页
目的:观察腕踝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环咽肌失弛型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温州市中医院2019年6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卒中后环咽肌失弛型吞咽障碍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神经... 目的:观察腕踝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环咽肌失弛型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温州市中医院2019年6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卒中后环咽肌失弛型吞咽障碍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及吞咽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腕踝针治疗,两组治疗4周。采用X线电视透视法(VFSS)评分、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评分、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评估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VFSS评分、SSA 评分、SWAL-QOL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治疗后,治疗组VFSS评分、SSA 评分、SWAL-QOL评分分别为(8.21±0.77)分、(21.19±1.42)分、(200.24±11.12)分,对照组分别为(6.01±0.36)分、(23.31±1.45)分、(182.37±12.06)分,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3.26、5.50、6.31,均 P < 0.05)。 结论:腕踝针联合康复训练是一种治疗卒中后环咽肌失弛型吞咽障碍的有效方法,能改善患者吞咽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针刺疗法 肌张力过低 吞咽障碍 腕踝针 康复 吞咽 疗效比较研究
原文传递
EBF3基因新发变异致肌张力减退-共济失调-发育迟缓综合征一例并文献复习
17
作者 陈水平 胡炜晨 +4 位作者 代冰 刘伟红 王雨 龚强 黄晓亮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22年第7期1108-1110,共3页
目的分析1例肌张力减退-共济失调-发育迟缓综合征(HADDS)患儿的临床表现与EBF3基因突变的特点,探讨EBF3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在浏阳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住院的EBF3基因突变致HADDS患儿的临床资料。以"EBF3"... 目的分析1例肌张力减退-共济失调-发育迟缓综合征(HADDS)患儿的临床表现与EBF3基因突变的特点,探讨EBF3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在浏阳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住院的EBF3基因突变致HADDS患儿的临床资料。以"EBF3"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和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等,总结HADDS的临床表型与基因型的关系。结果患儿,男,系第1胎第1产,出生胎龄35^(+3)周,出生体重2.3 kg(P25-P50),不明原因早产,经产道分娩,出生过程无异常。母孕期产检未发现异常,出生后因呼吸困难入院。入院查体示眼距增宽、小下颌、耳位低,不哭,重刺激下仅稍有痛苦表情。肌张力低,双足内翻。全外显子组测序发现患儿携带EBF3错义突变c.578A>T(p.Lys193Met)。该变异为父母均未携带的新发突变,应用生物信息学预测软件SIFT(Sorting Intolerant From Tolerant)、Polyphen2、MutationTaster和FATHMMSIFT预测该突变是致病的和有害的。对现有数据库检索发现共报道21例因EBF3突变导致的HADDS病例,该突变为国内外首次报道。结论EBF3基因c.578A>T(p.Lys193Met)突变是该患儿的致病性突变,是该HADDS患儿临床表现的基因分子基础,为未报道过的新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张力过低 共济失调 发育障碍 EBF3基因 突变
原文传递
SUCLA2相关脑肌病型线粒体DNA耗竭综合征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志梅 方方 +3 位作者 丁昌红 吴沪生 吕俊兰 伍妘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17-821,共5页
目的 总结SUCLA2相关脑肌病型线粒体DNA耗竭综合征一例的病例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对该病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方法 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神经内科2010年10月首诊,2013年11月明确诊断的SUCLA2相关脑肌病型线粒体DNA耗竭综合征患儿... 目的 总结SUCLA2相关脑肌病型线粒体DNA耗竭综合征一例的病例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对该病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方法 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神经内科2010年10月首诊,2013年11月明确诊断的SUCLA2相关脑肌病型线粒体DNA耗竭综合征患儿,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基因检测结果进行总结,并以“SUCLA2”为检索词查阅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数据库和HGMD(人类基因突变数据库)专业版(建库至2014年4月),将国外报道的24例SUCLA2基因突变导致的线粒体DNA耗竭综合征及本病例共25例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患儿为5岁9个月男孩,2岁3个月时主因“生后至今不能竖头、独坐”首次来我院就诊.患儿为其母亲第6次怀孕第2次生产,足月顺产,出生体重为2 400 g,生后即出现喂养困难、听力异常、肌张力低下、发育迟滞和生长迟缓.至就诊仍不能竖头、翻身和独坐,伴肌肉萎缩,吞咽咀嚼困难,咽部分泌物潴留,易患呼吸道感染,感染时病情危重,呼吸困难,伴有骨骼畸形及面部特征.患儿父母为姨表近亲结婚.实验室检查:血乳酸增高,尿代谢筛查提示甲基丙二酸轻度增高,血串联质谱分析提示酮症、乳酸水平升高,丙酰肉碱(C3)、丁二酰肉碱和(或)甲基丙二酰肉碱(C4DC)水平轻度升高;头颅MRI示双侧尾状核头部、壳核呈长T2信号,伴脑萎缩样改变.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发现SUCLA2 c.970G>A纯合错义突变.(2)结合国外报道的24例SUCLA2基因突变导致的线粒体DNA耗竭综合征以及本例患儿资料,25例患儿中男14例、女11例;23例在生后4个月之内发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有肌张力低下、肌肉萎缩、发育迟滞,其次为听力损害、运动障碍、喂养困难、生长迟缓及眼睑下垂或眼外肌麻痹,惊厥少见.22例患儿中20例(90.9%)血乳酸升高;20例患儿进行尿代谢筛查17例提示甲基丙二酸轻度升高,血C3和C4DC轻度升高.头颅MRI为基底节受累和脑萎缩样改变,以双侧尾状核、壳核对称性病变为主.25例中19例来自欧洲,其中的13例来自法罗群岛,为SUCLA2 c.534+ 1G>A纯合突变.结论 SUCLA2相关脑肌病型线粒体DNA耗竭综合征临床特征为:生后或婴儿早期出现严重肌张力低下、喂养困难、生长迟缓、发育迟滞(尤其是运动)、听力损害等;血乳酸增高,尿甲基丙二酸轻度增高,血C3和C4DC轻度升高;头颅MRI为双侧对称性尾状核、壳核受累,伴有脑萎缩样改变.发现SUCLA2致病性突变可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疾病 甲基丙二酸 肌张力过低 基因 SUCLA2
原文传递
Emanuel综合征胎儿一例 被引量:4
19
作者 徐玲玲 王振宇 +1 位作者 毛倩倩 卢文波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822-824,共3页
本文报告了1例Emanuel综合征胎儿的产前诊断情况。1例孕妇于孕12周”B超提示颈项透明层厚度为3.3mm,孕24周^+2B超提示“胎儿生长受限,侧脑室增宽14mm、后颅窝增宽13mm、右侧多囊性发育不良肾、左侧双肾盂”。用G显带法分析胎儿及其父母... 本文报告了1例Emanuel综合征胎儿的产前诊断情况。1例孕妇于孕12周”B超提示颈项透明层厚度为3.3mm,孕24周^+2B超提示“胎儿生长受限,侧脑室增宽14mm、后颅窝增宽13mm、右侧多囊性发育不良肾、左侧双肾盂”。用G显带法分析胎儿及其父母的染色体核型,之后用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分析法对胎儿核型行进一步分析。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显示,该胎儿的核型为47,XX,+mar,其父亲核型正常,其母亲核型为46,XX,t(11;22)(q23;q11.2)。胎儿羊水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分析结果提示其11q23.3-q25和22q11.1-q11.21存在重复区段,证实胎儿所携带的标记染色体为+der(22)t(11;22)(q23.3;q11.21),因此确诊为Emanuel综合征。经咨询,孕妇及家属选择终止妊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裂 心脏缺损 先天性 智力障碍 肌张力过低 染色体障碍 产前诊断
原文传递
MAGEL2基因变异致新生儿Schaaf-Yang综合征一例 被引量:5
20
作者 黄钟文 杨琳 +1 位作者 吴冰冰 王慧君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858-861,共4页
本文报道了1例新生儿期发病的Schaaf-Yang综合征(Schaaf-Yang syndrome,SYS)病例。患儿,女,第2胎第2产,出生时缺氧窒息,生后持续严重呼吸困难,入院诊断为窒息、脑病、先天性心脏病、肺炎、败血症、黄疸、先天性喉软骨发育不全、声带麻... 本文报道了1例新生儿期发病的Schaaf-Yang综合征(Schaaf-Yang syndrome,SYS)病例。患儿,女,第2胎第2产,出生时缺氧窒息,生后持续严重呼吸困难,入院诊断为窒息、脑病、先天性心脏病、肺炎、败血症、黄疸、先天性喉软骨发育不全、声带麻痹。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予呼吸支持、营养支持及抗感染治疗1个月,患儿家长要求出院。经随访,患儿于2月龄时因呼吸衰竭死亡。本例家系全外显子组测序结果提示,患儿MAGEL2基因存在c.1912C>T(p.Q638X)杂合无义致病变异,变异来源于父亲,母亲未见此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功能不全 肌张力过低 智力障碍 神经发育障碍 蛋白质类 变异 全外显子组测序 婴儿 新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